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是教师必须研究的பைடு நூலகம்大课题。笔者通过对初中语文 新教材的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整理了几个合作学习的案例片段,进行反思。
[案例 1]
《探索月球奥秘》是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的语文综合活动课,以综合学习为主,结合 写作和口语交际。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懂得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资料,了解月球的自 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并能用科学的语言条理清楚地介绍科学 现象。
[案例 4]
《孙权劝学》是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属略读课文。文章篇幅短小,且 文中词语的用法和意思基本上在前面的文言文中学过,因此翻译课文的教学环节较适宜通过 学生合作学习来完成。
步骤一:四人小组内轮流朗读课文,讨论纠正断句的错误。教师巡视指点。 步骤二:请断句正确的一小组齐读课文(巡视时已摸清情况),并予以表扬。 步骤三:各人根据注解和已有的文言知识翻译全文,落实到每一个字词。 步骤四:四人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各人在翻译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巡视并点拨解疑。 步骤五:请自认为有把握翻译全文的小组到台上当老师,一人一句翻译全文。 步骤六:其他学生提问不解之处或提出不同见解,由台上“小老师”解答。教师在旁顺 势点拨。 步骤七:由“小老师”向下面学生提问,以检查是否真正掌握。 步骤八:学生评价“小老师”是否称职,如称职,则每人百分制加两分。并评出“最有 水平提问者组”,予以加分。整个环节始终在学生饶有兴趣的气氛中进行,学生钻研、探究 得很仔细,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十分配合,学习效果比教师讲授要好得多。
1.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2.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3.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作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 位置互相移近一点。如果小组讨论接下来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返回去表扬。 4.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 式都不会相同,但教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措施,也能避免临时 的手忙脚乱。 5.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 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补充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影响他人。 6.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 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除了这些,还可能出现别的情况,比如说学生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学生经常缺席等等。 当然,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教师应有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 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然后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 合作方式有多种,合作手段也有许多,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 设计不同的合作方式和手段。但这些方法与手段,都是为合作的意义而存在的,即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和合作的技能技巧,偏离了这一点,合作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实验中学)
Ⅱ 给足学生自主体验的空间
———《卖油翁》教学案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指出: “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 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 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这既说明了语文课程独特的审美价值,也说明了语文课程体验的多元性和独特性。同一个文 本,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感受、体悟也不同。语文教学不给学生足够的体验空间,不把 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不给学生适当的学习方法,就难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 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 活水”,学生才能自由翱翔于语文世界之 中。
Ⅰ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案例及反思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 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 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 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一、为学生阅读预留空间 学生深度阅读文本是自主体验的前提。阅读的关键在感悟,在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我 以为以下两种阅读习惯十分寻常,却又十分重要。 1.静读 发现源于细读,源于心灵的宁静。让学生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静读,沉入文本,除去浮 躁,直接进行真实的原生态阅读,使学生产生独特的感悟成为可能。 2.反复朗读 朗读是一个体味的过程,用充裕的时间或范读,或齐读,或自由读,或分角色读,或分 小组读,或跳读,或赛读,或表演读,或配乐读,或选择读等,同时,教师在情感、节奏、 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适当点拨,可以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意蕴。齐声朗读是一种和 谐合唱,个别朗读是一种美丽独唱;动情诵读是一种愉悦享受,教师范读是一种语感传染。 这些读可以增强学生的同化效应,丰富学生的语感。 读是实践,又是训练;是感悟,又是熏陶;是理解,又是体验。重视静读和反复朗读, 既突出了语文的母语特性,又祛除了语文的浮躁之风,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为学生质疑提供工具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 “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 题是支持教学过程的工具。当问题出现的时候,阅读才算真正开始。语文教师既要培养学生 质疑问难的能力,也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教学生学会质 疑,就是给学生一个学习的工具,指导学生关注下面几个质疑的关键处,对提高学习成效有 比较明显的帮助。 1.抓住关键问题质疑 这类问题往往提纲挈领,直指主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如《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两 文的比较:范进与孔乙己,一个终于中举,一个始终没有进学,潦倒而死,从思想性格方面 来说,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这样的质疑可以诱发学生的多元体验和解读,使他们在辨析中 理解文本的旨意。 2.抓住细微之处质疑 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之处,可以是一个标点、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细小动作、一个 细微表情、一句轻描淡写的话,看似细枝末节,却常常匠心独运,微言大义。如《空城计》 中的“ 笑容可掬”“ 抚掌而笑”“ 拍手大笑”,这三个“ 笑”是揭示文章主旨和了解主人 公性格的关键; 《风筝》中“ 惊异和悲哀”是“ 我”自我剖析的关键。抓住这类细微之 处质疑,往往能引导学生览胜探幽。 3.抓住矛盾之处质疑 分歧之处往往是认知矛盾的焦点,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产生探究的兴趣。如《一厘米》 中陶影“ 逃票”和“ 买票”的矛盾; 《孔乙己》中“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 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和“ 的确”的矛盾。表层看似乎矛盾,深层看却并不矛盾。澄 清模糊之处,可以给学生豁然开朗之感。 4.抓住空白之处质疑 文本中的省略、空白之处可以让学生去遐想,去深思,让学生来补充、润色,从而培养 学生的想象力。如《陈毅市长》中齐仰之“ 不论谁,就是孙中山的请帖我也不去! 对 你算客气的了!要不是老朋友,我早就把电话挂了! 不不不,你别来,你来了也没有用! 最近半年我要写书,谁来我也不接待! 好了,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时间到了!”《心声》 中程老师声音发颤地说: “ 李京京,请你 把课文全部读完吧。”这些省略号都很值得琢磨。 三、为学生表达创造机会 教学是一种自然的动态生成,让学生充分表达就是让学生找回自我。长期的教师语言霸
步骤二:在教室里布置一棵烦恼树,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烦恼写下来,制作成树叶的形 状,贴在烦恼树上。
步骤三:以小组为单位,去认领烦恼叶,组内具体讨论如何解决这些烦恼,然后分工, 每人针对一片烦恼叶,以书信的形式帮助同学解决这个烦恼。
步骤四:小组内交流书信,提出修改意见,评出写得最好的书信在班上交流。 步骤五:每人根据自己书信的内容写一句名言或较精练的句子,抄在自己制作的一朵小 红花上,把小红花贴在烦恼叶的上面。最后让学生把“烦恼树”三字换成了“欢乐树”。 整个活动通过学生与家长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最后以语文的形式——书信解决 了烦恼的问题,不仅使学生敞开心扉互吐心声,解决了烦恼,端正了生活态度,而且在合作 中还提高了写作能力。
步骤一:把学生分为两组,“月球奥秘知多少”学习小组和“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学 习小组。两个小组又细分为“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月球与人类关系”以 及“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民风民俗”、“音乐绘画”等各个小组。
步骤二:经过一个月的资料搜集,各个小组展示成果(制作成课件,并有专人解说)。 步骤三:重新分四人小组,选取小组成员感兴趣的内容制作手抄报,一人任版面设计, 一人负责绘画,一人选材料,一人抄写。 步骤四:举办《月球知识擂台赛》,设立了小组合作必答题和写作题,小组合作必答题 中有“第一发言人答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补充,答题过程中小组分工明确、合作愉快的加十 分”,在写作题中有“合作完成,一人表述的规则”。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学会了获取资料的方法、分门别类整理资 料的方法,还体会了分工、合作的乐趣。
教学前,教师先布置学生查找文章的背景资料,独立阅读课文,再根据自己的理解,从 文章的结构、思想感情、语言特色等方面设计自认为最重要的五个题目,并做好解答。
第一步骤: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题目与答案:题目设计是否合理、明 确;答案是否正确;去掉重复的问题并做整理。教师巡视、指点后表扬问题设计较好的小组。 这是本节课内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案例 2]
《成长的烦恼》是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语文综合活动,它以写作为主,结合口语交 际和综合性学习。通过这次活动,力图使学生能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 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并能帮同学或朋友解除烦恼。
步骤一:建议学生阅读 2002 第 13 期《有问题是因为活着》,并采访自己的父母或其他 长辈,他们曾经有过什么烦恼,又是怎样解决的。要求做好记录。
[案例 3]
《土地的誓言》是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属略读课文,通过本文的教学, 要求学生能梳理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表达的爱国情感,感受作者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 抒情方式。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本单元中的三篇表现爱国主义情感的文章,已初
步掌握分析文章思想感情、体会语言特色的方法,所以,这篇课文适合让学生通过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一课时内完成。
[案例 5]
作文讲评: 步骤一:分组讨论四人作文,每篇文章分别找出得失,写好评语,最后选出最佳者。 步骤二:小组内齐心协力修改佳作,使之更佳。 步骤三:每组代表宣读代表作,全班交流。 步骤四:众评委(全班同学)点评,选出前三名。 步骤五:选出最佳文采奖、构思奖、立意奖等,另根据点评情况选出最佳点评奖、最佳 点子奖等。 这种作文讲评方式可命名为“评头论足自荐自赏式”,通过小组合作既可以使学生充分 了解到此类作文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修改的方法,又可以使较大范围的学生佳作在学生中 得到展示,促进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反思] 通过对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认为,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必须考虑到如何使每个学 生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否则,合作将流于形式;必须要求小组对于个人
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分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小组合作中得到提高;合作结束后还应对 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估, 才能促使学生去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 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 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 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 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 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如:
第二步骤:让问题设计较好的几小组向其他组发起挑战(向他们提问自己小组讨论整理 的问题),挑战组可指定应战组内任何一位同学回答问题,应战同学如遇到难题,可先向组 内成员求助,如不成功,可再向其他组求助。教师在旁适时点拨、点评。这是班级内各小组 之间的合作及小组成员之间的进一步合作。
最后,评选最佳挑战组、最佳应战组和最佳援助者。 这样,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既培养了提问意识和能力,又弥补了 个人考虑问题不全面、不透彻的不足,使困难、中、优三类学生各有所获,且兴趣盎然。
[案例 1]
《探索月球奥秘》是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的语文综合活动课,以综合学习为主,结合 写作和口语交际。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懂得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资料,了解月球的自 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并能用科学的语言条理清楚地介绍科学 现象。
[案例 4]
《孙权劝学》是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属略读课文。文章篇幅短小,且 文中词语的用法和意思基本上在前面的文言文中学过,因此翻译课文的教学环节较适宜通过 学生合作学习来完成。
步骤一:四人小组内轮流朗读课文,讨论纠正断句的错误。教师巡视指点。 步骤二:请断句正确的一小组齐读课文(巡视时已摸清情况),并予以表扬。 步骤三:各人根据注解和已有的文言知识翻译全文,落实到每一个字词。 步骤四:四人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各人在翻译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巡视并点拨解疑。 步骤五:请自认为有把握翻译全文的小组到台上当老师,一人一句翻译全文。 步骤六:其他学生提问不解之处或提出不同见解,由台上“小老师”解答。教师在旁顺 势点拨。 步骤七:由“小老师”向下面学生提问,以检查是否真正掌握。 步骤八:学生评价“小老师”是否称职,如称职,则每人百分制加两分。并评出“最有 水平提问者组”,予以加分。整个环节始终在学生饶有兴趣的气氛中进行,学生钻研、探究 得很仔细,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十分配合,学习效果比教师讲授要好得多。
1.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2.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3.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作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 位置互相移近一点。如果小组讨论接下来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返回去表扬。 4.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 式都不会相同,但教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措施,也能避免临时 的手忙脚乱。 5.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 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补充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影响他人。 6.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 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除了这些,还可能出现别的情况,比如说学生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学生经常缺席等等。 当然,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教师应有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 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然后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 合作方式有多种,合作手段也有许多,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 设计不同的合作方式和手段。但这些方法与手段,都是为合作的意义而存在的,即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和合作的技能技巧,偏离了这一点,合作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实验中学)
Ⅱ 给足学生自主体验的空间
———《卖油翁》教学案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指出: “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 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 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这既说明了语文课程独特的审美价值,也说明了语文课程体验的多元性和独特性。同一个文 本,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感受、体悟也不同。语文教学不给学生足够的体验空间,不把 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不给学生适当的学习方法,就难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 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 活水”,学生才能自由翱翔于语文世界之 中。
Ⅰ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案例及反思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 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 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 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一、为学生阅读预留空间 学生深度阅读文本是自主体验的前提。阅读的关键在感悟,在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我 以为以下两种阅读习惯十分寻常,却又十分重要。 1.静读 发现源于细读,源于心灵的宁静。让学生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静读,沉入文本,除去浮 躁,直接进行真实的原生态阅读,使学生产生独特的感悟成为可能。 2.反复朗读 朗读是一个体味的过程,用充裕的时间或范读,或齐读,或自由读,或分角色读,或分 小组读,或跳读,或赛读,或表演读,或配乐读,或选择读等,同时,教师在情感、节奏、 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适当点拨,可以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意蕴。齐声朗读是一种和 谐合唱,个别朗读是一种美丽独唱;动情诵读是一种愉悦享受,教师范读是一种语感传染。 这些读可以增强学生的同化效应,丰富学生的语感。 读是实践,又是训练;是感悟,又是熏陶;是理解,又是体验。重视静读和反复朗读, 既突出了语文的母语特性,又祛除了语文的浮躁之风,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为学生质疑提供工具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 “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 题是支持教学过程的工具。当问题出现的时候,阅读才算真正开始。语文教师既要培养学生 质疑问难的能力,也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教学生学会质 疑,就是给学生一个学习的工具,指导学生关注下面几个质疑的关键处,对提高学习成效有 比较明显的帮助。 1.抓住关键问题质疑 这类问题往往提纲挈领,直指主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如《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两 文的比较:范进与孔乙己,一个终于中举,一个始终没有进学,潦倒而死,从思想性格方面 来说,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这样的质疑可以诱发学生的多元体验和解读,使他们在辨析中 理解文本的旨意。 2.抓住细微之处质疑 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之处,可以是一个标点、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细小动作、一个 细微表情、一句轻描淡写的话,看似细枝末节,却常常匠心独运,微言大义。如《空城计》 中的“ 笑容可掬”“ 抚掌而笑”“ 拍手大笑”,这三个“ 笑”是揭示文章主旨和了解主人 公性格的关键; 《风筝》中“ 惊异和悲哀”是“ 我”自我剖析的关键。抓住这类细微之 处质疑,往往能引导学生览胜探幽。 3.抓住矛盾之处质疑 分歧之处往往是认知矛盾的焦点,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产生探究的兴趣。如《一厘米》 中陶影“ 逃票”和“ 买票”的矛盾; 《孔乙己》中“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 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和“ 的确”的矛盾。表层看似乎矛盾,深层看却并不矛盾。澄 清模糊之处,可以给学生豁然开朗之感。 4.抓住空白之处质疑 文本中的省略、空白之处可以让学生去遐想,去深思,让学生来补充、润色,从而培养 学生的想象力。如《陈毅市长》中齐仰之“ 不论谁,就是孙中山的请帖我也不去! 对 你算客气的了!要不是老朋友,我早就把电话挂了! 不不不,你别来,你来了也没有用! 最近半年我要写书,谁来我也不接待! 好了,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时间到了!”《心声》 中程老师声音发颤地说: “ 李京京,请你 把课文全部读完吧。”这些省略号都很值得琢磨。 三、为学生表达创造机会 教学是一种自然的动态生成,让学生充分表达就是让学生找回自我。长期的教师语言霸
步骤二:在教室里布置一棵烦恼树,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烦恼写下来,制作成树叶的形 状,贴在烦恼树上。
步骤三:以小组为单位,去认领烦恼叶,组内具体讨论如何解决这些烦恼,然后分工, 每人针对一片烦恼叶,以书信的形式帮助同学解决这个烦恼。
步骤四:小组内交流书信,提出修改意见,评出写得最好的书信在班上交流。 步骤五:每人根据自己书信的内容写一句名言或较精练的句子,抄在自己制作的一朵小 红花上,把小红花贴在烦恼叶的上面。最后让学生把“烦恼树”三字换成了“欢乐树”。 整个活动通过学生与家长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最后以语文的形式——书信解决 了烦恼的问题,不仅使学生敞开心扉互吐心声,解决了烦恼,端正了生活态度,而且在合作 中还提高了写作能力。
步骤一:把学生分为两组,“月球奥秘知多少”学习小组和“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学 习小组。两个小组又细分为“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月球与人类关系”以 及“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民风民俗”、“音乐绘画”等各个小组。
步骤二:经过一个月的资料搜集,各个小组展示成果(制作成课件,并有专人解说)。 步骤三:重新分四人小组,选取小组成员感兴趣的内容制作手抄报,一人任版面设计, 一人负责绘画,一人选材料,一人抄写。 步骤四:举办《月球知识擂台赛》,设立了小组合作必答题和写作题,小组合作必答题 中有“第一发言人答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补充,答题过程中小组分工明确、合作愉快的加十 分”,在写作题中有“合作完成,一人表述的规则”。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学会了获取资料的方法、分门别类整理资 料的方法,还体会了分工、合作的乐趣。
教学前,教师先布置学生查找文章的背景资料,独立阅读课文,再根据自己的理解,从 文章的结构、思想感情、语言特色等方面设计自认为最重要的五个题目,并做好解答。
第一步骤: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题目与答案:题目设计是否合理、明 确;答案是否正确;去掉重复的问题并做整理。教师巡视、指点后表扬问题设计较好的小组。 这是本节课内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案例 2]
《成长的烦恼》是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语文综合活动,它以写作为主,结合口语交 际和综合性学习。通过这次活动,力图使学生能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 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并能帮同学或朋友解除烦恼。
步骤一:建议学生阅读 2002 第 13 期《有问题是因为活着》,并采访自己的父母或其他 长辈,他们曾经有过什么烦恼,又是怎样解决的。要求做好记录。
[案例 3]
《土地的誓言》是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属略读课文,通过本文的教学, 要求学生能梳理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表达的爱国情感,感受作者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 抒情方式。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本单元中的三篇表现爱国主义情感的文章,已初
步掌握分析文章思想感情、体会语言特色的方法,所以,这篇课文适合让学生通过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一课时内完成。
[案例 5]
作文讲评: 步骤一:分组讨论四人作文,每篇文章分别找出得失,写好评语,最后选出最佳者。 步骤二:小组内齐心协力修改佳作,使之更佳。 步骤三:每组代表宣读代表作,全班交流。 步骤四:众评委(全班同学)点评,选出前三名。 步骤五:选出最佳文采奖、构思奖、立意奖等,另根据点评情况选出最佳点评奖、最佳 点子奖等。 这种作文讲评方式可命名为“评头论足自荐自赏式”,通过小组合作既可以使学生充分 了解到此类作文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修改的方法,又可以使较大范围的学生佳作在学生中 得到展示,促进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反思] 通过对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认为,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必须考虑到如何使每个学 生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否则,合作将流于形式;必须要求小组对于个人
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分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小组合作中得到提高;合作结束后还应对 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估, 才能促使学生去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 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 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 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 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 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如:
第二步骤:让问题设计较好的几小组向其他组发起挑战(向他们提问自己小组讨论整理 的问题),挑战组可指定应战组内任何一位同学回答问题,应战同学如遇到难题,可先向组 内成员求助,如不成功,可再向其他组求助。教师在旁适时点拨、点评。这是班级内各小组 之间的合作及小组成员之间的进一步合作。
最后,评选最佳挑战组、最佳应战组和最佳援助者。 这样,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既培养了提问意识和能力,又弥补了 个人考虑问题不全面、不透彻的不足,使困难、中、优三类学生各有所获,且兴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