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照相艺术与当代绘画的关系及影响
摄影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1939年摄影术在法国诞生以来,深深影响了人类的视图习惯。
摄影诞生初期以其逼真的影像效果及便利快捷的纪实功能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和传播,与此同时也对当时以记录和再现为使命的写实绘画艺术形成了极大地威胁,致使很多当时技艺精湛的肖像画家纷纷失业,这是摄影对绘画带来负面影响,也迫使绘画不得不重新找寻自己的定位。
这正是摄影术为绘画带来危机的同时所带来了新的使命——抽象分离化。
摄影术取代了绘画的写实记录功能的同时也把绘画从具象写实的泥沼中解放出来,从而让绘画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之路,也使绘画以更为单纯的方式继续行使艺术审美的职能。
绘画从此从具象写实走向了抽象分离的阶段。
艺术家更加单纯的只关注绘画最根本的元素,点、线、面、形、空间等,绘画更加关注艺术家的情感表达。
摄影也为绘画带来了更多新的创作元素,将绘画推向一个全新也更为多样的阶段。
关键词:摄影绘画现代艺术可复制性平面化解放绘画抽象Abstract Key words:1摄影1.1摄影的含义:摄影俗称拍照,照相。
英文photography来源于希腊语φω phos(光线)和γραφι 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η graphê,大致可以解释为“以光线绘图”。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出自百度百科)摄影包括拍照和录像,本文中主要讲解的为拍摄静态的图片摄影。
1.2摄影技术的原理1.2.1 小孔成像的原理相机的成像原理其实就是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就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在物体与屏幕之间放置一个带有小孔的平板,由于光沿着直线传播,从而当光线穿过小孔后在屏幕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的影像,移动中间带有小孔的平板,屏幕上的影像大小清晰度也将会发生变化。
其实对于光与影的发现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四世纪,当时古希腊人发现当光线经过小孔时,经过小孔的光线会在墙壁上形成倒立的景象。
浅谈摄影对当下油画艺术的影响

浅谈摄影对当下油画艺术的影响作者:谷庆炜张鹏刘泽宁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1期摘要:绘画和摄影是艺术领域的不同门类,自摄影产生之时,摄影的发展就一直影响着绘画的变革,可以说摄影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部绘画史,绘画的一半成就也得益于摄影的帮助。
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
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塑造静态视觉形象,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创造过程。
摄影与绘画同属于艺术的范祷,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二者通过物质材料媒介,用形体构成、色调选配、和明暗对比等艺术手段从生活中截取典型形象,实现平面视觉艺术的直观表达,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不断研发,摄影艺术的完美写实再现功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深化了绘画艺术特别是油画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摄影;油画艺术;影响一.摄影技术与当前油画艺术的联系:1情感与审美特征,其中视觉与视觉空间艺术在艺术公式的分类上属于同一范畴;属于可移动造型艺术的范畴。
这两个图形具有视觉、视觉、空间、静止和遥测的特征。
2 .协调的视觉空间、照片和绘画属于这些图形,利用光的图像、色彩、线条和绘画塑造我们自己的思维和启发空间和物质。
3面对非凡的生活境遇、照片和绘画,需要对典型的生活材料进行隐喻性的审视,对空间的选择,对手段的残缺,对人与人的完美形象。
4综合的隐喻包括图形、形状和表示,通过轮廓、颜色和图纸的混合,这些都是为地面量身定做的,构成和谐统一的完美整体。
二.摄影的发展与油画艺术的关系摄影艺术与油画艺术都是传达特定审美情感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态,它们同属于视觉空间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艺术与油画艺术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艺术创作中,只要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就可以创作出具有明显艺术特征的作品,也能推动两种艺术分别向前发展,互相之间为彼此亦增加了新的发展空间。
毕加索说过:“最失落的两个职业是牙医和摄影师:牙医想当医生,摄影师想成为画家。
摄影术对艺术的影响

摄影术对艺术的影响摄影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捕捉光线和影像,将现实世界转化为静态的图像。
它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工具,更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的方式。
摄影术的出现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传统绘画到现代艺术,摄影术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摄影术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工具。
在摄影术出现之前,艺术家们主要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点。
绘画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技巧的积累,而摄影术则相对容易上手,只需要按下快门即可捕捉到瞬间的画面。
这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摄影术的出现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其次,摄影术改变了艺术家们的观察方式。
摄影术要求艺术家们更加关注细节和构图,通过选择不同的角度和光线来呈现主题。
这种观察方式也渗透到了其他艺术形式中,例如绘画和雕塑。
艺术家们通过学习摄影术,更加注重细节的表达和构图的创新,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张力。
此外,摄影术还对艺术的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摄影术的出现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容易被大众所接触和理解。
相比于绘画和雕塑,摄影作品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使得观众更容易与作品产生共鸣。
摄影术通过记录现实世界的瞬间,使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此外,摄影术还对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启发和影响。
例如,在电影和广告等领域,摄影术的运用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艺术创作。
电影摄影师通过选择不同的镜头和光线来塑造电影的氛围和情感,广告摄影师通过构思创意和拍摄技巧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摄影术的运用使得电影和广告等艺术形式更加生动和有趣。
然而,摄影术对艺术的影响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摄影术过于注重现实的呈现,忽略了艺术家的主观表达。
他们认为摄影术过于依赖技术和机器,缺乏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然而,摄影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艺术形式,例如后期制作和数字艺术等,使得摄影术更加多样化和创新。
综上所述,摄影术对艺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摄影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摄影对绘画创作的影响在艺术的长河中,摄影和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两种重要形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摄影的出现,给绘画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革,同时也为绘画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和可能性。
摄影术诞生于 19 世纪,它以其能够真实记录瞬间的特点,迅速在社会中普及。
摄影的写实能力让人们对视觉形象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对于绘画来说,这意味着传统的写实功能受到了挑战。
在摄影出现之前,绘画主要承担着记录现实的任务,画家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来描绘人物、风景和事件。
然而,摄影能够更加精确、迅速地捕捉到现实的瞬间,这使得绘画在写实方面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
一方面,摄影的出现促使一些画家开始重新思考绘画的本质和价值。
他们意识到,如果绘画只是简单地模仿现实,那么在与摄影的竞争中将失去意义。
于是,画家们开始探索绘画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精神,不再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绘。
印象派画家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瞬间感受,注重捕捉瞬间的印象和氛围,而不是追求物体的精确形态。
这种对瞬间和主观感受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摄影技术的启发。
摄影能够定格瞬间,而印象派画家则试图通过画笔来表现瞬间的视觉体验。
另一方面,摄影也为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参考。
画家们可以通过摄影作品来观察和研究现实世界的细节、形态和结构,从而为自己的创作积累素材。
例如,一些画家会参考摄影作品中的人物姿态、场景布置和光影效果,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中。
同时,摄影的构图和视角也为画家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摄影可以从各种独特的角度拍摄物体,展现出不同寻常的视觉效果,这启发了画家们在绘画中尝试新的构图方式和观察角度。
摄影还对绘画的风格和技法产生了影响。
在摄影的影响下,绘画的风格变得更加多样化。
超现实主义绘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超现实主义画家受到摄影中特殊效果和奇特视角的启发,创作出充满奇幻和想象的作品。
他们打破了现实的逻辑和常规,将梦境、潜意识和幻觉等元素融入到绘画中,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语言。
绘画与摄影的关系

绘画与摄影的关系作者:晚安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摄影与绘画的关系一直是一种越界与驱逐、吸引与排斥、同化与异化的似敌似友的关系。
摄影和绘画,同样都是属于在一个二度空间的平面上开展造型活动的艺术。
他们的关系,按说应如一对亲密无间的兄弟,互帮互学,共同发展,一起前进。
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俩的关系,却是时好时坏。
有时好得如胶似漆,形影不离;有时又闹到誓不两立,视若寇仇。
跟绘画的历史相比,摄影还很年轻。
从法国达盖尔正式宣布银板摄影术试验成功的一八三九年算起,到现在也只有一百四十多年。
摄影发展史中出现的第一个流派就是“绘画派”。
这一派的摄影家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地把自己所拍的照片,弄得象一幅画。
如果有人看了他的照片,惊叹备至:“简直象画一样!”这就是对摄影家的最高赞誉。
“绘画派”在摄影发展史中,历史最长,人数最多,至今仍在世界各国的摄影领域中保持着巨大的影响。
但是,绘画界对摄影术的出现,却并不那么高兴。
开头,他们担心摄影术有朝一日会取代绘画的功能,担心“摄影术发达之时,便是绘画术灭亡之日”。
接着,绘画界又流行起一种“摄影根本不是艺术”的观点。
他们认为摄影术纯粹是镜头的光学作用和底片的化学作用,对于现实生活,不过是一种“机械的翻版”,是一种毫无思想感情可言的“冷漠的纪录”,因而根本不配进入艺术的殿堂之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摄影术逐步成长和完善起来。
于是出现了一个主张发挥摄影术自己的本性和特质,坚决反对模仿绘画的“纯影派”。
他们认为:一个摄影家在进行创作时,只有从自己的头脑中坚决清除掉绘画的影响,才有可能拍摄出真正的艺术作品!对于这一派的作品,如若有人评论它们“简直象画一样”,那就会被认为是最大的侮辱和最恶毒的咒骂。
近代西方绘画中,抽象派曾盛极于一时。
然而,发展到了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抽象派似已山穷水尽,再也“抽”不出什么新鲜的“象”来了。
于是,物极必反,极端写实的“超级写实主义”派便应运而生。
摄影技术对绘画的影响

摄影技术对绘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也在逐渐的发生的变化。
绘画艺术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彰显着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演变而发展进步。
摄影艺术作为依赖于现代科技产生的新技术,在不断发展中也逐渐的向艺术的方向迈进,成为了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使其具有有绘画的同样的艺术特征。
因此,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摄影艺术为绘画艺术提供了更多的有用的艺术素材,绘画艺术丰富了摄影艺术的艺术内涵,增强了摄影作品的艺术性。
1 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联系1.1 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艺术共性摄影艺术是以绘画为基础产生与发展的平面化艺术,二者之间同根同源。
许多摄影作品的创作都吸取了绘画文化的审美经验,在摄影场景的布置,光影的设计,实物摄影角度的选择,以及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等方面都有意的借鉴了绘画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
另外,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作为现代生活中以主要视觉观感来表达艺术语言的艺术形式,都是对某一客观现实的实物在某一瞬间的外在状态进行表达,受众通过这一瞬间事物的形态主观的感受事物的所表达的美。
1.2 绘画艺术与摄影艺术的差异首先,摄影技术是一种客观实物状态的记忆重现,着重将某一物体的光影艺术形态进行画面的定格。
而绘画艺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某一状态进行艺术性的创作,作者将自身的艺术风格与艺术元素融合到绘画作品的创作中,使绘画作品呈现出更好的艺术美感。
其次,二者采用的创作器具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绘画艺术主要以各种画笔为主要创作器具,而摄影作品主要以更为先进的数码相机等科技器材为工具。
再者,两者在场景的艺术状态,光影选择,人物动作神态等方面要求也各不相同。
绘画创作对于这些要求较低。
通常绘画作家在创作时,往往只是抓住某个场景瞬间的光影状态,以及任务瞬间的动作神态,通过对主要场景人物的记忆,对场景和人物进行描绘并根据个人的艺术风格进行艺术性创作。
摄影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摄影对绘画创作的影响发表时间:2018-10-15T10:30:17.79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作者:刘从蓉[导读] 摄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摄影卓越的再现能力对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创作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绘画带来了观察世界的新感受、新视野和新方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摘要:摄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摄影卓越的再现能力对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创作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绘画带来了观察世界的新感受、新视野和新方式。
摄影和绘画创作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图像时代的视觉文化。
关键词:再现;观念;现代绘画摄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西方传统绘画一向把模仿自然作为唯一的目的,逼真地再现现实始终是画家不懈追求的目标。
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以达﹒芬奇为代表的西方画家通常使用一种叫做“绘画暗箱”的绘图装置准确地再现景物的比例和透视,以此来获取影像作为辅助绘画的工具。
绘画作为一门主要的艺术形式发展到十六世纪时,其造型技艺已臻完善。
相对于有悠久历史的绘画而言摄影则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它伴随着工业文明而到来,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摄影在诞生之初,只是记录“描图镜箱”的成像一种手段,是一种精确复制客观对象的技术手段和逼真再现客观对象的技术形式。
1839年当法国科学院向全世界公布摄影术诞生后,摄影以其迅速﹑逼真地捕捉形象的能力使画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最初一部分从事绘画创作的画家对摄影采取了抵制和抨击的态度,以安格尔为代表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曾提出了这样的书面提议:艺术作品产生于智慧以及对艺术的学习,相机永远无法与之相比。
他们甚至认为摄影的出现侵犯了绘画的尊严。
迫于摄影技术的问世给画家们带来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去探索摄影无法替代的领域,同时也在思考绘画存在的意义,摄影对绘画观念的改变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浅析绘画在摄影艺术上的应用

浅析绘画在摄影艺术上的应用
摄影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表现艺术。
绘画是通过色彩、线条、形态等来表现主观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而摄影是通过光线、构图、锐度等来表现主观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两个领域结合也可以带来新的创作体验和表达方式。
使用绘画在摄影艺术中的一个常见技巧是使用后期制作软件,像Photoshop,来提高图片的质量。
有时候,照片可能会有明暗不均、颜色不够艳丽、色彩不够饱和等问题,这时候就可以使用类似于绘画软件的调整功能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清晰、细腻。
除了这些使用绘画在摄影中的实际技巧之外,绘画也可以启发摄影师摄影中的构图、色彩表现。
绘画作品中的构图和构成元素相较于摄影更显得平面感和静态感,但同时也较为自由和松散。
摄影师可以参考绘画作品的构图和构成元素,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摄影作品中。
此外,绘画作品中的色彩也很擅长表达情感和氛围,摄影师可以参考使用绘画中的他们色彩表现,将其转化成自己的摄影作品中。
绘画和摄影之间在开放观念接受程度上不同、在表现手段上的差异等都会给两者的融合带来一些问题。
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多样化,摄影与绘画的融合也变得越来越容易,开放性和多样化的思路能让我们获得不一样的艺术视野,进而创作出更好作品。
图像影响下的现代绘画

图像影响下的现代绘画作者:高俊杰詹秦川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5期摄影的出现,把画家从以绘画再现事物形象的角色中解放出来。
“图像”往往代表了一种现实。
在摄影图像深刻影响人们现实生活的当代,绘画是无法回避其影响的。
法国人尼埃普斯在1826年拍摄了一张照片,这是世界历史中现存最早的照片。
他第一次将影像固定在纸上,成为摄影术发明的标志。
摄影术的出现为艺术世界的发展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摄影对于绘画有着继承性。
早期的摄影是绘画具有记录意义这一因素的一种技术性延展。
寻求的是对于绘画的一种模拟,是某种可以取代肖像绘画的“一种特殊的绘画技术”,并且在视觉上追求素描般单纯的美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技术的日益完善,摄影在写实程度上甚至超越了写实性的绘画。
摄影的出现,把画家从以绘画再现事物形象的角色中解放出来。
在写实领域则更多的成为摄影表现的主题,被摄影的表现方式所占据。
这一现实使得画家不得不考虑艺术创作的新出路,画家开始探索表现内心感受的新领域,将客观现实和个人想象力结合起来成为艺术表现的新契机。
在当代,图像的发展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几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摄影图像深刻影响人们现实生活的当代,绘画是无法回避其影响的。
故而绘画反而会借鉴、参考摄影的一些表现语言以延续自身的艺术发展。
艺术家对图像的关注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
人们普遍认为,现代艺术在20世纪早期的兴起,是受到照相术代替了绘画的再现功能这一因素影响下的自然转变。
当初,摄影术出现的时候,给写实主义油画造成极大的冲击,致使绘画艺术大举转向。
将写实功能让位给了摄影,去开拓自己新的形式语言,将重点放在了更为自由的表达艺术家的精神世界。
因此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的绘画随之产生。
照相术的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它能更经济、快捷的再现图像,而且还在于它的“索引性”。
照片似乎与对象存在着更为紧密的联系,以至于当初人们认为照片会摄取被拍者的灵魂。
浅析“图像时代”给架上绘画带来的冲击

浅析“图像时代”给架上绘画带来的冲击[摘要] 19世纪摄影的出现迅速取代了油画的主要视觉意象的地位,在摄影卓越的纪实和传播功能的挑战面前,画家们开始发掘不同于摄影的更加独特的艺术个性、观念性、实验性等可能性。
在摄影的冲击下,很多画家们纷纷逃离摄影的阴影,努力寻求逃离的途径,有的开始怀疑甚至挑战现实,不再坚守传统绘画艺术,开始倡导标新立异的精神和画法,使古典绘画一时间裂变为令人眼花缭乱的不同现代艺术风格和流派,使绘画艺术进入现代艺术时代(约1880年至1980年)。
[关键词] 图像时代架上绘画冲击如今,世界进入一个高科技、信息化的图像时代。
因为摄影术直接刺激着图像,随着摄影术的不断发展、成熟,科技信息手段的普及和民用化,以及照相机的日益普及,大众逐渐成为潜在的图像制作者和消费者,并且会越来越习惯于用图像进行信息乃至文化艺术的交流。
越来越多的新时代的年轻人拿起相机,用图像来记录生活,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开始享受摄影技术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及这个记录的过程。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来进行摄影实践,而且它的方便快捷和直观表达符合了“速食”时代的步伐,画家群体对图像的使用率和持有率更是高的惊人,这样我们便进入“全民皆拍”的年代。
随着摄影的不断发展,我们在文化上进入“图像时代”,摄影作为人的眼睛的一种延伸,把我们不可能亲历的丰富多彩的视觉世界带到我们的面前,与此同时,人际交往方式也因为摄影图像而改变了。
《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的作者福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瓦尔特·本雅明预见复制图像决定性地改变了视觉艺术,复制图像主要由印刷完成,随着科技发展,图像时代也越来越不仅仅是依靠印刷,而是印刷等媒体方面的工作已经被图像文化所改造了。
这种图像本身便承载着大量时代信息,更可见的是摄影已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家们认同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媒介,被广泛应用在当代艺术创作实践中。
“图像时代”图像资源的多元化趋势已成为了不可争辩的事实。
摄影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研究

《综合基础知识》考点巩固片段阅读(2021年版)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高频试题:1、单选题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所以生前的必需品必得件件具备,自然金钱是不可或缺的。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断出_____A: 古人一定非常重视金钱B: 古人会给死者一些金钱C: 古人墓中可能留有金钱D: 死者的金钱应全部陪葬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隐含主旨题。
文段对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传统进行了解释,即生前的必需品在死后也要陪葬下墓,金钱不可或缺,由此可推断出古人墓中可能留有金钱,故正确答案为C。
A项表述错误,原文段中提到金钱时是“不可或缺”即必不可少的,而不是“非常重视”的意思,故排除;文段说的陪葬,B项的内容偏离题意,也排除;D项“全部”二字过于绝对,与文意不符,故也排除。
2、单选题不少学生的家长都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学校举办的假期补习班,明明是正常教学时间里上的课,却偏偏要挪到假期时间来补习,而且收取的费用相当可观,学生们不去还不行。
这种行为虽然与“有偿家教”无涉,但却是典型的“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
对这样恶劣的乱收费行为,地方教育部门本身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试问,教育部门出台的新“师德规范”能规范得了吗?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内容是_____A: 各种形式假期补习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B: 新“师德规范”无法完全杜绝五花八门的“有偿家教”C: 地方教育部门对乱办补习班、乱收费行为的无视D: 当代教育方式仍然以应试为导向,而非素质教育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属于分-总结构,材料首先描述了“补习班”的现状,由此引出地方教育部的纵容,进而质问教育部的新“师德规范”。
材料由“补习班”层层推进,最终落脚点指向教育部的新“师德规范”,最后一句反问进行总结。
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A项只是描述现象;C项不是材料的观点,且”补习班“现象不仅是应试教育的折射;D项没有抓住根本,材料的最终指向是教育部的新”师德规范“,而非地方教育部。
浅论照相写实主义

自身 的专 业知识 , 提高专业技 能和创作水
平。
照相机携带方便 , 且记录现实快速真
实, 这 就为艺术家收集素材带来 了极大 的 方便 。 照相 写实主 义画家就 是运用 照相 机进行取景 、 构 图、 选择 光线、 形成创作样 本, 然后再根据所拍摄 的图片将所要表现
参考文献 :
[ 1 ] 封 一 函. 超级 写 实主义. 人 民 美 术 出版
社。 2 0 0 3 .
果特别细腻 、 平整 、 光滑 、 逼真 、 充分, 达到
超级写 实, 给人 以视觉上 的冲击和心 灵上
的震 撼 。
[ 2 ] 邓嘉德. 美 国超级 写 实主义 画家 : 克 洛 斯. 四川美术 出版社 , 1 9 9 6 .
这种方 法是根据 照片进行描绘 , 因此 画面 呈现 出逼真 、 细腻 、 细节毕现的特 点 , 然而 也给人 以客观 、 理性 、 冷 漠、 没有激情 的感 觉 。照相写 实主义是 写实主义的新发展 , 它与传 统写实主义的 区别 , 在 于传 统写实
主义 艺术家根据 自 己的主观 思想对客体 进 行 加 工 改造 , 达 到 自 己想要 的 画面 效
片和 画布 的尺 寸 , 然后根 据 画布 的尺 寸, 在 照片上量好 相对应 的 比例 , 用尺 子 、 铅
三、 照 相 写实主 义 的影响
照相 写实主义 是 艺术 与科 技相 结合 的产 物 , 是 写实 主义油 画一个新 的拓展 ,
不仅是 当代生 活的一种象征 , 也是 当代社
爱触玄 £ 唷斯 充
浅论照相写实主 义
口岳沛 沛
摘 要: 自2 0 世 纪以来 , 艺术伴随着科 学技 术的进步 而不断发展 。照相 机的诞 生不仅 改 变了人们 的生活方式 , 也不 断影 响着 艺
论摄影对西方绘画的影响

第20卷第4期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V ol.20 No.4 2007年4月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r. 2007论摄影对西方绘画的影响石春鸿(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广东广州 510615)摘要:摄影术的诞生给西方绘画艺术的风格及流派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摄影术出现之前,西方绘画是以“摹仿”为主流的古典写实主义的绘画,追求与自然逼真,画面造型严谨。
摄影术出现之后,西方绘画主要以“表现“、“抽象”为主流,画面多以表现画家的主观情绪,画面的造型不完全以自然逼真为最终标准。
摄影对近现代西方美术观念的嬗变与重建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摄影术;古典写实主义绘画;现代派美术;图像文化中图分类号:J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60(2007)-0062-02摄影术是19世纪人类重大的发明之一。
摄影术不仅使人的视觉得以延伸,同时它使瞬间成为永恒,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人们想让时间停止不再流逝的愿望。
在摄影术诞生的167年里,发展驯猛,它的发展主包括感光材料的发展和照相机的发展。
派生出电影、电视、数码摄影等。
通过现代传媒,使世界文明逐渐进入到一个“读图时代”。
图像文化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继图腾时代、文字时代之后的第三个时代。
自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学术院由科学院和美术院举行的联席会议上,向全世界公布了L.J.M.达盖尔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
由于摄影具有逼真的画面的特性,对西方以“摹仿”为主流的古典写实主义的绘画艺术产生了具大冲击。
在达盖尔达公布银版摄影术之前的西方绘画艺术从古希腊、罗马时代以来一直是以“摹仿”为主流的古典写实主义,特别是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等为代表的文艺复兴三杰,把人体解剖学知识、透视学知识、色彩学知识等运用到绘画中,追求画面的逼真、画面如同摹写自然。
如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萨》、拉斐尔的油画《巴尔达塞列·卡斯蒂里奥诺》,与达盖尔达同时代的法国大画家安格尔(J.A.Ingres1780- 1867)到了以“摹仿”为主流的古典写实主义绘画的顶峰,如安格尔的油画《土尔其浴室》、《瓦尔品松的浴女》、《泉》等。
浅谈摄影与绘画的关系

浅谈摄影与绘画的关系摄影和绘画属于两种美术门类,二者相互交叉和融合。
摄影属于科学的产物,现如今的摄影注入了很多的科学成分,但是摄影的发展也在绘画当中吸收很多经验,但是需要明确,摄影和绘画是不能代替的。
本文在不同的方面论述了摄影与绘画,对于相关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概述摄影和绘画1.1艺术方面1.2创作过程方面摄影和绘画各自具备优劣,但是画家和摄影师都非常注重构图和景深以及色调等方面,通常摄影师都比较喜欢绘画,并且知晓绘画理论,并且具备良好的绘画素养。
摄影的媒介是某种客观实态景象,同时也展现出摄影师的想象力。
画家通过笔墨和色彩在画面上表达心中的意象。
摄影家记录了生活中形象,但是也会受到生活事物的局限,因为摄影师无法创造形象,但是画家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创作。
画家可以利用各种方法虚构典型形象,例如齐白石利用简单的几笔展现出生动的虾,显得透明而富有弹力,充分的表达了虾。
摄影师和画家形象思维方法具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又具备共同的规律。
画家需要通过时间的推敲才可以完成创作,而摄影师需要在短时间内确定思维,否则就会丧失机会,无法留下最美好的画面,因此他们必须具备敏锐的视觉反映能力,可以立刻判断失误的形态,同时还需要利用绘画构图方法完成摄影艺术作品。
摄影作品需要显示生活的实际形态,但是也不能简单的复制自然实态,摄影艺术也体现出艺术家的情感,同时有受到器械性能的制约性。
而绘画可以根据画家自身的想象,综合多种生活原型。
摄影需要通过取景和剪裁等方式进行构图,利用光影和虚实完成造型。
利用远近和透视等进行构图。
优秀的摄影具备高格调画意,有具备瞬间实态美。
[2]1.3在实践方面一些画家和摄影师不断突破传统艺术观念,例如画家罗中立的《父亲》,结合了摄影的高度精确和细致以及逼真等特征,将深刻的内容表达出来,获取很高的藝术效果。
再如摄影艺术大师郎静山,利用摄影为工具,突破了时空界限,结合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理论,达到了摄影的理想境界。
浅谈现代科技下的绘画艺术

浅谈现代科技下的绘画艺术作者:吴中师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7期摘要:现代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极大地提高了艺术创造能力、拓宽了艺术领域、深化了艺术内涵、强化了艺术境界;同时它以其丰富的造型能力成为大众手中选择美、捕捉美、塑造美、再现美的有力手段,给传统绘画产生了巨大的的冲击和影响。
关键词:科学;技术;绘画;艺术观念中图分类号:J2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026-01科学是指当代科学知识的总和,技术是应用于实的技法、技巧或技艺的科学,绘画艺术则是用线条、色彩等不同的手段构成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并表达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载体。
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艺术家带来了新的素材、新的艺术观念、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艺术手段的变化,同时也使艺术内涵、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面从两个方面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对绘画艺术的影响,以及艺术家该怎么面对这种状况。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绘画艺术的冲击(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照相机的功能得到不断改进,促进了摄影艺术的发展,也引发了绘画艺术的危机。
在人们的头脑中,绘画是美术创作不可动摇的表现基础,是作为视觉表现的最佳手段。
然而,照相术的产生和普及对以写实为主导观念的绘画艺术无疑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其惟妙惟肖的摄像本领远远超越了写实绘画的能力。
在对客观事物的忠实与再现上传统绘画与摄影相比显得何等的无力。
因此,摄影成为捕捉美、塑造美、再现美的有力手段,对传统写实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为此,越来越多的人为绘画的前景感到担忧。
(二)20世纪人类最伟大、最卓越的技术发明是计算机,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视觉艺术的创作手段和方式。
美术与画笔从来就好比鱼水关系不可分割的。
然而,计算机出现,让人们可以在计算机显示屏前任意缩小、放大或转换图片。
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创作出一幅美术作品,而且可以根据不同人的需求随意改变画面效果,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绘画和摄影的区别

绘画和摄影的区别一视觉生活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构成内容。
当然,视觉生活不仅仅是“看”,“看”其实只是形式和途径。
视觉生活的意义在于通过“看”,通过对视觉对象的欣赏或者消费实现某种效用,比如愉悦身心、放松神经、净化思想、激扬精神。
作为生命体验的工具,视觉对象对生活具有不言自明的意义。
视觉对象承载着主体意欲实现的某种审美意味或生命价值,主体通过与客体的关系彰显美学价值,实现生命体验。
视觉对象的选择受特定历史阶段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观念及其演变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为创造视觉对象的两种重要形式,绘画和摄影在技术发展和人类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地位,体现不同的生活观念,对人的生命体验具有不同的意义。
二绘画是在平面上创制可视形象的艺术形式。
绘画体现主体与客体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主体与客体相互进入,相互赋予对方意义。
绘画过程中,首先是对象对作者的观念进入。
这种进入表现为对象的审美特质激发作者的审美欲望,引起作者创作的冲动。
其次是作者对对象的进入。
这个过程是作者理解和把握对象,使对象契合并体现自己的审美偏好的过程。
作者的审美偏好赋予对象以审美价值,而对象的存在给作者的审美偏好提供表达的通道和载体。
绘画需要裁剪出一定主题,但绘画者并不奢求展现对象的全部内涵,这体现了一种谦逊中的自信,一种不完美的完美。
内涵的不完美体现绘画者的宽和大度与自知之明——因为不可能,所以作者并不奢望对对象进行全面的挖掘和展示。
期望完美体现作者对人的认知和感悟能力的成长抱有希望。
任何绘画都保留着不完美的有待填充的空间,这给观者以欣赏、发现和创造的自由。
欣赏本身成为一个再创造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绘画作品不是一次完成的。
原始的创作和欣赏者的再创作体现一个历史情景的动态过程。
绘画作品的可再创造性源于其主观性。
这种主观性固然表现在作者对对象存在现实的判断,更主要的表现在作者的审美意识在创作中的支配作用。
摄影是用照相机等摄取对象影像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照相艺术与当代绘画的联系及影响
摘要:自照相机的发明,照相逐渐可以取代人类手工的对自然社会的记录,有人说这是古典绘画艺术的死亡,从而开始真正的绘画艺术诞生,画家不必再拘泥于模仿和在現客观对象,而是由着画家本身的主管意愿和情感来进行创作。
从而有了印象派,野兽派,达达派,立体主义等等流派的出现。
但在当代的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摄影照相艺术是扮演的什么角色,从中起了什么作用与影响,本文就这些展开进行说明。
关键词:照相摄影当代绘画影响联系
一.早期摄影的出现对绘画的影响
在照相机出现之前,油画的功能多是为宗教或者贵族服务,追求的是具象与写实,不管是油画、壁画,不管是人物还是风景,都以模仿和再现自然作为美的标准,画家本都具有十分扎实的绘画能力再现能力,学院派艺术仍是主流。
但19世纪照相机的发明,对绘画界的抨击可谓是平地惊雷。
人们逐渐习惯了这个快捷又便利的记录方式,写实油画逐渐衰败,所以就有人说这是古典写实绘画艺术的死亡,但是真正的绘画艺术诞生。
绘画发生了变革之后,画家画作的画面由具象变为了抽象,画面一改之前的呆板变为从未有过的放松及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
20世纪现代流派的兴起,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达达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流派,除了印象派追求瞬间的光影色彩这一点与摄影技术又一点点联系之外,其他流派的诞生虽不是由照相艺术的直接影响,但也算是起到了推动作用,应运而生。
现在美术就次跨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二.摄影照相艺术与绘画的关系
人们用摄影留住美丽,用绘画加工美丽,摄影和艺术从一开始便有着难舍难分的关系,因为他们都是属于造型的艺术,但尽管如此,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
时至今日,仍是有许多人过分的将摄影与绘画相提并论,更有之将摄影作为评价绘画值准的工具,只能说荒唐。
摄影和绘画虽然都是构成元素相同的平面视觉艺术,但是就好像同样是表达一个瞬间,一张摄影作品也许只要摄影师选好角度之后的一个快门键,而绘画则是要画家反复思量之后构图,草稿,修改,刻画,并不是瞬间可以完成的事情。
再者,摄影是一种客观理性的,表达一种现场感。
而绘画则是主观感性的,画面充满理想化。
美国凯尼思大学哲学系主任奥尔德里奇曾这样说:“摄影机和对胶卷的加工与冲洗好的照片的关系,就如同画笔及其运笔与已在画布上布置好的颜料的关系。
”摄影和绘画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能彻底切割。
然而摄影与绘画毕竟是两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各自有着不同的特性,所以也不能混为一谈。
三.摄影照相艺术在当代绘画艺术中的作用
1.素材的获取
如今我们已经处在文化分享十分便捷的时代,随时随地的都可以在网络上游览别人的摄影作品,如果获得作者的同意,就可以将这张照片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将摄影作品作为自己创作的参照物。
而且现在的设备,只要有手机我们就可以拍下我们的所见所闻,记录下各个瞬间的灵感。
如若要进行大幅的长期作品,写生不太方便,照片就能解决掉这个问题。
2.模仿借用照片效果
在绘画创作之中,有些摄影作品的效果往往可以激起画家创作的灵感,就好像摄影中的高速运动中的残影,人来人往下的虚幻,画家用油画将这些效果表现出来,也能达到和摄影作品和而不同的和谐感觉。
再比如摄影中的老照片,单调的色彩和老旧泛黄的相片纸并不惊艳,但是当代画家张晓刚就用这一题材,创作出了《大家庭》系列。
用灰暗的色调表达老照片的感觉。
再者就是现今的照相写实艺术,如罗中立的《父亲》。
更有综合材料的作品,直接将摄影作品与油画拼贴再创造,得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3.思维观念的潜移默化
大量的阅览图片,碎片式的浏览,不管是社会新闻还是居家日常,充斥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再加上摄影后期制作,这些图片所携带的信息会让我们潜意识的吸收掉,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意识和视觉上的感官经验,所以往往摄影图片给我们的灵感绝对不小,就算当时看到了忘记了,存在在我们的大脑皮层下的意识也会在我们今后的创作中展露出来,给作品带来无意的影响。
.
四.摄影照相艺术对当代绘画的影响
前面我说到,摄影图片作品在绘画作品的制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写是对偏爱具象写实的人来说的,对于偏爱抽象绘画的人来说,摄影的弊还是大于利。
康定斯基曾经在写生过后看着自己具象的作品,觉得这个画面里面除了形体和色彩之外什么都没有,就得出来结论:客观物象损害了他的作品。
就如今来讲,摄影艺术对绘画艺术的影响,也是利弊共存。
铺天盖地的图像资料一方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刺激了感官,一方面也有可能图像资料接受片面,使得思维固化,被条框圈养;将摄影作品用投影仪投射到画布上再进行造型,有人认为这丝毫不考验作者的造型能力是在逃避困难,是不可取的行为。
但也有人喜欢这种办法,觉得自己的画面本就不追求具象,为什么要在起稿造型上浪费时间;而且現在新兴的画家的作品中,基本上存在着图像的再现以及再创造的绘画方式,而且运用了摄影技术中分割,也使用了在美术史上大师们的绘画技法。
图像经过改造创作,呈现出了一种时间、地点、观念和风格的会合,这些多重的参照显示了一种新的绘画观察方法,呈现出现代生活的多样性和当代社会的复杂性。
五.结语
“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罗丹的这一警句,意思在于如何看待艺术中的形式因素。
架上绘画艺术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到过多次危及,但是经受住考验的艺术如今也是能与时代并驾齐驱。
沃尔夫林说艺术的发展不能归结为兴起、高潮和衰落,我且认为存在过的艺术则就是真正的艺术,不管能否与“后起之秀”和谐相处,它能存在就是合理。
摄影的产生就算打击到了绘画,但是在这个图像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里,摄影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大于打击。
毫无疑问当代油画已走到了“图像化”的时代,要解决当下视觉文化的问题,我们没办法绕开图像,这也是当代人要努力研究和开创的新路。
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真正热爱艺术的画家们,会接受并炼化时代的新事物,让绘画这一古老的艺术永存。
注释:
[1]杨身源.张弘昕。
[西方画论辑要]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4);
[2]陈晶。
[艺术概论]. 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6(8):
[3]郭茂来。
[视觉艺术概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 2007(7):
[4]罗丹,沈琪译。
[罗丹艺术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