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挑战和危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合集下载

新教育:变革的力量

新教育:变革的力量

新教育:变革的力量
杨东平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10(000)009
【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使得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逐渐清晰.但是,许多人心中仍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真的能改吗?对教育改革的信心不足,源于对权力高度集中、官本位的教育体制中,改革动力明显不足的深切认识.于是,才有"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以及各种乱相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严峻现实.
【总页数】3页(P72-74)
【作者】杨东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教育的力量——基于变革性教育实践的解读 [J], 王胜先
2.透视教育变革中的市场力量——评《公平与效率的抉择: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研究》 [J], 阚阅
3.变革的力量:校长和教师是教育变革的动力 [J], 芮彭年
4.“互联网新三板农业--推动中国农业变革新力量”北京中农华威第十二届厂商合作高层论坛 [J], 胡燕;赵晓松
5.大变革时代的新视角——招金银楼构建生态圈,赋能新成长力量 [J], 刘红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杨东平_教育体制改革是核心

杨东平_教育体制改革是核心

012|中国改革CHINA REFORM 今天在谈教育改革时,特别需要借鉴上世纪八十年代体制改革的经验,以教育体制改革为核心。

杨东平:教育体制改革是核心关于对现行教育的批评或者批判,民众可能有比较多的共识。

中国的教育不适合社会发展的现实,摧毁青少年,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等等,问题之多、之严重、之复杂,已令各界忧虑非常。

国家启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工作已经进入后期。

这个规划完全由教育部主导,不像医改方案有一个民众参与和博弈的过程,结果如何尚难估测。

但教育改革真正的希望还是在民间,靠自下而上的多样化生长,靠教育理念的逐渐更新,靠基层教育改革的探索,逐渐为整体性的教育改革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但整体性的改革究竟何时到来,我们仍在艰难呼唤。

今天在谈教育改革时,特别需要借鉴上世纪八十年代体制改革的经验。

那时启动的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并驾齐驱,中央同时颁发了三个体制改革的“决定”,而不是让经济改革一枝独秀。

这在今天看来是非常有远见的。

那时明确地把体制改革作为核心,突出强调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从现在的情况看,我们把改革的精力集中在课程、考试上,当然这些需要改,但体制改革更应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我们建议以推进体制改革为中心进行教育改革,这其中体制改革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建立服务型政府和新的教育治理结构,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主要应该是服务而不是管制。

所以,应该把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这是一个基本概念,也是世界各国的基本趋势。

然后建立一个新的教育治理结构,改变由政府单方管理教育的格局。

这两点包括信息公开、政府问责、决策科学、发展民主化。

第二,向地方赋权、向学校赋权,这点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意义尤为重大。

1922年“五四”以后的第一个新学制,有一条方针就是“给地方留有伸缩的余地”。

教育是来自基层的,不应该是高度统一化,由中央政府号令天下的。

城市和农村面对的问题完全不一样,用一个规范去约束各地的教育,肯定是不合理的。

学习杨东平 教育改革正在路上

学习杨东平 教育改革正在路上

学习杨东平教育改革正在路上12月21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西安欧亚学院、搜狐教育频道等联合主办的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研讨会暨“第四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公益颁奖盛典在京举行。

与会嘉宾就近年地方教育制度创新亮点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发表了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批量的地方教育创新案例的出现,回答了我们的困惑,教育究竟能改变吗?在不尽人意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下,还是有一些创新能解决教育面临的各种难题,这就是教育家精神,这就是教育家在推动教育改革。

教育家精神如何表达?最简单的说就是爱教育、懂教育,致力于改变教育!这既需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又需要有领导力和行动力。

在今年的众多优秀案例中,北京市小升初的改革是最为突出的一例,持续了十几年的小升初恶性竞争与择校乱像在今年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北京市教委的领导也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改革。

首先要有政治勇气,一个有担当的领导人要有政治勇气,这是前提。

其次,有行政能力。

下决心厉行禁止,用一年的时间扭转了在小升初择校问题上的乱像,这是难能可贵的。

最后,教育智慧,政治勇气,形成能力加教育智慧。

疏堵结合,化解小升初积累依旧的矛盾。

我非常尊重第一线的改革者,因为写写文章容易,真正要改变一个地区教育的现状,是非常难的。

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解决了两个关系:第一个是学校、社会和政府形成一种多元利益共同体结构;第二,处理政校关系,向学校放权,走向政治家办学。

各地简政放权的案例已经给了生动的启示,说明在这个方向上是可以改革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

这几个基本概念是有普适性的。

第一个“简政”,那么多的检查能不能大幅度削减?让校长关注教师和学生,而不是没完没了的检查病故。

第二“权利下放”,顺德市把权利下放到乡镇一级,同时把权利下放到学校,教育局办学改为教育家办学,校长至上。

另外一个是学校管理体制的创新,很多地方的教学案例都在探索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通过公司合作的方式探索一种更加灵活、更有活力的学校管理体制。

新教育:变革的力量

新教育:变革的力量

008
教育研究与评论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
某种 程度 上 改变 了现 实 ! 朱永 新 教 授 所 倡 导 推 动 的 新 教 育 实
验 ,是近 年 来 民 间教 育 改 革 中最 为 生 动 活 跃 、最为 持久 深入 、最 有 影 响和 成 效 最 著 的 成果 。我 目睹 了它发 生、成 长 的完 整 过程 , 因而可 以细心 体 味 它 的 品质 和 价值 。最 吸 引我 的 ,当是 它 的 平 民教 育价 值 ,以及 “行 胜于 知”的探 索 精 神 。 它 是 从 解 决 中 国教 育 的实 际 问题 出发 的 ,而 不 是 源 自学 术 化 的教 学实 验 ,为 满 足 学科 建 设 或 课 题 的 需 要 ;它 是 面 向农 村 、面 向基 层 、面 向大 多 数 普通 学校 的 ,而不 是 面 向少 数 重 点 学校 、满 足 它们 锦 上 添 花 的 需 要 ;它是 面 向普 通 教 师 的,明确地 将 教 师 的专 业 发 展 、专 业 成长 作 为 主轴 ,从 而抓 住 了提 升 教 育 质 量 、改善 教 育 品质 的核 心 。 不仅 如 此 ,应 当说 新 教 育实验 远 远超越 了提 高教 育质 量 这样 略 显 功利 主义 的 目标 ,而 直抵 教 育 的 真谛 :为 了 孩子 的健 康 成 长 和 终 身 幸 福 ,给教 师 一 种 充 实 、美 满 、有 尊 严 的 生 活 ,从 而 走 向 了崇 高 的人 道 主义 。
新教育 :变革的力量
杨 东平
杨东平 北 京理工 大学教 育科 学研 究所 所长 , 教 授 、博 士 生导 师 ,中 国陶行 知研 究会 常务 副 会长,中国民办教 育协会 常务理事,中国战略 发展 研 究会 理 事 ,首都 慈善公 益组 织联 合会 副 会 长 ,“自然之友 ”会 长 ,21世 纪教 育研 究 院 院 长 ,北京 市 西部 阳光农 村 发展 基金 会 理 事 长 。 曾 任 中 央 电 视 台《实 话 实 说 》、凤 凰 卫 视 《世 纪 大讲 堂》总策划 。主要研 究方 向为教 育现代 化 理论、教育公平等。著有《通才教育论》、《城市季风 :北京和上海的文化 精神 》、《艰 难 的 EI出~一 中国现 代教 育 的 20世 纪 》、《中国教 育公 平 的 理 想与现 实》等 ,主编《大学精神 》、《大学之道 》、《中国教育蓝 皮 书 》、《大 学二十讲 》等 。

教育变革不能“等待超人”

教育变革不能“等待超人”

教育变革不能“等待超人”
杨东平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论坛》
【年(卷),期】2014(000)08Z
【摘要】&lt;正&gt;理论上势在必行现实中寸步难行我个人认为现阶段教育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个在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第二个是严重的应试教育。

第三个是教育行政化,就是体制对教育的束缚。

我们对于教育改革的希望非常高,也不断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划,发出各种各样的号召,但是教育改革理论上是势在必行,现实中是寸步难行。

什么原因?我想我们今天已经意识到实质性的教育改革并不完全是政府的一纸文件、一个号召就能够实现的,它有两个重要的前提,第一个是形成一种关于教育
【总页数】3页(P4-6)
【作者】杨东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1
【相关文献】
1.教育变革不能““等待超人”” [J], 杨东平
2.教育不能拒绝等待 [J], 陈长林
3.走出“反教育”,我们不能等待 [J], 熊振鸿
4.打工子弟教育难题待解——孩子教育不能等待 [J], 樊未晨;江江
5.教育不能拒绝等待 [J], 陈长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也要“稳教育”

中国也要“稳教育”

中国也要“稳教育”教育被誉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一个国家长久发展的基石。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教育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

为了确保教育的稳定发展,中国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稳教育”。

中国也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为了保证教育的稳定发展,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资。

现在,中国已经开始逐渐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教育投入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也需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中国也要加强教育改革和创新。

教育改革是保障教育的稳定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才能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面对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中国也要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也要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素质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为了确保教育的稳定发展,中国也需要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国也需要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的基础,只有保障教育的公平,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当前中国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机会不公平等。

中国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教育的公平,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平等的教育。

中国也需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和支持。

教师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目前,中国教师队伍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师的工作环境不佳等。

中国也需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保障教师的工作权益,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中国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稳教育”。

只有保障教育的稳定发展,才能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推动国家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希望中国在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能够稳步提升教育质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谈中国教育的几个问题——教育学者杨东平谈教育

谈中国教育的几个问题——教育学者杨东平谈教育

谈中国教育的几个问题——教育学者杨东平谈教育导读:本文是关于谈中国教育的几个问题——教育学者杨东平谈教育,希望能帮助到您!中国的教育,我个人的看法,最近几年是发展最好的时期。

但是,在老百姓的感受中,却是最负面的,成了“众矢之的”。

据有关统计,在价格投诉中,教育是仅次于医疗和房地产的。

基础教育:改变“应试教育”从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起,希望通过教育实现富国强兵———这可以叫做百年中国“教育救国梦”。

这个梦,我们今天仍然在做着。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叫做“片面追求升学率”;到了九十年代,终于发现了问题的实质,原来是搞的“应试教育”。

产生应试教育的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是对义务教育基本原则的违背。

集中表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制造差距,扶助重点”。

在客观上,形成了教育利益集团。

其实,差距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是教育行政部门是在缩小还是增大这种差距。

二是愈演愈烈的择校热、奥校热。

各种学校都纷纷举办难度非常高的奥数班,甚至连学龄前的小孩子都上这班那班。

三是出口不畅———高等教育是个“瓶颈”。

现在,15%的大学毛入学率,是扩招前大约3%的5倍。

全国的高考升学率,已经提升到60%以上了,北京、上海甚至在到了70%以上。

但从整体上看“供求关系”的矛盾、优质高教资源的短缺,使应试教育的局面难有根本改观。

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首先是教育中人文价值的阙如。

工具理性的无限扩张、对现下功利性的无限追求、教育整体上的强烈的功利主义,都是这种后果的表现。

其次是教育质量整体的低下。

农村教育:被忽视的“角落”有两句话,叫做“基础教育不基础,义务教育不义务”。

第一句是说基础教育讲解的知识,偏深偏难。

中国小学生,即使是学习成绩差的,到了日本、美国,都是成绩非常好的,因为同样年级甚至高年级的知识他都学过。

第二句,义务教育不义务。

“义务教育”中的“义务”,首先和主要的是国家的义务。

其含义,一是强制的———作为公民,必须接受这些教育;二是免费的———既然你强制他必须接受教育,就应该免费。

关于杨东平教育源头减负的思考 心得

关于杨东平教育源头减负的思考 心得

关于杨东平教育源头减负的思考心得摘要:一、引言二、杨东平教育源头减负的理念解析1.教育公平与质量2.学生负担与身心健康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三、我国教育减负的现状与问题1.政策层面的努力2.社会实践的探索3.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四、杨东平教育源头减负的实施策略1.改革教育评价体系2.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3.家长、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五、结论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杨东平先生的教育源头减负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路径。

本文将从杨东平教育源头减负的理念解析、我国教育减负的现状与问题、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引言教育是国之大计,民族未来之希望。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教育公平与质量、学生负担与身心健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等问题日益凸显。

杨东平先生的教育源头减负理念,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

二、杨东平教育源头减负的理念解析1.教育公平与质量杨东平先生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而教育质量则是学生发展的核心。

教育源头减负旨在保障每个学生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2.学生负担与身心健康杨东平先生强调,过重的课业负担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教育源头减负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考试评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教育源头减负倡导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三、我国教育减负的现状与问题1.政策层面的努力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教育改革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取消“小长假”、规范课外辅导等,旨在减轻学生负担。

2.社会实践的探索各地教育部门和社会团体也积极开展教育减负实践,如推行素质教育、探索多元评价体系等。

3.面临的挑战与困境然而,我国教育减负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应试观念的束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与挑战

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与挑战

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与挑战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而教育评价,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挥棒,对于教育实践的导向作用不言而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评价改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这一进程中,我们既要明确改革的方向,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挑战。

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首先在于从单一的评价标准向多元化转变。

过去,我们的教育评价过度依赖考试成绩,以分数论英雄。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如今,我们应当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

比如,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体育技能、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次,教育评价改革应注重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只关注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

而过程性评价则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的评价和指导。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再者,教育评价改革要强调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而不仅仅是对当前状态的评判。

它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

比如,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此外,教育评价改革还应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因素,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这一体系不仅要考察教师的教学成果,还要关注他们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师生关系等方面。

通过对教师的有效评价,可以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然而,教育评价改革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高敏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我国教育非改革不行,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再不改革,后果将不堪设想.改革是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国际人才素质竞争的需要.一个国家的前途,是和教育分不开的,谁疏忽了对人的教育,谁就忽略了国家命运.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理念.从体制到理念进行破天荒地改革,勇于确立已经行之有效的新体制、新举措、新理念.我国的教育改革.定会在中国和世界产生深刻的历史影响,它将被人类伟大史册记载.
【总页数】1页(P18)
【作者】高敏
【作者单位】甘肃省榆中师范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1
【相关文献】
1.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2.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基层部队法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4.文科研究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文科研究生教育改革座谈会纪实
5.中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 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 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 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 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 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 的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 反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 决定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从 根本上决定改革的方向、目标、规 模。
(五)改变过分强调评 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 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 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 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 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 突破
(一)促进课程综合化 1、学科重建。 2、综合课程。 3、综合实践活动。
现代化需要具备的科学文化素 养和人文素养的人:
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
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 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澳大利亚 埃.利雅德提出未来人的 三张通行证:
学术通行证——读书与运算能力;
职业通行证——在技术快速变化的世 界上进行劳动所需要的教育;
事业心和开拓技能——对于变化持积 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
(四)调整课程政策
1、改变多年来国家大一统设 置课程的状况。
2、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 理政策。
3、促进地方、学校课程建设 能力的发展。
4、促进校本课程的多样化。
(五)有效地组织实施
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了150余场战争, 死亡人数达2000万。以往是军事和意识 形态的竞争,当前,就是经济、国防和 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困境。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人 口迅速膨胀;
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与 丧失;

教育要以后进学生为本

教育要以后进学生为本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曾任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总策划。

研究方向为教育现代化理论、教育公平、教育公共政策等。

著有《通才教育论》、《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等。

■教育发展的供求关系的变化,是教育变革的动力我们国家于今年夏天召开过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大会,颁布和通过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规划纲要,这就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在这个纲要公布以前,今年6月份国家曾公布过一个纲要叫《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我本人也是这两个规划纲要的参与者。

中国的教育正处在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处在一个新的起点。

我经常说一句话,中国的教育正处在一场大变革的前夜,有人半正经半玩笑地问我,前半夜还是后半夜?提问的背后是大家的疑虑:教育能改变吗?有戏吗?面对当前比较严峻的教育现实,不光是学生和家长,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内心也有这个担忧。

有一个记者,他有个三岁的小孩,他问我:你觉得我这个孩子以后有没有希望?也就是说能不能享受稍微好一点的教育。

我说可能有希望,他有点担忧。

他现在已经开始为进入应试教育的轨道而作准备了,怎么买房,怎么上幼儿园,怎么就近上名校,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挑战。

我对教育改革的态度比很多人更为乐观。

为什么说教育是可以改变的?就像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某种程度上是大势所趋,而不完全是我们的认识提高了,是整个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一个最大的现实动力。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学龄人口开始大幅度减少,大、中、小学都开始面临生源危机。

从统计数字来看,2000年到2009年,小学生的在校人数下降了1/4,学校数减少了40%,高考人数3年下降了100万,2008年是最高点,全国考生1050多万,以后每年还将下降30万左右。

[精品]杨东平:新课程改革的得失和深化——兼与王策三教授交流

[精品]杨东平:新课程改革的得失和深化——兼与王策三教授交流

杨东平:新课程改革的得失和深化——兼与王策三教授交流杨东平:新课程改革的得失和深化——兼与王策三教授交流教师月刊【摘要】2011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高认同和对改革实效的低评价形成强烈反差。

王策三教授不赞同超越成败与否这样二元对立的评价,认为这反映了新课改在方向道路上的问题。

我们认为观念的胜利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就,这是因为认识到课改只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而整体性的教育范式的变是以观念更新为前提的。

文章分析了行政化推进机制的内在缺陷,认为观念的革命已经意外地开出一朵奇葩,即以杜郎口中学为典型、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的学生主体课堂改革。

它需要在两个方向上继续深化,一是在打破教师中心之后,继续打破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走向围绕青少年成长而构建的生活教育。

二是通过简政放权改革的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家办学,使自下而上的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2011年,在新课改十周年之际,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机构进行了一个大范围的教师调查,了解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度与十年课改效果的总体性评价,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

最近,北京师范大学的王策三教授撰文专门加以讨论[1]。

究竟如何评价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如何判断当前基础教育整体发展和改革的态势,从对新课改的评价出发,的确可以得到许多丰富和深入的认识。

1、如何评价新课改的成败得失2011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教师所做的新课改调查,最为正面的结果之一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的有效传播。

关于是否认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问,教师回答认同和很认同的共占74%;对你所在学校新课程改革开展得怎样的提问,认为非常积极和比较积极的占63.2%,认为不太积极、不积极的分别占27.5%和9.3%,显示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认同感很高,大多数学校也积极行动起来。

然而,对十年课改成效的总体评价,很满意的仅为3.3%、满意的占21.3%,两者合计为24.6%;认为一般和不满意的分别占49.3%、21%。

杨东平:农村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

杨东平:农村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

杨东平:农村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
佚名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课程》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在“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教育的新常态,在我看来主要有三点:第一,农村教育整体上正在发生的转变是从满足基本需求到提升教育质量。

第二,弥补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

第三,应对城镇化进程对教育的挑战。

农村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这两个新的教育“边缘化群体”以及三类需要特别关注的农村学校。

【总页数】1页(P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25
【相关文献】
1.高校共青团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研究 [J], 付康
2.应急管理部将对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专项排查整治 [J],
本刊
3.高校共青团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研究 [J], 付康
4.新时代基层宗教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与分析 [J], 陈稳;李威
5.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及对策研究 [J], 胡文英;张丽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育改革与未来应对挑战迎接机遇的策

教育改革与未来应对挑战迎接机遇的策

教育改革与未来应对挑战迎接机遇的策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在时代的浪潮中,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然而,未来的道路上仍充满着诸多挑战,同时也蕴含着无限的机遇。

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应对之策,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教育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首先,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空前加快。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获取新知识、适应新变化的能力培养。

这导致许多学生在走出校门后,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和社会环境,感到无所适从。

其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依然突出。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学校之间,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

这不仅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也制约了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再者,应试教育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过于注重考试成绩,使得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受到限制,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策略。

其一,转变教育理念是关键。

我们应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能力培养,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

教育不应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更应是为了让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其二,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特别是向教育薄弱地区倾斜,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其三,改革教育评价体系。

摒弃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体系。

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重视他们的品德修养、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这种评价体系的改革,引导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宽松和有利的环境。

教师读书交流课件发言稿

教师读书交流课件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共同探讨教师成长的道路。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而读书,正是我们提升自我、丰富内涵、拓宽视野的有效途径。

在此,我想以《教育的未来》一书为例,与大家交流一些读书体会。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教育的未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未来学家杨东平所著,书中深入探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

书中提到,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终身学习,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

书中提到,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

在未来的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我们要学会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终身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四、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书中指出,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学习环境。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们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我想说,读书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责任。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杨东平

杨东平

杨东平:中国需要新的教育理想教育改革需要补思想解放课随着国家优先投资和发展教育,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教育的生存条件和外部环境明显改善,各地都在确定下一阶段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中国教育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从满足基本需要,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

然而,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我们却还没有形成必要的共识。

相反,从教育行政官员到校长、家长,普遍将这一追求等同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等同于“名校扩建”。

于是,出现了新一轮“名校扩建”的苗头,一些地方刚刚开始缩小的学校差距,又有可能被重新拉大。

这些现象显示了教育真正的问题和差距。

我们已经深度参与了国际经济竞争和人才竞争,但我们的教育“软件”基本还是旧的,还是分数竞争、应试教育那一套。

不仅如此,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管理模式,乃至教育价值、教育方针的表达等等,基本都是在计划经济、阶级斗争时期形成的,没有摆脱苏联模式,也没有真正升级更新过,例如“劳动者”“接班人”的提法。

为此,我们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中,重新确定我们的坐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需要将“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作为一个基本的教育目标。

因为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开发,而首先是人的发展,首先在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造就一代身心健康、有道德、有情感、有文化归属和文化认同,能够自立于社会的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而培养更多的专家、提升经济和科技能力,是人的发展的一个后果,是水到渠成的事。

同时,需要反思“全面发展”的方针。

长期以来,我们以“全面发展”作为指导学校教育的工作方针,它在现实中往往走偏为“平均发展”,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

与计划经济体制倾向于塑造整齐划一的“标准件”不同,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的活力和创造性上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主性、主动性,这有赖于个性的充分发展。

从教育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新的教育方针可改为“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协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东平:挑战和危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者:杨东平来源:孙冶方公共政策研究网来源日期:2009-6-7本站发布时间:2009-6-7 9:40:25阅读量:824次积百年之功和近30年来的建设,教育正在成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强劲的动力和资源。

与此同时,教育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更新和改革教育,成为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目标需要突破的重要瓶颈。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有赖于先进的、可以兴国的教育。

一场真正的教育改革必须解放思想,敢于触及和解决重大问题。

这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指导思想、教育价值的更新,一是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

没有解放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想、教育价值,改革就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而如果没有实质性的体制改革,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事倍而功半。

一、我国教育发展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007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99%,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6亿人,小学在校生约为1.06亿,初中在校生约5736万,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98%。

高中阶段在校生达4527万人,毛入学率为66%。

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1%,教育人口约占世界的26%(其中学历教育约占22%)。

长期以来,中国以全世界3%的教育经费,支撑起占世界1/5人口的教育,是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我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日益令人关注。

它既表现为专业人才数量的不足,国民素质仍然偏低,也表现为教育在机制、价值和品质等方面的问题。

1、整体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素质较低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人均受教育水平不高。

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低水平和脆弱的,一些已经“普九”验收的地区,近年来出现初中生流失辍学的反弹。

我国仍然拥有一个庞大的文盲人群。

2005年底,我国文盲人数已达1.16亿人,占世界文盲总数的11.3%。

[1]。

由于劳动力结构中高级人才、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致使我国劳动生产率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日本的1/26,美国的1/25,德国的1/20;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相当于日本的5倍,美国的2.6倍,德国的3.6倍。

[2]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在社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2%。

[3]中国曾以廉价劳动力而获得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但较低的劳动力素质和国民素质终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真正制约。

2、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和“体制性短缺”国家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垄断造成的“体制性短缺”。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长期徘徊在2%-3%左右,与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形成鲜明的反差。

中国成为世界上政府教育投入最少的国家之一。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占GDP的平均水平,1960年为2.3%,1970年为3.3%,1975年为3.9%,1980年、1985年为4.0%。

[4]我国1993年提出在2000年达到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4%的目标,至今尚未实现,2007年达近年之最高,为3.31%,预计将在2012年实现4%的目标。

面对旺盛的教育需求,国家对教育资源的垄断,妨碍了海内外社会资源向教育的流动。

2002年,我国全部教育经费中只有56.83%来自政府预算内拨款,小学教育的这一比例为74.51%,初中为68.28%,高中为38.63%,高等学校为44.68%。

公办学校利用不公平竞争和灰色手段向社会强势地汲取资源这一现象,被研究者称为“小的非公共部门,大的非公共投入”。

[5]2007年各类教育中民办学校学生的比例,幼儿园阶段为36.99%,小学阶段为4.25%,初中阶段为7.19%,普通高中为9.75%,中等职业教育为12.97%;普通高等学校约为18.55%。

[6]由于缺乏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民办教育的发展步履艰难。

与此同时,巨大的教育浪费令人触目惊心。

许多地方包括贫困地区花费数亿元打造一所“示范学校”、建造豪华校园,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价,致使公办高校和中小学不惜代价盲目扩张和管理效率低下,是一种典型的“国企现象”。

高额的教育负债,不仅会酿成金融风险,而且极大地抬高教育成本、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教育负担,扭曲了学校的教育行为。

3、“应试教育”降低国民素质、教育质量应试教育是一种以考试为目的、为考试而进行的教育。

它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的唯一标准,赋予义务教育不应具有的强烈的竞争性和淘汰性,沉重的课业负担、激烈的升学竞争和考试压力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人格养成和智力发展,剥夺了许多孩子的童年。

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极大地异化了教育功能,败坏了教育品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智育至上、书本至上、考试至上、分数至上和重理轻文的价值取向,使得学校和家庭的教化作用逐渐削弱,青少年在“做人”的能力和公民素质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荒废了以树人育人、培养健康人格为主的教育宗旨。

应试教育模式对于智力发展和培养优秀人才同样是不成功的。

死记硬背,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破坏了众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批判性思维和创造的萌芽,削弱了儿童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难以培养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拔尖人才,遑论大师巨匠。

4、教育公平问题突出在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公平问题逐渐凸显。

这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呈现加大之势。

单一的升学率导向和两极分化的学校系统,“转制学校”、“名校办民校”等做法将基础教育阶段的高收费和用金钱换取学额的做法合法化、制度化,高昂的择校费、炽烈的择校热竞争扰乱了整个基础教育的气氛,出现新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

获得“优质教育资源”逐渐成为金钱和家庭社会背景的较量,重点学校制度正在形成一种凝固和扩大社会阶层差距的机制。

高额的学费和薄弱的助学贷款制度,形成约占高校在校生20%左右的庞大的贫困生阶层。

在农村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后,数以千万计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为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

5、高度行政化体制影响教育和学术活力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在90年代教育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行政化、官本位回潮,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的弊端呈加剧之势。

行政权力越来越大,对学校直接的微观管理无所不在,“教育部办大学,教育局办中小学”的现实,使学校教育成为层层贯彻落实文件,主要对上级负责的过程。

不仅造成千校一面,学校缺乏活力和特色,而且很大程度异化了教育依据生活需要、因地制宜生长发展的属性。

传统的政校关系没有改变、官本位价值回潮的典型事例是强化大学的行政级别,出现了一批所谓的“副部级大学”。

在高等学校内部,由于缺乏基层民主、学术民主的制度和文化,行政化、追求数量的学术管理和“计划学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术按其自身规律的健康发展。

高度行政化、官本位的管理,削弱了高校的自主性,影响了学术发展和创造性活力,损害了研究型大学的向世界一流进军的努力,“把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几年取得的基本共识都给破坏掉了”。

[7]由于缺乏社会参与、社会监督、公开讨论等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机制,缺乏问责制,近年来的一些重大教育政策——如高校扩张合并、建大学城、示范性高中、中小学撤校合并、民办教育政策等等——随意性较强,科学性较差,在实施中操之过急,用行政化、运动式的方式推进,忽视各地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三、回顾和总结中国教育在资源供给和教育品质两方面的突出问题,学校教育在国民基本素质养成和产生优秀人才两方面的明显不足,凸显了教育落后于经济领域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状况。

对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的理论起点。

1、未完成的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标志着中国教育走出“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恢复整顿并得到重新发展。

值得认识的是1979年前后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教育界却是一场“未完成的拨乱反正”。

我们仅仅在“要不要教育”的问题上恢复了常识,而对于要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却未能产生新的思维,而采取“回到50年代”的简单做法,错失了一个历史性机遇,这是教育领域与经济领域最大的不同之处。

直至今日,我国的教育体制、指导思想仍遗有计划经济体制和“左”的思想的明显影响,被诟病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顽固堡垒”。

2、被停滞的教育体制改革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新时期教育的真正起点。

《决定》指出“教育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陈旧落后,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落后于当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认为教育体制的弊端主要是: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主要是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活力;政府部门应该管的事却没有很好地管起来;确定了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思路,实行简政放权、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改革。

[8]但这一改革后来被中断。

此后,1993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提出了一些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而言,缺乏实质性的进展,而且不进则退,在一些方面出现严重的回潮。

可以说,1985年《决定》所提出的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改革任务和目标,是我们今天需要继续完成的。

3、教育产业化:特殊的发展路径90年代中期之后,教育发展逐渐走上了一条被舆论称为“教育产业化”的路线。

它被视为是一种“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或者说是一种“经济主义路线”的发展模式。

主要动机是通过市场机制扩大教育资源,弥补教育经费不足,学校的实际兴奋点集中在教育收费、经营创收、后勤社会化等方面。

在体制改革停滞,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人民教育人民办”、“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对于当时改善办学条件具有实际的作用;但它对教育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深刻。

计划经济时期管理体制、官场风气与市场经济时代急切的功利主义相结合,破坏了教育发展、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经济效益的追求,压倒了对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品质的关注。

公办学校通过“改制”实行高收费、改变义务教育和公办学校的公益性等种种营利行为,扭曲了学校的教育功能。

对数字、数量的片面追求,造成前所未有的学术浮躁和学术泡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