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教育教学案例(3篇)

综合实践教育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环保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开展了以“社区环保志愿者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关爱社区、服务社会。

4.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区环境现状,为社区环境改善提出合理建议。

三、活动内容1. 前期准备-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讲座,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 分组讨论,确定活动主题和实施方案。

- 向社区申请活动场地和物资支持。

2. 活动实施- 环保知识宣传:在社区内设立宣传站点,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向居民讲解环保知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 社区环境清洁:组织学生分组,对社区内的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包括街道、公园、绿化带等,以实际行动美化社区环境。

- 垃圾分类推广:在社区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指导居民正确分类垃圾,提高垃圾分类率。

- 植树造林活动:在社区周边选择合适地点,组织学生进行植树造林活动,为社区增添绿色。

3. 活动总结-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分享活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收集居民对活动的反馈意见,分析活动效果。

- 邀请社区领导和学生家长参加总结会,共同探讨社区环保工作。

四、活动过程1. 前期准备阶段- 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知识讲座,邀请环保专家为学生讲解环保知识,让学生对环境污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了以“社区环保志愿者活动”为主题的活动方案,包括宣传、清洁、推广和植树四个环节。

2. 活动实施阶段- 在社区内设立宣传站点,学生分组负责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环保知识,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

- 学生们分组进行社区环境清洁,不仅清理了垃圾,还向居民宣传环保意识。

- 在垃圾分类推广环节,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向居民展示了如何正确分类垃圾,提高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综合活动实践教学案例(3篇)

综合活动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校园环境。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校决定开展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案例以我校七年级学生为实践对象,通过一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知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构建绿色校园贡献力量。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 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活动内容(一)环保知识讲座1. 邀请环保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讲解环保知识、环保政策及环保法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和理解。

(二)环保主题班会1. 各班开展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观看环保视频、讨论环保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2. 学生撰写环保主题演讲稿,进行演讲比赛。

(三)环保手抄报比赛1. 学生以“绿色校园”为主题,制作手抄报,展示环保知识和创意。

2. 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和表彰。

(四)环保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活动,如植树、种草、清理垃圾等。

2. 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五)环保宣传周1. 在校园内开展环保宣传周活动,通过展板、海报、广播等形式,宣传环保知识。

2.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共同营造绿色校园氛围。

四、活动实施(一)准备阶段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

2. 搜集环保资料,准备讲座内容。

3. 设计环保手抄报比赛主题和评选标准。

(二)实施阶段1. 按照活动计划,分阶段开展各项活动。

2. 活动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 定期召开活动协调会,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三)总结阶段1.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分享活动心得。

2. 对活动成果进行总结,撰写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3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处理等问题。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行为,我校开展了以“走进绿色生态,体验环保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本次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当前环境状况,掌握基本的环保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和热爱,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三、活动内容(一)前期准备1. 教师通过课堂讲解、视频播放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我国环境现状和环保知识。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环保主题,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水资源保护等。

(二)实践活动1. 垃圾分类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将教室、学校周边的垃圾进行分类。

-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不同垃圾的处理方式,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节能减排实践:- 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内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如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

- 通过记录节能减排的数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3. 水资源保护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水资源调查,了解学校周边水资源状况。

-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发现水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成果展示1. 学生将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整理,制作成宣传海报、手抄报等形式。

2. 在班级内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心得,激发更多同学关注环保。

四、活动过程(一)前期准备阶段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兴趣。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环保主题,进行初步的资料收集和调查。

(二)实践活动阶段1. 垃圾分类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教室、学校周边的垃圾进行分类,了解不同垃圾的处理方式。

2. 节能减排实践: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内开展节能减排活动,记录节能减排的数据,直观地感受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案例(3篇)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案例(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本文以某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为例,设计一套综合实践教学方案。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了解国内外创新创业的发展动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沟通表达、项目策划和执行等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 创新创业理论:包括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创新思维、创业模式、商业模式等。

2. 创业项目策划:包括项目选择、市场分析、团队组建、融资策略等。

3. 创业项目实施:包括项目运营、团队管理、风险管理、市场营销等。

4. 创业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创业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5. 创业政策法规:了解国家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为创业项目提供法律保障。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前期准备(1)组建课程团队:由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负责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项目指导。

(2)确定课程进度:根据课程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计划,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收集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案例、政策法规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2. 教学实施(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践教学: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实践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3)团队协作:鼓励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项目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项目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项目质量。

3. 评价与反馈(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沟通表达、项目策划和执行等方面。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案例(3篇)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了基于项目驱动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使学生掌握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项目背景介绍智能家居系统是一种将家庭环境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相结合的系统,能够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远程控制。

本次项目要求学生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2. 项目需求分析在项目开始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确定以下需求:(1)系统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页控制家居设备;(2)系统应具备环境监测功能,实时监测家庭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3)系统应具备设备联动功能,当某个设备发生异常时,其他设备能自动作出反应;(4)系统应具备安全防护功能,如用户身份验证、数据加密等。

3. 项目设计与实现(1)硬件设计根据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如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等。

学生需要了解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电路设计和布线。

(2)软件设计学生需要设计系统的软件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和显示等模块。

采用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等)实现软件功能。

(3)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学生需要调试系统,确保其稳定运行。

4. 项目测试与优化(1)功能测试:测试系统各项功能是否满足需求,如远程控制、环境监测、设备联动等;(2)性能测试:测试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3)安全测试: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如用户身份验证、数据加密等;(4)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综合教学实践活动的案例(3篇)

综合教学实践活动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校园内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校决定开展一次以“校园环保公益活动”为主题的综合教学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污染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环保知识讲座:邀请环保专家来校进行环保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 调查校园环境污染: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校园环境污染调查,了解校园内垃圾、噪音、水体污染等问题的现状。

3. 环保宣传:以班级为单位,制作环保宣传海报、标语等,在校园内进行环保宣传。

4. 环保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清洁、植树造林、回收废品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5. 活动总结:各班级进行活动总结,分享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四、活动实施过程1. 准备阶段:学校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等工作。

各班级推选环保委员,负责本班的环保宣传和实践活动。

2. 实施阶段:(1)环保知识讲座:邀请环保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

(2)调查校园环境污染:各班级分组进行校园环境污染调查,记录调查结果。

(3)环保宣传:各班级制作环保宣传海报、标语等,在校园内进行宣传。

(4)环保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清洁、植树造林、回收废品等活动。

(5)活动总结:各班级进行活动总结,分享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总结阶段:学校对活动进行总结,评选出优秀班级和优秀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五、活动效果1. 学生环保意识明显提高:通过环保知识讲座、调查校园环境污染等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

2.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环保公益活动中,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了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老师教学案例(3篇)

综合实践老师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本案例以《我们的社区》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社区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 掌握社区调查的基本方法,如访谈、观察、记录等。

- 学会使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分析社区信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查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 教师通过PPT展示社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眼中的社区是什么样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社区生活经历,激发学习兴趣。

(二)准备阶段1. 教师讲解社区调查的基本方法,如访谈、观察、记录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社区作为调查对象,确定调查主题和内容。

(三)实施阶段1. 学生分组进行社区调查,包括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阶段1. 学生展示调查成果,包括图片、文字、图表等形式。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调查结果,总结社区的特点和问题。

(五)反思阶段1. 学生反思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关注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四、教学评价(一)学生自评1. 学生评价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2. 学生评价自己在分析、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提升。

(二)小组互评1. 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在调查过程中的贡献。

2. 小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教师评价1. 教师评价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综合实践_教学案例(3篇)

综合实践_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决定开展一次以“社区环境保护行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通过实际行动,了解社区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进学生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三、活动内容1. 前期准备-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 成立活动小组,明确分工,制定活动方案。

- 联系社区,了解社区环境状况,确定活动主题。

2. 实地调研- 学生分组,分别对社区的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调研。

- 记录调研数据,分析社区环境问题。

3. 问题分析- 学生针对调研结果,分析社区环境问题的原因,如居民环保意识淡薄、垃圾处理不当等。

- 结合所学知识,探讨解决社区环境问题的方法。

4. 行动方案- 学生提出具体可行的环保行动方案,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环保宣传等。

- 确定行动时间、地点、人员分工等。

5. 实施行动- 学生分组进行环保行动,如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清理社区垃圾、种植树木等。

- 记录行动过程,总结经验。

6. 成果展示- 学生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 邀请社区领导和居民观看展示,听取意见和建议。

四、活动过程1. 前期准备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学生分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明确分工,制定活动方案。

- 联系社区,了解社区环境状况,确定活动主题。

2. 实地调研阶段- 学生分组,分别对社区的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调研。

- 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 学生记录调研数据,分析社区环境问题。

优秀教学案例综合实践(3篇)

优秀教学案例综合实践(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环保行动”。

本案例以我校八年级(1)班为例,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二、案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让学生学会与社区居民、政府部门等各方沟通协作。

三、案例实施1. 活动策划在活动开始前,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召开动员大会,讲解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步骤。

随后,同学们分组讨论,确定活动主题和具体实施方案。

2. 活动准备(1)分组: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2)分工:根据各小组特长,分配任务,如宣传组、调查组、活动策划组等。

(3)资料收集:各小组收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如环保知识、环保政策、社区环境状况等。

3. 活动实施(1)宣传组:通过海报、标语、宣传册等形式,在社区内进行环保宣传。

(2)调查组:对社区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垃圾处理、水资源利用、绿化等方面的情况。

(3)活动策划组:根据调查结果,策划一系列环保活动,如环保讲座、环保知识竞赛、植树活动等。

4. 活动总结(1)各小组分别汇报活动成果,分享活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班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同学们的努力和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案例成果1. 学生环保意识明显提高,积极参与社区环保行动。

2. 学生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增强,学会了与社区居民、政府部门等各方沟通协作。

4. 社区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环保意识增强。

五、案例反思1. 活动策划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综合实践教研教学案例(3篇)

综合实践教研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为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以“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教研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教学案例。

二、案例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以“创新与实践”为主题,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能力。

四、案例实施过程(一)活动准备1.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2.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3. 教师提前布置活动场地,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二)活动实施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活动环节:(1)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如“环保”、“科技”等。

(2)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设计一个实践项目,如制作环保袋、设计科技作品等。

(3)成果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项目,分享心得体会。

3. 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实践项目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三)活动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表达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喜爱。

3. 教师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五、案例评价(一)学生评价1. 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

(二)教师评价1. 教学设计合理,活动组织有序,达到了预期目标。

2. 教师在活动中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一等奖(3篇)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一等奖(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本案例以我校化学专业为例,探讨如何通过综合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案例设计1. 实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对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设计、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实践教学内容(1)实验操作:基本实验操作、仪器使用、实验数据处理等。

(2)实验设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3)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

(4)问题解决: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3. 实践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讨论式教学法: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验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案例实施1. 实验准备(1)实验材料:根据实验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和试剂。

(2)实验指导:编写实验指导书,详细说明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

(3)实验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 实验实施(1)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实验设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3)数据分析:学生整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问题解决: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

3. 实验总结(1)实验报告: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结果和心得体会。

(2)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

(3)教学反思: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优质课案例综合实践教学(3篇)

优质课案例综合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开展了以“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本文将以此为案例,分析其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爱,增强社会责任感。

2. 教学内容(1)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环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

(2)环境保护的方法: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3)环境保护的意义: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环境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3)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评价法:通过观察、访谈、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

三、实施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组织学生分组,明确各组成员职责。

(3)联系环保部门,邀请专家进行讲座。

2. 课堂教学(1)导入:通过播放环保宣传片,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环境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4)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5)专家讲座:邀请环保专家为学生讲解环保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后拓展(1)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社会环保意识。

(2)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四、效果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本次综合实践教学的满意度。

结果显示,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兴趣较高,认为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活动有趣,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获奖综合实践课教学案例(3篇)

获奖综合实践课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生活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开展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综合实践课程。

本案例以我校四年级学生为例,详细阐述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成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垃圾分类的现状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实践能力;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绿色生活理念;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目前实行的垃圾分类有哪些吗?”2. 课堂讲解(1)介绍我国垃圾分类的现状:我国现行的垃圾分类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2)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介绍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分类标准。

3. 实践环节(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2)任务分配:每组学生负责调查本班垃圾产生情况,了解垃圾种类、数量等。

(3)实践操作: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进行垃圾分类实践,将收集到的垃圾按照分类标准进行投放。

4. 总结与反思(1)小组汇报:每组组长汇报本组调查结果和实践操作情况。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汇报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学生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教学成果1. 学生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

2. 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养成了绿色生活的良好习惯。

3.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优秀综合实践教学案例(3篇)

优秀综合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我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在这个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以某高校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开展优秀综合实践教学。

二、案例实施过程1. 课程设计与实施(1)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专业,运用互联网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创新创业理论、互联网技术、市场分析、团队协作、项目运营等方面。

(3)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项目实践、企业参观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教学环节(1)项目选题: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和兴趣,选择具有创新性和市场前景的项目进行实践。

(2)项目实施:指导学生进行市场调研、项目策划、团队组建、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环节。

(3)项目评审:定期组织项目评审,邀请企业专家、教授等对项目进行点评和指导。

3. 校企合作(1)邀请企业专家担任课程讲师,分享实践经验。

(2)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3)举办企业参观活动,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三、案例效果1. 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许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成功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实现了就业和创业的双重目标。

2. 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师通过实践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 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案例总结与启示1.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2. 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应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3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城市社区的空气质量、水资源保护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们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以“社区环保行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方案。

4.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三、活动内容1. 前期准备- 调查了解: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社区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如何解决社区环境问题,并制定初步的环保方案。

2. 实践活动- 植树造林:组织学生到社区周边的空地进行植树活动,美化环境,提高社区绿化率。

- 清理垃圾:组织学生进行社区环境清理活动,包括捡拾垃圾、分类投放等,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 环保宣传: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

-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环保方案,如设计环保产品、开展环保志愿服务等。

3. 总结反思-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分享活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四、活动实施1. 时间安排: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1周,实践活动阶段2周,总结反思阶段1周。

2. 人员分工:班主任担任活动总负责人,各小组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3. 资源保障:学校提供活动所需的工具、材料等,并联系社区相关部门协助活动开展。

五、活动效果1. 学生环保意识明显提高: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2. 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

3. 创新精神得到激发: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环保方案,展现了良好的创新精神。

综合实践教学微案例(3篇)

综合实践教学微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项目以“智慧校园”为主题,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智慧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项目概述项目名称:智慧校园设计与实施项目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认识。

3. 掌握智慧校园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项目内容:1. 需求分析:调查校园现有的信息化设施,分析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

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智慧校园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架构等。

3. 实施计划: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项目进度、人员分工、资源配置等。

4. 项目实施:按照实施计划,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施。

5. 效果评估:对智慧校园的建设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三、项目实施过程1. 需求分析阶段(1)组建项目团队:由教师、学生和校园信息化部门人员组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实地调研:对校园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

(3)数据分析: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痛点和需求。

2. 方案设计阶段(1)设计小组:将项目团队分为多个设计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设计任务。

(2)头脑风暴:组织设计小组进行头脑风暴,提出智慧校园设计方案。

(3)方案评审:邀请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3. 实施计划阶段(1)制定实施计划:根据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项目进度、人员分工、资源配置等。

(2)协调沟通:确保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顺畅,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4. 项目实施阶段(1)硬件采购:根据实施计划,采购所需的硬件设备。

(2)软件部署:安装和部署所需的软件系统。

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案例(3篇)

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私家车数量剧增,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绿色出行习惯,我校决定开展以“绿色出行,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包括公交车、地铁、自行车等;2. 培养学生绿色出行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介绍公交车、地铁、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特点、优缺点及使用方法;2. 绿色出行的重要性:讲解绿色出行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意义;3.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亲身体验绿色出行;4. 活动总结:分享绿色出行心得,反思自身环保行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城市交通问题;2. 学生讨论: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二)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1. 教师讲解公交车、地铁、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特点、优缺点及使用方法;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不同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场景及适用人群;3.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三)绿色出行的重要性1. 教师讲解绿色出行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意义;2. 学生讨论:绿色出行对个人、家庭、社会有哪些好处?3.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实践体验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不同的公共交通工具,进行实地体验;3. 学生记录出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分享出行心得。

(五)活动总结1. 学生分享绿色出行心得,反思自身环保行为;2. 教师总结活动成果,强调绿色出行的重要性;3. 学生讨论:如何将绿色出行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绿色出行理念的认同程度;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能力;4. 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通用6篇)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通用6篇)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通用6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做案例分析,案例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那么优秀的案例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篇1【案例分析】学生喜爱看动画片,却不太了解动画片,于是在学生对动画片充满兴趣下,产生了“探寻动画片的奥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期望经过开展探索动画片的奥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自我感兴趣的问题来进行综合实践探究活动的,使学生在知识上得以延展、在本事上得以拓展,这对学生都是有着现实的意义的。

这是一节主题生成课。

这节课的活动目标主要有:1、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探讨动画片的兴趣。

提高学生对动画片的正确认识,并调动学生参与调查实践的热情。

2、经过“问题导入——生成主题——分解主题——小组交流——拓展延伸”的过程,明白主题生成和分解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归纳、讨论等方法。

3、经过一系列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接收到更多有关动画的信息,增加知识。

引导学生进取思考,探寻研究小主题,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归纳问题、提炼主题”的本事,发展合作学习的本事,在合作交流中体验交往的乐趣。

挖掘“问题”是关键。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问题”是研究的起点,对问题的解决始终贯穿在活动的过程之中,所以,确定一个选题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问题性强不强。

如果一个选题不具备问题性,那势必会削弱后续一系列活动的研究性,所以,在主题生成课的教学结构中,寻找问题并将其转化成可行的、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课题是关键。

这节以“探寻动画片的奥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至于要探究什么问题,这个权利教师留给了学生。

但教师在学生挖掘问题时要给予指导。

在提问题过程中,经过思维发散式的头脑风暴,学生提出许多问题,但有时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虽然形式多样,问题的指向却大致相同,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将众多的问题进行归类,逐渐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类的概念,并能构成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产生了小主题。

综合实践的教学案例(3篇)

综合实践的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决定开展一次以“社区环保公益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社区,了解社区环境现状,参与环保行动,提高环保意识,同时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等综合能力。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社区环境现状,掌握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组织、协调、沟通等综合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关爱社区、保护环境的热情。

三、活动内容1. 前期准备- 选题与分组: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分为宣传组、调研组、实践组三个小组。

- 资料收集: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资料等方式,收集关于环保知识、社区环境现状等资料。

- 制定方案:根据活动目标,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分工等。

2. 活动实施- 宣传组:负责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单等,通过校园广播、班级群等方式进行宣传。

- 调研组:深入社区,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社区居民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和环保行为。

- 实践组: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环保活动,如清理社区垃圾、绿化社区环境、宣传环保知识等。

3. 活动总结- 成果展示:通过制作PPT、视频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分享活动心得。

- 反思与改进:总结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四、活动过程1. 前期准备阶段- 学生们积极参与,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分为宣传组、调研组、实践组三个小组。

- 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2. 活动实施阶段- 宣传组制作了精美的宣传海报和宣传单,通过校园广播、班级群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了活动的影响力。

- 调研组深入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社区居民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和环保行为。

- 实践组组织了社区居民参与清理社区垃圾、绿化社区环境、宣传环保知识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3篇)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工程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

为了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软件工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以《软件工程》课程为例,设计并实施了一个基于项目驱动的综合实践教学案例。

二、案例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使学生熟悉软件开发的流程和规范,为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案例内容(一)项目选择与需求分析1. 项目选择:选择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如“在线考试系统”、“校园二手交易平台”等。

2. 需求分析:组织学生进行需求调研,分析用户需求,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二)系统设计1. 总体设计: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架构、模块划分等。

2. 详细设计: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数据结构、算法、接口等。

(三)编码与测试1. 编码:学生分组进行编码,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按阶段提交代码。

2. 测试:对系统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质量。

(四)系统部署与维护1. 部署:将系统部署到服务器上,进行实际运行测试。

2. 维护:根据用户反馈,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优化。

四、案例实施(一)教学准备1. 课程设置:将《软件工程》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并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2. 师资力量: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3. 教学资源:提供必要的软件、硬件设备和网络资源。

(二)教学过程1. 项目启动:教师介绍项目背景、目标和实施计划,学生分组。

2. 需求分析:学生进行需求调研,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3. 系统设计:学生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4. 编码与测试:学生进行编码和测试,教师进行指导。

5. 系统部署与维护:学生进行系统部署和测试,教师进行评估。

(三)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中西节日的对比――请关注我国的传统节日天堂初中第一部分:教师教学设计一、课题的来源一则《韩国申请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引起中国广泛关注和讨论,当然也折射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不重视,相反,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越来越流行。

学生中更是钟爱洋节,为什么会这样?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二、实践活动目标(一).教学过程目标设计1、学习并体会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2、通过亲手制订问卷学会制订简单的调查问卷;3、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网络利用情况;4、通过文献研究了解网络给学生带来什么;5、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成果目标设计通过调查中学生对洋节日的热衷程度、对我国传统节日了解的多寡,探求正确地指导中学生重视我国传统节日的方法,令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复兴传统节日提供参考意见三.活动过程设计大概四个月的时间,具体安排如下:第一步:(一月时间)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完成《开题报告》第二步:(一月时间)根据访谈和查阅相关资料制定调查问卷第三步:(一月时间)选择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完成《中期报告》和中期成果展示第四步:(一月时间)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第五步:(在前四步进行的同时进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应知识,和生活中发生发展的相关事件及评论报道最后,写出《结题报告》和完成成果展示等四.活动成果展示设计:活动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第二部分:各种相关资料;第三部分:各种结题成果第四部分:学生活动过程的图片以及活动后的感受。

五.评价及学分认定从学生参与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结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部分:学生学习案例一.课题的选择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越来越流行,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却越来越不受人们青睐。

为什么洋节日越来越火爆?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文化价值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为此,我们将展开研究。

二.课题目标通过调查中学生对洋节日的热衷程度、对我国传统节日了解的多寡,探求正确地指导中学生重视我国传统节日的方法,令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复兴传统节日提供参考意见。

三.课题的实施1.资料的收集当研究方案确定之后,课题组成员开始行动。

首先是收集资料,同学们通过学习明白,研究工作必须建立在充分拥有和利用资料的基础上。

我们主要获取资料的方法有二种。

第一种:利用因特网的搜索功能。

让课题组中的人员从网上查阅一些关于中西节日的资料,和中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一些情况。

第二种:制作调查问卷。

相关的成员针对中学生对中西节日不同方面的对比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亲身深入研究调查中,了解中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情况,并作了进一步的了解。

收集资料不是简单的拿过来,而是要对已收集的资料分门别类,将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

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有用,还有分析整理。

表1 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课题题目:中西节日的对比——请关注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时间:2009至2010学年度上学期第活动地点:学校五周参加活动成员:语文组老师活动内容:1.目的:了解中学生如何看待中西节日2.形式:上网3.过程:由指定的同学上网查阅一些关于中西节日的资料,和中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一些情况4.结果:得到我们预期的结果表2 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课题题目:中西节日的对比——请关注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时间:活动时间:2009至2010学年度上学期第十周活动地点:学校 参加活动成员:语文组全体老师活动内容:1.目的:深入了解中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情况2.形式:制作调查问卷3.过程:讨论分工一名同学制作调查问卷,另外两名同学负责派发调查问卷并统计汇总资料4.结果:得到关于我校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实际数据问卷调查表3 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过程:全体组员针对提供以及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结果:共同分析汇总资料,撰写成果2.数据分析通过上网搜集资料与问卷调查以后,课题组的同学们再一次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的专题讨论会。

通过对问卷调查中中学生对待中西节日态度的比较分析,把我校中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情况用数据表示说明,采访学校同学的调查表结果用文字说明。

对中西节日对比的调查问卷据统计表(见表4)3.结论的得出课题组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青年还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比较感兴趣的,认为传统节日意义重大。

他们知道的传统节日都比西方节日要多,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内涵了解也比西方节日要深得多。

但是,他们都觉得西方节日比中国传统节日过的更有气氛,而他们对于一些传统风俗不能坚持的原因归于环境的限制,还有的就是传统风俗繁琐,没这个时间。

大部分表示自己能坚持传统节日的习俗,认为西方节日的传入是由于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猎奇心理,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传统文化在人民心中。

四.课题成果1.调查报告下表为我组成员制作的调查问卷与结果表4 问卷调查报告关于对中西节日对比的调查问卷1. 您对……比较有兴趣A、中国传统节日 68.66%B、西方节日31.34%2. 春节对您来说是A、传统节日,意义重大80.70%B、只是一个假期,与其它假期没什么区别19.30%3.您知道下列节日的具体日期吗(多选)A 元宵节19.90% B端午节21.71%C清明节27.60% D圣诞节23.07%E复活节5.88% F万圣节1.80%4、您觉得过中国传统节日时节日气氛浓吗?A、很有节日气氛25.37% B节日气氛一般64.18%C、没什么节日气氛7.46% D没注意2.98%5、您觉得过西方节日时节日气氛浓吗?A、很有节日气氛40.58% B节日气氛一般49.28%C、没什么节日气氛2.90% D没注意7.25%6、您能说出多少个中国传统节日?A、1-2个4.41%B、3-5个39.7%C、6-10个45.59%D、10个以上10.29%7、您能说出多少个西方节日?A、1-2个23.52%B、3-5个63.24%C、6-10个11.76%D、10个以上1.47%8、您了解多少个西方节日的来源和内涵?A、1-2个76.81%B、3-5个20.29%C、6-10个1.45%D、10个以上1.45%9、您了解多少个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内涵?A、1-2个21.74%B、3-5个59.97%C、6-10个17.39%D、10个以上2.90%10、您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比西方的节日高吗?A、是66.67%B、不是0%C、差不多33.33%11、您是否能坚持传统节日的习俗(比如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包粽子等)?A、全部坚持48.53%B、坚持大部分29.41%C、坚持小部分17.65%D、基本没有4.41%12、您觉得为什么西方节日在中国流行起来了呢?A、商家为促销商品而大力宣传11.59%B、西方节日的内涵和意义得到了解4.35%C、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有猎奇心理15.94%D、借西方节日弥补中国传统节日4.35%13、您觉得西方节日的传入是否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A、是19.64%B、否7.14%C、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传统文化在人民心中55.36%D、不知道8.92%14、您了解西方人是如何过西方节日的吗?A、了解3.13%B、了解一点儿62.5%C、不太了解32.81%D、一点儿不了解1.56%15、对于一些传统风俗为什么不能坚持?A、传统风俗繁琐,没这个时间27.94%B、觉得没这个必要19.12%C、自己想要坚持,但是环境不允许39.71%D、根本不了解13.242.对加强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建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我们是天堂初中初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我们研究的课题是“中西节日的对比——请关注我国的传统节日”。

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1.青少年都对传统节日比较感兴趣,但由于环境等种种因素不能坚持传统节日;2.认为传统节日的节日气氛不如西方节日;3.对西方节日在中国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商家为倾销商品而大力宣传,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有猎奇心理;4.都认为传统节日根深蒂固在广大人民心中。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呢?如何能使更多的人关注我国的传统节日呢?在此,我提出几条建议:1、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今天,我们不能闭关锁国,在发扬光大咱们自己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也要汲取西方节日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我所用……2、提高传统节日文化质量,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改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组织节日慈善活动等。

3、通过借助媒体宣传引导、推进节日读本进入中小学等形式努力让公众温习传统;要改良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大众心理相契合,不断创新丰富传统节日文化。

4、优化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

在民族精神中,民族凝聚力具有突出的地位。

民族凝聚力整合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激发着人们的强烈的向心力,构筑了中国人家国统一的群体意识。

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希望领导们能借鉴。

此致敬礼天堂初中2010年4月五.学生体会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获得了一次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缺一不可。

在研究本课题的日子里,我们为调查采访,搜集资料而东奔西跑,苦在其中,乐在其中,得也在其中。

这次研究,使我们更加明白中学生课外阅读选择的情况。

我们一起讨论了这个课题,分析了各种心理。

这样,我们获得了许多,了解了青少年对中西节日的不同态度。

这次研究性学习,培养了我们共同协助,互相帮助的精神。

让我们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将对我们日后的生活,学习产生良好的影响,将大大提高我们的素质。

我们不仅成功研究得出结果,也获得了许多珍贵的东西。

感谢学校、老师给我们一个锻炼机会,我们会继续努力!六.课题总结中西节日的对比,无疑是一个热点话题。

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去探究中学生对中西节日的不同态度。

这样,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想法以及思想,对症下药,让大家关注我国的传统节日!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都具有凝聚亲情的文化特点,但是在友情的凝聚方面显得较为欠缺,而西方的一些节日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憾。

如许多中国的年轻人借圣诞节之机互赠礼品、聚会畅饮,使人之友情得以融合与升华。

我们在收集的资料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显示。

但一定不能忘本!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己任!在研究过程中,小组人员共同合作,一些访问中学生,一些做数据统计,一些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让整个过程有序进行,遇到问题,相互帮助,相互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