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血和合理输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提高保存效果
–红细胞 –血浆 –血小板 4 C 21-35 天 低温冰冻保存 一年 20-24 C 3-5天
• 为病毒灭活创造条件 根据各种血液成份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 法进行病毒灭活
主要血液成份制品( 一)红细胞
• 浓缩红细胞 血球压积 70-80% • 加添加剂红细胞悬液
– 去除绝大部分血浆,血球压积 90% 以上 – 加添加剂: 红细胞保存效果好 粘性小,容易输注 – 提高血浆回收率,充分利用
输血中的白细胞免疫反应
含白细胞(淋巴细胞)对病人不利
• • • • •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 血小板输注无效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输入白细胞和恶性肿瘤的关系
– 输血使恶性肿瘤复发率升高 – 白细胞可能是促进肿瘤生长的因素
• 输入白细胞和细菌感染并发症的关系
几百 / ul 结论:输新鲜全血不能有效提高病人的 颗粒白细胞计数
凝血因子
• 凝血因子活性每毫升血浆 1 IU
• 每单位全血含 100 - 120 IU
• 在全血保存中部分活性丧失
• 输入一单位全血约可升高活性
0.03 - 0.04 IU / ml
结论:不可能通过输新鲜全血纠正病人因
凝血因子活性低引起的凝血障碍
常规血液检测的窗口期
抗-HIV 1/2 22 天
抗-HCV HBsAg
72 天 约 50 天
HIV 病毒感染过程和窗口期
HCV 病毒感染过程和窗口期
HBV病毒感染过程和窗口期
无偿献血 - 挑选安全献血者
• 无偿献血 保证献血者素质和输血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 对输血安全的影响 1 : 5 - 10
• 对输血安全的影响
–需继续研究以确定是否经血传播 –采取的措施
输血病毒安全性现状
• 目前输血已非常安全 • 离绝对安全还有相当距离 • 由于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特点和严重后果, 尽管发生很少,但需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 继续努力可以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性
WHO 2002-3 年重点工作
WHO 总干事在执委会上提出 • • • • • • • 疟疾 AIDS 和结核 吸烟问题 母亲健康 血液安全 精神健康 癌症 心血管病 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 食品安全
无偿献血提高血液安全的机制
• 真实反映病史和相关生活习惯及行为 • 根据标准自我评估是否符合标准 • 配合实施 CALL-BACK 措施 • 新感染机率低
献血者素质→新感染率→窗口期率→漏检率
血液检测和输血安全
• 进一步提高常规检测的灵敏度,减少漏检
–改进试剂
–检测自动化
• 新技术的应用 -NAT 显著缩短窗口期
• • • •
自动化 简化操作 降低成本 检测战略
5-6 小时可获得结果 MP-PCR USD 8.00/单位
– 对常规检测阴性的标本检测
– 检测混合标本
采供血 NAT 实施现状
• 美国 • 欧洲 已完成可行性研究 即将开始检测 从 99.7. 开始对原料血浆检测 即将对全血作常规检测 • 日本 从 97.11. 开始对原料血浆检测 从 99.7. 开始对临床用血检测 • 日本结果 HBV 78 + 8
小 病 毒 B19
• 经血传播 • 直径小,无脂质包膜,抵抗力强 • 临 床 损害造血组织
再障,慢性溶血性贫血,白血病
• 检 测
血浆蛋白生产原料血浆检测
输血和新克-雅氏病(1)
• 克-雅氏病 ( CJD )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病变 老年性痴呆 –不经血传播,散发性,遗传性
• 新克-雅氏病 ( nv CJD )
病毒核酸扩增测定技术
• 种类
–PCR ( Roche, Abbott ) –逆转录介导放大法 ( TMA GenProbe ) –分枝DNA信号放大法( Chiron ) –核酸信号放大法( Organon )
• 需解决的问题
–提高特异性 –简化操作,实现自动化 –降低成本
进
• 缩短窗口期
展
–HIV 缩短到 11 天 –HCV 缩短 20 - 60 天 –HBsAg 无明显缩短?
HCV HIV 10 + 3 2
为何必须合理用血
• • • • 血液资源宝贵 WHO 安全输血三大战略之一 献血制度处于向无偿献血过渡期 筛选检测不能做到绝对可靠(窗口期, 试剂敏感性,操作误差 ) • 有些病毒还没有检测或还不知道 • 临床存在不合理输血
–不必要的输血:保险血,营养血,人情血 –输新鲜血,全血,不愿意输血液成分 –输血剂量不够
– 手术后感染发生率和输异体血有关 27%(异体血):12%(同基因血) – 和输血量有关
美国输血反应统计
• 有利于血液保存和血液制品的病毒
灭活
成份输血优点(一)
提高疗效
• 有效成份浓度提高
PC 中血小板浓度达到50-100万/ul
• 相对输注容量减少,为大剂量输注创造 条件
对心肾功能不全者有特别意义
成份输血优点( 二 ) 减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减少经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
-病毒在各血液成份中的分布不均 白细胞>血浆>血小板>红细胞 -为病毒灭活创造条件
无偿献血的进展和现状
• 发达国家
–全血 完全实行无偿献血 –生产用血浆 一些国家已完全依赖无偿献血
芬兰 挪威 丹麦 澳大利亚 比利时 法国 新西兰 英国
• 推进方法
–教育 –政府政策支持
• 日本 内阁立法废止卖血 ( 1965 ) • 美国 FDA 要求血袋上标明血液来源性质 ( 1978 )
危险性的比较
–所有病人均在英国发现,一例在法国, 但和 英国关系密切 –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类似 CJD 和疯牛病 –病原体 结构变异 PrP ( 细胞蛋白质Prion ) –在nvCJD病人扁桃体,脾和淋巴结中检出
脘 病 毒 Prion
• 传播方式
–疯牛组织污染的食物 –血?
• 在人类没有证据证明 prion 经血传播 • 在羊等动物实验提示有此可能
HIV 1/2
对输血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我国感染者和患者 超过20,711例( 至 2000.9. ) 估计实际为50万 献血者中检出数显著增加 HIV 阳性血感染率高
输血相关肝炎病毒
HBV和HCV 对安全输血的主要威胁 –HBV 人群中高感染率 –HCV 占输血后肝炎的 80-90 % 人群中较高感染率 常规筛检方法的长窗口期 -漏检较多 HDV和HEV 也可经血传播 HGV 是否属肝炎病毒? HAV 经血传播机会很少 非甲-戊肝炎病毒
梅毒
输血传播病毒的原因分析
( 每千万检测合格的血液,美国)
窗口期 病毒变异 H IV
HCV H BV H T LV 总计
15 (93. ) 7% 80(72. 187. ) 9% 63-150 (41. 298. ) 0% 15 (93. ) 7% 183-260 (61. 896. ) 8% 不典型 检测错误 总计 血清转阳 < 0. 6 < 0. 1 0. 4 16 ( < 3. ) ( < 0. ) ( 2. ) 7% 6% 5% < 1(<1. 10-20 11. 2 91-111 <0. ) (0-21. ) (0-21. ) 9% 9% 9% <0 1(0. 61-3 66-153 ( 0% ) 1. ) 5% (0. 64. ) 5% <1 1 0. 8 16 (<6. ) (6. ) 2% 2% ( 5% ) <1 0-20 15. 4 189-296 (<0. 3- (0-10. ) 6% (5. 2<0. ) 5% 8. ) 1%
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
• 严格掌握适应症
杜绝人情血和营养血 减少和避免保险性输血
• 剂量
输血提升 Hb 0.4 - 0.5 克%/ 200ml血液
成 份 输 血
• 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份
• 只给病人输注其需要的血液成份
成分输血优点
• 提高疗效
• 一血多用 ,充分利用宝贵血液资源
• 减少不良反应和付作用
输血和 SEN-V 病毒(1)
• • • • 人群中 非病毒性肝炎 献血者 高危人群 < 1 0 1 21.5 % % % %
提示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
输血和SEN-V 病毒(2)
输血后 NANEH 83 % 阳性 100例 NIH 的 NANBH 88 例 HCV 阳性 12例 NIH的 NANEH 10 例 SEN-V阳性 提示和输血及输血后肝炎密切相关
• 减少输入可引起输血反应和过敏反应的 血液成份
-白细胞 -血浆蛋白
成份输优点( 三 ) 充分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
• 临床需要
- 供血任务艰巨 - 随医疗事业发展需要更多的血 上海人均用血量 纽约的 1/5 我国人均用血量 美国的 1/10
• 来源
只能来自健康的献血者
• 成份输血使一血多用
成份输血优点(四) 有利于血液保存和病毒灭活
感染后不落户于肝细胞 未证明病毒在肝细胞复制
输血和庚型肝炎病毒 (
血液筛检
• 必要性
无充分理由进行常规筛检
2 )
• 可行性
– 无获得文号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 抗体检测方法 ( 抗-E2 ) 仅反映接触史 – PCR 检测反映病毒感染状态
TTV
• 日本学者首先发现和命名 • 确认可以经血传播 • 临床意义( 肝炎?) 不明 • 对输血安全的影响不明
• 洗涤红细胞 • 冰冻红细胞
主要血液成份制品(二)
• 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FFP –冰冻血浆 FP
• 血小板
– 浓缩血小板 PC – 单采血小板
• 白细胞
– 浓缩白细胞 ( 白膜 ) – 单采颗粒白细胞
• 低温沉淀物
新鲜血和全血输注 -疗效
新鲜血和全血:对病人无特别的治疗 效 果-相关成分含量低
–血小板 –颗粒白细胞 –凝血因子
血 小 板
• 每单位全血含 4 X 1010 • 采血和保存后部分失活 • 输注入体内最多能提高血小板计数 1000 / ul 结论:输新鲜全血不能有效提高病人的 血小板计数
颗粒白细胞
• 每单位全血含颗粒白细胞 0.5 X 10 9
• 采血和保存后部分会失活
• 输注入体内后最多升高粒细胞计数
输血和SEN-V 病毒(3)
• • • • NANEH 病人占肝炎 10-20 % 临床慢性肝炎中 15-30 %为NANEH 慢性 NANEH 中 68% SEN-V 阳性 结论:
– 多数SEN-V感染者因感染引起肝炎,
– 主要经血传播, 和输血安全密切相关
– 血液检测将显著减少输血传播NANEH
( 卖血 :无偿援 )
• HBV 携带者 6.3% : 0.6% • NANBH 50例/1000单位 :9例/100单位 • HIV-Ab 德国 0.15% (1.45mill) : 0.02% (4.67mill) • HCV-Ab 6.7% : 0.6% • NAT(HCV RNA)
–混合原料血浆 –凝血因子制品 –血浆蛋白制品 59% : 0% 44% : 11% 11/11 : 0/13
WHO 输血安全战略
• 建立国家协调的采供血系统并实施全面 质量管理
• 从低危人群无偿献血者采集血液百度文库
• 严格筛选检测血液
• 合理用血
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措施
• 无偿献血-挑选安全的献血员 • 严格筛选检测血液 抗HIV-1/2 HBsAg 抗HCV ALT • 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 • 自身输血 • 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 •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非甲-戊肝炎病毒
占输血相关肝炎
HGV
5-10 %
意义不大
TTV • SEN-V
意义不大 可能为主要病原之一
输血和庚型肝炎病毒 ( 1 )
HGV 不能称之为肝炎病毒 没有证据证明HGV是肝炎的病因
–HGV 感染者未见肝炎病理变化 –HGV 感染对 HCV 肝炎病程无影响 –HGV-RNA 和 ALT 无相关性
安 全 输 血 和 成 份 输 血
上 海 市 血 液 中 心
高
峰
输血不良反应
• 输血相关传染病
–病毒 –细菌 –螺旋体 –原虫 如 如 梅毒 疟疾
• 输血免疫反应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 输血过敏反应
输血可能传播的病毒性疾病
HIV-1,HIV-2 艾滋病 HTLV-I,HTLV-II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 肝炎病毒 肝炎 – HBV,HCV,HDV,HEV,HGV? – HAV – NonA-G HV 巨细胞病毒 EB病毒 多器官受损,常见肝脏受损 脘病毒 prion ? 新克-雅氏病 细小病毒B19 再障,慢性溶血性疾病,白血病
–红细胞 –血浆 –血小板 4 C 21-35 天 低温冰冻保存 一年 20-24 C 3-5天
• 为病毒灭活创造条件 根据各种血液成份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 法进行病毒灭活
主要血液成份制品( 一)红细胞
• 浓缩红细胞 血球压积 70-80% • 加添加剂红细胞悬液
– 去除绝大部分血浆,血球压积 90% 以上 – 加添加剂: 红细胞保存效果好 粘性小,容易输注 – 提高血浆回收率,充分利用
输血中的白细胞免疫反应
含白细胞(淋巴细胞)对病人不利
• • • • •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 血小板输注无效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输入白细胞和恶性肿瘤的关系
– 输血使恶性肿瘤复发率升高 – 白细胞可能是促进肿瘤生长的因素
• 输入白细胞和细菌感染并发症的关系
几百 / ul 结论:输新鲜全血不能有效提高病人的 颗粒白细胞计数
凝血因子
• 凝血因子活性每毫升血浆 1 IU
• 每单位全血含 100 - 120 IU
• 在全血保存中部分活性丧失
• 输入一单位全血约可升高活性
0.03 - 0.04 IU / ml
结论:不可能通过输新鲜全血纠正病人因
凝血因子活性低引起的凝血障碍
常规血液检测的窗口期
抗-HIV 1/2 22 天
抗-HCV HBsAg
72 天 约 50 天
HIV 病毒感染过程和窗口期
HCV 病毒感染过程和窗口期
HBV病毒感染过程和窗口期
无偿献血 - 挑选安全献血者
• 无偿献血 保证献血者素质和输血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 对输血安全的影响 1 : 5 - 10
• 对输血安全的影响
–需继续研究以确定是否经血传播 –采取的措施
输血病毒安全性现状
• 目前输血已非常安全 • 离绝对安全还有相当距离 • 由于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特点和严重后果, 尽管发生很少,但需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 继续努力可以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性
WHO 2002-3 年重点工作
WHO 总干事在执委会上提出 • • • • • • • 疟疾 AIDS 和结核 吸烟问题 母亲健康 血液安全 精神健康 癌症 心血管病 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 食品安全
无偿献血提高血液安全的机制
• 真实反映病史和相关生活习惯及行为 • 根据标准自我评估是否符合标准 • 配合实施 CALL-BACK 措施 • 新感染机率低
献血者素质→新感染率→窗口期率→漏检率
血液检测和输血安全
• 进一步提高常规检测的灵敏度,减少漏检
–改进试剂
–检测自动化
• 新技术的应用 -NAT 显著缩短窗口期
• • • •
自动化 简化操作 降低成本 检测战略
5-6 小时可获得结果 MP-PCR USD 8.00/单位
– 对常规检测阴性的标本检测
– 检测混合标本
采供血 NAT 实施现状
• 美国 • 欧洲 已完成可行性研究 即将开始检测 从 99.7. 开始对原料血浆检测 即将对全血作常规检测 • 日本 从 97.11. 开始对原料血浆检测 从 99.7. 开始对临床用血检测 • 日本结果 HBV 78 + 8
小 病 毒 B19
• 经血传播 • 直径小,无脂质包膜,抵抗力强 • 临 床 损害造血组织
再障,慢性溶血性贫血,白血病
• 检 测
血浆蛋白生产原料血浆检测
输血和新克-雅氏病(1)
• 克-雅氏病 ( CJD )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病变 老年性痴呆 –不经血传播,散发性,遗传性
• 新克-雅氏病 ( nv CJD )
病毒核酸扩增测定技术
• 种类
–PCR ( Roche, Abbott ) –逆转录介导放大法 ( TMA GenProbe ) –分枝DNA信号放大法( Chiron ) –核酸信号放大法( Organon )
• 需解决的问题
–提高特异性 –简化操作,实现自动化 –降低成本
进
• 缩短窗口期
展
–HIV 缩短到 11 天 –HCV 缩短 20 - 60 天 –HBsAg 无明显缩短?
HCV HIV 10 + 3 2
为何必须合理用血
• • • • 血液资源宝贵 WHO 安全输血三大战略之一 献血制度处于向无偿献血过渡期 筛选检测不能做到绝对可靠(窗口期, 试剂敏感性,操作误差 ) • 有些病毒还没有检测或还不知道 • 临床存在不合理输血
–不必要的输血:保险血,营养血,人情血 –输新鲜血,全血,不愿意输血液成分 –输血剂量不够
– 手术后感染发生率和输异体血有关 27%(异体血):12%(同基因血) – 和输血量有关
美国输血反应统计
• 有利于血液保存和血液制品的病毒
灭活
成份输血优点(一)
提高疗效
• 有效成份浓度提高
PC 中血小板浓度达到50-100万/ul
• 相对输注容量减少,为大剂量输注创造 条件
对心肾功能不全者有特别意义
成份输血优点( 二 ) 减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减少经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
-病毒在各血液成份中的分布不均 白细胞>血浆>血小板>红细胞 -为病毒灭活创造条件
无偿献血的进展和现状
• 发达国家
–全血 完全实行无偿献血 –生产用血浆 一些国家已完全依赖无偿献血
芬兰 挪威 丹麦 澳大利亚 比利时 法国 新西兰 英国
• 推进方法
–教育 –政府政策支持
• 日本 内阁立法废止卖血 ( 1965 ) • 美国 FDA 要求血袋上标明血液来源性质 ( 1978 )
危险性的比较
–所有病人均在英国发现,一例在法国, 但和 英国关系密切 –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类似 CJD 和疯牛病 –病原体 结构变异 PrP ( 细胞蛋白质Prion ) –在nvCJD病人扁桃体,脾和淋巴结中检出
脘 病 毒 Prion
• 传播方式
–疯牛组织污染的食物 –血?
• 在人类没有证据证明 prion 经血传播 • 在羊等动物实验提示有此可能
HIV 1/2
对输血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我国感染者和患者 超过20,711例( 至 2000.9. ) 估计实际为50万 献血者中检出数显著增加 HIV 阳性血感染率高
输血相关肝炎病毒
HBV和HCV 对安全输血的主要威胁 –HBV 人群中高感染率 –HCV 占输血后肝炎的 80-90 % 人群中较高感染率 常规筛检方法的长窗口期 -漏检较多 HDV和HEV 也可经血传播 HGV 是否属肝炎病毒? HAV 经血传播机会很少 非甲-戊肝炎病毒
梅毒
输血传播病毒的原因分析
( 每千万检测合格的血液,美国)
窗口期 病毒变异 H IV
HCV H BV H T LV 总计
15 (93. ) 7% 80(72. 187. ) 9% 63-150 (41. 298. ) 0% 15 (93. ) 7% 183-260 (61. 896. ) 8% 不典型 检测错误 总计 血清转阳 < 0. 6 < 0. 1 0. 4 16 ( < 3. ) ( < 0. ) ( 2. ) 7% 6% 5% < 1(<1. 10-20 11. 2 91-111 <0. ) (0-21. ) (0-21. ) 9% 9% 9% <0 1(0. 61-3 66-153 ( 0% ) 1. ) 5% (0. 64. ) 5% <1 1 0. 8 16 (<6. ) (6. ) 2% 2% ( 5% ) <1 0-20 15. 4 189-296 (<0. 3- (0-10. ) 6% (5. 2<0. ) 5% 8. ) 1%
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
• 严格掌握适应症
杜绝人情血和营养血 减少和避免保险性输血
• 剂量
输血提升 Hb 0.4 - 0.5 克%/ 200ml血液
成 份 输 血
• 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份
• 只给病人输注其需要的血液成份
成分输血优点
• 提高疗效
• 一血多用 ,充分利用宝贵血液资源
• 减少不良反应和付作用
输血和 SEN-V 病毒(1)
• • • • 人群中 非病毒性肝炎 献血者 高危人群 < 1 0 1 21.5 % % % %
提示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
输血和SEN-V 病毒(2)
输血后 NANEH 83 % 阳性 100例 NIH 的 NANBH 88 例 HCV 阳性 12例 NIH的 NANEH 10 例 SEN-V阳性 提示和输血及输血后肝炎密切相关
• 减少输入可引起输血反应和过敏反应的 血液成份
-白细胞 -血浆蛋白
成份输优点( 三 ) 充分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
• 临床需要
- 供血任务艰巨 - 随医疗事业发展需要更多的血 上海人均用血量 纽约的 1/5 我国人均用血量 美国的 1/10
• 来源
只能来自健康的献血者
• 成份输血使一血多用
成份输血优点(四) 有利于血液保存和病毒灭活
感染后不落户于肝细胞 未证明病毒在肝细胞复制
输血和庚型肝炎病毒 (
血液筛检
• 必要性
无充分理由进行常规筛检
2 )
• 可行性
– 无获得文号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 抗体检测方法 ( 抗-E2 ) 仅反映接触史 – PCR 检测反映病毒感染状态
TTV
• 日本学者首先发现和命名 • 确认可以经血传播 • 临床意义( 肝炎?) 不明 • 对输血安全的影响不明
• 洗涤红细胞 • 冰冻红细胞
主要血液成份制品(二)
• 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FFP –冰冻血浆 FP
• 血小板
– 浓缩血小板 PC – 单采血小板
• 白细胞
– 浓缩白细胞 ( 白膜 ) – 单采颗粒白细胞
• 低温沉淀物
新鲜血和全血输注 -疗效
新鲜血和全血:对病人无特别的治疗 效 果-相关成分含量低
–血小板 –颗粒白细胞 –凝血因子
血 小 板
• 每单位全血含 4 X 1010 • 采血和保存后部分失活 • 输注入体内最多能提高血小板计数 1000 / ul 结论:输新鲜全血不能有效提高病人的 血小板计数
颗粒白细胞
• 每单位全血含颗粒白细胞 0.5 X 10 9
• 采血和保存后部分会失活
• 输注入体内后最多升高粒细胞计数
输血和SEN-V 病毒(3)
• • • • NANEH 病人占肝炎 10-20 % 临床慢性肝炎中 15-30 %为NANEH 慢性 NANEH 中 68% SEN-V 阳性 结论:
– 多数SEN-V感染者因感染引起肝炎,
– 主要经血传播, 和输血安全密切相关
– 血液检测将显著减少输血传播NANEH
( 卖血 :无偿援 )
• HBV 携带者 6.3% : 0.6% • NANBH 50例/1000单位 :9例/100单位 • HIV-Ab 德国 0.15% (1.45mill) : 0.02% (4.67mill) • HCV-Ab 6.7% : 0.6% • NAT(HCV RNA)
–混合原料血浆 –凝血因子制品 –血浆蛋白制品 59% : 0% 44% : 11% 11/11 : 0/13
WHO 输血安全战略
• 建立国家协调的采供血系统并实施全面 质量管理
• 从低危人群无偿献血者采集血液百度文库
• 严格筛选检测血液
• 合理用血
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措施
• 无偿献血-挑选安全的献血员 • 严格筛选检测血液 抗HIV-1/2 HBsAg 抗HCV ALT • 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 • 自身输血 • 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 •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非甲-戊肝炎病毒
占输血相关肝炎
HGV
5-10 %
意义不大
TTV • SEN-V
意义不大 可能为主要病原之一
输血和庚型肝炎病毒 ( 1 )
HGV 不能称之为肝炎病毒 没有证据证明HGV是肝炎的病因
–HGV 感染者未见肝炎病理变化 –HGV 感染对 HCV 肝炎病程无影响 –HGV-RNA 和 ALT 无相关性
安 全 输 血 和 成 份 输 血
上 海 市 血 液 中 心
高
峰
输血不良反应
• 输血相关传染病
–病毒 –细菌 –螺旋体 –原虫 如 如 梅毒 疟疾
• 输血免疫反应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 输血过敏反应
输血可能传播的病毒性疾病
HIV-1,HIV-2 艾滋病 HTLV-I,HTLV-II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 肝炎病毒 肝炎 – HBV,HCV,HDV,HEV,HGV? – HAV – NonA-G HV 巨细胞病毒 EB病毒 多器官受损,常见肝脏受损 脘病毒 prion ? 新克-雅氏病 细小病毒B19 再障,慢性溶血性疾病,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