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1022王冉冉-《史记》导读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史记》导读 (Introduction of Historical Records)
一、课程目的、任务:
在社会转型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重人文教育的传统遭到了冷落与忽视。国内许多高校把教育重点放在灌输知识,培养技能方面,对于本民族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心灵轨迹的教学建设却相当薄弱。《史记讲读》作为中文系本科同学的专业必修课程,与《论语讲读》,《庄子讲读》,《文选讲读》形成讲授国学专书的系列课程,将“故纸堆”与“新思想”有机结合,对人文教育进行重构与强化,具有非常鲜明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史记》概述,《秦本记》、《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表序》、《平准书》、《齐太公世家》、《陈丞相世家》、、《苏秦列传》、《匈奴列传》、《儒林列传》、《游侠列传》等原典的研读,司马迁与黄老之学、儒学之间的内在关系等等。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1)本课程注重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这四部经典正好具有塑造民族精神的根源性与派生人文内涵的核心地位。本项目又把教师研究性的“讲”与学生深入细致的“读”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扎扎实实研读具体作品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传统的浸染,把握住传统文化的内在实质,具备根源性的人文素养而不为外在时尚,商业炒作所左右。
(2)本课程本着“大中文”理念,打破文、史、哲学科的人为界限,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结构优化。不是如选修课那样的“散兵游勇”,而是将四部国学专书融会贯通,链结聚合,帮助学生走进中华文化的内在血脉,使学生在深入、细致研读原典的基础上还能够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中华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整合能力。
(3)本课程注重从原典着手,避免“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不良学风,不是泛泛而谈的专题,浮光掠影的通论,断章取义的节选,而是深入于传统文化的内在血脉,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原滋原味的了解。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史记讲读》,王冉冉编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
《史记》三家注本,中华书局,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1947年版。
黄福銮编:《史记索引》(《二十四史索引》之一),香港中文大学崇基书院远东学术研究所,1963年版。
钟华编:《史记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77年版。
张枕石、吴树平编:《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史记部分】》,中华书局,1980年版。
吴树平编:《史记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82年版。
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1934年版。
段书安编:《史记三家注引书索引》,中华书局,1982年版。
杨燕起俞樟华编:《史记研究资料索引和论文专著提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89年版。
张新科、俞樟华:《史记研究史略》,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王利器主编:《史记注译》,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张大可:《史记全本新注》,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明]凌稚隆辑校、〔明〕李光缙增补、[日]有井范平补标:《史记评林》,台北:地球出版社(影印本),1981年版。
张大可编:《史记论赞辑释》,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杨燕起等编:《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韩兆琦编注:《史记选注汇评》,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陈维新、于大成编:《史记论文集》,西南出版社,1978年版。
黄沛荣编:《史记论文选集》,长安出版社,1982年版。
张高评编:《史记研究粹编》,复文出版社,1985年版。
《司马迁与史记论文集》第一~三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1996年版。
李长之:《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汉京出版社,1983年版。
张维岳编:《司马迁与史记新探》,崧高出版社,1985年版。
张大可:《司马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徐文珊:《史记评介》,维新出版社,1973年版。
刘咸炘:《太史公书知意》,鼎文出版社,1981年版。
孙德谦:《太史公书义法》,中华出版社,1985年版。
韩兆琦:《史记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钱穆:《史记地理考》,三民出版社,1968年版。
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杨燕起:《史记的学术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水泽利忠主编:《史记正义的研究》,日本汲古书院,1995年版。
张家英:《史记“十二本纪”疑诂》,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赵生群:《史记文献学丛稿》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论史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宋嗣廉:《史记艺术美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年版。
郭双成:《史记人物传记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李少雍:《司马迁传记文学论稿》,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何世华,台北:《史记美学论》,水牛出版社,1992年版。
张新科:《史记与中国文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可永雪编著:《史记文学成就论说》,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本课程作业是:选取教材中一篇,写作论文。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要求通读《史记》,熟读所选文本,参考有关《史记》的论著。作业占总评分数的百分之四十。考试采用闭卷,占总评分数的百分之六十。
六、讲授大纲:
第一章《史记》概述
1、后人对史记的的基本评价
2、《史记》的实录精神。“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的学术功力。史识超卓,将个人感情渗入史书之中却又能秉持公心,博极群书却又能“成一家之言”。司马迁严谨的史学态度。
3、太史公对史体的创例与破例。《史记》的两种重要史法——互见法与迭见法。《史记》深刻的史学精神。《史记》丰富的史学内容与详备严密的史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