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背考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题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历史条件:大机器生产、三次工人运动等

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衡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思想理论来源:吸收与改造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第一章

联系具有哪些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第一,就新事物和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而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第二,就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的,它既否定了旧

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为什么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跟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原因;

是贯穿质量互变定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指导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根本方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划清了界线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法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主观见诸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它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2)实践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并把这种实现出来的东西同原来的思想理论相对照,从而判明其是否正确。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简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二者之间的关系。

1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同一性并非是无差别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这种同一的许多条件要通过斗争来建立,所以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和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3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

同一性包含斗争性的原理,要保持社会的稳定不能光是消极地去维护,而是要深化改革,适度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社会稳定创造条件。

根据同一性对斗争性的制约,我们在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保持社会的稳定。没有改革,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就没有动力;没有发展就不能前进。但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什么也谈不上。因此,我们一定要辨证地处理好社会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关系,

和谐是否意味着否认矛盾,从而矛盾双方达到绝对的同一?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出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解决的。

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共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是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对各国具体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矛盾的普遍性;各国的国情、环境、历史条件又不同,具体实践必然又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二者相结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正确道路,高好革命和建设。

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努力中,既要把握马克思学说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存;在政治上,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在建设国家的指导思想上,我们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可以说是做出了很多创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无不是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