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按章节指点题7第七章试题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及答案1-15章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剂型因素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药物的不同剂型B.药物产品所产生的疗效主要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C.药物效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毒性D.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主要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2.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药剂学与药理学和生物化学有密切关系,但研究重点不同B.药物动力学为生物药剂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C.由于生物体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为微量或痕量,需要选择灵敏度高,专属重现性好的分析手段和方法D.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就可判断药物制剂在体内是否有效二、多项选择题1.药物及剂型的体内过程是指A.吸收B.渗透C.分布 D.代谢 E.排泄2.药物转运是指A.吸收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3.药物处置是指A.吸收 B.渗透 C.分布 D.代谢 E.排泄4.药物消除是指A.吸收 B.渗透 C.分布 D.代谢 E.排泄三、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2.剂型因素;3.生物因素;4.药物及剂型的体内过程四、问答题1.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哪些内容?2.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对于新药开发的作用。
【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ACDE 2.ACE 3.CDE 4.DE三、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剂型因素主要包括:(1)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酯、络合物或衍生物,即药物的化学形式,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等。
(2)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粒子大小、晶型、晶癖、溶解度、溶出速率等。
(3)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4)制剂处方中所用辅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
(5)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等。
3.生物因素主要包括:(1)种族差异:指不同的生物种类和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
智慧树知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下列不属于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剂型因素的是:A:A. 前体药物B:B. 溶出速率C:C. 药物的毒性D:D. 给药途径答案: C. 药物的毒性2、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规定,高渗透性的药物是指A:在没有证据说明药物在胃肠道不稳定的情况下,有95%以上的药物被吸收B:在没有证据说明药物在胃肠道不稳定的情况下,有90%以上的药物被吸收C:在没有证据说明药物在胃肠道不稳定的情况下,有85%以上的药物被吸收D:在没有证据说明药物在胃肠道不稳定的情况下,有80%以上的药物被吸收答案: 在没有证据说明药物在胃肠道不稳定的情况下,有90%以上的药物被吸收3、药物消除是指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答案: 代谢,排泄4、生物药剂学是阐明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之间的项目关系A:药物效应B:血药浓度C:毒副作用D:ADME答案: 药物效应5、不属于生物药剂学研究的目的就是A:客观评价药剂质量B:合理的剂型设计、处方设计C: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D:定量描述药物体内过程答案: 定量描述药物体内过程6、属于生物药剂学研究剂型因素中药物的物理性质的是A:粒径B:晶型C:盐型D:溶出速率答案: 粒径,盐型,溶出速率7、属于生物药剂学研究的生物因素的是A:种族差异B:性别差异C:年龄差异D:遗传因素答案: 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遗传因素8、 CYP450表达的个体差异是引起药物体内过程差异的重要酶类之一A:对B:错答案: 对9、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对制剂的体内过程没有影响A:对B:错答案: 错10、同一药物在相同性别、年龄的健康人体中,其体内过程仍可能显著不同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1、下列关于药物的跨膜转运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的跨膜转运途径分为细胞通道转运和细胞旁路通道转运两种B:被动转运可以分为易化扩散和膜孔转运C:大部分药物体内的跨膜转运方式为被动转运D:P-糖蛋白的作用机制类似于主动转运,只不过是一个逆吸收的过程答案: 被动转运可以分为易化扩散和膜孔转运2、关于胃排空和胃空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于非胃内吸收的药物而言,胃空速率越快,药物的吸收越好B:胃内容物黏度低,渗透压低时,一般胃空速率较大C: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D:精神因素亦可影响到胃空速率答案: 对于非胃内吸收的药物而言,胃空速率越快,药物的吸收越好3、 BCS中用来描述药物吸收特征的三个参数是A:吸收数B:剂量数C:分布数D:溶解度E:溶出数答案: 吸收数,剂量数,溶出数4、对于口服给药的药物,其主要的吸收部位是A:胃B:结肠C:小肠D:口腔答案:小肠5、弱酸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与pH值大小的关系是A:随pH值降低而减小B:随pH值降低而增加C:随pH值增加而增加D:不受pH值的影响答案: 随pH值降低而增加6、药物的首过效应通常包括A:胃肠道首过效应B:肾脏首过效应C:肝脏首过效应D:脾脏首过效应答案: 胃肠道首过效应,肝脏首过效应7、需要同时改善跨膜和溶出的药物为A:I类药物B:II 类药物C:III类药物D:IV类药物答案: IV类药物8、药物散剂通常比片剂具有更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A:对B:错答案: 对9、依赖药物转运体转运药物的过程必须需要能量A:对B:错答案: 错10、 BCS分类是根据药物体外水溶性和脂溶性进行分类的A:对B:错答案: 错第三章1、影响口腔粘膜给药制剂吸收的最大因素是A:口腔中的酶B:粘膜上的角质化上皮C:唾液的冲洗作用D:味觉的要求答案:2、药物粒子的大小通常可影响药物到达肺部的部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10μm,药物粒子沉积在上呼吸道中并很快被清除B:8μm,能够到达下呼吸道C:2-3 μm,可到达肺泡;< 0.5 μm,易通过呼吸排出D:一般,吸入气雾剂的微粒大小在0.5-5.0 μm最适宜答案:3、一般来说,经皮吸收的药物特点是A:分子量小B:熔点低C:油/水分配系数大D:分子型的药物答案:4、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胃B:小肠C:大肠D:均是答案:5、鼻腔制剂研究的关键是A:增加滞留时间B:增加血流量C:降低酶活性D:增加给药体积答案:6、在口腔黏膜给药中,药物渗透能力最强的部位是A:颊粘膜B:舌下粘膜C:牙龈粘膜D:腭粘膜答案:7、下列可以完全避免首过效应的给药方式是A:直肠给药B:注射给药C:肺部给药D:舌下给药答案:8、若药物吸湿性大,微粒通过湿度很高的呼吸道时会聚结,妨碍药物的吸收A:对B:错答案:9、由于角膜表面积较大,经角膜是眼部吸收的最主要途径A:对B:错答案:10、直肠液为中性并具有一定缓冲能力,需要注意给药形式会受直肠环境的影响A:对B:错答案:第四章1、若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低,那么该药的表观分布容积与实际分布容积相比A:小B:相等C:大D:不确定答案:2、药物能够快速扩散通过细胞膜,则影响其体内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药物分子量B:药物的脂溶性C:药物的解离程度D:血流速度答案:3、对于分子量大、极性高的药物,则影响其体内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血流速度B:跨膜速度C:半衰期D:表观分布容积答案:4、造成四环素使牙齿变色是由于药物的A:吸收B:代谢C:分布D:排泄答案:5、以被动扩散方式在体内分布的药物,影响其在各种组织、细胞等的分布的因素有A:药物脂溶性B:分子量C:解离度D:转运体表达答案:6、下列属于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A:血管通透性B:血浆蛋白结合率C:与组织亲和力D:药物理化性质答案:7、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A:肝脏代谢减少B:肾小球滤过减少C:无药理活性D:不能跨膜转运答案:8、通过主动转运方式在体内分布的药物,其分布受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转运相关蛋白的影响A:对B:错答案:9、药物的分布主要受血液循环的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不大A:对B:错答案:10、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也具备药理活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A:对B:错答案:第五章1、下列关于肝脏的提取率,肝脏的清除率和肝脏的内在清除率叙述错误的是A:ER是肝脏的提取率,只与进出肝脏药物的浓度相关B:CLint是肝脏的内在清除率,只与肝药酶的活性相关C:CLH是肝脏的清除率,与血流量,内在清除率以及药物蛋白结合分数相关D:实际上肝清除率等于血流量和肝提取率的乘积答案:2、下列属于I相反应的是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水解反应D:结合反应答案:3、首过效应带来的结果是A:药物吸收减少B:药物活性增加C:改变体内分布D:生物利用度降低答案:4、肝提取率越大,其意义是A:药物生物利用度高B:首过效应明显C:药物适宜口服给药D:药物稳定性高答案:5、属于影响药物代谢的生理因素的是A:年龄B:性别C:肝脏疾病D:种属差异答案:6、苯巴比妥为酶诱导剂,联用双香豆素时会引起双香豆素A:代谢增加B:代谢降低C:活性增加D:活性降低答案:7、下列可能会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是A:药物剂型B:给药剂量C:饮食差异D:药物光学异构现象答案:8、药物代谢会使药物的活性降低或消失,所以药物代谢会使药物治疗效果降低A:对B:错答案:9、首过效应使进入体循环的药物量减少,需要寻找方法去避免首过效应A:对B:错答案:10、肝脏疾病会引起药物代谢酶活性增加,药物代谢加快A:对B:错答案:第六章1、具有肠肝循环性质的药物A:增加药物体内滞留时间B:延长半衰期C:出现双峰现象D: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答案:2、影响药物排泄的生理因素包括A:血流量B:尿量与尿液pHC:药物转运体D:肾脏疾病答案:3、药物使用不同制剂对于药物的排泄途径没有影响A:对B:错答案:4、肾小管主动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药物都属于主动跨膜转运过程A:对B:错答案:5、肝细胞存在多个转运系统,可通过主动转运过程排泄药物A:对B:错答案:6、利用肠肝循环中胆酸的作用设计药物-胆酸前体药物,可增加药物的肠肝循环,增加药物吸收A:对B:错答案:7、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A:肾脏B:肝脏C:皮肤D:肺答案:8、药物肾排泄率可表示为A:药物肾排泄=药物滤过+药物分泌-药物重吸收B:药物肾排泄=药物滤过-药物分泌-药物重吸收C:药物肾排泄=药物滤过+药物分泌+药物重吸收D:药物肾排泄=药物滤过-药物分泌+药物重吸收答案:9、下列可被肾小球滤过的是A:葡萄糖B:白蛋白C:维生素D:氯化钠答案:10、某人体重80kg,服药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为0.2mg/mL,尿中浓度为20mg/mL,每分钟排出尿液为1mL,则其清除率为A:4 mg/mLB:100 mg/mLC:250 mg/mLD:400 mg/mL答案:第七章1、药物能够迅速、均匀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其能立即完成转运间的动态平衡,该药物的体内过程可使用的表征模型是A:单室模型B:双室模型C:多室模型D:米式方程答案:2、一般来说,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其t1/2A:短B:长C:不变D:无关答案: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级速率常数和零级速率常数的单位均是“时间-1”B:体内总消除速率常数为各个过程消除速率常数之积C:对于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而言,t1/2是药物的特征参数,不因药物剂型或给药方法而改变。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七章 药物动力学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 药物动力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况 •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
关系 • 药物动力学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熟悉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药物在体内的
速率过程; • 掌握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求算及其意义,以及药
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
• 内容
–以器官、组织中药物量变化为研究对象
• 特点
–描述体内分布规律 –组织器官药物浓度变化规律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 内容
–时间、浓度、药效结合
• 意义
–阐明三者之间关系
药物转运的速度过程
• 一级速度过程(first order processes) • 指药物在体内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部位的药物 量或血药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 这种线性速度可以较好地反映通常剂量下药物体 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速度规律。
• 1972年,在美国马里兰州波兹大学国立卫生科 学研究所召开的药理学与药物动力学国际会议 上,正式确认药物动力学为独立学科 。
• 70年代以来,药物动力学的发展极为迅速
–计算机技术 –微量分析技术
研究现状及趋势
• 数学处理方法
–统计矩 –神经网络技术
• 研究对象
–生理药物动力学 –群体药物动力学 –时辰药物动力学 –药动-药效动力学结合
• 在理论上,药物动力学可处理多室系统,但从实用角度 看,体内主要隔室一般不多于三个。
单室模型
• 药物进入体内以后,能够迅速、均匀分布 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然后通过 排泄或结构转化消除。此时,可以把整个 机体看成药物转运动态平衡的“均一单元” 即一个“隔室”,这种模型称为单室模型。
双室模型
• 药物进入体内后,能很快进入机体的某些部位, 但对另一些部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分布。 从速度论的观点将机体划分为药物分布均匀程度 不同的两个独立系统,即“双室模型”。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1-15章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剂型因素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药物的不同剂型B.药物产品所产生的疗效主要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C.药物效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毒性D.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主要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2.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药剂学与药理学和生物化学有密切关系,但研究重点不同B.药物动力学为生物药剂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C.由于生物体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为微量或痕量,需要选择灵敏度高,专属重现性好的分析手段和方法D.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就可判断药物制剂在体内是否有效二、多项选择题1.药物及剂型的体内过程是指A.吸收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2.药物转运是指A.吸收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3.药物处置是指A.吸收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4.药物消除是指A.吸收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三、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2.剂型因素;3.生物因素;4.药物及剂型的体内过程四、问答题1.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哪些内容?2.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对于新药开发的作用。
【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D二、多项选择题1.ACDE 2.ACE 3.CDE 4.DE三、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剂型因素主要包括:(1)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酯、络合物或衍生物,即药物的化学形式,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等。
(2)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粒子大小、晶型、晶癖、溶解度、溶出速率等。
(3)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4)制剂处方中所用辅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
(5)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等。
3.生物因素主要包括:(1)种族差异:指不同的生物种类和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
⏹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中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对于新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及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新药研发和药学服务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为重点章节)第九章多室模型 1 学习课件,理解多室模型特点和识别方法第十章* 多剂量给药 3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稳态血药浓度的计算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2 学习课件,重点理解特点,机制和识别方法第十二章统计矩分析 1 学习课件,掌握MRT含义及计算第十三章*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3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给药方法设计方法第十四章*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3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一、学习目标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熟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了解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二、学习内容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三、本章重点、难点生物药剂学的概念;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四、建议学习策略通读教材后观看视频,并复习相关药剂药理知识帮助理解.五、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utics)2、吸收(absorption)3、分布(distribution)4、代谢 (metabolism) 5、排泄 (excretion) 6、转运 (transport) 7、处置 (disposition) 8、消除 (elimination) 二、简答题1.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2023年上半年)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2023年上半年)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药物的主要代谢部位是()。
参考答案:肝脏2.药物消除过程包括()。
参考答案:代谢###排泄3.经胆汁排泄的药物及其代谢物,在小肠运行期间可再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
参考答案:肠肝循环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参考答案:不能透过血管壁###不能经肝脏代谢###不能由肾小球滤过###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不能透过胎盘屏障5.淋巴系统对下列哪种药物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参考答案:大分子亲脂性药物6.肾脏排泄药物的机理包括()。
参考答案: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7.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是()。
参考答案:肾脏8.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速度的大小顺序为()。
参考答案:水溶液>混悬液>颗粒剂>胶囊剂>片剂9.下列反应中,为代谢第一相反应的是()。
参考答案:芳香环氧化###硝基还原###酯水解10.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以下哪项是Ⅱ类药物()。
参考答案:低溶解度,高渗透性11.下列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具有可逆性###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具有饱和性###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具有竞争性12.口服缓释制剂主要是通过控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发挥长效作用。
参考答案:吸收13.被动转运速度为( )。
参考答案:一级速度14.生物药剂学中药物的剂型因素包括()参考答案: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药物的相互作用###制备工艺15.下列选项中,描述主动转运速度特征的是( )。
参考答案:Michealis-Menten 方程16.药物Ⅰ能与血浆蛋白结合,但药物Ⅱ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更大,当药物Ⅰ与Ⅱ合用时,则应该()。
参考答案:同时减少Ⅰ、Ⅱ剂量。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1、什么是生物药剂学?它的研究意义及内容是什么?2、何为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3、何为药物在体内的排泄、处置与消除?4、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哪些?5、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6、什么是分子生物药剂学?它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一、选择题1、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或剂型是A舌下片给药 B口服胶囊 C栓剂 D静脉注射 E透皮吸收给药正确答案:ACDE2、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是A空腹与饱腹 B药物因素 C药物的组成与性质 D药物的多晶体 E药物的油水分配系统正确答案:ABC3、以下哪几条具被动扩散特征A不消耗能量 B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 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 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正确答案:AC4、胞饮作用的特点是A有部位特异性 B需要载体 C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 D逆浓度梯度转运 E无部位特异性正确答案:A5、药物主动转运吸收的特异性部位A小肠 B盲肠 C结肠 D直肠正确答案:A6、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不包括A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B粒子大小 C多晶型 D解离常数 E胃排空速率正确答案:E7、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 B胃肠道蠕动 C循环系统 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E胃排空速率正确答案:D8、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速率的大致顺序A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B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C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 D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E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胶囊剂正确答案:A9、下列各因素中除()什么外,均能加快胃的排空A胃内容物渗透压降低 B胃大部切除 C为内容物粘度降低 D阿斯匹林 E普奈落尔正确答案:D10、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以下哪项为Ⅲ型药物A高的溶解度,低的通透性 B低的溶解度,高的通透性C高的溶解度,高的通透性 D低的溶解度,低的通透性 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二、名词解释1、吸收2、肠肝循环3、主动转运4、异化扩散5、膜孔转运6、肝首过效应7、口服定位给药系统8、被动转运9、多晶型 10、pH-分配假说三、问答题1、简述载体媒介转运的分类及特点。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试题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试题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试题导语:生物药剂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和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考试练习题吧!~一、A型题1.下列关于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药物能否被吸收,吸收速度与程度B.药物在体内如何分布C.药物的分子结构与药理效应关系D.药物在体内如何代谢E.药物从体内排泄的途径和规律2.生物药剂学中的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影响不包括A.辅料的性质及其用量B.药物的剂型和给药方法C.制剂的质量标准D.药物的物理性质E.药物的化学性质3.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药物的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非解离型药物和脂溶性高的药物吸收较快B.pH减小有利于碱性药物的吸收C.油/水分配系数较大,利于吸收D.对溶出速率是限速因素的药物,溶出快越,吸收越快E.可采用减小粒径、制成固体分散物等方法,促进药物溶出4.大多数药物透过生物膜的转运是A.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促进扩散B.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主动转运C.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被动扩散D.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被动扩散E.与浓度梯度无关的促进扩散5.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中,不正确的是A.非解离药物的浓度愈大,愈易吸收B.药物的脂溶性较大,易吸收C.药物的水溶性较大,易吸收D.难溶药物的粒径愈小,愈易吸收E.药物的溶出速率愈大,愈易吸收6.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生理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胃空速率增大,小肠特定部位主动转运的药物生物利用度增大B.胃空速率增大,多数药物吸收快C.胃空速率减小时,有利于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吸收D.影响胃空速率的因素有胃内液体的量、食物类型、空腹与饱腹等E.胃肠道吸收的药物易受肝首过效应影响7.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药物的分布,其中不包括A.药物的脂溶性B.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C.药物的解离度D.药物的溶出速度E.药物异构体8.关于零级速度过程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药物转运速度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B.药物的转运速度与血药浓度有关C.恒速静脉滴注的给药速率为零级速度过程D.消除过程属于零级动力学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随剂量增加而延长E.控释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度为零级速度过程9.一级药物动力学的生物半衰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主要取决于初始血药浓度B.与给药剂量有关C.与给药途径有关D.与剂型有关E.与上述因素均无关10.以下哪类药物有淋巴管转运的倾向性A.低分子水溶性药物B.高分子脂溶性物质形成的乳糜微滴C.低分子脂溶性药物D.游离的小分子物质E.解离的小分子物质11.体液的pH值影响药物的体内转运,其原因是它改变了药物的A.水溶性B.脂溶性C.pKaD.解离度E.溶解度12.隔室模型用以描述药物在体内的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消除13.对急症患者,要求药效迅速,不宜用A.注射剂B.气雾剂C.大蜜丸D.舌下片E.滴丸14.关于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分布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血液循环的速度B.药物与血浆蛋白、组织蛋白结合后会影响其分布C.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不可逆的D.通常认为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药物的贮存形式之一E.药物选择性分布主要取决于药物与不同组织的亲和力15.对药物在体内代谢论述正确的是A.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B.主要部位在消化道粘膜C.药物均被活化D.药物均被灭活E.药物均被分解16.药物的.代谢通常导致A.酸性化合物减少B.酸性化合物增多C.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油水分配系数D.极性化合物增多E.药效增强17.关于药物的排泄叙述错误的是A.肾小球每分钟可滤过120~130m1的血浆B.多数药物的肾小管重吸收主要以被动转运为主C.单位时间内肾脏清除的药物量,称肾清除率D.若药物只经肾小球滤过而没有肾小管的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则药物的肾清除率等于肾小球滤过率E.主要经尿液、胆汁、唾液、汗腺、乳汁等途径排泄18.由一级动力学过程消除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的数学表达式是A.1/kB.logkC.0.693/kD.2.303/kE.Cmax /219.静脉注射某药物5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1mg/mL,按单室模型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0.5 LB.5 LC.25 LD.50LE.500L20.体内药物物消除99%需几个半衰期A.3.32个半衰期B.10个半衰期C.5.54个半衰期D.7个半衰期E.6.64个半衰期21.C=C0e-kt属于哪种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关系式A.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B.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C.静脉滴注D.二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E.多剂量静脉注射22.下列哪项符合多剂量静脉注射的药动学规律A.稳态平均血药浓度是(Css)max 与(Css)min 的算术平均值B.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C.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D.稳态平均血药浓度是(Css)max 与(Css)min 的几何平均值E.不宜用单剂量给药后的AUC来估算稳态平均血药浓度23.关于药物动力学的内容叙述错误的是A.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中,表观分布容积较小B.亲脂性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体积C.多数药物经肝生物转化或肾排泄消除,其总清除率等于肝清除率与肾清除率之和D.Cmax太大,超过最小毒性浓度,则可能导致中毒E.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是衡量药物体内消除速度的指标。
(完整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1-15章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剂型因素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药物的不同剂型B.药物产品所产生的疗效主要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C.药物效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毒性D.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主要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2.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药剂学与药理学和生物化学有密切关系,但研究重点不同B.药物动力学为生物药剂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C.由于生物体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为微量或痕量,需要选择灵敏度高,专属重现性好的分析手段和方法D.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就可判断药物制剂在体内是否有效二、多项选择题1.药物及剂型的体内过程是指A.吸收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2.药物转运是指A.吸收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3.药物处置是指A.吸收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4.药物消除是指A.吸收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三、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2.剂型因素;3.生物因素;4.药物及剂型的体内过程四、问答题1.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哪些内容?2.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对于新药开发的作用。
【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D二、多项选择题1.ACDE 2.ACE 3.CDE 4.DE三、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剂型因素主要包括:(1)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酯、络合物或衍生物,即药物的化学形式,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等。
(2)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粒子大小、晶型、晶癖、溶解度、溶出速率等。
(3)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4)制剂处方中所用辅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
(5)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等。
3.生物因素主要包括:(1)种族差异:指不同的生物种类和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
2020初级药士考试《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课后习题:第七节
2020初级药士考试《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课后习题汇总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第七节一、A11、静脉注射某药物,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按单室模型计算,其表观分容积是A、20LB、4mlC、30LD、4LE、15L2、某药的反应速度为一级反应速度,其中k=0.03465/h,那此药的生物半衰期为A、50hB、20hC、5hD、2hE、0.5h3、某一级消除药物的t1/2为1h,有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度常数kb约为A、0.10h-1B、0.18h-1C、0.42h-1D、0.82h-1E、0.94h-14、对于一级消除的药物,消除速度常数与半衰期的关系正确的是A、t1/2=0.1054/kB、t1/2=0.5/kC、t1/2=k/0.1054D、t1/2=0.693/kE、t1/2=k/0.6935、药物的半衰期主要取决于哪个因素A、吸收的速度B、消除的速度C、分布的速度D、给药的途径E、药物的溶解度6、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各种途径给药后药物效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B、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C、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D、药物体内代谢的动态变化规律E、药物降解的动力学变化7、静脉注射某药物6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15μg/ml,按单室模型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是A、10LB、20LC、30LD、40LE、50L8、静脉注射某药1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1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5LB、20LC、75LD、100LE、150L9、下列关于隔室模型叙述错误的是A、室模型的划分是没有客观的物质基础的B、一室模型又叫做单室模型C、是人为假设出来的一种数学模型D、分为一室模型、二室模型、多室模型E、室模型的隔室数一般不多于三个10、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形状是A、斜直线B、不规则曲线C、锯齿状曲线D、抛物线E、凹型曲线11、MRT表示消除给药剂量的百分之几所需要的时间A、25B、50C、63.2D、73.2E、9012、以下可决定半衰期长短的是A、生物利用度B、血浆蛋白结合率C、消除速率常数D、剂量E、吸收速度13、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效应很大,改用肌肉注射后A、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B、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C、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D、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E、t1/2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14、在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中与给药剂量有关的参数有A、AUCB、ClC、kD、t1/2E、V15、对于清除率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A、清除率Cl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数B、清除率的单位是L/h或L/(h*kg)C、清除率的表达式是Cl=kVD、体内总的清除率是各种途径清除率之和E、清除率没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16、对于一级过程消除的药物,消除速度常数与生物半衰期的关系是A、t1/2=0.693/kB、t1/2=k/0.693C、t1/2=1/kD、t1/2=0.5/kE、t1/2=k/0.517、关于药物动力学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A、药物动力学是研究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B、药物动力学是采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推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C、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很长的路要走D、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等都发挥了重大作用E、药物动力学在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中有重要作用二、B1、A.VdB.ClC.CmaxD.AUCE.Css<1> 、评价指标“表观分布容积”可用英文缩写表示为A B C D E<2> 、评价指标“清除率”可用英文缩写为A B C D E<3> 、评价指标“药峰浓度”可用英文缩写为A B C D E<4> 、评价指标“稳态血药浓度”可用英文缩写为A B C D E<5> 、评价指标“药-时曲线下面积”可用英文缩写为A B C D E2、A.吸收速度B.消除速度C.药物剂量大小D.吸收药量多少E.吸收与消除达到平衡的时间药-时曲线各部分反映了<1> 、升段坡度A B C D E<2> 、降段坡度A B C D E<3> 、达峰时间A B C D E<4> 、曲线下面积A B C D E3、A.肠肝循环B.生物利用度C.生物半衰期D.表观分布容积E.单室模型药物<1> 、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中迅速分布并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的药物A B C D E<2> 、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A B C D E<3> 、服用药物后,主药到达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A B C D E<4> 、体内药量X与血药浓度C的比值A B C D E4、A.Cl=kVB.t1/2=0.693/kC.MRTD.V=X0/C0E.AUC<1> 、生物半衰期A B C D E。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题库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2 药物得吸收过程就是指A 药物在体外结构改变得过程B 药物在体内受酶系统得作用而发生结构改变得过程C 就是指药物体内经肾代谢得过程D就是指药物以原型或代谢产物得形式排出体外得过程E 就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向其她组织得转运过程3 药物得分布过程就是指A 药物在体外结构改变得过程B药物在体内受酶系统得作用而发生结构改变得过程C 就是指药物体内经肾代谢得过程D就是指药物以原型或代谢产物得形式排出体外得过程E 药物吸收后,通过细胞膜屏障向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进行转运得过程4 药物得代谢过程就是指A药物在体外结构改变得过程B药物在体内受酶系统得作用而发生结构改变得过程C 就是指药物体内经肾代谢得过程D 就是指药物以原型或代谢产物得形式排出体外得过程E 药物向其她组织得转运过程5 药物得排泄过程就是指A 就是指药物体内经肾代谢得过程B 就是指药物以原型或代谢产物得形式排出体外得过程C药物在体内受酶系统作用发生结构改变得过程D药物向其她组织得转运过程E 药物透过细胞膜进人体内得过程6 药物得消除过程就是指A 就是指药物在测量部位得不可逆消失得过程B 就是指药物消失C就是指药物在体内得结构改变D 就是指药物得排泄E就是指体内测不到药物得问题7化学结为决定疗效得观点A就是生物药剂学得基本观点B 该观点认为药物制剂得药理效应纯粹就是由药物本身得化学结构决定得,就是正确得观点C 该观点不正确,化学结构与疗效不一定相关D 就是片面得观点,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均可能影响疗效E 该观点认为制剂仅仅就是一门调配与加工药物得学问,不影响疗效,因此就是正确得【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7 DDEBBAD三论述题1.生物药剂学中得剂型因素包括:(1) 药物得化学性质(2) 药物得物理性质(3) 药物得剂型及用药方法。
(4) 制剂处方中所用得辅料得性质与用量。
(5) 处方中药物得配伍及相互作用。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练习题 - 副本
一、最佳选择题1、关于动力学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某个过程的动力学是指该过程的速度规律,可用微分形式dX/dt表示,t表示时间,是自变量,X是因变量B、根据变化速率dX/dt与X之间的关系,常分为零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二级动力学等C、零级动力学X的变化速率dX/dt与X本身大小没有关系,是个定值D、一级动力学X的变化速率dX/dt与X的平方成正比E、二级动力学X的变化速率dX/dt与X的平方成正比2、关于速率常数和生物半衰期的表述错误的是A、一级消除过程的消除速率常数k值在一定期间内保持不变,与给药途径、药物剂型和剂量无关B、消除速率常数反映药物本身的性质,体现在体内被代谢和/或排泄的快慢,是药物的特征参数C、肝、肾功能低下时k值减小,t1/2延长,应注意剂量调整D、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其t1/2小E、不同药物剂型、给药途径药物的t1/2不同3、关于表观分布容积说法错误的是A、当药物的V远大于体总体积时,表示其血中药物浓度很小,说明分布到组织中的药物多B、当药物的V远大于体总体积时,提示药物在某些组织或器官可能存在蓄积,一般排泄较慢,在体内能保持较长时间C、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通常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D、肥胖者脂肪多,亲脂性药物在其中分布亦多,血药浓度降低,V值较大E、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V值较大4、药物的消除过程包括A、吸收和分布B、吸收、分布和排泄C、代谢和排泄D、分布和代谢E、吸收、代谢和排泄5、药物的处置过程包括A、吸收和分布B、吸收、分布和排泄C、代谢和排泄D、分布、代谢和排泄E、吸收、代谢和排泄6、药物的半衰期主要用于衡量药物的A、吸收的速度B、消除的速度C、分布的速度D、给药的途径E、药物的溶解度7、关于被动扩散(转运)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需要载体B、不消耗能量C、是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转运D、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反比E、无饱和现象8、有关易化扩散的特征错误的是A、不消耗能量B、有饱和状态C、具有结构特异性D、转运速率较被动转运大大提高E、不需要载体进行转运9、大多数药物转运方式是A、被动转运B、膜孔转运C、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E、膜动转运10、下列转运方式为逆浓度转运的是A、被动转运B、易化扩散C、简单扩散D、主动转运E、促进扩散11、不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A、药物的粒度B、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C、药物的脂溶性D、药物的颜色E、药物的多晶型12、对于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其溶出速度大小为A、稳定型>亚稳定型>无定型B、亚稳定型>稳定型>无定型C、稳定型>无定型>亚稳定型D、无定型>亚稳定型>稳定型E、无定型>稳定型>亚稳定型13、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不包括A、制剂处方B、脂溶性C、解离度D、药物溶出速度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14、关于直肠吸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栓剂距肛门口2cm处给药生物利用度远高于距肛门口4cm处给药B、溶液型灌肠剂比栓剂吸收迅速且完全C、栓剂的释放与吸收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与基质无关D、脂溶性好、非解离型药物能够迅速从直肠吸收,非脂溶性、解离的药物不易吸收E、一般来说,栓剂中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是基质中药物释放到体液的速度,而不是药物在体液中的溶解度15、口腔黏膜给药剂型中,常用于全身作用的是A、气雾剂B、舌下片C、喷雾剂D、混悬型漱口剂E、溶液型漱口剂16、关于药物肺部吸收叙述不正确的是A、肺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部吸收不受肝脏首过效应影响C、不同粒径的药物粒子停留的位置不同D、药物的分子量大小与药物吸收情况无关E、药物从呼吸道吸收主要为被动扩散过程17、不存在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A、静脉注射B、腹腔注射C、口服给药D、肌内注射E、肺部给药18、关于注射部位的吸收,错误的表述是A、一般水溶液型注射剂中药物的吸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B、血流加速,吸收加快C、合并使用肾上腺素可使吸收减缓D、脂溶性药物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转运E、腹腔注射没有吸收过程19、眼部药物发挥局部作用的有效吸收途径是A、角膜渗透B、结膜渗透C、瞳孔渗透D、晶状体渗透E、虹膜渗透20、关于肠肝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肠肝循环是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门静脉重新吸收入血的过程B、肠肝循环的药物应适当减低剂量C、肠肝循环发生在由胆汁排泄的药物中D、肠肝循环的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E、所有药物都存在肠肝循环21、药物代谢第I相反应药物分子的变化不包括A、异构化B、还原C、氧化D、水解E、结合22、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中相关的因素是A、溶解度B、分子量C、制剂类型D、血浆蛋白结合E、给药途径23、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转运,主要取决于A、药物的亲脂性、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向脑内转运越慢B、药物的亲脂性、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结合率越高,越易向脑内转运D、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结合率越低,越易向脑内转运E、不受影响24、药物除了肾排泄以外的最主要排泄途径是A、胆汁B、唾液腺C、汗腺D、泪腺E、呼吸系统25、首过效应主要是指药物入血前A、胃酸对药物的破坏B、肝脏对药物的代谢C、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D、肾脏对药物的排泄E、药物对胃肠黏膜的刺激26、药物首过效应较大,不可选用的剂型是A、注射剂B、口服乳剂C、舌下片剂D、气雾剂E、膜剂27、关于方式模型结构及特征说法错误的是A、房室并不代表特定的解剖组织或器官,它是为区分各种分布特征而设置的抽象概念B、每个房室具有动力学“均一”性,凡在同一房室内的各部位中的药物,均处于动态平衡C、单室模型身体各组织药物浓度都一样D、由于机体各组织対药物的亲和力不同,可导致药物在不同组织中分布速率不同E、双室模型假设身体由两部分组成,即药物分布速率比较大的中央室与分布较慢的周边室28、最简单的药动学模型是A、单室模型B、双室模型C、三室模型D、多室模型E、以上都不是29、某一单室模型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1,分布容积为5L,静脉注射给药200mg,经过2小时后(已知e-0.693=0.5)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A、40μg/mlB、30μg/mlC、20μg/mlD、15μg/mlE、10μg/ml30、某药物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经4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A、1/2B、1/4C、1/8D、1/16E、1/3231、关于双室模型错误的叙述有A、双室模型是将机体看成药物分布速度不同的两个单元组成的体系B、中央室是由血液和血流非常丰富的组织、器官组成C、周边室是由血液供应不丰富的组织、器官组成D、药物在中央室和周边室之间不存在交换与分配E、血液中的药物向周边室分布慢32、关于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稳态血药浓度的大小与静滴速度k0成正比B、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药物的消除速度等于药物的滴注速度k0C、药物浓度在达到稳态之前均小于C ssD、药物的半衰期越短,到达C ss越快E、药物达到稳态的速度由静脉滴注的速度k0决定33、单室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浓度75%所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为A、1个半衰期B、2个半衰期C、3个半衰期D、4个半衰期E、5个半衰期34、某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经3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A、50%B、75%C、88%D、94%E、97%35、经过6.64个半衰期药物的衰减量A、50%B、75%C、90%D、99%E、100%36、单室模型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联合用药,首剂量(负荷剂量)的计算公式A、B、C、D、E、37、关于血管外给药吸收速率常数和吸收半衰期的描述,错误的是A、吸收快慢可用吸收半衰期t1/2(a)表示B、t1/2(a)=0.693/kC、吸收半衰期表示药物吸收一半需要的时间D、吸收半衰期越长,表示吸收越慢E、k a越大,吸收越快38、血管外给药模型中,体内药物变化速度等于A、吸收速度B、消除速度C、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之差D、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之和E、以上都不对39、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中的吸收速率常数的计算可采用A、残数法B、对数法C、速度法D、统计矩法E、以上都不是40、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中与X0成正比的是A、T maxB、C maxC、k aD、kE、F41、关于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重复给药时,如果连续两次给药的时间间隔大于7个药物半衰期,则在下次给药前体内药物已经消除完全B、每次静脉给药时,药物浓度均为该次给药的最小浓度C、随着不断给药,体内药物量不断增加,经过一定时间后体内药量不再增加,达到稳态D、血管外给药的公式中具有吸收速率常数k a以及吸收分数F,其余参数或字母的含义与静脉注射多剂量给药相同E、多次口服给药随着时间延长,药物浓度逐渐增至最大,达到该给药间隔内的最大浓度42、多剂量给药稳态时峰浓度与谷浓度之差对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百分比是A、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B、波动度C、蓄积系数D、相对生物利用度E、绝对生物利用度43、对多剂量给药的波动度描述错误的是A、多次静脉注射的波动度可以表示为DF=kτ×100%B、在总剂量相同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给药次数,可以达到相同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但波动程度显著不同C、静脉滴注可以看成给药间隔极小时的稳态血药浓度,其药-时曲线为一平滑曲线D、在临床实际用药中,治疗窗窄的药物,若血药浓度波动很大,则易引起中毒,或达不到有效的治疗目的E、τ的设置仅取决于波动度44、下列哪项符合多剂量给药的药物动力学规律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最高值与最低值的算术平均值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几何平均值C、多次重复给药,血药浓度可随给药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升高D、重复给药时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量不断增大E、对同一药物而言,给要间隔越小,其蓄积程度越大45、不属于线性药动学特点的是A、药物的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B、当剂量増加时,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半衰期和清除率保持不变C、AUC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剂量成正比D、遵从米氏方程E、剂量改变时,原药与代谢产物的组成比例不会发生变化46、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中两个最重要的常数是A、K,kB、K m,VC、K,VD、K,ClE、K m,V m47、时间与血药浓度的乘积-时间曲线下的面积为A、零阶矩B、一阶矩C、二阶矩D、三阶矩E、四阶矩48、下列因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临床用药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药物是A、三环类抗抑郁药B、苯妥英钠C、地高辛D、茶碱E、普鲁卡因胺49、生物利用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A、血药浓度法B、尿药数据法C、药理效应法D、唾液药物浓度法E、胆汁药物浓度法50、关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基本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受试者的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B、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应尽可能选择原研产品作为参比制剂,以保证仿制药质量与原研产品一致C、如果研究药物主要拟用于老年人群,应尽可能多地入选60岁以上的受试者D、对于口服常释制剂,如果参比制剂说明书没有说明该药物仅可空腹服用,通常需进行空腹和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E、对于仅能与食物同服的口服常释制剂,仅需进行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51、关于常见剂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口服溶液、糖浆等溶液剂型,如果不含可能显著影响药物吸收或生物利用度的辅料,则可豁免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B、调释制剂采用申报的最低规格进行单次给药的空腹及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C、咀嚼片如说明书中说明该药可以咀嚼也可以整片吞服,则生物等效性研究时,要求以240ml水整片送服D、咀嚼片如说明书中要求吞咽之前先咀嚼,则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时,受试者需咀嚼后吞咽给药E、常释制剂采用申报的最高规格进行单次给药的空腹及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52、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PK参数的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数值在多少范围内可认为生物等效A、70%~110%B、80%~125%C、90%~130%D、75%~115%E、85%~125%二、配伍选择题1、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消除<1> 、药物及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A B C D E<2>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A B C D E<3> 、药物在血液与组织间可逆性的转运过程A B C D E<4> 、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A B C D E2、A.Cl=kVB.t1/2=0.693/kC.C ssD.V=X/CE.AUC=FX0/Vk<1> 、生物半衰期公式A B C D E<2> 、表观分布容积公式A B C D E<3> 、清除率公式A B C D E3、A.限制扩散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膜动转运E.溶解扩散<1> 、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逆浓度梯度转运,此种方式是A B C D E<2> 、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不消耗能量,此种方式是A B C D E<3> 、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此种方式是A B C D E4、A.半透性B.流动性C.饱和性D.不对称性E.特异性关于生物膜的特点<1> 、脂溶性药物容易透过,脂溶性很小的药物难以通过,小分子水溶性药物可经含水性小孔吸收,是指A B C D E<2> 、膜外层的蛋白质和脂类大部分为糖蛋白和糖脂,膜中的蛋白质有的附着于脂质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嵌入甚至贯穿脂质双分子层,是指A B C D E<3> 、脂质双分子层具有A B C D E5、A.滤过B.简单扩散C.胞饮D.吞噬E.胞吐<1> 、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依靠膜两侧的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通过孔道A B C D E<2> 、药物的扩散速度取决于膜两侧药物的浓度梯度、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及药物在膜内的扩散速度A B C D E<3> 、细胞通过膜动转运摄取液体A B C D E<4> 、细胞通过膜动转运摄取微粒或大分子物质A B C D E<5> 、大分子物质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A B C D E6、A.增加吸收量B.降低吸收速率C.降低吸收速率与吸收量D.降低吸收速率,不影响吸收量E.不影响吸收速率,增加吸收量关于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1> 、维生素CA B C D E<2> 、阿司匹林A B C D E<3> 、卡托普利A B C D E<4> 、芬维A胺A B C D E7、A.血脑屏障B.首过效应C.肾小球过滤D.胃排空与胃肠蠕动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1>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A B C D E<2> 、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A B C D E<3> 、药物的分布A B C D E<4> 、药物的代谢A B C D E8、A.水杨酸盐B.地西泮C.红霉素D.胃蛋白酶E.螺内酯<1> 、主要在胃吸收的药物A B C D E<2> 、主要在肠道吸收的药物A B C D E<3> 、在胃内易破坏的药物A B C D E<4> 、作用点在胃的药物A B C D E9、A.静脉注射B.动脉内注射C.皮内注射D.肌内注射E.静脉滴注<1> 、注射后药物先经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进入血液循环的是A B C D E<2> 、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性试验的是A B C D E<3> 、可使药物靶向进入特殊组织或器官的注射方式的是A B C D E10、A.静脉注射给药B.肺部给药C.胃肠道给药D.口腔黏膜给药E.肌内注射给药<1> 、多以气雾剂给药,吸收面积大,吸收迅速且可避免首过效应的是A B C D E<2> 、不存在吸收过程,可以认为药物全部被机体利用的是A B C D E<3> 、药物先经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进入血液循环,一般吸收程度与静注相当的是11、A.首过效应B.酶诱导作用C.酶抑制作用D.肠-肝循环E.漏槽状态<1> 、药物或代谢产物随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小肠中又被吸收回门静脉的现象称为A B C D E<2> 、从胃肠道吸收的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被代谢后,使进入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称为A B C D E<3> 、药物使自身或其他合用的药物代谢加快的现象称为A B C D E<4> 、在受溶出速度限制的吸收过程中,溶解了的药物立即被吸收的现象称为A B C D E12、A.血脑屏障B.膜动转运C.胎盘屏障D.胃排空E.肝提取率<1> 、在母体和胎儿间的药物交换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 B C D E<2> 、通过细胞膜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是A B C D E13、A.蓄积B.血浆蛋白结合率C.血脑屏障D.酶诱导E.酶抑制<1> 、某些化学物质能提高肝药酶活性,增加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速率的现象A B C D E<2> 、能抑制肝药酶活性,减慢其他药物的代谢速率的现象A B C D E<3> 、为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具有稳定的化学环境A B C D E<4> 、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和血浆中的全部药物的比例A B C D E<5> 、药物从组织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比进入该组织的速度慢,连续应用该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逐渐升高A B C D E14、A.VB.ClC.C maxD.AUCE.C ss<1> 、评价指标“表观分布容积”可用英文缩写表示为<2> 、评价指标“稳态血药浓度”可用英文缩写为A B C D E<3> 、评价指标“药-时曲线下面积”可用英文缩写为A B C D E<4> 、评价指标“清除率”可用英文缩写为A B C D E15、A.C0e-ktB.0.693/kC.C0/kD.X0/C0E.X0/AUC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参数求算<1> 、清除率A B C D E<2> 、半衰期A B C D E<3>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 B C D E<4> 、表观分布容积A B C D E<5> 、血药浓度A B C D E16、A.B.C.D.C r=Ae-katE.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1> 、血药浓度公式A B C D E<2> 、残数浓度方程A B C D E<3> 、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 B C D E<4> 、达峰时间A B C D E<5> 、峰浓度A B C D E17、<1>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A B C D E<2>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A B C D E<3>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A B C D E<4> 、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A B C D E18、A.B.C.D.E.对于多剂量给药<1>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A B C D E<2>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稳态血药浓度A B C D E<3>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蓄积系数A B C D E<4>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的蓄积系数A B C D E19、A.药物的理化性质B.药物制剂因素C.生理因素D.药物在胃肠道内的代谢分解E.肝脏首关效应关于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1> 、药物的脂溶性A B C D E<2> 、病理状态A B C D E20、A.肠肝循环B.生物利用度C.生物半衰期D.表观分布容积E.单室模型药物<1> 、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中迅速分布并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的药物A B C D E<2> 、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A B C D E<3> 、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与程度A B C D E<4> 、体内药量X与血药浓度C的比值A B C D E21、A.VB.BEC.AUCD.ClE.F<1> 、清除率A B C D E<2> 、吸收系数A B C D E<3> 、表观分布容积A B C D E<4> 、生物等效性A B C D E<5>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 B C D E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蛋白质、类脂和多糖组成B、极性端向内,非极性端向外C、蛋白质在膜上处于静止状态D、膜上的蛋白质担负着各种生理功能E、生物膜是一种半透膜,具有高度的选择性2、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类脂质B、蛋白质C、少量糖类D、纤维素E、维生素3、以下属于载体转运的是A、易化扩散B、简单扩散C、滤过D、主动转运E、膜动转运4、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包括A、胃排空B、食物C、循环系统D、药物的溶出速度E、药物的脂溶性5、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A、药物的解离度与脂溶性B、药物溶出速度C、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D、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E、胃排空速率6、核黄素属于在十二指肠主动转运而吸收的药物,因此最好是A、饭后服用B、饭前服用C、大剂量一次性服用D、小剂量分次服用E、空腹服用7、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包括A、使胃肠道内的体液减少B、增加胃肠道内容物的黏度C、延长胃排空时间D、促进胆汁分泌E、与药物产生物理或化学相互作用8、某药肝脏首过效应较大,可选用适宜的剂型是A、肠溶片剂B、舌下片剂C、口服乳剂D、透皮给药系统E、气雾剂9、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有A、给药途径B、给药剂量C、药物剂型D、生理因素E、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10、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A、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B、血液循环系统C、药物代谢酶系统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E、微粒给药系统11、肾脏排泄的机制包括A、肾小球滤过B、肾小管滤过C、肾小球分泌D、肾小管分泌E、肾小管重吸收12、C ss表示A、坪浓度B、最高血药浓度C、最低血药浓度D、稳态血药浓度E、平均血药浓度13、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为A、C=k0(1-e-kt)/VkB、C ss=k0/kVC、D、E、14、血管外给药中的F为A、吸收系数B、消除系数C、吸收分数D、消除占剂量的分数值E、生物利用度15、可用于识别非线性药动学的方法有A、若logC-t曲线呈明显的上凸形状时,可视为非线性药动学B、不同剂量的logC-t曲线相互平行,表明在该剂量范围内为线性动力学过程,反之则为非线性动力学过程C、AUC分别除以相应的剂量,如果所得比值明显不同,则可能存在非线性过程D、以剂量对相应的血药浓度进行归一化,得到单位剂量下的血药浓度,将其对时间作图,所得的曲线如明显不重叠,则可能存在非线性过程E、将每个剂量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按线性动力学模型处理,若所求得的动力学参数明显地随剂量大小而改变,则可能存在非线性过程16、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包括A、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B、确定合并用药的原则C、用于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D、作为医疗差错或事故的鉴定依据E、作为评价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手段17、影响给药方案的因素有A、药物的药理活性B、给药时间C、药动学特性D、患者的个体因素E、给药剂量18、给药方案个体化方法包括A、比例法B、一点法C、两点法D、重复一点法E、重复两点法19、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包括A、药物的理化性质B、药物剂型及处方工艺C、生理因素D、药物在胃肠道内的代谢分解E、肝脏首关效应20、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包括A、药物吸收速度B、药物吸收时间C、药物吸收程度D、药物吸收过程E、生物利用结果21、药动学方法研究BE时,采用的药动学终点指标有A、kB、C maxC、T maxD、AUCE、t1/2。
生物药剂与及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
生物药剂与及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中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对于新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及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新药研发和药学服务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为重点章节)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一、学习目标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熟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了解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二、学习内容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三、本章重点、难点生物药剂学的概念;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四、建议学习策略通读教材后观看视频,并复习相关药剂药理知识帮助理解.五、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utics)2、吸收(absorption)3、分布(distribution)4、代谢 (metabolism) 5、排泄 (excretion) 6、转运 (transport) 7、处置 (disposition) 8、消除 (elimination) 二、简答题1.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
2.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生物因素。
3.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掌握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生理性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剂型因素。
执业药师第七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七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多项选择题)1.药物消除过程包括A.吸收B.分布C.处置D.排泄E.代谢答案:D,E2.药物转运过程包括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处置答案:A,B,D3.主动扩散具有的特征是A.借助载体进行转运B.不消耗能量C.有饱和状态D.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E.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答案:A,C,D4.影响蛋白结合的因素包括A.药物的理化性质B.给药剂量C.药物与蛋白质的亲和力D.药物相互作用E.生理因素答案:A,B,C,D,E5.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A.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B.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C.血液循环系统D.胃肠道的生理状况E.微粒给药系统答案:A,B,C,E6.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包括A.可逆性、饱和性和竞争性B.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C.蛋白结合有置换现象D.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其结合型药物浓度E.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可起到减毒和保护机体的作用答案:A,B,C,E7.通过淋巴转运的物质为A.脂肪B.碳水化合物C.蛋白质D.糖类E.维生素类答案:A,C8.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包括A.给药途径和剂型B.给药剂量C.代谢反应的立体选择性D.基因多态性E.生理因素答案:A,B,C,D,E9.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有A.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B.粒子大小C.多晶型D.解离常数E.胃排空速率答案:A,B,C,D10.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有A.药物脂水分配系数B.药物粒度大小C.药物晶型D.药物溶出度E.药物制剂的处方组成答案:A,B,C,D,E11.不属于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有A.胃内容物的黏度B.食物的组成C.胃内容物的体积D.药物的多晶型E.药物的脂溶性答案:D,E12.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有A.胃排空速率B.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C.药物溶出速度D.药物的解离度与脂溶性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答案:A,B13.关于药物的溶出速度描述正确的有A.药物的溶出速度与药物的表面积成正比B.药物粒子越小,与体液的接触面积越大,溶解速度就会越大C.一般情况下无定型药物溶解速度比结晶型快,体内吸收也快D.难溶性药物制成盐,可使制剂的溶出速度增大,生物利用度提高E.药物经溶剂化物后,其溶出速率不会发生变化答案:A,B,C,D14.肝脏首过效应较大的药物,可选用的剂型是A.口服乳剂B.肠溶片剂C.透皮给药制剂D.气雾剂E.舌下片剂答案:C,D,E15.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有A.药物粒子在气道内的沉积过程B.纤毛的运动C.药物的理化性质D.制剂因素E.呼吸道的直径答案:A,B,C,D,E16.提高药物经角膜吸收的措施有A.增加滴眼液浓度,提高局部滞留时间B.减少给药体积,减少药物损失C.弱碱性药物调节pH至3.0,使之呈非解离型存在D.调节滴眼剂至高渗,促进药物吸收E.减少给药次数答案:A,B17.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B.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有饱和性C.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起到贮库的作用D.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影响药物的体内分布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能向组织转运答案:A,B,C,D,E18.药物代谢酶存在于以下哪些部位中A.肝B.肠C.肾D.肺E.小肠答案:A,B,C,D,E19.与药物在体内分布有关的因素是A.血脑屏障B.药物的理化性质C.组织器官血流量D.肾脏功能E.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答案:A,B,C,E20.有关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正确的有A.可借助微粒给药系统产生靶向作用B.药物与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储库C.药物分布与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无关D.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脏从而避免首过效应E.药物可穿过毛细血管壁的速度快慢,主要取决于血液循环速度答案:A,B,D,E21.采用尿排泄数据求算动力学参数须符合以下条件A.有较多代谢药物从尿中排泄B.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一级速度过程C.有较多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D.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零级速度过程E.尿中原形药物出现的速度与体内当时的药量成正比答案:B,C,E22.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有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或升/千克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答案:A,C,D23.非线性药动学的特点包括A.药物的消除不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即消除动力学是非线性的B.当剂量增加时,消除半衰期延长C.AUC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剂量不成正比D.其他可能竞争酶或载体系统的药物,影响其动力学过程E.以剂量对相应的血药浓度进行归一化,所得的曲线如明显不重叠,则可能存在非线性过程答案:A,B,C,D,E24.生物等效性评价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A.方差分析B.双单侧检验C.卡方检验D.(1-2α)置信区间E.贝叶斯分析答案:A,B,D,E25.关于给药方案的设计叙述正确的是A.当首剂量等于维持剂量的2倍时,血药浓度迅速能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B.当给药间隔τ=t[XB1chuyi2.gif]时,体内药物浓度大约经5~7个半衰期达到稳态水平C.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方案不适合半衰期过短或过长的药物D.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定给药方案,一般药物给药间隔为1~2个半衰期E.对于治疗窗非常窄的药物,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答案:A,B,C,D,E26.给药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应包括A.安全范围广的药物不需要严格的给药方案B.对于治疗指数小的药物,需要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C.对于表现出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需要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D.给药方案设计和调整,常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E.给药方案设计和调整,需要在临床治疗以前进行答案:A,B,C,D27.关于房室模型的正确表述是A.药物的房室模型一般可通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来判定B.单室模型是指药物在体内迅速达到动态平衡C.是最常用的动力学模型D.房室模型概念比较抽象,无生理学和解剖学意义E.单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均相等答案:A,B,C,D28.关于速率常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级速率过程,即药物的体内过程的速度与浓度成正比B.零级速率过程中药物的转运速度与浓度无关,速度保持恒定C.一级速率常数的单位为"时间"的倒数D.消除速率常数没有加和性E.零级速率常数单位是"时间·浓度[SBjian1.gif]"答案:D,E29.下列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尿药排泄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的是A.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泄的药物B.用量太小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大的药物C.用量太大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小的药物D.血液中干扰性物质较多E.缺乏严密的医护条件答案:A,B,D,E30.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的求法有A.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即C-t作图B.血药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C-t作图C.当药物代谢产物的消除速率常数大于原形药物的消除速率时,药物代谢产物血浆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C[XBzm.gif]-t作图D.尿药排泄速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X[XBzu.gif]/A[XBzt.gif])-t[XBzc.gif]作图E.尿药排泄亏量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YA229_168_15.gif] 作图答案:B,C,D,E31.关于药物动力学中用"速度法"从尿药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的正确描述是A.至少有一部分药物从肾排泄而消除B.须采用中间时间t中来计算C.必须收集全部尿量(7个半衰期,不得有损失)D.误差因素比较敏感,试验数据波动大E.所需时间比"亏量法"短答案:A,B,D,E32.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血浆半衰期恒定不变B.消除速度常数恒定不变C.药物消除速度恒定不变D.不受肝功能改变的影响E.不受肾功能改变的影响答案:A,B33.关于等剂量等间隔时间多次用药,正确的有A.首次加倍可迅速达到稳态浓度B.达到95%稳态浓度,需要4~5个半衰期C.稳态浓度的高低与剂量有关D.稳态浓度的波幅与给药剂量成正比E.剂量加倍,稳态浓度提高两倍答案:A,B,C,D34.对生物利用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要完整表述一个生物利用度需要AUC、t[XBzmzazx.gif]两个参数B.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C.溶解速度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应测生物利用度D.生物利用度与药物吸收总量有关E.生物利用度是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答案:B,C,D,E35.以下被动转运具备的特征为A.不消耗能量B.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借助载体进行转运E.有饱和状态答案:A,C36.下列关于类脂质双分子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蛋白质、类脂和多糖组成B.极性端向内,非极性端向外C.蛋白质在膜上处于静止状态D.膜上的蛋白质担负着各种生理功能E.生物膜是一种半透膜,具有高度的选择性答案:A,D,E37.核黄素属于主动转运而吸收的药物,因此,应该A.饭后服用B.饭前服用C.大剂量一次性服用D.小剂量分次服用E.有肝肠循环现象答案:A,D38.易化扩散具有的特征是A.借助载体进行转运B.不消耗能量C.有饱和状态D.无吸收部位特异性E.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答案:A,B,C,E39.下面哪些参数是混杂参数A.kB.αC.βD.γE.K[XBzm.gif]答案:B,C40.胃排空速度加快,有利于吸收和发挥作用的情形有A.在胃内易破坏的药物B.主要在胃吸收的药物C.主要在肠道吸收的药物D.在肠道特定部位吸收的药物E.作用于胃的药物答案:A,C41.用统计矩法可求出的药动学参数有A.V[XBSS.gif]B.t[XB1chuyi2.gif]C.ClD.t[XBzmzazx.gif]E.α答案:A,B,C42.药物动力学模型识别方法有A.参差平方和判断法B.均参平方和判断法C.拟合度判别法D.生物利用度判别法E.AIC判断法答案:A,C,E43.治疗药物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情况包括A.个体差异很大的药物B.具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C.治疗指数大、毒性反应强的药物D.毒性反应不易识别的药物E.合并用药而出现异常反应答案:A,B,D,E44.给药方案个体化方法包括A.比例法B.一点法C.两点法D.重复一点法E.重复两点法答案:A,B,D45.影响眼部吸收的因素有A.制剂的pHB.制剂的渗透压C.角膜的通透性D.制剂角膜前流失E.药物的理化性质答案:A,B,C,D,E46.影响给药方案的因素有A.药物的药理活性B.给药时间C.药动学特性D.患者的个体因素E.给药剂量47.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是A.药物的化学稳定性B.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分解C.肝脏的首过作用D.制剂处方组成E.非线性特征药物答案:B,C,D,E48.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利用度主要是指药物吸收的速度B.生物利用度主要是指药物吸收的程度C.绝对生物利用度以静脉注射剂为参比制剂D.相对生物利用度可用于比较同一品种不同制剂的优劣E.生物利用度一般是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计算吸收的数量答案:A,B,C,D,E49.评价生物等效性的药动学参数有:A.AUCB.ClC.t[XBzmzazx.gif]D.kE.C[XBzmzazx.gif]50.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或剂型是A.普通片剂B.口服胶囊C.栓剂D.气雾剂E.控释制剂答案:C,D51.关于肺部吸收正确的叙述是A.以被动扩散为主B.脂溶性药物易吸收C.分子量大的药物吸收快D.吸收部位(肺泡中)沉积率最大的颗粒为大于10μm的粒子E.吸收后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受肝脏首过效应影响答案:A,B,E52.某药肝脏首过效应较大,可选用的适宜剂型是A.肠溶片剂B.舌下片剂C.口服乳剂D.透皮给药系统E.气雾剂答案:B,D,E53.易化扩散与主动转运不同之处在于A.顺浓度梯度扩散B.饱和现象C.不需消耗能量D.化学结构特异性E.载体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答案:A,C,E54.生物等效性评价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A.方差分析B.双单侧检验C.卡方检验D.(1-2α)置信区间E.贝叶斯分析答案:A,B,D,E55.用于表达生物利用度的参数有A.AUCB.ClC.t[XBzmzazx.gif]D.kE.C[XBzmzazx.gif]答案:A,C,E56.药动学模型主要包括A.房室模型B.统计矩模型C.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D.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E.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答案:A,B,C,D,E57.生物药剂学中广义的剂型因素研究包括A.药物的物理性质B.药物的化学性质C.制剂的处方组成D.药物的剂型E.制剂的制备工艺过程答案:A,B,C,D,E58.某药物首关效应大,适宜制成的制剂有A.肠溶片B.舌下片C.泡腾片D.经皮制剂E.注射剂答案:B,D,E59.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B.首关效应C.药物的pK[XBza.gif]D.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E.药物溶出速率答案:A,B,C,D,E60.影响药物溶出度的因素有A.药物的旋光度B.晶型C.无定型D.药物粒径E.成盐与否答案:B,C,D,E61.增加某些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和吸收的方法有A.药物微粉化技术B.制成固体分散体C.制成环糊精包合物D.制成盐E.制成无定型物答案:A,B,C,D,E62.关于核黄素的吸收,说法正确的是A.胃排空加快,有利于药物吸收B.饭后服用,胃排空减慢,药物吸收的总量增加C.药物具有特定的吸收部位D.核黄素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无特定的吸收部位E.核黄素主要的吸收部位在结肠答案:B,C63.药物的晶型对其溶出和吸收有较大影响,可以引起晶型改变的是A.药物的熔融B.药物的粉碎C.结晶条件的变化D.加热E.长期混悬于分散介质中答案:A,B,C,D,E64.关于注射剂的正确表述有A.肌内注射的吸收程度一般与静脉注射相当B.药物混悬液局部注射后,可发挥长效作用C.皮下注射药物的吸收比肌内注射快D.皮内注射只适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的过敏试验E.鞘内注射可透过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答案:A,B,D,E65.下列药物中的体内转运最有可能以淋巴转运为主的是A.乙醇B.对乙酰氨基酚C.阿司匹林E.铁-多糖类复合物(分子量10000D)答案:D,E66.影响药物从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包括A.药物的脂溶性B.弱酸及弱碱的pK[XBza.gif]值C.尿量D.尿液pHE.肾小球滤过速度答案:A,B,C,D67.药物代谢产物的特点有A.药理活性减弱以致完全失活B.与母体药物相比其脂溶性降低,分子极性增强和水溶性增加C.少数药物的代谢产物要比母体药物的药理活性更强D.某些药物的代谢产物具有强于母体药物的毒性E.少量药物的代谢产物的极性降低答案:A,B,C,D,E68.药物在药物代谢酶作用下的体内代谢有下述哪些特点A.饱和性B.部位特异性C.结构特异性D.竞争性答案:A,B,C,D69.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有A.血浆蛋白结合率B.注射部位的血流状态C.药物分子量大小D.不同剂型E.混悬液中助悬剂的黏度答案:B,C,D,E70.存在一级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A.肌内注射B.静脉滴注C.静脉注射D.口服给药E.舌下给药答案:A,D,E71.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药物动力学方程为A.[YXZY139_156_1.gif]B.[YXZY139_156_2.gif]C.[YXZY139_156_3.gif]D.[YXZY139_156_4.gif]E.lnC=lnC0 -kt72.下列是AUC计算公式的有A.[YXZY139_156_5.gif]B.[YXZY139_156_6.gif]C.[YXZY139_156_7.gif]D.AUC=X0 /ClE.[YXZY139_156_8.gif]答案:A,B,C,D73.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参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UC可代表药物被吸收的程度B.对于线性过程的药物来说,AUC与药物吸收总量成正比C.吸收速度可用到达峰浓度时间T[XBzmzazx.gif]来表示D.C[XBzmzazx.gif]是与治疗效果及毒性水平有关的重要参数,药物吸收的数量E.评价生物利用度的参数只有AUC答案:A,B,C,D74.有关平均滞留时间正确的叙述是A.[YXZY139_156_9.gif]B.平均滞留时间代表了所应用剂量消除63.2%所需的时间C.平均滞留时间通常大于药物的生物半衰期D.MRT=AUC/AUMCE.平均滞留时间的单位与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单位一样75.可以采用注射给药的有A.口服不吸收B.胃肠道降解、首关效应大C.胃肠道刺激性大D.急救用药E.不能吞咽的患者答案:A,B,C,D,E76.可进行肌内注射的剂型有A.溶液剂B.混悬剂C.乳剂D.油溶液E.油混悬剂答案:A,B,C,D,E77.影响混悬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有A.药物颗粒大小B.药物晶型C.分散溶剂种类D.混悬剂黏度E.混悬剂色泽答案:A,B,C,D78.口服溶液型制剂药物的吸收比口服其他制剂快而完全,影响溶液中药物吸收的因素有A.分散溶剂种类B.络合物的形成C.黏度D.胶团的增溶作用E.渗透压答案:B,C,D,E79.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利塞膦酸钠水中易溶,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属于BCSⅢ类,则增加其体内吸收可采用A.增加药物的脂溶性B.处方中选用渗透促进剂C.使用W/O微粒给药系统D.制备固体分散体E.原料药微粉化答案:A,B,C80.患者男,76岁,80kg,发现晚期直肠癌1月余,因癌痛使用曲马多缓释片。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1、药物生物半衰期2、表观分布容积3、吸收4、生物药剂学5、生物等效性6、药剂等效性7、被动扩散8、主动转运9、促进扩散10、肠肝循环二、填空1.吸收是指药物由机体用药部位进入()的过程。
分布是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后,通过()向()的过程。
排泄是指()的过程。
2.消除是()与()过程的综合效果。
药物在体内的()与()过程一般总称为处置。
3.药物体内代谢分为两相,第一相的反应类型包括()、()和()。
4.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和()。
它是衡量制剂()的重要指标。
三、选择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A、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与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B、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配置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与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C、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药量与时间关系,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与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D、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与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给药过程中存在肝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给药B、静脉注射C、肌肉注射D、都不是3、化学结构决定疗效的观点()。
A、是生物药剂学的基本观点B、该观点认为药物制剂的药理效应纯粹是由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决定的,是正确的观点C、该观点不正确,化学结构与疗效不一定相关D、是片面的观点,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均可能影响疗效4、细胞膜的特点()。
A.膜结构的对称性B.膜的流动性及对称性C.膜的通透性D.膜结构的流动性及不对称性5下列叙述正确的()。
A.胃内容物增加,胃排空速率增加B.脂肪类食物使胃排空速率增加C.抗胆碱药使胃排空速率减慢D.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使胃排空速率增加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通常水溶性大的药物较难溶性药物易吸收B.分子型药物比离子型药物易于透过细胞膜C.非解离型药物的比例由吸收部位pH决定D.通常酸性药物在pH低的胃中,碱性药物在pH高的小肠中的未解离型药物量减少,吸收也减少,反之都增加7.剂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叙述错误的()。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南方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南方医科大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南方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称为A:分布 B:代谢 C:吸收 D:排泄答案:吸收2.小肠包括A:空肠 B:胃 C:结肠 D:盲肠答案:空肠3.弱碱性药物的pKa=8.0,在小肠中(pH=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A:1:10 B:100:1 C:10:1 D:1:100答案:10:14.属于剂型因素的是A:药物理化性质 B: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 C:全部都是 D:制剂处方与工艺答案:全部都是5.药物及其剂型的体内过程包括:A:分布 B:吸收 C:排泄 D:代谢答案:分布;吸收;排泄;代谢6.药物的转运不包括A:代谢 B:吸收 C:排泄 D:分布答案:代谢7.药物的处置是指A:代谢 B:排泄 C:吸收 D:分布答案:代谢;排泄;分布8.药物的消除是指A:吸收 B:排泄 C:代谢 D:分布答案:排泄;代谢9.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科学A:错 B:对答案:对10.生物药剂学中的剂型因素包括种族差异、药物组成和制剂处方等。
A:错 B:对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生物膜的特性不包括A:半透性 B:饱和性 C:不对称性 D:流动相答案:饱和性2.单糖、氨基酸等物质的转运方式是A:主动转运 B:被动转运 C:膜孔转运 D:膜动转运答案:主动转运3.绝大多数药物的吸收机制是A:膜动转运 B:被动转运 C:主动转运 D:膜孔转运答案:被动转运4.大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大肠 B:小肠 C:胃 D:十二指肠答案:小肠5.下列转运体不属于外排转运体的是A:P-糖蛋白 B: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C:葡萄糖转运体 D:乳腺癌耐药蛋白答案:葡萄糖转运体6.下列属于影响胃排空速率的生理因素是A:精神因素 B:胃内容物的黏度及渗透压 C:食物的组成 D:身体姿势答案:精神因素;胃内容物的黏度及渗透压;食物的组成;身体姿势7.单纯扩散有哪些特征A:不耗能 B:逆浓度梯度 C:不需要载体 D:顺浓度梯度答案:不耗能;不需要载体;顺浓度梯度8.研究口服药物吸收的方法有A:组织流动室法 B:外翻肠囊法 C:肠灌流法 D:外翻环法答案:组织流动室法;外翻肠囊法;肠灌流法;外翻环法9.所有口服固体制剂均可申请生物豁免A:对 B:错答案:错10.消化道中的酶可以影响蛋白类药物的吸收A:错 B:对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注射给药后,药物起效最快的是A:皮下注射 B:肌内注射 C:静脉注射 D:皮内注射答案:静脉注射2.口腔黏膜中渗透性最强的是A:颊黏膜 B:舌下黏膜 C:颚黏膜 D:齿黏膜答案:舌下黏膜3.肌内注射时,大分子药物的转运方式为A:通过淋巴系统吸收 B:通过毛细血管壁直接扩散 C:通过门静脉吸收 D:穿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孔隙进入答案:通过淋巴系统吸收4.药物经口腔黏膜给药可发挥A:局部作用或全身作用 B:局部作用 C:不能发挥作用 D:全身作用答案:局部作用或全身作用5.药物渗透皮肤的主要屏障是A:角质层 B:皮下组织 C:真皮层 D:活性表皮层答案:角质层6.药物在肺部沉降的主要机制有A:雾化吸入 B:扩散 C:沉降 D:惯性碰撞答案:扩散;沉降;惯性碰撞7.关于注射给药描述正确的是A:注射部位血流的状态影响药物吸收 B:药物从注射部位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C:皮下注射的药物吸收速度较肌肉注射慢 D:药物经肌肉注射存在吸收过程答案:注射部位血流的状态影响药物吸收;药物从注射部位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皮下注射的药物吸收速度较肌肉注射慢;药物经肌肉注射存在吸收过程8.注射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吸收过程A:对 B:错答案:错9.脂溶性较强的药物容易通过生物膜吸收A:对 B:错答案:对10.关于经皮给药制剂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题库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2 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A 药物在体外结构改变的过程B 药物在体内受酶系统的作用而发生结构改变的过程C 是指药物体内经肾代谢的过程D 是指药物以原型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的过程E 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向其他组织的转运过程3 药物的分布过程是指A 药物在体外结构改变的过程B 药物在体内受酶系统的作用而发生结构改变的过程C 是指药物体内经肾代谢的过程D 是指药物以原型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的过程E 药物吸收后,通过细胞膜屏障向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进行转运的过程4 药物的代谢过程是指A 药物在体外结构改变的过程B 药物在体内受酶系统的作用而发生结构改变的过程C 是指药物体内经肾代谢的过程D 是指药物以原型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的过程E 药物向其他组织的转运过程5 药物的排泄过程是指A 是指药物体内经肾代谢的过程B 是指药物以原型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的过程C 药物在体内受酶系统作用发生结构改变的过程D 药物向其他组织的转运过程E 药物透过细胞膜进人体内的过程6 药物的消除过程是指A 是指药物在测量部位的不可逆消失的过程B 是指药物消失C 是指药物在体内的结构改变D 是指药物的排泄E 是指体内测不到药物的问题7 化学结为决定疗效的观点A 是生物药剂学的基本观点B 该观点认为药物制剂的药理效应纯粹是由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决定的,是正确的观点C 该观点不正确,化学结构与疗效不一定相关D 是片面的观点,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均可能影响疗效E 该观点认为制剂仅仅是一门调配和加工药物的学问,不影响疗效,因此是正确的【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7 DDEBBAD三论述题1.生物药剂学中的剂型因素包括:(1)药物的化学性质(2)药物的物理性质(3)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4)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与用量。
(5)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储运条件等.2生物药剂学中的生物因素主要包括:(1)种族差异:是指不同的生物种类的差异,及不同人种的差异。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及答案1-15章
第-幸生物药剂学概述【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剂型因素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药物的不同剂型B.药物产品所产生的疗效主要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C.药物效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毒性D.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主要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2.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药剂学与药理学和生物化学有密切关系,但研究重点不同B.药物动力学为生物药剂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C.由于生物体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为微量或痕量,需要选择灵敏度高,专属重现性好的分析手段和方法D.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就可判断药物制剂在体内是型的体内过程 四、问答题1.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哪些内容?2. 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对于新药开发的作用。
【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C 2. D否有效二、多项选择题1. 药物及剂型的体内过程是指A .吸收B •渗透 C.分布 2. 药物转运是指A .吸收B •渗透 C.分布 3. 药物处置是指A .吸收 B.渗透 C.分布 4. 药物消除是指A •吸收 B.渗透 C.分布三、名词解释D.代谢E.排泄D.代谢E.排泄D.代谢E.排泄D.代谢E.排泄 1.生物药剂学;2.剂型因素;3.生物因素;4.药物及剂二、多项选择题1.ACDE2. ACE3. CDE4. DE三、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剂型因素主要包括:(1)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酯、络合物或衍生物,即药物的化学形式,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等。
(2)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粒子大小、晶型、聶癖、溶解度、溶出速率等。
(3)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4)制剂处方中所用辅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
(5)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等。
(完整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1、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为了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设计合理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并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剂型因素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及用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4、 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生物因素: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1、被动转运的特点:(1)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2)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3)不消耗能量,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的影响;(4)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2、膜孔转运中分子小于微孔的药物吸收快,如水,乙醇,尿素,糖类等。
大分子药物或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不能通过含水小孔吸收。
3、主动转运的转运速率可用米氏(Michaelis-Menten )方程描述:4、主动转运的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机体能量;③需要载体参与;④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量及其活性有关;⑤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⑥受代谢抑制剂影响;⑦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5、被动转运与载体媒介转运速率示意图,如右图6、胃排空: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7、胃空速率:胃排空的快慢用胃空速率来描述。
8、影响胃空速率的因素:①食物理化性质的影响;②胃内容物黏度、渗透压; ③食物的组成;④药物的影响。
9、肝首过效应:透过胃肠道生物膜吸收的药物经肝门静脉入肝后,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
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称为“肝首过代谢”或“肝首过效应”。
10、避免首过效应的方法:答:①静脉、肌肉注射;②口腔黏膜吸收;③经皮吸收;④经鼻给药;⑤经肺吸收;⑥直肠给药。
智慧树答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代谢与排泄过程统称为()。
答案:消除2.药物的处置不包括()。
答案:吸收3.生物药剂学中的药物效应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包括治疗效果、副作用和毒性。
()答案:对4.生物药剂学研究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因素,主要是药物因素和剂型因素。
()答案:错5.生物药剂学的研究目的是()。
答案:设计合理的剂型;设计合理的制剂处方组成和工艺;评价制剂质量;临床合理用药第二章1.下列不属于促进扩散吸收机理的特点是()答案:消耗机体能量2.BSC对药物进行分类时,判断高溶解性的标准是()答案:最大应用剂量在不大于250ml的37℃,pH1-7.5的水性缓冲介质中完全溶解的药物。
3.下列哪种药物可用减小粒径的方法增加药物吸收答案:在消化道吸收受溶出速度影响的药物4.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有()答案:胃内容物的体积 ;食物的组成5.生物豁免原则是基于BCS科学原理对某些药物用体外溶出试验取代人体体内试验的生物等效性豁免管理原则。
()答案:对第三章1.不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答案:肝肠循环2.关于药物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答案:分布达平衡时,组织和血浆中药物浓度相等3.药物肝肠循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答案:作用持续时间4.决定药物起效快慢的最主要因素是()答案:吸收速度5.能够反映出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某些特点和程度的是()答案:表观分布容积第四章1.具有肝药酶活性抑制作用的药物是()答案:氯霉素2.下列关于肝药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答案:存在于肝及其他许多内脏器官3.下列关于肝药酶诱导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答案: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血药浓度升高4.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最主要酶系统是()答案: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5.不符合药物代谢的叙述是()答案:所有药物在体内均经代谢后排出体外第五章1.GFR的概念为()答案:肾小球滤过率2.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答案:肾脏3.服用氯化铵酸化尿液后,大多数弱碱性药物()答案:解离多,排泄快4.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不容易被肾小球滤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静脉注射
5.以下给药途径中,与公式 C=C0e-Kt 相符的是:
)
A. 口服给药
B. 口服给药
B. 静脉注射
6.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 0.3465 h-1,则它的生物半衰期为:
)
A. 4 h
B. 1.5 h
7.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
C.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固定不变,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
D. 与首次服用的剂量有关
10.为迅速达到血浆药物浓度峰值,可采取下列措施:
)
A. 每次用药量加倍
B. 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C. 首次剂量加倍,而后按其原来的间隔时间给予原剂量
-1-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C. FX0/K
C. 拉普拉斯变换 D. 亏量法
C. 生物药剂学
C. 静脉注射与滴注
C. 静脉滴注
C. 2.0 h
B. C=C0e-Kt
D. C=( k0-e-Kt)/(KV)
D. FX0/V
D. 临床药学
D. 静脉滴注 (
D. 静脉注射与滴注
D. 0.693 h (
(
(
(
(
(
(
(
A. 整个集尿间隔应该长达半衰期的 3 到 4 倍
B. 整个集尿期间的的任何一份尿液不得随意丢弃
C. 对于半衰期长的药物,该法优于尿排泄速度法
D. 在图上决定一个点,只要连续的两份尿样就可以
21.关于隔室模型理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客观性
A. 隔室模型理论把机体看作一个系统,药物在该系统中量的增长、消退,是根据动力
一、选择题
1.单室模型口服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为:
)
A. FX0/(KV)
B. X0/(KV)
第七章 药物动力学
2.药物动力学中,AUC 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通常所用的计算方法是:
)
A. 梯形法
3.以下学科中不属于药物动力学相关学科的是:
)
A. 生物化学
B. 残数法
B. 药理学
4.以下给药途径中与公式 C=k0(1-e-Kt)/(KV)相符的是: )
B.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
B.口服给药
C.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固定不变,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
D. 与首次服用的剂量有关
17.用尿排泄速度法计算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排泄速度的对数值对集尿的开始时间作图
B. 用排泄速度的对数值对集尿的中点时间作图
C. 用排泄速度的对数值对集尿的终点时间作图
14.公式 C=k0(1-e-Kt)/(KV)中,K0 的意义为: )
A. 静脉滴注速度 B. 肾消除速率常数 C. 吸收速率常数
15.单室模型中,参数 tmax=2.303lg(Ka/K)/(Ka-K)属于以下给药途径中的:
()Biblioteka A.静脉注射16.下列关于药物在体内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
(
D. 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11.消除速度常数的单位是:
)
A. 时间
12.静脉注射与静脉滴注同时给药适用于:
)
B. 毫克/时间 C. 毫升/时间
A. 吸收慢的药物 B. 半衰期短的药物 C. 吸收迅速的药物 D. 半衰期长的药物
13.以下特点中不属于隔室模型理论特点的是:
)
A. 抽象性
B. 随意性
D. 作出直线的斜率是尿排泄速率常数
18.已知某药物的 t1/2=3.5,则该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 K 为:
)
A. 2.426 h
B. 0.198 h
19.静脉滴注给药时,药物进入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为:
)
A. 零级过程 B. 一级过程
20.关于用亏量法计算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 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 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 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8.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为:
)
A. C=k0(1-e-Kt)/(KV)
C. C=k0(1-e-Kt)
9.下列关于药物在体内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
学原理进行的
-2-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