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PM芯片筛查轮状病毒-中文 2014

EOPM芯片筛查轮状病毒-中文 2014
EOPM芯片筛查轮状病毒-中文 2014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症状及护理+(2) (1)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护理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护理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总结和归纳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护理的研究进展。结果:通过对患儿的观察护理,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基础上,施加临床观察、静脉补液、对症护理、感染控制、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缩短治疗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关键词:轮状病毒,临床表现,并发症,护理。 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常见并发症有:胃肠出血、酸中毒,心肌损害,过敏性紫癜、Reye综合征、脑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DIC等。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少数后果严重并可造成死亡。现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轮状病毒腹泻的特点 1.1 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原菌 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原菌有以下几类:内源性肠道条件致病菌、外源性肠道病原菌、轮状病毒 1.2 轮状病毒的发病率调查 杨慧波等调查57例腹泻患儿结果表明,6个月至12个月内婴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率最高为86%。10月-12月为高发期[1],每年全球大约有90万婴幼儿死于轮状病毒感染[2]。 1.3 轮状病毒的流行季节 中国RV腹泻以秋冬季为流行高峰,主要流行时间从10月~次年2月. 1.4 轮状病毒感染后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从无症状、轻微发病到严重发病,严重时发生致命性胃肠炎、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轮状病毒胃肠炎的症状包括发烧、呕吐、腹痛以及无血色水样腹泻,症状可持续3~9天。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3]。 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在3-5日后才最活跃,因此患者初发症状未必是腹泻,可

轮状病毒是怎么引起的【健康小知识】

轮状病毒是怎么引起的 文章导读 轮状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当人体感染轮状病毒以后,为诱发急性病毒性肠炎,婴幼儿常会出现这种病毒感染,尤其是在春季的时候发病率比较高,这也是一种传 染性疾病,可以通过唾液体液,粪便传染,通过良好的治疗以后,不会对患儿的健康造成 进一步的危害,不会留下后遗症。一、发病原因轮 状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为双链rna病毒,直径约为70nm,呈球形,电子显微镜下轮状 病毒有独特的形态,如车轮状,故名,其两层外壳包裹着中心的蛋白核心,外层壳体呈轮 缘状,环绕核心基因编码蛋白,vp1~vp7及五个非结构蛋白(nspi~4),单层外壳的颗 粒是不完整病毒,没有传染性。根据衣壳蛋白组特异性抗原vp6不同,可分为七 个血清型(a~g),儿童感染多为a型所致,而b和c型则主要感染成年人,其他为动 物感染的病原体,非a组轮状病毒亦称为不典型轮状病毒或副轮状病毒,感染可见于人,猪,牛,羊,鸡等。轮状病毒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室温中可存活7个月,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日或数星期,耐酸,耐碱,55℃,加热30min或甲醛可使其灭活。 二、发病机制轮状病毒进入体内后能否致病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机体免疫状态及机体的生理特征,入侵病毒量多及免疫功能低下时,有助于病毒侵入,机体肠上皮刷 状缘的乳糖酶(为轮状病毒受体)含量较多时,如在婴儿时期,则容易感染轮状病毒,随 年龄增长,此酶量减少,易感性下降。轮状病毒进入体内后通过两个途径引起腹泻:一是轮状病毒直接对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损害,引发病理改变;二是轮状病 毒在复制过程中的代谢产物作用于小肠内皮细胞,破坏了肠内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腹泻。轮状病毒侵入人体到达小肠后,通过其外壳蛋白vp4(吸附蛋白)与肠黏膜 绒毛上皮细胞上的乳糖酶结合而进入上皮细胞,在上皮细胞质内增生并使其受到破坏,脱落,由于绒毛上皮细胞受到破坏,使乳糖酶等二糖酶减少,导致乳糖向其他单糖转化受阻,乳糖在肠腔内积聚造成小肠及结肠腔内高渗透压,使水分移入肠腔,导致腹泻和呕吐

猪轮状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猪轮状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丁玉春1魏文栋2 郑缨2 (1、重庆市种猪场,重庆荣昌 402460 2、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荣昌 402460 ) 猪轮状病毒感染是由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也称胃肠炎。此病多发于仔猪。主要表现为厌食、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育成猪和成年猪通常为隐性感染[1~2]。 Woode和Bridge1975年首次从猪中分离出轮状病毒,目前本病已广泛分布于五大洲,并引起严重经济损失[3]。以英国为例,1~4周龄仔猪群发病率超过80%,死亡率7%~20%[4]。我国兽医工作者也从仔猪的腹泻粪便中检出RV。 1 病原学 猪轮状病毒(RV)属于呼肠弧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的A、B、C、E 群[4]。成熟完整的病毒粒子略呈圆形,没有囊膜,具有双层表壳,直径为65~75nm的二十面体对称。电镜观察,病毒的中央为一个电子致密的六角形棱心,直径37~40nm,即芯髓;周围有一电子透明层,壳粒由此向外呈辐射状排列,构成中间层衣壳;外周为一层光滑薄膜构成的外层衣壳,厚约20nm,形成一个轮状结构,RV由此而得名[5]。在感染的粪样和细胞培养物中均存在两种形式的病毒粒子:具有双层表壳的光滑型(S型)双层颗粒,有感染性,直径为75nm;没有外表壳的粗糙型(R型)单壳颗粒,无感染性,直径为65nm。 有关RV的超微结构,学者们的意见尚不一致,Martin等(1975年)认为RV与环状病毒一样,也有32个大的环形壳粒,且其180个三联亚单位按T=9的、方式组成20个三角面体。每个三联亚单位包含3个结构单位,所以一共有540个结构单位。但据Esparza(1978年)报道,RV表面有162个孔,由320个三联亚单位按T=9方式组成20个三角面体。因每个三联亚单位包含三个结构单位,所以一共有960个结构单位。出现上述不同的观察结果,也许是标本制作方法不同的缘故。Stannard氏等(1977年)对乳鼠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和猴RVSA11株进行了细致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其内衣壳有180个形态亚单位,排列成晶格状。12个顶各为一个空隙,由5个壳粒围绕,另外80个空隙各由6个壳粒围绕。外衣壳由蜂窝样的晶格组成,且与内衣壳的晶格排列相符[4]。 1.1 分子生物学特性 通过X-射线晶体结构研究发现,完整的病毒粒子具有复杂的结构。最外层核衣壳由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目前尚无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特效药物,一般都是对症治疗,纠正孩子的脱水、酸中毒。对于腹泻症状轻的孩子可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进行纠正,常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氢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1000毫升,可让孩子当水喝。症状重一些的孩子可用静脉输液的方法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同时配以潘生丁口服。近年来,干扰素(IFN)也被用来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这种药可以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如果是新生儿得了秋季腹泻,应继续喂母乳,母乳中有90%左右都含有抗轮状病毒的抗体,孩子吃后可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民间也有不少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好方法。早先在东南亚用米汤代替葡萄糖口服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国也有人曾用炒焦的大米或小米熬成米汤,代替补液剂口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制作方法是:把大米或小米用微火炒成焦黄色,然后加水熬成稀粥,过滤去掉米粒,用米汤喂孩子。炒焦了的米粒已部分碳化,有吸附毒素和止泄的作用。也可将焦米汤代替水加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液剂中让孩子饮用。若无口服补液剂,可在每1000毫升焦米汤中加盐3.5克、小苏打2克、白糖30克饮用。米汤中的淀粉、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不但可以补充孩子的营养,还有利于孩子胃肠功能的恢复,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口服的轮状病毒疫苗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研究之中,有的已制出活的减毒人轮状病毒疫苗、传代减毒活的牛或猴轮状病毒疫苗和减毒活重组疫苗。有的疫苗经临床试用,并未引起成人或婴儿的不良反应。还有的国家正在用DNA重组技术开轮状病毒疫苗,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疫苗能像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一样,在全世界普遍推广应用。 知识秋冬交接时期谨防轮状病毒据介绍,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它特别喜欢在20摄氏度左右气温下活跃。在广州,秋冬交接时期尤其要注意。市儿童医院通过三年的观察发现,本地儿童多集中在每年10月至12月期间感染轮状病毒。 特别注意脱水症状医生表示,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在3-5日后才最活跃,因此患者初发症状未必是腹泻,可能有发烧、咳嗽、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有的患者会每日大便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不过,一旦出现脱水,就要引起注意。 提醒喝牛奶会延长腹泻轮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与此同时,能帮助人体消化的小肠茸毛使受损断裂,小肠吸收不到人体的水分、养分,粪便排除体外后成水状。有患者在轮状病毒排毒期每天拉肚子10次、20次后出现脱水,不止泻的话就会进一步危及生命。此外,近年来还发现个别病人肠套叠、抽促的并发症。小肠绒毛要一周

病毒性脑炎健康教育

病毒性脑炎健康教育 一、什么是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脑炎。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故又称散发性脑炎。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单纯胞疹病毒、粘液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可轻重不一。腰穿是诊断脑炎的重要手段。 二、什么原因可引起病毒性脑炎? 很多病毒都可以引起脑炎,其中最为常见的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他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等。巨细炎多数为胎内感染,后天性仅见于免疫功能缺陷儿。肠道病毒在局部淋巴组织复制,疱疹病毒、麻疹和风疹病毒等在黏膜复应后侵入血流播散至多个器官。在器官组织大量复制,再次进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则可沿神经元直接神经系统。病毒入侵脑组织大量复制增殖可直接破坏神经细陉损伤的主要机制, 病毒性脑炎是经过蚊子叮咬传播的,不会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染的。 三、病毒性脑炎有哪些表现? 各种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决定于①神经系统受累的部位;②病毒致病的强度;③患儿的免疫反应等。因此即使是同一病毒引起的感染,临床表现亦可不一。 (一)前驱期症状 表现为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症状,如发热、头痛、咽痛、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 (二)神经精神症状 1.意识障碍轻者对外界反应淡漠、迟钝或烦躁、嗜睡;重者出现谵妄、昏迷。 2.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头晕甚至出现脑疝,婴儿的前囟饱满。 3.抽搐可以为局限性、全身性或为持续状态。 4.运动功能障碍根据受损的部位可以表现为中枢性或周围性的一侧或单肢的瘫痪;亦可表现为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如舞蹈样动作,肌强直;亦可因脑神经瘫痪而有斜视、面瘫或吞咽障碍等。 5.精神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幻听、幻视;情绪改变、易怒,有时出现猜疑。 四、怎样护理病毒性脑炎的患儿? 1.保持呼吸道通畅:病毒性脑炎患儿多数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由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患儿很容易因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2.发热的护理:体温发热者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冷敷、温水擦浴或多饮水等,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和更换衣裤。 3.惊厥的护理:发生惊厥时,患儿取头侧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4.急性意识障碍护理: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嗜睡、双目凝视、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五、病毒性脑炎预后怎样? 病毒性脑炎的预后与所感染的病原密切相关。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预后较差。不少存活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六、病毒性脑炎的预防 除注意体格锻炼外,注射各种减毒病毒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是预防病毒性脑炎的根本途径。

“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五年级(2)班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春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春时,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学生是以集体生活为主,接触密切,一旦学生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因此,春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春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一)春季易发传染病 一般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2、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3、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二)、几种主要传染病症状 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毒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4、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 5、水痘 潜伏期7~17日 前驱期: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

中心医院健康教育知识库定稿doc

健康教育知识库目录 台州市中心医院

目录 第1章心血管病病人健康教育 第一节心绞痛 (10) 第二节心肌梗死 (13) 第三节心力衰竭 (15) 第四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19) 第五节扩张型心肌病 (22) 第六节心律失常 (23) 第七节原发性高血压 (30) 第八节病毒性心肌炎 (35) 第2章神经内科病人健康教育 第一节脑梗死 (37) 第二节吉兰一巴雷综合征 (40) 第三节蛛网膜下腔出血 (42) 第四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5) 第五节癫痫 (47) 第六节脑疝 (49) 第七节脑出血 (51) 第八节重症肌无力 (54) 第九节帕金森病 (55) 第十节面神经麻痹 (57)

第十一节病毒性脑炎 (58) 第3章内分泌科病人健康教育目录 第一节糖尿病 (60) 第二节痛风 (65) 第三节甲亢 (68) 第四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70) 第五节类风湿关节炎 (71) 第六节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 (72) 第七节低血糖症 (73) 第4章消化内科病人健康教育 第一节上消化道大出血 (75) 第二节急性胃炎 (77) 第三节肝硬化 (79) 第四节急性胰腺炎 (81) 第五节肠息肉 (84) 第六节溃疡性结肠炎 (85) 第七节胆总管结石 (86) 第八节肠梗阻 (87) 第九节原发性肝癌 (88) 第5章呼吸内科病人健康教育 第一节肺炎球菌肺炎 (90) 第二节支气管哮喘 (92)

第三节阻塞性肺气肿 (94) 第四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96) 第五节慢性呼吸衰竭 (99) 第6章肾内科病人健康教育 第一节慢性肾功能衰竭 (100) 第二节急性肾炎 (103) 第三节系统性红斑狼疮 (106) 第7章血液病病人健康教育 第一节急性白血病 (107) 第二节再生障碍性贫血 (109) 第三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11) 第8章放疗科病人健康教育 第一节大肠癌 (113) 第二节乳腺癌 (117) 第三节胃癌 (121) 第四节原发性肝癌 (124) 第五节子宫内膜癌 (127) 第六节宫颈癌 (130) 第七节肺癌 (132) 第八节食管癌 (135) 第9章儿科健康教育 第一节病毒性脑炎患儿健康教育处 (140)

轮状病毒的的健康教育

轮状病毒腹泻的健康教育 轮状病毒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胃肠道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主要于每年的11月至来年5月侵袭5岁以内的儿童,是秋冬季引起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所有儿童在5岁以前都受到过轮状病毒感染。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11亿-1.35亿例轮状病毒腹泻病例,导致65万名婴儿死亡。在我国,每年也约有1800万名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死亡3-4万例。 天气渐凉,轮状病毒腹泻是一种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的大敌,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儿童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严重者可因脱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一般预防 一般的预防措施,包括鼓励母乳喂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少带孩子到公共场合,避免交叉感染;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但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免疫接种。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除了疫苗,没有一种有效方法能够完全消除轮状病毒或它的传播。实践证明,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有效地

减少或减轻腹泻症状,进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是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尤其是重症腹泻唯一和最经济的手段。 接种疫苗可预防感染 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母乳喂养或选择富含免疫成分的配方奶粉进 行喂养,增强婴幼儿抵抗力。 2. 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净的食物的习惯。 3.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便器、玩具等的定期消毒。 4.气候变化时,要避免孩子过热或受凉,居室要通风。 5.轮状病毒肠炎的传染性强,集体机构如有流行,应积极治疗患者,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6.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章健)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内容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内容 目录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 2.急性支气管炎 (3) 3.小儿肺炎 (4) 4.支气管哮喘 (5) 5.急性喉炎 (6) 6.过敏性紫癜 (7) 7.病毒性脑炎 (8) 8.化脓性脑膜炎 (9) 9.癫痫 (10) 10.小儿腹泻 (11) 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13) 12.G-6-PD缺陷症 (14) 13.病毒性心肌炎 (15) 14.川崎病 (17) 15.婴儿捂热综合征 (19) 16.腰椎穿刺 (20)

急性喉炎 【讲解病因】 急性喉炎是一种主要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急性炎症,为小儿常见急性喉梗阻原因之一,常发生于1~3岁的小儿,多见于冬季。 【说明表现】 典型病例发病前1~2天,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之出现发热、声音嘶哑,重者出现犬吠样咳嗽、吸入性喉喘鸣,患儿常烦躁不安,面色发绀,呼吸及心率加快,因喉头粘膜水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喉梗阻。 【介绍治疗】 1、抗生素:一般不用抗生素,如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 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能减轻喉部梗阻,避免作气管切开。 3、氧疗:如有呼吸困难可持续湿化氧吸入治疗,缺氧加重、紫绀明显,可行气 管插管给氧或气管切开术。 4、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重点教育】 1、饮食:给予温凉流质饮食或暂禁食。 2、活动:应卧床休息或减少活动。 3、复查时间及指征:一般不需复查。 【特殊交待】 1、应送就近医院住院治疗。 2、患儿取半卧位或头颈背垫高斜坡卧位,保持体位舒适。 3、尽量将所需要的检查及治疗工作集中完成,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影响患儿休息。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5、耐心细致地喂养,避免患儿进食时发生呛咳。

中西医结合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腹泻

中西医结合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腹泻标签:中西医结合;轮状病毒;小儿腹泻 轮状病毒主要于每年的11月至下一年5月,侵袭5岁以内的儿童,是秋冬季引起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所有儿童在5岁以前都感染过轮状病毒。卫生条件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不能减少轮状病毒所致腹泻的发病率。由于目前尚无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泻的特效药物,因此,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显得极为重要。 1 轮状病毒腹泻临床症状 轮状病毒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儿童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热、呕吐和腹痛,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严重者可因脱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1.1 轻型腹泻 每日大便次数多在10次以下,少数病例可达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皂块)和泡沫,可混有少量黏液。一般无发热或发热不高,伴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精神尚好,无脱水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1.2 重型腹泻 腹泻频繁,10~30次/d以上,水分多而粪质少,或多混有黏液的稀水便,同时可伴有腹胀和呕吐。脱水:脱水程度分轻、中、重三度。脱水性质:分等渗、低渗、高渗性三种。 2 轮状病毒腹泻产生的原因 2.1 西医学理论 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同时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造成水和电解质的进一步丧失。 2.2中医学理论 轮状病毒肠炎属中医“泄泻” 的“湿热泄泻”范畴,其病因为感受湿热之邪,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干,下注大肠,传化失司,水反为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 什么是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是一种病毒性肠炎,多由轮状病毒引起。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 哪些孩子容易患秋季腹泻 6个月~3岁的婴幼儿最多见。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 为什么小儿容易发生秋季腹泻 常见的四个原因: 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因轮状病毒适合在初秋气温下降这样的温度下滋生),轮状病毒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由于小儿抵抗力弱,耐受力比成人差,身体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天气的突变,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有哪些临床症状 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热,病程为自限性,一般病程为5—8天,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 往往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烧(体温一般为38℃~39.5℃)、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同时伴有频繁呕吐,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平均一天5至6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由于患儿频繁腹泻与呕吐,进食又少,所以

病毒性脑炎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病毒性脑炎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特异性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良性、自限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护理常规】 1.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刺激。 2.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及肢体活动情况,以及头痛的性质部位及程度,意识状态有无加重,给予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测,警惕脑水肿、脑疝的发生。 3.吸氧3L/min,根据血氧情况可适当调节氧流量,监测生命体征。 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抽血化验,遵医嘱用药及时准确快速给予脱水药(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5.癫疴发作者,注意观察并记录发作的部位、时间(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及其他外伤的发生。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7.用药护理 (1)抗病毒药物:易引起血管痉挛,输注时注意速度要慢,不少于1h。 (2)脱水药物: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坏死,大剂量应用可发生急性肾衰竭,注意观察尿量变化,以防水、电解质紊乱。

(3)抗癫疴药物:规范用药,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肝功能、肾功能损害。 8.对症处理 (1)昏迷、意识障碍者,做好眼部、口腔、会阴及皮肤的护理,偏瘫患者按时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2)高热患者要行物理降温,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热量。 (3)谱妄躁动者加保护性床档,必要时应用约束带。 (4)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镇痛药。 9.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纤维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补充足够水分。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食。 10.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解除恐惧、焦虑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劳逸结合,鼓励患者多活动。 2.饮食指导合理膳食、补充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 3.用药指导根据医嘱按时服药,了解激素及抗癫疴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定时复查血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 4.心理指导树立康复信心,保持乐观积极态度,配合长期治疗。 5.康复指导指导患者吞咽、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6.复诊须知出院后2周门诊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3-06-20T15:49:04.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6期供稿作者:高茜[导读] 思密达可随消化道自身蠕动排出体外,且维持肠道正常的分泌功能,减少水电解质的流失,不影响其他药物吸收利用。 高茜(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儿科辽宁鞍山 114000)【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130-02 【摘要】目的观察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补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治疗。治疗显效45例(75%),有效12例(20%),无效3例(5%),有效率95%,显效率75%;对照组显效42例(70%),有效9例(15%),无效9例(15%),有效率85%,显效率70%。2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思密达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关键词】思密达小儿腹泻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多发于秋冬季。本病起病急骤,常伴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儿腹泻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儿死亡。本文采取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思密达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儿科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年龄8个月至3岁,平均年龄15个月,病程在1~5天不等,平均2天。发病初期可见呕吐,继之出现排稀水样便,腥臭味。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全部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并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提取粪便中病毒RNA,做核酸凝胶电泳栓测确诊。 1.2治疗方法 2组均常规给予抗病毒补液,调整肠道微生态,维持机体酸碱平衡,指导饮食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思密达口服。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用;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用;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用。 1.3判定标准 根据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究会关于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经治疗,3天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为显效;3天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者为有效;3天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者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总有效的比较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疗效对比,见下表。 表对照组和治疗组疗效对比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对照组 60 42 9 9 85% 70% 治疗组 60 45 12 3 95% 75% 注:治疗组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轮状病毒感染后,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引起小肠绒毛破坏,导致肠粘膜对水分、电解质的吸收能力下降而引起腹泻。轮状病毒还会损害小肠集合淋巴结,使肠道免疫功能下降,轮状病毒更易入侵,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加重腹泻症状。思密达对轮状病毒所致腹泻有很好疗效,主要取决于它的药理特性。该药具有层纹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相互结合,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思密达可随消化道自身蠕动排出体外,且维持肠道正常的分泌功能,减少水电解质的流失,不影响其他药物吸收利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思密达治疗,不仅有利于维持肠道粘膜完整性,保护肠粘膜屏障,且口服口感好,起效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参考文献 [1]陈凤阁.治疗腹泻新药“思密达”学术讨论推广会. [2]第7版儿科学. [3]实用儿科学第7版.

轮状病毒

A群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RV)属于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1975年由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正式命名。根据病毒的基因结构和抗原性将其分为A---G 7个群,其中A 群轮状病毒的感染最常见,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B群轮状病毒仅在成人中暴发流行。D—G群只引起动物腹泻。在我国,0~2岁以内的婴幼儿人数约为4000万人(含新生儿),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人数的1/4。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交接时期多发,故又称“秋季腹泻”。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 1、传播方式 主要经粪—口传播,亦可通过水源传播或呼吸道传播。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来源于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及医院内感染。医院里可通过护理人员造成轮状病毒感染的传播。 2、潜伏期 A群轮状病毒腹泻潜伏期一般在3天左右。 3、临床表现 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脱水及酸中毒,严重时危及生命。先发热,伴呕吐和腹痛,随即频繁腹泻,每日十数次.粪便特点:白色米汤样便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不含血,无或少量黏液。婴幼儿腹泻病程一般为7天。当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时,急性胃肠炎可变为慢性,患儿粪便中长期排出病毒,而成为本病的传染源。A群轮状病毒感染还可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婴幼儿肠套叠、肺炎、脑炎、脑膜炎等。 感染A群轮状病毒会有这样的经过:第一次感染通常会产生症状,但是再次感染时通常无症状,因为免疫系统提供了部分的保护机制。所以,感染症状发生比例最高的是两岁以下的儿童。虽然新生儿感染的机会很常见,但是通常都是症状较轻,症状最重的会发生在出生六个月到两岁的小孩,以及发生在有免疫缺陷的小孩身上。由于从童年获得的免疫力,大部分的成人对于轮状病毒并不易感;成人发生的肠胃炎通常是因为其他病因而非轮状病毒,但是成人的无症状感染会成为传染源。

急诊健康宣教修改版

急诊科健康宣教目录 1.中暑急救知识 2.溺水急救知识 3.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 4.煤气中毒急救知识 5.烧烫伤急救知识 6.鼻出血急救知识 7.蜂蜇伤急救知识 8.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后急救知识 9.食物中毒急救知识 10.触电急救知识 11.急性腹痛急救知识 12.心肺复苏术急救知识 13.急性酒精中毒急救知识 14.百草枯中毒健康教育 15.病毒性脑炎健康教育 16.低钾血症(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病人健康教育 17.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 18.支气管扩张得健康教育 1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中暑急救知识 一、中暑概念: 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发生提问调节中枢障碍散热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过量为主要表现得急性热损失疾病。 二、中暑分级及表现: (一)轻度:大汗淋漓、头晕耳鸣、口渴、 恶心胸闷烦躁、四肢无力。 (二)中度:体温升高(38、5℃以上)、面

色潮红、皮肤灼热、神疲力乏等症状,或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 (三)重度:①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挛,无明显体温升高②热衰竭,出现眩晕、恶心、晕厥、心动过速、低血压③热射病,体温40℃以上,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可出现昏迷及抽搐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三、中暑得急救处理 (一)转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得地方,解开衣扣,以利呼吸与散热。 (二)降温:冷水毛巾或冰袋、冰块敷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三)补水:清醒得病人可给饮清凉饮料,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四)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使其苏醒。若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五)转运:重症中暑病人应立即拨打120送医院救治。 四、中暑预防 (一)补充水分:“饮水莫待口渴时”,每天喝2-2、5L水,出汗较多时应适当补充一些盐水。 (二)保持充足睡眠:充足得睡眠,可使大脑与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与学习,也就是预防中暑得措施。 (三)增强营养:营养膳食应就是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平时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四)备防暑药:外出时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可及时使用。

轮状病毒

小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是一种最常见引起胃肠道症状的病毒,因在显微镜下病毒外层边缘如齿轮状,绕核心有放射状轮轴而得名.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高峰:南方地区主要在秋冬季,故常称为秋季腹泻。北方地区在10~12月为发病高峰,5~6月可见一小高峰。 传染源:轮状病毒腹泻病人和无症状感染的带毒者是重要传染源。病毒经口侵入胃肠道后引起急性胃肠炎。潜伏期一般为2天,发病后3~5天粪便中可排出大量病毒。部分无症状带毒者,也可排出大量病毒,因此,不显性感染也有重要传染源作用。 传播途径:轮状病毒具有很高的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和人-人之间直接传播。有实验证明,喷洒在空气中或玩具等物体上的轮状病毒可存活2~3天以上。并有报导从呼吸道分泌液中也可检出轮状病毒,故可能存在呼吸道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5岁以下儿童几乎人人都遭受过轮状病毒的感染,但高危人群主要为6个月~3岁婴幼儿。这是因为此阶段的婴幼儿胃肠生理功能和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健全;来自母体的抗体已降至最低。 症状护理: (1) 体温38.2℃以下,可减少衣服被盖,保持室内通风;38.2℃~38.5℃时则补充开水,睡冰枕或给予温水拭浴.38.5℃以上则依医师指示给予退烧药。 (2) 有呕吐的小孩宜侧躺休息,防吸入性肺炎,呕吐后给予温水漱口除去呕吐味道。 (3) 此外可能有脱水情形,宜记得给孩子少量多次喂服补液盐水以补充流

失的水份。 (4) 因排泄物刺激肛门周围而红臀,须注意排泄后可用温水冲洗再以毛巾擦干,保持干爽。 一般照顾及预防: (1)保持环境清洁。 (2)喂食前及换尿布后一定要彻底洗手。 (3)教导孩子养成饭前及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4)生病孩子的食用器具给予消毒,衣物分开洗乾净。 (5)更换尿布后废弃尿布要完整包裏,避免尿布中病毒暴露於空气中。(6)详细记录病情及时汇报。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机制

文章编号:!""#$%&’(()""*)"’$"%&’$")【综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机制 周雪艳 (浙江省台州医院,浙江临海%!&""")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0-.1$23301.2-455.266742,++8)是由于因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一种常见副作用,约有%"9! #"9的病人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停止后的)个月发生过腹泻[!]。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能引起腹泻,特别是抗厌氧菌类药物,氨苄西林,氨苄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类和克林霉素等是引起腹泻的常见药物。++8发生的频率及其严重性,除与使用的抗生素种类有关外,与肠道感染的病原体和宿主的免疫抵抗力亦有关[)]。 !++8的机制 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克粪便含有!"!!个细菌,种类达#""种之多,称为正常菌群。这些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对稳定肠道的正常功能,有效地排出外源性微生物的侵袭至关重要。由于抗生素的大量或不适当的使用,扰乱了肠道的生态平衡而引起腹泻。 !:!大肠糖类代谢的异常肠内正常微生物不仅能合成多种维生素,而且还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正常人每天约有&"克糖类到达肠腔,虽然大肠本身不能吸收糖类,但大肠中的细菌能够分解糖类。广谱抗生素使用后不仅可以使肠道内正常菌群减少,而且还导致细菌对糖类代谢降低致使吸收不良,肠腔中的有机酸、阳离子和糖类的聚集而导致渗透性腹泻和大肠功能的紊乱。轻症仅有腹泻,肠黏膜的变化不明显,称为++8;重症腹泻伴有全身症状,肠道出现特征性病理改变,如灶性肠假膜形成,称为抗生素相关性假膜性结肠炎(;34<$ 50=4=/62,0<310>.-.3)[*,’,&]。 !:)胆汁酸代谢的异常在小肠中未被吸收完全的初级胆酸可以在大肠内被细菌分解去羟基后变成次级胆酸。双羟基胆酸如初级胆酸的鹅氧胆酸及次级胆酸的脱氧胆酸为强烈的大肠分泌刺激物。由于大量抗生素的应用,使具有去羟基作用的细菌数量减少,特别是具有&"$去羟基功能的细菌数量很低时(!"%!!"#?@A/克湿便),致使鹅脱氧胆酸的浓度增加,常继发分泌性腹泻[*,#]。 !:%抗生素的直接作用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是胃动素受体的激动剂,而胃动素为胃肠肽,可以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肠蠕动改变,导致腹泻、肠痉挛和呕吐。 )++8的常见病原体 ):!艰难梭菌的感染艰难梭菌(!"#$%&’(’)*+(’,,’-".)由于对氧甚为敏感,很难分离培养而得名。因该菌能引起人的假膜性结肠炎,是造成++8发生的肠道主要病原体,也是目前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正常的肠道菌群能有效地抑制艰难梭菌的繁殖,而抗生素能改变肠道菌群和氨基酸的量,导致肠道感染艰难梭菌。艰难梭菌的致病菌株能产生)种毒素:一种是肠毒素,即毒素+;另一种是细胞毒素,即毒素B。毒素+通过改变细胞内的肌动蛋白而直接作用于结肠细胞,黏膜固有层上皮细胞,巨噬细胞,神经免疫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也有助于结肠黏膜损伤及毒素+介导的炎症反应。毒素B可使肠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出现细胞内染色质浓缩。艰难梭菌与索氏梭菌有交叉抗原,能被其毒素中和,直接损伤肠壁细胞,造成假膜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并伴有全身中毒性症状。与艰难梭菌相关的临床疾病还包括无症状感染,无结肠炎的腹泻,并发或非并发结肠炎的非假膜性结肠炎[%,*]。 【收稿日期】)""*$")$)#):)非艰难梭菌的感染产气荚膜梭菌(!"#$%&’(’)*/.&0 ,&’*1.2$$)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及人和动物的肠中。医院内的非食物中毒的产气荚膜梭菌肠道感染多见于经抗生素治疗的老年患者。B066.4>>0等报道!!例++8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到产气荚膜梭菌及其毒素,其中有!"例患者在腹泻发生的前%周接受过抗生素治疗[#]。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引起抗生素相关性假膜性结肠炎,C180,2>5曾报道!"例抗生素治疗后的腹泻患者,在粪便中检测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D+),但未能检测出艰难梭菌及其毒素[*]。其中E例患者接受过杆菌肽和万古霉素治疗后,有F例患者粪便中的C;D+被清除,腹泻也随之缓解。 念珠菌可以引起++8,典型症状有腹痛,肠痉挛和直肠刺激症状,其主要机制是抑制乳糖酶而导致对乳糖的不耐受性。据报道,)*例艰难梭菌阴性的++8患者,有&例患者的粪便中念珠菌的增殖量大于!"#?@A/=>,当中断抗生素治疗后,念珠菌的量下降到!"*?@A/G,后经制霉素治疗好转并痊愈[*,#]。 %++8的诊断 正确的诊断出引起++8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非常重要,首要的是鉴别艰难梭菌感染还是非艰难梭菌的感染。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8也称之为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5.H H.1.>4$23301.2-455.266742,?8+8),常见临床表现为血中白细胞数增加,低白蛋白血症,大便中有白细胞,组织学检查可发现结肠内有假膜等特征。虽然腹部3线照片、?I和内窥镜检查对诊断艰难梭菌的感染有帮助,但无特异性且不敏感[F]。 单独粪便培养不足以诊断?8+8,因为巧合的携带或该艰难梭菌没有致病性而出现假阳性结果。一直以来组织培养实验仍然是诊断?8+8的“金标准”,但一般实验室不具备组织培养的条件,而且不能在)*!*F7报告结果。目前许多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毒素+或毒素B,有很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不如组织培养,粪便中的毒素+或毒素B的浓度必须在!""!!"""J G时,此试验才呈阳性反应,因此有!"9!)"9的假阴性。不同的实验室K L+检测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因此K L+阴性并不能排出?8+8的可能性。80,$ ,?0,,06等报道,从!%%例腹泻病人收集)""份粪便标本,采用快速免疫法测定细胞毒素,结果表明,艰难梭菌的感染%#人,占)&9,同时与培养法比较,特异性为E E9,敏感性为E F9[F!!"]。 由于粪便中的酶对毒素有很强的破坏性,采取的粪便标本须及时送达实验室并立即检测,必要时置于冰冻保存,但能降低毒素的效价。 患者有严重腹泻并伴有念珠菌的存在,当粪便中的念珠菌数量!!"#?@A/=>时,可以诊断为念珠菌相关性腹泻。 患者有严重腹泻,但艰难梭菌毒素试验为阴性,又无念珠菌的过度增长时,应考虑其他细菌的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菌和克雷伯菌等。 结肠镜检对艰难梭菌阴性的严重++8病人有帮助,有些典型病变如假膜性结肠炎,节段性出血性结肠炎和其他溃疡性结肠炎等可以在镜下发现。 下表是艰难梭菌感染与非艰难梭菌感染引起++8的主要特征性差异[!]。 ’ & %?7.,434M0<6,2>0HC.160410>0G N,8414=/46)""*,O0>:!’P0:’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