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综合与测试核心素养练习 (原卷版)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单元素养评价一(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最新整理)
单元素养评价(一)(120分钟·120分)一、阅读鉴赏(50分)(一)(2019·攀枝花高一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新诗以中华文化为依托,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出生和成长.臧棣曾评价新诗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的一个新的审美空间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新诗如何接纳古今中外的影响所呈现的迷思是其百年发展及未来所需关注的。
新诗是在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但是无论其间的反叛还是背向,在本质上是不可能将两者完全独立起来的。
早期新文学的推手胡适大力贬低文言旧诗,提倡白话新诗,但他自身仍承认有向宋诗学习的诗作,除他之外,还有许多诗人的诗作皆有古典诗的影子,如废名、朱湘、戴望舒、卞之琳、林庚……中国新诗无论如何发展,都是在中华文化土地上生根发芽,汲取了古典诗歌精华,这一事实是不可否定的,也是不可忽视的。
追溯历史可见,早期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的推动,他们的学识和视野都经过国外教育的熏陶而得到了极大拓展。
西方诗潮在中国的大力宣扬和广泛传播,这背后既有被迫推动的命运之歌,更有诗歌发展态势的必然趋向.留美归来的胡适对诗歌的构想无疑受到英美意象派的影响,以自己的《尝试集》率先为白话新诗铺路;深受日本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的冰心也推出自己“爱”的代表诗集《繁星》《春水》,为新诗注入新鲜血液。
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人艾青、卞之琳等人主要受法国象征派诗歌观念的影响;40年代九叶诗派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较大;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朦胧诗与西方现代派的关系也很密切;直到今天,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依然和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接受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影响是新诗自身发展的一大动力,然而也很可能带来视野的局限,对这两者应如何结合和接受所呈现的迷思是新诗一直在摸索与调适的.新诗在古典诗歌的土壤中接受阳光雨露变革旧诗,结合西方诗艺追求新理念,两者结合从而指向重生,而两者在古今中外文化间的融合和失真状态,是其不断追求中所一直呈现的迷思。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遇到困难、挫折,不称心、不顺利。
答案 (1)忸怩 (2)执拗 (3)虔诚 (4)局促不安 (5)磕磕绊绊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4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3.辨析词语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松松爽爽·轻轻松松
他
地复习一个月,就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接到通知后,便去梦
寐已久的西藏
9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C.《百合花》中的英雄人物——通讯员,并不是一位“高、大、全”式 的完美英雄,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和业绩,他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普通人。
D.写新媳妇,也是借“我”之眼来描写的:“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 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这段神态描写使得漂亮而 鲜活的年轻媳妇跃然纸上。
B.一开始他就把我撂.下几丈远。(口语,放,搁) C.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形容难为情,不好意思) D.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指处境困难,不好处 理) 答案 B
解析 句中“撂”的意思应为“抛、扔”,口语。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2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答案 清新 俊逸 时间 百合花被 □01 借被 □02 盖被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天万物复苏,面对烂漫春光,有人在“红杏枝头”品味春意,于“拂堤杨柳”陶醉氤氲春雾,有人却语竭词穷、词不达意,停留在“哇”“超赞”的简单感叹。
尽管众人眼中的景色“远近高低各不同”,但网络语言风靡、文化内涵缺失的现象,不经意间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日常交流和情感表达。
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
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嚇”等区别。
可以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
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
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
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
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
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
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
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
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
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部编本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综合与测试核心素养练习 (解析版)
第一单元综合与测试核心素养练习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一、核心素养聚焦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摈.弃(bìng)遒劲.(jìng) 蜡炬.(jù) 百舸.(gě)争流B.忸怩..(niǔ nī) 铆.钉(mǎo) 慰藉.(jiè) 峥.嵘(zhēng)岁月C.寥.廓(liáo) 脊髓..(jǐ suí) 包扎.(zā) 虫咬鼠啮.(niè)D.掂量.(liang) 间.歇(jiàn) 辟.谣(pì) 磕磕绊.绊(bàn)【答案】D【解析】A项,“摈弃”的“摈”读bìn;B项,“忸怩”的“怩”读ní;C项,“脊髓”的“髓”读suǐ;D项,注音全都正确。
2.下列各句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B.《致云雀》是英国诗人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之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像征。
C.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
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D.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又用沾着水的手抿光被风吹乱的头发。
水很凉,但她觉得很精神。
【答案】B【解析】“像征”应为“象征”。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我并没有地下结论。
(2)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我的一生。
(3)他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A.标明轻易遏止安适B.标明轻率遏止安详C.表明轻率遏制安详D.表明轻易遏制安适【答案】C【解析】第(1)题,标明是做记号;表明是表达,显示。
(新教材)2019-2020年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单元综合检测(一)(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临近端午,许多人早早制订了游玩计划,购物、出行、访友……在忙碌与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中,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假期,放松一下原本无可厚非,可许多人似乎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了端午这个新定的“假”,或多或少淡化了端午这个传统的“节”。
端午不仅是“假”,更是“节”,我们过端午节时,更应该关注它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端午节又叫重午、端五、重五、五月节、端阳、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龙舟节、粽子节、医药节等,是最早出现的中华传统节日之一。
早在先秦已经出现,到了汉代,已有合药、在胳膊上系长命缕、迎涛神等诸多习俗。
有统计显示,在中国56个民族中,半数左右拥有属于自己的端午节。
比如彝族都阳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及金沙江沿岸等地流行。
在节日这一天,每家挂上菖蒲和艾叶,孩子们用雄黄酒擦脸,青年男女包好粽子,在山间草坪唱歌跳舞尽情娱乐。
由是观之,端午节习俗传承是古老和现代的统一、时代与地域的交融。
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
包粽子、划龙舟等是主要内容。
我们过好端午传统文明节日,对弘扬民族精神、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生活的土壤,鲜活地体现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而端午文化应该更可以在传承中别开生面。
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都可为端午提供新的载体、创制新的手段、赋予新的内涵。
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持续传承和振兴端午文化?比如,立足对屈原的纪念,发掘“诗人节”传统,读诗诵诗赛诗,重塑“诗如海”的端午;比如,借鉴电商营销模式,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实现“数字化”的端午;比如,顺应全球化大趋势,推动东亚国家共建共享端午文化,打造“走出去”的端午。
在这些方面,政府、企业、媒体、社会都可大有作为。
端午如是,整个中国的文化建设又何尝不是这样?端午节习俗的传承过程现代性和传统性兼具,包含中国人对文化的选择、对生活的选择,包含了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文化自信力。
第一单元综合与测试核心素养练习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知识讲学(部编版必修上册)》(word无答案)
第一单元综合与测试核心素养练习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知识讲学(部编版必修上册)》(word无答案)一、选择题(★) 1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摈弃(bìng)遒劲(jìng)蜡炬(jù)百舸(gě)争流B.忸怩(niǔ nī)铆钉(mǎo)慰藉(jiè)峥嵘(zhēng)岁月C.寥廓(liáo)脊髓(jǐ suí)包扎(zā)虫咬鼠啮(niè)D.掂量(liang)间歇(jiàn)辟谣(pì)磕磕绊绊(bàn)(★) 2 . 下列各句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B.《致云雀》是英国诗人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之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像征。
C.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
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D.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又用沾着水的手抿光被风吹乱的头发。
水很凉,但她觉得很精神。
(★) 3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我并没有地下结论。
(2)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我的一生。
(3)他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A.标明轻易遏止安适B.标明轻率遏止安详C.表明轻率遏制安详D.表明轻易遏制安适(★) 4 . 下列诗句与作品、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你好呵,欢乐的精灵!——《红烛》——闻一多B.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致云雀》——郭沫若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昌耀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就复杂系统人因设计的概念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14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解析 A 项,“挥斥”的意思是“奔放”。“竞”,竞相。C 项,“万 户侯”在本词中借指大军阀、大官僚。D 项,“击水”在文中指“游泳”。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解析15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解析8
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内容,语言力求简洁。
答案 □01 独立寒秋图 □02 峥嵘岁月图 □03 中流击水图
□04 静 □05 动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10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D.“独立寒秋”中的“寒秋”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的秋天,也暗指当
时的政治气候,含义深刻。 答案 D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11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解析 结合所处开篇的位置和内容,“暗指当时的政治气候”说法牵强。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解析12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闹意气”。义气:①由于私人
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义气凛然”;
②有这种气概或感情。“义气”往往适用于牺牲自己利益的场合,而“意气”
往往指精神状态。语境中有“昂扬”,故用“意气”。(3)辽阔:广阔,宽广。
新时期,新目标,广大干部要抵制腐败,发扬
的优良作风,切
实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全国人民要
部编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解析)
单元综合训练(一)(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些商家不断推出新的电子书阅读器,努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纸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不变的却是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
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没有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而消散。
相反,阅读方式和载体的丰富,让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触经典。
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界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之一,就是风起云涌的“知识付费”。
通过缴纳费用,用户可以收听收看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各种知识讲座,甚至可以让专家为自己答疑解惑。
诸如《傲慢与偏见》《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这些被认为“高冷”的文学经典,通过这一方式收获了大批听众。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开拓出一个巨大的文化和阅读空间。
对中国来说,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兴起,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就在于,经过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当代中国社会已经积累了规模庞大的“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群体。
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着较强的精神诉求。
这个数量以千万级计算、以45岁以下年轻人为主体的人群,和知识爆炸的移动互联时代正面遭遇,产生了核爆级的知识需求,构成了学习型社会的主力军。
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提供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优质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刚需。
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
一部作品从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
其实,已经进入经典谱系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通常也和大众有着亲密的关系。
简·奥斯汀的作品在成为经典之前和之后,都是很多英国家庭晚饭后的谈资;美国西进运动中的拓荒人,结束一天的伐木后也会读上一幕莎士比亚;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听老人摇着蒲扇讲《三国演义》的情景,又填满了多少个夏日黄昏?正是在大众的口耳相传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延绵不绝的经典作品。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正常状态下,每个人保持着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协调。
当遇到紧急事务时,这种内在的平衡就被打破,机体会马上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全力以赴地应对突发事务,进入应激状态。
不同的个体对应激事务的反应是有差异的,确定个体应激反应实力的因素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前者主要指个体的原有人格的健康程度和适应实力,后者指客观环境的条件等。
从反应结果上看,一次应激事务后,一类反应是恰当的、适应性的,应激事务后个体得到成长和熬炼;另一类反应是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其结果留下创伤。
人格越是强健者,越是以前者反应为主,乐观豁达的人能相对客观地评估事务的真实危急性,而敏感脆弱的人简洁夸大事务的真实危急性。
在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可能会出现两种应激反应。
一是预期性焦虑,主要表现为忐忑担心,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没有把握。
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对未知工作情景的担忧,另一方面源于剧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激励个体相识自己的这种心理冲突是正常的,越是能接受和理解,就越意味着能承受和消化它。
同时,假如有了充分准备,尽可能将未知的因素变成可限制的因素,恐惊心理就会减轻。
因此需进行学问和技能储备、身体和心理储备。
二是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心情。
他们可能有对被感染危急的恐惊感、工作难度带来的挫败感、与家人分别带来的牵挂以及面对重症病人的苦痛甚至死亡时产生的哀伤等。
因此,要对被感染SARS的真实危急性做出正确的评估,娴熟地操作隔离等防护措施。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病毒,承认个人的局限性,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和短暂的、部分的无能。
越是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就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主动学习新技能。
作为医务人员,须要足够的共情实力,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刚好体察他们的苦痛,为他们供应尽可能多的治疗,但也要有实力将自己的情感与病人分别开来,接受现实的局限性。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时同步练 单元核心素养检测(一) (解析版)
单元核心素养检测(一)(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它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体,革命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创造的,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有了中国革命,才孕育和形成了革命文化。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曲折艰辛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充分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坚持用革命理论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系统地领导人民群众在以不同方式参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革命文化。
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
由于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和丰富发展的,因此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泛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创造性,成为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
(摘编自朱喜坤《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革命文化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源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等革命实践。
B.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当代的文化自信,必须着眼于和立足于革命文化。
C.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军事斗争、经济斗争等革命实践,孕育了伟大的革命文化。
D.革命文化和革命实践是共生互促关系,因而革命文化指引着革命实践取得成功。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原卷版)--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总分值:150分建议用时:15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阅读理解(5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
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
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
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
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
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沉浮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了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史诗。
随着岁月的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质量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质量检测(附答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质量检测(附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亲爱的考生,请你沉着应考,细心审题,揣摩题意,应用技巧,准确作答。
祝你成功!一、基础知识训练(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家电的智能制造,某一企业是孤掌难鸣的,必须本着开放协作的原则,多家企业联合共同打造一个互联的平....台。
②在某些贪官看来,通过所谓的“大师”的点拨,就能找到升官发财的终南捷径。
....③欧洲杯八强诞生后,回想过去二十天观看的比赛,欧洲杯为我们呈现了一道道秀色可餐的大餐,让球迷们大....呼过瘾。
④娱乐圈风波一个接着一个,大明星大导演们离婚的事还没有消停,师徒二人反目成仇的闹剧就已粉墨登场。
....⑤设置“第三卫生间”,是为了解决女儿协助年迈不便的老父、儿子协助步履蹒跚的母亲、爸爸协助年幼胆小的女儿等难以启齿的如厕问题。
....⑥早晨的迪拜看上去比普通滨海城市领先了不止一个世纪。
近日,来自德国的27岁摄影师拍下了迪拜XXX...比的美丽夜景。
.A.①②⑥C.②④⑤B.①③⑥D.③④⑤解析:选D①孤掌难鸣:一个巴掌难以拍响,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
使用正确。
②终南捷径:借指求官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泛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使用正确。
③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望文生义。
④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用错对象。
⑤难以启齿:很难开口(说出事情的真相)。
使用错误。
“如厕”不属于无法或很难说出的事情真相。
⑥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一个能力强大的火箭家族,不仅能满足部分国外用户的需求,更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在世界上也是可以引以为傲的。
B.本地的海南鸡饭摊主手持锋利的菜刀,在圆木砧板上将香滑滴油的白鸡干净利落地斩开,排列在白饭上,真是垂涎欲滴。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原卷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综合检测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才使得其在千年的风云际会里,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
讲好敦煌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文化的自信力和包容性。
而善讲故事又是一种高明的对外传播手段,也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
所以讲述好敦煌故事,对于支撑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非凡。
文化的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
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更需要一种容易理解且愉快轻松的传播方式。
所以文化传播和故事叙述要剥离复杂和抽象的部分,让大众在一种更易接受的体验中去认知。
古老的文化就放在这个地方,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它,如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生态。
而文化的删繁就简,就是让人看得见,也让人看得懂,如此才更能激发人们了解一种文化的兴趣,也更便于人们去探寻敦煌与众不同的美。
材料二:在敦煌考察时,主席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
敦煌文物种类繁多,莫高窟更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世界艺术宝库”,虽然历经几代人的坚守努力,但长期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敦煌文物进行监测保护,让文物“延年益寿”;另一方面,要妥善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合理控制参观游客的人数,不断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被保护好了,才能更好地“诉说”曾经的沧桑和辉煌。
敦煌文化瑰丽奇特、博大精深,除了要加以保护,还要做好现代化的传承和弘扬。
讲好敦煌故事,需要继续挖掘整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不断满足群众需要和高标准的审美需求,开发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创作多彩融合的文艺作品,增强敦煌文化的艺术吸引力。
同时,要借助数字化、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开发更加多样的传承载体,拓宽传播渠道,将敦煌故事打造成世界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带答案解析)
洞等细节描写,极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神态和心理,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
猎》中通过“
,
”两句细节描写,写出随从将士们
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也反映了人物的神态和心理。
10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答案 (1)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2)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3)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4)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6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C.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有没有具备现代思想、现代 精神的一个标志。
D.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精神、 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答案 B
解析 A、C 两项都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且 C 项还有“具备”与“有 没有”语意重复的问题;D 项“具备”与“有没有”语意重复,且“思想” 与“精神”的语序不当。
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
做到互为启发,
。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
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
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
2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课前•情境学习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
其实,透过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
沁园春长沙(核心素养练习)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
1. 沁园春·长沙核心素养练习一、核心素养聚焦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橘.子洲(jǘ)湘.江(xiānɡ) 漫.江(màn) 百舸.(ɡě)B.惆怅.(chànɡ) 寥.廓(lào) 苍.茫(cānɡ) 携.来(xié)C.百侣.(lǔ) 峥.嵘(zēnɡ) 茂.盛(mào) 遒.劲(qiú)D.阻.止(zǔ) 遏.制(è) 竞.争(jìnɡ) 沉.浮(chén)2.下列对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争流:争相行驶。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沉浮:盛衰。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挥斥:指挥呵斥。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击水:游泳。
3.下列句子中空缺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登上山脊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外________高远,湛蓝色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
②真正的________,必然是当朋友的尊严受到侵犯,作为朋友必与他一起挺身而出,而不是躲避在某个角落。
③在种种无奈的迫使下,他还是来到了这块曾经十分向往,而现在却又非常________的地方。
A.辽阔义气彷徨 B.寥廓意气犹豫C.寥廓义气彷徨 D.辽阔意气犹豫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的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作品多以二战为背景,反映的是峥嵘岁月....中罗马尼亚裔德国人的生活。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解析7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 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 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B.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 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成为能够“指 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得到充分抒发。语段强调“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故用“淋漓尽致”。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解析5
部编版高一2语.文下上册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胸怀崇高理想肩负
起主宰大地的重任的热血青年
B.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胸怀崇高理想的热
8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C.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成为“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
D.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是一位“问苍茫大 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
火热”。③字里行间: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全
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没
有明说的意思。根据语境“充分显露”可知,应选“字里行间”。④淋漓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综合与测试核心素养练习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一、核心素养聚焦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摈.弃(bìng)遒劲.(jìng) 蜡炬.(jù) 百舸.(gě)争流B.忸怩..(niǔ nī) 铆.钉(mǎo) 慰藉.(jiè) 峥.嵘(zhēng)岁月C.寥.廓(liáo) 脊髓..(jǐ suí) 包扎.(zā) 虫咬鼠啮.(niè)D.掂量.(liang) 间.歇(jiàn) 辟.谣(pì) 磕磕绊.绊(bàn)2.下列各句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B.《致云雀》是英国诗人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之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像征。
C.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
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D.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又用沾着水的手抿光被风吹乱的头发。
水很凉,但她觉得很精神。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我并没有地下结论。
(2)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我的一生。
(3)他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A.标明轻易遏止安适B.标明轻率遏止安详C.表明轻率遏制安详D.表明轻易遏制安适4.下列诗句与作品、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好呵,欢乐的精灵!——《红烛》——闻一多B.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致云雀》——郭沫若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昌耀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毛泽东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在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就复杂系统人因设计的概念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
B. 丝绸之路传递着人类文明,也形成了像疏勒城这样的文化遗址,扼守着天山北麓咽喉要道,正越来越受到考古学者的青睐。
C. 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儿童“触网”年龄越来越小,学校应尽早普及网络安全教育,让儿童学习更多的网络素养。
D. 话剧作品《百合花》近日在我市宣布公开售票,第一场将于下月26日确定在水上大戏院首演。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沁园春·长沙》中能展现青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劈波斩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论语》中提到了“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得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3)《出师表》中论述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这是内部原因,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论述的“______”,其结果只能是“国恒亡”。
二、学业质量测评基础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9分)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的璀璨的明珠。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
它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并开始使用。
代表新诗创始期最高成就的是创造社的主将、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
“五四”时代各种社会矛盾的加深,面对________的现实,在________中因不满现状而陷入苦闷的广大青年,迫切寻找激情喷发的方式表达个性解放的要求。
他们在理想的憧憬中揭露封建黑暗,作为旧秩序的叛逆者而忠于自己的热情和理想的一代人,很自然地从思想上接受浪漫主义,并用以作为艺术原则,指导自己的创作。
这就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批创造社诗人崇奉浪漫主义的动因。
针对当时诗坛________现状,他们冲破世俗的束缚,创作出大量________的诗作,令沉闷许久的诗苑清风骤起,形成独有的浪漫主义诗风。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
B.“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的。
C.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提出“现代诗”名称。
D.“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提出的。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B.它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是适应时代的要求C.它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是适应时代的要求D.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风雨交加峥嵘岁月抱残守缺惊世骇俗B.风雨如晦蹉跎岁月墨守成规愤世嫉俗C.风雨交加蹉跎岁月抱残守缺愤世嫉俗D.风雨如晦峥嵘岁月墨守成规惊世骇俗10.学校拟请著名作家铁凝来学校作报告,下面是对铁凝老师的简介,请根据这一简介,把下面一段主持人的开场白补充完整,补充的内容不超过70字。
(4分)铁凝,女,当代作家。
原姓屈,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
父亲是著名画家铁扬,母亲是声乐教授。
铁凝为长女。
1975年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起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
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150余万字。
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
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
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
1996起任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主持人: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一个名叫“我的文学梦”的报告会,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著名作家铁凝老师。
请先允许我为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铁凝老师。
下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铁凝老师!1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使用散文化的语言对诗句进行扩展,100字左右。
(4分)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注),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梅花何处落:这五个字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为“何处吹奏梅花落”。
综合练(113分)(一)诗歌鉴赏:(1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7分)。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2.下列对词中语句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万山红遍”里的“红”字用得极妙。
“红”是表色彩的形容词,在这里有了动词的意义,既有色彩,也有秋天渐来、万山渐红的动态意境。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里,人们常常吟咏的是“碧”与“流”的动静结合。
其实,“漫”字也很有特色:“漫”是“满”的意思,放眼望去,满江碧透,给人一种深厚的绿意的感受。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在万里长空中鹰飞得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得欢愉自在的情景。
D.词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竞”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词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13.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下阕“恰同学少年”以下各句,是铺叙,也就是古人所说“赋、比、兴”手法中的“赋”。
此处使用“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10分)致恰达耶夫普希金爱情希望平静的荣誉都曾骗过我们一阵痴情,去了,去了,啊,青春的欢愉,像梦,像朝雾似的无影无踪;然而,我们还有一个意愿在心里燃烧:专制的迫害正笼罩在头顶,我们都在迫切地倾听着祖国的呼唤.我们不安地为希望所折磨,切盼着神圣的自由的来临,就象是一个年轻的恋人等待他的真情约会的一刻.朋友啊!趁这颗正直的心还在蓬勃,让我们倾注这整个心灵,以它美丽的火焰献给祖国!同志啊,相信吧:幸福的星就要升起,放射迷人的光芒,俄罗斯会从睡梦中跃起,而在专制政体的废墟上我们的名字将被人铭记!14.如何理解“像梦,像朝雾似的无影无踪”这一诗句?(4分)15.试分析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二)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各题。
(20分)哦,香雪(节选)铁凝台儿沟上了列车时刻表。
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
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
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
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
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
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
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
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接着一阵空哐乱响,车身震颤一下,才停住不动了。
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
只有香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
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
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
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
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香雪,过来呀,看!”凤娇拉过香雪向一个妇女头上指,她指的是那个妇女头上别着的那一排金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