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惯性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有妙招
中考物理:惯性及惯性定律的区别
中考物理:惯性及惯性定律的区别
中考物理频道为大家提供中考物理:惯性及惯性定律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中考物理:惯性及惯性定律的区别
惯性
①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②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①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②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注意】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
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惯性及惯性现象
归纳总结:
定义
应用
惯性
危害
现象
研究探讨:
一架飞机自左向右水平匀速直线飞行, 若每隔一秒投放一枚炸弹,站在地面上 的观看者看来,这几枚炸弹在空中的排 列情况怎样?
谢谢观赏!
2020/11/5
28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惯性的利用
1撞击可以使锤头、 斧头紧套在把上。
2使劲甩手可把 手上的水甩掉。
3拍打衣服可除 去灰尘。
4飞机在投掷救 灾物资。
5有了惯性子弹 能飞出去 6跳高、跳远
惯性的危害
1走路时绊石头、踩西瓜皮,通常会跌到。 2大货车从坡顶下坡时,速度会越来越大,当
货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由于强大的惯性, 速度仍会很大,且会驶出很长一段距离才能停 下,这样造成的车祸是很惨重的. 3汽车突然起动,人向后倒 。 4高速公路上,几辆车行使,第一辆刹车,随 后几辆会相撞。
分析惯性现象
语言要点 1、原来的状态
2、受力的变化
3、惯性现象
4、造成的后果
甲图:静止的小车和木块突然受到拉力时,小车和 木块的底部一起向前运动,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仍保 持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倒。
乙图:运动的小车和木块遇到障碍物,小车和木块底部 突然停止,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仍然保持运动,所以小木 块会向前倾倒。
区别 条件 本质
惯性 任何情况下 物体本身的属性
★惯性
解释惯性现象的思路和方法
分两大类解释
一,涉及两个物体的情况: 涉及两个物体的情况:
1,两个物体原来都处于什么运动状态;2,其中某一物体由于某种原因 突然改变状态(或忽然分开)3,另一物体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状态, 于是就发生某种现象.
二,涉及同一物体两个部分的情况: 涉及同一物体两个部分的情况:
生产和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踢球,用铁锹铲雪,泼水,滑冰; 烧锅炉时用铁锹往炉膛内添煤;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 跑步的人当脚碰到障碍物时向前摔倒; 撞击锤柄,可以使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 骑自行车太快容易发生事故; 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摩托车飞跃断桥; 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 飞船后面.
△氢气球吊着一个重物升空,若氢气球突然爆炸,那么重物将( A ) A.先竖直上升,后竖直下落. B.匀速竖直下落. C.加速竖直下落. D.匀速竖直上升.
△ 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 现仍落回原处的原因是什么?( D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推力,带着他随同火 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向前推力,推 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 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的 不明显.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和车具有相 同的速度.
惯性现象分析
把一个木块直立在小车上,让小车突然启动,观察思考: 把一个木块直立在小车上,让小车突然启动,观察思考: 现象:小车上的木块向后倒去. 现象:小车上的木块向后倒去. 思考:木块初始状态是静止 当小车突然运动时, 静止, 思考:木块初始状态是静止,当小车突然运动时,木块由 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所以要向后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要向后倒. 如果让小车突然急刹车,观察思考: 如果让小车突然急刹车,观察思考: 现象:小车上的木块向前倒去. 现象:小车上的木块向前倒去. 思考:木块初始状态是运动 运动, 思考:木块初始状态是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 时, 木块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要向前 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木块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要向前倒.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专项训练(六)——惯性和惯性现象(含答案)
八年级(下)专项训练(六)——惯性及惯性现象训练点一惯性1.定义:一切物体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静止的物体有保持静止的性质(静者恒静),原来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动者恒动)。
2. 对惯性的三点认识:(1)惯性的普遍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无论物体质量大或小,是静止还是运动,是受力还是不受力,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状态以及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3)惯性与力的区别: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它不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惯性有大小无方向,力既有大小也有方向,两者没有必然联系,在解答问题时我们不能说“某物体受到惯性力作用”“某物体受惯性作用”等,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
3. 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1)惯性:惯性是指任何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勾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是无条件的,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处于何种运动状态无关。
(2)惯性定律: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循的种运动规律,是有条件的。
它的实质是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知识典例➊★★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草地上的足球越滚越慢,其惯性越来越小B.利用惯性可将衣服上的灰尘拍掉C.刹车时人身体向前倾,是因为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D.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后车撞击对司机造成的伤害解析:A、足球离开脚后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不是惯性越来越小,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当拍打衣服时,衣服由静止变为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变,于是从衣服上脱落,故B正确; C、在汽车紧急刹车时人向前倾,是因为人具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一种作用,故C错误; D、系安全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前冲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故D错误。
惯性定律与惯性系两者中惯性的区别
惯性定律与惯性系两者中惯性的区别材料1:‘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又叫惯性定律。
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
’材料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对所有的参考系都适用。
不过我们总能找到那样的参考系,使牛顿第一定律适用。
这样的参考系被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
’分析:根据以前的认识,我们认为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那么我们得出,惯性系中物体不受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为什么物体不受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为物体的惯性,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这样我们得出惯性系中的惯性就是惯性定律中的惯性。
没有必要把一种惯性区分为两种。
对于惯性定律我们是这样认识的,任何物体都和周围的物体有相互作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既然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在惯性系中,有不受外力的物体吗?根据任何物体都和周围的物体有相互作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在惯性系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但是在惯性系中却是,有不受外力的物体。
此时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这样一个得出结论是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与参考系无关,与惯性系无关;另一个得出的结论是在惯性系中有不受外力的物体。
这是两个矛盾的结论。
这是为什么呢?【2】这个要从我们对运动的认识和对空间,时间的认识说起。
首先,运动是相对于静止的,那么所有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于谁说的?当所有的物体都静止的时候,物体的静止变为绝对静止。
静止就是绝对静止,所有的物体都是绝对静止。
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受力后才会运动起来。
因此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于自身的静止说的,当所有的物体都静止的时候,物体的静止就是绝对静止,物体的运动就是相对于此时的静止说的。
四年级惯性定律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惯性定律知识点归纳总结在物理学中,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法则。
它揭示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也会接触到惯性定律的概念。
下面是对四年级惯性定律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第一惯性定律:惯性定律又被称为牛顿第一定律,它表明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1. 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物体具有惯性意味着它们会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会主动改变。
2. 举例说明:例如,当我们在公交车上突然刹车时,我们会因为惯性而向前冲,感受到向前倾斜的力。
同样,当公交车突然启动,我们会因为惯性而向后倾斜。
3. 生活中的应用:惯性定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例如,当我们乘坐火车时,如果突然刹车,我们的身体会因为惯性而继续向前移动。
同样地,当车辆突然加速时,我们也会因为惯性而向后移动。
二、第二惯性定律:第二惯性定律又称为牛顿第二定律,它表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到施加在它上面的力的影响。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动量的概念: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它的速度。
3. 第二惯性定律的数学表达:F = 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它的加速度。
4. 举例说明:一个小车和一个卡车相撞,由于卡车质量更大,所以它的惯性更大,相应地,它受到的力也更大。
三、第三惯性定律:第三惯性定律也被称为牛顿第三定律,它表明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例子说明:例如,当我们站在地面上时,我们的脚对地面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地面同样也会对我们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向上反作用力。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惯性现象
A
A A
B
O
丙
B 棉布 表面 B 木板 表面
分析论证
①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②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 什么问题? ③小车运动的长短与它受到的阻力有什 么关系? ④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 小,小车的运动距离将会变长还是变短?
历史回顾: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4. 我国规定,小汽车前排必须装有保险 带,它是用来防止汽车的 ( C ) A.高速行驶. B.快速起动.
C.紧急刹车. D.上述各项都能防 止.
课堂练习 1、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突然 向右倾倒,说明汽车在( C )
A.加速前进 C.左转弯
B.减速前进 D.右转弯
2、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能继 续运动是由于( C )
理解3:定律中“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或”字是 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会同时 存在,也就是说不受外力时,原 来静止的物体仍静止,原来运动 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
理解4:物体具有惯性,都有保持原来运 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 揭示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 须施加力的作用。从静止到运动、从运 动到静止,从慢到快、从快到慢、或转 弯、改变方向,都需要有力的作用。可 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质是要说明: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知识点概要及课标要求 1、透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由受 力情况知运动状态,或由运动状态知 受力情况。 2、理解惯性的概念,并运用惯性知 识来解释现象,并根据惯性来判断物 体状态的变化。
第一个问题 关于牛顿第 一定律的建立过程及意义
争论的焦点:力是维持物体的 运动,还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验探究:试比较小车在三种 平面上的运动情况的不同。
-惯性以及惯性定律讲义
一、牛顿第一定律刹车的时候,坐在车上的乘客为什么会向前倾倒?当你走在路上被石头绊了一下,你为什么会向前跌倒?你踩到了瓜皮,你为什么又向后方摔去?为什么行驶在路面上的车,刹车之后不能立即停下来?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实验表明:水平面越光滑,小车所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的越慢。
伽利略:如果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保持不变。
笛卡尔: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向右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
(2)对任何物体都适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它的运动状态)(5)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例题:一个物体在10N的拉力作用下,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物体将( )A.马上静止下来B.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运动得越来越慢,最后停止下来练习:1、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在一段光滑弧形斜槽AB上运动。
当小球运动到B时,如果小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将( )A.做匀速直线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C.运动越来越慢D.运动越来越快2.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端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如图所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A.保持静止B.直线运动C.做匀速直线运动D.做匀速直线运动3.(2010•广元),木块A立在小车上,小车与木块间无摩擦,小车与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也立即停止 B.木块A将向前倾倒C.木块A将向右倾倒 D.木块A将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4.(2013•广州)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A.始终静止不动B.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八年级“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惯性现象的区别和联系
⼋年级“⽜顿第⼀定律”、惯性和惯性现象的区别和联系“⽜顿第⼀定律”,反映的是⼀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的作⽤时,必然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
⽌状态的⾃然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和静⽌均属于⾃然中两种平衡状态,即稳定状态。
⽽这两种平衡状态,恰恰是⾃
然的守恒与和谐美的具体表现。
惯性,反映的是⼀切物体均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状态的普遍属性。
惯性现象,反映的是物体在某⼀⽅向上失去⼒的作⽤时的瞬间表现。
因此,
物体的惯性是根本,
⽜顿第⼀定律是⼈们在假设物体不受任何外⼒作⽤的理想条件下,通过理性思维中逻辑推理的
⽅法得出的,但在现实中我们却看不到的⾃然规律。
惯性现象则是物体在某⼀⽅向上失去⼒的作⽤时,在现实中我们⼜常能看见的“⽜顿第⼀定律”的
瞬间表现。
⼈们常把⽜顿第⼀定律说成惯性定律。
可见,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是物体在不同条件下惯性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表现:
⼀是物体在所有⽅向上均失去⼒的作⽤的理想条件下,我们虽看不到惯性表现,但它仍潜在于
物体处于相对静⽌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之中的惯性定律。
⼆是物体在某⼀⽅向上失去⼒的作⽤的特定条件下,我们常常能在现实中看见的,甚⾄在公交
车上曾经历过的惯性定律的瞬间表现,即惯性现象。
上述事实也证明了
原因是现象,结果也是现象,
只不过原因是结果的内在现象,
⽽结果是原因的外在表现”的辩证观点。
高一物理惯性定律总结知识点
高一物理惯性定律总结知识点物理学中,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原理。
它是由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和总结而得出的。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首次接触到了物理的基本原理和定律,其中包括了惯性定律的内容。
下面,我将对高一物理惯性定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简要介绍其应用。
一、第一惯性定律:惯性定律又称为牛顿第一定律,它表明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或者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意味着物体具有惯性,它会继续原有的运动状态,不会自发地改变。
二、第二惯性定律:第二惯性定律也称为牛顿第二定律,它描述了物体所受合外力和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该定律可以用公式F=ma来表示,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所受力的关系,力的作用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三、第三惯性定律:第三惯性定律也称为牛顿第三定律,它指出任何一个物体所受的力都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换句话说,对于一对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其中一个力是由于第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的,另一个力则是由于第二个物体对第一个物体施加的。
这个定律明确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同时也满足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这一基本原则。
以上就是高一物理惯性定律的三个主要知识点。
在日常生活和具体问题中,这些知识点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
1. 惯性定律在行车中的应用:当我们乘坐车辆行驶时,会感受到车辆急刹车或加速时的惯性作用。
这是因为当车辆发生加速度变化时,我们的身体会继续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从而产生向前或向后倾倒的感觉。
这是第一惯性定律的应用。
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变形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的大小。
根据第二惯性定律的公式F=ma,可以得出物体所受的力与其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成正比。
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可以间接得到物体所受的力的大小。
正确理解惯性
正确理解惯性惯性是学习《运动和力》的一个难点,虽然记忆这个概念并不难,但真正地理解却不是非常的容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同学们往往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正确地理解惯性概念,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惯性是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原来处于什么状态它就还要保持原有的状态不变。
物体的这种性质,打个比方说就像人们常说的“惰性”,物体的这种“惰性”就表现在它不“愿意”改变其原来的运动状态。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就每时每刻都表现出其具有惯性的现象。
如:人在跑步时脚碰到障碍物就会向前摔倒;站在汽车上的乘客,在汽车突然启动时容易向后倾倒;站在行驶的汽车中,当汽车突然刹车就容易向前倾倒;踢出的足球能继续向前运动……等都是惯性存在的表现。
二、惯性是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它不是力。
有人经常把惯性看成一种力,或说“惯性力”,这都是错误的。
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与外界的因素无关,无论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原来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也无论物体运动的快或慢,物体的惯性都是一定的。
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因此,将惯性说成惯性力,说物体受到了惯性,说物体由于惯性的作用等说法都是不科学的,是非常错误的。
三、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性质,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而惯性定律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一种客观规律,它所阐明的是力和运动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惯性定律中所说的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情况。
可见物体的惯性是不需要附加条件的,而惯性定律是有条件的;因而惯性与惯性定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四、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思路。
惯性 惯性现象
一、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 止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物体保 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特点: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 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任何情况下: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 动快慢、匀速变速 。
二、 惯性现象的性 定律) 的区别 惯性:物体的性质。没有任何条件,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定律:在不受力条件下,物体的 运动规律。
复习
假象推理的思维方法—理想的实验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条件:)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 作用的时候,(结果)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 1)“牛一”表达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 的运动规律。 2)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
伽利略实验的相同条件:同一小车,同一斜面,同 一高度——为了让小车在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讨论:要想击中地上的目标,飞机 应当飞到目标上空再投弹,还是提 前一段距离?为什么?
二、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下列各问中的物体的惯性如何体现? (1)静止在桌面上的书? (2)正在以10m/s速度运动的汽车? (3)一个正在加速的汽车,某时刻的速度 是5m/s。
三、惯性现象的分析
伽利略实验的不同条件:三种表面阻力不同 (即表面光滑程度不同) 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 它前进的越远 推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 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 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
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一、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叫 做惯性(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四:一些惯性现象及惯性现象问答题的回答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3.4-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3章运动和力3.4-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目录 (1) (2) (4) (6) (10)惯性1.惯性的概念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不是力。
2.对惯性的理解(1)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也就是说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的性质,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惯性与外界条件无关,与受力与否、受力大小、处于何种状态、状态如何改变等均无关。
(3)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4)惯性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
不能把惯性说成“受惯性的作用”或“惯性力”,而应该说“由于惯性”(5)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惯性的大小可以由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困难程度”表现出来。
3.惯性现象物体由于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叫作惯性现象。
惯性现象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例如:当汽车突然开动时,车上的乘客要向后仰,这是因为人和车原先是静止的,当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的脚已随军向前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乘客要向后仰。
4.惯性现象的分析过程【教材剖析】[思考与讨论]教材P109(1)离开喷泉口的水,因为惯性仍会向上运动。
(2)晃动胡椒粉瓶子后,瓶内的胡椒粉处于运动状态,运动到瓶口因惯性而从瓶内出来。
5.惯性与生活(1)惯性的作用生活中利用惯性可带来很多方便,如向锅炉中送煤,不需要把锹放到锅炉的火中去;锤头松了把锤柄在石头上撞几下,就能紧固;跳远助跑可跳得更远些等等。
因此,要利用惯性带来的方便紧固锤头跳远腾空后运动员继续在空中飞抖落衣服上的灰尘b.惯性带来的危害及避免开车太快或骑车太快容易出交通事故,因此坐汽车要系安全带;汽车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雨雪天易出交通事故,因此雨雪天开车要减速;载货列车较难启动,要先给车头加速。
关于惯性和惯性定律
关于惯性和惯性定律十八塘中学李庚龙引言:惯性和惯性定律,是我们现阶段初中生最容易产生混淆的两个概念,那么什么是惯性什么是惯性定律呢?两者有什么区别?现就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分析如下:一、两者的区别:(1)概念的不同,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而惯性定律又叫牛顿第一定律是指物体不受外力或者受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2)应用的条件不同,惯性是一切物体都有的性质不管是什么物体只要是物体就有惯性。
而惯性定律的应用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或者受平衡力的作用,当然这是一种假设的状态,真正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因为这是牛顿用实验得出来的理想状态下的情况现实是不存在的,因此惯性定律又叫牛顿第一定律。
(3)惯性是现象,惯性定律是定律二、两者的联系:惯性是惯性定律的基础,惯性定律是惯性的表现。
两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三、如何辨析惯性现象及惯性定律规律方法法:解答惯性问题的四步法1、明确所研究的物体原来处在什么运动状态(是静止还是运动状态)2、指明某物体或者物体的某一部分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3、指明另一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4、得出结论例题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运动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有静止时才有惯性C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例题2、假如天花板上的吊灯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同时消失,那么它()A沿竖直方向下落,B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在半空中,D无法判断运动情况例题3、人从行驶的自行车上跳下来时为什么容易摔倒?解答:第一步人在行驶的自行车上是运动的,第二步跳下来时脚部着地停止运动,第三步由于惯性,人的上身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第四步人便向前摔倒了。
总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定律是实验得出的理想状态下的定律。
惯性知识点总结
惯性知识点总结一、惯性概念1、惯性的定义惯性是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自身状态不变的性质。
这个自身状态包括物体的速度、方向和位置。
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惯性和运动状态的保持性。
在牛顿力学中,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即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将继续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2、惯性的分类根据物体所表现出的惯性特性,惯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运动惯性和静止惯性。
运动惯性是指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时保持原有速度和方向不变的性质,而静止惯性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保持原始的位置和状态不变的性质。
3、惯性的产生原因惯性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
当物体的质量越大时,它所具有的惯性也越大;反之,当物体的质量越小时,它所具有的惯性也越小。
这一点可以从牛顿第一定律中得出结论,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阐述了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的保持性。
4、惰性与惯性惰性是惯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指的是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惰性现象,比如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经常会有向前突然急刹车时,我们身体会产生一种惯性力向前移动。
这种现象即是惰性的表现。
二、惯性定律惯性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一定律,它阐述了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惯性定律可以用来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行为,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1、惯性定律的表述惯性定律的表述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个表述是对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简单描述,它说明了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方向和位置。
这一定律为研究物体运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对于描述和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着关键的作用。
2、惯性原理惯性原理是牛顿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它指出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物体自身的惯性决定的。
惯性原理可以用来解释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以及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表现出的运动特性。
怎样理解惯性和惯性现象
怎样理解惯性和惯性现象【摘要】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决定于物体的质量大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与受力情况、运动状态无关;惯性不是一种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惯性是一个物体自身所具有的,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分析惯性的步骤:找出研究对象;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惯性的表现;紧扣题意。
【关键词】惯性;理解;属性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对惯性及惯性现象总是不太理解,为了让学生明白惯性及惯性现象,本文就专门探讨怎样理解惯性及惯性现象。
那么,什么是惯性呢?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对于惯性应重点掌握:①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②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决定于物体的质量大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③惯性大小与受力情况、运动状态无关;④惯性不是一种力,打出枪膛的子弹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子弹的惯性,而不是受了向前的“惯性力”。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惯性是一个物体自身所具有的。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惯性是使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而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切不可惯性和力混淆;⑤区分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不依外界条件而改变的。
它始终伴随物体而存在。
牛顿第一定律则是研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如何运动的问题,是一条运动定律,它指出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原因,而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
而物体因为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惯性现象与外界条件有关,惯性与惯性现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把它们混淆就要产生错误,对于一个物体,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不能说“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等等。
同时惯性与物体也有受力状况也毫无关系,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也有惯性,而物体表现出来的惯性现象则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有关。
八年级物理惯性的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惯性的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惯性的知识点
物理学中的惯性是一个基础概念,对于理解运动学和动力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过程中,惯性也是一个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惯性的知识点,分别是惯性原理、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1. 惯性原理
惯性原理是物理学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原理之一。
它指出: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物体将保持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个基本原理给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定性描述,而牛顿定律则给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定量描述。
2.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它是由牛顿所发现的,是三大力学定律中的第一定律。
它的表达式是: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
用时,将保持原来的状态,即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将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是基于惯性原理而得出的,它告诉我们物体自身具备一定的运动趋势,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它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3.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了力和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它的表达式是: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它告诉我们一个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程度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体的质量。
牛顿第二定律也可写成: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结语
惯性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规律。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过程中,惯性原理、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惯性知识点归纳总结
惯性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惯性的基本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它是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之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惯性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对我们的认识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1.1 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其原来的状态不变的性质,即当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惯性是物体存在的普遍性质,它不仅存在于宏观物体上,也存在于微观粒子上。
1.2 惯性的基本原理惯性的基本原理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其次,当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会产生加速度,即改变其速度或方向。
1.3 惯性的表现形式惯性在物体的运动状态中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惯性,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二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惯性,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1.4 惯性的分类惯性可分为惯性质量和旋转惯性。
惯性质量是指物体对外力的抵抗程度,它决定了物体的惯性大小;旋转惯性是物体绕某个轴旋转时的惯性性质,它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
二、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牛顿运动定律是指导运动的物理规律,它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17世纪提出,分为三个定律,对于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规定了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了物体的惯性是物理运动的基础,为我们理解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2.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规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与作用在其上的力的关系,它表明了物体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这一定律也被称为运动定律,它是描述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基础。
2.3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规定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一体对另一体的作用力和另一体对第一体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分惯性.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有妙招
在初二的物理学习中,很多学生在学习惯性.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时,总是混淆不清,出现知识的偏差,下面就这些知识来说说一些招数。
第一招:从内容方面入手,弄清惯性和惯性定律是密切相连,一脉相通的。
惯性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它可以理解为物体在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惯性。
惯性是在惯性定律的基础上揭示了物体具有的性质:一切物体不管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因而,惯性和惯性定律是密切相连,一脉相通的。
第二招:从条件和影响因素入手,弄清惯性和惯性现象的内在区别。
惯性是反映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物体所具有的一种“惰性”,不管物体是大是小,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受力的还是不受力的,它不需要任何外加条件,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任何物体所固有的一种性质。
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自身的因素即质量决定。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这是因为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例如:我们拉一辆空车时,很容易让它从静止运动起来,而拉
一辆满载货物的车,启动它却很困难。
所以空车的惯性小,满载车的惯性大。
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由于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运动规律,因而,它的建立是有条件的。
它反映了“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这一普遍规律,它同时也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它施加外力的作用,因而,它是强调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第三招:从现象入手,弄清惯性现象是惯性的外在表现。
惯性是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一种性质。
我们要认识它,往往是根据它的现象来认识它。
因而,惯性现象是惯性的外在表现。
总之,通过上面这些招数,我们不难区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