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402a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4.png)
中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提高中职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帮助学生培养出对于群众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力;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对群众文化作品的理解;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深入分析和评价群众文化作品。
二、教学内容1. 群众文化的概念和特征;2. 群众文化作品的分类和特点;3. 群众文化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发学生兴趣,介绍群众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思考)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作品,如电影、音乐、小说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思考群众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2. 知识讲解(介绍群众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分类和特点)教师向学生介绍群众文化的概念、特征和重要性,阐述群众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同时,教师还需要详细讲解群众文化作品的分类和特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群众文化的认识。
3. 阅读实践(阅读群众文化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将准备几篇精选的群众文化作品,如一部电影、一首歌曲或一篇小说,并将之分发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做好相关的分析准备。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4. 知识拓展(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更多群众文化作品)在本环节,教师将向学生介绍更多的群众文化作品,如民间艺术、曲艺、戏曲等,让学生了解群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5.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和对中职学生的培养意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和研究群众文化作品。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为了进行准确的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情况;2.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的阅读反馈、分析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群众文化作品的理解情况;3. 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和小组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群众文化作品的综合分析能力;4. 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个人思考、辩论和评价,来评价学生对群众文化作品的批判思维能力。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五下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五下](https://img.taocdn.com/s3/m/d92a97f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d.png)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五下教学设计 - 小学五年级群文阅读第一节: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群文阅读习惯,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体裁和主题的群文,学生将能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炼主要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第二节:教学材料- 打印好的群文阅读材料,包括散文、诗歌和寓言故事,每个学生一份。
- 黑板和白板笔。
- 学生用来记录问题和重点的笔记本。
第三节:教学过程1. 前导活动-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什么是群文阅读。
解释群文是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集合,如散文、诗歌和寓言故事。
- 通过展示一些群文作品的标题和开头,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猜测文章的内容。
- 引导学生思考群文的重要性,例如: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丰富我们的知识。
2. 阅读理解-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篇群文阅读材料。
- 学生阅读材料,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他们的理解。
鼓励他们标记重要信息和关键词。
- 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3. 主题分析- 引导学生发现每篇群文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提醒他们主题可能包含在标题、开头或结尾中。
- 在黑板上列出学生们找到的主题,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解释主题的含义。
4. 写作活动-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主题分析技巧,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写作。
-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散文、一首诗歌或一个寓言故事。
- 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使用适当的语言和句式,表达清晰准确的观点。
5. 分享和反馈-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写作,并给予彼此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 邀请几个学生上台分享他们最喜欢的写作作品,并向全班展示。
第四节:教学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的参与程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师检查学生的笔记本记录,评估他们对群文的理解和主题分析的准确性。
3. 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估可以根据写作内容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来进行。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93911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6.png)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1“阅读教学除了单篇精讲之外,还有哪些教学形态?”“单篇精读不是阅读教学唯一的课程形态,要积极开拓新的阅读教学形态。
”在读这篇文章前,我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一直在苛求如何把单篇精读教学打磨精致。
所谓“单篇精读”类阅读教学,是指围绕一篇选文进行精讲细读,反复琢磨,充分开掘选文的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全息性的语文教学价值。
他虽然有有利的一面:教学内容选择个性化,重视教材的文本研读,高度艺术化的教学设计,综合展示语文综合素养,积淀了行之有效的精读教学方法,长于培养语感能力等等,但有很大的局限性:(1)阅读教学技术化倾向、肥胖症。
(2)遮蔽学生真实的阅读情形。
(3)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阅读素养(尤其是高级阅读能力)。
(4)无法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需求。
导致现在的学生得了三种病:贫血(缺少真情和激情)、缺钙(缺乏远大的理想和顽强意志)、脑膜炎(跟着感觉走,懒于理性思考)。
得病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读书啊!“群文阅读”就是在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内,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围绕同一个议题展开的探究性阅读教学。
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多种阅读形态:单篇 (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的显著特征是: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1.让师生回归生活世界的“阅读”状态。
2.改变阅读教学的痼疾。
单位时间内,“群文阅读”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3.发挥阅读策略指导的.优势。
“群文阅读”可以依凭“多文本”优势,充分发挥实用阅读策略:“速读”、“比较”、“统整”…4 “群文”更容易促进学生的自由探究。
而现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仍然以识记为主,缺少理解、质疑和发现。
是在为老师自己的阅读而教,为教参而阅读,为考试而教阅读。
在传统课堂阅读中,阅读者的阅读行为又过多地受到教师的干预与评价,缺乏独立地位。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518f7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e.png)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学体裁和文学作品的特点,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敏感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力;3. 提高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二、教学内容1. 文学体裁的介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2. 不同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3. 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 文学创作的初步指导;5. 小组合作阅读与讨论。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文学体裁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介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的文学体裁,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定义、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并与学生一起欣赏和分析。
第二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是诗歌、散文、小说或戏剧,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第三步:介绍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例如注重细节观察、感受作者的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理解作品的结构和风格等。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
第四步: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可以给学生一些写作的题目或要求,例如写一篇自己的故事、描写一个场景或写一首诗歌等。
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创作,然后互相分享和讨论。
第五步:小组合作阅读与讨论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和讨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还可以提出问题和进行互动交流。
群文阅读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群文阅读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0b603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8.png)
第1篇教学设计群文解读:本节课的四篇小小说,蕴含着强烈的感情,都讲述了感人至深的故事,选文在环境描写、语言运用以及文章的结构方面极具特色。
教学目标:1、快速流利地朗读阅读材料。
2、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文章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利用已学会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哑巴渡》《馒头的故事》《爱之链》阅读材料、群文阅读自学记载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梳理学法,交流体会1、梳理《桥》的写法及写作特点。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桥》的第一课时,胡老师相信文中的老支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屏显:图片《桥》的背景。
)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2)是呀,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多么的无私无畏啊!回忆一下,老支书的高贵品质课文是怎样表现出来的?2、梳理《桥》的写作特点,感受人物高贵品质。
(1)预设:“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运用了环境描写,它们不仅写出了雨水之大,还为下文山洪的暴发做了铺垫。
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还有很多,谁还能补充?(2)听了他的发言,你有什么体会?你能有感情的读读吗?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样?请你也来读读?还有谁能说说像这样的句子?小结:它们都是环境描写,不仅写出了洪水疯狂、肆掠,而且烘托出了老汉的沉着、镇定、无私无畏。
(3)老支书的高贵品质还从哪里体会到的?你能读出来吗?除了这些,你们还有补充的吗?小结:课文多处通过对老支书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老支书在紧急关头不顾自己与儿子的安危,不徇私情。
(4)同学们,文章的结尾你想到没有,说说你的看法?小结:是的,课文的结尾设置悬念,不仅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而且感人至深,震撼了每一位读者的心。
3、小结学法。
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97e6e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3.png)
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供大家品鉴。
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重点——体会朴实语言中包含的父子深情。
难点——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课文中心的作用。
教法——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口述重点段落,体会描写的好处。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1、检查预习:⑴给加点字注音,齐读。
⑵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含义。
2、以小故事,激发情感,引入新课:父亲与母亲不同的送别方式:一个用行动,一个用表情或语言。
如父亲或许早早起床准备好行李,口理会说你走吧我就不送了,但在你走后父亲却会默默地站在某处目送,而母亲则会一边送一边流泪。
3、听录音朗读,体会课文感情。
4、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⑴文中写了几次背影?着重写哪一次?⑵以背影为线索,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⑶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讨论:课文四次写“背影”。
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结尾忆“背影”。
着重写在车站父亲爬月台买桔子时的背影。
难忘背影——点题。
(1段)家境:祸不单行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2、3段)描写背影送别前:细心关照为写背影做铺垫(4、5段) 买桔子:周到入微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6段)再现背影——思念。
(7段)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抒发了儿子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5、分段朗读,加深理解。
思考: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讨论: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
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真是祸不单行。
这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与父亲对儿子满腔的温情形成对照,显示出父爱的崇高。
6、朗读课文,准备复述“望父买桔”一段。
第二课时1、读4、5段哪些事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照?⑴因为事忙,托人送我,他再三叮嘱,甚是仔细。
⑵尽管有事,终于决定自己亲自去送。
⑶给我选定座位。
⑷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六上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六上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55c2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4.png)
六上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群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选取适合六上年级学生的群文材料,并准备相关教学资源。
2.教师对群文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准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引起学生对群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使用几个简短的故事片段或歌曲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讲授背景知识教师讲授与群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比如文化历史背景、作者介绍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群文的时代特点和作者的独特创作风格。
第三步:理解并欣赏群文1.教师选取一篇适合的群文,通过逐句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对群文进行细致的理解。
可以使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教师放映相关图片或视频,配合群文内容,加深学生对群文的感受和体验。
第四步:开展讨论与互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群文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创作和表演1.学生根据群文的内容和主题,进行创作练习,比如写一篇类似的小故事、编写剧本等。
2.学生分角色表演或进行小组朗读,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群文阅读教学的收获和体会,并进行反思。
2.教师为学生提供积极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对群文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群文阅读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还能够拓展他们的文化知识和思维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讨论和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通过创作和表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群文的魅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e83a3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7.png)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实践。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模板,欢迎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群文阅读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熟悉说明方法及好处,能够准确地品析说明文的语言。
2、培养科学严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运用说明文阅读方法,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导入1、说明文概念2、说明文分类3、说明方法及好处4、说明文语言赏析今天我们再来读几篇说明文,深入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以及说明方法的好处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二、根据导学内容自学选文:选文:《聚焦“PM2.5” 》、《用“动商”诠释校园足球》、《沙漠勇士食蝗鼠》、《生气的成本有多高》、《如果地球上的火山同时喷发》3、班级展示。
三、总结方法:1、常见说明方法有哪些?作用是什么?准确、周密(严谨)四、练笔抓住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的一个学具。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篇2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本组课文中的插图)看看你们能不能一看就说出这篇文章的题目?你发现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了吗?(童年生活)真棒!课本上的这些童年的足迹,为我们快乐的童年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继续走进童年的足迹(板书),一起感受童年的魅力。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组童年生活(出示文章题目)(板书)《童年的发现》《月光下的童年》《童年的水墨画》《古诗二首》让我们先跟他们打一下招呼(齐读课题)二、走进童年回忆学法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收获了哪些阅读的方法。
朗读的方法:《童年的足迹》单元,朗读基调围绕轻松、快乐进行。
《天窗》注意大人孩子语气语调的变化;《芦叶船》注意疑问句疑问语气的朗读;《女孩儿乌塔》注意人物对话的朗读,反问句的朗读。
《古诗词二首》学习区分平仄音,按照吟诵基本规律读出平仄音长短高低的变化,吟出古诗的韵味。
什么叫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什么叫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2fe8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a.png)
什么叫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选取、整合多种文本形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报纸、杂志等,以及不同语言风格和文化背景的作品,来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意义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接触并理解多元化的文化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通过多种文本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展视野,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增加对多样性的认知。
此外,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还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文本形式,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主动阅读的欲望。
学生在多样的文本中感受到乐趣和启发,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接触不同背景和文化的文本,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差异,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国际交流和跨文化合作非常重要。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可以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并培养他们对文本的审美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种文本形式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让学生参与文本创作和阐释,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和艺术素养。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多元化的文本选择:教师应当选择多样的文本形式和题材,涵盖不同文化背景、历史时期和社会群体的作品。
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拓展他们的视野。
2. 渐进式的难度设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逐步增加文本的难度。
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训练,帮助学生逐渐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3. 融入学科知识和跨学科探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科相关的文本,将群文阅读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科间的综合学习和思考。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群文阅读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群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3237dd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2.png)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预习导入在小说阅读教学中,预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在课前可以选择一篇适合的小说作为学习素材,并提前将小说的背景资料和作者简介分享给学生。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小说的探索欲望。
教学设计二:整体阅读在整体阅读环节,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小说的整体阅读。
首先,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主了解小说的内容和结构。
然后,组织全班师生共同解读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要素。
教学设计三: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沉浸到小说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
教师可以选取小说中的某个重要情节,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借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小说的情节发展。
教学设计四:文本分析在文本分析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描写技巧等。
通过分析小说的文本,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解读小说的内涵,培养对文字的敏感度和鉴赏水平。
教学设计五:主题讨论主题讨论是小说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可以选择小说中的一个或多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小说。
教学设计六:写作扩展写作扩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小说的理解和把握。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小说内容相关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进行独立创作。
通过写作扩展,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写作能力,并对小说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设计七:阅读交流阅读交流是小说阅读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心得交流。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让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和评论。
通过阅读交流,学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观点中获得启发,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
通过以上的小说阅读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三年级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3031877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2.png)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三年级一、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学会在多篇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
2. 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和总结能力,通过群文阅读发现文章之间的异同点。
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方法,如快速浏览、精读重点段落等。
- 帮助学生梳理多篇文章的内容,找出共同主题和不同之处。
2. 教学难点。
- 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对多篇文章进行分析和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
- 引导学生将群文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到其他阅读情境中。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秋天的景色。
2. 提问学生对秋天的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秋天的群文阅读。
(二)阅读文章(15分钟)1. 分发三篇文章的阅读材料给学生。
2. 指导学生先快速浏览三篇文章,整体感知文章的大致内容,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
3. 然后让学生精读每篇文章,圈出生字词,标记出描写秋天景色、声音等方面的语句,10分钟内完成。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 - 5人。
2. 提出讨论问题:- 这三篇文章在描写秋天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如都描写了秋天的景色、秋天的收获等)- 三篇文章在描写秋天时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可以从描写的角度、写作手法等方面分析)- 你最喜欢哪一篇文章?为什么?3. 每个小组安排一名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要点。
(四)小组汇报(10分钟)1.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2. 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并可以进行补充或提出疑问。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对三篇文章进行总结归纳。
- 强调三篇文章在描写秋天方面的共同主题,如秋天的美丽、秋天的变化等。
- 总结三篇文章在描写手法上的不同,如有的用比喻,有的用拟人等。
2. 再次强调群文阅读的方法和要点,如快速浏览抓大意、精读找关键等。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3篇汇总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3篇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42ff5780c22590102029def.png)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1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星星多漂亮呀!今天,老师要把它送给最聪明、最勇敢、学习最认真的小朋友,大家可要加油啊!我听好多老师都夸咱们班的小朋友聪明,那你认为咱们班谁最聪明现在,我想请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帮个忙,就在刚才蓝猫和淘气在飞船上吵了起来,我想你们劝劝他们,你们愿意吗(放课件蓝猫和淘气吵架)在这么多小朋友的劝说下,我们看看他们怎么做(课件蓝猫和淘气和好了)小朋友,你们真能干!现在,蓝猫和淘气和好了,紧紧的挨在一起,笑得多开心啊!有个韵母就发挨在一起的挨这个音。
我们现在就一起认识它好吗小朋友先看黑板(贴上单韵母a和i)单韵母的本领可大了,两个韵母可以组成一个新的韵母,我们叫它复韵母。
(移动i紧挨着a的右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个复韵母aieiui。
(板书)二、互动学习(一)学习复韵母ai。
1、教师范读ai。
教发音方法。
(领读跟读自由读指名读)2、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字发ai的音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非常认真,ai娃娃特别高兴,就请来他的好朋友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看它们是谁(课件拼音娃娃dtnl)4、ai和他的好朋友见面,会怎样打招呼呢和你的好朋友一块想一想,说一说。
(同桌试拼音节指名拼读齐拼音节男女对口令)(二)学习复韵母ei1、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大力水手)大力水手力气非常大,他经常帮助别人,你们有谁愿意当一当大力水手那好,咱们举行一次大力水手扳手腕比赛,谁赢了,谁就是大力水手!你们想参加吗(扳手腕比赛)2、刚才听到小朋友憋足了劲,拉长声音都发ei的音。
声音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复韵母ei的音。
(出示ei)3、练习发ei的音。
(指名读师正音齐读)4、请小朋友看图,谁说说怎么利用图来记住复韵母ei的音和形5、谁能根据四声发音的方法,读出ei的四声。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6篇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df146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8.png)
篇1: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读出节奏和情感。
2、品味四首古诗词意境,把握四首古诗词主题。
3、识记四首古诗词名句,背诵默写四首古诗词。
阅读材料:古诗词《春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别云间》一、教学导入1、创设情境:播放《地道战》歌曲明代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以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为最高使命的爱国情感表达的就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前仆后继。
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词就是我国历史上流唱不衰的爱国主义音符!2、多媒体展示每个作者的身世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二、初读诗歌1、录音范读。
2、结合范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组内互评。
三、质疑探读1、四首古诗词具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
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要找出依据。
同学可以自由评价。
老师可适时归纳点拨《春望》通过一个“望”字,表达一个“忧”字。
(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一个“思”字,表达一个“愿”字。
(表达自己还愿意为祖国收复失地国家统一而现身的强烈愿望。
)《过零丁洋》通过一个“死”字,表达一个“忠”字!《别云间》通过一个“泪”字,表达一个“决”字。
(在浓郁的悲情中呈现出至死不屈的抗清斗志)四、合作探究:四首古诗词之间有什么联系?1、四首古诗词都是表达爱国情感的。
2、四首古诗词表达的爱国情感由浅入深,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到对时局腐朽的“忧愤”;从日思夜想为国家统一而重返沙场的强烈“愿望”,到不受敌人威逼利诱而从容就义誓死明志。
爱国情感逐步升华,愈来愈激昂。
五、倾诉心声学完四首古诗词,有何感想不论处于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时代的不幸,是诗歌的大幸。
时代的苦难,国家的衰败,造就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昌盛。
因爱国,诗人和诗篇名垂青史。
六、识记名句你认为四首古诗词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深情的词语或句子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言之有理即可)七、小结杜甫、陆游、文天祥、夏完淳,他们都是国家的脊梁,人民的骄傲。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f622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3.png)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3. 提高学生对群众文艺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群众文艺作品的特点和分类;2. 群众文艺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3. 通过群文阅读,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群众文艺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群众文艺作品的经典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第二步:教师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群众文艺作品的特点和分类,并讲解群众文艺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理解和掌握。
第三步:群体合作(3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群众文艺作品进行研究和讨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也可以根据教师的推荐选择。
第四步:展示交流(2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群众文艺作品,并做出简要的鉴赏和评价。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讨论。
第五步: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群众文艺作品的分类、鉴赏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让学生把握住重点和要点。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情况、听取学生对群众文艺作品的鉴赏和评价以及提问等方式进行评价。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群文阅读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群众文艺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
这一教学设计既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达到了多方面的教育目标。
希望这个教案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d72be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b.png)
二年级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群文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群文的兴趣;2. 培养学生学习、解读和欣赏群文的能力;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群文概念和特点;2. 群文阅读基本技巧;3. 名家经典作品的欣赏。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先用幻灯片或实物展示一些群文作品,引发学生对群文的兴趣。
可以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这些作品,对它们有何了解。
2. 导入新知通过展示幻灯片或播放视频,向学生介绍群文的概念和特点。
教师可以简单解释群文是一种表现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学形式,强调群文的重要性。
3. 学习群文阅读技巧教师介绍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如选择合适的读物、了解背景知识、注重细节等。
通过示范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技巧。
4. 进行群文阅读教师为学生分发一些经典的群文作品,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毕,并做好阅读笔记。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内容丰富、语言简练的作品,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5.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笔记,并互相补充或提问。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展开讨论。
6. 学生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成果和自己的阅读体会。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在学生发言结束后,对整个阅读过程进行总结。
7. 名家经典作品欣赏教师从中选取一些群文名家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上进行欣赏和解读。
可以使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8. 作业布置布置群文阅读的相关作业,包括思考题、阅读练习等。
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更多的群文阅读和欣赏,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阅读笔记的质量;2. 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表现;3. 学生在展示中的表现和思维发展。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有关群文的比赛和活动;2. 组织学生进行剧本创作、朗诵、歌曲演唱等形式多样的表演活动;3. 导引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群文文化和习俗,培养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能力。
教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优秀11篇
![教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优秀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02f7f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a.png)
教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优秀11篇教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阅读《我们爱祖国》,认识“我、国、子、朵、坡”五个字。
(2)、学习韵母O,掌握其字形,读音及写法,会读带四声的O。
(3)、继续学习四声2、过程与方法目标(1)充分利用书中图画、挂图、卡片、、游戏等手段服务教学。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记忆字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自主的学习活动中领悟、体会。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培养小朋友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单韵母“O”,认识字形,会读、会写。
教学难点:掌握O的发音,学会O的四声及读出带调韵母的音。
教学准备:带O及四个声调的字母卡片生字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出示拼音卡,认读a和它的四声。
二、识字1、看图:有哪些动物师:它们都喜欢什么?我们学完儿歌就知道了。
2、(出示《我们爱祖国》儿歌),读熟儿歌。
(1)让学生利用学前的识字基础试读。
(2)把自己认识的字画出来,指名读一读。
(3)会读的同学领读。
(4)自己练读(5)指名读3、在会读儿歌的基础上,认识五个字(1)在儿歌中认字(2)认词语(3)读生字卡(4)生字宝宝找家(游戏)教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篇二教学内容:课文:《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藏戏》选文:古诗《元日》(宋)王安石、《元夕》(宋)欧阳修,《社日诗》(唐)王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勾画关键词句、写批注、交流”等方法阅读文章,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多文本阅读和分享,提升学生整体感知、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各地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1、了解各地的民风民俗。
2、尊重不一样的传统风俗,感受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课件、拓展阅读材料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初一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一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f925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a.png)
初一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提高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选读:- 《孔子家语》- 《史记·弟子传》2. 现代文选读:- 《荷塘月色》(朱自清)- 《小桥流水人家》(朱自清)三、教学步骤1. 引入在课堂开始时,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你们知道他的家教是怎样的吗?”2. 文言文选读a. 学习《孔子家语》中的《临淄子》篇,了解孔子家庭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感受古人的家庭教育观念。
b. 学习《史记·弟子传》中关于孔子弟子的记载,通过对孔子弟子人物形象的理解,拓宽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
3. 现代文选读a. 阅读《荷塘月色》,分析朱自清通过对荷塘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意义。
b. 阅读《小桥流水人家》,了解朱自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引导学生关注乡村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促使他们思考乡村价值的重要性。
4. 总结综合群文阅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对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学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对文言文和现代文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互相启发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3.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拓宽阅读范围,增加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参与讨论和思考等,进行评价与记录。
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作业并批改,评价学生对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充实其人文素养。
同时,通过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群文性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群文性阅读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b325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1.png)
群文性阅读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群文性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2.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精神,加深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选取了四个不同领域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包括《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诗经》中的《关雎》、《清明上河图》和《杂剧》中的一折。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了解到不同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入传统文化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活动(40分钟)a. 阅读金陵十二钗中的王熙凤的描写,让学生理解她的性格特点和角色形象。
b. 分组讨论《关雎》中的情感表达,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探讨作者的情感以及作品所表达的含义。
c. 观赏《清明上河图》,学生观察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背景等,讨论画作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特点。
d. 观赏一折杂剧表演,学生了解杂剧的特点,并尝试通过身体语言和动作模仿表演。
3. 总结(15分钟)a.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并在班级中展示讨论结果。
b.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课后作业(5分钟)让学生选取一部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写一篇读后感。
四、教学资源1.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描写材料2. 《诗经》中《关雎》的原文和注释3. 《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资料4. 一折杂剧的演出视频资料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书面表达能力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读后感表达能力。
3. 思辨能力评估:观察学生在总结和讨论中的思辨能力表现。
六、教学扩展为了进一步推广群文性阅读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展览等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3篇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8672c3bd64783e08122b0b.png)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3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1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星星多漂亮呀!今天,老师要把它送给最聪明、最勇敢、学习最认真的小朋友,大家可要加油啊!我听好多老师都夸咱们班的小朋友聪明,那你认为咱们班谁最聪明?现在,我想请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帮个忙,就在刚才蓝猫和淘气在飞船上吵了起来,我想你们劝劝他们,你们愿意吗?(放课件:蓝猫和淘气吵架)在这么多小朋友的劝说下,我们看看他们怎么做?(课件:蓝猫和淘气和好了)小朋友,你们真能干!现在,蓝猫和淘气和好了,紧紧的挨在一起,笑得多开心啊!有个韵母就发挨在一起的挨这个音。
我们现在就一起认识它好吗?小朋友先看黑板(贴上单韵母a和i)单韵母的本领可大了,两个韵母可以组成一个新的韵母,我们叫它复韵母。
(移动i紧挨着a的右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个复韵母aieiui。
(板书)二、互动学习(一)学习复韵母ai。
1、教师范读ai。
教发音方法。
(领读跟读自由读指名读)2、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字发ai的音?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非常认真,ai娃娃特别高兴,就请来他的好朋友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看它们是谁?(课件:拼音娃娃dtnl)4、ai和他的好朋友见面,会怎样打招呼呢?和你的好朋友一块想一想,说一说。
(同桌试拼音节指名拼读齐拼音节男女对口令)(二)学习复韵母ei1、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大力水手)大力水手力气非常大,他经常帮助别人,你们有谁愿意当一当大力水手?那好,咱们举行一次大力水手扳手腕比赛,谁赢了,谁就是大力水手!你们想参加吗?(扳手腕比赛)2、刚才听到小朋友憋足了劲,拉长声音都发ei的音。
声音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复韵母ei的音。
(出示ei)3、练习发ei的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人间真爱”教学设计
金沙县第二小学罗光乾
设计理念:
以“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类似材料,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以画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课文:《古诗两首》《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卡罗纳》《给予是快乐的》。
群文阅读材料:《伞的故事》《班级第一名》《爸爸的新鞋》。
教学重点:
从本单元的各种真爱故事情景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附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孩子们,人间处处有真爱。
真爱是一轮暖阳,温暖我们那颗潮湿的心;真爱是一股清泉,洗去我们心头的不悦;真爱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今天,让我们一起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来感悟这足以温暖我们每个人心灵的人间真爱。
(出示知识树)相
信孩子们会用精彩的阅读展示,让这棵大树长出茂盛的枝叶,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主题回顾:
老师提问:在第六单元的几篇课文中,什么样的情感温暖了你的心?
学生1:《古诗两首》:深深的友情;
学生2:《搭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学生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大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学生4:《卡罗纳》:真诚理解,相互关爱。
学生5:《给予是快乐的》:懂得奉献
三、阅读概览
(过渡):今天,老师也为同学们选择了三篇以真爱为主题的文章,分别是《伞的故事》《班级第一名》《爸爸的新鞋》。
同学们现在手中已经拿到了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下面老师提几个阅读的要求(用幻灯片出示):
1.请同学们用默读的方式快速浏览材料。
2.边读边把自己感动的句子或词语勾画出来。
3.认真填写《群文阅读记录表》。
师:刚才老师看了看,同学们阅读得都很认真,《记录表》填写得相当的仔细,这说明同学们读书很用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汇报一下这三篇文章又是怎样的人间真爱温暖和感动了我们?
学生:《伞的故事》──母子情深(教师引导概括)
学生:《班级第一名》──同学之爱(结合《爱的教育》的主题,看见同学比自己优秀,我们不能嫉妒,而是应该为别人感到高兴,并且以他为榜样)
学生:《爸爸的新鞋》──相亲相爱(一家人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关怀)
师小结: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的认真,也很仔细,我们再来看看这颗知识树,从这颗感动的树上,我们看到了“友情、无私奉献、血脉亲情、理解关爱、给予、同学之爱、母子情深、相亲相爱都是人间真爱。
四、片段分享与精彩赏析:
师:同学们,在这些感人的文章中,一定有些段落或句子打动了你的心!请你找出来先给大家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让你感动?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在你读之前,你应该邀请大家把材料翻到哪篇文章的哪个地方,要把它说清楚。
教学预设:
《伞的故事》:
1.交流:用“——”画出一处描写“我”心里活动的句子,体会一下“我”此时的心情。
2.交流:“泪水就从眼里涌出来……”请想象一下“……”省略的内容。
3.质疑:“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中“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
《班级第一名》:
1.交流:你喜欢短文中的主人公“安利柯”吗?为什么?
2.讨论:德罗西是什么样的一个同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相关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爸爸的新鞋》
1.讨论:我为什么没有买鞋而给爸爸买了双新鞋?(因为“我”被爸爸感到了,“我”体会到了爸爸的不容易)
2.交流:“我”在修理厂第一眼见到爸爸是我看到了什么?“我”是什么样的表现?(“我”看到了爸爸的鞋,他的鞋又旧又脏,其中左脚穿的那只鞋的鞋底已经断裂很长时间了,只用金属丝缝合了两针。
两只鞋的鞋带没有一根是完整的,都是由好几段接起来的。
两只鞋没有一只是有鞋跟的,只有鞋跟被拔掉后留下来的鞋钉。
“我”的表现是“静静地”“凝视着”,说明“我”受到了震撼)
师小结:孩子们读得非常精彩,讨论得也很热烈,你们不但把自己读文章的感受与我们分享了,而且还把文中的人物又带到了我们的心里。
让我们再一次被故事中的人而感动着,被这人间朴实纯真的真爱温暖着。
五、主题拓展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重点分享了三篇阅读材料,通过画知识树的方法把人间真爱这个主题呈现了出来,瞧,知识树现在已经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而其实真爱无处不在,同学们可以用诗歌的形式把这些人间真爱表达出来,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
己的诗歌朗诵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来感受这人间无处不在的人间真爱。
(学生朗诵)
六、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