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题
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附答案)
第四单元第15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犯了不少错误,但都能够在紧要关头召开会议,纠正错误,指明新的出路,其中“八七会议”就是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要会议。
以下关于这次会议内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清算一些领导人的“左”倾错误B.决定开展土地革命C.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D.决定组织秋收起义解析:“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答案为A项。
答案:A2.(2016·广西学业水平测试)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昌起义重要意义的是()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解析: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叛变革命后进行的武装抗争,D项正确。
A项是在“八七会议”上;B项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的;C项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开辟的。
答案:D3.《秋收起义暴动歌》中唱道“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
歌中“秋收起义成了功”主要是指()A.起义军占领了大城市长沙B.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山区进军C.大规模开展了土地革命D.建立了与国民党对峙的政权解析: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长沙没有成功,A项错误;起义军转向农村,成功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项正确;C项是建立根据地之后的行动,和秋收起义无关;D项是指1931年建立的中华苏维埃政权。
答案:B4.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D.中国革命可以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有答案)
一、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标语口号对特定时期的革命斗争起了促进作用。
“打倒反革命的新军阀蒋介石,打倒假革命反革命的汪精卫,继续完成国民革命”。
上述口号所鼓动的革命事件是A.中共一大B.国民革命军北伐C.南昌起义D.红军长征2.南昌起义前夕,中共宣言称:孙中山之光荣的旗帜永久是在革命的民众、工农兵小资产阶级广大的群众方面,决非反动的妥协的伪国民党所能盗窃的。
中国几万万的民众始终要认得真正革命的国民党的旗帜,始终知道中国共产党永久站在国民革命的最前线。
这反映出中共A.明确放弃了革命领导权B.希望争取更多的国民党革命者C.希望再次与蒋介石合作D.没有认识到国民党的反动面目3.南昌起义之后,有的战士说出“什么革命?大家不过跟着走到汕头,好有出路”,“这是叶挺、贺龙想做军长、总指挥罢了”之类的话。
这反映出A.中共对起义的宣传不足B.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动力不足C.南昌起义失败的必然性D.中共内部革命策略存在分歧4.中国共产党的某一次会议通过的《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利用今年秋收时期农村中阶级斗争剧烈的关键”,来发动和组织农民举行秋收暴动。
这次会议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5.有一首山歌唱道:“朱毛红军到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
”与这首山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井冈山的斗争C.南昌起义D.八七会议6.观察下列地图,地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是A.中共探索新的革命道路B.打倒列强、除军阀C.革命军队的创建和发展D.红军战略转移7.毛泽东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办法。
我们到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到那儿去当山大王!”这实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走A.统一战线道路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C.城市中心道路D.国共合作道路8.20世纪30年代,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在客家话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同步练习(十五)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题跟踪检测(十五)国共的十年对峙(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它用国民革命左派政府名义,南下广东,想依赖外援,攻打大城市,而没有直接到农村去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改革,建立农村根据地,这是基本政策的错误。
”周恩来总结的是()A.武昌起义的教训B.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C.南昌起义的教训D.秋收起义的教训解析:选C由“南下广东”“没有直接到农村去发动和武装农民”可知该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
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犯了不少错误,但都能够在紧要关头召开会议,纠正错误,指明新的出路,其中八七会议就是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要会议。
以下关于这次会议内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清算一些领导人的“左”倾错误B.决定开展土地革命C.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D.决定组织秋收起义解析:选A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答案为A。
3.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A.还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B.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存在分歧C.重视农民革命和城市暴动的结合D.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依然存在解析:选B材料体现的是“左”倾冒险主义,是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清的体现。
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A、D两项错误;材料中的观点强调城市中心论,表明党内存在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不支持的态度,故B项正确;C项表述与史实不相符。
4.民主革命时期,位于赣南山区的兴国县全县23万人口中,有8万多人参加了革命军队,其中5万多人为革命牺牲。
兴国人民参军的高峰时期集中在()A.1924~1927年B.1928~1934年C.1937~1945年D.1945~1949年解析:选B材料中“位于赣南山区的兴国县”位于中共开辟的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随着土地革命战争的展开,兴国人民参军的高峰时期集中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1928~1934年,答案选B项,A、C、D三项时间不符。
国共十年对峙练习题
2.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 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 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7.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 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 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 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8.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 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 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 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 要历史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4.《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 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 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整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精品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观察图片,该纪念封的首发地应该是( )A.南昌B.瑞金 C.上海 D.遵义2.“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
”下图会议的上述决议表明( )八七会议地址A.中共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B.中共的工作重心已由城市转向农村C.中共正式确立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D.中共理论基础发生根本变化3.下图是邓小平为“八七会议”会址的题字,他亲身经历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A.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召开的B.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C.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D.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4.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从地上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开始了新的战斗(如图)。
下列有关这两次武装起义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次起义都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都是中共独立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斗争C.起义之初都以攻占大城市为主要目标D.说明中共认识到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性5.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革命运动失败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6.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最主要的现实意义表现在( ) A.保存并逐步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B.消除了一些人对革命前途的悲观情绪C.挽回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给革命造成的巨大损失D.为中国革命树立了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光辉典范7.《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知识点及练习题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知识点及练习题国共十年对峙知识点:1.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1)武装起义①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_________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②秋收起义:1927年9月,_________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2)八七会议①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_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②意义:给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①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_________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夏,在毛泽东_________思想指导下,全国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发展:根据地开展_________,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从1930年起,毛泽东、_________领导粉碎敌人的三次围剿;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_________。
2.红军长征(1)原因:_________、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②1935年1月,_________召开,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③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_________与当地红军会师。
④1936年10月,_________和红四方面军与_________甘肃会师,长征结束。
(3)意义①粉碎了敌人的围剿,革命_________。
②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种子,铸成了_________。
③标志着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国共十年对峙练习题:1.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
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B.长征胜利完成C.遵义会议的召开D.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2.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是指( )①由以前的机会主义错误转到正确的路线上来②由面临覆灭转向不断胜利③由幼稚走向成熟④由依赖共产国际走向独立自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3.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单项选择题: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重要的认识是A.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C.建立并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2.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B.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受王明“左”倾错误影响D.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3.1927年,毛泽东写过一首《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奠定了新型的人民军队的基础C.标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5.下列不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前提条件是A.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C.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D.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6.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充分体现这一原则的是下面哪项措施?A.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C.根据地经济建设 D.开辟井冈山根据地7.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的最基本的条件。
”这句话说明了A.土地国有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B.实现工农武装割据必须占有地盘C.无产阶级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D.中国革命必须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B.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9.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且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A.敌我力量比较悬殊 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10.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从根本上讲是指A.从王明统治到毛泽东的领导B.从共产国际的领导到中共独立领导C.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D.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转向胜利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伍修权同志曾回忆起当年开会时的情景:“……会议开始还是由博古主持,他坐在一张长条桌子中间的位置上……在报告中,他为自己的错误辩解。
最新高中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选择题专项训练 精品
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A.集体领导的重要性 B.统一战线的重要性C.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D.建立根据地的重要性2.在“八七会议”上作《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的报告》的是A.瞿秋白 B.李立三 C.周恩来 D.张国焘3.中国共产党早期三大起义主要使共产党人认识了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建立人民政权的重要性C.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D.中国革命必须从城市转入农村4.“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这一名言出自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井冈山的斗争》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5.毛泽东及时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解决了A.党的领导问题 B.革命斗争的策略问题C.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 D.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A.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始的标志B.保存了革命的火种,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C.开辟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革命道路D.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革命武装7.下列根据地属于彭德怀建立的是A.闽浙赣 B.闽浙赣 C.湘赣 D.湘鄂边8.1931年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对富农的政策是A.消灭 B.联合 C.保护 D.限制9.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小工商业者采取的政策是A.保护 B.限制 C.赎买 D.联合10.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B.为了解决根据地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C.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扩大兵源D.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自力更生地解决军需问题1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率部打响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第一枪的是A.杨靖字 B.吉鸿昌 C.马占山 D.蔡廷锴12.“孤军御寇,忠勇堪称,为民族争光”这是人们对谁领导的部队的称颂 A.杨靖字 B.吉鸿昌 C.马占山 D.蔡廷锴13.由于蒋介石勾结日军联合夹击而失败的有①东北抗日游击队②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③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④东北抗日义勇军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4.李兆麟领导的抗日联军的活动范围主要在A.黑龙江省北部 B.辽宁、吉林两省东部C.松花江下游地区 D.黑龙江、吉林两省东部15.下列抗日名将中,属于少数民族的是A.马占山 B.李兆麟 C.周保中 D.杨靖宇16.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是A.东北军 B.东北抗日义勇军 C.东北抗日游击队 D.东北抗日联军17.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的宣言不包括A.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B.揭露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主张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寇 D.希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18.1932年底,宋庆龄等人在上海成立了-A.中华全国总工会 B.中国民权保障同盟C.全国工商联合会 D.中国民权同盟会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A.集体领导的重要性 B.统一战线的重要性C.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D.建立根据地的重要性2.在“八七会议”上作《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的报告》的是A.瞿秋白 B.李立三 C.周恩来 D.张国焘3.中国共产党早期三大起义主要使共产党人认识了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建立人民政权的重要性C.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D.中国革命必须从城市转入农村4.“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最新高中历史-高一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检测题 精品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学习目标:1、识记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三次“围剿”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长征的历程等基本史实。
2、理解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长征精神的内涵。
3、认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道路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发展、具有创造力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强保证。
学习重点:遵义会议学习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学习方法:学习本课在注意国共关系发展主线的同时,要适当了解与此同时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激化的同时,国民党与中共对日政策以及由此影响下国共关系的微妙变化。
知识链接: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是怎样一步步走出低谷,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后来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知识导学:A级知识点一、南昌起义1、背景: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
2、经过:(1)时间:领导人:、等(2)结果:3、影响:第一枪;建军①打响了的第一枪②标志着、创建的开始。
(如何才能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呢?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新的探索。
)A级知识点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1)时间、地点:、(2)内容:清算,确定总方针,决定。
(3)意义:给中国共产党指明前进的方向2、秋收起义时间、人物:、影响: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根据地,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开展;还领导根据地军民。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内涵:、、(2)影响: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根据地,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
4、建立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背景:、领导红军粉碎三次“围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高中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综合练习旧人教高一下
国共的十年对峙综合练习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及时总结教训,探索民主革命道路。
据此回答1一6题:1.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共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训是()A.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和革命武装B.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C.要警惕统一战线内的野心家D.要制定彻底的革命纲领2.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这表明中共()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B.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D.受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3.与南昌起义相比,秋收起义开始使用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这表明()A.革命的动力发生了变化B.革命的对象发生了变化C.革命的策略发生了变化D.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4.从规模和次数上看,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人运动不如大革命时期,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敌人力量过于强大B.中共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王明“左”倾错误导致D.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基本结束5.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A.共产国际的指示B.苏联的革命经验C.中国的特殊国情 D.毛泽东思想6.国共十年对峙期间,“边界红旗始终不倒”的主要原因是()A.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 B.地处敌人空隙,有回旋余地C.坚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D.敌人忙于混战,无力围剿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国民党反对派的屠杀政策。
据此回答7-9题:7.1927年参加并领导过南昌起义,1955年又被授予元帅军衔的是()A.朱德、贺龙、刘伯承B.朱德、贺龙、林彪C.朱德、刘伯承、叶剑英D.朱德、周恩来、陈毅8.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
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A.北伐军进军湖南B.八一南昌起义C.湘赣边秋收起义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9.八七会议没有解决的问题是()A.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B.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C.确定“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决定发动秋收起义1928年,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高一历史国共两党十年对峙随堂训练
高一历史国共两党十年对峙随堂训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中国革命,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毅然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
据此回答1--3题。
1.三次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C.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2.从三次武装起义中得出的深刻教训是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中国革命的重心应由城市转入乡村C.必须建立革命武装 D.必须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3.“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几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均以夺取城市为目标,这表明 A.我党在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 B.我党尚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C.敌人在某些大城市力量不足 D.我党对敌我形势估计错误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迅速燃成燎原之势。
据此回答4一8题。
4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文家市决定放弃攻打长沙,改向山区进军,其主要依据是A.起义初期的挫折 B.敌强我弱的形势 C.井冈山的有利条件 D.长沙的战略意义不重要5.1927- 19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纠正“左”倾军事冒险主义 C.开展土地革命 D.进行政权建设6.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在四周白色恐怖包围中发生和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在群众中有深刻影响 C.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7.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A.国民大革命在农村有深刻的影响 B.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农民占大多数 C.中国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弱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城市势力大8.土地革命在农村建立起来的土地制度,其实质是A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B.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 C.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D封建土地所有制 1931年日本大举侵华,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 第四单元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其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建立农协政权。
该决议反映了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
中共认识到农民革命的重要C。
红军在陕北的力量发展壮大 D.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确立2、“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下列选项对该事件描述正确的是()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C.表明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D.表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3、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
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A.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B。
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D。
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4、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冯的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创造农协政权,推翻冯的统治;党到国民党军队中去,加紧培植革命的军事基础。
这些决议出台的背景是A。
中共八七会议的召开B。
南方工农武装运动蓬勃发展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5、纪念章中存留着回忆。
如图所示纪念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准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6、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在代表中共湖南省委致中央的信中说:“中国客观上早已到了1917年”,“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的这首诗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秋收起义B.红军长征C.平津战役D.解放南京2.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
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这说明当时中共()A. 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B. 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已经成熟C. 仍然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D. 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3.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 九·一八事变B. 一·二八事变C. 七·七事变D. 八·一三事变4.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的“行军”是指( )。
A. 北伐战争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D. 红军长征5.“遵义云开迎曙色,毛公舵稳展奇谋。
”是作者创作油画的主题。
对其中“曙色”的理解正确的是()油画《遵义曙光》A.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 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6.“此事将毛泽东造就成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且给他提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毛把一个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加以锻造,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事业深信不疑的强有力的队伍。
”文中的“此事”是指()A. 大革命湖南农民运动B.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C.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D. 八路军深入敌后战场7.1927年8月,中共八七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该书强调指出:“工人阶级的革命党,要纠正自己的错误,只有公开的批评这些错误,而且要使全党党员都参加这种批评。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1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927年,哪一事件比喻为“红旗仍然在革命根据地上插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始,以及人民军队、人民政权的创建?A、八七会议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2、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是针对当时党内普遍存在的盲动主义和悲观思想而提出的。
以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准确的是:A、立即组织大规模农民暴动B、城市才是革命的重心C、革命的主要力量应来自农民,通过军事斗争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最终形成工农武装割据D、依靠外援实现革命成功3、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A.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B. 整顿风纪,加强政治工作C.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D.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4、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正式形成?A. 九一八事变B. 卢沟桥事变C. 抗日战争爆发D. 武汉会战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反抗国民党统治,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起义?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广州起义D. 西安事变6、在国共两党十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 晋察冀边区C. 延安革命根据地D.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7、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 秋收起义B. 广州起义C. 南昌起义D. 百色起义8、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土地革命总路线是:A. 减租减息B. 打土豪,分田地C. 土地国有化D. 土地私有化9、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的起义部队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重要的实践探索。
该理论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但不包括: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开展土地革命C、坚持长期游击战D、实现城市中心暴动 10、国民政府对日作战期间,蒋介石曾在毛泽东领导的某一根据地宣布停止过对红军的军事行动,标志着国共关系改善的一个重要时期。
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训练题(有答案)
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最重要的意义是()A.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B.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C.中共开始有了独立武装力量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得出的深刻教训是()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必须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D.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3.“九一八”后,蒋介石不抵抗的最主要原因是()A.期待国联“公理解决”B.认为中国实力不如日本C.幻想日本会“担保中国本部十八行省完整”D.“宁可亡于日,不可亡于共”的反动立场4.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能够在白色政权包围中发生和坚持下来,并且日益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是()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在人民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影响B.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C.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D.中国各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5.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主要原因在于()A.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与教育B.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权力C.认识到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D.国民党中亲英美派的奔走劝说联共6.毛泽东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主要依据是()A.“八七”会议精神B.共产国际指示C.中国的国情D.人民群众的支持7.毛泽东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原理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走群众路线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8.造成1933年革命根据地重大损失,红军被迫长征的主要原因是()A.蒋介石连续五次“围剿”B.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统治中央C.国共两党力量悬殊D.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略中国9.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A.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带来的危害B.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C.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D.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10.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①革命英雄主义的胜利②革命乐观主义的胜利③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胜利④毛泽东正确思想的胜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尽了千难万险,既要战胜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又要逾越前进途中的万水千山,下面红军越过“万水千山”的先后顺序是()①大渡河②金沙江③赤水河④夹金山A.③②①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12.周恩来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高中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测)新人教版必修1
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 分.)1.《中间地带的革命》写道:“布哈林在中共六大的会议上指出了中国革命‘左'倾盲动本质,纠正了中共中央一味进攻,不考虑力量对比的‘蠢汉'做法,提出了争取群众、扩大苏区、建立红军的任务。
”当时,中共领导的革命应处于A.国民革命时期B.井冈山时期C.延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中共六大……’左’倾盲动本质……提出了争取群众、扩大苏区、建立红军的任务”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会议时间、井冈山时期建立苏区、建立红军等史实入手,即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
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T遵义会议T《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 T“工农武装割据” T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T“工农武装割据” T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T井冈山道路T《论持久战》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历程,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关键在于考生在复习中要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厘清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
如本题只要学生在复习中理清了中共党史的脉络,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3.下图所示是江西省遂川人民1928 年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反映了当时遂川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你分谷子我分田。
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头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打了土豪分了田。
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你分谷子我分田。
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头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打了土豪分了田。
①红军长征的到来②土地革命的开展③红色政权的建立④人民的喜悦心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 1928 年”“共产党军来到了” “打了土豪分了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 年10 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受到广大贫苦农民的积极拥护,故②③④正确;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时间晚于题干时间,故①错误;所以答案选Co【点睛】“ 1928年” “共产党军来到了”“打了土豪分了田”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高中历史 4.6 国共的十年对峙每课一练15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右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
这座群像最有利于纪念(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红军长征胜利C.南昌起义D.湘赣边秋收起义2.《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3.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共产国际的指示B.苏联的革命经验C.中国的特殊国情D.毛泽东实践探索4.1928年毛泽东作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词中提到的“敌军”隶属于( )A.清朝腐朽政府B.北洋军阀集团C.日本帝国主义D.国民党反动派5.在某次烟标收藏博览会上,我们看到如下一组烟标专题展品,其反映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国民革命时期国共联合北伐B.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实行战略转移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敌后抗日D.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开展土地改革6.60周年国庆节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江西彩车“崛起江西”。
其主体构造为井冈山上一轮喷薄而出的红太阳。
彩车平台两侧,是四组金色浮雕,代表江西辉煌的红色历史。
其内容不会包括( )A.井冈山会师B.南昌起义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旧址D.四渡赤水7.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B.红军长征的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8.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5课_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doc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编者选题表1.(2017·湖南益阳期末)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
由于这些不足,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
这里的“不足”应指( )A.“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B.共产党没有掌握革命领导权C.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共产党没有创建革命军队解析:C 南昌起义时中国共产党仍然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在敌人大城市发动武装暴动,没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尚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A、B、D三项与当时的史实不符。
2.“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南昌起义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八七会议”解析:C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而中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始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2017·天津滨海期末)“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是毛泽东的诗词,写于1928年秋。
据此推断该诗词是( ) A.《沁园春·长沙》 B.《清平乐·六盘山》C.《西江月·井冈山》D.《忆秦娥·娄山关》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内容,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C项正确。
4.“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
”材料中“我们的队伍”( )A.出师北伐B.开始长征C.奔赴抗日前线D.奔赴南昌发动起义解析:B 从材料“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苏维埃”等信息可知,“我们的队伍”是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等地开始长征,B项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题
1.(2019·河北景县月考)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
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
”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这一思想的提出()
A.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B.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C.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D.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答案】 A
【解析】材料“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说明毛泽东反对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而应上山”在湖南开展革命,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故选A 项。
B、C、D三项与题意关系不大,排除。
2.(2019·湖北重点中学联考)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反对地主、资产阶级的民主,主张工人、农民的民主,打破地主、资产阶级经济的和政治的权力,以除去反动社会束缚劳动者和农民自由的一切障碍。
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A.是对中共“一大”纲领的修正
B.巩固了社会主义革命斗争成果
C.有利于提高农民的革命热情
D.成为中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反对地主、资产阶级的民主”与中共“一大”具有一致性,都反对资产阶级,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故A、D两项错误;社会主义革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B项错误;反对地主阶级有利于提高农民的革命热情,故C项正确。
3.1932年5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红色政权打响了惩治腐败分子的第一枪,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被处决。
同年12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第一个惩治腐败的法令。
类似法令()
A.有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B.是工农红色政权存在的前提
C.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范围
D.说明中央苏区推崇法律至上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意,惩治腐败的法令有利于革命根据地政权的巩固,故A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中共的正确领导是工农红色政权存在的前提,故B项错误;法令不能扩大根据地的范围,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并未体现出法律至上,仅仅是为巩固政权进行的法令建设,故D项错误。
4.某学者认为: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
该学者意在说明()
A.中共在长征中面临双重阻力
B.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
C.长征是中共的北上抗日方针
D.长征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好转
【答案】 D
【解析】中共在长征途中面临的双重阻力指的是党内政治、军事方面的“左”倾错误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长征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好转”,一方面指的是长征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另一方面指的是长征又促使国共两党逐渐由敌视对峙走向团结抗日,有利于贯彻北上抗日方针,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