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奥·博塔
斯塔比奥
![斯塔比奥](https://img.taocdn.com/s3/m/54829f5852d380eb63946d36.png)
斯塔比奥“圆房子”、马里奥·博塔建筑风格概述马里奥博塔惯用的三大建筑语汇:几何线条、中心对称、自然风光一、几何线条作为博塔建筑特征的线条,构成鲜明的外轮廓和唯美的建筑风格,具有让人们记住该建筑的意思,作品中频频出现的窄缝,被认为是源自水滴的几何学设计。
二、中心对称“我的设计中的对称特征更是极为适合光线的射入”,博塔的住宅作品中全部在屋顶中央布置天窗。
三、自然光线博塔强调自然采光和内部空间的结合,“对于建筑来说离开光线不存在的空间,正是光线创造了空间”,他会巧妙的利用自然光塑造空间,令建筑物的每一个角落都凝固成诗一般的景色,构成令人震撼的视觉感受。
建筑风格概述马里奥博塔的综合能力体现在建筑结构和形体的统一性上。
他认为,如果一个新的主体形式上的想象无法融于结构,那么,这个建筑绝对不会有诗意。
他坚持在处理形式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对结构的忠诚,并认为形式只能是一个“轮博塔批评后现代主义只是在立面上找文章,他认为,只去解决表面的问题,意味着逃避真正的矛盾,只是装饰艺术。
马里奥博塔在住宅楼的设计中试图使乡土信息与现代主义风格相协调,创造出既富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室内空间,又具有抽象乡土性的建筑外表面。
马里奥博塔喜欢选择制约条件少的基地,以便为他提供一个广阔的创造空间,尽管这样说常常是表示平庸的一种委婉。
但其实并不然,他对自然环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马里奥博塔的大部分作品中,他抓住了美化环境和创造环境的机会。
博塔对环境的”阅读”和|“理解”是相当深刻的。
无论是建筑形态还是建筑物周围的植物,无论是邻里建筑还是建筑物旁边的一棵树或是远处的塔楼,他都会很认真、细致地加以考虑,并借助于透视草图和一些视觉手段对环境进行评估。
但是,所有这些工作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创作手段。
为了达到最终的创作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下一步的综合过程。
这一综合过程,不仅体现了对建筑物整体环境的考虑,而且在某一方面也超越了由这些环境因素所能表达的建筑意念。
马里奥博塔作品分析
![马里奥博塔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1a440bf12d2af90242e6ef.png)
•
•
• 在他的作品中,过于严谨的几何体明显的与场地区别开来,博塔自称 这是一种建筑与环境的辩证游戏。这表现出了建筑的形体力度,材料 的雄浑,构造和细部的优雅。同时,建筑的存在起到了重塑场地的作 用。周围景观反而在这人工物的主宰中更加衬显了出来,建筑把一种 地方精神提升到了富有象征性的高贵境界中来
马里奥:我认为源于基本几何形(如圆形, 正方形等)的建筑形式为人们提供了直 接阅读建筑的机会,几何形体有助于人 们通过部分了解建筑整体。当一个人处 于一个空间中,他需要给自己定位,正 因为如此,简单的形式可以帮助建筑的 使用者。我的建筑语言不是主管选择的 结果,而是在这五十年的工作中逐渐形 成的自然结果。
• 中心对称——“我的设计中的对称特征更是极为 适合光线的射入”,博塔的住宅作品全部在屋顶 的中央对称布置天窗;住宅以外的其他建筑也多 在平面中心部位布置主要空间,以及做多种变化 形式的窄缝,充分预示了博塔的那种恰似人体所 拥有的中心对称式的设计。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 博塔的作品对材料的选用上相当强调人的触感, 所以他的大部分设计 作品在满足人的视觉感觉之外, 在外墙选材上会选用如砖或者毛石等 粗糙的材料, 一方面能更好的和环境融合, 另一方面也能满足置身于 其中人的触觉感受。
• 从博塔的很多实例可以看出, 他的建筑思想有个核心内容, 即建筑是本质的东西, 必须与其环境区别开来, 这与赖特 的有机建筑理论完全相反。在这个核心下, 博塔的作品以 强而有力的实体姿态创造出新的意义和秩序。
问:圆形和方形等纯洁几何形体是您最广为 人知的设计元素,您为什么在作品中使 用这些元素,您又如何把自己的风格同 符号主义或图腾崇拜相区别?
• 建筑形象: • • • • • • 强烈的几何形体 对称的布局 封闭的墙体的方法从历史中寻找建筑形式 的逻辑表达,另一方面,他的 作品也大多数是用纯粹的几何 形体构成,体现一种强烈的秩 序感和古典精神。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8aa5531ccc7931b765ce15ec.png)
博塔一贯重视建筑的光照设计,他认为日光是受人欢迎的, 光影为建筑带来特殊的感受。为了参观方便,博塔将展室主要布置 在二层和三层。将建筑的三层与四层层层后退收缩,使展室只布置 在没有上层建筑的位置内,并在相应位置的屋顶上布置条形天窗。 这样一来,身处二层、三层的展室,仍然得到了良好的自然顶光。
马里奥· 博塔的建筑简洁、明确、有力而内向。
马丁· 路德· 金画 廊 夜巴波拿花园
博物馆商店
教育用房
主入口 入口中庭
剧场
展品装卸
咖啡
特殊功能场所
一层平面图
展厅 中庭上空 办公
二层平面图
展厅 中庭上空 办公
三层平面图
中庭上空Βιβλιοθήκη 展厅四层平面图中庭上空
展厅
五层平面图
博塔在建筑物中央设计了一个巨大的中庭,展室及其他辅助房间环绕在中庭四周。中 无论从空间组织、建筑造型、室内装修和自然光线的运用等方面都很有特色。 一进入博物馆,就看到中庭中央的一座极富雕塑感和装饰性的楼梯。 楼梯四周的四根圆柱支撑着一个圆筒形天窗,正好在楼梯的上方。 椭圆形的窗面成45°倾斜,最高处41.2m。 沿楼梯拾级而上,还可体验到中庭空间的丰富变化。 楼梯自四楼转变为顺天窗圆筒的弧形,并与五楼镂空的金属吊桥相连。 站在金属吊桥上,既可仰望加州的蓝天,又可俯视中庭的景观。 中庭的地面、柱础、楼梯、支柱均用黑灰相间的花岗岩装修,博塔惯用的“斑马纹”
博物馆
第三街 小广场 戏剧艺术中心 视觉艺术中心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是博塔设计的第一座博 物馆建筑,也是他在美国的首项工程。1995年在 老馆60周年庆典之际新馆建成开放。 博物馆建在旧金山市中心第三街的路北。 博物馆用地5575m2,建筑面积20500m2。平面基本 上呈对称布局。除了展室外还有一个200座的报 告厅、多功能厅、图书馆、书店、会议室、办公 室、车间和一个咖啡厅。 博物馆主体建筑被三层逐渐走高的方块围起来, 给人一种力量的感觉。
马里奥博塔
![马里奥博塔](https://img.taocdn.com/s3/m/1f375813f18583d049645907.png)
马里奥·博塔生平简介1943年出生于瑞士的提契诺州门德里西奥(MENDRISIO),年轻时曾边学习边从事实际设计活动。
1965年在勒·柯布西耶的工作室参加威尼斯市立养老院的设计。
1969年毕业于威尼斯大学建筑学院。
毕业时,与主考官卡罗·斯卡帕相遇。
※马里奥·博塔幸运的受到三位建筑巨匠的熏陶,据说,其中以对光的利用颇为精通的路易斯·康对他的影响最大。
与路易斯·康相遇,合作设计了威尼斯新会议厅工程中的展览会。
1970年博塔在瑞士卢加诺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1970年以来,在洛桑联邦工业大学以及欧洲、美国、拉丁美洲等多所大学从事授课、开设研讨班等教学活动,并在各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览。
1976年被瑞士洛桑联邦工业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1988年应邀担任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的客座教授。
1996年瑞士意大利大学孟德里索新建筑学院院长设计风格在结束跟随路易斯·康的学习之后,他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
博塔深入研究了众多建筑风格,诸如:多立斯风格、爱奥尼亚风格以及科林斯风格等古老的建筑风格,他开始从这些历史风格中得出相应的色彩、材质、原料以及结构等方面的构思,其所有的工作都逐渐从后现代的古朴风格中得出其内在的联系。
博塔将各种对立的因素联系起来,因此,他所设计的建筑就呈现了极为独特的特征。
博塔对环境有极强的洞察力,因此他的建筑作品常常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展现不同的优势。
他说道:“每一项建筑作品都有它相对应的环境,在设计建筑时,其关键是考虑建筑所辖的领地”。
1980年,他增加了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当今建筑的精华来源于比较的程度:它只承认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而这样的因素又来自当地生境。
”作为提契诺学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根植于意大利理性主义和欧洲现代主义,将欧洲严谨的手工艺传统、历史文化的底蕴、提契诺的地域特征与时代精神完美地表现在建筑上。
40多年来,博塔已设计项目600多项,涵盖了私人住宅、教堂、办公、银行、博物馆、学校等建筑类型。
解析马里奥.博塔
![解析马里奥.博塔](https://img.taocdn.com/s3/m/50b59852a8956bec0975e358.png)
解析马里奥.博塔在位于瑞士的南部的提契诺(Ticino),半个多世纪以来,建筑师们一直尝试将历史传统和现代建筑完美的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自己的地域特色,并以优异的作品形成了提契诺现象,是提契诺的建筑文化在国际上享有无可非议的声望及认可。
在现代的建筑实践中,形成提契诺现象的代表人物是马里奥·博塔。
理性与经验的契合博塔的建筑思想显然受到了理性主义的影响,大多作品既折射出古典理性主义的特征,又打上了新理性主义的烙印。
在方法上,以古典集合型及其组合作为形式构成的主要元素,讲究主从关系,轴线关系,对称关系比例关系等;在立面上,构图中心极强,并且以几何形天窗统帅全局;在构图上,博塔钟爱几何原型,特别是圆形,强调建筑的纪念性;在建筑语汇上,应用古典建筑建筑的语言:建筑边角的保守,中央的空壁,倾斜而稀少,准确定位的窗洞,类似古典建筑的拱门等等:在材料的使用上,发挥材料的质感和表现力:在建筑构造和细部上,以砖和石构成了简洁,完整,精美的图案。
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博塔有着不同凡响的经历。
他从师卡洛·斯卡帕,又有幸在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康手下工作。
他研究阿尔多·罗西的新理性主义,邂逅詹姆斯·斯特林并与之交流。
他批判地吸收各种建筑文化和思潮,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结合提契诺的地域特色,创作出令人瞩目的作品。
1965年夏,博塔到勒·柯布西耶在威尼斯建造的展览室工作。
勒·柯布西耶对图形的超凡直觉,对古老城市的洞察和想现代建筑艺术的演化,对威尼斯问题的敏锐注视和精辟分析都给博塔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此后在博塔的建筑作品中不时折射出勒·柯布西耶的影子。
1969年,在威尼斯会议中心的设计中,博塔与路易斯·康共同工作了三周。
路易斯·康的浪漫主义和诗一样的建筑队博塔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博塔的建筑作品具有很强的封闭感,强调建筑与外界的界定,在重复基本几何和自然光运用等设计手法上皆隐含着来自路易斯·康的文化继承。
马里奥-博塔
![马里奥-博塔](https://img.taocdn.com/s3/m/a577620355270722192ef782.png)
•
事实上,共27,000立 方米的室内空间,除天窗、 首层建筑的花岗岩外墙和 建筑一侧的几个玻璃窗外 露以外,其它部分全部嵌 入山体当中。马里奥·博 塔(Mario Botta)称这个 设计理念为“精华”。 • 共四层的完全按照山 体本身的倾斜度来设计, 并且将主体部分植入植被 与白雪之下。钢架玻璃结 构的“发光树”部分高低 不平地分布在山体的树木 之间,同时为温泉内部提 供最佳的户外景观。同时, 这些玻璃窗也经过特别设 计,外立面融雪,内立面 除雾,以确保从室内能够 清晰观赏到室外的自然美 景。
目录
1、马里奥·博塔个人生平简介 2、马里奥·博塔的建筑理念
3、马里奥·博塔建筑作品分析
名片:
1943年,马里奥· 博塔出生在瑞士门德里西奥。 博塔中学辍学,15岁起就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后在卢加诺 跟随Cnenisch和Carloni进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学习. 1964 年,他通过了艺术学院的入学考试,当年秋,他开 始在威尼斯大学建筑学院学习。 1969年,他遇到了几位在建筑 行业有重大影响的著名设计师。 1970年,博塔在卢加诺开设了 自己的建筑事务所;1976年被瑞 士桑联邦工业大学聘请为客座教 授;1988年应邀担任美国耶鲁大 学建筑学院的客座教授。
15.1993 瑞士巴塞尔博物馆(Museum Jean Tinguely Basel) 16.1993 卢加诺(Caimato Building Lugano) 17.1994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 Museum of Modern Art) 18.1995 瑞士巴塞尔 UBS 大楼(UBS building Basel) 19.1995 意大利米兰 Sartirana 教堂(Church of Sartirana Milano,Italy) 20.1996 蒙特住宅区(Resident Housing Monte Carasso) 21.1997 巴伐利亚(Benkert K igsberg Bavaria) 22.1998 以色列港市特拉维夫Cymbalista住宅区(Cymbalista Synagogue Tel Aviv) 23.2000 意大利 Pieve 科学院(Scientific College Pieve,Italy)
博塔建筑思想浅谈
![博塔建筑思想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4a2ea9523c1ec5da50e2702c.png)
我的ppt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一下建筑师马里奥博塔,并浏览一些他的有代表性的主要的作品,对他和他的建筑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第二部分,就是从建筑的表象,总结了一些他的建筑的共同特征,由此在引出第三部分的他的设计的哲学思想。
马里奥博塔,看照片,是一个感觉特别神经质的人,像个关在实验室做实验的科学家。
他1943年出生在瑞士南部的提契诺,这是一个靠近意大利的地方,因此,博塔是从小受到本地的建筑元素以及意大利古典的,传统的建筑美学的双重影响的,在他的设计中有很明显的体现。
他从1958年开始接触建筑设计,最初是一个绘图员,在1965到1969年之间,他遇到了三位大师,分别是他的导师卡洛·斯卡派,还有路易斯康,柯布西耶。
收到了很好的熏陶。
博塔本人在1970年开办个人的事务所,至今设计了600多项项目,是一位十分高产的建筑师。
接下来就浏览一些他的代表作,第一个是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是1994年完成的,可以看出在旧金山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博塔设计了这样一个十分典雅,肃静的建筑,虽然他的体谅和高度在城市中并不是那么抢眼,但是它的形态和材质使它成为这个城市空间中的焦点。
这是室内的天光,以及楼梯间,可以看出博塔的设计的一些共性。
第二个是希腊国家银行总部,和周围建筑的环境结合的很好,表现在形态的对称以及色彩和材质的恰当。
第三个是博塔十分著名的一个小教堂,没有特定的名字,一般就以他所在的地方命名了,叫做塔玛诺山顶小教堂,教堂在靠近山崖的一段,要到达教堂,就必须先走过这一段很长的桥,在从屋顶上下来,在转进教堂本身的内部,整个进入教堂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和流线下是十分神圣的。
运用的材质也是砖和金属,很有一种古朴和原始的感觉第四个也是一个教堂,这个教堂体量比较大一点,他的形体是由一个圆柱和一个方体的嵌套和穿插形成的,形式很简约,纯粹。
第五个也是他很有名的代表作,新蒙哥诺小教堂,这是一个在山崩中会坏的教堂的重建,同样也是一个形体很清晰明朗的建筑,室内的同样是天光,和有力的结构构件,同样是和古典教堂一样的集中形式和严格流线。
圣维塔莱河住宅[文字可编辑]
![圣维塔莱河住宅[文字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4da12b4cf705cc1754270926.png)
House at Riva San Vitale
马里奥·博塔坚信建筑不是制造 出来的,而是从特定环境中生长出 来的。
圣维塔莱河住宅
卢加诺湖
雪山
圣维塔莱河独家住宅,这个小住宅位于卢加诺湖畔的坡地上,是一座不加装饰的 混凝土塔楼,看上去像一座封闭的堡垒,与其说它与环境景观相协调,不如说是与之 相对抗,它本身就是环境景观的创造者;而联系室内外的高架铁桥,与其说是与周围 环境相联系,还不如说是加剧了与自然的对抗与隔绝。正是以这种方式,博塔表达了 他的“建构场地”的思想。
马里奥·博塔采用圆柱体的目的是想避开与周围 杂乱无章的一切建筑的对比,同时,设法在空间 上与远处的风景和地平线取得联系。马里奥·博 塔创造出了一种不同以往的环境条件,圆房子所 表现出来的独立性与周围环境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周边乡村景色则通过入口门廊引入室内,内外融 合在一起,人们所处的环境则向外不断延伸。这 种创造环境的意图是马里奥·博塔理解环境的真 实表现。
从主卧室看庭院
从书房平台看庭院
从餐厅看庭院
从庭院看起居室
砖是博塔所宠爱的素材 ,他用砖塑造出建筑外表的丰富质感 . 博塔对细部构造一丝不苟
在界定限制的前提下,寻求与周围世界的 自由渗透。
建筑给予我们的是建构一个基地的机会, 而不仅仅是在一个基地上进行建构。
通过人为的手段来改变保持着某种平衡的 局面,以便创造新的平衡。
Mario botta
马里奥·博塔惯用的三大建筑语汇:几何 线条、中心对称、自然采光。
几何线条——作为博塔建筑特征的线条,构成
鲜明的外轮廓和唯美的建筑风格,具有让 人们记住该建筑的效果:作品中频频出现 的窄缝,被认为是源自水滴的几何学设计。
马里奥·博塔
![马里奥·博塔](https://img.taocdn.com/s3/m/dac4cb3d83c4bb4cf7ecd17d.png)
+
雷达埃利别墅
我们在这儿所看到的这个项目依靠 对都市环境、建筑法则以及在其背景内 对场地理解的研究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 这个复合建筑并不缺乏一个独特的背景, 它位于阿尔卑斯山麓小丘的山脚下,伯 纳勒吉这些住所仿佛自一面巨墙内 拔出,整个伫立在连接市镇中心和阿尔 卑斯山之间的道路的一侧。尽管别墅呈 现出一种笔直的巨墙外观,事实上它却 是一个被剖开的圆柱体。在建筑的圆形 部分(能看到一些景观),这个复杂的住处 在外立面上连续被一些凹壁所分割,其 内的一些开口也被设计用来分隔房间。 从建筑的这些大体块上直接开口形成窗 户,保障了室内空间的光线与通风,同 时也保持了朝东向的主立面的光滑,强 调出这个复杂建筑的坚实外观。别墅被 安排在整个项目的末端,在那儿坚守自 己的领地,与其他的半独立式住宅形成 对比。
+
平面图
+
办公楼 + 、哈廷 (HartingOffices)
这个为哈廷科技团队建造的项目高耸 在明登的历史中心。因此,从初始阶段开 始,这个场地中的已建成建筑就形成了一 种风格类型的集合,或许打破这个集合正 是整个工作的主要核心部分。现代语言被 记录下来装饰着都市环境并与之形成对比, 最终的产物与周遭的背景将是和谐的。 此外,这幢建筑迎合某些技术和功能上的 要求,以便与其办公楼的身份一致,跟上 现今世界快速发展的步调。它也必须满足 客户的需求:通过诸如安全、坚定、稳健 这些概念的表达,实现物化公司的精神。 考虑到这些前提,马里奥。博塔做了一些 椭圆体的构思,以显示其伟大的气势。建 筑的主要正面侧方连接了两座塔形体,而 建筑本身顶部则有一个陡峭的椭圆形屋顶。 在这里还特别强调了对生态学的关注:重 视内部材料的使用,采用的材料对一年四 季都做了考虑,能产生最佳潜能,以减少 人造能量的负荷。最大限度地吸纳日光也 被包括在考虑的范围之内,照亮场地与改 善空气调节装置是其主要的功能。
建筑和规划典范_博塔
![建筑和规划典范_博塔](https://img.taocdn.com/s3/m/3ab81453cc17552707220898.png)
Mario botta
1943 出生于瑞士提契诺州门德里西奥 1958 在卡门里希事务所研修制图 1969 毕业于威尼斯大学建筑系 1970 在卢加诺与人合伙开业 1971 设计著名的圣维塔尔河住宅,一举成名 1976 被聘为洛桑州立工科大学客座教授
Mario botta · 师从名门
新蒙哥诺教堂天窗
(2)、服务功能
• 在博塔的作品中,建筑顶部的天窗采光形式还往往与 使用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为使用者提供舒适与 方便的内部空间。
西雅尼大街住宅办公楼
(3)、组织空间
• 博塔设计的大型公共建筑,经常通过设置在建筑中庭的巨 大天窗,强化出内部空间的整体性,围绕自然光线漫射下 的建筑中庭布置交通系统与其它功能单元。
(1)、丰富的视觉效果
• 博塔经常在建筑的室内与室外,大面积地重复使用同一种砖材质,使 建筑的表皮形态更趋纯净,同时通过砌筑方式的有规律变化,产生出 具有丰富视觉效果的建筑细部,从而带给人具有震撼力的整体感受。
埃夫里大教堂室外
(2)、朴素的立面形象
• 博塔对砖材质的使用,实质上是与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间形 态、结构逻辑等实用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他曾经是卡洛尼的学生, 后又赴威尼斯学习意大 利新理性主义,并通过和 斯卡巴的接近,获得了一 种丰富而精巧的空间造 型本领.他还有幸在柯布 西耶和路易斯.康手下工 作过,学习了柯布的立体 主义和康的建筑原型的 思想,这些经历对他以后 的实践颇有影响.
Mario botta · 兼收并蓄
• .博塔的诞生地提契诺
(Ticino)是地中海与中欧 的许多不同文化习俗的交 汇处,这种特殊的环境造 就了博塔兼收并蓄的气质. 他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 义的双重影响下,对各种 文化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 度,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 时,又表现出对地域文化 和历史的敏感性。
乔瓦尼二十三世主教教堂分析
![乔瓦尼二十三世主教教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1ddf30dd36a32d737581b6.png)
交 通 流 线
游客参观路线
交 通 流 线
游客参观路线 神职、工作人 员路线 混行路线
交 通 流 线
谢谢大家!
自然光线—博塔强调自然采光与内部空间的结合。 “对于建筑来说离开光线也就不存在空间,正是 光线创造了空间。”他会巧妙地利用自然光影塑 造空间。令建筑的每一个角落都凝固成诗一般的 景色,构成令人震撼的视觉感受。
乔瓦尼二十三世主教教堂和教民中心
Seriate是一个坐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贝加莫南部的小镇。乔 瓦尼二十三世主教教堂的基地紧邻17世纪修建的Paderno San Alessandro Martyr教堂。基地附近分布着近年兴建的 小住宅和居民区,道路边界将Seriate与Bergamo联系起来。 在新方案的设计中,老教堂在西北方向限制了新教堂,基地东 南面是一长排朝向村庄的单层建筑,包括神父宿舍、一些村舍 以及演讲教室的首层。教堂是整个项目的中心,它边长25m, 高23m,承重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外部贴面采用维罗 纳石材(分割砖),而内墙采用了镀金木(类似于镀金框架技术) 面板。室内空间相对独立,是唯一一个由外墙围合的空间,光 线从4个屋顶天窗进入室内。维罗纳石材在室内用于所有地 面的铺装、墙基以及礼拜仪式的陈设(神坛、讲台、椅子)。 教堂空间止于石制双后殿,那里有一尊意大利艺术家Giuliano Vangi创作的耶稣受难像。
博塔偏爱使用天窗采光的方式,以至于在任何可能 成立的地方,博塔都采用了顶光照明。 由于天窗采光给人的独特视觉效果与心理感受,博 塔经常利用它来营造特定空间场所的气氛。在几何 形体的顶部进行裁切,设置采光天窗,是博塔具有 个人风格的建筑语言。
自 然 采 光
自 然 采 光
自 然 采 光
光与几何原形的记忆
![光与几何原形的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810ee4461a37f111f0855b67.png)
光与几何原形的记忆新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马里奥·博塔,其设计作品常能够启发人们对于历史记忆的思考,引起人们对建筑与场地环境之间的博弈关系的探讨。
博塔喜欢运用光线来指导设计,文章通过对马里奥博塔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草图的分析解读马里奥博塔对自然光线和几何体的运用,并以此对建筑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标签:草图;建筑与场地;光与影;体积感;历史记忆现代建筑创作中,对于夸张造型和表皮材料的盲目追求已成为了一个趋势。
在这种趋势背后往往是建筑师们对于历史文化和空间内涵的忽略。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重塑文化,设计出更人性化的空间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马里奥·博塔设计的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就是个值得借鉴的典范。
一、背景介绍新址的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始建于1989年,由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设计,是其早期设计的博物馆建筑之一。
该作品基地相对较小,周边多为灰色调外立面高层办公建筑。
博塔在设计中巧妙运用了红色面砖作为外立面材料,在周围灰色调建筑形成的背景前,显得格外突出。
建筑中轴线上体积较大的圆柱体将建筑对称切开,构图上体现出古典建筑气质。
该建筑的创作目的有三个:1、自然光线博塔早期在路易斯康处学习,路易斯康善用光,所以“光”也成为了博塔设计的精髓所在——让光来指导设计。
光无处不在,因此,光始终可以成为物体之间的联系。
在该建筑中,光被运用于创造建筑、色彩和影之间的联系。
2、城市气质博塔认为,该馆是现代艺术家们集结的地方,能够集城市文化于自身成为城市时代文化的一部分。
博塔提倡“记忆”,呼吁人们重视文化脉络,但是绝不能像后现代主义一样从肤浅的层面“复制”历史,应对历史记忆重构形成自己的语言。
因此,博塔在设计中采用其惯用的设计手法,从纯粹的几何体出发表达对于历史的纪念性。
3、场地博弈关系该博物馆周围建筑以灰白色调为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博塔大胆的采用了砖红色,显得格外突出。
博塔常常把他的建筑与场地之间的关系称为“辩证游戏”,一方面因为其作品单纯的几何体,立面厚重带来的内向性似乎跟环境之间保持着距离,但其这种几何形体与材料的表达又能体现出其对地域性的思考。
马里奥
![马里奥](https://img.taocdn.com/s3/m/71c5876faf1ffc4fff47ac07.png)
• 他的建筑完全符合当今国际上倡导的绿色建筑,我认为他 他的建筑完全符合当今国际上倡导的绿色建筑,
的建筑体系能称作是绿色建筑体系。马里奥.博塔可谓是绿 的建筑体系能称作是绿色建筑体系。马里奥. 色建筑中的领先人物。 色建筑中的领先人物。
4.经典作品(绿色建筑)
圣·约翰巴蒂 约翰巴蒂 斯塔教堂,
这个 教 脚 玛 亚 谷 , 选 择 巨 墙 建 结构, 来 结构, ,并 盖 个 光 顶
2.个人概况
•
• 马里奥·博塔受到勒·柯布西耶、路易·康和卡洛·斯卡帕三位 建筑巨匠的熏陶,在结束跟随路易·康的学习之后,他逐渐 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博塔深入研究了众多建筑风格,开 始从这些历史风格中得出相应的色彩、材质、原料以及结 构等方面的构思,其所有的工作都逐渐从后现代的古朴风 格中得出其内在的联系。博塔对环境有极强的洞察力,因 此他的建筑作品常常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展现不同的优 势。
3.建筑特点
•
正如马里奥.博塔本人所说的,他把建筑与环境相融合, 正如马里奥.博塔本人所说的,他把建筑与环境相融合, 在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前提下,将自己的建筑融合进去, 在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前提下,将自己的建筑融合进去, 就好比是在一块绿色的草地上种上了鲜花,不失原本又添 就好比是在一块绿色的草地上种上了鲜花, 生机,最终达到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协调。在这种协调 生机,最终达到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协调。 之下,好像赋予了建筑生命的色彩,使得建筑在人与自然 之下,好像赋予了建筑生命的色彩, 中平衡发展。 中平衡发展。
几何线条、中心对称
手绘图
பைடு நூலகம்
教堂屋顶
屋内局部
• “对于建筑来说离开
光线也就不存在空间, 正是光线创造了空间”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ade8aad95fbfc77da269b120.png)
——马里奥.博塔
景观班 杨新克 20151080237
作者简介:
• 1943年,马里奥· 博塔(MARIOBOTTA)出生在瑞士门德 里西奥(Mendrisio)。博塔中学辍学,15岁起就从事建筑设 计工作,后在卢加诺(Lugano)跟随Cnenisch和Carloni 进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学习。1964 年秋,他开始在威尼斯建 筑大学学习。1969年,他遇到了几位在建筑行业有重大影响 的著名设计师,路易· 艾瑟铎· 康(Louis I.Kahn)、卡洛· 斯 卡帕(Carlo Scarpa)和Giuseppe Mazzariol等 。同年,他结束了学业并在瑞士卢加诺 创建了自己的办公室。
• 中文名:马里奥· 博塔 出生日期: 1943年 代表作品: 出生地:瑞士的提契诺州门德里西奥(MENDRISIO) 职 业 :建筑师 毕业院校:威尼斯建筑大学
•
1.1973 提契诺桑河住宅区 2.1975 提契诺(Casa a Ligornetto Ticino) 3.1981 波尼住宅 4.1981 提契诺 卢加诺近郊(Casa a Pregassona Ticino) 5.1981 提契诺(Casa a Viganello,Ticino) 6.1982 罗通达(Casa Rotonda Stabio) 7.1982 提契诺 波罗尼住宅 8.1988 卢加诺海滨住宅 9.1989 提契诺(Casa Losone Ticino) 10.1989 提契诺(Casa Breganzona Ticino) 11.1991 提契诺 Bellinzona 办公大楼 12.1992圣约翰教堂 13.1992法国埃弗里大教堂 14.1992 卢加诺住宅区 15.1993瑞士巴塞尔博物馆 16.1993 卢加诺(Caimato Building Lugano) 17.1994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18.1995 瑞士巴塞尔 UBS 大楼 19.1995 意大利米兰 Sartirana 教堂 20.1996 蒙特住宅区 21.1997巴伐利亚(Benkert K igsberg Bavaria) 22.1998以色列港市特拉维 夫Cymbalista住宅区 23.2000 意大利 Pieve 科学院
转马里奥。博塔的建筑理念
![转马里奥。博塔的建筑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5b4278f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2.png)
转马里奥。
博塔的建筑理念在经历了开发商的竞争后,中国房地产业迎来了建筑师的竞争,即以设计为主导的建筑师时代。
从阳光100的约翰•;丹顿到建外SOHO的建筑师山本理显;再到远洋天地的美国HOK、澳大利亚HASSELL等。
随着设计市场及房地产商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建筑师和颇具实力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来到中国,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作品。
)V3 W0 t"D,F!r;v;H0 A:I*l然而,在新奇的设计表象背后,设计的理性内涵还只是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点缀着我们的物质产权,我们仍然期待感受到建筑所承载的历史痕迹,期待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多重需求的"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
|(h6 D:n4 a2]/k只有尊重建筑的历史、人文、环境和未来的建筑师,才是理性主义的建筑师。
基于此,北京九源新纪投资有限公司日前首先引入了国际知名的"理性建筑"设计大师马里奥•;博塔的建筑理念,他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在已经逐渐被计算机和社会关系所左右的时代里坚持理性与人本的建筑大师之一。
"W+V*u/K6 A'l博塔一个最重要的成就是在已经逐渐被计算机和社会关系所左右的时代里,坚持了冷静和唯美的建筑风格。
他精心维护了传统的以几何为本的设计原则,在大多数建筑师忙于为自己寻找更好的计算机芯片的时候,完善和发扬了从路易•;康、斯卡帕等前辈大师那里继承来的以人为本建筑理念的传统。
在博塔的建筑世界里,人与大地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建筑的意义所在。
博塔认为,这种关系的实质在于人们能够把建筑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除了在建筑中感到亲切、舒适、便捷等等之外,还能体验到一种内在的情感,可以在建筑的空间内或者从建筑本身得到自身价值的判断。
博塔认为,作为一种构筑的行为,建筑形成了一种积极的过程,它不停地以决定性的动态方式把自己的影响施与环境,建筑是一种能而且必须服务于人性的工具。
重塑场所_马里奥_博塔的宗教建筑评析
![重塑场所_马里奥_博塔的宗教建筑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ac1301a6c30c2259019eb7.png)
Sartirana Italy 187/1995) 初读博塔会觉得他的手法很容易识别,他天生
善用几何原型 , 因此也很容易抄袭 但如果超越了 这个层面 人们将会在博塔的方案中清楚的发现他 立足于分析的刻苦探索精神 严谨的几何构成原则 和室内空间的塑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这种关系在 圣彼得教堂中得到清晰地诠释 严谨的平面构成一 个基点 和相邻的古老小村的中心形成对话关系 平面的几何性源于两个规则体块的互相穿插 而外 部立方体和内部圆柱之间则形成了经深思熟虑以后 创造的空间效果 这种几何形同时也是一种对力量 的诠释以及对不可企及的完美要求的拒绝 巨大的 门廊标志出经由两个侧面梯段所到达的入口位置 内部 圆柱在立方体中升起 两者之间形成一个供 小村妇女使用的两层高的画廊 整个教堂的外墙是 封闭的 自然光只能通过沿立方体顶部外圈布置的 天窗射入 光线沿墙倾泻下来 将美丽的红砖和墙 体细腻的质感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建筑师格外精确 地设置了光影的角度 以达到最佳的视觉和空间效 果以及建筑功能性和精神性的统一
博塔通过这5个蕴涵古老传统意味的中小型教 堂的设计 充分体现了宗教建筑的地位 为这种日 渐式微的建筑类型重新注入生命活力 由于博塔非 凡的创造力 5 个教堂各异其趣 但人们仍可清楚 地感受到一种严格忠于一贯理念的精神 这种理念 不仅源于罗马风 也源于从古至今的建筑类型 在 这里 博塔运用他始终强调的 建筑应该 重塑场 所 的原则 无论是地处闹市的奥德利柯小教堂 艾 弗利大教堂或是小村中的圣彼得小教堂还是几乎与 世隔绝的新蒙哥诺教堂和塔玛诺山顶教堂 都对场 所进行了空间 环境 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改造 创 造出一个供人祈祷 回忆 冥想的纯净的内部空间
博塔资料
![博塔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d571f46a8956bec0975e3b6.png)
Mario Botta 简介博塔出生在瑞士门德里西奥(Mendrisio),他中学辍学,15岁起在户加诺(Lugano)的Carloni和Camenisch建筑公司当学徒,自此开始建筑生涯,后在卢加诺(Lugano)跟随Cnenisch和Carloni进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学习。
1964 年,他通过了艺术学院的入学考试,当年秋,他开始在威尼斯大学建筑学院学习。
1969年,他遇到了几位在建筑行业有重大影响的著名设计师,包括:路易·艾瑟铎·康(Louis I.Kahn)、卡洛·斯卡派(Carlo Scarpa)和Giuseppe Mazzariol 。
同年,他结束了学业并在瑞士卢加诺创建了自己的办公室。
1970年,博塔在卢加诺开设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从那时起,他通过自己的作品获得了国际声誉,同时也成为了建筑理论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设计风格在结束跟随路易·艾瑟铎·康的学习之后,他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
博塔深入研究了众多建筑风格,诸如:多立斯风格、爱奥尼亚风格以及科林斯风格等古老的建筑风格,他开始从这些历史风格中得出相应的色彩、材质、原料以及结构等方面的构思,其所有的工作都逐渐从后现代的古朴风格中得出其内在的联系。
经典语汇马里奥·博塔幸运的受到三位建筑巨匠的熏陶,据说,其中以对光的利用颇为精通的路易斯·康对他的影响最大。
几何线条、中心对称、自然光线,是马里奥·博塔的惯用的三大建筑语汇。
几何线条——作为博塔建筑特征的线条,构成鲜明的外轮廓和唯美的建筑风格,具有让人们记住该建筑的效果;作品中频频出现的窄缝,被认为是源自水滴的几何学设计。
中心对称——“我的设计中的对称特征更是极为适合光线的射入”,博塔的住宅作品全部在屋顶的中央对称布置天窗;住宅以外的其他建筑也多在平面中心部位布置主要空间,以及做多种变化形式的窄缝,充分展示了博塔的那种恰似人体所拥有的中心对称式的设计。
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行走在“热”与“冷”的两极
![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行走在“热”与“冷”的两极](https://img.taocdn.com/s3/m/557b5e3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7.png)
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行走在“热”与“冷”的两极
刘垚梦
【期刊名称】《中国艺术》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马里奥·博塔,一个对中国观众而言十分陌生的名字,很难想象这是一位至今仍活跃在建筑设计界的世界级建筑大师。
1943年,博塔出生于瑞士南部一个有着众多杰出历史建筑的城市门德里西奥。
从15岁起,他就进入建筑事务所开始学徒生涯。
此后他进入米兰艺术学院,又到威尼斯大学建筑学院学习,师从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并在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建筑事务所实习,为路易斯·康(Louis Kahn)担任助手,这三位建筑大师的建筑思想对青年时代的博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69年,博塔取得专业学位,正式开始了他的建筑设计师生涯。
【总页数】6页(P58-63)
【作者】刘垚梦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6
【相关文献】
1.以"秩序"的理念解读建筑师墙体建构中的设计理念与方法r——以马里奥·博塔为例 [J], 戴婷婷
2.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建筑作品探析--谈博塔建筑创作中的启示 [J], 丁格菲;
孙绍霞
3.马里奥·博塔:提契诺学派设计大师 [J], 江滨;邢超
4.地域主义建筑的启示——以马里奥·博塔的建筑作品实践为例 [J], 陈栋
5.“理想之境:马里奥·博塔建筑与设计展”金秋亮相清华艺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的光影世界-建筑采光分析
![建筑的光影世界-建筑采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c49cfcf12d2af90342e629.png)
2021/7/23
11
悬挑的顶篷被窄长的采光缝——“光的缝隙”切割成互不相连的巨 大板块;从缝隙中倾泻而下的自然光线游走于各个小空间之间,把整 个建筑连结成一个流动的大空间。
2021/7/23
17
泰特现代美术馆
2021/7/23
整个新馆就像是一个用巨型玻璃 箱堆叠而成的金字塔,并且是一个不 规则的、外形被扭曲了的金字塔。 其空间组合的多样性,不仅增强了建 筑本身的观感,也体现了未来派的设 计风格。
18
鸟巢
No Image
有人说“鸟巢”在晴天不能
使用,晴天时,钢结构的阴影覆 盖在体育场上,使坐在远处的观 众无法分辨阴影和运动员。
2021/7/23
16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现代之光
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是一对很独特的组合。 和绝大部分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不同,他们的设计并 不是从建筑的形状和外观出发,而是从建造的过程 和材料出发,思考有什么搭配的机会。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关于其建筑中的"装饰性"细部的观念可以表述为: 人们无法在不影响整体感觉的状态下减少它们。他们建筑理想的重要方 式其实是那些最为奇异的表现,包括印在玻璃上的植物图案:"表皮是内外 之间的隔膜,因此'装饰'的概念可以涵盖几何、斑纹、反射与透明……在 这种情况下,表皮成为人工与自然之间的一个过滤器。"
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 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 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 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 殊的气氛。
建筑师草图
![建筑师草图](https://img.taocdn.com/s3/m/46904ce5aeaad1f346933f4b.png)
建筑师的草图摘要:建筑师的草图中可以体现出许多设计思想,本文以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例,从马里奥·博塔的生平经历与建筑风格中追溯其建筑草图与最终建筑中的逻辑关系,并得出对我们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草图,几何形式,中心对称,自然光线马里奥·博塔曾经跟随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和卡洛·斯卡帕三位建筑巨匠学习,并在他们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马里奥·博塔的建筑风格具有他独特的语汇与特征,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我们都能读到相似的建筑语汇:面砖、几何线条、自然光线。
1.马里奥·博塔的建筑设计风格70年代的政治与文化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单调设计手法所激发的批判越发地受到人们的认可。
由于重新发现了情感因素和历史记忆对于建筑的重要性,各种建筑思潮此消彼长。
博塔深入研究了众多建筑风格,开始从这些历史风格中得出相应的色彩、材质、原料以及结构等方面的构思,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建筑语言。
博塔对环境有极强的洞察力,因此他的建筑作品常常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展现不同的优势。
作为提契诺学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运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既带有理性主义的严谨,又诠释了当地的地域特征,恰当地融入了城市的肌理。
2.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区友勃波纳中心第三大道,建筑呈“t”型布置。
整个建筑最突出的特征是一个高38公尺的圆柱形斑马纹大天窗把建筑物从中央斜着切开,自然光线从这里泻入建筑内部。
外立面铺有红褐色调的面砖,仅在圆柱体部分用黑白相间的斑马条纹来加以强调。
2.1 建筑与环境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处在一座喧闹的滨海城市繁华的港口区。
基地北面是滨水的高层建筑,南面以多层建筑为主。
由于博物馆所处的地块三面被高层建筑包围,这使得他的作品在周围一群灰白色的物体中显得尤为突出。
当初在设计成功时,一度引起了很多争议。
这个建筑本身并不是非常难看,但是很多建筑师认为作为一个博物馆设计过于华丽反而降低了博物馆的内涵,有喧宾夺主的味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风格
•
在结束跟随路易斯·康的学习之后,他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博塔深入研究了 众多建筑风格,诸如:多立克风格、爱奥尼风格以及科林斯风格等古老的建筑风格, 他开始从这些历史风格中得出相应的色彩、材质、原料以及结构等方面的构思,其所 有的工作都逐渐从后现代的古朴风格中得出其内在的联系。 博塔将各种对立的因素联 系起来,因此,他所设计的建筑就呈现了极为独特的特征。 博塔对环境有极强的洞察力,因此他的建筑作品常常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展现不 同的优势。他说道:“每一项建筑作品都有它相对应的环境,在设计建筑时,其关键 是考虑建筑所辖的领地”。1980年,他增加了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当今建筑的精华 来源于比较的程度:它只承认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而这样的因素又来自 当地生境。” 作为提契诺学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根植于意大利理性主义和欧洲现代主义,将欧洲 严谨的手工艺传统、历史文化的底蕴、提契诺的地域特征与时代精神完美地表现在建 筑上。40多年来,博塔已设计项目600多项,涵盖了私人住宅、教堂、办公、银行、博 物馆、学校等建筑类型。博塔关于建筑原型的重新诠释、重塑场所的理念、形式原则 和建筑语汇的运用、有机统一的城市体系、历史传统的延续性以及建筑的隐喻性和象 征性等等建筑思想和设计手法,都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已引起世界建筑界的 广泛关注。 在博塔早期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尽管他的作品局限于瑞士,但是他设计的建筑: Lugano的嘉布遣会修道院(Capuchin convent)、Balerna工艺中心以及Fribourg的 Staatsbank管理大楼等都赢得了国际好评。后来,博塔设计的第一幢美国建筑即旧金山 现代美术馆着重强调了开放的空间和自然光线,体现了康对博塔早期的影响。他后期 的作品逐渐接受了后现代时期的风格,但他仍将历史哲学等观点融入历史决定论中, 而这样的建筑就成了时代的镜子。
•
三星艺术博物馆
Kyobo大厦
韩国,首尔,1989--2003
莫玛现代艺术博物馆
美国,旧金山,1989--1995
佩特拉.酒窖
意大利,苏维莱托,1999--2003
· 乔瓦尼二十三世的主教教堂和中心
意大利,塞利亚特,1994--2004
加博列莱. 巴斯里克
舒根饭店
瑞士,贝尔格.奥赛.阿罗萨,2003--2006
•
经典作•
• • • • •
1.1973 提契诺桑河住宅区(Casa Riva san Vitale,Ticino) 2.1975 提契诺(Casa a Ligornetto Ticino) 3.1981 波尼住宅(Casa Robbiani Massagno) 4.1981 提契诺 卢加诺近郊(Casa a Pregassona Ticino) 5.1981 提契诺(Casa a Viganello,Ticino) 6.1982 罗通达(Casa Rotonda Stabio) 7.1982 提契诺 波罗尼住宅(Casa a Origlio,Ticino) 8.1988 卢加诺海滨住宅(Gottardo Bank Lugano) 9.1989 提契诺(Casa Losone Ticino) 10.1989 提契诺(Casa Breganzona Ticino) 11.1991 提契诺 Bellinzona 办公大楼 (Bellinzona Offices Ticino) 12.1992 圣约翰教堂(Mogno Church Mogno) 13.1992 法国埃弗里大教堂(Evry Cathedral Evry France)
•
• • • • • • • •
•
14.1992 卢加诺住宅区(Residential Building Lugano) 15.1993 瑞士巴塞尔博物馆(Museum Jean Tinguely Basel) 16.1993 卢加诺(Caimato Building Lugano) 17.1994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 Museum of Modern Art) 18.1995 瑞士巴塞尔 UBS 大楼(UBS building Basel) 19.1995 意大利米兰 Sartirana 教堂(Church of Sartirana Milano,Italy) 20.1996 蒙特住宅区(Resident Housing Monte Carasso) 21.1997 巴伐利亚(Benkert K igsberg Bavaria) 22.1998 以色列港市特拉维夫Cymbalista住宅区 (Cymbalista Synagogue Tel Aviv) 23.2000 意大利 Pieve 科学院(Scientific College Pieve,Italy)
评论
作品赏析
• 博塔的建筑让人一看就可以感受到结构非常坚固,从外部到内部空间都尽善
•
尽美地恪守着建筑本身应具有的使命。博塔的建筑,无论是住宅还是大厦, 它们的存在都独领风骚。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1995年,是马里奥· 博塔最早设计的博物馆,也 是他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整个建筑外立面铺有红褐色调的面砖,有着巨大 天窗的圆塔,像是把建筑物中央的圆柱体斜着切开一样,(自然光线从这里泻 入建筑内部),仅在该圆柱体部分用黑白相间的斑马条纹来加以强调,完全对 称的正里面洋溢着古典建筑中才能见到的那种沉稳情调。由于博物馆所处的 地块三面被高层建筑包围,这使得他的作品在周围一群灰白色的物体中显得 尤为突出。 兰希拉1号楼,1985年,瑞士卢加诺,建筑位于都市街角处,角楼部位 采用敞开式——除承重部分以巨型的转角柱的形式存在外,其余部分深凹进 去,并垂直贯通几层,强调中心区广场的角色,转角处顶部的一棵树更加强 调了这一形象。建筑单一的厚重体量上开有台阶形的洞口,外壁上可以看到 斯卡帕式的建筑细部,无一不体现出对材料的感觉、对质地的考究和对节点 的关注,由于红色砖墙饰面拼贴图案和方式的差异,承重结构被表现得非常 明确。
马里奥· 博塔
几何线条、中心对称、自然光线
人物简介
• 1943年,出生在瑞士门德里西奥。 • 1964 年,开始在威尼斯大学建筑学院学习。 • 1969年,遇到了几位在建筑行业有重大影响的著 • • •
名设计师,包括:路易斯· 康、卡洛罗· I· 斯卡尔帕 (Carlo Scarpa )和朱塞佩·玛扎里奥(Giuseppe Mazzariol)。 1970年,博塔在卢加诺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 1976年被瑞士洛桑联邦工业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 1988年应邀担任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的客座教 授。
•
•
•
经典语汇
• 几何线条——作为博塔建筑特征的线条,构成鲜明的外轮
•
廓和唯美的建筑风格,具有让人们记住该建筑的效果;作 品中频频出现的窄缝,被认为是源自水滴的几何学设计。 中心对称——“我的设计中的对称特征更是极为适合光 线的射入”,博塔的住宅作品全部在屋顶的中央对称布置 天窗;住宅以外的其他建筑也多在平面中心部位布置主要 空间,以及做多种变化形式的窄缝,充分预示了博塔的那 种恰似人体所拥有的中心对称式的设计。 自然光线——博塔强调自然采光与内部空间的结合,“对 于建筑来说离开光线也就不存在空间,正是光线创造了空 间”,他会巧妙地利用自然光影塑造空间,令建筑物的每 一个角落都凝固成诗一般的景色,构成令人震撼的视觉感 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