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也因“错误”而美丽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也因“错误”而美丽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时时想着预防学生出现错误,但错误的出现总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大可放开旧观念的束缚,跳出错误看“错误”,把它当做一种生成性资源加以利用,避免进入错误资源的处理误区,不断追求错误资源的处理艺术,使课堂也因“错误”而美丽。

关键词:错误资源;处理误区;处理艺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时时想着预防学生出现错误,但错误的出现总是不可避免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大可放开旧观念的束缚,跳出错误看“错误”:错误实际上是一种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认识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在我看来,出错是成长中的学生的权利,是教学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

当然,我们不能把学生所有的错误都当做有效的教学资源,有些错误甚至还会干扰学生学习,有些错误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并反馈得当的话,往往成为课堂中最耀眼的环节!我们要对于那些具有典型、反衬、促进生成意义的错误加以利用,对只有一般意义的错误则加以舍弃。

一、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时存在以下误区

1.学生的错误资源忌无缘处理

[案例一]确定位置

教师出示下图:

进行“猜动物”的游戏:先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然后告诉大家这个小动物的位置,据此猜小动物的名称。学生1说:“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从下往上数在第四个,从左往右数是第三个。”学生2立刻说:“狮子!”全班学生兴奋地喊:“耶!”此时学生1却是一脸的茫然。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细节,游戏继续进行着。课后,学生1告诉我,他想说的小动物是“小白兔”。

[点评]

以上案例中,全班学生的兴奋,淹没了一位学生的茫然,全班学生的错误掩盖了一位学生的正确,教师极容易忽视这样的错误。正是教师对正确答案的期待,使他有选择性地感觉到了“正确”,而对错误“视而不见”。

2.学生的错误资源忌无能处理

[案例二]偶数

上完偶数这部分内容以后,教师出了这样一题:最小的偶数是()。大部分同学填了2,正当老师要结束这个内容时,有一位同学提出:“最小的偶数是0,我在一本数学书上看到,说0能被任何非0整数整除,所以0也能被2整除,那么0应该是最小的偶数。”学生似乎言之有理,教师缺少相关方面的知识,只有尴尬不语。

[点评]

由于现代社会获取信息渠道的增多,教师课堂传授的知识占学生所拥有的知识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小。对学生出其不意地发言,教

师常常因不能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而不知所措。

3.学生的错误资源忌无时处理

[案例三]“周长的认识”

教师出示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周长。学生分别用……的方法。一位学生说“我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再减去长方形的宽12-2=10(分米),也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教师简单的一句“这种方法我不明白”就把学生给打发了。课后询问老师,他坦言:后面还安排了不少“出彩”的教学内容,没有时间理会这些”旁枝末节”。

[点评]

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学习的途径。这种行为鼓励学生合作和关心他人,因此创造出更加互助和安全的学习环境;让一个学生在指导另一个学生时,通常会把内容学得更透彻。

4.学生的错误资源忌无需处理

[案例四]“千克的认识”

学生正在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千克的资料。一位学生说:“一个人一天大约要喝700千克水。”老师没有纠正也没有任何评价。另一位学生说:“一头大象有86千克”,教师不置可否。过了十分钟第一位学生看到同学拿出一瓶可乐后忽然想其了什么,站出来说:”我刚才说千克不对,一瓶可乐才350克,一个人一天应喝700克水。”而教师和全班学生到课结束时“对一头大象有86千克”都没异议。

[点评]

注重体验感悟并不是拒绝判断与评价,教师对学生明显的错误不置可否,放任自流,是误人子弟。当然纠错的主题不一定是教师,可以是出错的学生本人,也可以是其他学生。

二、学生错误资源的处理艺术

1.容错

出错,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有的错往往是学生对既定思维的反叛、修正。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究、创新和超越。

2.用错

英国物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

(1)找准错误,寻找起点

例如:简便计算110-55-45,有不少学生往往错误的计算为110-(55-45)。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连减中的简便计算原理没有弄懂。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小明同学过生日,爸爸到儿童服装店买衣服,一件上衣55元,一条裤子45元,算式是110-(55+45)。

(2)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例如:应用题“桃数有45棵,比梨树的3倍多6棵,梨树有多少课?”学生立出的算式有:①3×()+6=45;②3×45-6;③(45+6)÷3;④(45-6)÷3;⑤45÷3-6;⑥45×3+6……通过学生合作,结合线段图,学生很快同意了答案①④是正确的。这时,

教师“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如果用其他算式,你能改变原题中的条件,改编出新应用题吗?学生的思维打开了,针对其他算式改编出不同的应用题。

3.诱错

例如: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故意设置“陷阱”:能被2、5整除的数,要看它的个位。同学们猜想一下,个位上是几的数能被3整除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个位上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再结合具体的数师生共同验证,学生很快发现这个“答案”是错的,教师及时诱导,引领学生变换角度去探求新知。

学生的错误,作为珍贵的教学资源,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开发错误,更要善于利用错误,深入研究学生错误形成的原因,大力挖掘其潜化的教育价值。让学生明白正是有了错误的出现,才让大家明确了错误产生的原因,掌握了改进的方法,改善了学习状况,发展了学习能力,我们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个“错误”而更加美丽!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东浦镇中心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