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思考 正确对待印刷标准化
印刷行业的质量监督与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如制定和 推广印刷行业的标准和 规范,提高整个行业的
质量和水平
发展趋势,如绿色印刷、 个性化印刷、智能化印 刷等将成为未来印刷行
业的发展方向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质量监督与标准化管理可以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质量监督与标准化管理可以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质量监督与标准化管理可以促 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质量监督与标准化管理是 印刷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质量监督可以确保印刷产 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标准化管理可以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质量监督与标准化管理可以 提升印刷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05
质量监督与标准化管理的协 同作用
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印刷品质
质量监督与标准化管 理的关系:相互促进,
共同提升印刷品质
质量监督的作用:确保 印刷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要求
标准化管理的作用:提 高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
效率
协同作用的体现:质量监 督促进标准化管理的实施, 标准化管理促进质量监督
量。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3D打 印、数字印刷等,可以降低
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融合: 可以实现印刷行业的智能化、 数字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和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化、数 字化技术将在印刷行业得到 更广泛的应用,推动行业向
更高水平发展。
绿色印刷的推广与实践
绿色印刷的定义:采用环保材 料、工艺和技术,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
绿色印刷的优势:降低能耗、 减少污染、提高产品质量
绿色印刷的推广措施:政府 政策支持、行业协会推动、 企业自主创新
印刷计价与标准化
印刷计价与标准化市场经济环境下印刷计价的标准化市场经济环境下印刷计价需要标准化吗?如果需要标准化,又如何开展工作呢?作者认为市场经济环境下印刷计价需要标准化。
那么印刷计价的标准化又从何入手呢?作者有如下建言,供大家参考。
1.统一对印刷价格的标准认识①劳动量决定价值,价值在本质和总体上决定价格,这是行业间比价形成之原因。
②印刷价格变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的常态。
印刷价格的高低是出版印刷市场博弈的结果。
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浮动,是为本行业价格以时间为纵轴的浮动之成因。
供求关系大体平衡时的价格是与价值相等的,这个等值体现在某一期间动态的平均状态中。
③市场可以催熟,市场必须调控。
在使印刷价格真实化、合理化方面,我们行业、企业有充分的运作空间,而不是只能被动的接受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盲目性和滞后性给我们带来的苦果。
2.印刷行业组织在印刷计价标准化方面可以做的工作①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收集印刷企业在印刷计价方面的问题并进行梳理、总结。
②通过座谈、讨论、讲座等形式灌输对印刷价格的标准认识。
③和出版工作者协会、广告协会、包装协会等上游行业组织联合进行全国统一的标准印刷计价平台的制定;逐步建立其他印刷门类(如票据印刷)的计价平台,以满足大印刷发展的需要。
所谓计价平台就是工价表中除了价格以外的所有内容,如计价项目、计价说明等。
计价平台是计价标准中刚性的具有强制力的部分,由行业的相关部门监督有关各方遵照执行。
④对出版、印刷企业计价人员掌握计价标准进行培训。
⑤协助印刷企业建立标准化的计价管理程序和规范。
⑥促进印刷计价工作的自动化,计算机计价软件的推广和普及,笔者称之为标准化加自动化。
⑦建议研拟全国印刷价格行情的采集、处理和发布系统,以反映、指导和规范印刷价格水平。
这是印刷计价标准的指导性或称柔性化部分,笔者称之为软标准。
包括全国采集点的科学设计、数据真实性的保障、综合分析运算、多媒体发布、采集发布间隔的需要和可能、最佳采集发布模式——软件自动化、管理与核查、立项、预算与资金等等。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印刷质量是指印刷品在印刷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物理、化学、机械性能,以及印刷品的视觉效果和印刷品的使用寿命。
印刷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也是衡量印刷品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而印刷的标准化则是指在印刷生产过程中,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标准化规范,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首先,印刷质量的好坏与印刷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密切相关。
在印刷生产中,纸张、油墨、版材等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最终质量。
因此,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并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的关键。
其次,印刷设备的性能和状态也对印刷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印刷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印刷速度等参数都会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因此,定期对印刷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提高印刷质量至关重要。
另外,印刷过程中的操作技术和印刷工艺也是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
印刷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以及印刷工艺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都会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因此,加强对印刷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规范化管理,以及优化印刷工艺流程,是提高印刷质量的关键。
最后,印刷质量的标准化管理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稳定和一致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印刷质量标准和规范,对印刷原材料、印刷设备、印刷工艺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印刷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印刷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是印刷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只有在选择优质原材料、保证印刷设备状态良好、加强印刷工艺管理和实施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做到位,才能够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满足客户的需求。
因此,印刷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印刷质量与标准化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以提高印刷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浅谈印刷耗材的标准化
浅谈印刷耗材的标准化印刷标准化的目的之一是对印刷生产的各个环节建立模式化裁员,简化复杂的工作流程;目的之二是将标准作为传达印刷品相关信息的手段,方便沟通;之三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保证印品质量。
印刷标准化涉及层面很广,涵盖了印刷生产流程的方方面面,包括印前数据交换格式的标准化、印刷耗材的标准化、印刷过程的标准化和印刷环境的标准化等。
其中印刷耗材的标准化直接影响印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是企业实行标准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印刷耗材有很多厂商信息,其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有印版、纸张、油墨、润版液、橡皮布和包衬。
值得一提的是,印版、纸张、油墨和橡皮布的品牌和型号一旦确定,在以后的生产中便不能随意更换;而包衬和润版液只要能符合印刷要求的性能即可,可以根据需要调换。
1.印版不同印版的网点再现性不同。
网点再现性主要体现为网点的还原程度,而网点的还原程度要从网点变形和网点增大两方面衡量。
网点增大曲线是反映印刷阶调层次的依据。
网点增大多少才是合适的呢?这是企业首先要面临的第一个标准。
这个标准的制定直接决定印刷品的色彩表现检测系统及仪器,印刷企业可参考国际标准ISO 12647,也可借鉴Fogra、GATF、GRACoL、SWOP、DIN和Japan Color,根据自身的印刷条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印刷标准。
一旦网点增大曲线的标准制定了,便不能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随意更改,因为更换标准是非常危险的喷绘机,将会导致印品的色彩表现不稳定。
因此,在印刷出版时,我们要根据目标网点增大曲线,有意识地将版材的网点做小,从而控制印刷机的网点阶调曲线符合我们制定的标准。
对印版的标准化管理过程可分为3部分:①制版机和冲版机的参数设置管理。
制版机和冲版机的参数设置都是根据所使用版材的特性制定的,一般情况下供应商会提供参数设置的数值,我们要做的是理解和记住这些参数设置。
②显影液数值管理。
显影液的各个参数如导电率、温度等需要定期测量记录并与标准值对比。
③网点数值检测管理。
关于印刷标准化的讨论
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课程论文题目系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关于印刷标准化的讨论摘要自20世纪后期,我国印刷行业开始有了跨越性的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企以及外贸订单进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技术必然是多样化的。
为了在印刷行业内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就要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
制定标准是为了提高印刷行业内部的整体质量,改良印刷工艺流程和印刷整体服务性,防止业内的不良竞争,促进相关企业的积极合作。
本文介绍了对标准及标准化的认识和意义,对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构建及实施;对标准检测方法及实施的评述;对产品质量的评价等内容或符合本次课程要求的内容等。
关键词:标准化,质量检测目录1绪言如何在同一类事物中做出区别,其中产生的规则就是标准,是判断这个技术或者成果好不好的根据。
以文件形式发布的统一协定,其中包含可以用来为某一范围内的活动及其结果制定规则、导则或特性定义的技术规范或者其他精确准则,其目的是确保材料、产品、过程和服务能够符合需要。
标准往往对应该严肃对待的方面(比如机器和工具的安全、可靠性和效率,玩具,医学设备)有深远影响。
标准化则是以标准为基础范围所获得的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关于标准的制定,对标准的宣传和实施的监督管理并修订。
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的进程,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每一次的自我完善完成,标准化的收益就会提高一分。
1.1印刷标准化的意义标准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提高印刷产品的综合质量,客户也可以凭借相关标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前文也有提到,标准化并不是一步完成,是不断进步的,印刷业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融合使得相应的标准也会随之提高,市场经济也会有所发展,促进了企业间的贸易交流。
[报纸,措施,质量]关于报纸印刷质量控制措施的几点思考
关于报纸印刷质量控制措施的几点思考如今报纸印刷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高端广告投放客户。
但是要印刷出高质量的彩报,就必须根据纸张、印刷方式以及印刷介质等条件,实现图文套印、油墨传递、层次阶调等方面的有效控制,以达到彩报印刷在套印、层次、色彩还原、墨色均匀程度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衡量指标。
水墨平衡控制水墨平衡控制是影响印刷质量的关键因素,控制得好,则印出的彩报色彩鲜艳,光泽度好,标题黑实,文字清秀,层次明显,可以用最少量的水和墨印出质量最好的彩报;相反,如果在印刷过程中将水、墨量无限地增大,将带来油墨大范围乳化、报纸潮湿粘手、标题发灰、照片发暗、外观蹭脏难看等。
要在实际生产中正确地控制水墨平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正确掌握水量、墨量与印刷的关系在彩报印刷中,油墨在新闻纸上以渗透干燥为主,因此要达到适度上墨和清洁版面的效果,需要比印刷铜版纸更多的水、墨量。
但是新闻纸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多余的油墨在印刷压力作用下会造成网点增大,使暗调网点并级,甚至糊版,严重影响印刷质量。
在多色印刷中,油墨的重叠压印还会使色彩灰暗无光。
由于润版液的作用,未被吸收的油墨被乳化,造成掉墨、拖脏,部分浮脏反流到水斗中,污染水箱中的润版液,时间长了在水箱中会出现凝絮状的油墨颗粒,造成供水系统阻塞和版面雾状带脏。
多余的水量还会把纸张带湿,使纸张变形,造成在高速运转中断纸。
水墨量过大,还会造成“飞墨”。
因此,高水位下的水墨平衡是不可取的。
水量过小时,首先会在印品的空白部分出现墨污,引起脏版。
随着印刷时间的延长,油墨会渐渐堵塞非着墨部分,出现“糊版”,位于实地之上的网点区的浅底纹将被油墨堵死。
一般要求,在不引起版面起脏的前提下,使用最小的水量,达到水量和墨量的平衡。
在操作中用最少量的油墨达到规定的密度范围是对油墨的最有效使用,尤其是新闻纸印刷,水量与墨量均控制在正常饱和值以下且达到平衡状态时,才能有最好的印刷效果。
2.要掌握水少墨厚的原则水少,是以版面空白部分不粘脏为前提;墨厚,指的是建立在水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墨量。
印刷工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
印刷工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印刷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质量和效率对于各行各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实现印刷工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是确保印刷质量稳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所在。
一、印刷工艺标准化与规范化的重要性首先,标准化与规范化有助于保证印刷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在印刷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环节和因素,如原稿处理、制版、印刷材料选择、印刷设备操作、印后加工等。
如果每个环节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那么很容易出现质量波动,例如颜色偏差、套印不准、图像清晰度不一致等问题。
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质量问题的出现,确保每一批次的印刷产品都能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
其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当印刷工艺有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后,操作人员能够更加熟练和迅速地完成各项工作,减少因操作不当或流程混乱而导致的时间浪费。
同时,标准化的工艺流程也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再者,有利于降低成本。
标准化和规范化可以使印刷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实现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
而且,由于质量稳定,废品率降低,也能减少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返工和损失。
此外,印刷工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还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高质量、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印刷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口碑,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印刷工艺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主要内容(一)原稿处理标准原稿是印刷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印刷效果。
因此,需要制定原稿的采集、整理、数字化等方面的标准。
包括图像分辨率、色彩模式、文件格式等的要求,以确保原稿的质量和兼容性。
(二)制版工艺规范制版是印刷的关键环节之一。
对于不同的印刷方式(如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丝网印刷等),需要制定相应的制版工艺规范,包括制版设备的参数设置、版材的选择和处理、网点形状和大小的控制等。
实施印刷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实施印刷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我国的印刷标准化工作从开始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是相关知识储备缺乏;第三是与标准化配套的环境和条件不具备;第四是存在实施方法不得要领之处;第五是有关单位或领导对标准化的扶植、辅助工作尚有欠缺。
按照我国经济建设的要求,必须加快实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的步伐,这需要相关人员和部门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学懂内涵,创造条件,规范方法,认真实施,并解决好相关问题。
一、提高认识,明确标准化工作的意义与作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科学先进的产品质量标准,密切跟踪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及时修订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必须按标准组织生产,严禁无标准或不按标准生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技术基础是实施先进的标准与标准化运作。
《纲要》还指出:“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完善国家标准体系,及时淘汰落后标准,优先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这些给印刷标准工作指明了方向,指出了相关要求。
1、标准与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管理,技术进步与科学管理需要标准与标准化工作来规范与支持。
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综合成果为依据的,是指导与检验工业化生产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实施现代企业管理的条件和要求,是实施工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是提高设备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生产成本,缩短印刷周期,加快人才培训,细化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企业实施标准与推行标准化工作的成败,就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认真实施标准,加快推行标准化工作的步伐。
2 、标准是统一要求、规范市场的重要依据印刷企业在生产规模、设备功能、材料供应、产品结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顾客要求等方面存在众多不同,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着随意性,甚至是无序状态,改变或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认真实施标准,用标准化运作。
印刷问题整改反思发言材料
印刷问题整改反思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印刷问题整改的反思和思考。
近期,我们部门发生了一起印刷问题,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在工作中的不足。
反思自己的责任,我意识到在此次事件中,我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我在印刷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作为印刷操作人员,我应该对操作规范了如指掌,毕竟安全与质量可从中获得保证。
可是,在此次事故中,我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菲林的位置未调整好,导致印刷出现了偏差。
我深感愧疚和自责。
其次,我在发现问题后没有及时报告。
印刷发出后,我意识到印刷出现了问题,但我没有立即将问题向领导汇报,而是试图进行修复,结果却延误了整体进度,给公司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损失。
我深知这是我犯下的错误,给公司带来了损害,对此我深感抱歉。
再次,我对于印刷流程的理解不够透彻。
事后我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对于印刷流程的理解并不够全面。
虽然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多年,但是做事总觉得只要能完成任务就行,没有深入理解整个流程,没有始终保持对于工作的敬畏之心。
我认为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我在平时工作中对待细节的不重视。
对于这次发生的问题,我深感愧对领导和公司的信任,也非常感谢公司给予我反思的机会。
从这次事件中,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针对此次问题,我深刻整改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首先,我加强了对操作规范的学习和理解,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和请教经验丰富的同事,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达到熟练操作的标准,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要求。
其次,我明确了问题发现和报告的标准。
明白及早发现问题的重要性,遇到问题时,我将立即向领导汇报,以便及时纠正错误,减少损失。
同时我也明白需要保持与领导的沟通,及时了解公司的需求和变化。
最后,我要始终保持对工作的敬畏之心,细致入微地对待每一个环节,从细节做起,标准严谨,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确保工作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印刷行业印刷质量控制规定
印刷行业印刷质量控制规定印刷是一个用于复制文字和图像的重要工艺,在各个行业中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如何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成为了印刷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此,印刷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印刷质量控制规定,以确保印刷品的品质符合客户需求和行业标准。
一、印刷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印刷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保证印品的质量稳定,并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质量控制可以帮助印刷企业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增加利润。
同时,质量控制还有助于树立印刷企业的良好声誉,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
二、印刷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1. 标准化:印刷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应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质量控制的一致性。
2. 持续改进:印刷企业应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具,以提高印刷质量。
3. 培训和教育:为印刷工人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熟悉印刷质量控制的要求,提高工作技能。
4. 实验室测试:建立健全的实验室测试体系,通过定期对印刷品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三、印刷质量控制的具体规定1. 印刷设备规范:印刷企业应确保所使用的印刷设备符合相关标准,设备的性能和参数要求与产品质量相匹配。
2. 印刷材料规范:印刷品的质量和外观受制于所使用的印刷材料,印刷企业应选用优质的纸张、油墨和其他辅助材料。
3. 环境控制规范:印刷厂房应具备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确保印刷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印刷过程规范:印刷企业应明确制定印刷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检查流程,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
5. 检测和验证规范:印刷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印刷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验证,确保其符合客户要求和行业标准。
6. 不良品处理规范:对于出现不符合要求的印刷品,印刷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修复、返工或报废等。
7. 文档和记录规范:印刷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文档和记录管理体系,对印刷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和追踪,以便问题的溯源和改进分析。
实施印刷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今日印刷 2020.1143经营MARKET 步提升社会资源拓展能力和领域的重要方式,也是促使社会发展制度向统一化和标准化方向转型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对于出版印刷行业来说,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力极大,同时也肩负了文化传播和信息传递重要职能的重点任务,因此利用制度和政策来进行印刷标准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提升印刷行业的发展质量。
印刷行业的发展往往与国家的文化发展和企业资源流通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是由于文化资源的类型和内容较多,在出版印刷过程中,需要落实标准化管理才能进一步约束出版行业的发展状态。
因此,本文便是建立在出版印刷基础上进行标准化分析,首先阐述了当前我国印刷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了在印刷标准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再次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通过本文论述能够进一步强化印刷标准化体系的重要性。
我国所落实的印刷标准化工作体系主要分化成了3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指的是在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前期,各个企业以及印刷行业自身的发展状态处于较强的自发趋势,业内的印刷规则和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呈现着复杂混乱的局势,与此同时,大量的企业内部开展的印刷领域较小,印刷量低且涉及的知识面较窄。
第二个阶段是在1991年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之后,发展至2012年,在这个阶段内印刷行业的标准化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并且逐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促使印刷行业的计划经济模式形成并且逐步发展成熟,整体的从书报刊行业已经实现了全印刷流程覆盖,并且获取了地方政府的支持,而中国的印刷标准化体系也具备了自身的特点。
第三个阶段是在2013年之后,直至发展到今天,随着信息技术和政策的不断更迭,国际化的标准化印刷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前印刷体系改革的重要支柱。
但是在这个技术和政策更迭的时期内,受到文化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印刷行业的标准化体系与实际的发展现状之间也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而为了优化这些矛盾,进一步提升印刷标准化建设的质量,还需要综合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浅谈印刷企业的ISO标准化工作
浅谈印刷企业的ISO标准化工作作者:刘迎来源:《中国经贸》2013年第11期摘要:贯彻ISO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以法制的方式管理企业,是一次管理模式的变革,是企业提高管理的实用工具。
关键词:标准化;控制一、引言ISO9000族标准是一个管理的标准,此标准并不对企业产品的优劣程度进行评价,而是评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流程控制的能力,进而评价企业对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
与其它行业相比,印刷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
印刷是对顾客原稿的复制和还原,顾客以原稿是否能被忠实地复制和还原来评价企业。
印刷企业并不能独立地开发一种产品来显示实力,只能以复制和还原的符合程度来体现企业的生产水准,企业所实施的其实是一种加工活动,随着设备日益同质化,企业的生产能力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控制能力,即产品满足行业标准及顾客要求和适宜成本的控制能力,这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贯彻ISO9000标准,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维持和提高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印刷企业多年从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审核、评审等工作,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怎样以最经济的方式贯彻标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进行总结,以供同行借鉴。
二、充分发挥领导作用贯彻ISO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以法制的方式管理企业,是一次管理模式的变革。
任何变革都是个艰难的过程,最难之处在于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体系是否有效与员工行为密切相关,而员工行为又与领导态度密切相关。
对于想要实施标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者做到这两点是最有效的,一是按标准规定履行管理职责,即自身行为标准化,二是明确地鼓励员工的标准化操作。
管理者以身作则,以行为带动行为,企业不必为此增加专项开支,却能得到实际的效益。
总有一部分员工能主动遵守规则,鼓励这些员工,从而影响到其余的,最终达到全体遵守。
这种习惯养成后,获益的是整个企业,当员工也能分享到益处时,积极性就会高涨,体系愈能充分有效的运行。
实施印刷标准化的瓶颈及对策
张茜余节约实施印刷様准化的瓶颈及对策一、实施印刷标准化的意义颜色的印刷复制过程由印前 色分解和印刷色合成二步完成。
由于图文处理软件普及,印前的 图文编排与分色等工作一般是由 客户自己完成的。
印刷厂从客户 那里接收PDF文件,可以直接输出 印版上机印刷。
懂专业的印前处 理人员,一般会根据所要印刷的 纸张类型,调用相应的标准特性 文件进行分色。
如果印刷厂的印 刷工艺达到该标准要求,则可以 正确复制出原稿的颜色。
然而,由于不同印刷厂采用 的工艺、使用的材料差异较大,许多工厂没能把生产工艺校正到 标准要求,印刷中的颜色合成不 能与印前的分色正确对接。
寄希 望于印刷工人通过调整四色墨量来追色,对于画面内容简单的活件也许是可行的,但对于画面颜色丰富的活件,会出现顾此失彼,无法追色现象。
有时,为了优先满足追色要求,印刷工人会刻意加大或减少某些色的墨量,反而误认为数字化油墨预置系统预置不准而废弃不用。
如果能把印刷加工过程的网点扩大特征、叠印效果特征等校正到标准状态,则机长只需要把墨量调整到标准要求,版面上所有颜色都会比较容易达到追色要求,能显著提高印刷质量和效率。
此外,这种标准的、规范的墨量利用油墨预置系统就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得,可以充分发挥油墨预置系统的效用。
二、实施印刷标准化的瓶颈颜色复制的标准化,指已给定每一色块CM Y K值的数字测试图文件,如IT8.7/4等,经过打样或者印刷,所获得的打样样张或印张上,每一色块的实测色度值能接近规定的标准色度值。
数字打样可以通过软件循环校正功能修正每一色的打印表现,使打印测试图的第一色接近标准色,但印刷加工是无法针对每一色进行修正的。
由于彩色印刷品是利用青、品红、黄、黑四色网点通过叠印或并列来再现颜色,所呈现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青、品红、黄、黑四种基本色和叠印色红、绿、蓝的颜色,以及网点面积扩大大小。
因此ISO12647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系列标准规定 的色彩再现标准,主要要求印刷 品的纸张色、青、品红、黄、黑、红、绿、蓝等色要符合标准色度 要求,青、品、黄、黑四色的网点 面积扩大值要符合标准要求。
印刷标准化工作在困难和问题中奋勇前进
St a n d a r d椽灌印刷本示准化工作在印刷标准化工作是现代印刷业发展到_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要求,是社会发展、技术发展、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体现。
与其他现代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思想一样,印刷标准化是从国外传人中国,并逐步与国内印刷业结合的过程。
我国的印刷标准化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指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之前,企业和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处于自发状态。
特点是以企业内部自发开展,量小面窄。
第2个阶段,是指从1991年,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至2012年。
其特点是,印刷标准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计划经济模式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从生涩到成熟,从书报刊出版到全印刷流程的完全覆盖,从政府扶持培育到浴火涅磐重生,从自卑到自信,逐步走出了一条有中国自身特点的印刷标准化之路。
第3个阶段,是指2013年之后至今。
其特点是,国际标准化工作成为中国印刷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的内容,国际、国内印刷标准化工作将因此而逐步但是稳固地全面转变。
为了清楚的表述整个印刷标准化工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将重点讲解第2阶段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为主,为第3阶段出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提供思路。
自力更生,凤凰涅磐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这是一场意志力的54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4.6文/司马不溺考验与较量,这是印刷标准化工作涅磐重生的过程。
1.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990年代,是我国印刷业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年代,从此我国印刷逐步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
计算机技术、PS版技术等一批新技术新材料的逐步出现,全面改造着印刷技术的工艺流程。
印刷技术的科技含量和工艺技术含量的空前提高,新的精美印刷品的不断涌现,使印刷业处于空前繁荣的状态。
而作为新技术发祥地的欧美国家,更是早早的感受到了这一切。
国际印刷标准化组织印刷技术委员会,也就是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I s0厂r-c130也从多年的冬眠中苏醒过来。
1989年7月,I SO仃Ic130在德国召开了自1969年成立以来的第4次全体会议,从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印刷标准化时代。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印刷质量是指印刷品在印刷过程中所达到的技术指标和审美效果。
而标准化是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生产,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密切相关,对于印刷行业来说,标准化是保证印刷质量的重要手段。
首先,印刷质量与标准化的关系。
印刷质量是印刷品在印刷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技术指标和审美效果,而标准化是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生产,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印刷质量的提高需要依托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只有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才能够保证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其次,印刷质量与标准化的重要性。
印刷质量的提高对于印刷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保证印刷品的质量,才能够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满意,从而获得更多的订单。
而标准化则是保证印刷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才能够保证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从而提高印刷企业的竞争力。
再次,印刷质量与标准化的实施。
印刷企业应该加强对印刷质量与标准化的重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提高印刷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同时,印刷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从而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最后,印刷质量与标准化的未来发展。
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印刷市场的不断变化,印刷质量与标准化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印刷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对印刷质量与标准化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提高印刷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保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是印刷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加强对印刷质量与标准化的重视,才能够保证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满意,提高印刷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印刷企业能够加强对印刷质量与标准化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印刷品的质量,为印刷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印刷工艺的标准化与质量提升研究
印刷工艺的标准化与质量提升研究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印刷行业作为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其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然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印刷工艺的标准化和质量提升成为了关键。
一、印刷工艺标准化的重要性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石,对于印刷行业来说更是如此。
首先,标准化能够确保印刷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无论订单数量的多少,或者在不同的生产批次中,遵循统一的标准可以让客户收到品质相同的产品,从而增强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度。
其次,标准化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当印刷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时,操作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调整和试错,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再者,标准化有利于实现印刷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
清晰的标准使得质量监控和评估有了明确的依据,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保证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可控状态。
二、影响印刷质量的关键因素要实现印刷质量的提升,首先需要了解影响印刷质量的关键因素。
1、原材料的选择纸张的质量、油墨的特性等原材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印刷效果。
例如,不同厚度、粗糙度和吸水性的纸张会导致油墨的吸收和渗透程度不同,从而影响颜色的鲜艳度和清晰度。
2、印前设计与制版精确的印前设计和高质量的制版是保证印刷质量的前提。
设计文件的分辨率、色彩模式、字体和图形的处理等都会对最终的印刷品产生影响。
制版过程中的精度和准确性也至关重要,细微的偏差可能导致图案失真或套印不准。
3、印刷设备与技术先进的印刷设备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印刷压力、更精确的套印精度和更均匀的油墨分布。
不同的印刷技术,如胶印、凹印、柔印和数码印刷等,各自具有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印刷技术对于满足特定的质量要求至关重要。
4、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印刷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能直接关系到印刷过程的控制和调整。
他们需要熟悉设备的操作、掌握色彩管理知识、具备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以确保印刷质量的稳定。
5、印刷环境印刷车间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环境因素对印刷质量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报纸印刷标准化 不能雾里看花
当前区域报道,报业危机日益明显,报纸印刷也受到很大冲击和影响。
在危机中报纸印刷业应如何应对、如何有所作为,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不论何时,保证印刷质量、完善和提高质量控制标准,都是每一个行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市场危机来袭时胶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均不可或缺,同时也必须重视提高质量标准的执行效率。
随着报纸印刷业的发展,彩色报纸日益普及,色彩管理技术和手段有了飞速发展。
2003年国家发布了新版报纸印刷标准《GB/T17934.3-2003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简称“2003版国家标准”)。
该标准明确标注等效于《ISO12647-3∶1998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及印刷成品的过程控制第三部分新闻纸的冷固胶印》(简称“1998版国际标准”),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修正软包装,实现了国家标准与ISO国际标准的统一。
2005年,ISO发布了新版报纸印刷标准ISO12647-3∶2005(简称“2005版国际标准”),该标准相对1998版国际标准有了较大改动,顺应了报纸印刷技术的发展变化,对一些不准确、不适当的参数进行了修正。
按照ISO的标准修订原则包装机械,不久该标准将会再次修订。
我国国家标准的制定是等效采用ISO标准,也意味着国家标准到了必须更新的时候。
高宝标准的意义和作用标准是生产质量控制和相关环节统一的依据,是生产过程稳定性的保证。
对生产稳定性较低的报纸印刷来讲,标准的意义更在于建立一种稳定的的生产环境,建立质量评价的统一规范和标准依据。
笔者认为政府政策及监管,报纸印刷质量标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油墨印刷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
特别是在彩报普及的今天,报纸印刷更需要一个统一的权威规范,避免广告客户、报社与印刷厂之间在色彩方面产生纠纷。
报纸的彩色化使报纸印刷质量标准的复杂性大大提高,对色彩和套准的准确性要求比黑白套红报纸更为严格。
重新理解印刷标准化的过程
重新理解印刷标准化的过程印刷标准化印刷标准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何等重要。
祝词中特别提到这是对印刷标准化工作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标准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制定标准就是要造福人与社会。
“地球村的居民们享受着广泛的权利,同时承担着相应的义务。
”制定标准有助于公众享受权利并履行义务。
近年来,印刷标委会通过机制创新,积极为龙头企业在国内外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搭建服务平台,先后组建了5个“印刷标准化试验与推广基地”。
标准化试验基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充分体现了印刷标准化工作“面向企业、面向行业、面向市场”、“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市场服务”的指导思想。
这一重要举措翻开了印刷标准化工作的新篇章。
同时,作为P-成员参加国际印刷标准草案的审查和投票工作,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例如,承担“国际多语种印刷技术术语中文部分”的制定任务等。
在印刷标准制定工作方面,自印刷标委会成立以来,已完成5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其中国家标准29项,行业标准21项。
等同和等效采用了一系列国际印刷标准,采标率约占28%。
已制定的标准基本涵盖了印前、质量、原材料及环保的要求,对提高印刷产品质量,规范技术工艺操作、促进质量管理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填补了很大面积的标准空白,消除了印刷行业无标生产的落后局面。
小型企业构成。
多年来沿袭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缺乏工业化生产管理经验,这是现在全行业的标准化意识仍然不高的因素之一,要使全行业深刻认识到,在实现企业由弱变强、实现我国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标准化所占有的地位,呼吁企业自觉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这一切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加大标准的宣贯力度,积极推广使用标准,是摆在印刷标准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印企外单谈印刷标准化
从印企外单谈印刷标准化
吕勇
【期刊名称】《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年(卷),期】2007(000)011
【摘要】在国内印刷企业产能过剩、竞争日益激烈、“微利时代”到来的今天,印刷企业如何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承接海外订单的问题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
对许多印刷企业的决策者和经营者来说,承接出口订单也已经不是一个概
念问题,而是如何操作与实践的问题了。
印刷品要走向海外,要特别注重质量、价格、交货期和环保,而印刷质量、印刷成本。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吕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84
【相关文献】
1.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协办由台挂历退单潮看印企转型
2.对舆论的热点应
该有冷思考——谈中小数字印企与网络印刷3.实施绿色印刷从我做起——中国印协携百家印企致全国印刷界的倡议书4.美印良本:做一家小而美的数字印企,足
矣!——访厦门美印良本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赖水金5.臻于品,精于印多功能印刷
助力印企工艺创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静思考正确对待印刷标准化
当下,印刷标准化已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所接受,这对国内印刷业的发展虽是好事,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就是大家越来越喜欢唯标准论,以为只要是标准,就是好的,国际上各类标准认证机构随之蜂涌而上,使国内一些印刷企业产生了误解,认为只要达到这些认证机构的所谓的标准,自己的企业就顷刻间标准了,就成为了一家符合国际标准的印刷企业。
殊不知,达到某个标准数值和真正实施标准化的过程控制完全是两个概念。
国外标准认证机构基本都是通过检验印刷企业1~2年内实施标准化过程控制的数据,来判断其是否符合认证要求的。
然而,这些数据有多真实?这种认证方式有多科学?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本文,笔者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对印刷标准化的认识以及如何实现印刷标准化。
认清印刷标准及标准化的目的
很多印刷企业在进行色彩管理时喜欢采用“某某国际印刷标准”,数码打样目标值也是“某某国际色彩标准”等,在笔者看来,且不说你的印刷企业能否真正达到这些所谓的国际标准,即便真能长期稳定地达到,我们试想,如果全球各地的印刷企业都采用同一标准,印刷业还何谈创新?也许印刷很快就消亡了吧。
所以,印刷企业在开展印刷标准化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印刷标准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作为印刷企业,我们开展印刷标准化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自己企业生产出的印刷品质量更稳定,而不是只有符合所谓国际标准的
印刷品才是最好的印刷品,特别是在色彩方面,以最稳定的印刷工艺、最宽的色域(保证色彩纯度)、最精细的图片精度印刷出色彩还原逼真、图片细节丰富的印刷品,才是多数印刷企业的最终目标。
而这其中,稳定的印刷工艺条件是基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印刷品的高质量可实现、可重复,这也是我们开展印刷标准化的目的。
当然,印刷标准化应该是通过一套经严格测定、统计、归纳的,符合自己企业特点的标准目标值来贯彻的,这些目标值首先应符合企业内部特点,是企业最容易控制并实现的,是稳定可重复的。
也就是说,必须先有印刷企业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流程的实施,才有这些鉴定标准化实施准确性的标准值,而不是先有值,再让印刷企业去达标,因为后者是和标准化管理理念背道而驰的,是典型的本末倒置的做法。
记得大学时期,有一门基础课叫控制论,它是笔者大学期间受益最大的一门课程。
控制论阐述了系统如何对输入进行响应,并输出最终结果,而系统无外乎两类: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开环系统的输出值完全在可控范围内,给定一个输入值,它只有一个或多个预知的结果值,系统响应的数学模型是预置的,结果也是可预知的,该系统无修正过程,是反应最为快速的控制系统,但其最大的问题是无法修正系统运行中未知条件引起的变化,如果出现误差,只有找到这些未知条件,将它们消除,才能使结果回归标准,我们使用的印刷机就可被视为开环系统。
而闭环系统包含反馈子系统,反馈子系统用于检测输出结果,并不断和目标值比较,计算误差再修正
输入,表面看来闭环系统拥有很高的精度,很智能,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必须有响应时间,系统响应精度越高,需要的响应时间就越长,响应速度就越慢。
机长操作印刷机的过程就可被视为一个闭环系统。
控制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说实话,胶印工艺多年来并没有实质性的飞跃,也没有什么高精尖的技术,印出高品质的印刷品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印刷原理,不断修正印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未知变数,便可控制印刷机,让结果达到目标的要求,这个过程就是笔者所认为的印刷标准化。
正确应用国际标准
那么,应该如何应用国际标准呢?笔者绝没有看低这些标准的意思,相反这些标准在工作中给了印刷企业很多的参考和指导,笔者只是认为,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正确应用这些标准。
目前涉及胶印工艺控制的国际标准只有一个,就是iso12647-2,其包含很多标准数值,都是我们开展印刷标准化,特别是色彩管理标准化的重要参考依据,如tvi网点增大参考值、灰平衡标准参考值、密度标准参考值等,印刷企业在制定自身标准时都可以参考,没有任何机构和部门要求你必须达到某一标准,也没有人会认为达到某一标准的印刷品就一定是优秀印刷品。
还有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pso认证和g7认证,这些本身并不是标准,而是帮助印刷企业去实现iso12647-2标准的一种控制方法,所以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来开展印刷标准化,而不是非要用这些方法来达到所谓的国际
标准。
确实,无论是以tvi网点增大控制为基础的pso,还是以灰平衡控制为基础的g7,都是相当成熟和不错的胶印工艺规范控制的指导思想,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印刷企业更容易地实现标准,同时也能补充iso12647-2的一些不足。
例如,对于ctp工艺流程,iso12647-2并没有提出印刷机的校准方法,因为该标准是针对传统胶片制版工艺的,至少在制定iso12647-2时,并没有提出对印版上的网点进行修正的概念,ctp的出现使得采用在印版上进行网点补偿的方法来校正印刷阶调变得相当方便,事实上,pso和g7的出现也促进了这种校正方法的推广。
不过这两种工艺校正控制方案也存在缺点,pso缺乏对灰平衡的控制,以致在现实中,可能会导致整个灰平衡阶调不均衡,比如,25%处的三色灰和75%处的三色灰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
而g7过度强调灰平衡,会使印刷品的阶调不够均衡,阶调曲线不够光滑,导致一些细腻的渐变色出现阶调突变,人物肤色阴暗面的过渡过于生硬、不够柔和等,同时,g7的整个校正过程也太过复杂。
令人欣喜的是,iso也正在修正目前存在的问题,其发布了最新的iso ts10128标准,把上述两种校正控制方案都纳入了标准体系中,并针对这两种方案的缺点,添加了一套cmyk-cmyk(即device link色空间转换)色空间转换标准。
这个标准的提出,使一些印刷企业可以通过cmyk-cmyk色空间转换的办法使印刷品的色域达到国际标准色域的要求,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事实上,如果印刷
企业的印刷条件稳定、印刷色域够大的话,根本不需要强制自己去换用所谓的标准油墨,就可让自己的印刷品符合更多的色彩标准,笔者认为这才是印刷企业实现印刷标准化的根本途径!
控制四要素实现印刷标准化
关于印刷标准值的确定,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不用国际标准值,那用什么值做标准呢?其实确定自己企业的印刷标准值很简单,首先要稳定自己的印刷设备,然后规范印刷工艺,这里所说的规范印刷工艺,其实就是规范4个要素:密度、网点增大曲线、灰平衡和叠印率。
事实上,如果这4个要素稳定了,色彩就稳定了,印刷质量也就稳定了,而稳定这4个要素需要印刷企业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规范的耗材使用方法、规范的控制修正方法,这本身就是一个标准化管理的过程。
这4个要素的控制标准是什么呢?首先,对于密度来说,密度越大越好,话并不错,但前提是要保证1%~98%的网点都能完美还原,单色印刷的最大反差值足够大。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喜欢用所谓国际标准油墨色度值来确定密度控制标准,事实上,密度和油墨颜料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和油墨中的树脂密切相关,因为油墨中60%是树脂,而颜料一般仅占20%,所以印刷网点还原得好不好、油墨转移率高不高和树脂关系最大。
因此,印刷企业应该用现有稳定、规范的印刷条件来确定最符合自己企业的密度控制标准。
其次,对于网点增大来说,只要我们控制好制版过程,控制好网点形状,网点增大曲线自然也会和iso12647-2的标准相吻合。
再次,对于灰平衡来说,无论使用传统胶片制版工艺还是ctp
工艺,都必须控制好灰平衡。
在传统胶片制版工艺下,我们可以用灰梯尺来控制灰平衡;在ctp工艺下,我们可以通过制版补偿得到一个全阶调范围的灰平衡,再对其进行控制。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补偿会带来一些缺点,如阶调不平滑、过度断层等。
最后,对于叠印率来说,无论是传统胶片制版工艺还是ctp工艺,我们都追求最大的叠印率。
叠印率越高,印刷品可表现的色域也就越大,但如何获得更高的叠印率,大多数情况下这和我们的油墨品质、油墨黏度、转印压力密切相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选择一款优良的油墨。
印刷企业追求更高的质量,希望达到更高的标准,这无可厚非,但就实施印刷标准化来讲,笔者认为应该是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所以不要以为符合国际标准的印刷品就是最好的印刷品,符合国际标准,恰恰意味着你的印刷标准化工作刚刚入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