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规范

合集下载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肌酐清除率估测值(ml/min):男性(女性×0.85)=[(140-年龄)×体重(kg)]÷血清肌酐(μmmol/L)×1.23表1 根据肌酐清除率估算调整用药肌肝清除率(ml/min)损害程度给药剂量90~120 正常正常剂量50~80 轻度损害1/2~2/310~50 中度损害1/5~1/2<10 重度损害1/10~1/5表2 常用抗菌药物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药物主要排泄途径常规用量肌肝清除率用法用量头孢拉定肾0.5~1.0g q6h >20ml/min 0.5g q6h 15~20ml/min 0.25g q6h <15ml/min 0.25g q12h头孢唑林肾0.5~1.0g q6h~q12h >50ml/min 0.5~1.0g q6h q8h q12h 20~50ml/min 0.5g q8h10~20ml/min 0.25g q12h<10ml/min 0.25g q24h头孢硫脒肾 2.0g q6h~q12h 未详细说明,可根据CCr估算头孢替安肾0.5~1.0g q6h~q12h 未详细说明,可根据CCr估算头孢呋辛肾0.75~1.5g q8h >20ml/min 0.75~1.5g q8h 10~20ml/min 0.75g q12h<10ml/min 0.75g q24h头孢西丁肾 1.0~2.0g q6h~q8h 20~50ml/min 1.0~2.0g q8h q12h 10~20ml/min 1.0~2.0g q12h q24h 5~10ml/min 0.5~1.0g q12h q24h <5ml/min 0.5~1.0g q24h q48h头孢美唑肾0.5~1.0g q12h >60ml/min 1.0g q12h 30~60ml/min 0.5g q12h 10~30ml/min 0.25g q12h <10ml/min 0.1g q12h头孢他啶肾 1.0~2.0g q8h~q12h 31~50ml/min 1.0g q12h 16~30ml/min 1.0g q24h 6~15ml/min 0.5g q24h <5ml/min 0.5g q48h头孢唑肟肾 1.0~2.0g q8h~q12h 50~79ml/min 0.5g q8h5~49ml/min 0.25~0.5g q12h0~4ml/min 0.5g q48h或0.25g q24h头孢地嗪肾>肝 1.0g q12h10~30ml/min 0.5~1.0g q12h<10ml/min 0.25~0.5g q12h 头孢曲松肾>肝 1.0~2.0g q24h <10ml/min 1.0g q24h头孢匹胺肝>肾0.5g~1.0g q12h <10ml/min需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头孢米诺肾 1.0g q12h 未详细说明,可根据CCr估算头孢吡肟肾 1.0~2.0g q12h10~30ml/min 1.0g q12h<10ml/min 0.5g q12h头孢匹罗肾 1.0~2.0g q12h >50ml/min 1.0g q12h 20~50ml/min 0.5g q12h <20ml/min 0.5g q24h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肾 1.2g q8h 未详细说明,可根据CCr估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肾>肝 4.5g q6h~q12h>40ml/min 4.5g q6h q8h20~40ml/min 4.5g q8h<20ml/min 4.5g q12h头胞哌酮舒巴坦肝≈肾 1.5g~3.0g q8h~q12h15~30ml/min 3.0g q12h<15ml/min 1.5g q12h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肝≈肾 2.0g q8h~q12h <30ml/min 2.0g q12h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肾0.5g~1.0g q6h~q8h41~70 0.5g~1.0g q6h~q8h21~40 0.5g~1.0g q6h~q12h6~20 0.5g~1.0g q12h美罗培南肾0.5g~1.0g q8h <50ml/min需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阿奇霉素肝0.5g qd 无需调整剂量万古霉素肾0.5g~1.0g q6h~q12h 肾毒性,根据血药浓度调整,或根据CCr调整替考拉宁肾首剂0.4g,维持0.2g qd 40~60 减半量使用<40 1/3量使用利奈唑胺0.4~0.6g q12h 无需调整剂量左氧氟沙星肾0.5g qd>50ml/min 0.5g q24h20~50ml/min 首剂0.5g q24h,维持0.25g q24h<20ml/min 首剂0.5g q24h,维持0.125g q24h环丙沙星肾0.1~0.2g q12h 未详细说明,可根据CCr估算莫西沙星肝>肾0.4g qd 无需调整剂量氨基糖苷类肾毒性,避免使用。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表1-2)(一)基本原则许多抗菌药物在人体内主要经肾排出,某些抗菌药物具有肾毒性,肾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如下:1.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2.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较低的抗菌药物。

3.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清除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根据抗菌药物体内过程特点及其肾毒性,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要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排出的抗菌药物用于肾功能减退者,维持原治疗量或剂量略减。

2.主要经肾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的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者可应用,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酊清除率为准)调整给药剂量。

3.肾毒性抗菌药物避免用于肾功能减退者,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酊清除率为准)调整给药剂量,并进行肾功能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置肾脏损害。

二、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表1-3)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及剂量调整需要考虑肝功能减退对该类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程度,以及肝功能减退时该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

由于药物在肝脏代谢过程复杂,不少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尚未完全阐明,根据现有资料,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药物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的发生,肝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如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酯化物等属此类。

(二)药物主要由肝脏清除,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并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肝病时仍可正常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给药,治疗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肝功能。

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不包括酯化物)、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属于此类。

2016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调整(加实例)

2016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调整(加实例)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择
基本原则:
1、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严密 监测肾功能情况。
2、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 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 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较低的抗菌药物。
3、使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须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 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清除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所以补充1*0.28=0.28 1*0.37=0.37 0.28~0.37g
41
3、替考拉宁 不能被血透清除,所以透析后不必补充。
42
4、利奈唑胺
利奈唑胺透析清除率(%)=150*60/337.35 =26.68 =200*60/337.35 =35.57
需补充=600mg*26.68%~600mg*35.57%
45
46
减少单次剂量
肾功能不全时的每次用药剂量=肾功能正常时的剂量* θ
fe=1-(T1/2 正常)/(T1/2 肾功能终末期) =0.75
Kf=14.6/120~14.6/100 =0.12~0.14 θ =0.34~0.35
所以维持剂量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34~0.35g Q8h
33
说明书:
34
Comprehensive
喹诺酮类
肾脏病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剂量调整策略.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
20
例如:某药fe=0.9,某患者Kf=0.17,求得θ=0.25,常规用 药方法为200mg Q6h,3种给药方案为:
D法:200*0.25=50,则给药方案为50mg Q6h; I法:6/0.25=24,则给药方案为 200mg Q24h; D&I法:设定给药间隔为12h,给药剂量 =200*0.25*12/6=100mg,则给药方案为100mg Q12h。

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避免使用,确有指征应用者调整给药方案*
四环素
土霉素
呋喃妥因
萘啶酸
特比萘芬
不宜选用
注:* 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或按内生肌酐清除率(也可自血肌酐值计算获得)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期。
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抗菌药物
肾功能减退时的应用
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
利福平
克林霉素
多西环素
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
哌拉西林
美洛西林
苯唑西林
头孢哌酮
头孢曲松
头孢噻肟
头孢哌酮舒巴坦
氨苄西林舒巴坦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氯霉素
两性霉素B
异烟肼
甲硝唑
伊曲康唑口
服液
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量
青霉素
羧苄西林
阿洛西林
头孢唑啉
头孢噻吩
头孢氨苄
头孢拉定
头孢呋辛
头孢西丁
头孢他定
头孢唑肟
头孢吡肟
氨曲南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美罗培南
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环丙沙星
磺胺甲噁唑
甲氧苄啶
氟康唑
吡嗪酰胺
可应用,治疗量需减少
庆大阿米卡星
卡那霉素
链霉素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氟胞嘧啶
伊曲康唑静脉注射剂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分析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分析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情况,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肾病风湿免疫科接治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数据进行整理,回顾并分析其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情况,共100例。

结果:本次实验共调查100例患者,其中共70例需要剂量调整,占比62.50%,已调整的占需调整的30.00%(21/70)。

结论:在对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抗菌药物的应用时,应按照其个人情况以及病情发展变化进行合理用药,制定针对性用药方案,才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而莫西沙星、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在应用时不需要调整剂量,所以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抗菌药物;剂量调整肾功能不全又被称为肾功能衰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肾脏肾小球排泄功能异常,所以临床中主要以肌酐高于正常值上限和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正常值下限,因为肾小球被严重损坏,所以机体在代谢废物的排泄能力降低,导致酸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后群[1]。

主要分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和急性肾功能不全,因为此时患者各个器官已经有所损伤,所以在用药后,药物的吸收、体内的分布、代谢等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2]。

现阶段,大部分抗菌药物进入人体后都需要通过肾脏排出,因此对于肾功能减弱的患者,需要按照其体内的肌酐清除率来合理选择药物剂量[3]。

本次研究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肾病风湿免疫科接治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数据进行整理,回顾并分析其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情况,分析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情况,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整理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肾病风湿免疫科接治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数据进行整理,回顾并分析其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情况,共100例。

其中包含53例女性患者,占比53.00%,其余47例均为男性患者占比47.00%,年龄最大的患者8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59岁,平均年龄(71.4±7.8)岁。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应根据药物的特点、患者的情况和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方便、经济,但对于严重感染或胃肠道吸收不良的患者,应考虑静脉给药。

对于局部感染,可选用外用或局部给药途径。

4.疗程: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制订合理的疗程,一般情况下,疗程应不少于7天,严重感染或病情复杂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5.联合用药:应根据病原菌的特点和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情况,合理选择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耐药性发生。

二、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注意事项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仔细掌握各种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和临床指南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

二)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广谱抗菌药物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但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因此,在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同时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控制。

三)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耐药性发生,但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会增加不良反应和药物费用,同时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因此,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应根据病原菌的特点和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情况,合理选择联合用药方案。

四)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治疗费用,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避免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

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是当前临床治疗面临的严峻问题,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控制是保障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重要措施。

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了解和掌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

1.对于轻症感染,应该选择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而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对于重症感染和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该采用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

当病情好转后,应该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应该尽量避免。

(完整版)抗菌药物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抗菌药物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试题岗位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

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3、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包括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和内科系统非手术预防用药,需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的效果、耐药菌的产生、二重感染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价格以及患者的易感性等多种因素,再决定是否应用。

4、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Ⅰ类切口),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 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长半衰期抗生素头孢曲松不需追加剂量)。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5、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Ⅱ类切口)的手术时,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 小时6、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根据各种手术发生SSI的常见病原菌、手术切口类别、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

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杀菌、价廉、安全性高的药物。

通常选择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个别情况下可选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版
高,应严格控制 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
预防用药。
给药方案: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 0.5~1小时内 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 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 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 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 1~2小时开 始给药。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 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 反而易导致耐药菌产生。
(四)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和其他 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时间依赖性抗菌 药,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可一日给药一次。
(二)老年患者宜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的抗菌
药物,首选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用 氨基糖苷 类。慎用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四、新生儿及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新生儿期肝、肾均未发育成熟。主要经肾排出的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 导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
4.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 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品种选择(见附录2)
1.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 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
2.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 药。鉴于国内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

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 种及 3 种以上 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
一、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该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前言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

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响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平安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及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展阐述,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考前须知,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到达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开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指导原则?共分四局部,一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根本原则〞,二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三是“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考前须知〞,四是“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对上述容有以下几点说明。

1.本?指导原则?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获取最正确疗效,并最大程度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响而制定,不是教材或参考书,也不涉及具体的给药方案。

2.本?指导原则?主要限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3.本?指导原则?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根本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遵循,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考前须知以及各种感染的病原治疗则供临床医师参考。

4.为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本?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应用中的管理也提出了要求,应当遵循。

5.本?指导原则?仅涉及国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局部品种,重点介绍各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适应证和考前须知,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详细容仍应参考有关专业书籍。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目录第一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二章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三章住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要求第四章门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要求第五章临床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要求第六章临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管理要求第七章临床特殊情况下空间有我应用的注意事项第八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第九章附件1第一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组织与职责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成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

指导小组的组成及职责如下:一、组成应由医院主管医疗工作的院长或副院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医务部(科)、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内、外、妇、儿)、药剂科、检验科等部门与科室的主任或副主任(科长)以及临床药学专业人员。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日常会诊指导与监督管理工作,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并组织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家组具体实施。

二、职责(一)负责全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

(二)参加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对抗菌药物新药引进和限制使用品种的讨论。

(三)组织制定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临床会诊制度,并监督实施。

第二章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一、抗菌药物用于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微生物病原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非上述病原体所致疾病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二、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

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测最可能的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见表2);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给予针对性目标治疗(见表3)。

临床无感染表现而病原检查获阳性结果时,应注意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定植菌的可能。

三、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常用抗菌药物。

对医院获得性感染、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强、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 选择性:选择有较强抗菌活性的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合用;
2. 简单:尽量使用单一抗菌药物,而不是多种联合用药;
3. 合理:抗菌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药物的毒副作用及肾功能状况等,综合考虑;
4. 谨慎:肾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使用那些利尿作用强、毒副作用大的抗菌药物;
5. 短效:尽量使用短效抗菌药物,以减少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
6. 细致:要细心观察患者的肾功能及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用量。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规范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规范

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时的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利福平克林霉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氯霉素两性霉素B异烟肼甲硝唑伊曲康唑口服液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量青霉素羧苄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氟康唑吡嗪酰胺可应用,治疗量需减少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氟胞嘧啶伊曲康唑静脉注射剂避免使用,确有指征应用者调整给药方案*四环素土霉素呋喃妥因萘啶酸特比萘芬不宜选用注:* 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或按内生肌酐清除率(也可自血肌酐值计算获得)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期。

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可用正常治疗量的2/3~1/2。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的大多数品种即属此类情况。

经肾、肝两途径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均属此种情况。

4、药物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属此类。

肝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肝功能减退时的应用注: * 活动性肝病时避免应用。

. .青霉素 头孢唑啉 头孢他啶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多粘菌素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诺氟沙星 按原治疗量应用哌拉西林 阿洛西林 美洛西林 羧苄西林头孢噻吩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头孢哌酮红霉素 克林霉素甲硝唑 氟罗沙星 氟胞嘧啶 伊曲康唑严重肝病时减量慎用林可霉素 培氟沙星 异烟肼* 肝病时减量慎用 红霉素酯化物 四环素类 氯霉素 利福平两性霉素B 酮康唑 咪康唑 特比萘芬磺胺药肝病时避免应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合理用药和监护

肾功能不全患者合理用药和监护
穆冬兰.磺胺类药物致肾损害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6,19(4):312.
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对肾小管有直接毒性作用,还可引起入球、出球小动脉收缩,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急慢性肾功能损害。 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与用药总量、基础肾脏疾病、合并用药等有关,表现为Ⅰ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尿崩症、低血钾、低血镁、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
≥90
CKD诊治;缓解症状;保护肾功能
2
GFR轻度降低
60~89
评估、减慢CKD进展; 降低心血管病危险
3
GFR中度降低
30~59
减慢CKD进展;评估、治疗并发症
4
GFR重度下降
15~29
综合治疗;透析前准备
5
肾衰竭
<15
如出现尿毒症,需及时替代治疗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专家组对 慢性肾脏病(CKD)分期的建议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
对肾功能损害患者而言, 个体化给药方案应基于药物的药动学性质及患者的肾功能来制定, 对药物的剂量及给药间隔进行调整, 仅遵循常规剂量给药可能导致毒性反应或无效治疗。
《药物治疗学( pharmacotherapy)》介绍了一种肾功能损害患者个体化药学监护方法——
刘军,赵敏.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及降低肾毒性的对策[J].国外医学·抗生素分册,2003,24(6):253-256.
β-内酰胺类
静脉滴注及肌肉注射青霉素类可致急性肾衰竭、急性间质性肾炎,口服或静脉滴注青霉素类可致血尿、尿蛋白异常、尿崩症、尿潴留、肾绞痛等。 部分头孢菌素对肾小管有直接毒性,与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有关,多见于第 1代、第 2 代头孢菌素,第 3 代头孢菌素的肾毒性一般较低。 已有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报道。

抗菌药物中级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抗菌药物中级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抗菌药物中级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法罗培南,说法错误的是()A、法罗培南对链球菌属具有良好抗菌活性B、法罗培南对拟杆菌属抗菌活性差C、法罗培南对卡他莫拉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D、法罗培南对流感嗜血杆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正确答案:B2.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避免应用,确有指征应用时需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下或按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给药剂量为()抗生素。

A、哌拉西林B、头孢哌酮C、阿米卡星D、阿奇霉素正确答案:C3.仅对浅表真菌感染有效的是()A、灰黄霉素B、酮康唑C、两性霉素BD、制霉菌素正确答案:A4.下列属于单环β-内酰胺类的抗菌药是()。

A、氨曲南B、拉氧头孢C、氟氧头孢D、厄他培南正确答案:A5.有()慎用头霉素类A、结肠炎B、关节炎C、咽喉炎D、肝炎正确答案:A6.百日咳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至发病后()B、10天C、20天D、40天正确答案:D7.大环内酯类对下列哪种细菌无效()A、变形杆菌B、衣原体C、军团菌D、支原体正确答案:A8.早发性VAP是指机械通气几天发生的肺炎()A、≤2天B、≤3天C、≤4天D、≤5天正确答案:C9.抗真菌()用于新型隐球菌病,以及隐球菌脑膜炎经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用药。

A、氟康唑B、克霉唑C、咪康唑D、泊沙康唑正确答案:A10.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的病原治疗,流感嗜血杆菌非产酶株宜选()抗菌药物A、氨苄西林B、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C、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D、万古霉素+磷霉素正确答案:A11.细菌性脑膜炎的疗程因病原菌不同而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疗程一般为()天A、3~5C、8~10D、2~4正确答案:B12.诊断侵袭性曲霉病,不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是()A、氟康唑B、伏立康唑C、伊曲康唑D、两性霉素B正确答案:A13.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A、术后1周B、术后24小时C、手术后3天D、用至患者出院正确答案:B14.淋球菌性宫颈炎,可选用()A、大观霉素B、阿昔洛韦C、氨苄西林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正确答案:A15.抗菌药分三类管理是为了()A、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B、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C、抗菌药合理使用的管理有尽有D、抗菌药的联合应用正确答案:C16.猩红热的首选药物是()A、多西环素B、庆大霉素C、青霉素D、阿奇霉素正确答案:C17.氯霉素的下述不良反应中,哪项是与剂量和疗程无关的严重反应()A、可逆的各类血细胞减少B、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灰婴综合征正确答案:B18.下列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A、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B、急性细菌性肺炎C、慢支急性发作D、急性肾盂肾炎正确答案:A19.患者,女,55岁,肝功能中度异常,对于此类患者抗感染治疗时,不需要调整用药剂量的是()A、红霉素B、万古霉素C、利福平D、头孢呋辛正确答案:B20.对青霉素G最敏感的病原体是()A、立克次体B、衣原体C、支原体D、钩端螺旋体正确答案:D21.卡他莫拉菌引起的中耳炎常发生在()A、老年人B、中年人C、青年人D、儿童正确答案:D22.下列哪种抗生素可引起肝脏损伤。

抗菌药物试题(带答案)

抗菌药物试题(带答案)

抗菌药物试题(带答案)..抗菌药物试题姓名科室分数一、单项选择(10题)1、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A氟喹诺酮类B氨基糖苷类Cβ—内酰胺类D氯霉素类2、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 A革兰氏阴性产酶菌B革兰氏阳性产酶菌C真菌D支原体3、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真菌D支原体4、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A尿路感染B术后伤口感染C肺部感染D皮肤感染5、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掌握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word版本..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D发热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6、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A疝修补术B甲状腺腺瘤摘除术C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D开放性骨折清创内牢固术7、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A青霉素B头孢拉啶C头孢哌酮D万古霉素8、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A免疫抑制剂应用者B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C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D以上都是9、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属于( )A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B限制使用抗菌药物C特殊使用抗菌药物D以上都不是10、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肝肾损伤B耳毒性C二重感染D过敏反应word版本..二、多项选择(10题)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哪四部分?()A“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B“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C“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D“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E以上都不是2、抗菌药物的分歧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A无指征的预防用药B无指征的治疗用药C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D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不合理E疗程不合理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性及其体内过程特性选择用药;D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性制定;E非细菌感染也能够选择抗菌药物4、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A尽量制止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肝、肾功能减退时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注意的问题

肝、肾功能减退时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注意的问题

肝、肾功能减退时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注意的问题患者肾功能有轻度减退时,磺胺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多黏菌素B及多黏菌素E、万古霉素等在血中的半衰期有明显延长;中度或高度减退时则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的血半衰期也延长;而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两性霉素B等的半衰期在肾功能减退时,其延长并不显著。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头孢噻啶除外)由于毒性低微,因此在肾功能减退时可以不减量或不将给药间期延长(也可稍减量及延长给药间期),但因临床所用时大多系钠盐或钾盐,故要密切注意电解质平衡。

氨苄西林在血中浓度增高时,其皮疹发生率将增多。

磺胺药在肾功能减退时不仅其半衰期有明显延长,且易导致血尿、结晶尿,并可使肾脏损害加重,故在肾功能中度或重度损害时不宜采用,而在肾功能轻度减退时,其应用也要特别审慎,应与碳酸氢钠合用,同时多喝水以利药物的排出。

氨基糖苷抗生素、多黏菌素B及多黏菌素E、万古霉素等在应用普通剂量时即可对肾脏产生损害,且其半衰期在肾功能减退时均有明显延长,自2~6小时延长至2~10天不等。

由于药物在体内吸收和分布的个体差异很大,而多次测定血清中的药物浓度不仅不易做到,也不易做得正确,因此当肾功能有中度或高度减退时,最好不用这些抗生素。

必须采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则须按肾功能情况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尿素氮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肾功能轻度减退时,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的给药间期宜白8小时延长为12~24小时,中度减退时延长为24~48小时,重度减退时延长至48~72小时。

首次冲击量可给原量或倍量,卡那霉素为0.5~1.0 g,庆大霉素为80~160 mg。

以后每次卡那霉素为0.5g,庆大霉素为80 mg(均系成人量,肌注或静滴)。

也可将每日用量减少,肾功能轻度、中度和重度减退时各给正常量的1/2~2/3、1/2~1/5和1/10~1/5,均2次/d。

万古霉素几乎全部由肾脏排出,正常半衰期为2~10小时,肾功能高度减退时可延长为6~10天。

抗菌药物中级题库(附参考答案)

抗菌药物中级题库(附参考答案)

抗菌药物中级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有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不宜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感染的药物为()A、克林霉素B、阿米卡星C、美罗培南D、头孢曲松正确答案:B2.大环内酯类对下列哪种细菌无效()A、支原体B、衣原体C、军团菌D、变形杆菌正确答案:D3.下列不是肾功能减退时按原治疗剂量应用的是()A、乙胺嘧啶B、苯唑西林C、卡泊芬净D、利福布汀正确答案:B4.()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抗生素,应避免与其他神经肌肉阻滞剂合用。

A、利福平B、阿奇霉素C、克林霉素D、麦迪霉素正确答案:C5.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氟喹诺酮类耐药(ESBL阳性),宜选药物为()。

A、SMZ/TMP第二、三代头孢菌素B、哌拉西林/他唑巴坦C、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D、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正确答案:B6.神经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院内感染菌为()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B、金黄色葡萄球菌C、肠球菌属D、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正确答案:D7.碳青霉烯类说法错误的是()A、用于治疗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B、用于治疗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C、美罗培南可用于年龄在3个月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D、本类药物可用于治疗轻症感染正确答案:D8.下列,肾毒性最强的抗生素是()A、头孢氨苄B、利福平C、头孢噻肟D、异烟肼正确答案:A9.急性单纯性上、下尿路感染病原菌80%以上为()。

A、铜绿假单胞菌B、流感嗜血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D10.细菌耐药率超过()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临床应用。

()A、30%B、75%C、50%D、40%正确答案:B11.抗真菌()体外对毛霉属、根霉属等接合菌具良好抗菌活性。

A、泊沙康唑B、氟康唑C、伊曲康唑D、酮康唑正确答案:A12.接受清洁-污染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预防用时间应为()A、12~24小时B、24~48小时C、48~72小时D、2小时以上正确答案:B13.氨曲南用于治疗()需与甲硝唑等厌氧菌药物何用A、血流感染B、盆腔感染C、下呼吸道感染D、皮肤软组织感染正确答案:B14.肝功能减退时按原治疗量应用的是()A、克林霉素B、哌拉西林C、头孢曲松D、头孢他啶正确答案:D15.引起尿路感染的致病微生物以什么最为常见()A、衣原体B、支原体C、细菌D、病毒正确答案:C16.临床以哪种类型的鼠疫最为多见()A、肺鼠疫B、败血症型鼠疫C、腺鼠疫D、肠炎型鼠疫正确答案:C17.Ⅰ类切口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不用考虑预防用药的是()A、脊髓手术B、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C、头颅手术、心脏手术D、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正确答案:A18.下列不是Ⅰ类切口手术的是()A、脊髓手术B、头颈部手术(经口咽部黏膜)C、脑外科手术(清洁,无植入物)D、脑脊液分流术正确答案:B19.抗真菌药吡咯类包括咪唑类和三唑类,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下列为()三唑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时的应用
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
利福平
克林霉素
多西环素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
哌拉西林
美洛西林
苯唑西林
头孢哌酮
头孢曲松
头孢噻肟
头孢哌酮/舒巴坦
氨苄西林/舒巴坦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氯霉素
两性霉素B
异烟肼
甲硝唑
伊曲康唑口
服液
可应用,按
原治疗量或
略减量
青霉素羧苄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氨苄
头孢拉定
头孢呋辛
头孢西丁
头孢他啶
头孢唑肟
头孢吡肟
氨曲南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美罗培南
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环丙沙星
磺胺甲噁唑
甲氧苄啶
氟康唑
吡嗪酰胺
可应用,治
疗量需减少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氟胞嘧啶
伊曲康唑静脉注射剂
避免使用,
确有指征应
用者调整给
药方案*
四环素土霉素呋喃妥因
萘啶酸
特比萘芬不宜选用
注:* 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或按内生肌酐清除率(也可自血肌酐值计算获得)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期。

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可用正常治疗量的2/3~1/2。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的大多数品种即属此类情况。

经肾、肝两途径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均属此种情况。

4、药物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属此类。

肝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抗菌药物肝功能减退时的应用
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等
氨基糖苷类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

多粘菌素
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诺氟沙星
按原治疗量应用
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羧苄西林头孢噻吩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头孢哌酮
红霉素
克林霉素
甲硝唑
氟罗沙星
氟胞嘧啶
伊曲康唑
严重肝病时减量慎用
林可霉素培氟沙星异烟肼* 肝病时减量慎用
红霉素酯化物
四环素类
氯霉素
利福平两性霉素B
酮康唑
咪康唑
特比萘芬
磺胺药肝病时避免应用
注:* 活动性肝病时避免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