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中学化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R e s e a r c h
2 0 1 4 年1 月 下旬 刊
教学・ 信 息
参 与 式教 学是 一 种 开放 式 的课 堂教 学 活 动 , 是一种能够引 导 学 生个 体 参 与 到 群 体 活动 中 , 与 其 他 个 体合 作 学 习的 教 学 方 式。 在参与式教 学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 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老师 关 注 每位 学 生 , 引导 和 帮 助每 个 学 生主 动 自发 的 、 平等 互 动 的 投 身到 学 习 中来 , 并将知识、 理 念 融入 到 各 种 活 动 中 . 对提 高 学 生 自学 能 力 、 思辨能 力、 知识整合 能力、 语 言表 达 能 力 、 与人 合 作共 处能 力 等 都具 有 相 当大 的作 用。 平等参与 , 共 同合 作 音 乐课 表 现 性很 强 , 往 往 基 础好 的和 表 现 力强 的 学 生 比较 容 易得 到 重 视 , 而有 些 同 学则 得 不 到 重视 , 作 为教 师 , 首 先要 承 认 和 关注 每 个 学 生 音 乐表 现 方 面 的差 异 性 , 并 以平 等 的 态度 对 待每 个学生 , 在 充 分 沟通 的基 础 上 建 立 平 等 合 作 的 关 系 , 营 造 种 宽松 、 愉悦 、 积极 的 学 习氛 围 , 使 所有 的 学 生都 有说 话和 表 现 的机 会 , 都 能参 与 到 学 习活 动 中来 , 让 学 生在 参 与体 验 中 , 感 受到 音 乐情 绪 带给 自 己的影 响 , 激发 学 生 学 习音 乐的 兴趣 与调 动 学 生参 与 活 动 的 积极 性 . 并 引 导他 们 尽 可能 用各 种 形 式 来表 现 教 材 中 的 内容 。 每 个 同 学都 能行 动 起 来 , 出主 意 、 想 办 法、 参 加 到 各 种 角 色的扮 演 中 , 使 课 堂 气 氛 活跃 、 热烈 、 充 分体 现 平 等 参与。 二、 转变 角色 , 教 学 相 长 参 与 式教 学是 一 个 互动 学 习 的过 程 , 所 有 参 与 者 都是 积 极 平等的合作关系 教 师不 再 是 传 统 意义 上 的 单 纯 的知 识 传授 者 和课堂的主宰者, 由教 学 中的 主 角转 向平 等 中的 首 席 !也 就 是 学生 学 习 的 引 导者 、 促进者 : 而 学 生 的 学 习进 程 也要 从 过 去 被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化学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更新和改革。
如何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已成为当前化学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化学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理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老师为中心,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
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化学知识。
通过实验操作、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强调跨学科的整合,促进知识的联结和应用新课程标准提倡知识的整合,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与生物、地理、物理等学科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可以引用物理知识解释化学现象,利用生物知识探索化学与生命的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探讨环境污染、能源利用等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社会实际情况相联系,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新课程标准倡导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他们通过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论文撰写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范文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已逐步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
初中化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也面临着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实施有效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特点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探究、实践、合作等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2.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新课程标准强调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
4.重视实践与探究: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通过实验、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和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应运用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情境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和实验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差异化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5.过程性评价: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态度、方法、知识等方面的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6.整合性教学:教师要善于整合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形成跨学科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如何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探讨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探讨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学生实验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等策略,为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水平。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找到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途径,提升学生实验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
通过明确研究目的,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教学实践,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研究目的也在于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3 意义和价值高中化学教学在新课改下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因此研究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意义和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和要求,有效应对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学生实验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教学模式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可以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和方法,开拓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通过总结研究成果,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以及实际应用教学策略,可以为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新课改的实施对高中化学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课改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参与、探究、发现、合作的学习方式。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要重视实践环节的设置。
高中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机会,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理解和总结。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要加强实验教学的环境建设。
实验教学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同时也需要一个安全、整洁、有序的实验环境。
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善和使用安全。
教师应该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的安全指导,确保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并且积极监督学生的实验过程,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辅助实验教学。
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互联网的普及也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使实验教学更加丰富多样。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实验教学的环境建设,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初中化学这门学科也发生了更新换代的变化。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相对较为集中且重要,因此在新课改下,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至关重要。
一、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材的更新比以往更为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过程中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以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在初中化学的实验环节,有些学生比较羞涩或胆小,可能对实验操作不够积极主动,这时候可以选择采用小组合作或双人合作的方式,让他们有更加宽松的环境进行实验,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对于较为聪明的学生,要通过拓展课外知识、研究课程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等方式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更加独立地学习和思考,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初中化学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反复实验演示,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在实验操作期间,可准备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实验操作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得以巩固和拓展,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三、重视科技手段的应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科技手段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可以借助一些化学实验视频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视频演示,更加直观且深入地了解每个实验背后的设计原理和过程。
此外,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进行授课,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科学知识。
四、注重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注重教材循序渐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法,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使学生真正沉浸在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探析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探析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并以此提高教学有效性。
初中是学生接触化学的第一个阶段,是为学生之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的阶段,因此,初中教师在教学化学时应当要不断反思和创新,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化学在初中阶段属于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步阶段,对于学生整个化学学习生涯来说有着奠基的作用,对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发展亦有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初中化学教师关注到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要着重采取多种手段来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理解和看法。
一、认真备课,备好学生、教材和习题在新课程的框架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认真备课。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要求教师备好教材、学生和习题,让教师懂得如何上课,明确上课的具体安排,知道上课需要做到的事情。
初中化学教师做好备课内容,首先,做到备好教材,钻研出教材的主旨内容,知道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就可以在课上突显出这些重点内容,引出化学内容的难点问题,带领学生共同学习难点内容,一起解决难点问题。
其次,教师要备好学生各个层次,按照学习能力不同划分为三个主要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认识到每一个层次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了解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最后,初中化学教师要备好习题,做到难度适中,设计出各个难度的习题,可以及时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应用不同难度的习题,充分发挥出习题教学的作用。
二、点拨难点,事半功倍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课的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课的教学策略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经常觉得自己对某些知识解释、讲解已多遍了,可学生为什么还不会呢?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为什么学生不重视化学呢?为什么对化学就不感兴趣呢?这令我们教师忧心重重,为什么有的学生化学成绩不理想,其它学科会学得很好呢?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追究原因,关键是看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了怎样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是否把老师所教化为了自己的能力.所以为了学生长远的发展,我们应积极的开展教学改革,我觉得做好以下几方面很重要。
一、教学中注重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循环渐进、层层深入的培养,刚开始学化学时,注重引导学学会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随着学习的深入慢慢教会学生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例如:气体的制取,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实验装置的设计,对于实验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演示操作,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失败了也不要批评,应引导学生及时查找原因,化学课中需要掌握的概念、原理较多易混淆,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对概念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注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课堂上对学生应全面观注,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图,从而使知识变得清晰明朗。
比如学习酸碱性质时,可以将硫酸和盐酸对比归纳,分析推得酸的通性,这样教学效果好,学生学后不易遗忘。
二、采用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改进或创造一些实验情境,这样不仅能弥补教学知识的内容和遗撼,还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当我们学习碱的性质时,我们可以用酚酞溶液画一幅小花,然后喷上氢氧化钠溶液,小花变红了,学生们在新奇的实验现象刺激下,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适时提出问题,是哪种粒子使小花变色呢?同学们纷纷提出猜想和假设,有的说是氢氧根,有的说是钠离子,然后带着问题设计实验证明,最后总结归纳。
学生记忆深刻,达到了教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平时我们在实验中鼓励学生敢想、敢做,勇于探索,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坚持长期不懈,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学生的思维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浅析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
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
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
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二、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首先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
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摘要:化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化学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转变,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趣味性,并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验操作,还要学生进行具体的生活实践,促进高效化学教学课堂的形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新课程标准开展的。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希望教师能通过改善教学观念并进行多样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让他们的创新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巨大魅力。
一、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就有动力去克服学习上的阻力,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学生的动力才会更加持久,学生才会积极地去学习。
因此引入新课时,要创造一种能迅速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对所学的新知与自己的兴趣相联系时,学生对新知的认同感就越强,他们接纳新知的愿望也就越强烈。
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想让情境创设的恰到好处,就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让学生的情感在情境的创设下更快的投入到知识的获取中。
首先,从获取知识的角度出发,知识的获取总是发生在一定情境之中,学生需要在不同的情景中重新构建自己的化学认知,并获得有意义的化学知识,从教师层面上来说,高中化学教师要把知识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
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教学目标明确,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突出哪些重点,突破哪些难点都一定要认真的揣摩。
要想成为学生们喜欢的教师,就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练,无论多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技巧,都要通过实践才能够掌握。
其次,学习化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具体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不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
比如在上高中原电池教学的内容时,教师为了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进行了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分别将铁丝和铜丝放在了稀硫酸溶液中,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不同的实验结果,然后根据组内同学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之下,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确定教学主题、制定教学目标、提取凝练教学内容、展开多元教学活动等多个维度着手,贯彻落实大单元教学方法,从知识、技能、素养等多个维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推动初中化学教育事业的改革进程。
关键词: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一、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在探讨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大单元教学是什么。
大单元教学是教师在对照教材、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划分好的一个单位模块,也可以是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或者说是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知识结构单元。
大单元教学相当于一个特定结构的“课程细胞”,它突出体现课程的整体性、连续性、发展性。
分析大单元教学的优势有哪些,要从分析大单元教学的特征开始。
第一,大单元教学最大的特征就是整合性,教师将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均纳入知识单元、情感态度、核心素养等要素,从而提升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第二,大单元教学将零碎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构成一张具有系统性的知识网络,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学习单个“课程零件”知识的时间,还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使学生形成深刻记忆。
由此可见,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大单元教学能够减负提质,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途径(一)确定教学主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大单元教学实践,其基础和前提则是确立大单元教学主题,而主题的确立往往需要从化学新课程标准、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等多个维度,展开综合性的思考和探讨,以此才能使大单元教学主题的确立更加科学、合理,才能让教师的教学方向更加清晰、明确,为后续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和支撑。
(二)制订教学目标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整个教学活动推进的灵魂和指向标,也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核心环节,确立大单元教学目标强调教师应该立足于整体,立足于大观念,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从更深层次认识到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制定并非是简单、机械地将各个课时的教学目标相组合,而是应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的探究式教学策略分析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的探究式教学策略分析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归纳规律,从而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分析探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探讨其特点和优势,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实施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的特点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研究问题,积极探索和发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亲自体验和观察现象,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
3.强化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探究式教学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或整体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二、探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构建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在实验的开始阶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问题,引发他们对实验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给定一组实验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原因。
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在实验的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目的和所要研究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在酸性溶液中,甲基橙是一种有效的指示剂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来验证答案。
3.开展探究性实验。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学生可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归纳规律,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设计实验评价方案。
在实验的结束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评价方案,评价实验的可靠性、准确性和适用性等。
学生通过评价实验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还能培养其批判思维和科学态度。
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策略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化学实验,展示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使用多媒体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启发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提出刺激性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和展示,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合作中主动学习。
三、实施探究式教学实施探究式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方法。
可以通过实验设计、观察分析、问题解决和总结归纳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化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四、强化知识与能力的整合新课程的初中化学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培养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既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实验报告和综合评价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六、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七、强化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通过设计和展示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八、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新课程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和化学模拟软件等方式,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九、注重学科思维与学科方法化学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如化学概念思维、化学模型思维和化学推理思维等,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 标准 的实行对 教学 内容 、教学方
教学理 念都 提出 了更 高 的要求 , 而初高 中 面更广 , 有些 内容甚至是原来高二、 高三教材中 .过程 中也注意到了初高 中知识 点的衔接 ,因此 法 、
的知识 。 教材经过这样调整 以后 , 再与初中的教 : 教师可 以充分利用教材 已有的资料进行两者的 化学 的衔 接教 学又是 提高高 中化学教 学质量
21 年3 8 00 月2 日
《 新课程 》
新 课程 标 准 下 初高 中化 学衔 接 的教 学策 略
⑩福州市格致 中学 王小玲
摘
要 : 课程 化学 教 材在 投 入 使 用 之 后 ,: 新
二 、 好 衔 接教 学 需 要 采取 的措 施 搞
一
些无条件演示的实验 ,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进 4加 强学法指导 , 学生尽 快适应 高 中阶 . 使
还有待于在今 高~化学 中,各化学知识出现以下几个特 : ’ 化学式的书写 ,懂得通过物质 的化学式 的分析 何能进一 步完 善衔 接教学策略 , 以大纲为指 点: ①由“ , 抽象” 形象, 到“ 。②由“ , 本 : 现象, 到“ 来对物 质进行分类, 这样可以以旧 带新、 浅人 后 的教育 实践 中进 一步深入研究 , 以 质” 。从而形成“ 位——构——性 , , 的化学思维 。: , 深 使学生学会通过化学性质 、 结构 、 电离情况 导 , 活 教 材 。 用
内容 、 物质的量 的相关概念 和计算 、 物质结构的 : 要操 之过急 ,要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地深 变 , 提高学生审题和解题的能力 。
部分内容、反应原理 的部分内容 以及有机的部 化 , 对较难理解 的个别概念可分阶段给出定义 ,
分内容,与原来 旧教材中高一 的内容相 比涉及 : 最后再达到完善的定义 。必修 1的教材在编写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作者:李菲菲来源:《家长·下》2024年第02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标更加强调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科学教育领域。
初中化学作为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策略的优化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大单元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对化学概念的深入理解。
本文基于新课标背景,详细探讨了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大单元教学策略是一种综合性教学方法,其将传统的按章节划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较大的主题或单元为中心进行教学,通过整合相关联的知识点,形成一个连贯的学习单元,使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概念和主题被有机地联系起来,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整和系统的知识结构。
开展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效率,对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整合相关知识点,开展主题教学整合相关知识点和主题教学,即将分散的化学知识点组织在统一的主题下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其不仅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还促使学生从宏观视角看待化学现象,帮助他们构建系统化的化学知识体系。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通过主题教学,能够有效地联系不同章节的内容,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理解化学的应用和原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其中,跨知识点的整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溶液》主题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溶液的形成”为开端,通过直观的实验如盐水溶液的制备,引入溶液的概念。
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观察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理解溶液的形成机制。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讨影响溶解过程的各种因素,如溶质的粒度、溶剂的温度和搅拌强度等。
其次,在“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部分,教师需详细讲解不同浓度的表示方法,包括質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浓度等,通过计算练习和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表达和计算不同类型溶液的浓度。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总复习教学策略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总复习教学策略一、综述近年来,高中化学教育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新的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正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在这种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需要采用全新的教学策略来应对这些改变,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压力。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总复习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总复习教学策略1.教师的角色转变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将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充当学生的导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助学习,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总复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十分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来提高他们的主动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和提问。
3.强化基础知识化学是一个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学科,因此,强化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教师应通过讲解、复习课堂和习题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系统地巩固基础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学生能够将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情境中。
4.制定复习计划有一个明确的复习计划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根据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并向学生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
在制定复习计划时,教师应考虑每个单元的复习时间、方法和重点。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5.多媒体教学辅助在新课程下,多媒体教学辅助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如电子白板、投影仪和计算机等,来展示化学实验、分子模型和化学方程式等。
这些多媒体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
6.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在总复习阶段,评价方法应多样化,以评价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化学教学一体化策略
教育新探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化学教学一体化策略■胡瑞摘要:初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融合新课程改革中的标准和思想,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策略的灵活应用,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依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一体化教学取得丰硕的成果。
新课程改革中的思想会促使课堂教学综合性的提升,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初高中化学教师要通过一体化教学思想,进行知识点的有效衔接,从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入手,分析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初高中化学课堂综合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主要简单分析和介绍了初高中化学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化学;一体化教学;策略前言:化学是学生在初高中时期的重点学习内容,但高中时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较低,化学学习成绩逐渐下降,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初高中时期对化学知识的衔接教学不足,让学生对新知识点产生陌生感,同时对难度增加的化学知识产生排斥心理。
因此,在新时期的化学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初高中化学知识的一体化教学,改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成绩下降、学习信心不强的状态,应用一体化教学做到有效的衔接,引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实践思考,总体提升高中化学的综合教学效果。
一、初高中化学一体化教学的主要内涵一体化教学在内涵上只将初中化学知识作为高中课堂化学教学的主要切入点,为高中时期的化学教学和学生在高中课堂中的化学学习做到基础准备。
教师要寻找初高中化学之间的衔接点和融合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改革日常课堂教学的手段,避免分科教学的现象,应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储备和主动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意义和内涵,推动初高中化学总体教学质量的进步。
一体化教学也会促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中学习的知识点更加全面,让学生在核心学习中得到总体进步。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初高中化学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策略(一)初高中化学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数是指教师要首先了解课堂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学习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感知和掌握化学学习的基础方式,增强学生完成化学学习的信心。
新课程下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策略
新课程下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策略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大部分教师能自觉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活动,课堂上能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然而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又不难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貌合神离的现象,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性。
本人认为如何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实施我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才是当前我们这些基层教师们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现就本人在化学课堂中的一些有效教学尝试与诸位共享。
一、何谓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二、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一)有效“讲授”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常见教学方式。
尽管化学课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比喻,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
例如:“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抽象的知识及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如果通过学生探究讨论,往往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这样费时、费力、费神还不算,而最终学生获得的顶多是一些表层的东西。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哪些知识可通过活动探究,哪些知识要通过教师教授,我们化学教师一定把握好分寸,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二)有效“提问”和“讨论、思考”无论“讲授”多么精彩、有效,教师的讲授都是有限和零碎的或者说是辅助性的,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则需要有效地“提问”,并“激发”学生讨论、思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互动”的状态。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策略
学生做 小组长 ,由他 负责取 用药品、仪 器 ;及 时查清丢失、损 坏的仪器 ,药品
2学生分组实验课教 学中存在 的 中观 察不到一些细微现象、反常现象 , 的消耗情况。小组长实验课 后负责将这 问题 或者看 到但视 而不见。实验 药品大量 浪 些情况 向老 师报告,以便 实验教 师及 时
在 学生未进 实验 室前,对班 里的学
生进行分组 、编号 ,固定他们在 实验 室
的座位 ,座位表名单在各班 张贴公布 。
这样做 的 目的是有个 约束 ,所用仪器 药 品都 固定到人 , 如果 出现 问题便于追查。 另外,每 组选 一个 责任心 强、有 能力 的
精 神和 实践能力 , 促进教 育教 学改革具 养 成很好 的实验 习惯。有些学生提前填
能力
为什 么反应过 程 中不 可以搅拌? 为什 么要用 水浴加 热而不是 直接加 热?等等 。
教 师 的主 导作用发挥 到最 大,加强过程 指导监 控是 必要手段 ,
3 . 2培养学生正确熟 练的实验基本操作 3 . 4 学生 分组实验过程教师应加强过程指导监控 化 学实 验基 本 操 作是 做 好 实验 最 根本 的保证 ,教 师要让 学生严格按规定 操作。 1 ) 从 理论 上讲清错 误操作 可能 导致的严重后果 。 2 澉 好课 堂演 示实验 。 体 现在教 学过程 中必须先 让学 生讨论再 交流 ,最后 动手实验 。这 样 才 能让 学生少走 弯路 ,教 学效果达 到最优化 。有的教 师怕学 生设 计 不 出来探 究方案 ,就 提前 给学生写 出详细 的实验过程 ,学生 只需要 按 照教 师的指导操 作就可 以 了,没有体 现 出学生 的探 究过程。 学生
是浪费时间与精力 ,直接把 实验 结果 告 诉学生就可 以了。 在这样 的思想指 导下 , 造成学生的分 组实验开 出率很低及 完成 质量不好。教 师泛泛而谈与学生亲 自 动 手得到 的知识是完全不 同的。学生得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中学化学教学的策略
摘要:教学过程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而更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作者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结合课堂实例总结出化学教学中的三大策略并加以运用。
关键词:化学新课程思维形象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应用化学原理去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而启发诱导式思维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主动活泼自觉的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启发的策略是值得研究的。
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精心设疑启发诱导激发思考
形成于思,思源于疑。
思维由问题引发。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启发式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使学生去思考、分析、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在讲氢气的化学性质时,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可直观演示。
那为什么采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气管为何紧贴试管上壁通人试管底部。
操作上又为什么先通氢后点灯试验完毕又先撤灯后停氢呢?氢为什么能够夺去氧化铜的氧,证明氢气的什么性质?这样通过设置情境把学生探求欲激发出来,这就使我们的教学有了”弹性”。
就会紧扣重难点设置情景一环扣一环形成持续驱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把握教材驾驭知识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通向客观真理的途径和桥梁是思维。
有了正确深入的思考,并与实践相结合,就可能会有新的感悟和新的发现,就会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发生层次的飞跃。
在化学教学中只有把握好了教材,驾驭了知识,才能运用教师的智慧,多种形式的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运用具体形象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如:讲述《核外电子排和》知识时,可通过形象的描述一个蜜蜂采蜜路线似乎没有规律,但通过仔细观察,斟密思考就可知道,蜜蜂运动是有规律的,是在一定区域内运动的,而核外电子排布也有同样的形式,因而用具体形象或直接运用感官接受具体信息引起学生兴趣来培养学生形象
思维能力。
还可运用类比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如:核外电子运动的知识中电子质子中子是微观的,如用宏观的太阳和地球的相对运动形象描述,利用相似性由宏观突出微观就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事物的特征。
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还可通过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而实验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利用实验可直接形成感知认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如:用镁的燃烧实验来帮助学生学习化学变化的实质。
其次完成了形象思维的培养下一步就是启发诱导思维的培养。
通过启发诱导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纵深发展。
学习过程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向互动的创造性劳动,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知识情趣、科技奥妙、学习意境以及知识在实际生活的实用性而激
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具有抽象特点的化学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学习向纵深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
如:在讲解氢气燃烧的性质时,让学生观察现象看导气管深入烧杯中的不同深度而观察到不同的现象,然后让学生深入考虑为什么在导气管深入超过不1/3的深度就看到演示实验的预期效果否则就看不到呢?这样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就可深刻理解和把握知识,提高对知识的驾驭能力。
三、融通建构立体整合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辨证统一起来。
运用发散性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启发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全部信息进行放射性多方位发散多方位论证,多因素分析。
例如:化学计算一题多解,可利用质量守恒法、差量法、无数据计算法或关系式法等。
基础理论教学中,对一个问题,一个论点从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加以论证。
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分离和物质的鉴定,多种鉴别方法的设计等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爆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发散性若没有收敛性思维作补充,容易发散无边,变成幻想、空想、瞎想。
因此,当学生的思维发散到一定程度就要适当收敛。
例如:学生对开放性试题的解答,探究性试题的研究,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对众多的方案进行比较,寻找最优的答案,从而使学生思维达到辨证统一。
这种方法是提高中学化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型人才的主要前提。
将知识整理形成清晰的体系。
如启发学生一实验多方案,引导学生对多方案进行比较其科学性并检验其可行性,从而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学生学习由浅入深的过程就像是在山下的仰视看到的只是部分,而融通建构立体整合过程就相当于到达山巅的俯视,它具有整体领略的性质,具有全面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极富哲理性的诗句。
它告诉我们事物本来是多姿多彩的,从不同角度来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只有善于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去看同一事物去认识同一问题,才能抓住事物或问题的本质,才能全面看问题,突出重点,抓住实质,全面认识问题,寻求最佳方案,把问题解决好。
新课程的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通。
一方面在课堂理论知识学习时,要尽可能的用化学知识联系实际进行应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回归生活不要光做不学,这是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双向互动的融通。
教学中运用三大策略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面对新颖试题且能够灵活应变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人才的重要前提。
通过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而更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即”授人之鱼”,不如”授人这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