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人类之间信息传播的现象、规律以及影响力。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媒体、公众关系、广告、社交媒体等等。
在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中,一些经典的理论被广泛应用并为人们所熟知。
本文将解读传播学十大经典理论,揭开其独特的内涵和意义。
一、媒介效应理论媒介效应理论是传播学的基石之一,研究媒体对受众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媒体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是显著的。
此理论指出,媒体可以塑造个人的价值观、意见和行为,并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们在接收和处理信息时,会经历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选择、解释和记忆等。
此理论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过程中个体的心理过程,从而提高信息传递效果。
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认知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感知和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意图,从而影响自身的行为和态度。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广告、社交媒体等对于引起社会变革和影响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四、观众解码理论观众解码理论强调个体在接收和理解信息时的主动作用。
同样的信息可能被不同的受众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码。
此理论提醒传播者要考虑不同受众的背景和文化差异,以实现有效的传播效果。
五、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使用符号和语言进行社会交往和沟通。
此理论强调符号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显示出人类社会的高度符号化特征。
它也为其他理论提供了基础,帮助研究者分析信息交流中的符号使用方式和含义。
六、集体创业理论集体创业理论旨在解释人们在面对危机和挑战时如何通过集体行动和共享价值观来创造变革。
此理论强调了社会网络和公共领域对于社会创新和变革的作用。
在信息流通日益畅通的时代,传播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推动社会变革。
七、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个体在接收到与自身已有信念或态度相矛盾的信息后,会产生认知失调的心理不适。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往往试图通过改变信念或态度来消除失调。
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的学科。
它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探索传播现象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如信息传播的特点、要素、模式、效果和方法等。
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新闻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在现今信息时代,传播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对我们认知现实、掌握信息、提高素质和与世界互动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下是对传播学概念、理论等方面的一些探讨。
一、传播学的概念和历史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的一门学科,也可以说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解释和理解信息传播现象,同时也可以指导实践,在效果和成效方面加以优化。
传播学的理论内容非常广泛,它包括信息传播的模式、要素、机制、效果、过程等许多方面。
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信息传播行为,如口头传播、书面传播、视觉传播、互联网传播等。
关于传播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中的普罗米修斯火种传播、莫西法·孔戴尔的烟火传播等。
但是它在现代社会中真正被学术界所关注,始于20世纪初,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兴起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传媒学作为传播学的重要分支,在过去几十年里也迅速发展,从最初简单的对媒介行业的描述,到现在精细的分析媒介影响的因素和机制,以及媒介对公众认知的影响。
二、传播学的理论内容传播学的理论内容可以分为五大方面:传播信息的特性和内涵、传播过程的要素和模式、传播动力的机制和原理、传播效果的评估和影响因素、传播技术的应用技巧和方法。
1. 传播信息的特性和内涵传播信息的特性包括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及时性等。
这些特性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效果。
传播信息的内涵则包括信息的质量、量、种类、形式、语言、目的和意义等。
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传播信息的内涵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2. 传播过程的要素和模式传播过程的要素包括传播者、信息内容、媒介和接收者四个方面。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决定了信息的传播效果。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自诞生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经典的理论和观点。
这些经典解读不仅为我们理解传播现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也为我们深入探讨和应用传播学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介绍传播学领域中的十大经典解读。
1. 传播过程模型传播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探讨信息是如何传播的。
传播过程模型将传播过程划分为发送者、信息、媒介和受众等要素,并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模型包括经典的拉斯韦尔传播模型、舆论领袖模型、多步流模型等。
2. 有效传播有效传播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关键概念,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接收者理解和采纳的程度。
有效传播的重要条件包括信息的清晰、准确、有说服力,以及适时的传播渠道。
3. 媒介效应媒介效应是指媒介对信息接收者产生的影响。
经典的媒介效应包括鲍尔斯媒介效应、谴责效应、凝视效应等。
这些效应揭示了媒介对观众态度、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4.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旨在解释个体对媒介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过程,以及个体对新闻报道、广告等传媒产品的反应。
其中包括知觉选择、信息加工、记忆保留等多个关键概念。
5. 主流化与倾向性传播学研究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主流化与倾向性。
主流化指社会上的权威机构对信息的选择和宣传,而倾向性则指传媒报道中潜在的偏见和倾向。
这两个问题不仅会影响信息的真实度和客观性,也会对公众的态度和观点产生影响。
6. 观众研究观众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理解观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与理解过程。
观众研究关注观众的需求、动机、态度、行为等方面,为媒体的内容制作和传播提供指导。
7. 新闻报道与公共舆论新闻报道与公共舆论是传播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传播学关注新闻报道对公众持有观点的影响,以及新闻报道在形成公共舆论和社会议程上的作用。
8. 媒介与社会变革媒介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传播学研究了媒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以及社会变革对媒介的改变,例如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新闻传播和社会互动的深远影响。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一、本文概述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从诞生到发展的历程,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理论与研究成果。
本文将选取传播学中的十大经典解读,旨在通过对这些经典理论的深入剖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传播学的核心思想与发展脉络。
这些经典解读不仅涵盖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还深入探讨了传播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个领域的紧密联系。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对传播学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传播现象,指导实践工作,并推动传播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在传播学领域,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堪称经典。
这一理论打破了传统的“魔弹论”观点,即信息一旦发出,就能像子弹一样击中并改变受众。
相反,拉扎斯菲尔德强调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复杂性和间接性。
他通过实证研究,特别是在选举研究中,发现信息并非直接从媒介流向大众,而是先经过一小部分“意见领袖”的筛选和解释,再通过这些意见领袖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
这一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传播过程中的中介角色,即意见领袖在信息传递和解释中的关键作用。
意见领袖通常是某个社会群体中的活跃分子,他们具有较高的信息接收能力和社交影响力,能够将复杂的信息简化并传递给其他受众。
因此,两级传播理论不仅挑战了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还强调了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两级传播理论还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社会现象的新视角。
它让我们意识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可能存在信息流通的不平等现象。
一些社会群体可能更容易接触到意见领袖,从而更容易获取和理解信息;而另一些社会群体则可能因为缺乏合适的意见领袖或信息渠道,而处于信息传播的边缘地带。
这种信息流通的不平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为我们理解信息传播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它不仅揭示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中介角色和受众的主动性,还提醒我们关注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流通不平等现象。
传播学定义
传播学定义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和沟通过程的学科,它涵盖了广告、公关、新闻、传媒、社交媒体等多个领域。
传播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的学科。
传播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传播的定义和意义传播是信息在人际间或群体间传递、交流和共享的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传播,而传播学研究的就是这一过程。
传播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的规律和机制,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传播的过程和模型传播学研究传播的过程和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信息是如何传播的。
常用的传播模型包括线性模型、双向模型和多步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信息传播的路径、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传播的媒介和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的媒介和技术也在不断变化。
从印刷媒体到电视、互联网再到社交媒体,不同的媒介和技术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效果。
传播学研究这些媒介和技术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们。
四、传播的效果和影响传播学研究信息传播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通过研究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可以了解信息传播对公众态度、行为和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同时,也可以帮助传播者更好地控制和引导信息传播的效果。
五、传播的伦理和法律传播学研究信息传播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关注信息传播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研究传播伦理和法律可以帮助我们规范传播行为,确保信息传播的公正性和道德性。
六、传播的策略和技巧传播学研究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传播策略和技巧。
这包括广告、公关、新闻等领域的传播策略和技巧,以及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等新兴技术来进行传播。
总结起来,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和沟通过程的学科,它涵盖了广告、公关、新闻、传媒、社交媒体等多个领域。
通过研究传播的过程、媒介、效果、伦理和策略等方面的内容,传播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的规律和机制,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传播学的名词解释
传播学的名词解释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是通过汇集各种观点和方法论来研究各种传播活动的学科。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它具有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等特点。
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立足点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在20世纪30、40年代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产物,诞生于美国。
当时的传播学具备了构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自觉性、一般性、系统性、科学性。
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大学派:以美国为中心的经验学派(传统学派)和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新闻传播学下属的二级学科。
基本含义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
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
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精神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
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交叉学科,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
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
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传播学概念
传播学概念
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产生、传播和接受等过程。
它涉及到众多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传播学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人们开始关
注信息的传播和流通。
在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传媒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传媒、广告、公关、新闻、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各种信息传播形式。
它主要研究信息的产生、传播和接受等过程,探讨信息如何在社会中传递、影响和塑造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在传播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媒介”。
媒介是指信息传递的工具或平台,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媒介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也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影响力,因此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媒介。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受众”。
受众是指接受信息的人群,他们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需要
考虑到受众的特点和需求。
传播学研究如何通过不同的媒介和方式来影响受众,达到预期的效果。
除了媒介和受众,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概念,如“效果”、“反馈”、“意识形态”等。
效果是指信息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反馈是指受众对信息反馈的情况,意识形态则是指信息传播中所涉及到的观念和价值观。
总之,传播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研究信息传播的各个方面,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传播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未来将会有更多新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涌现。
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又称传媒学、媒介传达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各种媒介中信息传递和交流的
学科。
传播学不仅关注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更注重新媒体如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互动。
传播学研究的是媒介的操作、媒介本身以及
媒介对人类社会学、文化学的影响。
传播学的研究范畴非常广泛,包括媒介历史、媒介技术、媒介政治、媒介经济、媒介
娱乐、媒介教育等等。
传播学关注的内容涉及到的人群也非常广泛,包括全球范围内的政
治领袖、商业精英、普通人群等等。
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报纸在国家和社区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20世纪中期,传播学逐渐发展成为跨学科的领域,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
之后,随着新媒体的兴起,
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也得到了拓展,涉及到了数字化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兴技术。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非常广泛,包括调查、实验、观察、文献研究、样本研究等等,这
些方法被用于分析不同媒介及其对人们的影响,进而预测和指导不同媒介的发展趋势。
同时,传播学也在研究和发掘人们在媒介交流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促进人与人之间的
理解和合作,有助于社会和谐的建设和发展。
总之,传播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类在媒介中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
研究方法多样,涉及到社会、文化等不同领域,实际作用也十分广泛。
传播学 名词
传播学名词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传播学课件
定性研究方法
包括访谈、观察、参与式观察等,用于深入 了解受众和传播效果。
混合研究方法
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综合分析传播效果。
05
传播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新闻传播
01
新闻报道
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 向公众传递国内外时事、社会生 活等新闻信息。
新闻评论
02
03
媒体监督
针对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进行分 析和评论,引导公众了解事件真 相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应用
整合传播模式适用于现代数字化媒体环境下 的品牌营销、公共关系和危机管理等领域的 传播活动。
04
传播理论与研究
传统传播理论
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
描述传播过程的线性模式,包括谁、说了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
施拉姆循环模式
强调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传播者和受 众相互转换角色。
01
新闻报道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向大 众传递新闻和信息。
电影和电视剧
通过影像和故事情节向观众传递娱 乐和文化信息。
03
02
广告
通过各种媒体向消费者推销产品或 服务。
公共关系
通过公关活动和传播策略来塑造组 织形象和声誉。
04
组织传播
内部沟通
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包括会议、通知、邮件等 。
对外宣传
社会教育
通过各种社会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知 识,提高公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06
传播学的前沿与展望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学研究
社交媒体传播
研究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机制,包括 信息传播、意见表达、社交网络等方
面。
移动传播
研究移动终端的传播特点,如手机、 平板等,以及移动传播对人们信息获
传播学名词解释
传播学名词解释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和反馈行为的总称。
2.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简而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3.自我传播:就是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4.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仅指个人与个人之见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之为亲身传播,它还包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
广义的则包括群众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的层次。
5.群体:是指人数不多的一种团体,它的成员是由共同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的,并处于直接的个人交往之中,这两种情况是产生情感关系、团体规范和团体过程的基础6.组织:是指具有一定目的、任务,按照一定形式简历起来的集群结构。
7.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有时也称作小群体传播。
它是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
8.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未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9.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10.拉斯韦尔,美国政治雪茄,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未传播学的创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提出了传播的5 W模式和“社会传播”的概念,并倡导和时间“内容分析法”,其代表有《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11.施拉姆,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学科化、系统化的对传播学进行研究。
其代表作有《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等12.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哥哥要素之间的关系。
传播学必读经典书目
传播学必读经典书目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传播过程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以下是一些传播学必读经典书目:1、《传播学简史》:这本书作为一部学术史,通过追溯多学科在传播领域的“张力和对抗”,把握学科发展的态势。
2、《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全面介绍了传播学发端以来有影响力的理论、衍变,以及新媒介环境下传播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
3、《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在关于影响力的学术图谱中,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最著名、记录最完备的成员之一。
4、《沉默的螺旋》:论述了舆论的形成过程和机制,作为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被相关学科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
5、《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H.米德的主要著作,对传播学中的自我概念和社会互动理论有重要贡献。
6、《公众舆论》:李普曼的经典之作,探讨了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影响因素,以及媒体在塑造公众舆论中的作用。
7、《政治学》: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代表作,对传播学中的政治传播、宣传分析等领域有深远影响。
8、《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哈罗德·拉斯韦尔的又一力作,详细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和技巧。
9、《人民的选择》:拉扎斯菲尔德的代表作,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大众传播对选民投票决策的影响。
10、《传播学概论》:施拉姆的代表作,扼要论述了各个传播要素及传播的社会效果,为大众传播学奠基之作。
11、《大众传播模式论》:丹尼斯·麦奎尔和温德尔的经典教材,反映了大众传播学理论的模式化阶段的研究探索。
12、《大众传播学诸论》:德弗勒和鲍尔·洛基奇的教材,较全面地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众传播学专业的学科水平。
13、《人类传播史》:施拉姆的另一部力作,从传播学的观念出发叙述的人类文明史,也是传播技术演进与文明社会构成的互动的简史。
这些书目涵盖了传播学的多个领域和理论,既有宏观的历史和理论梳理,也有微观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对于初学者和资深学者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传播学概论(简版)
媒介帝国主义、文化霸权、受众商品化等。
3
批判学派理论在传播学中的应用
揭示传播现象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探究 传播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功能主义理论
01
功能主义理论
强调传播在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探究传播与社会系统的关系。
02
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
传播对社会系统的维系、整合和适应功能。
03
播进行研究。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提 出了传播理论,并开始了系统
的传播研究。
传播学的学科特点
01
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 语言学等多个领域。
02
它注重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相结合,强调对传播现象的深入 分析和解释。
03
传播学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传播问题,旨在提高传播效果和改 善人际关系。
跨文化传播的机遇
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 合,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 间和机会。
技术创新与传播学的融合发展
技术创新对传播学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手段 也在不断变化,对传播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融合发展的机遇
技术创新与传播学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理论 的创新和实践应用,为信息传播提供更多可能性。
和规律。
05
CATALOGUE
传播学的未来发展
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 内容海量,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 ,对传播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
机遇
新媒体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丰富 的数据和案例,有助于深入探究 信息传播的规律和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的挑战
传播学的心得体会
传播学的心得体会一、传播学的理论性很强传播学不仅仅是一门实务技巧,更是一门理论学科。
它涉及到传播学理论、传播心理学、传播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
这些理论是指导我们分析传播现象、解决传播问题的基础。
在传播学中,我们学习了“传播五要素模型”,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等,这些都是理论性的知识,对于理解传播过程非常有帮助。
二、传播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传播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学习传播学不仅可以了解信息传递的规律和技巧,还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媒体行业工作的人员需要掌握大量的传播理论和技巧,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新闻报道、广告策划等工作。
传播学也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等方面。
学习传播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方式和发展趋势。
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很科学传播学的研究方法非常科学,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传播现象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揭示出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在传播学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问卷调查法来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偏好,或者如何运用实验法来验证某个传播策略的有效性。
这些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播现象,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四、传播学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传播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
传播学将会涉及到更多的领域和话题,如社交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这些新兴技术将为传播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深入进行,传播学也将面临更多的国际竞争和合作机会。
学习传播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方式和发展趋势,还可以为我们的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学习传播学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信息传递的规律和技巧,也让我更加明白了传播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传播学知识点
传播学知识点传播学,这三个字听起来好像挺高大上的,让人觉得是一门深奥、复杂的学问。
但其实呢,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老朋友,默默地陪伴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每一天。
就拿我前阵子的一次经历来说吧。
那天,我和几个朋友约好了一起去逛街。
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家新开的奶茶店门口。
这家店的装修挺有特色的,门口还放着一个大大的招牌,上面写着各种诱人的奶茶名字和优惠活动。
这时候,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一个店员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叠传单,不停地向路过的人发放,嘴里还说着:“美女帅哥,来尝尝我们家新出的奶茶,超级好喝,现在还有优惠哦!” 然而,大多数人只是匆匆接过传单,看都不看一眼就走了。
我和朋友们也接过了传单,稍微扫了一眼。
这时候,其中一个朋友说:“哎呀,这种传单我见多了,都是套路,没啥意思。
” 但是另一个朋友却指着传单上的一款奶茶说:“这个看起来不错诶,要不我们进去试试?” 于是,我们就走进了这家奶茶店。
一进店,里面的音乐轻快动听,灯光也很温馨。
店员热情地迎接我们,给我们介绍各种奶茶的口味和特点。
这时候,我发现店里的墙上还挂着一些顾客的好评截图,还有一些网红打卡的照片。
我们点了几杯奶茶,坐下来一边喝一边聊天。
我就开始琢磨,这不就是传播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嘛!那个店员在门口发传单,这就是一种传播信息的方式,试图吸引潜在的顾客。
但是,传单上的内容可能不够吸引人,所以很多人都不感兴趣。
而店里的装修、音乐、灯光,还有墙上的好评和照片,这些都是在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影响我们的消费决策。
再比如说,我们在喝奶茶的时候,我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
没过多久,就有好多朋友点赞评论,问我这家奶茶店在哪里,味道怎么样。
我这随手一发的朋友圈,其实也是在传播信息呀。
我的朋友们通过我的分享,了解到了这家奶茶店,如果他们感兴趣,可能也会来尝试。
还有啊,现在的各种社交媒体、广告、新闻,不都是在向我们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吗?有些信息能一下子抓住我们的眼球,让我们记住并且产生兴趣;而有些信息则被我们直接忽略掉了。
传播学的分类
传播学的分类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传播过程和传播效应的综合性学科,其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和标准进行划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播学分类:
1. 按照传播媒介分类:传播学可以按照传播媒介分类,包括纸质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
这种分类方式主要研究不同媒介的特点、传播效果和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不同媒介进行有效的传播。
2. 按照传播方式分类:传播学可以按照传播方式分类,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
这种分类方式主要研究不同传播方式的规律、特点和社会影响,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选择有效的传播方式。
3. 按照传播目的分类:传播学可以按照传播目的分类,包括说服性传播、告知性传播、娱乐性传播等。
这种分类方式主要研究不同传播目的下的传播策略、效果和影响,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传播目的设计有效的传播方案。
4. 按照传播内容分类:传播学可以按照传播内容分类,包括文化传播、科技传播、政治传播等。
这种分类方式主要研究不同传播内容的特点、规律和社会影响,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传播内容选择有效的传播方式和策略。
5. 按照传播效果分类:传播学可以按照传播效果分类,包括有效性传播、影响力传播、可衡量性传播等。
这种分类方式主要研究不同传播效果下的评价指标和体系,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传播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改进。
总之,传播学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人类传播行为和传播效应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角度和标准选择合适的分类方式,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分类方式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传播学学科领域
传播学学科领域
传播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研究和探讨信息的传播过程、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等问题。
传播学的关注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
1. 传播理论:研究传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探讨信息传播的原理和模式,如传播者、受众、媒介和内容等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2. 传播媒介与技术:研究传播媒介的种类、特点和使用方式,如印刷媒体、电视、广播、网络和社交媒体等,以及各种传播技术的应用。
3. 传播行为与消费:研究个体或群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行为、态度和动机,如传播者的意图、受众的接受程度和信息消费的习惯等。
4. 媒介效果与社会影响:研究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包括认知、态度、行为和社会变革等方面,以及媒介对社会问题和公共议程的塑造作用。
5. 跨文化传播与国际传播: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传播问题,探讨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的挑战和机遇。
6. 新闻传播与公共关系:研究新闻报道的原则、道德和效果,以及公共关系在信息传播中的角色和策略。
7. 传播学方法和研究:研究和开发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调查、实验、内容分析、网络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
以上只是传播学研究的部分领域,传播学的学科范围广泛,与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多元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
4大传播学方式
4大传播学方式四大传播学方式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的学科,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受众。
在传播学中,有四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分别是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广播传播和网络传播。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四种传播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口头传播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传播方式。
它是通过人的口头语言将信息传递给他人。
口头传播具有及时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可以实现双向的交流和互动。
在日常生活中,口头传播广泛应用于面对面的交流、演讲、会议等场合。
在商业领域,销售人员通过口头传播来推销产品或服务,政治家通过演讲来传递政策和理念。
然而,口头传播容易受到误解和变形,因此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注意清晰、准确地表达。
书面传播是一种通过书面文字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它具有持久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可以被保存和传阅。
书面传播广泛应用于新闻、杂志、书籍、公告等载体中。
在商业领域,广告和宣传材料都是通过书面传播来达到推销产品或服务的目的。
然而,书面传播的局限性在于信息传递的速度较慢,而且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广播传播是通过广播媒体将信息传递给大众的方式。
它具有广泛覆盖面和即时性的特点,可以迅速传播信息。
广播传播广泛应用于电视、电台、网络直播等媒体中。
在新闻报道中,广播传播可以及时向广大受众传递重要新闻。
在商业领域,广播广告可以通过电视或广播媒体向大众推销产品或服务。
然而,由于广播传播的信息量较大,受众接收信息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注意信息的简洁和精炼。
网络传播是指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递给大众的方式。
它具有全球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和受众之间的互动。
网络传播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电子邮件等平台上。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通过发布动态、发表评论等方式来传播自己的观点和信息。
在商业领域,网络传播成为了推销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渠道,通过网上购物和在线广告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然而,网络传播也存在信息真实性和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注意信息的可信度和个人信息的保护。
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课件
传播学的学科背景与发展历程
学科背景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起源于 20世纪初的美国,其发展受到了心 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 影响。
发展历程
传播学经历了从初创期、成型期到发 展期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 的学科体系。
传播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经验学派
以实证主义为研究方法,强调对 传播现象的客观分析和经验验证 ,代表人物有拉斯韦尔、霍夫兰
01
通过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环境影响传播
02
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等环境因素对传播内容和方式
产生影响,制约信息的流动和传播效果。
传播与社会稳定的互动
03
传播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整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
社会的稳定也为传播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电视的特点
以视频为主要传播手段,信息传递速 度快,覆盖面广,但需要特定接收设 备。
互联网的特点
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可以随时随地访问。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01
02
03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 的发展,新媒体技术逐渐 兴起。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出 现了许多新的媒体形态和 传播方式。
01
02
03
04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 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
发展。
《网络安全法》:保障网络安 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
安全、社会公共利益。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 理暂行规定》:规范计算机信 息网络国际联网及其相关活动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 定》:加强对互联网新闻信息
传播学
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一、关于传播的定义:1.国外学者: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戈德刺激反应说: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互动关系(影响)说:“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格伯纳符号说:“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等。
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
”——贝雷尔森和塞纳目的、影响、反应说:传播就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霍夫兰2.传播定义中应该把握的几点原则:概念的外延和必需要素:传者、受者、信息和媒介;第一,传播学中所要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沟通现象。
第二,传播过程必须同时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存在,缺一不可。
第三,连接传授双方的是有形的物质载体——媒介和符号。
第四,在每一次的传播活动中都必须有具体的内容,即实实在在的信息。
二、传播的基本类型:能够把握四种基本类型的基本特点并能作出判断。
1.自我传播现象2.人际传播的特点;最古老、最基本的传播方式。
直接性、随意性、私密性3.大众传播的特点;(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大众传播的对象即受众是社会上的普通大众,即“一般人”,不分群体和阶层。
(4)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
传播组织作为以信息为产品的产业,其产品的价值是通过市场实现的。
(5)大众传播的性质是单向性的信息传递过程。
(6)大众传播是制度性传播。
三、传播学的产生地、奠基人与创立者:传播学诞生于美国1.拉斯韦尔与5W;2.卢因与“把关”;3.拉扎斯菲尔德与“伊里调查”:意见领袖、两极传播、《人民的选择》4.霍夫兰:劝服研究和控制实验法;5.传播学之父(鼻祖)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传播学概论》四、人类传播发展历史:1.口语传播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优势:1、信息的复杂度、精确度和容量大为增强;2、环境对信息传播的限制被打破了;3、信息开始具有了一定的保存性(口耳相传);4、最经济、最灵活的传播形式不足:1、受到空间的限制,近距离传播;2、信息保存能力差;3、信息的准确性缺乏保证2.印刷传播的特点特点:1、大量复制、大量生产2、记录永久性3、迅速性4、广泛性3.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特点:1、具有直接感受性2、时效性强3、受众覆盖面广4、将人际传播的方式导入大众传播5、时序性的信息传播方式6、可群体接收第二章传播要素与模式一、要素:1.编码与译码:理解判断编码指的是把信息源得到的信息精确地制成适宜传播者传播和受传者接受和理解的信号的活动;因此往往位于传播者一方;译码位于受传者一端,是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者所传达的信息或意义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教程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传播:传播是指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点,感情货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是社会信息的传递货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 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符号:符号又称指号、记号、符码、代码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补课缺少的基本元素。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i额对家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媒介: 媒介是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它是一种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具有两层含义:狭义上指的是行为者的某种行为实现其意图货目标的程度,广义上则指这一行为所引起的客观结果,包括对他人和周围社会实际产生的一切影响与后果。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 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使用与满足”:“使用与满足”研究主要是站在受众立场上,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解释了人们使用媒介以得到满足的行为,提出了受众接受媒介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
信息流:是信息的一种循环反应,即一方的刺激成为另一方的反应,而另一方的反应有过来成为这一方的刺激的循环往复过程。
上限效果: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饱和点"(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下来.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保证组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群体传播:群体传播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镜中我":镜中我也是社会我,它是指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 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这种传播形式既是出于人的自我需要,也是出于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为了及时对周围变化了的环境做出适应而进行的自我调节。
反馈:指受传者对接受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传播障碍:是指在传播活动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
电子传播:电子传播是通过电子信号的传输实现的,传播的媒介又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
自我表达:自我表达包括了外观形象,它所传达的信息形成人际传播的第一印象;它并不是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与他人和一定的社会价值或行为规范相联系的。
两面提示:两面提示是指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时,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有利材料的同时,也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理论,这个理论在两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是他的舆论观,二是它的效果观。
信息沟:是广泛意义上的知沟,指的是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由于种种的不均等而存在的差距。
拷贝的支配:拷贝的支配不是实物,而是实物的代替物。
它存在着两条“抽象的原理”。
第一条是利润原理。
第二条是是政治或宣传原理。
文化:文化是可以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一象征符形式来表现得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是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相对应的活动,这一对应发生在人类社会的分工开始之际,是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
培养理论:培养理论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
在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第一,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第二,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①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概念和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②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将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能够克服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的局限。
③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精神交往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
④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它的产品。
3、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各种媒介依次叠加,使得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
(1) 口语传播时代:语言是在人类劳动和社会协作活动中产生的。
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
但作为音声符号的口语由于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只能使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2) 文字传播时代:文字是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它使得信息能够长久保存下来,人类文化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字依据,并能传到更遥远的地方。
(3) 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两大贡献。
15世纪40年代,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古登堡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使教育和文化得到普及。
(4) 电子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从电报、电话,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电子媒介的数字化革命极大推动了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
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影像信息系统,也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4、简述米德的“主我”(I)和“客我”(me)理论。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
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
“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
“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
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于社会。
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重要)自我可以分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分的两方面。
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
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
互动的介质时信息——“有意义的象征符”)5、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意义:“5W”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这个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缺点: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这个模式还不完全,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6.如何理解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特点?人内传播的和特点: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信息处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他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他的本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间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反映。
7、简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形成的。
包括三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镜中我”也就是“社会我”。
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
)8、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它的传播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
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是语言。
声音又分为声音语言、书写语言。
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
9.什么是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重要)群体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
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10、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特点:一.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二.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三.对象是一般社会大众,即“受众”;四.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五.传播的单向性很强;六.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11、电视的媒介特性特性: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声音、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的传播信息,给受众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提供新闻和信息,它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也提供文化生活和娱乐。
12.如何理解“媒介是人的延伸”?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器官的扩展和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人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