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会描述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过程与方法: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相互交流经验,体验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学情分析:描述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体验与人

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观察实物:木耳、蘑菇、发霉的桔子、长毛的馒头、发馊的牛奶、腐败变质的食物等。

讨论:它们都是哪些生物?

展示:变质的米饭、牛奶、长“毛”的馒头,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66,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菌落?

2、比较细菌菌落特点真菌菌落特点?

3、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有哪几个步骤,怎样配制培养基?什么是接种?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1.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借助挂图、实物,师生之间共同分析、总结::

①要对所用材料高温灭菌。②培养皿要冷却后再用,并且不要随意打开培养皿。

③接种时要用无菌棉棒,避免污染。④要进行恒温培养。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认真阅读课本p68页中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并分组讨论p69页的“讨论1、2、3、4。

【复习】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引导各小组得出结论:

(1).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分布广泛的生物。

(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三、巩固训练,自我检测

1.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

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

2、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对培养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B.培养基最好采用固体培养基,这样有利于观察;

C.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

3、.用无菌棉棒擦取桌面,再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是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 A.配置培养基;B.高温灭菌;C.接种;D.在恒温箱中培养。

4、下列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请你按正确顺序排列一下()

①在温暖处培养②制培养基③接种④高温灭菌

A④③②①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

5、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A抑制细菌的繁殖B不让营养流失

C防止水分蒸发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6、在农村,许多家庭将肉用盐腌起来,腌肉能够存放长久,其原因是()

A腌肉内水分较少B腌肉内的盐分对细菌有杀毒作用

C腌肉上无细菌D腌肉上的细菌繁殖很慢

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将本节知识进行梳理。

五、作业设计:一、必做题:p70面第1、2题二、选做题:p70面第3、4题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观察菌落:1.细菌菌落(形态、大小、颜色)2.真菌菌落

二.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三.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分布广泛2、生存条件:

七、教学反思

课题:第二节细菌 2

知识与技能:1、描述细菌的主要结构特征;2、通过与植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3、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认同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2、通过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后,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教学难点

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学情分析:首先讲述了细菌的发现过程,然后通过巴斯德的实验证实了细菌是由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接着学习细菌的三种形态:杆状、螺旋状和球状;本主要课通过“观察与思考”认识细菌的结构,并通过回忆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从而加深对细菌结构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们为什么会肚子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生答后,师再次设问:丢丢为什么会把细菌吃到肚子里去?细菌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引入课题。

二、讲述新课

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细菌的分布是很广泛的,我们的手上、书上、衣服上、甚至是空气中都有细菌的存在,但我们能看见它们吗?那细菌最初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1、生阅读课本P71-72页内容,讨论归纳细菌发现的过程,完成五个问题:

(1)最先发现细菌的人是谁?

(2)谁推翻了细菌是自然发生一说?

(3)普通烧瓶中的肉汤为什么会变质,而鹅颈瓶中的肉汤却没有变质?

(4)巴斯德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5)巴斯德还有那些主要贡献?

2、生讨论归纳回答:(师提醒:注意在重点部分做上记号)

3、师总结,课件显示:

第一阶段:17世纪后叶——列文虎克——制作显微镜——发现细菌。

第二阶段:19世纪中叶——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原来就有的。

2、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形态

1)设问:了解了细菌的发现过程后,老师有个疑问: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菌是什么样的?《杆菌、球菌、螺旋菌。》

2)读列文虎克的信,学生判断一下它们各呈什么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