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综述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

20
整理ppt
听反应检查
用一长方形的塑料盒,盒内装有 干黄豆或玉米粒8-10颗,摇动时 可发出“格格”声。在小儿视线 外,距左(或右)耳10-15cm处 摇动发声3-6次,观察小儿听声反 应。
21
整理ppt
正常:1-3个月小儿听声音有反应,4个月小儿头 可转向声音一侧。
3
整理ppt
3.嗅觉,味觉和触觉: 新生儿5天时能区别他 们自己母亲的奶垫和其他乳母奶垫的气味。生 后第1天对不同浓度的糖溶液吸吮的强度和量 不同。这说明新生儿生后不久就有嗅觉和味觉 能力。新生儿对触觉也很敏感,如果你用手放 在哭着的新生儿的腹部或握住他的双手,可使 他平静。这就是新生儿利用触觉得到安慰的表 现。
(8)前臂弹回: 只有新生儿双上肢呈曲屈姿势 时才能检查,检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儿双上肢, 然后松开使其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 关节呈屈曲位时 才能检查,如未呈屈曲位,检测者可屈伸小儿 下肢2~3次,使其自动屈曲位。新生儿仰卧, 头呈正中位,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 使之尽量伸直,然后松开,观察弹回情况。
4个月拉起时头不后垂,头与躯干呈直 线抬起,坐位时竖头稳,能左右转头。
26
整理ppt
异常: 1个月不能竖头; 2-3个月小儿头明显后垂,竖头
不起; 4个月仍头后垂。
27
整理ppt
3.俯卧位抬头与手支撑检查
正常:
1个月小儿尚不能抬头;
2个月小儿能抬头45度;
3个月小儿能肘支撑,胸部离开床面, 抬头超过45度;
4个月小儿能手支撑,抬头90度并能 左右转头。
28
整理ppt
异常: 2个月不能抬头片刻; 3个月不能肘支撑并抬头; 4个月不能手支撑,抬头不稳
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

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各年龄阶段存在正常差异,检查方法及对结果的判断也具有特点。
因此,对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及评价需结合其年龄阶段的生理特征进行,同时注意小儿心理的特殊性,尽量取的小而配合,减少其恐惧、不安的情绪。
应重点检查以下的内容。
(一)一般检查1.意识与精神状态根据小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判断是否存在意识障碍及其程度,按轻重将意识障碍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2.头颅和脊柱通过测量头颅检查头颅大小是否正常。
头围过大,考虑有无脑积水、硬膜下积液等;头围过小,警惕是否有发育停滞现象。
检查囟门大小及张力情况,小头畸形者过早闭合;颅内压增高时,前囟不仅增大、膨隆、张力增高,而且颅缝裂开。
脊柱的检查重点在于发现有无脊柱裂、异常弯曲及叩击痛等。
(二)颅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在内的视神经检查;对各种气味有无反应的嗅神经检查;观察表情发生变化时面部两侧是否对称的面神经检查;舌伸出的方向有无偏斜等。
(三)运动检查观察小儿的粗大与精细运动的发展是否达到该年龄的正常标准,了解各部位肌力情况,观察婴儿能否以准确动作握持玩具,儿童能否完成指鼻检查等,以判断其运动是否协调;通过对姿势与步态的观察,了解小脑、前庭功能情况。
(四)反射检查1.出生时已存在、终身不消失的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等。
当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改变时,这些反射可减弱或消失。
2.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觅食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吸充反射、颈肢反射等,于生后3-6个月消失。
病理改变时,这些反射的存在与消失的时间将发生变化。
3.出生时不存在、以后出现并终身不消失的反射腹壁反射、提睪反射,在新生儿期不易引出,至1岁时才稳定。
提睪反射正常时可有轻度不对称。
4.病理反射检查、判断方法与成人相同。
如戈登征、奥苯海姆征等。
判定巴彬斯基征为病理情况需在小儿2岁以后,2岁以内阳性者为生理现象。
此外,颅内压增高时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即颈强直、克匿格征、布鲁津斯基征的阳性反射。
《小儿神经系统查体》课件

学龄前期
大脑皮质功能区域 化,神经元连接日 趋完善
胎儿期
神经元增殖和髓鞘 形成
婴儿期
大脑皮质逐渐复杂 化,神经元髓鞘化 完成
学龄期
大脑皮质高级功能 逐渐成熟,学习能 力增强
小儿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运动
肌肉的控制和协调,实现各种 动作和运动
情感
情绪的表达和调节,影响行为 和心理健康
感知
感觉和知觉的形成,对外界刺 激的识别和整合
确保查体环境安静、温暖、光线 适宜,以便更好地观察和评估患
儿的反应。
查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观察患儿的一般状况
按顺序进行查体
在开始查体前,应仔细观察患儿的精神状 态、面色、姿势等,以获取患儿神经系统 状况的初步印象。
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神经系统查体,以免 遗漏或重复某些检查项目。
注意患儿的反应
与家长沟通
法等,帮助其恢复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肿瘤等,可能需要手术
治疗。
预防措施
加强孕期保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孕期感 染和用药不当。
科学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保证 儿童营养均衡。
定期进行儿童体检
及时发现和处理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 的问题,如发现神经系统异常,及早 进行治疗。
CHAPTER 03
小儿神经系统查体的注意事 项
查体前的准备工作
了解病史
在开始神经系统查体前,应充分 了解患儿的病史,包括出生史、 生长发育情况、既往疾病史等, 以便对患儿的神经系统状况有个
初步判断。
准备相关器械
确保查体所需的器械准备齐全, 如叩诊锤、听诊器、手电筒等,
小儿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原则上与成人相同,但也存在重要差别。
小儿时期生长发育不成熟,婴幼儿更是神经系统发育的最快速时期。
有的表现如伸直性跖反射,在成人或年长儿属病理性,但在婴幼儿却是一种暂时的生理现象。
临床各种辅助检查中,年龄越小,不同年龄间正常差异也越大。
因此,对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与评价,均不能脱离相应年龄期的正常生理学特征。
一般检查:1.意识和精神行为状态可根据小儿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来判断意识水平(即意识深、浅度)有无障碍,由轻而重分为嗜睡、昏睡、半昏迷和昏迷等。
少数主要表现为谵妄、定向力丧失和精神行为异常等意识内容的减少或异常。
智力低下者常表现为交流困难、脱离周围环境的异常情绪与行为等。
2.头颅头围可粗略反映颅内组织容量。
头围过大时要注意脑积水、硬膜下血肿、巨脑症等。
头围过小警惕脑发育停滞或脑萎缩,但大约2%~7%的小头围儿童,智力仍可能正常。
注意囟门和颅骨缝,过早闭合见于小头畸形。
囟门增大伴膨隆、张力增高、以及颅缝开裂等均提示颅压增高,颅骨叩诊时尚可得“破壶音”。
对疑有硬膜下积液、脑穿通畸形婴儿,可在暗室内用电筒紧贴颅骨做透照试验,前额部光圈>2cm,枕部>lcm,或两侧不对称时对诊断有提示作用。
3.皮肤某些神经疾病可伴有特征性皮肤损害,包括皮肤色素脱失斑、面部皮脂腺瘤、皮肤牛奶咖啡斑、或面部血管痣等。
颅神经检查:1.嗅神经反复观察对香水、薄荷、或某些不适气味的反应。
嗅神经损伤常见于先天性节细胞发育不良,或额叶、颅底病变者。
2.视神经主要检查视力、视野和眼底。
(1)视力:未成熟儿已能对强光表现皱眉或不安。
3个月婴儿开始用双眼注视并跟随移动中物体。
视力表测试下,2岁的视力约为6/12,3岁前达20/20的成人水平。
(2)视野:年长儿可直接用视野计。
对婴幼儿,检查者可站在婴儿背后,或与其面对面地将色彩鲜艳玩具(对婴儿)或白色视标,由侧面远端缓慢移人视野内,注意婴儿眼和头是否转向玩具或患儿见到视标的表情,并以检查者自己视野作比较,粗测有无视野异常。
儿童神经系统检查与反射检查

儿童神经系统反射检查
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首先出现的是原始反射,随着中脑神经的发育,原始反射逐渐消失,出现中脑水平的立直反射矫正反应,神经系统逐渐完善出现大脑皮质水平的平衡反射
原始反射---反射中枢在脊髓、延髓、脑桥
立直反射---反射中枢在中脑、间脑
平衡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皮质
会;
非对称性颈紧张未整合会导致手眼协调能力差,书写及阅读的障碍;
反射是生命的基础,大多数反射在生命的第一年被姿势反射整合及抑制,这个过程非常迅速很多妈妈这个阶段由于缺乏基础知识、没有经验、懵懵懂懂地就过来了;等孩子上小学了,由于早期的原始反射未整合17个,姿势反射基础不牢固,孩子难以应付学校生活,压力就来了这时要做的不是加大孩子的学习量,而是应该及时整合孩子的原始反射,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生活。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

5
运动神经系统检查
• 一、被动肌张力
• 概念: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产生的收缩力,也 是指静息状态肌肉的紧张度,需在安静觉醒状态 下检查 • 检查方法:1、通过伸展肢体判断抵抗程度及回 弹的量和程度 • 2、握住前臂、小腿摇晃,判断手、足 摆动程度
6
运动神经系统检查
• 被动肌张力
围巾征 前臂弹回 下肢弹回 腘窝角 正常下肢比前臂对伸展有更大抵抗 评估两侧肌张力是否相等
11
运动神经系统检查
• 三、原始反射:觅食反射 吸吮反射 握持反射 拥抱反射 踏步反射
12
其他神经系统辅助检查方法
• 1、ABR
• (1)是声刺激引起听神经和脑干各级神经核的反 应 • (2)其反应分五个成分,形成五个波:Ⅰ波:耳 蜗神经 Ⅱ波:耳蜗核 Ⅲ波:上橄榄核 Ⅳ波:外 侧膝状体 Ⅴ波:下丘。 • (3)其中新生儿Ⅰ、Ⅲ、Ⅴ波分化发育最清晰, 最易确定,其潜伏期随胎龄的增加而减少并伴波 幅增加及反应阈减低( 28w 阈值 50 ~ 60dB, 足月儿 20~30dB)
15
2、头围 : 男
5
32.6
50
34.8
95
37.2
女
5
32.1
50
34.3
95
35.9
增长速度为:足月儿每月增长1.1cm 早产儿每周增长0.5cm,至纠正胎龄40周 前囟: 饱满、紧张、隆起、凹陷 颅缝:顶颞缝分开2~3mm有意义 头部外形: 3、头颅B超 4、头颅CT 5、脑电图 6、脑脊液
16
• NBNA检查的注意事项
1、适用于足月儿,早产儿需纠正胎龄满40周 2、7天≤35分为轻度脑损伤,14天≤35分为 重度脑损伤 3、重度窒息是行为(格格声反应、说话人脸 反应、红球反应)和主动肌张力(竖头、牵拉、 直立反应)扣分多,恢复慢,动态检测可帮助判 断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7天时的觉醒度、哭、活 动度、吸吮反射恢复正常多数无后遗症
小儿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脑膜刺激征检查
脑膜刺激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 、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等,深昏迷时脑膜刺激征 可消失。
1、屈颈试验 2、克氏征 3、布氏征 自主神经检查:包括皮肤划痕试验,内脏和括约肌功
能、自主神经反射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
Thanks
起引起真性球麻痹。
运动系统检查
运动系统检查包括观察肌容积、肌张 力、肌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姿 势和步态 。 1、肌容积:观察和比较双侧对称部位肌 肉体积,有无肌萎缩、假性肥大。 2、肌张力:是肌肉松弛状态的紧张度和 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检查时嘱患者 肌肉放松,触摸感受肌肉硬度.并被动 屈伸肢体感知阻力。
反射检查
浅反射:刺激皮肤、黏膜、角膜等引起肌肉快速收 缩反应。
1、腹壁反射由T7~12支配.经肋间神经传导。 2、提睾反射由L1~2支配,经生殖股神经传导。 3、跖反射由s1~2支配,经胫神经传导。 4、肛门反射由s4~5支配,经肛尾神经传导。 病理反射 : 1、巴宾斯基征提示锥体束受损。巴宾斯基等位征包
运动系统检查
3、肌力是指肌肉的收缩力,一般以关节为中心检查肌群的 伸、屈、外展、内收、旋前和旋后等功能。六级(O~5级) 肌力记录法检查时让患者依次做有关肌肉收缩运动. 0级:肌肉无收缩 1级:可见到或触到肌肉收缩,但关节没有运动 2级:在肢体采取某种位置以消除地心引力影响时,可 有主动运动 3级:有主动运动,可抗地心引力,但不能抗人为阻力 4级:能抗地心引力,不能完全抗人为阻力 5级:正常
5、面神经:为混合神经,主要支配 面部表情肌运动.尚支配舌前2/3昧 觉纤维。
脑神经检查
6、听神经:分为蜗神经和前庭神经两部分。 7、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二者在解剖与功能上关系
小儿神经查体课件

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等。
规范与技巧三
03
提供一些查体报告的范例,供学习者参考和借鉴,帮助其更好
地掌握书写规范和技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Leabharlann 高。神经系统发育观察
新生儿期是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 的时期,查体时需要密切观察颅
缝、囟门等部位的发育情况。
婴幼儿神经查体难点与对策
不合作问题
婴幼儿在查体过程中可能不配合,需要采取适当的固定和安抚措 施,以保证查体的准确性。
精细动作评估
婴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正在发育中,查体时需要仔细观察手部精细 动作、抓握能力等,以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禁忌症
对于某些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急 性感染、创伤等情况下的儿童, 应根据具体情况谨慎选择是否进 行小儿神经查体。
查体前的准备工作
01
了解儿童病史和症状
在进行小儿神经查体前,应了解儿童的病史和症状,包括生长发育情况
、既往疾病史、家族遗传史等,以便更好地指导和解释查体结果。
02
选择合适的查体时间和环境
深入的评估。
注意双侧对比
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对比两侧神 经系统的表现,以发现可能的对称 性异常。
观察细微变化
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神态、表情、肌 肉张力等细微变化,这些可能是神 经系统病变的线索。
常用神经系统查体方法
颅神经检查
评估视觉、听觉、面部感觉、味觉、嗅觉等颅神 经功能。
感觉功能检查
评估患者的触觉、痛觉、温度觉和立体感觉等感 觉功能。
个性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以最大 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3小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综述分析

小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一)神经系统发育在胚胎时期神经系统首先形成。
(二)感知觉发育1.视觉发育新生儿视觉不敏锐,在15~20cm范围内视觉最清晰;2.听觉发育出生时鼓室无空气,听力差;生后3~7天听力较好;3.嗅觉和味觉发育出生时嗅觉和味觉已基本发育成熟。
4.皮肤感觉发育皮肤感觉可分为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
触觉是引起小儿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的触觉已很敏感,尤其以嘴唇、面颊、手掌、脚掌、前额和眼睑等部位最敏感。
出生时痛觉已存在,但较迟钝,疼痛出现时易泛化,2个月后逐渐改善。
温度觉很灵敏,尤其对冷的反应,如出生时遇冷则啼哭。
5.知觉发育小儿1岁末开始有空间和时间知觉;2岁能辨上、下;4岁辨前、后;4~5岁开始有时间概念,如早晚、昨天、今天和明天等;5岁能辨自身的左右等。
、(三) 运动功能发育运动功能的发育分为大运动和细动作两大类。
1.平衡与大运动大运动发育过程可归纳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2.细动作 3~4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6~7个月时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动作;9~|10个月时可用拇指、示指拾物,喜欢撕纸;12~15个月时学会用勺,乱涂画;18个月时能叠2~3块方积木;2岁时可叠6~7块方积木,会翻书。
(四)语言发育1.发音阶段(初生~1岁) 新生儿已会哭叫;1~2个月开始发喉音;2个月发“啊”、“伊”、“呜”等元音;6个月时出现辅音;7-8个月能发出“爸爸”、“妈妈”等语音;8~9个月喜欢学亲人口唇发音;10个月有意识叫“爸爸”、“妈妈”。
2.理解语言阶段(1~l岁半) 理解语言在发音阶段已开始。
小儿通过视觉、触觉、体位觉等与听觉的联系,逐步理解一些日常用品,如“奶瓶”、“电灯”等名称,亲人对婴儿自发的“爸爸”、“妈妈”等语言的及时应答,也使其逐渐理解这些音的特定含义。
3.表达语言阶段(1岁半~3岁) 在理解的基础上。
小儿学会表达语言。
如“再见”、“没了”等。
先说单词,后组成句子;从讲简单句到复杂句。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1. 引言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是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评估和评估的过程。
神经系统在婴儿的正常发展和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神经系统的及早评估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出任何异常,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
2. 检查方法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2.1 视觉检查视觉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新生儿的眼睛和视觉系统的功能。
医生会检查新生儿的眼睛外观,包括观察眼睑是否有异常、眼球运动是否正常等。
此外,医生还会对新生儿的视觉反应进行测试,例如观察他们对光的反应和目光追踪能力。
2.2 听力检查听力检查旨在评估新生儿的听觉系统功能。
医生通常会进行常规听力筛查,例如通过观察新生儿对声音的反应和观察耳朵外部是否有异常来检查婴儿的听力。
2.3 运动功能评估运动功能评估主要用于评估新生儿的运动系统和神经肌肉功能。
医生会观察新生儿的自发运动,包括手臂和腿部的运动范围和频率。
此外,医生还会测试新生儿的肌张力和反射反应,例如检查新生儿是否有踝反射、反射抓握等。
2.4 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新生儿的神经系统的整体功能。
医生会检查新生儿的意识水平、反应性和神经系统的相关反射。
此外,医生还会观察和评估新生儿的对称性和肌力。
3. 检查时机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数小时至数日内进行。
早期检查可以发现并干预一些与神经系统相关的问题,以便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此外,医生通常会在新生儿的随访过程中进行定期的神经系统检查。
这些定期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神经系统的发展情况,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4. 检查结果及处理根据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的结果,医生可能会做出以下处理方案:- 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医生会建议家长继续监测婴儿的神经系统发展情况,并在随访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
- 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医生可能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问题的具体原因。
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推荐进一步的治疗或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
儿科神经系统查体

舌下神经:支配舌肌运动
脑神经
运动功能检查
肌容积
肌张力
肌力
姿势和步态
共济运动
不自主运动
感觉系统
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皮质感觉:实体觉、定位觉、两点分辨觉、图形觉
浅反射
反射弧包括两部分: 脊髓节段反射弧 冲动传导大脑皮层, 之后随锥体束传至脊 髓前角
腱反射
反射弧为脊髓节段反射弧
病理反射
一.Babinski征 二.Chaddock征 三.Oppenheim征 四.Gordon征 五.Schaeffer征 六.Hoffmann征
○ 提示:2岁以内出现意义不大,2岁以后阳性 是锥体束损害重要体征之一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 Kernig征 Brudzinski征
儿童时期暂时性反射
生后最初数月婴儿存在 许多暂时性反射,在一 定的年龄段消失
应出现的时间内不出现 ,或该消失时不消失, 或两侧持续不对称提示 异常
举例
○ 拥抱反射:初生 3~6个月 ○ 吸吮反射和觅食反射:初
生4~7个月
神经系统辅助检查
脑脊液 脑电图 肌电图 诱发电位 神经影像学检查:CT,MRI,MRA,PET等
神经病学 第2版 吴江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脑神经
三叉神经:感觉、运动和反射三种功能 感觉功能:(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角膜及 面部痛、温、触觉 运动功能:支配咀嚼肌、颞肌、翼内、翼外肌 反射功能:角膜反射、下颌反射
脑神经
面神经 主要为运动纤维,控制面部表情 部分为神经与味觉及腺体分泌有关 舌前2/3感觉 泪腺、舌下腺、颌下腺等
脑神经
(嗅神经),Ⅱ(视神经),Ⅷ(听神经)
A
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评估

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评估
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评估是指通过观察和测量婴儿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神经系统表现,以评估其神经发育的正常与否。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和评估的内容。
1. 一般观察:评估婴儿的姿势、姿态和活动水平。
正常婴儿的姿势和姿态应该是对称的,活动水平有一定的规律性。
2. 运动发育:评估婴儿的肌张力、自主运动和发育里程碑的达成情况。
包括头部控制、翻身、坐立、爬行和行走等。
3. 反应和觉醒:评估婴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觉醒状态。
正常婴儿应该对声音、触觉和光感有适当的反应。
4. 视觉和听觉:评估婴儿的视觉和听觉表现。
包括跟踪移动物体、注意力集中、对声音的定位等。
5. 语言和沟通:评估婴儿的语言和沟通能力。
正常婴儿在一定年龄段应该有一些特定的语音和语言表现。
6. 社交和情感:评估婴儿的社交和情感发展。
正常婴儿应该有基本的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进行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评估时,医生或专业人士通常会结合以上的评估方法,观察婴儿的表现和反应,进行测量和记录。
评估的结果可以帮助判断婴儿的神经发育是否正常,或者是否存在发育迟缓或异常。
需要指出的是,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评估结果应该结合婴儿的实际情况和正常发育的范围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发现发育异常的婴儿,及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干预非常重要,以促进其神经发育的健康和正常。
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评估

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评估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评估是通过观察和检查宝宝的神经系统和行为发育水平,以确定宝宝的发育是否正常。
宝宝的神经系统主要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末梢。
以下是对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评估的一般步骤和常见项目。
第一步:宝宝的头部观察与检查评估宝宝的头部形状是否正常,头部大小是否对称。
观察宝宝的颅骨缝隙是否正常闭合,颅骨是否有明显畸形和突出。
检查宝宝的囟门大小和张力,以及头部运动的灵活性。
第二步:宝宝的肌张力评估肌张力评估可以观察宝宝的肌肉发育和控制能力。
评估宝宝的四肢和躯干的肌张力,是否有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过高的肌张力可能导致肌肉痉挛,过低的肌张力可能导致肌肉松弛。
第三步:宝宝的运动发育评估评估宝宝的运动发育水平,包括头部控制、手脚活动、翻身、爬行、坐立、站立和行走等。
观察宝宝的运动是否自由、协调和持久,是否能够完成相应的运动任务。
第四步:宝宝的感觉发育评估评估宝宝的感觉发育水平,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平衡和空间感知等方面。
观察宝宝对声音、光线、纹理、温度等刺激的反应,以及宝宝的眼球运动、注视对象和跟随动作等。
第五步:宝宝的语言和认知发育评估评估宝宝的语言和认知发育水平,包括宝宝的语音发音、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记忆等。
观察和检查宝宝的语言发展水平,包括是否能够模仿、掌握简单的词汇和用语,是否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和问题。
最后,根据对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评估的结果,医生或专业人士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给出评估结论和建议。
如果评估结果正常,宝宝的发育水平可被认为是正常的。
如果评估结果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干预,以促进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
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评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和家长了解宝宝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保证宝宝的健康发展。
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

了解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和评估神经功能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小儿神 经系统疾病。通过案例研究加深对该主题的理解。
神经系统结构
介绍小儿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以 及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和神经节)。
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探讨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包括观察和体格检查,神经系统的运动和感检查,以及神经系 统的反射测试。
运动和感觉能力
评估小儿的协调性、平衡性和 感觉能力,以确定其神经系统 的正常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了解小儿的自主神经系统如何 调节心率、血压和体温等生理 功能。
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瘫、癫痫和自闭症等,包括其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脑瘫
一种导致运动和姿势异常的 神经系统疾病,通常在婴儿 期或幼儿期发生。
1 观察和体格检查
检查小儿的行为、姿势和头颅的大小及形状。
2 运动和感觉检查
评估小儿的平衡、协调、肌肉力量和感觉功能。
3 反射测试
检查小儿的肌腱反射和腰大肌反射等。
神经系统功能的评估
详细讨论如何评估小儿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语言和认知能力、运动和感觉能力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语言和认知能力
通过观察小儿的语言发展和认 知能力来评估其神经系统功能。
病例:脑部肿瘤
讲述一位小男孩患有脑部肿瘤的 病例,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及影像 学检查确诊,并安排相应的手术 治疗。
病例:运动障碍
描述一位小男孩的病例,经过神 经系统检查发现运动障碍,并通 过物理治疗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平衡测试
2
其神经系统的认知功能。
通过测试小儿的平衡能力来评估其神经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综述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体格检查一、清醒度新生儿的清醒度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最敏感的指标。
胎龄28周以前的小儿很难分清是清醒还是入睡。
胎龄28周后,有明显的变化,用轻轻摇动的方法,能把婴儿从睡眠中唤醒,持续几分钟。
胎龄32周左右,不需要刺激婴儿可以频繁地睁开眼睛,并能自然地转来转去。
胎龄37周的婴儿,清醒时能哭喊。
足月儿除上述表现外,对某些刺激能看或听。
用清醒度正常,木僵和昏迷三个术语来表示不同的清醒度。
木僵和昏迷在新生儿可能见于双侧大脑损伤及网状结构间脑、中脑和脑桥病变时。
但详细的解剖学部位,尚未完全确定。
二、颅神经(1、5、6)(一)嗅神经在新生儿期很少做此项检查Sarndt观察到胎龄大于32周的婴儿对薄荷油棉拭子有反,说明新生儿期的婴儿已有嗅觉反应。
另一证据是能辨别自己妈妈乳房的气味。
嗅觉缺失可见于嗅球、嗅束缺失。
由于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嗅球、嗅束发育不完善,可用此种试验进行检查。
(二)视神经1.视觉:胎龄28周的婴儿对光刺激能闭眼或凝视。
胎龄32周的婴儿只要光刺激存在,能持续地闭眼。
37周胎龄的婴儿,能转动眼睛朝向柔和的光。
足月儿能明确地随着目标而转动,并能诱发眼球震颤。
足月儿在清醒时眼睛如不能明确地随着一个物体目标而转动,提示大脑皮质功能障碍。
失明在新生儿少见。
2.瞳孔:新生儿期瞳孔直经约2~3m m,早产儿比足月儿稍大。
胎龄29周的早产儿可能出现对光反应。
比较恒定的对光反应在胎龄32周的婴儿才能出现。
双侧瞳孔增大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内出血等。
双侧瞳孔缩小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
单侧瞳孔扩大见于硬膜下血肿及其他肿物,第3颅神经麻痹缺氧,缺血性脑病。
单侧瞳孔缩小见于Horner氏综合征:患侧瞳孔缩小,上睑轻度下垂,眼球内陷,患侧面部少汗。
3.眼球运动:自发的眼球转动在胎龄32周的早产儿可以出现。
胎龄30周以上的婴儿可以出现眼球的跟随运动要。
注意眼睛的位置。
在生后6~12周内,大部早产儿和一些足月儿,可见到垂直或水平的双眼位置不协调。
新生儿神经系统问题你需要了解的一切

新生儿神经系统问题你需要了解的一切作为新生命的孩子,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系统的异常发育可能引发各种健康问题,甚至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对于新生儿神经系统问题的了解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1. 新生儿神经系统简介新生儿神经系统是指婴儿出生时的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
它的发育过程通常从受精卵形成开始,并在婴儿出生前几周内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细胞的分化和连接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对于后续的认知、运动和情感发展至关重要。
2. 新生儿神经系统问题的类型新生儿神经系统问题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
先天性问题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脊髓裂、脑积水、脑瘫等。
而后天性问题则是在出生后期出现的,如感染性脑炎、意外伤害等。
3. 先天性神经系统问题3.1 脑积水脑积水是指脑室内脑脊液的积聚,导致脑组织膨胀。
这可能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或脑脊液的过量产生所致。
脑积水可能导致脑压增高,从而对神经细胞造成严重损害。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智力发育迟缓等。
3.2 脊髓裂脊髓裂是指在脊柱和脊髓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导致脊髓暴露在体外。
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肌肉无力或瘫痪。
脊髓裂的严重程度因个体而异,有些可以通过手术进行修复。
4. 后天性神经系统问题4.1 感染性脑炎感染性脑炎指的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脑组织炎症。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
感染性脑炎可能导致发热、头痛、意识改变等症状,并有可能对大脑造成永久损害。
4.2 外伤性脑损伤外伤性脑损伤是指在外界物理力量作用下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这可能由于交通事故、跌倒、家庭事故等原因引起。
外伤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因情况而异,从轻微的头痛和眩晕到昏迷和认知障碍都有可能发生。
5. 如何预防和应对新生儿神经系统问题对于新生儿神经系统问题的预防和应对,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5.1 注重孕期保健:孕期的健康对于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

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征
1、舞蹈:颜面或肢的近端突然出现迅即变换的无节律 的多动谓之舞蹈。
2、手足徐动:肢的远端(指或趾)缓慢的蚯蚓状运动谓 之手足徐动。主为尾状核病变。见于慢性核黄疸。
1. 临床表现:缄默,肢体无自发性活动,但强刺激时有逃避反应。 能睁眼,眼球有追物动作,无表情活动。能吞咽,不会咀嚼。一 般来说意识均有障碍,但也有报告意识存在,定向力完好。
2. 脑电图表现为广泛性δ波或θ波,却不见低电位快波。 3. 病因:由于脑血管、脑炎、肿瘤、肝脏病变、安眠药中毒等。
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下运动神经元麻痹
脊髓肌肉束或延髓肌肉束 节段性完全性瘫痪 减低或丧失(弛缓性) 有明显限局性肌萎缩 有 减低或丧失 无 有变性反应 进行性脊性肌萎缩
锥体外系统
组成:依照形态学的特点、种系发生的先后与其机能 意义、分为: (1)、纹状体系:尾状核,壳核。 (2)、苍白球系:苍白球、丘脑下部核、红核、 黑质、四叠体的被盖核、内侧纵束核、间质核(cajal 氏核)。
三、眼、耳、口腔的检查
(一)眼:小眼球、青光眼、K-F环、 白内障、毛细血管扩张;
(二)耳:外形及耳位; (三)口腔:舌、牙。
四、颅神经检查
(一)、嗅神经: (二)、视神经:视觉、视野、眼底, 3~6月婴儿可出现
“注视手”; (三)、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四)、三叉神经: (五)、面神经:
(六)、听神经: (七)、舌咽、迷走神经: (八)、副神经; (九)、舌下神经:
额叶释放征实为一些原始反射,可发生在病人有弥慢 性脑病(代谢性、中毒性、缺氧后)、正常压力脑积 水、外伤后状态、新生物和大脑变性等疾病中。 1、眼轮匝肌反射 2、口轮匝肌反射 3、吸吮反射 4、头后仰反射 5、掌颌反射 6、角膜上颌反射 7、强握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体格检查一、清醒度新生儿的清醒度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最敏感的指标。
胎龄28周以前的小儿很难分清是清醒还是入睡。
胎龄28周后,有明显的变化,用轻轻摇动的方法,能把婴儿从睡眠中唤醒,持续几分钟。
胎龄32周左右,不需要刺激婴儿可以频繁地睁开眼睛,并能自然地转来转去。
胎龄37周的婴儿,清醒时能哭喊。
足月儿除上述表现外,对某些刺激能看或听。
用清醒度正常,木僵和昏迷三个术语来表示不同的清醒度。
木僵和昏迷在新生儿可能见于双侧大脑损伤及网状结构间脑、中脑和脑桥病变时。
但详细的解剖学部位,尚未完全确定。
二、颅神经(1、5、6)(一)嗅神经在新生儿期很少做此项检查Sarndt观察到胎龄大于32周的婴儿对薄荷油棉拭子有反,说明新生儿期的婴儿已有嗅觉反应。
另一证据是能辨别自己妈妈乳房的气味。
嗅觉缺失可见于嗅球、嗅束缺失。
由于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嗅球、嗅束发育不完善,可用此种试验进行检查。
(二)视神经1.视觉:胎龄28周的婴儿对光刺激能闭眼或凝视。
胎龄32周的婴儿只要光刺激存在,能持续地闭眼。
37周胎龄的婴儿,能转动眼睛朝向柔和的光。
足月儿能明确地随着目标而转动,并能诱发眼球震颤。
足月儿在清醒时眼睛如不能明确地随着一个物体目标而转动,提示大脑皮质功能障碍。
失明在新生儿少见。
2.瞳孔:新生儿期瞳孔直经约2~3m m,早产儿比足月儿稍大。
胎龄29周的早产儿可能出现对光反应。
比较恒定的对光反应在胎龄32周的婴儿才能出现。
双侧瞳孔增大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内出血等。
双侧瞳孔缩小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
单侧瞳孔扩大见于硬膜下血肿及其他肿物,第3颅神经麻痹缺氧,缺血性脑病。
单侧瞳孔缩小见于Horner氏综合征:患侧瞳孔缩小,上睑轻度下垂,眼球内陷,患侧面部少汗。
3.眼球运动:自发的眼球转动在胎龄32周的早产儿可以出现。
胎龄30周以上的婴儿可以出现眼球的跟随运动要。
注意眼睛的位置。
在生后6~12周内,大部早产儿和一些足月儿,可见到垂直或水平的双眼位置不协调。
斜视在新生儿意义不十分清楚。
频繁的斜视,见于脑干损伤、脑室内出血或缺氧缺血性脑病。
第6颅神经病变可以造成眼球运动的限制、不能外展,发生内斜。
(三)面部的感觉和咀嚼能力用针轻微二的刺激面部出现特殊表情,以检查面部的感觉。
还可通过吸吮和让婴儿咬检查者的手指来估计咀嚼能力。
检查新生儿时很少能发现面部感觉异常,一般不做。
但如果很仔细地检查,有可能认识更多的神经系统异常,作者曾发现1例早产儿患后颅凹综合征,继发脑室出血,双侧面部感觉消失。
(四)面部的运动机能基本同于较大儿童。
应在安静时观察双眼裂大小,是否对称,鼻唇沟的深浅,嘴角的位置等。
面部自发运动开始时以及婴儿啼哭时来检查面部的运动机能。
因为由大脑损伤引起的面肌力弱,只有在安静时及在运动开始时表现的明显。
但是面神经核、颅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的损伤,一般是在面部运动作怪脸或哭闹时才容易发现。
引起新生儿面肌运动无力的原因,属于大脑方面,有缺氧缺血性脑病,大脑损伤。
属于面神经核的,有Mobius综合征,表现为双侧面部表情淡漠,双侧面瘫。
属于周围神经方面的,有神经损伤(如产伤),后颅凹血肿。
属于神经肌肉接头方面的,有重症肌无力,婴JL肉毒中毒。
属于肌肉方面的,如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等。
左枕前分娩可能出现左侧面部麻痹,产钳分娩可能造成上、下面部麻痹和眼睛关闭不良。
(五)听功能胎龄28周的婴儿对大声喊叫表现出眨眼睛和吃惊。
足月儿听觉更发达了,对声音刺激、表现出运动停止,呼吸型改变,张大嘴,眼睛睁大。
精确的听力检查,确定有无耳聋,在新生儿是困难的。
但测出或高度怀疑有无严重听力障碍是可能的。
过度注视(Visual hyperattentiveness)以及在检查者突然接近患儿时引起惊跳,是可靠的线索,应继续随诊,重复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给予语言训练。
常见新生儿耳聋的原因有遗传因素,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新生儿感染,如风疹和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感染、先天梅毒、新生儿期细菌性脑膜炎,低体重儿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等。
(六)吸吮和吞咽功能是第5791012颅神经密切配合协调完成的。
因为吃奶的动作需要呼吸、吸吮和吞咽动作协调完链。
胎龄28周的婴儿有觅食功能,但极易疲劳。
胎龄32~34周的婴儿,能正常协调地进行哺乳。
新生儿期引起吸吮和吞咽障碍的疾病有:各种原因引起的两侧大脑病变、缺氧缺血性脑病、Mobius综合征、Werdnig一Hoffm-ann疾病、创伤性面神经损伤后颅凹血肿、重症肌无力、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和先天性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等。
(七)胸锁乳突肌的功能由第1颅神经支配。
此肌肉的功能是使头前后屈和转向一侧。
在新生儿期检查比较困难,可以让婴儿仰卧在床上,用手转动婴儿的头从一侧到另一侧,检查胸锁乳突肌的大小、形状和功能。
胸锁乳突肌功能障碍导致转头和头屈曲障碍,类似先天性斜颈。
(八)舌的功能应在舌处于安静时检查,因哭闹时可发生舌肌震颤与异常肌束震颤不易区分。
注意舌体大小、位置、是否对称、有无舌萎缩和肌束震颤,舌伸出时是否居中。
检查方法可以让婴儿吸吮检查者的手指。
舌肌纤维自发性收缩见于Werdnig一Hoffmann疾病以及缺氧缺血性损伤。
舌萎缩和舌肌无力可以发生于Mobius综合征、糖原累积病I型。
Pompesdis、先天性甲状腺机能减退、血管瘤、Beekwith氏综合征(出生体重超过3200g,大舌头,内脏肥大,脐突出,新生儿期低血糖)等病可有巨舌。
(九)味觉新生儿期很少做此项检查。
Lipsit用吸吮不同味道的液体后不同的反应作为指标检查味觉功能,证明新生儿的味觉是比较敏感的。
三、运动系统检查〔1、4、7〕(一)肌张力和姿势婴儿仰卧,头在中线,四肢处于安静状态,通过被动操作肢体的方法,观察和估价被动活动的肌张力。
如足跟碰耳的方法:平卧骨盆不抬高,这时抬婴儿腿尽量使足跟接触耳。
胎龄28周时足跟可以碰到耳,以后随胎龄增大足跟离耳的距离越大。
测量胭窝角:仰卧骨盆不抬起,屈髓呈胸膝位,然后举起小腿,测量胭窝的角度。
随胎龄增大角度变小,胎龄28周时约150。
,足月新生儿约为80。
围巾征:检查者托婴儿颈背部将婴儿的手尽可能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是否过中线,上臂是否可围在颈部。
胎龄28周时,出现比较典型的围巾征。
随胎龄增大,则越不可能。
足月儿肘关节只达躯干的中线。
用下述办法可测知主动活动的朋张力:扶起仰卧位的婴儿坐起时,头可随躯干而竖起,躯干位于垂直位时,头保持垂直位持续几秒钟。
36周胎儿可出现,40周时较好。
如果头一直后垂则不正常。
胎龄28周的早产儿,屈肌伸肌的张力很低。
32周时,下肢屈肌力增强了,安静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
36周时,上肢屈朋力开始增强。
足月新生儿,四肢屈肌力均占优势,呈屈曲姿势。
肌张力过高少见,可见于缺氧缺血性损伤,细菌性脑膜炎,严重的脑室出血。
肌张力过高可表现为角弓反张,很少有痉挛性强直或折刀式强直。
脑部受损开始时常表现为肌张力减低,约1周后出现肌张力过高。
肌张力减低临床上比较常见。
如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的脑室出血,颅内感染或低血糖性脑病,脓毒败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这些情况下深反射减弱,躁阵挛存在或消失。
肌张力过低还见于一些遗传性疾病,如新生儿先天性重症肌无力。
(二)运动机能和肌力胎龄28周的婴儿已有自主运动,能缓慢地扭转肢体或躯干,偶然有肌阵挛或舞蹈样的运动,交替进行。
32周时屈肌力明显增加,艘和膝关节经常协调地运动,出现了转头动作。
足月儿清醒时运动活跃。
早产儿大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常导致下肢无力,足月儿则常表现为肩髋关节无力。
脑底部病变可以导致轻偏瘫。
周围神经损伤的水平比较准确地测知,如臂丛神经损伤。
(三)腱反射和跖反射(1、2、5、8)足月儿肱二头肌、膝踝反射容易引出,月玄三头肌和舷挠反射不易引出。
生后1个月内膝腱反射伴有交叉的内收肌反射是正常的。
新生儿期如无其他神经系统异常,出现5~10次踝阵挛属正常范围,生后两个月后仍存在则属异常。
蹈反射:婴儿清醒仰卧,头在中线,下肢伸直或握住膝关节处,足与下肢成直角,用拇指甲轻划足底外侧缘,从脚后跟到第5趾,引起拓反射。
一般说来,新生儿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如大脑和脊髓,键反射存在或受抑制,直至几周或数月后才出现反射亢进。
下运动神经元,神经根和神经受损伤时,腿反射消失。
拓反射不对称考虑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四)新生儿期暂时性反射〔1~5、6~8〕1.拥抱反射:很多方法均可引出此种反射。
让婴儿仰卧,头在中线,四肢对称,头放在检查者手中,检查者的另一只手轻轻托起婴儿头背部,突然让婴儿头后倾几厘米(检查者托住下垂的头),这时出现完全的反射:双手张开,上肢伸直外展,手指伸开,紧跟着上肢回收呈拥抱状,有时伴哭叫。
胎龄28周的婴儿,双手可张开,32周的婴儿上肢伸直外展,37周时出现拥抱反射比较完全。
生后6个月此反射消失。
此反射缺乏或受抑制,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反射亢进见于严重的双侧大脑损害。
脑局部损害时此反射无影响。
拥抱反射不对称主要由于神经根、神经丛或周围神经疾病。
2.握持反射:把一物品或检查者的一个手指从婴儿手的尺侧放入婴儿手中,轻压婴儿手掌,引起婴儿抓握反射。
反射不对称多由于神经根、神经丛或周围神经损伤。
反射亢进提示双侧大脑疾病。
消失或减弱见于某些受抑制的婴儿。
生后两个月消失3颈肢反射:仰卧,将头转向一侧,则脸同侧的上下肢伸直,而另一侧屈曲。
此反射在胎龄35周的婴儿出现,生后1个月时明显,7个月后消失。
反射亢进,有双侧大脑疾病的可能。
生后7个月后有持续、显著的颈直反射,提示锥体束、锥体外束或二者兼有的疾病。
4.吸吮反射:放食指在婴儿嘴内或轻叩婴儿嘴周围,出现有节奏的吸吮动作。
生后即出现,以后被喂食所代替。
反射减弱或消失,可由于缺氧、感染或外伤所致。
5.觅食反射为刺激口角引起同侧口角降低,用乳头或检查者的手指触碰婴儿的口唇时,则口唇向上或向下突起,触碰颊部则头转向该侧并张口和动口唇。
生后出现,3~4个月消失。
如明显减弱或消失,提示大脑缺氧缺血或脑干损害。
四、感觉检查〔1、5〕新生儿已有痛和触觉。
感觉异常见于脊髓损伤,神经根和周围神经损伤。
脊髓损伤时,感觉异常与脊髓损伤的节段一致,受损部位以下感觉缺失或减退,损伤部位以上感觉正常。
常见的臂丛神经损伤造成相应部位的感觉缺失。
特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一、眼底检查〔l、4、5〕正常新生儿视乳头略显苍白,意注与视神经萎缩相区别。
视网膜出血多到20 ~40%〔1、5〕,不一定伴有难产史,一般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后遗症,多在生后7~14天左右吸收。
新生儿期可以发现视乳头发育不良,视乳头萎缩,视网膜和视网膜前出血,脉络膜视网膜炎,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和视网膜细胞瘤。
二、头颅透照法〔4、5〕仍是婴儿神经系统检查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