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物理一轮复习:实验一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含详解))
xn+xn+1
时速度,即 vn=
来计算。
2T
2.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
(1)逐差法
根据 x4-x1=x 5-x2=x 6-x3=3aT2(T 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求
x4-x1
x5-x2
x6-x3
a1+a2+a3
出 a1=
,a2=
,a 3=
,然后取平均值,a=
2
22Leabharlann 3T3T3T
3
x4+x5+x6-(x1+x2+x3)
用纸带,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让物体运动,
故 B 正确;由 T =
1
f
可知,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
小,故 C 正确;打点的时间间隔与电压无关,故 D 错误。
答案:(1)220
交流
(2)左 (3)0.23
0.40
(4)偏小
(5)BC
2.(2023·全国甲卷)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做直线
。
2T
数据处理
3.记录小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 v t 图像。
小车运动的 v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可以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
时间均匀变化。
实验02步——透析常见考法,明确常考点
类型一
教材原型实验
1.由纸带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
填到表中,小车发生对应位移所用时间和平均速度分别为Δt 和 v 。表
中ΔxAD=________ cm, v
=________ cm/s。
AD
位移区间
AB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知识集结知识元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知识讲解一、实验目的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二、实验原理1.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能记录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2.求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一般用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3.用描点法画出小车的v-t图象,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如果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四、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然后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4.更换纸带,重复操作两次.5.增减钩码个数,再做两次实验.五、数据处理1.公式法(1)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作为计数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标明0、1、2、3、4…,测量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x,并记录填入表中.位置编号012345时间t/sx/mv/(m∙s-1)(2)分别计算出与所求点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1、△x2、△x3….(3)利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1、2、3、4、5的瞬时速度,填入表格中.2.图象法(1)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2)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3)观察所得到的直线,分析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六、误差分析产生原因减小方法偶然误差根据纸带测量的位移有误差,从而使根据位移计算的瞬时速度有误差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而不是直接测量相邻计数点间距离系统误差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完全相同尽量选用各处粗糙程度均匀的木板七、注意事项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2.先接通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3.取下纸带前,先断开电源.4.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5.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的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而使各段位移无多大差别,从而使测量误差增大,加速度的大小以能在50cm长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得六、七个计数点为宜.6.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s×5=0.10s.要舍掉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这样误差小.7.在坐标纸上画v-t图象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要适当,应使图线尽量分布在较大的坐标平面内.例题精讲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例1.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光滑斜面上匀加速下滑的运动规律.先从斜面高处静止释放小车,随后才开启位移传感器(一种测量物体离开传感器距离的工具,以开启瞬间记为t=0)测量小车与传感器间距S与时间t的关系.但是由于操作失误,本应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S-t图象被改为-t图象,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根据此图象.(1)t=0.4s末,物体与传感器间距S=______________.(2)传感器开启瞬间物体运动的速度v0=________________.(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___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例2.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来,单位cm.(1)由图判断小车做直线________运动(填加速或减速).(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________(填交流、直流)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V.(3)相邻记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_s.(4)计算点C的瞬时速度v C=____________m/s.(5)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2.例3.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某同学按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并准备开始实验.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点,测得h1、h2、h3、h4、h5.若打点的周期为T,则打E点时速度为v E=_________;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v2与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当堂练习单选题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交流电源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直流电源C.纸带上点迹密集的地方表明物体的速度较小D.纸带上点迹密集的地方表明相邻点间的时间较短练习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将纸带释放B.必须从第一个点开始选取整条纸带C.选取第一个点记数为0,到第n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nD.测相邻计数点间距时应分别逐个的测出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这样便于记录练习3.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一段纸带,纸带上两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v,物体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a计算表达式正确的是()A.B.a=g C.v=gt D.v=练习4.如图所示是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量出AB=1.2cm,AC=3.6cm,AD=7.2cm,计数点A、B、C、D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以下说法正确的()A.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只能记录时间而不能记录位移的仪器B.若电源频率f=50Hz,则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C.打B点时运动物体的速度v B=0.18m/s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2.4m/s2练习5.某活动小组利用题图装置测当地重力加速度;钢球自由下落过程中,用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测出钢球的直径D、钢球挡住两光电门的时间t A、t B及两光电门间的距离h.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为()A.B.C.D.练习1.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中有以下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或遗漏的步骤.(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G、H)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取下纸带;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匀速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计时器的限位孔;(1)所列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遗漏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写出合理的步骤顺序:__________________.练习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z交流电源.(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v F的公式为v F=__________;(2)若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0.02s,各个间距的数值如下表,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实际电压为210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1)在打点计时器打B、C、D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 B=_______m/s;v C=_______m/s;v D=_______m/s.(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练习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C.纸带上打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越大D.利用打出的纸带可以求出打下某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2)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选用__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若频率为50Hz,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x1=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则打1和4点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打2这个点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小明与他的同伴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由于他的同伴不太明确该实验的目的及原理,他从实验室里借取了如下器材:(1)下列哪些器材是多余的:__________①电磁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细绳⑤纸带⑥小车⑦钩码⑧秒表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2)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3)(双选)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越多越好(4)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其中相邻的两个计数点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根据纸带,回答下列问题:①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s②根据纸带上的数据,则计数点1、3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1=_______m/s;v3=________m/s.③据此可求出小车从1到3计数点内的加速度为a=_______m/s2.(本题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练习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在打点计时器打B、C、D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 B=____________m/s;v C=____________m/s;v D=____________m/s.(2)在图2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v-t图象.(3)求出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_____.练习7.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光滑斜面上匀加速下滑的运动规律.先从斜面高处静止释放小车,随后才开启位移传感器(一种测量物体离开传感器距离的工具,以开启瞬间记为t=0)测量小车与传感器间距S与时间t的关系.但是由于操作失误,本应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S-t图象被改为-t图象,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根据此图象.(1)t=0.4s末,物体与传感器间距S=______________.(2)传感器开启瞬间物体运动的速度v0=________________.(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___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练习8.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来,单位cm.(1)由图判断小车做直线________运动(填加速或减速).(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________(填交流、直流)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V.(3)相邻记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_s.(4)计算点C的瞬时速度v C=____________m/s.(5)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2.练习9.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实验中使用的是电火花计时器,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是50Hz,如图所示该同学一共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并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结果记录在图中,单位是cm.(1)实验时下面步骤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A.释放纸带B.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__V的________(填“交流”或者“直流”)电源(3)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s打一个计时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__s.(4)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C=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练习10.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图中.(1)打点计时器使用电源的频率为________Hz(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做______________运动(3)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m/s,AF段位移的大小x为_________cm(4)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练习11.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_cm,(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练习12.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先用功率恒定的电动马达牵引着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再关闭马达,让小车在桌面上自由运动至静止.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且开始计时时滴下的小水滴计为第1滴.)(1)根据图(b)的数据可判断出此过程中滴下的水滴是小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留下的(填“马达牵引着加速”或“关闭马达后在桌面上减速”).还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2)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时的速度大小约为____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练习13.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下列实验步骤中必须选择的是________A.调整细线使之与长木板平行B.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C.保证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2)该同学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则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__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练习14.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某同学按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并准备开始实验.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点,测得h1、h2、h3、h4、h5.若打点的周期为T,则打E点时速度为v E=_________;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v2与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
实验探究课1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025版物理大一轮复习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基本技能]一、实验目的1.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纸带上的点迹测物体的速度。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会利用纸带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二、实验原理1.打点计时器的原理(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8V以下低压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50Hz0.02s)。
(2)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一般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时间间隔为Δt=0.02×5s=0.1s。
2.原理装置图(1)不需要平衡阻力。
(2)不需要满足悬挂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三、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
四、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原理图,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适量的槽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规律方法总结]一、数据处理1.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方法如图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x 1、x 2、x 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Δx =x 2-x 1=x 3-x 2=x 4-x 3=C (常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2.由纸带求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n =x n +x n +12T。
3.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1)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即根据x 4-x 1=x 5-x 2=x 6-x 3=3aT 2(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再算出平均值,即a =x 4+x 5+x 6-x 1-x 2-x 39T2。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案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案示例文章篇一:《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嘿,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来搞一个超有趣的实验,那就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走进实验室,我的心就砰砰直跳,激动得不行。
你瞧那崭新的小车,安静地待在桌子上,仿佛在说:“快来探索我的秘密吧!”老师把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我和小明、小红一组。
老师刚一说完实验步骤,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开始啦。
我们先把轨道组装好,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轨道总是歪歪扭扭的,就像一条调皮的小蛇,不肯乖乖听话。
我着急地说:“哎呀,这轨道怎么这么难弄啊!”小明安慰我:“别着急,咱们慢慢来,肯定能弄好。
”在我们仨的共同努力下,轨道终于稳稳当当啦。
接着,我们把小车放在轨道起点,眼睛紧紧盯着它,就像猎人盯着猎物一样。
小红拿着秒表,手都有点发抖,她紧张地说:“我怕我按不准秒表。
”我鼓励她:“别怕,相信自己!”“开始!”我一声令下,小明轻轻推动小车,小车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小红也准确地按下了秒表。
这一瞬间,我感觉时间都凝固了,心里不停地念叨:“小车小车,你快些跑。
”第一次实验结束,我们赶紧记录数据。
哎呀,这数据好像不太对劲呀!难道是哪里出错了?我疑惑地挠挠头。
小明仔细检查了一遍实验装置,说:“我觉得可能是小车启动的时候用力不均匀。
”于是,我们又重新做了一次。
这一次,我们更加小心,每一个步骤都做得认认真真。
当小车再次冲出去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实验做完了,我们看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开始计算分析。
这过程可真不简单,就像走在一条布满荆棘的小路上。
但是我们没有放弃,互相讨论,互相帮助。
最后,我们终于得出了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那种成就感,就像在沙漠里走了很久终于找到了绿洲!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做实验可不能马虎,要细心、耐心,还要团队合作。
这不就像我们平时踢足球一样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团结一心,才能赢得比赛!所以呀,同学们,实验能让我们发现好多神奇的东西,咱们以后可都要积极参加实验,探索更多的未知!示例文章篇二:《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个超级有趣的实验,那就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神奇的实验。
1 实验一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一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Δx =aT 2).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二、实验原理1.打点计时器(1)作用:计时仪器,当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f =50 Hz 时,每隔0.02 s 打一次点.(2)工作条件⎩⎪⎨⎪⎧电磁打点计时器:6 V 以下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220 V 交流电源 2.处理纸带数据时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取点方法是一样的.3.判断物体的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x 1、x 2、x 3、x 4、…,若Δx =x 2-x 1=x 3-x 2=x 4-x 3=…,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Δx =aT 2.(2)利用“平均速度法”确定多个点的瞬时速度,作出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若v -t 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说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4.利用纸带数据求解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的方法(1)“平均速度法”求物体在某点的瞬时速度,即v n =x n +x n +12T,如图所示.(2)“逐差法”求物体的加速度,如图所示:即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然后求平均值,即a =a 1+a 2+a 33=(x 4+x 5+x 6)-(x 1+x 2+x 3)9T 2,这样使所测数据全部得到利用,准确度较高. 这个表达式也可以根据下列思路得到:把(x 1+x 2+x 3)和(x 4+x 5+x 6)分别看做x Ⅰ、x Ⅱ,利用x Ⅱ-x Ⅰ=at 2,其中t =3T .同理可得(x 3+x 4)-(x 1+x 2)=4aT 2.三、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四、实验步骤1.仪器安装(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如图,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2.测量与记录(1)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2)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从后边便于测量的点开始确定计数点,为了计算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T=0.1 s.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3)利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4)增减所挂钩码数,再重复实验两次.五、数据处理1.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1)根据表格中的v、t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如图可以看到,对于每次实验,描出几个点都大致落在一条直线上.(2)做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v-t图象,它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两条途径进行分析:(1)直接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Δt,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Δv,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2)通过函数关系进一步得到,既然小车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所以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六、注意事项1.纸带和细绳要和木板平行,小车运动要平稳.2.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后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3.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4.小车的加速度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打出6~7个计数点为宜.七、误差分析1.根据纸带测量的位移有误差.2.电源频率不稳定,造成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不完全相等.3.纸带运动时打点不稳定引起测量误差.4.用作图法,做出的v-t图象并不是一条直线.5.木板的粗糙程度并非完全相同,这样测量得到的加速度只能是所测量段的平均加速度.对实验原理和操作的考查【典题例析】(2016·10月浙江选考)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或不必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A.长木板的一端必须垫高,使小车在不挂钩码时能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B.连接钩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C.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选择计数点时,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2)图1是实验中打下的一段纸带,算出计数点2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并在图2中标出,其余计数点1、3、4、5对应的小车瞬时速度大小在图2中已标出.(3)作图并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解析] (1)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并没有要求小车需要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即轨道是否光滑不是必要的,即A 项是不必要的.在处理纸带时,由于第一点并不确定,因此常常将前面的点去掉,从清晰可辨的点取点后处理实验数据,所以D 项不是必要的.连接小车的细线需要与木板平行,否则就要涉及线上拉力分解问题,即拉力是一个变力,B 项是必要的.操作时应先开电源再释放小车,C 项是必要的.(2)根据题图中x 1=3.80 cm ,x 2=15.70 cm ,所以v 2=x 2-x 12T≈0.60 m/s.(3)由v -t 图象的斜率即为小车的加速度,可得a =1.45 m/s 2.[答案] (1)AD (2)0.60 图见解析图甲(3)图见解析图乙 1.45(多选)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纸带上的数据计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然后他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共描出了10个点,并画出了小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针对该同学作出的v-t图象,他所在的实验小组的其他四位同学分别交流了自己的看法,以下四种看法,你认为有道理的是()A.这10个点无论如何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小车运动的图象不可能为一条直线,而应为一条平滑的曲线B.这10个点中有7个点虽然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它们紧挨在一条直线附近,只有F 和B两个点离这条直线太远C.在这10个点中有3个点(A、D、I)能画在一条直线上,其余7个点都不在该直线上,这条直线肯定不能表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与直线偏差较小的点(C、E、G、H、J)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而偏离直线较远的点(B、F)则可能是实验中出现失误造成的解析:选BD.实验中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得到的点不可能严格地处于一条直线上,会稍有偏差.但偏差过大的点则可能是实验中的失误造成的,作图时应把这样的点舍弃,故选项B、D两种看法有道理.对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考查【典题例析】(2020·宁波高二期中)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运动.(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 D=________m/s,v C=________m/s,v B=________m/s.在如图乙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匀加速直线 (2)3.90 2.64 1.38 如图所示 12.60 m/s 2 (3)零时刻小车经过A 点的速度(2020·台州调研)如图甲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 、B 、C 、D 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1)OD 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x -t 2图线(x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 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2)由于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其从某一点开始运动的位移x =v 0t +12at 2,由于x -t 2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因此v 0=0,则x =a 2t 2,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x -t 2图线的斜率为a 2,通过图线可求得斜率为0.467.答案:(1)1.20 (2)12a 0.4671.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 是水平桌面,Q 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 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 s 和4.0×10-3 s .用精度为0.05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d ,其示数如图丙所示.(1)滑块的宽度d =________cm.(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 1=________m/s ,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 2=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 1和v 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解析:(1)d =10 mm +0.05 mm ×2=10.10 mm =1.010 cm. (2)v 1=d t 1=1.010×10-21.0×10-2m/s ≈1.0 m/s , v 2=d t 2=1.010×10-24.0×10-3 m/s ≈2.5 m/s. (3)v 1、v 2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答案:(1)1.010 (2)1.0 2.5(3)平均速度 滑块2.在暗室中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地落下.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 Hz ,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远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 m/s 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 8=________ m/s.(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后一水滴经过一个频闪间隔运动到前一水滴的位置,可看到仿佛固定不动的一串水滴,即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时,水滴仿佛不动.(2)g =h 8-10-h 6-8⎝⎛⎭⎫2f 2 =[(43.67-26.39)-(26.39-13.43)]×10-2⎝⎛⎭⎫2302 m/s 2 =9.72 m/s 2;v8=h6-104 f =(43.67-13.43)×10-2430m/s≈2.27 m/s.(3)存在空气阻力会对水滴的运动产生影响,水滴滴落的频率不恒定也会对实验产生影响.答案:见解析3.(2020·台州六校联考)一位同学在探究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在质地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将木块、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先接通频率为50 Hz 的电源,再给木块一向左的初速度,木块向左运动一小段距离后纸带拉紧,最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点迹的纸带,A、B、C、D、E正是连续的五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一个点未画出,下面标注的数字是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单位是cm.(1)木块与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固定.(2)由纸带上数据判断,在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木块做的是________(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3)木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木块运动中受到摩擦阻力做减速运动,所以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逐渐减小,故木块与纸带的右端固定.(2)因为7.20 cm-6.81 cm=0.39 cm、6.81 cm-6.43 cm=0.38 cm、6.43 cm-6.04 cm=0.39 cm,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近似相等,所以在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木块做匀减速运动.(3)电源的频率为50 Hz,打点周期则为0.02 s,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为0.04 s,所以加速度的大小为a=ΔxΔt2=(7.20+6.81-6.43-6.04)×10-24×0.042m/s2≈2.4 m/s2.答案:(1)右(2)匀减速(3)2.4。
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一节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基础知识】一、实验原理与操作1.两种打点计时器(1)作用:计时仪器,当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f =50 Hz 时,每隔0.02 s 打一次点。
(2)工作条件⎩⎪⎨⎪⎧电磁打点计时器:6 V 以下 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220 V 交流 电源2.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设x 1、x 2、x 3、x 4…为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假如Δx =x 2-x 1=x 3-x 2=x 4-x 3=…=常数,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和细绳要和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要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1.实验数据的处理(1)由纸带求物体运动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n =x n +x n +12T。
(2)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①逐差法:根据x 4-x 1=x 5-x 2=x 6-x 3=3aT 2(T 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再算出a 1、a 2、a 3的平均值a =a 1+a 2+a 33=13×⎝⎛⎭⎫x 4-x 13T2+x 5-x 23T 2+x 6-x 33T 2=(x 4+x 5+x 6)-(x 1+x 2+x 3)9T 2,即为物体的加速度。
②图像法:如图实Ⅰ-1所示,以打某计数点时为计时起点,利用v n =x n +x n +12T 求出打各点时的瞬时速度,描点得v -t 图像,图像的斜率即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原卷版)+解析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卓越同步讲义(新教材人教A 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实验思路1.瞬时速度的计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可用该点前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代替:v n =x n +x n +12T .2.根据v -t 图象判断运动性质:用描点法可作出小车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的形状可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3.加速度的计算:利用v -t 图象的斜率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知识点二、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钩码、细绳、复写纸片、刻度尺. 知识点三、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4.换上新的纸带,重复实验两次.5.增减所挂钩码,按以上步骤再做两次实验. 知识点四、数据记录1.纸带的选取: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且开头过于密集的点应舍掉,用纸带的后一段进行测量;若纸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较小,可多个间隔取一个计数点.2.数据的测量:如图所示,一般不是直接测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而是先测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计时零点间的距离x 1、x 2、x 3、x 4、x 5,再计算出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Δx 1=x 1,Δx 2=x 2-x 1,Δx 3=x 3-x 2,Δx 4=x 4-x 3,Δx 5=x 5-x 4.3.速度的计算:各计数点对应的瞬时速度用平均速度来代替. 4.设计表格并记录相关数据将各计数点对应的时刻及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填入下表中,求出对应计数点的速度,并据此分析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计数点序号n 0 1 2 3 4 5 时间t /s 0 0.1 0.2 0.3 0.4 0.5 相邻两计数点 间的距离Δx /m 对应计数点的速度v /(m·s -1)知识点五、数据分析 1.作出小车运动的v -t 图象(1)建系: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用横坐标轴表示时间,纵坐标轴表示速度. (2)描点:在坐标纸上确定出各个坐标点的位置.(3)连线: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舍去,如图所示. 2.实验结论(1)分析小车运动的v -t 图象,描述小车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据所画v -t 图象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Δv Δt .知识点六、误差分析1.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不均匀.2.根据纸带测量的位移有误差,从而计算出的瞬时速度有误差. 知识点七、注意事项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3.打点完毕,立即断开电源.4.为避免小车跟滑轮相碰,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应及时用手按住.5.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适当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 等于多少秒.6.在坐标纸上画v -t 图象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象尽量分布在较大的坐标平面内.二、题型分析题型一 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考查【例1】(2019-2020学年·呼和浩特期末)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顺序,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A .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B .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_____,并压在________下面.C .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 .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 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 =____________.E .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F .利用公式v =ΔxΔt 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变式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22版:实验一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创新设计)
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
2.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图13.实验步骤(1)按照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槽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重复实验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4.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槽码落地及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计算加速度大小时以能在约50 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5)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位置释放。
1.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x 1、x 2、x 3…x n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2)Δx 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1=x 2-x 1,Δx 2=x 3-x 2…。
(3)T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02n s(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 ,n 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
(4)Δx =aT 2,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
2.数据处理(1)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2)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a =a 1+a 2+a 33=(x 4+x 5+x 6)-(x 1+x 2+x 3)9T 2。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聊一个超级有趣的实验,关于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这可不是一般的实验,想象一下,一个小车在跑道上飞驰,速度像闪电一样快,心里那个激动啊!咱们得准备好一辆小车,还有一些计时工具,比如秒表,当然还有一条平坦的跑道,最好是没有坑坑洼洼的地方,要不然小车可受不了。
把小车放在起点,准备开始,真是让人期待的瞬间。
咱们开始实验,第一步是让小车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自由滑行。
你知道的,这种感觉就像放飞自我的小鸟,心里满满的自由与欢快。
小车起初慢慢动起来,就像是刚醒来的小猫,懒洋洋的。
我们记录下小车每一秒的速度,看看它是怎么变化的。
嘿,有趣的是,刚开始的时候,小车的速度真是慢得可以,几乎让人怀疑它是不是在打瞌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车渐渐加速,像是打了鸡血,越跑越快,仿佛在跟风赛跑。
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可得仔细观察。
小车在不同时间点的表现就像是在演一出戏,慢动作的开场白之后,突然来了个大转折,速度一下子就上来了!哇,这时候的感觉简直让人心潮澎湃。
要知道,小车的速度变化可是跟时间息息相关的,就像我们的人生旅程,有时候慢,有时候快,真是充满了戏剧性。
咱们还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车的速度变化是有规律的。
说到这里,或许大家会想,这样的规律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小车的速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加快,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曲线。
就像咱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挑战,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努力奔跑,才能赶上前面的目标。
实验就像是生活的缩影,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真是妙不可言。
在实验结束时,咱们得到了不少数据,整理成表格,哇,这一看可真是让人感叹,数字背后蕴藏着的故事可不少。
每一秒的变化都在告诉我们,小车的速度从一开始的缓慢,到后来的飞速,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这就像我们在追梦的过程中,有时候慢慢来是没问题的,只要你不停地向前,最终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实验的咱们来个总结,得出结论。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引言: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实验探究小车在不同条件下的速度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小车在不同斜度下的滑动情况,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材料:1. 小车2. 斜面3. 计时器4. 直尺5. 测量器具实验步骤:1. 将斜面固定在桌子上,并确保斜面的倾斜度能够使小车顺利滑下。
2. 将小车放在斜面上,并确保小车的起始位置相同。
3. 使用计时器记录小车滑下斜面所需的时间。
4.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数据的准确性保证。
5. 改变斜面的倾斜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表。
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加。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小车在滑下斜面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直到达到一个稳定的值。
这表明小车的加速度在不断增加,直到达到平衡状态。
2. 斜面的倾斜度对小车速度的影响很大。
当斜面的倾斜度增加时,小车的速度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斜面的倾斜度增加会增加小车受到的重力分量,从而加速小车的下滑速度。
3. 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一个曲线。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表呈现出一条曲线,而不是一条直线。
这是因为小车在滑下斜面的过程中,受到了摩擦力的影响,速度并不是线性增加的。
讨论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然而,实际情况中还存在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等。
这些因素会使得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有所偏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更加精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探究了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小车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并受到斜面倾斜度的影响。
高一物理 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高一物理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实验目的1.利用打点纸带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分析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会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思路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各时刻的速度,再作出速度—时间图像。
1.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以该点的时刻为中间时刻的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若vt图像为一倾斜的直线,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三、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复写纸、纸带、导线、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槽码、刻度尺、坐标纸。
四、进行实验1.如图所示,把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槽码,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然后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串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挑选纸带并测量在三条纸带中选取一条点迹最清晰的。
为了便于测量,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作为计时起点(0点)。
每5个点(相隔0.1 s)取一个计数点进行测量,如图所示(相邻两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2.瞬时速度的计算和记录(1)计算方法:时间间隔很短时,可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表示这段时间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n =x n +x n +12T 。
如图中计数点4的速度v 4=x 4+x 52T,其中T =0.1 s 。
(2)设计表格并记录相关数据(1)定标度:坐标轴的标度选取要合理,应使图像大致分布在坐标平面中央。
(2)描点:在坐标纸上确定出各个坐标点的位置。
(3)连线: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或直线“拟合”这些点。
实验1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解析(1)实验中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选项B正确。
(2)本实验不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只需要保持合力恒定即可,选项C正确。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vC= =1.1 m/s,
加速度a= =2.0 m/s2。
答案(1)B(2)C(3)1.12.0
热点二 实验拓展创新
1.情景拓展
2.改进获取数据的方法
图1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在打出D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vB= = m/s=0.56 m/s,vD= = m/s=
计时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实际点,两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计数点是人们根据需要选择一定数目的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由选择点的个数而定。
(2)纸带上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均相同,速度越大,纸带上的计数点越稀疏。
热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例1】某同学利用图1(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图4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4(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高一上学期物理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4.巧用v—t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实验要求:1.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3.认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作用,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展现规律,验证规律。
4.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进一步熟练打点计时器的应用,体验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
实验器材: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4个25 g的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等。
实验步骤: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桌上(不许松动!),(是电磁式还是电火花式?)连接电源(通电检查!)。
2、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压在纸带上(纸带在下复写纸在上!试拉检查!)。
3、先通电等待1~2s,后拖动或释放物体(先通电后拉动!控制快慢!)。
4、先切断电源,后取下纸带(先断电后取带!)。
5、再取2~3条纸带,重复2~4步2~3次.。
6、选取纸带(点迹清晰?漏点拖点?),测量点编号(注意先后!写下序号!),数点计时(点数不等于间隔数!)。
7、用刻度尺测量距离(最小分度?有效数字?),记录数据(忠实地记录原始数据!),保留纸带(不能丢失!)。
8、整理实验器材(不要忘记!)。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1、纸带的选取:2、采集数据的方法:3、如何利用求平均速度来求得的小车的瞬时速度?TxxTxv221201021+==数据处理:小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位置编号0 1 2 3 4 5 6 7 8 9 时间t/s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smv)/(12-⋅smv)/(13-⋅smv21∆XD E F1 20 3 4 50123△x0△x1△x2△x3cm 0 1 2 3 4 5 6 7 8 9 102、在坐标纸上画出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1-2.1-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基础知识】1.在本实验中,求取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时,应用刻度尺按在纸带上,一次性读取各点所对的刻度值,再依次相减,这样做可避免多次移动刻度尺带来的误差。
2.本实验采用包含某计数点的适当长度x ∆与这段运动所需时间t ∆的比值,即这段长度的平均速度来粗略代替该点的瞬时速度。
3.本实验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在绘制的t υ-图像中,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按需要取定单位、标度,描点后用平滑曲线连结各点就得到v – t 图象.斜率的大小等于加速度的值。
4.实验中应当首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它运动,打完纸带后应立即关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学法指导】一、疑难分析1.对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取运动过程中一小段时间的位移与这段时间相比,得到的平均速度可以用来表示这一段是非问题中某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所取时间趋近于0取极限,则速度即为瞬时速度.2.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电压一般为4—6伏;而电火花计时器直接使用220伏交流电,但是,不管是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其打点频率与与电源频率是相同的,如果电源频率是50Hz ,它们的打点周期都是0.02s .二、典型例题(一)利用平均速度速度求瞬时速度在研究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为:tx v ∆∆=,当t ∆趋近于零或很小时,可以用包含某点的一段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来近似地当成该点的瞬时速度.【例1】如图所示,王勇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截纸带,测得A 到B 之间的距离是4.00cm ,B 到C 之间的距离是6.00cm ,AB 间、BC 间都有4个点没有画出,试粗略求取B 点的速度.【交流】因AB 、BC 两点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则可知AB 、BC 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0.1s ,2.010)00.600.4(2-⨯+=∆∆=t x v AC m/s=0.50m/s ,虽然这样算出的是AC 间的平均速度,但可以粗略地认为是B 点的瞬时速度.4682 【答案】0.50m/s .(二)对v -t图象的理解v -t 图象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反映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实验注意事项:(1) 平行:纸带和细绳要 和_____平行;(2) 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 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 断开电源,后选取纸带;(3) 防止碰撞:在 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要 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4) 减 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要适当大些,可以 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 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 数点为宜;(5) 用刻度尺从清晰的点测量 起并同时记录测量结果,不要分段测量.
2. 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 的仪器,通过纸带记录了物体的运动 过程.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 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如图所示.打点 计时器使用的是 50Hz的交变电流, 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磁打点计时器 使用的电压是4~6V交流电源、电火 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
3. 实验器材: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 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 刻度尺、导线、电源.(注:使用电磁打 点计时器时还需要复写纸片) 4. 实验步骤:(1) 按图示实验装置图组 装实验器材(注: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 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但开关要断 开);(2) 把一细线系在小车上,细线绕过 定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 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② 利用斜率求加速度 先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 vn= (一般要5点以上),然后作出v-t图 象,用v-t图象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 速度.
2. 实验误差分析 本实验参与计算的量有计数点间距和打 点周期,因此误差主要来源于相邻两计数 点之间的距离测量和电源频率的不稳定 性. (1) 交流电源的频率变化 交流电源的频率出现波动时,打点周期会 随之变化.频率升高时,打点周期减小,由 于计算时仍按照原打点周期值计算,各点 的瞬时速度的测量值vn= 将偏小,加速度 的测量值a= 也会偏小.
(3) 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 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 增加小球下落的高度; 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可)
(4) 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 需要时间Δt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 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Δt, 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高度H1 和H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1和 T2. 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Δt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请推导说明.
(3) 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乙中 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位置 B C D E F 0.994 速度(m· s0.737 0.801 1)
(4) 根据所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 图线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
(5)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 是f=49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 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 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填“大”或 “小”).
(2)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 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 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 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 T=0.02 s,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 x5=9.61 cm、x6=10.26 cm. 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 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 时器打下D、E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考点3 实验的拓展与创新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除了用打点计时器打出 的纸带进行数据分析,还可以通过频闪照相法、 滴水法、光电门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典题演示3】 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 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倾斜 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 铁吸住第1个小球. 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 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迅速 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 当第1个小球 撞击M时,M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 落…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典题演示1】 某同学按图甲所示装置 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的实验. (1) 图甲中仪器A叫做 ,释放小车前,小 车应停在 (填“靠近”或“远离”)仪 器A的位置.
(2) 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0 s,相邻两个连续计数点的间距依次为 x1=1.00 cm、x2=2.78 cm、x3=4.55 cm、x4=6.35 cm、x5=8.10 cm、 x6=9.93 cm,则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 在打计数点2时小车运动的速度是 m/s.(计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
2 52.8
4 91.5
8 151.7
10 176.9
0.38
0.44
0.53
0.56
(3)小车前端过A处的瞬时速度大小 为 ▲ m/s; (结果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m/s2; (结果请保的有 . A. 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 B. 实验前应将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 C. 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作 为小球下落的高度 D. 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2) 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 H=1.980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T=6.5s.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如图甲,小芳同学用图示装置测量小车在 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将长直木板B支成斜 面,挡光片P固定在小车C的前端并与前端 平齐,光电门G固定在木板上,导光孔与木 板上的位置A相齐.让小车C的前端在斜面 上的位置O由静止释放,测出OA的距离、 挡光片的宽度、及挡光时间,即可测出小车 下滑的加速度. (1)小芳将方案向全班同学展示,你认为 该方案测得的加速度 ▲ (填“偏大”、 “偏小”);
(2) 位移的测量引起误差 如果各计数点间的位移较小或相邻计数点之 间的位移之差较小,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就会 较大,从而导致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误差较大. (3) 计算方法的选用 求加速度的几种方法中,用Δx=aT2直接求加速 度的方法简单,但误差较大,适用于测量数据准 确或计数间隔较少的情况;逐差法求加速度结 果准确,误差较小,但测得的计数间隔最好为偶 数;图象法求加速度科学性强、误差小,适用于 所测数据的计数点间隔较多的情况.
【随堂验收】 1.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 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 电磁打点计时器用的是低压 (填“直流”或“交流”)电源.
(2) 该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a. 在小车中放入砝码,将纸带穿过打 点计时器的限位孔连在小车后端,用 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b. 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先 ,再 ,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 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断开打 点计时器的电源; c. 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 换纸带,重复b的操作.
(3) 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接 通电源,放开小车; (4) 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取下纸带; (5) 换纸带重复做几次实验,选择一条 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5. 数据处理:(1) 选择适当的点为计时起 点,用笔在纸带上标出计数点; (2) 用刻度尺测量出各计数点到起点的 距离; (3) 计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表格; (4) 作速度-时间(v-t)图象; (5) 由速度-时间(v-t)图象探究小车速度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求出加速度.
(4) 牵引小车的钩码数要适当 小车的加速度过大或过小将导致纸 带上的点过少或各段位移差别过小, 从而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加速度的 大小以能在约50 cm的纸带上清晰地 选取七八个计数点为宜.
【典题演示2】 在做“研究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 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 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 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 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 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 .
实验一 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本讲对应学生用书第15~19页) 考纲解读 1. 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 2. 会计算纸带上各点的瞬时速度. 3. 会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 4. 会用图象法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的 关系,并能根据图象求加速度.
基础梳理 1. 实验目的:(1) 练习正确使用打点 计时器;(2) 会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瞬时速度、加速度;(3) 会利用 纸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 律,并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会根 据图象求加速度.
(2) 从纸带上读取长度的方法 利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 算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x1、x2、x3、x4、 x5、x6、…由于毫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 mm,读数时必须估读到0.1 mm位. (3) 某点瞬时速度的计算 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n= ,即n点的瞬时速度等于(n-1)点 和(n+1)点间的平均速度.
(2) 用v-t图象求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某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 的平均速度vn= ,求出打各点时纸带的瞬时速 度,然后作出v-t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运动的 加速度等于图线的斜率a= .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 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 用钩码拉动纸带运动.当小车停止运 动时要及时断开电源. (2) 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木板上靠 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实验连续打了一系列点的某条纸带如图乙所 示,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四个点未 画出.纸带上AB段的距离x1 = cm;小车在 经过计数点B时的速度大小是 m/s,小车的 加速度大小是 m/s2.(后两空计算结果保留 两位有效数字)
(3)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 是f=45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 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为了更精确的测得小车的加速度, 小芳对方案进行了改进:换用不同 宽度的挡光片固定在小车C的前端并 与前端平齐,让小车C的前端在斜面 上的同一位置O由静止释放,记录每 次实验挡光片的宽度△x和挡光时间t, 并计算出各次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 平均速度 ,记录在下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