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思考
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商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评《工商企业管理实务》
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商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评《工商企业管理实务》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商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评《工商企业管理实务》引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工商企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校企合作已成为人们研究和实践的焦点之一。
本文以《工商企业管理实务》为切入点,结合实践经验,对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商企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商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工商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企业和学校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企业角度来看,校企合作能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人才资源,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从学校角度来看,校企合作能够使学校更贴近企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工商企业人才。
然而,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校企合作缺乏深度融合,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仅限于合作项目,缺乏双方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
其次,校企合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此外,校企合作中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无法准确了解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能力,学校也对企业的需求缺乏全面理解。
二、《工商企业管理实务》在校企合作中的实践经验作为一门工商管理类课程,《工商企业管理实务》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节将从实践角度,总结和评估《工商企业管理实务》在校企合作中的实践经验。
首先,《工商企业管理实务》课程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通过企业实训、企业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商企业管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工商企业管理实务》课程注重与企业合作,邀请企业高管参与课堂教学,分享实际管理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运作逻辑和内部管理。
此外,《工商企业管理实务》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中的项目实践、案例分析等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这种培养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加适应企业的需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JIA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研究
JIA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研究JIA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研究一、引言校企合作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教育模式,旨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作为JIA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校企合作对我们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JIA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1. 缺乏真实性的实践环境由于教学资源的受限,一些学院在校企合作中无法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企业的运作方式和实际工作场景。
这使得学生在面临就业时,缺少相关实践经验和技能。
2. 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畅校企合作需要学生与企业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但由于学生缺乏与企业沟通的经验和技巧,以及企业对学生期望值的不明确,导致沟通效果不佳。
这使得校企合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校企合作项目的单一性一些职业技术学院存在校企合作项目单一的问题,仅仅局限于企业提供的一些日常工作的模拟,缺乏对整个行业的全面了解和实践。
这使得学生的职业发展限制在狭窄的领域内,无法适应行业的多变和需求的变化。
4. 企业缺乏长期合作计划一些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缺乏长期合作计划和规划,只是临时提供一些简单的任务给学生,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这使得学生无法从校企合作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三、解决方案1. 建设真实的实践环境学院应该加大投入,建设真实的实践环境,如模拟企业、实验室等,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实际工作场景,提高实践能力和技能。
2. 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学院应该加强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开设相关的沟通技巧培训课程,提高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效果,并组织校企交流活动,增加双方的互动和理解。
3. 多样化的校企合作项目学院应该在校企合作中引入多样化的项目,包括实地考察、实习、项目合作等,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全面了解行业发展和工作内容。
工商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壮大,对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建设实训基地成为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工商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建设实训基地,以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
一、实训基地的建设意义实训基地作为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实训基地可以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帮助学生真实地了解工商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实训基地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通过实践锻炼,学生可以提前适应工作环境,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实训基地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或就业机会,从而实现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最后,实训基地可以促进学校与社会的深度合作。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培养方向,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有几种常见的模式: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是指学校内设立的实训场所,可以是模拟实验室、模型企业等形式。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方便学生进行实践,师资力量和设施资源比较充足。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无法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校外实训基地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在企业现场进行实训。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运作和市场需求。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如企业不愿提供实训场地、师资力量无法保障等。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的实训基地。
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实践机会。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工商管理人才。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如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合作的持续性等。
工商管理校企合作教育的运行与思考工商管理范文
工商管理校企合作教育的运行与思考工商管理范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高等教育对培养质量与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适应市场的人才,工商管理校企合作教育应运而生。
工商管理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通过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与培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企业组织和市场环境,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工商管理校企合作教育的运行需要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与企业需要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的内容、目标和责任。
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并参与学生的培养、指导和管理;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际的工作岗位和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工商管理校企合作教育需要加强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企业导师是学生实习实训的重要指导者和实践伙伴,他们需要与学校导师密切合作,共同监督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学校导师可以定期与企业导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进展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工商管理校企合作教育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补。
学校可以向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技术和教育资源,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企业可以向学校提供实际的工作经验、市场信息和职业发展机会,帮助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能力。
通过资源共享和互补,学校与企业可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目标。
最后,工商管理校企合作教育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创新实践课程和实习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工商管理实践报告教育类(2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领域。
工商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教育行业工商管理实践的分析,探讨如何运用工商管理知识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行业健康发展。
二、实践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行业呈现出以下特点:1.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旺盛。
2. 竞争日益激烈:民办教育机构的崛起、在线教育的兴起,使得教育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3.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三、实践内容1. 市场调研与分析(1)调研对象:针对教育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公立学校、民办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
(2)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了解教育行业市场现状、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等。
(3)调研结果:通过调研,发现教育行业存在以下问题:a. 市场竞争激烈,优质教育资源不足;b. 消费者对教育质量要求提高,个性化需求凸显;c. 教育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 战略规划与定位(1)制定发展战略: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结合自身优势,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2)明确市场定位: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制定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策略。
(3)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3. 组织架构与管理(1)优化组织架构: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调整组织架构,提高组织效率。
(2)加强团队建设: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教育质量。
4. 市场营销与推广(1)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
(2)线上线下推广:结合线上线下渠道,开展多元化营销活动。
(3)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
5. 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1)加强财务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浅议工商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
浅议工商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工商管理是一门根底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
比方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会计、企业投资等。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工商管理这一管理学学科门类的根底专业得到了迅速开展。
对管理的空前重视,已成为中国社会变革中最为持久的热点。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500余所高校设立了该专业,这是我国经济开展急需大量懂经济、会管理的专门人才的需要,但是,我们在培养总量提升的同时并未在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上做到适应时代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升级与变化,我们在专业培养模式的开展速度上相对滞后,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有关的假设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结构,是可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借以进行操作的实施方案。
目前专业在培养模式方面普遍存在以下两大突出问题:1.专业定位不明确现行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全国各高校的表述中虽然有些细微的差异,但大致都表述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需要,具有经济、管理、法律知识;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的根本理论,具备从事工商管理实际工作的根本技能和较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很多高校对自身定位不明确,随大流开设相关专业,没有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趋同,个性缺乏,缺乏针对性。
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形式大于内容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是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局部。
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表达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比例过小,并且评价与考核标准被忽略或者虽然存在但是难以操作。
这种状况还是沿袭了以往的模式,同时也与目前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教师的招聘与培养管理不无关系。
教师的理论知识较深厚,但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时机较少,多数属于理论研究型。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思考黄深泽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思考黄深泽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思考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是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一种模式,旨在提供给学生实习实训的场所和机会,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锻炼专业能力。
本文将对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进行思考。
一、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如今,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拥有一纸毕业证书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因此,学校应当通过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学习、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
其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可以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学校可以通过合作建立更多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而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确定人才储备,并与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式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不同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种常见的建设方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一个独立的实训基地。
该实训基地可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投资兴建,共同运营管理。
通过共同建设,可以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符合学校和企业的需求,并且可以更好地保证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种建设方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将企业现有的实训基地纳入学校的实训体系中。
学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责,确保学生能够在企业的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实训。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利用企业已有的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并且能够更好地保持实训基地的专业性。
三、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践思考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设实训基地要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只有真实的企业环境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学校和企业应该共同商定所需的设备、教材和师资,并确保其与实际需求相符。
其次,在实训基地的运营管理上要精细化。
实训基地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更是一个系统。
要使实训基地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制定实训的计划、安排实训师资的培训,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2024年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探析
2024年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探析随着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实践教学成为了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尤其在工商管理领域,其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而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原则、内容与形式、效果评估与改进等方面,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校企合作现状与挑战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校企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变化,校企合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实践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学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着沟通不畅、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
因此,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合作机制构建原则在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坚持双方共赢的原则,确保学校和企业都能从合作中获得利益;其次,要注重实效性原则,确保实践教学能够真正起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再次,要坚持灵活性原则,根据企业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合作内容和形式;最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校企合作能够长期稳定发展。
四、合作内容与形式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
具体而言,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实习,学生可以在企业中进行实习,了解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二是项目合作,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展一些研究项目,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结合;三是课程设计,学校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更加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课程;四是师资交流,学校和企业可以互派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的探讨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的探讨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它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进而培养进行经营决策和有效管理的工商管理人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能够深度融合高校、研究机构、龙头企业等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向企业输送更为全面、优秀的管理人员,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高校、研究机构、龙头企业等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优势,相辅相成,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施高校与社会各类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
不仅密切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而且实现了生产、教学、科研三者的有机结合,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问题、技术应用性问题以及就业问题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目前,国内外众多高校都在逐步深度挖掘校企合作的优势资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弥补高校内部教育功能不足,有效地缓解了教学资源的紧缺。
二、日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人才培养观念落后日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主要教学日标是为了培养研究应用型、研究型人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教学的本质和实际意义。
日前,人多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也是沿袭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的比重占到70%—75%左右,而实践教学仅仅占到25%—30%左右。
其次,很多高校并没有深度进行校企合作,因此,实践教学中很多环节都没有真正落实,比如毕业实习、专业实习、认知实习等环竹都流于形式。
实践教育基地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热爱学习、追求知识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实践教育基地活动。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也让我对所学专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实践教育基地的心得体会。
一、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素质实践教育基地活动以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对几个方面的具体体会:1.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教育基地,我们被分成不同的小组,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合理分配任务、分工合作,以及如何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
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 沟通能力:实践教育基地活动中,我们需要与指导老师、同学以及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
这些沟通技巧对于我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通过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
二、深化专业知识,拓展实践领域实践教育基地活动让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几个方面的具体体会:1. 专业技能: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对专业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有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践经验:实践教育基地活动让我们亲身参与到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专业领域拓展:在实践教育基地,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不同领域。
这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为今后的职业规划提供更多选择。
三、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习动力实践教育基地活动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创新,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为了实践工商管理类专业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在分析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进行校企合作面临的困难和机遇的基础上,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切入点,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为例说明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有效途径。
标签: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如何有效地开展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与企业的合作,选合适的合作模式,实现合作双方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热点。
1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1.1企业与学校的目标冲突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工作中的各种困境产生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从工商管理类专业自身看,需要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中去才能实践深层次的合作,有利于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但从企业的角度看,由于较高的经营管理风险的存在,不愿意或者拒绝学校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
由于理工类专业一般仅仅是参与到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中去,企业面临的风险相对于学校参与到经营管理中去的风险很低,所以校企合作工作容易开展。
正是由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中面临的这种目标冲突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面临各种困境,校企合作层次低,质量不高。
或者因为企业担心正常的生产管理受到干扰,不愿甚至拒绝与学校进行合作,致使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沦为企业简单劳动的廉价劳动力,违背了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初衷。
1.2地域限制很多高职院校受地域限制,在当地缺少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与之合作,导致企业很难提供足够的资源进行校企合作,即使勉强合作了,由于企业不能提供足够的资源导致校企合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成果不多。
1.3工商管理类专业岗位需求人数限制校企合作开展由于单个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某一岗位需求数量有限,很难有大型企业一次接纳整个班级的学生进入到企业中去实践,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工作量上升、难度加大和成本加大。
2进行校企合作的有力因素2.1企业生存发展需要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对人才需求的结果,是院校和企业两个独立的组织对环境做出的反应。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探析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探析【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进行探析。
在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即校企合作机制在工商管理专业中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研究目的,即探讨校企合作机制的定义、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最后说明了研究意义,即为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在分别从校企合作机制的定义与特点、作用、具体形式和实施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展开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机制、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定义、特点、作用、形式、实施方式、问题、挑战、对策、建议、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校企合作机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双方利益不对等等。
有必要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校企合作机制的定义与特点、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具体形式和实施方式、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为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机制的运作情况,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研究校企合作机制的定义、特点、具体形式和实施方式,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进一步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对于专业教育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为今后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和效益,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做出贡献。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机制研究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制度机制;利益机制;监督机制引言实践教学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具体积极作用。
为推动实践教学活动有效进行,增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但目前校企合作机制仍然存在不足,制约实践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需要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一、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的作用(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为整个社会培养应用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需要。
为顺利实现该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学习离不开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参与校外实训,增进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办学影响力通过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学生实践训练,让他们在企业接受锻炼,实现与将来工作的无缝对接。
这样,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有效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加整个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并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1]同时学校与企业加强联系,增进与外部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扩大学校在潜在用人单位的影响力,有利于这些单位从学校招聘学生,让学生找到更加合适的工作岗位.(三)提高任课老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大部分工商管理专业的任课老师毕业于普通高校,其成长历程基本从学校到学校,很少去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缺乏工商管理的实践经验.通过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让任课老师去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增进与企业的联系与互动,有利于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并积累工作经验,促进任课老师实践教学技能提升。
(四)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机会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
工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实践探索论文
⼯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实践探索论⽂⼯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实践探索论⽂ ⼯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实践探索有助于彰显⾼校⼈才培养特⾊,丰富校企深度合作理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才。
基于校企合作专业定位,⼯商管理专业应夯实校企合作载体基础,拓展校企深度合作路径,使校企深度合作制度化、实践化、项⽬化,提升校企深度合作的效能。
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校企合作模式逐渐显现出其优越性。
⼯商管理专业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个热门专业,迫切需要基于市场需求,进⼀步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深度合作的现实意义考量 1.彰显⾼校⼈才培养特⾊。
随着⾼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商管理专业⼈才培养出现同质化发展趋势,很多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形式。
但是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度不够,究其原因是没有基于校情推进校企合作。
⼯商管理专业进⾏校企深度合作研究,有助于彰显⾼校的⼈才培养特⾊。
2.丰富校企深度合作理论。
尽管校企合作成为⼤多数学校的⼀种常态化⾏为,但是各学校之间校企合作存在不均衡现象。
⼯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将有助于丰富校企深度合作的理论,对其他专业的校企深度合作产⽣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3.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才。
⼯商管理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是基于当前校企合作的⼀种思考。
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导致⼯商管理专业⼈才培养仍然没有⾛出“重知识、轻技能”的.困境。
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探索要根据市场需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商管理专业⼈才。
⼆、⼯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实践 1.基于校企合作专业定位。
新时期,⼯商管理专业⼈才培养该向什么⽅向发展?这是⼯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商管理专业⾸先要基于校企合作的背景进⾏专业定位,解决⼈才培养的导向问题。
(1)校情分析。
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的发展特⾊,如果抛开⾃⾝的优势求创新显然是不明智的。
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总结⼈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学校⼯商管理专业⼈才培养的现状进⾏反思。
探究校企合作模式下工商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训体系的实践
探究校企合作模式下工商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训体系的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也随之发生改变,对用人的招聘选拔较注重于实践应用能力的具备或潜力。
传统工商管理教学培养模式对实践教学存在忽视现象,因此重视和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实践培养的重要举措。
一直以来,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都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实习的机会和资源十分有限,而且学校实训的组织和安排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的真正目标,因此人才培养质量很难保证。
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必须要认清现状,积极思考探索解决方案和策略,并加强校企合作模式教学的构建和实施,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顶岗实习实训的培养效果。
一、对校企合作中顶岗实习实训模式的理解分析工商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训模式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以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合作企业将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实训培养。
首先,学生要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具备和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以自主或校荐的方式选择适合的实习单位,在实习单位进行一学期或一学年的顶岗实训。
在此期间,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实习实训动向,并从带队教师或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
顶岗实习实训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结合模式,对于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从而成为合格工商管理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二、工商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1. 顶岗实习实训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对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目标并不明确,因此对顶岗实习实训的理解较为浅显。
一方面,一些学生甚至认为顶岗实习无非是走个过场,混个实习学分即可。
其次,有些学生不适应实习环境、心态焦躁、怨天尤人,致使本人无法专心投入到实习工作中去。
最后,部分顶岗实习与本专业不对口,导致学生无法将在校期间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习实训工作中来,从而影响了学生实习实训的积极性和应用性。
2. 顶岗实习实训教学组织不力首先,在工商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组织中,很多学生从事的实习工作与工商管理专业毫无关联,脱离了专业知识实践的初衷,以至于学生经过实习后并无收获的困境。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实习中的心得与建议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实习中的心得与建议企业实习是大学生们在校期间重要的实践环节,尤其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实习是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桥梁。
在我进行企业实习的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并得出了一些心得与建议。
首先,了解企业文化是实习的第一步。
进入企业之前,我们应该主动了解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发展战略,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企业并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
通过阅读企业的官方网站、观看企业宣传片,我们可以收集到很多信息,这为我们的实习打下了基础。
其次,与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是实习的关键。
实习期间,导师是我们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我们应该及时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与导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解决问题时积极汲取经验教训。
同时,我们还可以向导师请教一些关于专业知识和实践技巧的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此外,传递积极的工作态度是成功实习的关键。
作为学生,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琐碎的工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抱怨或消极对待。
相反,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并且认真负责地去完成。
只有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才能得到企业的信任,也才能获得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此外,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是实习中的重要能力。
在实习中,我们要学会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和技巧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市场营销实习中,我们可以运用市场调研方法来了解消费者需求,制定适合企业战略;而在人力资源实习中,我们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应用于招聘、员工培训等工作中。
只有将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最后,积极与同事合作可以提升实习效果。
实习期间,我们可能需要与同事一起合作完成一些团队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倾听和交流,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学习到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协调团队的能力。
在实习结束后,我们还可以与同事保持联系,建立起宝贵的人脉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商管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思考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走向社会和为社会服务的,下摘要: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多元性与社会适应性要求高校重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在实践育人中的作用。
工商管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德力股份)是安徽省级立项建设的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
文章从工商管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运行和建设成效出发,提出了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工商管理一、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一)开放性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和不断发展,教育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相互影响不断加深,大学已不再是以前的“象牙塔”“,关起门来做学问”的书斋式教育已经不是大学教育的本意。
高校要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企业,大学生通过接触实际,增长见识,获得全面的发展。
利用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做法也能丰富学识,开阔视野,在企业的实践活动更能锻炼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说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是高校特别是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的另一个校园[1]。
(二)多元性由于大学生的素质及特点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他们的兴趣、特点、知识、能力也各不相同。
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既要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型人才,更要培养大量的从事实践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根据周应佳和车海云(2014)的观点,对于地方财经类教学研究型大学来说,70%左右的学生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为主,将其培养成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20%左右的学生,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对10%左右的学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后备人才[2]。
按照“721”这样一个大致的比例,建立梯级、多元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分类培养的教育模式是合适的。
那么,对于第一、二类学生,借助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增强其在就业创业中的竞争力尤为必要。
(三)社会适应性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走向社会和为社会服务的,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要面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战场。
如果高校培养的人才仅仅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和理论,而缺乏对社会、对企业的接触和了解,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不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就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
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是让大学生了解和适应社会的一个窗口和渠道,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接触社会和企业,了解企业经营和管理实务,既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也能更早地适应社会,增加就业能力[3]。
二、工商管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现状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于2010年10月与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571)开始共建实践基地———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基地。
2011年,双方相互合作,在2011级市场营销专业中组建“市场营销德力班”;同时,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多次到德力公司参观学习和岗位实践,参加公司的拓展训练,了解企业各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企业相关的经营策略,并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等。
在此基础上,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相应进行了修订,更加重视了社会实践和课程实践,增加了课程实践的比例。
2013年,工商管理实践教育基地(德力股份)被立项为安徽财经大学校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学院围绕校企合作实践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双方联合成立导师组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赴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开展企业导师进课堂活动,选派学生赴企业进行岗位助理实践等。
在积极共建的同时,学院还积极组织申报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质量工程项目。
在2013年底,工商管理实践教育基地(德力股份)获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立项建设。
通过共建活动,要将工商管理实践教育基地(德力股份)建设成为创新性的、管理科学规范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为培养管理类应用型人才服务。
三、工商管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运行成效工商管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成立以来,工商管理学院和共建单位(德力股份)密切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基地运行和发展良好。
(一)成立校企联合导师组要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企业实践活动,需要构建一支由学院教师和企业管理及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热爱实践教学、专兼结合、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成立校企联合导师组。
工商管理学院从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优选理论水平较好,社会实践水平较高,既了解和掌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又热衷于企业管理和经营实践的教师作为学生小组导师。
德力公司也从企业高管人员和部门经理中选派包括董事长、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等在内的15位企业家和相关部门经理担任企业导师,并根据企业导师的管理岗位进行分类,建立企业导师库。
(二)探索工商管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形式1.参观学习实践。
主要是通过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参观和讲座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这类组织形式属于认识型,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
参观学习实践主要针对大一和大二的学生。
2.企业案例进课堂。
在讲授相关专业课的过程中,将基地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情况作为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提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管理决策模拟方案。
企业导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参与案例讨论。
企业案例进课堂主要针对大二和大三的学生。
3.企业导师进课堂。
企业导师进课堂的目的是将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请进课堂,讲授企业管理实践,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实际的了解,更好地培养其专业能力。
企业导师进课堂主要针对大三的学生。
4.岗位助理实践。
主要是让高年级的学生从事相关岗位的助理性工作,企业选择营销中心、人力资源部、企管部、办公室、配送中心等相关部门的有关岗位,选派大学生作为岗位主管助理进行企业实践。
岗位助理实践主要针对大三和大四的学生。
5.调研实践。
主要是让专业导师带领学生形成团队,围绕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开展相关的调研,收集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做法,编写企业管理案例,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将实践与专业理论课的学习相结合,提高分析实践问题的能力,又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
(三)完善实践教学制度与教学1.分年级确定实践教学计划。
大一学生刚进高校,还未进入专业课学习,实践基地主要以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感性认知的参观学习为主,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和主要管理业务,增强学生对管理实际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大二学生开始学习学科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校外实践在安排其参观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课程内容将基地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引入课堂,通过教师讲解、学习讨论,企业管理人员参与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思考企业管理实际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方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领会和理解,也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三学生已全面学习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校外实践基地主要组织更贴近企业管理实际的企业导师进课堂和岗位助理实践活动。
企业导师从管理实战的角度讲解其具体负责的管理业务,以及自己对相关经营管理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这对学生以后从事实际管理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三年级结束后的暑假,安排学生到企业做岗位主管助理进行实践锻炼,让其在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中学习和提升实践能力。
大四学生专业课学习基本完成,校外实践基地主要组织学生实习,包括岗位助理实践和毕业实习,为其走向社会积累经验,做准备。
2.健全实践教学制度。
学院制定了选派企业岗位助理实施办法以及学生实习管理和考核办法,完善了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学生实践活动结束后,企业导师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考核,学生要写出总结报告,提交企业和学院。
学院正在进一步研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质量评价标准、质量保障措施,将教学质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单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与质量评价要素的有机结合,建立由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工作评价、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教学质量检查等环节组成的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评价体系。
四、改进工商管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对策(一)发挥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前所述,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要有效发挥其作用,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活动模式和内容应有所区别。
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一样,如工科类高校培养工程师,其专业理论和技术与企业有较强的互补性,能和企业深度开展实践活动,如参与机械制图、产品设计等[4]。
作为经管类高校,很多专业理论和知识属于软技术,无论是实践活动的开展还是其内在效果都让人感觉力度有限。
不同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一样,如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校外实践采取顶岗实习,甚至为基地单位对口培养,重点利用基地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如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高校,既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视学生的知识复合运用能力,其实践教学活动模式和内容又应不同。
2.校外实践活动应和校内实验实训活动有机结合,在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中,起辅助和深化教学作用。
校外实践教学成本高,难管理,存在学生安全和意外隐患,且校外基地能接纳学生的数量有限。
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应以校内的实验室开展实验实训为主,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起辅助和补充作用。
不应片面夸大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教学功能。
实事求是地看待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地位有利于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规划和方案,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有效组织与实施校企合作实践活动工商管理实践教育基地既要满足营销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又要承担社会服务及科研成果推广的工作,要真正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职能和作用,需要制订校外实践教学计划,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组织与实施。
一方面将课程实训实践与校外实践基地活动结合起来,将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网络营销、营销策划、人力资源规划、薪酬管理、企业战略等课程实训实践纳入校外实践基地活动计划中;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现有实践条件和校外实践教育的师资力量以及不同年级大学生能力培养要求,科学制订校外实践教学计划。
低年级学生由于校外实践教育主要安排熟悉企业的相关组织机构、与专业相关部教学形式,每学期可安排1—2次;高年级学生以安排管理模拟实践为主,每次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10个人,分别到公司的相关部门进行实践学习,由于管理模拟实践的教学目标与参观学习是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要求,因此要采取集中时间的连续参与;大三和毕业班学生还适用于暑期实习和顶岗实习,为让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到校外实践教学中来,可考虑分批次轮流参与,轮换周期可延长至一个月或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