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思考与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 思 考 题

1.平衡的意义是什么?试举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例子。

2.“作用和反作用定律”与“二力平衡公理”中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问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 明。

⒊什么叫约束?常见的约束有哪些类型?各种约束反力的方向如何确定? 4,指出图示结构中哪些是二力杆(各杆自重均不计)。

5,试在图示构件上的A 、B 两点上各加一个力,使构件处于平衡。

习 题

l -l 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作用于物体上0点的两力1F 、2F 的合力。

I-2 小球重G为200N,用绳BA、CA悬挂如图题l-2所示,试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b)两种情况下各绳的拉力。

1—3 分别画出图题1—3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l-4分别画出图题⒈4中三个物体系中各杆件的受力图和各物体系整体的受力图。

1—5试分别画出图题1-5所示各物体系中各杆和物体的受力图。杆的自重不计,接触面为光滑面。

1—6某梁截面宽b=20cm,高h≡45cm,梁的重度 =24kN/3m。试计算梁自重的均布线荷载(2.16 kN/m)。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

1.什么是平面汇交力系?试举一些在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平面汇交力系实例。

2.什么是力的投影?投影的正负号是怎样规定的?

3.同一个力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坐标轴上的投影是否一定相等?

4.两个大小相等的力在同一坐标轴它的投影是否一定相等?

5.什么是合力投影定理?为什么说它是解析法的基础?

6.求解平面汇交力系问题时,如果力的方向不能预先确定,应如何解决?

习 题

2-1 用几何法求图示汇交力系的合力。Pg =100N ,P2=80N ,Pa =120N ,P ,=160N 。

2-2一个固定环受到三根绳索的拉力,1T =1.5kN ,2T =2.2kN ,3T =1kN ,方向如图

题2-2所示,求三个拉力的合力。 (R =2.87kN α=5°59')

2-3 试用解析法求图示两斜面的反力

A N 和

B N 其中匀质球重G =500N 。 (A N =366N ,

B N =450)

2-4 已知1F =100N ,2F =50N ,

3F =60N ,4F =80N 各力方向如图题2-4所示,

试分别求各力在x 轴及y 轴上的投影。

1X =86.6N ,2X =30N ,3X =0N ,4X =-56,6N ;

1Y =50N , 2Y =-40N ,3Y =60N ,4Y =-56.6N ;)

2-5 梁 AB 的支座如图题2-5所示。在梁的中点作用一力P =20kN ,力和梁的轴线成45°。如梁的自重忽略不计,分别求(a )、(b )两种情况下支座反力。比较两种情况的不同结果,你得到什么概念? ((a )

A R =15.8kN ; (b )A R =22.4kN

B R =7,1kN ; B R =10kN )

2-6支架曲杆AB 、AC 构成,A 、B 、C 三处都是铰链连接,在A 点作用有铅垂力G 。试求在图示的三种情况下,AB 与AC 杆所受的力。杆的自重不计。 (a )

AB S =0.577G (拉);(b )AB S =0.5G (拉):

AC S =1.155G (压);AC S =0.866G (压); (c )AB S =AC S =0.577G (拉)

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

1,试举实例比较力矩和力偶矩的异同点。

2.平衡状态中的两个力,作用与反作用公理中的两个力,与构成力偶的两个力各有什么异同点?

3.力偶不能和一个力平衡,为什么图中的轮子又能平衡呢?

4.力偶在任一坐标轴上的投影为零,因此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为零的说法对呢?

5.能否用力多边形封闭来判断力偶系是否平衡?如图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力偶P,1P')、(2P,2P')其力多边形封闭,此时物体是否平衡?为什么?

(1

习题

3-1 计算下列各图中P力对O点之矩。

答案: (a )

o m =0,(b )o m =Plsina () ) (c )o m =Plsin (θ-α)( ) (d )o m =a P ( ) (e )o m =P (l +r )( ),(f )o m =

22sin l b +θ( )

3-2 求图示三个力偶的合力偶矩,已知1F =1F '=80N ;2F =2F '=130N ;3

F =3F '=100N ;1d =70cm ;2d =

60cm ;3d =50cm (M =28N ·m ( )

3-3 各梁受荷载情况如图所示,试求 (1)各力偶分别对A 、B 点的矩。 (2)各力偶中二个力在x 、y 轴上的投影。 3-4 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

cos P α

A B A B ((a )R =R =P ; (b )R =R =

3-5如图所示,已知皮带轮上作用力偶矩m =80N ·m ,皮带轮的半径d =0.2m ,皮带紧拉边力1T =500N ,求平衡时皮带松边的拉力2T (2T =100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