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目湾新城总体规划战略报告【精编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目湾新城总体规划战略报告【精编版】

宁波市象山县

大目湾新城总体规划战略报告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方案

第一章 象山基本情况

一、 地理区位

二、 历史沿革

(一)行政历史

象山历史悠久。据塔山史前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于此生息繁衍。

象山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隶属宁波市,解放初设4区、2镇、18乡,至1985年,全县辖5区5镇32乡。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全县辖13镇6乡。2001年,在全省率先设立街道,撤销丹城镇,组成中心城区,辖丹东、丹西和爵溪三个街道。现有10镇5乡3街道,总人口53.32万,城市化水平44%。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二)文化历史

象山素有“海山仙子国、东方不老岛”之美誉,它具有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养生文化。

海洋文化:塑造了“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是推动象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化基因”。他包含着五彩纷呈的渔文化、大气磅礴的海塘文化、令人感叹的海防军事文化和辉煌灿烂的海商文化。

养生文化:象山的“不老文化”将成为象山发展特色海洋休闲旅游、高端养生度假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蓬莱仙岛的传说、炼丹术及其文化,是中国古人追求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这也正是“不老岛”的文化支撑,也是象山在下一步发展海洋休闲、海洋养生的重要历史文化传承。

三、 自然条件

据2003年象山县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全县土地面积138521.30 km 2

;其中,陆域101120.55 km 2

(73%),海岛域18007.77 km 2

(13%),海涂水域19392.9 km 2

(14%),海岸线长800公里,大小岛礁608个。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四、 资源条件

(一)生态资源

象山生态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海山仙子国、东方不老岛”之美誉。象山山多地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全县森林覆盖率57.5%,城市绿化率22%,是浙江省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城市,也是全国第七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

象山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级,人居环境良好,城市宜居程度高。蓝天碧海、青山绿水、特质泥沙、优质空气等生态资源,为“不老岛”象山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优势条件。

象山海涂泥沙中含氨基酸、钙、镁、钠等元素,并含有一定量的氡,海泥存在保健康疗的经济性开发条件。除此之外,不少景区还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可供开发康体健身的温泉浴场。 (二)旅游资源

象山县地处北纬28°51’18”~29°39’42”、东经121°34’03”~122°17’30”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东临大目洋(属东海);南濒猫头洋的三门湾,与三门县、临海市相接;西北与奉化、鄞州区隔象山港相望;西与宁海县相邻。

象山在全国区位分析

象山集海洋景观、海水运动、养生康疗、休闲度假、美食娱乐、运动体验于一体,在以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和体验旅游发展大潮中将逐渐显山露水,迅速成长为长三角最具特色的海洋魅力休闲城市。

象山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海洋特色,正在成为宁波和浙江海洋旅游和休闲旅游的“皇冠”。整个宁波,北部基本以工业、港口物流为主导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不足,只有南部宁波的象山、奉化和宁海存在着大量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休闲旅游资源。

而三者之中,又以象山有漫长的优良海岸线,有独特的海洋文化和养生文化且生态景观资源最具组合优势,因此,“休闲宁波看象山”。

五、社会经济与产业结构

(一)社会经济概况

象山是宁波的象山,象山的发展离不开宁波的发展,随着宁波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象山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象山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1994年为93位,2001年为75位,2002年为71位,2004年为68位,2005年为65位。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中国针织名城、民间艺术之乡、建筑之乡等荣誉称号。

(二)主导特色产业

象山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拥有特色效益农业、建筑业、海洋旅游业、象山海鲜四张亮丽的“名片”。

工业强县:全县形成了针织服装、机械装备、食品加工、汽车及配件四大特色产业,中国针织协会授予“中国针织名城”称号。另外,制造模具、电梯配件、食品机械、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全县拥有12个全国“单打冠军”。

特色效益农业:农业一直是象山的基础产业。特色效益农业是象山四张“名片”之一,“象山红”柑桔、“大目山”特种野猪、“浙东”白鹅、“金宏”脱脂黄鱼、“永成”干红杨梅酒等一批农产品,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了“一带、三区、十大产品”(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和松兰山休闲度假区、石浦港渔文化旅游区、大塘港生态观光旅游区)的大旅游发展格局。2003年,接待游客140万人次,旅游经济综合收入6亿元。并且中国开渔节已经成为宁波市三大节庆之一。

海洋综合开发提高:按照“渔业产业化、产业多元化、渔港城市化”的要求,实施“渔、港、景”联动开发,努力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强县。在稳固海洋渔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海洋产业的优化升级,鼓励渔民转产转业。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全国领先,紫菜养殖和海水池塘养殖列全省前茅。

建筑业扬名在外:象山建筑业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建筑大县行列,两度被省政府命名为“建筑之乡”。历年来,全县共创国家最高奖“鲁班奖”11项,上海鲁班立交桥、杭州黄龙体育场、萧山国际机场候机楼、杭州大剧院等都是象山县建筑企业的精品。

(三)产业结构

在改革初期,象山第一产业产值占总产值近50%,第二产业在30%左右,第三产业占20%左右,三次产业结构为“一、二、三”型。改革开放后,第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85年完成了国内生产总值从“一、二、三”向“二、一、三”的转变,2001年实现产业结构向“二、三、一”类型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