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刷标准化的讨论

关于印刷标准化的讨论
关于印刷标准化的讨论

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

课程论文

题目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关于印刷标准化的讨论

摘要

自20世纪后期,我国印刷行业开始有了跨越性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外企以及外贸订单进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技术必然是多样化的。

为了在印刷行业内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就要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制定标准是为了提高印刷行业内部的整体质量,改良印刷工艺流程和印刷整体服务性,防止业内的不良竞争,促进相关企业的积极合作。

本文介绍了对标准及标准化的认识和意义,对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构建及实施;对标准检测方法及实施的评述;对产品质量的评价等内容或符合本次课程要求的内容等。

关键词:标准化,质量检测

目录

1绪言

如何在同一类事物中做出区别,其中产生的规则就是标准,是判断这个技术或者成果好不好的根据。以文件形式发布的统一协定,其中包含可以用来为某一范围内的活动及其结果制定规则、导则或特性定义的技术规范或者其他精确准则,其目的是确保材料、产品、过程和服务能够符合需要。标准往往对应该严肃对待的方面(比如机器和工具的安全、可靠性和效率,玩具,医学设备)有深远影响。

标准化则是以标准为基础范围所获得的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关于标准的制定,对标准的宣传和实施的监督管理并修订。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的进程,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每一次的自我完善完成,标准化的收益就会提高一分。

1.1印刷标准化的意义

标准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提高印刷产品的综合质量,客户也可以凭借相关标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前文也有提到,标准化并不是一步完成,是不断进步的,印刷业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融合使得相应的标准也会随之提高,市场经济也会有所发展,促进了企业间的贸易交流。

在此之前的中国印刷行业,存在着成本高,浪费大,管理部门效率低,工人对机器不熟练或是设备陈旧不成体系等问题,对印刷质量难以保证,造成了繁重的工作量而且大大降低了利润空间,加之印刷行业受到电子行业的冲击而整体疲软,行业岌岌可危。在印刷行业中推出一套可以改变现状的印刷标准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举动。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彻底改变原有的管理操作模式,降低管理人工的支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损耗浪费,以增加更多利润。使日常的工作从低效、繁琐、精确度低、控制性差的低水平,进入高效、节约、自动化的全新模式,这是印刷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也是印刷企业运营水平提升、模式转变的必然发展方向。所以此时在印刷行业中建立标准并实施是一个必然事件。

1.2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构建和实施

现如今,印刷行业中最大的竞争是标准的竞争。通过标准和专利可以实行国际上新技术的垄断。现在拥有技术的大国都是在新技术上申请专利并且将这个技术融入标准当中,就可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垄断。

以海德堡公司的印刷流程举例说明。此方案包括数字化的工作流程、计算机直接制版、颜色管理及数码打样和对印刷机的标准化校正等。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印刷标准化

目录 引言 (1) 一.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2) 1 范围 (2) 2 引用标准 (2) 3 分类 (2) 4 质量要求 (2) 5 检验 (3) 二、如何检验印刷品的质量 (4) 1 外观 (4) 2 层次 (4) 3 套印 (4) 4 网点 (4) 5 颜色 (4) 三、标准的观察条件 (6) 1 颜色样品的照明与观察条件 (6) 2 照明条件 (6) 3 观察条件 (7) 参考文献 (9)

摘要 标准化就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当今印刷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随着印刷方式的多样化、自动化以及不断提高的产品质量要求,在印刷过程中正确判断印刷机的状态并对印刷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客观评价和控制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而今后印刷业将会以数据化、标准化、规范化作为生产作业和管理的主要先导。 本文通过学习印刷标准化,分析影响平版印刷品质量和性能的因素,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如何检验印刷品的质量、标准的观察条件之后,充分理解各部分的原理,确定适合制版和印刷的控制要素。 关键词:质量检测;标准化。

ABSTRACT Standardization is in a certain range of the best order, the actual or potential problems and to develop common rules for re-use activities, known as standardization. It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dissemin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ndards process. The importance of standardization is to improve products, processes and services, applicability, to prevent trade barriers and promote technical cooperation. With today's printing indu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esulting in an unprecedented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with the diversity of printing, autom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roduct quality, the printing press during the state the right to judg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printing effect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and control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next printing will be data,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ization of production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as the main leader. In this paper, printing standardization study, analyze the impact of offset print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factors, offset print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how to test the print quality, a standard observation condition, fully understand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theory

印刷质量控制

印刷质量控制 1、检测印刷品质量最常用的方法是(A) A、目测法 B、密度计法 C、控制条法 D、色度计法 2、四色印刷中,实地密度最大的应是(D) A、Y B、M C、C D、K 3、2、四色印刷中,实地密度最小的应是(A) A、Y B、M C、C D、K 4、精细印刷品套印误差应小于(A)mm。 A、0.1 B、0.2 C、0.3 D、0.05 5、精细印刷品应能再现的小网点是(B)% A、1 B、2 C、3 D、4 6、主观评价因人而异,客观评价稳定性好、有利于数据化管理。(√) 7、墨膜湿密度要大于干后密度。(√) 8、实地密度只能控制墨膜厚度,不能准确反映颜色差异。(√) 9、布鲁纳尔信号条50%粗网段可用于检测网点搭角情况。(√) 10、印刷过程中控制印刷质量的主要手段是墨色调节。(√) 11、校色的基本要求就是实地密度符合标准,印刷品上墨层厚度处处相同。(√) 12、校色的方法就是经常抽样检查,发现偏差马上进行相应调节。(√) 13、墨色调节后不能马上抽样检查,必须经过一定印数后才能抽样比较墨色。(√) 14、印刷品吃墨量大,墨量调节反映越慢。(×) 15、油墨干燥过快导致结皮是墨皮产生的重要原因。(√) 16、墨皮最容易粘附在印版上,一般可自动消除。(×) 17、墨皮最容易出现在网点处。(×) 18、纸毛纸粉一般粘附在橡皮布上。(√) 19、印刷品上的纸毛一般很快会自动消失。(√) 20、预防纸毛故障的主要措施是选用高表面强度的纸张、降低油墨黏性,降低印刷速度。(√) 21、油墨过小最容易出现糊版现象。(×) 22、糊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干水造成的。(√) 23、预防糊版的关键是控制好水量墨量。(√) 24、以下哪项操作会使印版水量增大。(C) A、停机时间过长 B、印刷机空转 C、印刷速度增大 D、水辊润湿不够充分 25、当水量过大时,应首先关闭水量开关。(√) 26、机器空转也开水易造成水量过小。(×) 27、水辊清洗后未把水挤干易造成印刷时水量过小。(×) 28、印刷压力越大,网点增大越少。(×) 29、油墨越稀,网点增大越小。(×) 30、墨量越大,网点增大越小。(×) 31、控制好印刷压力是控制好网点增大的关键。(√) 32、网点边长越长,网点增大越多。(√) 33、网点增大是印刷中的正常现象。(√) 34、以下哪项操作有利于墨色的稳定。(D) A、输纸时开时停 B、水墨平衡不稳定 C、墨色调节不当 D、始终对照同一样张检查

现场标准化作业手册(内部版)印刷

编制说明 为抓实开展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设备检修标准化作业规范》、《火电厂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评定标准》(以下简称“规范”),提高检修部及所辖外包现场的安全、质量及文明生产标准化水平,特依据以上两个规范要求,编制本指导手册。 本指导手册根据检修现场最常见的问题点,依据两个规范条款要求,对检修看板、定置管理、脚手架搭设、保温拆卸等10个方面条款进行了摘录,为便于理解同时附示了标准范例图片。 各检修部现场管理所辖外包单位,应切实遵照本指导手册的要求,开展对本单位员工的教育、培训,掌握本手册的要求内容,并按照本手册的规定,认真执行。 国电北仑公司检修部将根据本手册的要求,对现场检修相关外包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手册要求的,责令责任单位及人员立即整改、纠正,对性质严重的,按北仑公司及检修部有关规定予以考核。 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检修部 2015年2月

目录 项目内容页码 1. 看板设置 (3) 2. 区域隔离 (10) 3. 区域及设备防护 (16) 4. 现场工器具放置 (19) 5. 材料、零部件、备品备件放置 (21) 6. 检修电源、气源布置 (23) 7. 现场清理、保洁 (24) 8. 人员着装及个人防护 (26) 9. 脚手架搭设 (29) 10. 保温拆装 (35)

1. 看板管理 1)主设备、主要辅机检修及重大技改项目进行看板施工。 2)绘制看板“三图二表”:组织机构图、网络进度图、定置管理图、管理目标控制表(包括修前修后性能指标控制)、重大危险危害因素预控措施表。 3)明确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和文明生产负责人。 4)合理安排各环节进度,控制项目工期。 标准示范: 示范1-1 汽机、发电机本体及技改项目检修看板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品管部二零零七年九月一日

一、印前准备 印刷主任 1、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状况安排各机台的生产,针对不同的客户及订单明确其质量要求 2、各机台调校OK后负责确认首件 印刷机长:根据主任的安排,按生产流程指引进行产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机器运作状况,执行及维护保养 2、阅读工程单、样书,检查锌版 3、明确并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及职责,监督组员不得乱动职责外的机器与零部件(例:双张控制器必须 为机长调校,任何二手不可随意调动更改) 4、按要求校版,校好版通知主任签样后方可批量生产 印刷二手: 1、阅读工单、样品,清楚其要求标准 2、根据分配的职责与分工进行机器的调校(装拆印版、补充油墨、调校飞达、装纸等) 3、对印刷纸张数量的确认 二、印刷过程 印刷主任:对各机台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稽查,避免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色差和其它异常 印刷机长: 1、根据确认的首件进行批量生产,把握过程质量的控制,确保印张质量的稳定 2、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允收标准、排除过程产生的不良品 3、对车头数进行正确把控,防止订单欠数 印刷二手:除完成生产过程的机器操作外应根据其职责对过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三、印后事项: 1、印刷完毕,机长确认此板产品为OK品即挂上产品标识卡 2、产品标识卡的填写项目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单号、货品名称、订单数、此板产品实数、生产机 台、机长姓名、印刷完成时间、可收纸时间、质量确认、第几板共几板等

四、质量责任划分与处理细则 4.1时间划分的定义 质量责任确认时间:机长确认该板产品质量OK,挂上产品标识卡之时起,为质量责任有效确认时间质量损耗时间:机长印刷完毕该板时所填写的可收纸时间以外的耗时为质量损耗时间(如:点墨屎、全检等) 可收纸时间:印出之后至印张表面层油墨干燥至不拖花、过底的时段为可收纸时间【通常受产品表面的墨量及吸墨性能而决定(粉纸类一般为3H,咭纸类一般为2H,书纸类一般为1H)】注: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后加工急等着做货交客需特殊对待;如大墨位、大墨量且其表面吸墨性能又差的产品其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4.2损耗的定义 4.2.1正常损耗:指校机时所需及生产过程因中途停机再开机所需的损耗 4.2.2异常损耗:指在生产过程中因异常所产生的损耗 4.2.3合理损耗:指校机及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损耗不超过公司或订单规定的放数,均视为合理损耗4.2.4特殊损耗:指因产品生产工艺难度大,正常损耗的放数不足于过程的损耗,经公司高层确认同意增加的损耗均可视为特殊损耗 4.2.5突发损耗:因机器故障等突发性情况所产生的损耗统称为突发损耗 4.3质量责任的划分: 4.3.1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未造成直接损失的给予责任机长、部门主任各20元/次予以扣款4.3.2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造成直接损失的将按以下三种情况予以处理: A 第一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30%扣款(机长:20%、主管/二手各5%) B 第二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60%扣款(机长:40%、主管/二手各10%) C 第三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100%扣款(机长:60%、主管/二手各20%) 4.3.3对于校版纸、白页等致命缺陷的不良品流入到后加工的按10元一张计予扣款,对于流入到客户处的则给予20元一张的扣款(机长:60%、二手40%) 4.3.4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受的严重不良品导致返工的则按返工人数* 每人实际返工时数* 平均每人每小时的实际工资费用给予责任人扣款 4.3.5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投诉则给予责任机长30元、责任二手20元每次的责任扣款 4.3.6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退货的则按实际经济损失给予责任人扣款(处理原则参照4.3.2与4.3.4) 4.3.7异常损耗以补纸单上的金额损失给予责任人追究责任(处理原则参照4.3.2),突发性损耗超过500PCS将根据4.3.2的原则标准予以处理。

印刷质量控制技术方案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品管部 二零零七年九月一日一、印前准备印刷主任 1、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状况安排各机台的生产,针对不同的客户及订单明确其质量要求 2、各机台调校OK后负责确认首件 印刷机长:根据主任的安排,按生产流程指引进行产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机器运作状况,执行及维护保养 2、阅读工程单、样书,检查锌版 3、明确并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及职责,监督组员不得乱动职责外的机器与零部件(例:双张控制器必须为机长调校, 任何二手不可随意调动更改) 4、按要求校版,校好版通知主任签样后方可批量生产 印刷二手: 1、阅读工单、样品,清楚其要求标准 2、根据分配的职责与分工进行机器的调校(装拆印版、补充油墨、调校飞达、装纸等) 3、对印刷纸张数量的确认 二、印刷过程 印刷主任:对各机台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稽查,避免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色差和其它异常 印刷机长: 1、根据确认的首件进行批量生产,把握过程质量的控制,确保印张质量的稳定 2、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允收标准、排除过程产生的不良品 3、对车头数进行正确把控,防止订单欠数 印刷二手:除完成生产过程的机器操作外应根据其职责对过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三、印后事项: 1、印刷完毕,机长确认此板产品为OK品即挂上产品标识卡 2、产品标识卡的填写工程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单号、货品名称、订单数、此板产品实数、生产机台、机长 姓名、印刷完成时间、可收纸时间、质量确认、第几板共几板等 四、质量责任划分与处理细则 4.1时间划分的定义 质量责任确认时间:机长确认该板产品质量OK,挂上产品标识卡之时起,为质量责任有效确认时间 质量损耗时间:机长印刷完毕该板时所填写的可收纸时间以外的耗时为质量损耗时间(如:点墨屎、全检等) 可收纸时间:印出之后至印张表面层油墨干燥至不拖花、过底的时段为可收纸时间【通常受产品表面的墨量及吸墨性能而决定(粉纸类一般为3H,咭纸类一般为2H,书纸类一般为1H)】注: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后加工急等着做货交客需特殊对待;如大墨位、大墨量且其表面吸墨性能又差的产品其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印刷质量控制流程

质量控制流程 一、目的:控制进料品质、检验生产过程、保障产品合格出厂。 二、范围: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物流。 三、流程: 3.1进料检验流程图: 3.1.1材料检验是指采购来的生产性原辅材料以及外协加工的半成品、成品。 3.1.2材料进厂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通知IQC进行检验,不允许未经检验即办理入库。 3.1.3检验依据和标准:

3.1.3.1客户要求质量标准或样品; 3.1.3.2与供应商双方确认标准; 3.1.3.3与采购单相符; 3.1.3.4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3.1.4抽检方法: 3.1. 4.1主要原辅材料、纸张、胶水、膜、亮皮、油墨、 淀粉;按每批到货50件以内的不低于3件,100件以内的不低于5件,100件以上的每增加100件须增加3件,有内包装的每件不低于3?5包。 3.1. 4.2化工类材料项目中的环保性和保质期抽检率不低于20% o 3.1.4.3从运输工具的上、中、下、左、右不同的地方抽样。 3.1.5检验合格处理流程:检验合格后的材料填写进料检验记录 表,通知仓库入库同时在入库单上签字。 3.1.6检验异常处理流程:检验有质量异常的材料不能入库,立刻 填写原辅材料采购质量异常报告,详细说明质量异常原因。 3.1.6.1名称不符,级别不同,规格错误拒收; 3.1.6.2有明确要求的标准与实物不符拒收; 3.1.6.3过保质期或即将到保质期拒收; 3.1.6.4有破损、部分受潮、散落等能够通过返工的,整改后复检 合格的可入库;由IQC跟踪其使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1.6.5填写采购质量异常信息反馈表给采购部,由采购部通知供 应商整改; 3.1.6.6不良品整改结果复检报告和不合格品退货报告。 3?2生产过程检验流程图

印刷检验标准

印刷检验标准受控标识:受控 1 目的 在顾客未提出特别要求时,明确本公司生产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水平及检验标准,明确原辅材料进货、产品储存运输应达到的质量水平。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含生产工序委外加工)、储存和运输等过程的质量控制,适用于顾客没有特别规定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与检验,适用于营业部门与顾客沟通、进行业务洽谈时参考,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工序生产质量控制,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和品质部对工序产品或成品进行检验,适用于全质办和品质部对采购、产品生产、储存和运输等过程进行巡查或抽检。 本标准不涉及公司生产设备及其所需的备件采购、备件委外加工。 3.定义 质量标准——原辅材料进货和投入生产要求的质量项目、生产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储存和运输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部门或车间工序人员工作过程的操作项目,应达到的水平。 检验标准:质管人员、检验人员在进行原辅材料和产品质量判定时,在进行现场巡查或抽查时,所依照的质量标准、有关的条款或数值。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指成品或半成品,在储存与交付阶段指进入成品仓库的成品。 半成品:指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加工后的工序产品,但成型加工工序后的产品除外。 4. 引用文件 GB 13024-91 箱纸板 GB 13023-91 瓦楞原纸 QB 1011-91 单面涂布白板纸 ZBY 32024-90 白卡纸 GB/T 10335-1995 铜版纸 GB 7705-1987 平版装潢印刷品 GB/T17497-1988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GB/T 6544-1999 瓦楞纸板 GB 6543-86 瓦楞纸箱 GB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及抽样表 GB/T 6545-1998 瓦楞纸板耐破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 6546-1998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6547-1998 瓦楞纸板厚度的测定方法 GB/T 6548-1998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方法 5 原辅材料质量标准 5.1.1 原纸进货质量标准 a) 箱纸板——根据GB 13024-91 箱纸板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箱纸板分为4级:高档箱纸板(一等)、普通箱纸板(二等)、普通箱纸板(三等)、挂面纸(四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耐破指数、横向环压指数、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一。 b) 瓦楞原纸——根据GB 13023-91 瓦楞原纸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瓦楞原纸分为3级:高强瓦楞纸(一等)、普通瓦楞纸纸(二等)、普通瓦楞纸纸(三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横向环压指数、纵向裂断长、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二。 c) 单面涂布白板纸——按QB 1011-91 单面涂布白板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耐折、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附表三。. d) 白卡纸——按ZBY 32024-90 白卡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表四。 e) 铜版纸——符合GB/T 10335-1995 铜版纸。 f) 对原纸纸色的要求:在现有生产工艺流程中、在规定的原纸库存期间、在成品库存期间、在搬运装车发货期间,不会产生明显的原纸变色(在800mm距离观察)。 g) 各种原纸须符合环保要求,由供方提供定期型式试验的检测报告,每年至少1次。 5.1.2 原纸进货检验抽样及判定 5.1.2.1 抽样方式: a) 箱纸板、瓦楞原纸:1~25件抽2件;26~150件抽5件; b) 单面涂布白板纸:1~25件抽3件;26~90件抽5件; c) 白卡纸:1~25件抽3件;26~90件抽5件;

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规定

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规定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制度 第一条工程材料、工程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因此对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进场检验及储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把握好这项环节,规范本公司的物资管理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基本规定 1、主要材料按分部分项工程分为:地基与基础材料、主体结构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屋面工程材料、给排水及供暖材料、电气工程材料、建筑节能材料等。 2、材料运抵现场时,收料人员应认真检查材料的外观质量、厂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核查产品的批号是否与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3、材料进场后,各项目部现场物资管理人员应及时通知现场试验负责人(资料员);现场试验负责人在得到通知后,应在12小时内通知驻地监理,约定具体的取样时间,由驻地监理见证,现场试验人员和施工员共同取样。

4、取样完成后,由资料员填写试验委托单,一式两份,项目部、试验室各一份。各项目部应认真检查样品质量、数量,对样品做好唯一性的标示,填写好送检记录(抽样试验台帐)。 5、项目部及时联系实验室取样;在试验所需时间的基础上,3天之内取回试验报告。 6、项目部收到试验室的合格试验报告单后,资料员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填报进场材料报验单。 第三条原材料储存和管理 1、原材料进场后,各项目部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检。经检验合格后的原材料方可使用。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应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场。 2、原材料进场后,各项目部应按材料类别填写入库单。建议各项目部另建立电子版材料台帐,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单价、总价等。入库单及电子版材料台账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以便于工程完工后进行项目决算。 3、不同原材料应该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的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场日期。原材料堆放时应该分界标识,以免误用。材料堆放场应事先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

印刷制版流程及质量控制

目的: 1、建立制版标准化流程,使制版过程尽量数据化、规范化。 2、配合印刷工艺要求,根据印刷网点扩大,在制版过程中进行网点补偿,提高印刷质量和稳定性。 3、降低制版错误发生,提升工作效率(制版效率和印刷机效率)。 印版制作流程及质量控制 第一步:文件接受和存放 1、必须放入指定文件夹中,E:/来源未出版文件。 2、不得随意删除或更改 第二步:文件检查 1、检查文件名称是否和生产单一致 2、检查图文内容是否和样张一致 3、检查文件尺寸、规格和生产单是否相符 4、检查出血,大于等于3mm 5、检查图片色彩模式,图片必须为CMYK模式才能印刷 6、检查色数,是否和生产单一致 7、检查文件是否含有隐性图文、线条等 8、不可缺少字体 9、字体必须切入 10、检查条形码 11、检查图片色数是不是和生产单一致。 12、检查ICC特性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第三步:拼大版 1、纸张和幅面的尺寸 2、根据纸张、图文尺寸合理拼版。 3、书籍的页面顺序 4、印后折页方式 5、加印刷测控条 6、加晒版测控条 7、加出血:≥3mm 8、加咬口:10mm—12mm 6、印刷标记、套准十字线 7、裁切线 8、轮廓线(刀模线),晒版时必须去掉。 9、保存拼版后的文件 第四步:RIP解释成点阵图

1、选择加网角度:主色板:45度, 正常:Y:90度,K:75度 M:45度,C:15度 2、网点形状:圆形 3、加网线数:175 线/英寸(lpi) 4、加网方式:调幅加网 5、分辨率:2400 dpi 6、校色:保证输出设备输出相同的颜色 7、陷印设置 8、选择印刷曲线、目标曲线和补偿曲线。 第五步:CTP出版 1、检查CTP制版机状态 2、检查版材质量:沙目均匀 3、检查聚光值:95% 4、聚焦值设置:2420 5、焦距设置:1090 6、检查制版机速度:800转/分钟 7、检查解像度:2400dpi 8、曝光时间:125s 第五步:显影 1、检查显影机状态 2、显影液浓度:95±5 ms/cm 3、显影液温度25±1 ℃ 4、显影速度:25s(25s—30s) 第六步:印版质量检查 1、检查色标、测控条等 2、外观,要求版面平整、干净、无划痕、无脏点 3、版式规格,版面尺寸、图文尺寸、咬口尺寸、出血尺寸、折页尺寸等。 4、套色版图文端正、不倾斜、图文正反检查 5、图文内容正确,无残缺,文字无残缺、糊字 6、PS版图文部分实地要求结实不发虚 7、检查多色印版色版齐全 8、裁切线、规矩线,要求细且黑,并且全部完整 9、检查产品尺寸必须大于成品尺寸,图文超过裁切线 10、网点饱满、完整、光洁无残损、无划伤、无空心、毛刺少等 11、2%网点必须再现,98%网点不能糊掉 12、检查50%网点扩大率补偿 第七步:印版的摆放和报废

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

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 在包装印刷工艺上,常常有采用不同的材料印刷相同或相似的版面,如产品的内外包装、商标、说明书等系列性的印刷产品,一般印刷版面图文或标志的颜色设计基本相同,但由于承印物特性的差异,有些产品所采用的印刷设备、油墨性能和工艺形式也不一定一样,而客户往往要求系列产品的印刷颜色要求基本达到一致,不能出现明显的色差。生产实际工艺情况表明,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墨色质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工艺技术上精心设计和操作技术的认真把关,才能获得较好的印刷质量效果,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 、系列印刷品的特点分析和工艺确定方法 所谓系列印刷品就是指同样的一种产品内外包装物的规格不同或成套的产品采用的印刷材料不一样,但是,图文版面结构或颜色相同或相似。由于材料特性或印刷版面规格的差异,印刷工艺的适应性也截然不同。如外包装的瓦楞纸箱、彩盒面层印刷材料有白板纸、牛皮卡或箱板纸等,纸盒包装材料则有白板纸、牛皮卡、白卡、玻璃卡、铜版卡、PE淋膜纸等,软包装塑料薄膜、玻璃纸、纸巾纸、油光纸、拷贝纸、胶版纸、真空镀铝纸、镭射纸等。瓦楞纸板厚度大,表面平整度特点,以及PE 淋膜纸、塑料薄膜、玻璃纸、纸巾纸、真空镀铝纸印刷工艺,从材料的特性和产品包装的安全、卫生质量方面考虑,适合于柔性版用水性油墨进行印刷,可较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对于预印工艺的彩箱面纸、彩盒印刷的白板纸、牛皮卡;真空镀铝纸、镭 射纸等材料,数量大的可采用凹版或柔版工艺,可使印刷质量和生产成本都得到较好的兼顾。而对于数量在10 万印左右的白板纸、牛皮卡、白卡、玻璃卡、铜版卡产品,以及油光纸、拷贝纸、胶版纸、真空镀铝纸、镭射纸则可采用胶印工艺比较适宜。其中,油光纸、拷贝纸定量较低,不适合高速自动输纸,可采用低速的01 胶印机进行印刷,才能较好地保证产品的套印质量。 二、要注重印前版面设计的工艺技术控制 现在不少印刷品是由客户提供自己设计或广告公司设计、制作的电子稿件,由于他们对印刷工艺的不完全了解,往往造成制作出来的稿件,不能适应印刷工艺的要求。以同样网纹结构版面的系列印刷品为例,由于采用的印刷材料不一样,印刷颜色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就是同样用胶印工艺印刷的纸碟(白板纸材料)和纸杯(单面PE 淋膜纸)这两种产品,由于白板纸材料表面光滑度好,吸墨量就少,而单面 PE 淋膜纸表面相对较粗糙,吸墨量要大一些,用这两种材料印刷网纹结构相同的版面,颜色就会相差较大,一般单面PE 淋膜纸的印刷颜色明显浅于白板纸,

印刷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条例 质量检查是检查和认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满足客户要求的一个重要过程,认真把好产品质量通过印刷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还可以较好地防止或减少各种质量问题和事故的发生,对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了提高车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一、车间工序堵漏管理办法 1、凡是造成以下三种情况之一,不管错误大小一律按照堵漏对待。 ⑴形成质量隐患可能引发质量事故; ⑵使后工序生产难度加大、生产效率降低; ⑶会造成直接或间接成本增加 2、不管本工序的工作内容中是否规定了必须要检查,只要检查出错误就算堵漏。 3、各工序操作人员在正式生产前必须严格按照工序质量控制检查表进行检查堵漏。 4、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管理人员反映,及时进行处理和是否属于堵漏的认定;其他未现场处理的堵漏情况应在工序流转卡上填写清楚,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5、如果存在错误没有检查出来造成了损失,按照公司产品质量处罚条例处理; 6、每周在质量分析会上对堵漏情况进行分析,把应该检查的堵漏项目增加到各工序质量控制检查表中,以便于各工序检查。

7、堵漏奖励的资金来源于出错工序,具体奖惩条例见公司质量管理奖惩细则。 二、印刷车间质量自检及上下工序互检管理办法 1、各工序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工序要求和工序质量控制检查表做好自检工作,生产结束后按照生产流转卡管理办法做好自检记录。 2、本工序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有问题产品必须加条标示清楚,否则按照自检未发现认定,下工序如果检查出来可以给予奖励; 3、对于有计数器且计数误差小的机台应该认真记录转交数量和消耗数量,误差不得超过规定范围;无计数器或计数误差大的机台应认真统计本工序消耗,转交数量通过上工序数字计算; 4、各工序须将自检过程中的抽样标识清楚且分开放置以便巡检和下工序检验; 5、各工序在正式生产前必须对影响本工序质量的前工序质量问题进行检查;对本工序质量没有影响的前工序质量问题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检查; 6、各工序应该认真填写消耗,每周由质量管理人员按照生产流转卡内容对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奖励处罚。 7、具体奖惩条例见公司质量管理奖惩细则 三、车间印刷机台签样制度 1、车间印刷签样实行两级签样制度,首先由各机台机长按照自检要求确定签样样张,在按照产品类别由生管科管理人员签字确认方可进行正式生产。

印刷品质量保证

印刷品质量保证 篇一:印刷质量承诺书 青田县东英福利印务有限公司承诺书 印刷质量承诺书 本企业在承接印刷业务时,与各企事业单位充分协商,主动配合,热忱服务,努力满足客户的要求。公司按照国家确定的质量要求完成印刷任务,并对印刷质量作出如下承诺. (一)文字准确率100%,编排美观,格式完全符合规范。(二)印刷字迹清晰,墨色纯正、浓淡适度、前后一致,套印准足、上下一致,白边保留符合规定要求,无脏、无皱、无破、无白页。 (三)装订整齐、牢固,切口光洁,尺寸符合标准,数量准确。 (四)无掉字、断划,无破页、白页,不起皱,无倒印、错印。 (五)印张数字准确,码放整齐。 (六)若产品不符合客户要求,本公司予以当场解决。如果属于质量问题,本公司在最短的工作日内予以重印。 包装质量承诺书 本公司为印刷品提供精美、牢固、整齐的包装。在多年的销售过程中受到各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我公司对包装

质量作出如下承诺: 1、本公司的印刷品不会出现锈斑、污点等脏物,印刷品保持干净、整洁。 2、印刷品一律采用防水纸张打包,包装带牢固,包装的四角整齐、美观大方,包装的印刷品不散、不皱、不掉,易于堆放。 3、采用密封车送货,保证在雨天等灾难性天气时能切实保护好印刷品并及时送达各单位。 档案袋: 4、折叠: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客户供样,整齐、美观。 5、粘:不散、不脱胶、牢固、耐用。 6、打洞: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客户供样要求,上下左右洞口无偏差,达到准确、无误。 7、档案线:不断线,不跑线,牢固。 笔记本、刊物、宣传册手工装订: 8、折页:前后页对齐,准确无误。 9、缝:不掉线、不断线,牢固、整齐。 10、胶:不脱胶,不掉页、不粘页。 11、包封面:外观精美、整洁,不散、不脱胶,装本平整。售前售后服务承诺书 我公司是丽水市印刷业的骨干企业。公司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保质、保量、按时交货原则,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前

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规定

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规定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制度 第一条工程材料、工程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因此对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进场检验及储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把握好这项环节,规范本公司的物资管理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基本规定 1、主要材料按分部分项工程分为:地基与基础材料、主体结构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屋面工程材料、给排水及供暖材料、电气工程材料、建筑节能材料等。 2、材料运抵现场时,收料人员应认真检查材料的外观质量、厂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核查产品的批号是否与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3、材料进场后,各项目部现场物资管理人员应及时通知现场试验负责人(资料员);现场试验负责人在得到通知后,应在12小时内通知驻地监理,约定具体的取样时间,由驻地监理见证,现场试验人员和施工员共同取样。 4、取样完成后,由资料员填写试验委托单,一式两份,项目部、试验室各一份。各项目部应认真检查样品质量、数量,对样品做好唯一性的标示,填写好送检记录(抽样试验台帐)。

5、项目部及时联系实验室取样;在试验所需时间的基础上,3天之内取回试验报告。 6、项目部收到试验室的合格试验报告单后,资料员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填报进场材料报验单。 第三条原材料储存和管理 1、原材料进场后,各项目部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检。经检验合格后的原材料方可使用。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应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场。 2、原材料进场后,各项目部应按材料类别填写入库单。建议各项目部另建立电子版材料台帐,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单价、总价等。入库单及电子版材料台账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以便于工程完工后进行项目决算。 3、不同原材料应该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的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场日期。原材料堆放时应该分界标识,以免误用。材料堆放场应事先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 4、各项目部对现场标识要有专人负责维护,物资负责人应督促检查,确保标识的准确、有序、完好。 第四条设备进场检验和安装调试

印刷部标准化文件1

印刷部标准化文件 一 .机器调节部分 1. 水墨座压力、墨匙调节指引 (1) 1)水墨座压力调节指引 (1) 2)墨匙调节指引 (8) 3)墨辊更换标准化操作 (10) 2. UV灯装置操作指引 (12) 二 .操作及控制部分 1.油墨的调配标准化(简单) (13) 2.印前准备和印后整理 (14) 1)印前准备 (14) 2)更换版衬、胶布、衬纸 (14) 3)洗车 (15) 4)换机油 (15) 5) 清洗水箱、换水 (15) 3.装版校版 (16) 4.飞达控制与调节 (17) 5.印刷校色步骤的标准化(简单) (18) 6.过程控制 (18) 1)普通油墨控制 (18) 2)UV油墨控制 (19) 3)水墨平衡 (20) 4)喷粉控制 (21) 5) 水油与UV光油的标准流速测定 (22) 7.机器操作调节主要参数 (23)

一 .机器调节部分 水墨座压力调节指引 top 一、用具:菲林尺2~8mm ,用于测量压线、油墨、六角匙一套。 二、机组墨辊示意图(图3): 机座正面压力开关调节位置图(见图1)、机座反面压力开关调节位置图(见图2) 靠身侧 朝外侧 图2 机座反面压力开关调节位置图 三、输墨装置、润版装置的辊子(序号位置见下页图3) 图1

机组墨辊示意图

图3机组墨辊示意图 四、水墨座压力调节一般以墨辊之间油墨压线宽度来确定,为便于检测,通常用四色兰或四色红的正常用墨量 于墨座,通过点动机器,观察压线宽度以确定其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 (一)、墨座调整:

主要要调节三处墨辊的压力,即:传墨辊(71)、四根靠版辊(451、452、453、454)和中间辊(83)所涉及到的压力。 墨压线宽度以眼看为准,需水(墨)辊靠版15秒后用菲林尺测量,各靠版辊与串墨辊也以此法测量。 1) 先调节传墨辊(71)与串墨辊(514)的压力,墨压线为2~3mm(不可大于3mm) 2) 再调节传墨辊(71)与墨斗辊(61)的压力,墨压线2~3mm(不可大于3mm)见图4,调节步骤:图4 调节传墨辊(71)与串墨辊(514)的压力(见图4左): a.点动传墨辊(71),到其与串墨辊(514)靠得最近时停下; b.松开锁定螺母(1); c.用螺钉(2)调节; d.拧紧锁定螺母(1)。 调节传墨辊(71)与墨斗辊(61)的压力(见图4右): a.墨斗辊关掉; b.点动带墨辊,到其与墨斗辊靠得最近位置时停下; c.松开锁定螺母(3); d.用螺钉(4)调节; e.拧紧锁定螺母(3)。 3) 四支靠版墨辊(451~454)与印版滚筒之间的压力,墨压线 4mm; 四支靠版辊(451~454)与串墨辊(511~512)的压力,墨压线均为4mm,调节方法如图5: --调节与串墨辊511的压力值: 用收纸侧螺钉(2) 调节451与串墨辊511的压力; 用收纸侧螺钉(1) 调节452与串墨辊511的压力; --调节与串墨辊512的压力值: 用输纸侧螺钉(3) 调节453与串墨辊512的压力; 用输纸侧螺钉(4) 调节454与串墨辊512的压力; --调节与印版滚筒的压力值:(调节位置如下图6): 注意:只有在印版滚筒有包衬(印版+箔)时才可以进 行调节。 启动控制(MAKE READY)印刷准备状态; 靠版辊合压;图4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品管部 二零零七年九月一日

一、印前准备 印刷主任 1、根据生产计划与物料状况安排各机台的生产,针对不同的客户及订单明确其质量要求 2、各机台调校OK后负责确认首件 印刷机长:根据主任的安排,按生产流程指引进行产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机器运作状况,执行及维护保养 2、阅读工程单、样书,检查锌版 3、明确并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及职责,监督组员不得乱动职责外的机器与零部件(例:双张控制器必须为机长调校,任何 二手不可随意调动更改) 4、按要求校版,校好版通知主任签样后方可批量生产 印刷二手: 1、阅读工单、样品,清楚其要求标准 2、根据分配的职责与分工进行机器的调校(装拆印版、补充油墨、调校飞达、装纸等) 3、对印刷纸张数量的确认 二、印刷过程 印刷主任:对各机台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稽查,避免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色差与其它异常 印刷机长: 1、根据确认的首件进行批量生产,把握过程质量的控制,确保印张质量的稳定 2、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允收标准、排除过程产生的不良品 3、对车头数进行正确把控,防止订单欠数 印刷二手:除完成生产过程的机器操作外应根据其职责对过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三、印后事项: 1、印刷完毕,机长确认此板产品为OK品即挂上产品标识卡 2、产品标识卡的填写项目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单号、货品名称、订单数、此板产品实数、生产机台、机长姓 名、印刷完成时间、可收纸时间、质量确认、第几板共几板等

四、质量责任划分与处理细则 4.1时间划分的定义 质量责任确认时间:机长确认该板产品质量OK,挂上产品标识卡之时起,为质量责任有效确认时间 质量损耗时间:机长印刷完毕该板时所填写的可收纸时间以外的耗时为质量损耗时间(如:点墨屎、全检等) 可收纸时间:印出之后至印张表面层油墨干燥至不拖花、过底的时段为可收纸时间【通常受产品表面的墨量及吸墨性能而决定(粉纸类一般为3H,咭纸类一般为2H,书纸类一般为1H)】注: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后加工急等着做货交客需特殊对待; 如大墨位、大墨量且其表面吸墨性能又差的产品其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4.2损耗的定义 4.2.1正常损耗:指校机时所需及生产过程因中途停机再开机所需的损耗 4.2.2异常损耗:指在生产过程中因异常所产生的损耗 4.2.3合理损耗:指校机及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损耗不超过公司或订单规定的放数,均视为合理损耗 4.2.4特殊损耗:指因产品生产工艺难度大,正常损耗的放数不足于过程的损耗,经公司高层确认同意增加的损耗均可视为特殊损耗 4.2.5突发损耗:因机器故障等突发性情况所产生的损耗统称为突发损耗 4.3质量责任的划分: 4.3.1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未造成直接损失的给予责任机长、部门主任各20元/次予以扣款 4.3.2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造成直接损失的将按以下三种情况予以处理: A 第一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30%扣款(机长:20%、主管/二手各5%) B 第二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60%扣款(机长:40%、主管/二手各10%) C 第三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100%扣款(机长:60%、主管/二手各20%) 4.3.3对于校版纸、白页等致命缺陷的不良品流入到后加工的按10元一张计予扣款,对于流入到客户处的则给予20元一张的扣款(机长:60%、二手40%) 4.3.4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与客户不能接受的严重不良品导致返工的则按返工人数* 每人实际返工时数* 平均每人每小时的实际工资费用给予责任人扣款 4.3.5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与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投诉则给予责任机长30元、责任二手20元每次的责任扣款 4.3.6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与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退货的则按实际经济损失给予责任人扣款(处理原则参照4.3.2与4.3.4) 4.3.7异常损耗以补纸单上的金额损失给予责任人追究责任(处理原则参照4.3.2),突发性损耗超过500PCS将根据4.3.2的原则标准予以处理。

出版印刷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通则

出版印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通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劳动保护法》和印刷行业主管部门有关劳动保护制度及标准,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制度。根据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制订有关防范措施。做好预防火灾、爆炸、工伤等的发生,职业病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完善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采纳职工提出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安全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特制定本通则。 本办法适用于潍坊市出版印刷发行行业的安全生产检查管理,旨在防范事故发生,减少灾害损失。 第二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遵循“严格准入、强化基础、规范管理、管控风险”的原则,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为目标,以严格现场安全管理为重点,通过开展岗位达标、班组达标和企业达标,减少和消除事故隐患及不安全因素,增强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第三条企业应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制定并完善岗位、班组以及企业达标实施细则,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动态管理模式,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改进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二章安全管理机构基本要求 第四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各部室(车间班组)层层设立安全组织的立体式工 作机构。定期召开安全生产研究部署会议,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措施,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第五条企业(含生产场点)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场点和生产线(或生产

车间)应设置专职安全员,生产班组应设置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储存库区应设置专职安全员。 第六条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具有相关专业学历或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且从事出版印刷行业及相关专业工作五年以上; 第三章管理制度基本要求 第七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要求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包括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隐患排查与治理、危险源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绩效考核、危险岗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风险管理及操作规程、巡逻、监控值守、定期检修、安全自查自纠等规章制度。建立紧急情况报告制度,按照管理权限,在规定时间内,按程序逐级如实上报事件发展进度。 第四章区域管理基本要求 第八条企业应划分生产、行政、辅助和生活等区域,并有清晰的分区界线和明确的管理制度,鼓励采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区域安全巡查。 第九条企业应制定并严格执行出入登记、检查制度,设置明确的警示告知标牌,鼓励应用智能化门禁系统。进入生产区和总仓库区的人员必须穿戴纯棉质或防静电衣、帽、鞋,不得携带烟火、移动通讯工具。 企业应对进入危险区域的外来人员进行安全告知,配备专用证牌,由专人引导和陪同。 第十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生产作业人员的工作服应有明显的区别标志。 第十一条企业应对承担出版印刷项目的合法性进行审核确认,并签订出版印刷协议,对承览出版印刷人员进行专题合法性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