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湖南大学项目可行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5000吨低成本高可靠性纳米微晶陶瓷产业化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3年10月
一、总论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以天然矿物和冶金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通过材料设计方法,采用高温溶胶-凝胶工艺和原位受控晶化技术,在高性能低成本纳米陶瓷的制备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是一项属于国内首创的制备纳米陶瓷制品的新工艺、新技术,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
用该项技术制备的高耐磨纳米微晶陶瓷结构均匀致密,抗弯强度可达300MPa,显微硬度10~12GPa,密度2.7~2.8g/cm3,自磨损率不到氧化铝陶瓷的20%,可机加工性和耐腐蚀好,可广泛用作具有高附加值的耐磨结构材料,如研磨体、陶瓷轴承、机械密封件、纺织瓷件、管道、阀门等。
为将该项目技术推向产业化,现已投资110万元,在湖南大学建成了一条年产200吨纳米微晶陶瓷的中试生产线。该中试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的设计与5000吨产业化生产线基本相同,可同时或单独使用电和液化气两种能源,工艺参数调整范围大,以适应不同产品对工艺条件的需要。目前用该中试生产线已成功制备了各种规格的研磨球和耐磨衬片。该技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用一套玻璃熔制和微晶化设备可同时制备多种纳米微晶陶瓷制品,产品品种可依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市场应变能力强。纳米微晶陶瓷制品的制造成本不到氧化铝陶瓷的30%,此外,可利用工业废渣,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一条年产5000吨的纳米微晶陶瓷生产线,项目总投资需3660万元(含25%的技术无形资产),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500万元,年利税3420万元,投资回收期约1.7年(不含建设期)。可生产的主要产品为高性能耐磨结构陶瓷系列产品,如研磨体、耐磨衬片、纺织瓷件、阀门芯片、轴承、机械密封件等。
(二)立项意义及必要性
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异性能而成为现代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目前在纳米粉末的制备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各种纳米粉末已开始工业化生产并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然而,用纳米粉末来制备纳米陶瓷时,由于纳米粉末的活性很高,高温烧结时晶粒生长很快,绝大多数情况下获得的不是纳米陶瓷,而是亚微米甚至微米陶瓷。只有采用热压、热等静压烧结或者小试样的快速等温烧结,才可能获得致密烧结的块体纳米陶瓷。在这种工艺条件下,一是对烧成设备的技术要求很高,二是很难制备复杂形状和大尺寸的纳米陶瓷制品。因此,开发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纳米陶瓷制备新技术,是使纳米陶瓷制品实现产业化并获得广泛应用的关键。
本项目所开发的纳米陶瓷制品是一种较理想的高温自润滑耐磨材料,可在高温、腐蚀、无润滑等恶劣环境下用作耐磨结构材料,如研磨体、陶瓷轴承、机械密封件、纺织瓷件、管道、阀门、耐磨衬板等,对提升传统耐磨结构材料的可靠性和技术含量,推动机械制造、化工、轻纺等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有积极意义。此外,本项目可利用工业废渣来制备纳米陶瓷,
是一项集新材料研制、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于一体的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的课题,对提高冶金工业废渣的利用率和附加值,降低其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的技术特点及水平
本项目运用材料设计理论,采用高温溶胶-凝胶工艺和原位受控晶化技术,以天然矿物和冶金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先将粗颗粒原料熔制为均质的玻璃体,然后从玻璃中原位析出晶相含量达90%以上,晶粒为50~200nm的纳米级晶粒。通过大量实验和理论分析,目前已成功地开发了多种纳米微晶陶瓷制品,并能从组成和微晶化工艺方面来有效控制晶相组成、晶粒大小及晶相含量,测试了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研发工作,技术水平属国际首创,为高性能低成本纳米微晶陶瓷的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项目开发的纳米微晶陶瓷达到以下技术质量指标:
抗压强度:>1200MPa;
显微硬度:>10GPa;
体积密度:>2.7g/cm3
自磨损率:以国产最高质量玻璃微珠作参照物,磨损率小于同规格玻璃微珠的50%。
(四)项目实施产业化的优势和风险
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中青年人才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较系统和深入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具有很好产业化前景的实验研究成果。在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化投资基金的支持下,已完成了中试研究和部分产品的开发,试制的产品经投入市场实际应用,用户对其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十分满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项目实施产业化的优势在于:
1、采用高温溶胶-凝胶工艺和原位受控晶化技术来制备纳米微晶陶瓷的新工艺属国际首创,技术含量高,具有技术先进的优势;
2、采用天然矿物和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廉价易得,具有原材料成本低的优势;
3、高温溶胶-凝胶工艺源于玻璃的制备工艺,自动化程度高,成熟可靠;而原位受控晶化技术则借鉴了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主要在析晶速度和晶粒大小的控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是微晶玻璃制备技术的提升和进步,因此,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优势;
4、可利用工业废渣,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再生利用,符合国家环保和产业化政策;
5、可开发的产品品种多,性能价格比大大优于同类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和抗市场风险的优势。
本项目在产业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是由于玻璃料的组成有别于其它玻璃料,玻璃熔体的成形温度范围窄,对成形某些复杂形状的产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二、项目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
(一)项目的技术创新点
1、首创了由非晶固体原位晶化制备纳米陶瓷的新技术
用高温溶胶-凝胶工艺和原位受控晶化技术制备纳米陶瓷制品,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高温烧结法的纳米陶瓷制备新技术。由于该技术可从工艺路线上彻底解决纳米粉末的来源、粉末的团聚与分散性、高温烧结时的致密化与晶粒长大等一系列传统陶瓷制备技术中难以解决的科学和工程化问题,是最具产业化前景的高性能低成本纳米陶瓷制备新技术。
2、获得了低成本连续生产纳米晶陶瓷制品的新工艺
纳米陶瓷虽然具有许多优异性能,但高昂的制备成本和难以控制的晶粒尺寸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关键。本项目采用天然矿物和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且可用几十目的粗粉末,综合原料成本可控制在1000元/吨以内,且可连续工业化生产,使纳米微晶陶瓷的产业化生产成本可降至2500元/吨以内,与普通陶瓷相当,为95氧化铝陶瓷的30%。
3、实现了晶相组成、晶粒大小和晶相含量的控制技术
用本项目制备的纳米微晶陶瓷,其晶相组成、晶粒大小和晶相含量可通过材料组成设计、工艺参数调整来较准确地控制,以满足不同应用条件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二)项目的技术成熟性和产品的可靠性
本项目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中青年人才基金的资助下完成的。近五年来,项目负责人肖汉宁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展了较系统和深入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在玻璃料的组成设计、晶核剂的选择及作用机理、核化晶化工艺制度等方面进行大量而系统的实验研究,已取得具有很好产业化前景的研究成果。该项成果已通过中试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基本解决了在产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艺和装备设计等问题,并成功开发了各种规格的研磨球和耐磨衬片,产品经用户试用,对其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十分满意。此外,由于制备的纳米微晶陶瓷具有十分致密的且均匀的显微结构,产品性能比烧结陶瓷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本项目的另一重要优势是在原料和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从一开始就充分考虑了产业化的问题,即原材料的廉价易得和工艺技术的成熟可靠性。项目采用天然矿物和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且所有添加原料都是国产化工原料,符合廉价易得的原则。高温溶胶-凝胶工艺源于玻璃的制备工艺,自动化程度高,成熟可靠,玻璃池窑和相关成形设备已有专业制造企业,其技术水平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原位受控晶化技术借鉴了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主要在析晶速度和晶粒大小的控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微晶玻璃制备技术的提升和进步,相关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