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四、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其中: A()Ac (j) 幅频特性
A
() (j) 相频特性
RC网络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
1 A()
0.707
频带宽度
b
01 2 3 4 5
TTTT T
() 0
相角迟后
90
01 2 3 4 5
TTTT T
对稳定的线性系统,其频率特性如下:
设: (s)C R ((s s))b a 0 0 ssm n b a 1 1 s sm n 1 1 .... a .b .m n 1 1 s s a b n m
微分环节: s 惯性环节: 1/(Ts1) 一阶微分环节: Ts1
振荡环节: 1 /s (2/ n 2 2s/ n 1 )0 , 1
二阶微分环节: s2/n22 s/n 1 ,01
例如:G(s)s(0.5s K 1()ss( 21 )2s5) 由上述的5个环节组成。
A()1/ ()900
db 60 40 20 0 900
[20]
0.1
1
j
0
幅相曲线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L()2l0g A()
20lg () 900
10
3)微分环节: s 由 G(s)s
A() ()900
db 60 40 20 0 90 0 00
uc
ur
ur Asi nt c u c
设初值为0, 对上式拉氏变换,设A=1,得:
Uc(s)RC 1s1Ur(s) s1/1T/Ts2 2
RC网络
TRC
s1x/Tsy2sz2 (xy)s2( s (z1 /T y)/T s(2) s x 2 )2z/T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法是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一种经典方法。
它以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作为数学模型,以伯德图或其他图表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分析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
频域分析法由于使用方便,对问题的分析明确,便于掌握,因此和时域分析法一样,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章研究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和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以及开环频域性能分析等内容。
§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一、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它是系统(或元件)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对于线性系统,若其输入信号为正弦量,则其稳态输出信号也将是同频率的正弦量,但其幅值和相位都不同与输入量。
下面以RC 电路为例,说明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图5-1所示的RC 电路,)(t u i 和)(0t u 分别为电路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电路的微分方程为:)()()(00t u t u dtt du Ti =+ 式中T=RC 为电路的时间常数。
RC 电路的传递函数为11)()(0+=Ts s U s U i (5-1) Rui )t图 5-1 RC 电路当输入电压为正弦函数t U t u i i ωsin )(=,则由式(5-1)可得22011)(11)(ωω+⋅+=+=s U Ts s U Ts s U i i 经拉氏反变换得电容两端的输出电压)sin(11)(122/220T tg t T U e T T U t u iT t i ωωωωω---+++=式中,第一项为输出电压的暂态分量,第二项为稳态分量,当∞→t 时,第一项趋于零,于是)sin(1|)(1220T tg t T U t u i t ωωω-∞→-+=)](sin[)(ωϕωω+=t A U i (5-2)式中:2211)(TA ωω+=,T tgωωϕ1)(--=,分别反映RC 网络在正弦信号作用下,输出稳态分量的幅值和相位的变化,二者皆是输入正弦信号频率ω的函数。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0.1 0.2
0.5
1
2
5
10
20
50
() -96.3 -102.5 -116.6 -140.7 -164.7 -195.3 -219.3 -240.6 -257.5
5-4 频率域稳定判据
一、奈氏判据的数学基础 1、幅角原理
设F(s)为复变函数,F(s)
在s平面上任一点 K*(s z1)(s z2) (s zm)
G( j) j L() 20lg () 90
L(dB) 40 20
0 0.01 0.1
1
20
20dB / dec
10
-40
( ) 90
0 0.01 0.1
1
90
10
4、一阶惯性环节
G(
j)
1
Tj
1
1
e arctgT
1 T 22
L() 20 lg 1 T 22
() arg tgT
5-1 引言
频率特性是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一种工程方法,它 反映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性能。应用频率特性可以 间接地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频率特性 法的突出优点是组成系统的元件及被控对象的数学 模型若不能直接从理论上推出和计算时,可以通过 实验直接求得频率特性来分析系统的品质。其次, 应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可以得出定性和定量的结 论,并且有明显的物理意义。在应用频率特性法分 析系统时,可以利用曲线,图表及经验公式,因此, 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是很方便的。
1
T
() 45
L(dB) 0
20
40
60 ( )
0
1 T
精确特性
45
90
渐进特性
20dB/ dec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0
5.2
典型环节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
5.1.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与定义
先考查图 5.1 所示的 RC 滤波网络为例,说明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R
ui
C
uo
图 5.1 RC 滤波网络
设 RC 网络的输入信号是幅值为 A 的正弦信号 ui A sin t ,当输出 uo 呈稳态时,记录
ui 、 uo 的曲线如图 5.2 所示.由图可见, RC 网络的稳态输出信号仍为正弦信号,频率与
5.8 为 RC 网络 T 0.5 时的尼科尔斯图.后面我们会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对数幅相曲线和 系统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的关系,绘制关于闭环幅频特性的等 M 图和闭环相频特性的等 图.
0
5
2 3 4 7
1
L( ) / dB
10
15
20
10
100 80
图 5.8
60 40 20 ( ) /
输入信号的频率相同,只是幅值有所衰减,相位存在一定延迟.
ui
A
2
0
uo
t
0
2
t
图 5.2 RC 网络的输入和稳态输出信号
RC 网络的微分方程如下:
T
duo uo ui dt
(5.1)
式中, T RC 为时间常数.将式(5.1)取拉普拉斯变换,并代入初始条件 uo (0) uo0 ,得:
uo ( s )
1 1 A Tuo0 ui ( s) Tuo0 2 2 Ts 1 Ts 1 s
(5.2)
再将式(5.2)取拉普拉斯反变换得: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频域分析法
L() 20lg | G( j) | 20lg 2T 2 1
arctanT
当=0时,L()=0dB, =0, 曲线起始于坐标原点;当=1/T时, L()=-3dB, =-45;
自动控制原理
30
5-4 频域稳定性判据
一、映射定理
闭环特征函数 F(s)=1+G(s)H(s)
T
如果τ>T,则∠G(j)>0°,极坐标曲线在第Ⅰ象限变化;如果τ<T, 则∠G(j)<0°,极坐标曲线在第Ⅳ象限变化,如图所示。
自动控制原理
16
5.3.2 对数坐标图
通过半对数坐标分别表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图形, 称为对数坐称图或波德(Bode)图。
1.对数坐标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由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两部分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C(s) G(s)
R(s)
假定输入信号r(t)为
r(t) Asint
R(s) L[ Asint] A
A
s 2 2 (s j)(s j)
自动控制原理
7
G(s)
K (s z1 )(s z2 )(s zm ) (s s1 )(s s2 )(s sn )
nm
2j
AG( j) sin(t )
B sin(t )
G( j ) G( j ) e jG( j) G( j) e j
即
G( j) G(s) s j
这里的结论同RC网络讨论的结果是一致的。
自动控制原理
10
5.3 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
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极坐标图、对数坐 标图和对数幅相图,现分述如下。
所以K=10。因此,所求开环传递函数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 什么是系统的频率响应?什么是幅频特性?什么是相频特性?什么是频率特性?答对于稳定的线性系统,当输入信号为正弦信号时,系统的稳态输出仍为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只是幅值和相位发生了改变,如图5-1所示,称这种过程为系统的频率响应。
图5-1 问5-1图称为系统的幅频特性,它是频率的函数;称为系统的相频特性,它是频率的函数:称为系统的频率特性。
稳定系统的频率特性可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
5-2 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是什么?试证明之。
证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相应系统的频率特性为,即将传递函数中的s用代替。
证明如下。
假设系统传递函数为:输入时,经拉氏反变换,有:稳态后,则有:其中:将与写成指数形式:则:与输入比较得: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所以是频率特性函数。
5-3 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有几种方法?简述每种表示方法的基本含义。
答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一般有3种方法。
⑴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奈奎斯特曲线或极坐标图)。
它以频率为参变量,以复平面上的矢量来表示的一种方法。
由于与对称于实轴,所以一般仅画出的频率特性即可。
⑵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图)。
此方法以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两条曲线来表示系统的频率特性。
横坐标为,但常用对数分度。
对数幅频特性的纵坐标为,单位为dB。
对数相频特性的纵坐标为,单位为“。
”(度)。
和都是线性分度。
横坐标按分度可以扩大频率的表示范围,幅频特性采用可给作图带来很大方便。
⑶对数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尼柯尔斯曲线)。
这种方法以为参变量,为横坐标,为纵坐标。
5-4 什么是典型环节?答将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基于根的形式进行因式分解,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称为典型环节。
①比例环节k(k>0) ;②积分环节;③微分环节s;④惯性环节;⑤一阶微分环节;⑥延迟环节;⑦振荡环节;⑧二阶微分环节 ;⑨不稳定环节。
典型环节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是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绘制的基础,为了使作图简单并考虑到工程分析设计的需要,典型环节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常用渐近线法近似求取。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1、基本内容和要点(l)频率特性系统的稳态频率响应,频率响应的物理概念及数学定义;求取频率特性的分析法和实验法。
(2)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比例、惯性、积分、微分、振荡、延迟环节的频率特性和对数频率特性。
非最小相位环节的频率特性。
(3)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研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意义。
单环系统开环对数频率持性的求取与绘制。
最小相位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间的对应关系。
(4)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幅角定理。
S平面与F平面的映射关系。
根据开环频率特性判别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奈氏判据。
奈氏判据在多环系统中的应用和推广。
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相角与增益稳定裕量。
(5)二阶和高阶系统的频率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指标。
系统频率域性能指标。
二阶和高阶系统暂态响应性能指标与频率域性能指标间的解析关系及近似关系。
(6)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开环频率特性与闭环频率特性间的解析关系。
用等M圆线从开环频率特性求取闭环频率特性。
用尼氏图线从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求取闭环频率特性。
2、重点(l)系统稳态频率响应和暂态时域响应的关系。
(2)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最小相位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特点。
(3)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和稳定裕量。
5-1引言第三章,时域分析,分析系统零、极点与系统时域指标的关系;典型二阶系统极点或和n与时域指标tp、和t、tr及稳态误差等的关系,及高阶系统的近似指标计算;第四章,根轨迹分析,研究系统某一个参数变化对系统闭环极点的影响;本章讨论系统零、极点对系统频率域指标的关系,频域指标又分开环频域指标和闭环频域指标,它们都是在频域上评价系统性能的参数。
频域分析是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析方法。
5-2频率特性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定理:设线性定常系统G()的输入信号是正弦信号某(t)某int,在过度过程结束后,系统的稳态输出是与输入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其幅值和相角都是频率的函数,即为c(t)Y()in[t()]。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自动控制原理(双语教材)(第2版)-摆玉龙-清华大学出版社
Lecture 5 Frequency Responses (2)
Control Engineering 2006/2007
The frequency response i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system's response to sinusoidal [ˌsɪnə'sɔɪdəl] inputs at varying frequencies. The output of a linear system to a sinusoidal input is a sinusoid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with a different magnitude and phase. The frequency response is defined as the magnitude and phas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put and output sinusoids.
自动控制原理
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1
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5.1 引言 5.2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5.3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及特性曲线的绘制 5.4 频域稳定判据及稳定裕量 5.5 频率特性与控制系统性能的关系 5.6 MATLAB在本章中的应用
2
The overall purpose of the chapter.
(1)频率特性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以将系统参 数、系统结构变化和系统性能指标统一进行研究。
5
5.1 引言
(2)频率特性法的计算量较小,一般可采用近似的作图
方法,简单、直观,易于工程技术领域使用。
(3)可以采用实验的方法求出系统或元件的频率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
如同收音机、电视机一样,任一系统的频率响应反映系统的频率特性,体现系统的控制性能。
系统频率特性物理意义明确。应用频率特性分析研究系统性能的方法称为频域分析法。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兼顾动态响应和噪声抑制的要求,可以拓展应用于非线性系统。
频率特性定义
分别称为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系统数学模型间的关系
控 制 系 统
傅氏变换
拉氏变换
g(t)
数学建模
例5.1-1
图示系统,设输入为r(t)=sin(5t),计算系统的频率响应和稳态误差。
当
1
2
3
4
5
6
7
8
9
10
20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0.301
0.477
0.602
0.699
0.788
0.845
0.903
0.954
1
十倍频程
两倍频程
0.1
0.2
200
十倍频程
十倍频程
对数坐标的单位长度
⑶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纵坐标: ,线性刻度,单位为分贝(dB) 横坐标:ω ,对数刻度,单位为弧度/秒(rad/s)
绘制一阶系统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解:系统频率特性为
且有
即
复平面上位于第Ⅳ象限圆心为(1/2,j0),半径为1的半圆。
箭头表示随ω增加,曲线的运动方向
2.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对数坐标图、伯德(Bode)图)
⑴ 频率特性的常用对数函数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_自动控制原理
X G(-j )X d 1 G(s) 2 (s j ) S -j 2 2j s X G(j )X d 2 G(s) 2 (s - j ) S j 2 2j s G(j ) | G(j ) | e j G(-j ) | G(-j ) | e - j | G(j ) || G(-j ) |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1 频率响应及其描述
一.频率特性 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a.RC网络
右图所示的RC 网络的微分方程为
0 T dU dt U 0 U i
R UI C U0
式中
T RC 则
U 0 (S) U i (S)
1 TS 1
设 U i Asin t U 0 (S)
说明: 1.在稳态求出的输出信号 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是 的非 线性函数, 称为幅频特性 Y/X | j ) | 2.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 相位差是的非线性函数 ,称 为相频特性 .它描述在稳态情况下 ,当系统输入不同频率 的谐波信号时 , 其相位产生超前 ( 0 )或滞后( 0 )的 特性. 3.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总 称为频率特性 , 记为 G(j ) G(j ) e jG(j ) 4.频率特性的求取 G(j ) G(s) s j
X(t) xsint Y(S)
B( s ) x ( s s1 )( s s2 ) ( s sn ) (s j )(s - j ) d1 d2 c1 cn s j s j s s1 s sn
y(t) d1e - jt d 2e jt c1e s1t c n e sn t 对于稳定系统 ,由于极点S1 , S2 , , Sn都有负实部 , 所以当t 时 y ss ( t ) d1e jt d 2e jt
《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 第05#1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用,它也是经典控制理论中的重点内容。
本章主要学习内容如下: 5.1 频率特性
5.2 典型环节和开环系统频率特性
5.3 频域稳定判据
5.4频域稳定裕度
5.5 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5.1 频率特性的一般概念
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以图示的RC滤波网络为例,建立频
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R i(t) C
②实验方法
(原理后续介绍)
三种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
频率特性也是描述系统的一种动态数学模型。
与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一样,也表征了系统的运动
规律。
例1 已知系统传递函数 G ( s)
1 ,输入正弦信号 s 1 r (t ) 3sin(2t 30) ,求稳态输出响应 Css (t ) ?
G ( j ) G ( j ) e jG ( j ) 指数形式:
G ( j ) G ( j ) e jG ( j ) U ( ) jV ( ) 实部和虚部形式:
实频特性: 虚频特性:
U () A() cos () V () A( ) sin ( )
(1)频率特性的定义
频率特性:零初始条件下,输出信号与输入信 号的傅氏变换之比,用 G( j) 表示。
C ( j ) G ( j ) G ( s) |s j R( j )
A( ) G ( j ) C ( j ) R ( j )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 ) G( j )
率的关系曲线;对数相频特性则是相角∠ G(j)
和频率的关系曲线。
伯德图是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出来的。横坐
标采用对数刻度,纵坐标采用线性的均匀刻度。
在绘制伯德图时,为了作图和读数方便,常将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4.还可以推广到研究某些非线性系统。
时域分析法与频域分析法比较:
时域分析法是分析控制系统的直接方法,比较直观、 精确。当往往需要求解复杂的微分方程。 频域分析法是一种图解分析法。它依据系统的又一种 数学模型——频率特性,利用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之间的 对应关系,间接地揭示系统的暂态特性和稳态特性,简单 迅速地判断某些环节或者参数对系统的暂态特性和稳态特 性的影响,并能指明改进系统的方向。也是一种工程上常 用的方法。
2 0.707 2
时,谐振峰值 M r 1 。
2 , (0, r ), 0 2 0 2 , ( , ), r 2
4.无谐振时
2 1, (0, ), 2
A( )
1
2 2 2 1 2 4 2 n n 2
参见《信号与系统》
频域分析法的基本介绍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反映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的性能, 是系统的一种数学模型。 •应用频率特性来研究线性系统的经典方法称为频域分析法。 频域分析法具有以下特点:
1.控制系统及其元部件的频率特性可以运用分析法或者实验 法获得,并可用多种形式的曲线来表示,因而系统分析和控 制器设计可以应用图解法进行。
4.系统的开环幅相曲线(Nyquist图)
5.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bode图) 6.传递函数的频域实验确定
7.延迟环节和延迟系统
重点掌握最小相位情况的各个知识点,非最小相位情况的考试不考,考研可能考。
1.典型环节
2.最小相位环节的频率特性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重点与难点一、基本概念1.频率特性的
·145·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重点与难点一、基本概念 1. 频率特性的定义设某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稳态分量为同频率的正弦函数,其振幅与输入正弦信号的振幅之比)(ωA 称为幅频特性,其相位与输入正弦信号的相位之差)(ωϕ称为相频特性。
系统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之间有着以下重要关系:ωωj s s G j G ==|)()(2. 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用曲线来表示系统的频率特性,常使用以下几种方法:(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又称奈奎斯特(Nyquist )曲线或极坐标图。
它是以ω为参变量,以复平面上的矢量表示)(ωj G 的一种方法。
(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又称伯德(Bode )图。
这种方法用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横坐标为ω,按常用对数lg ω分度。
对数相频特性的纵坐标表示)(ωϕ,单位为“°”(度)。
而对数幅频特性的纵坐标为)(lg 20)(ωωA L =,单位为dB 。
(3)对数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又称尼柯尔斯曲线。
该方法以ω为参变量,)(ωϕ为横坐标,)(ωL 为纵坐标。
3.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及最小相位系统 (1)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1)(+=Ts s G 其频率特性 11)()(+===j T s G j G j s ωωω·146·对数幅频特性 2211lg20)(ωωT L +=(5.1)其渐近线为⎩⎨⎧≥-<=1 )lg(2010)(ωωωωT T T L a (5.2) 在ωT =1处,渐近线与实际幅频特性曲线相差最大,为3dB 。
对数相频特性)(arctg )(ωωϕT -= (5.3)其渐近线为⎪⎩⎪⎨⎧≥︒-<≤+<=10 90101.0 )lg(1.0 0)(ωωωωωϕT T T b a T a (5.4)当ωT =0.1时,有b a b a -=+=1.0lg 0 (5.5)当ωT =10时,有b a b a +=+=︒-10lg 90 (5.6)由式(5.5)、式(5.6)得︒=︒-=45 45b a因此:⎪⎩⎪⎨⎧≥︒-<≤︒-<=10 90101.0 )10lg(451.0 0)(ωωωωωϕT T T T a (5.7)(2)振荡环节: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0 121)(22<<++=ξξTs S T s G·147·其频率特性)1(21|)()(22ωωξωωT j Ts s G j G j s -+=== 对数幅频特性2222224)1(lg 20)(ωξωωT T L +--= (5.8)其渐近线为⎩⎨⎧≥-<=1)lg(4010)(ωωωωT T T L a (5.9) 当707.0<ξ时,在221ξω-=T 处渐近线与实际幅频特性曲线相差最大,为2121lg20ξξ-。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最小相位环节:
特点:某个参数的符号相反
除积分微分外,最小相位环 节有对应的非最小相位环节
非最小相位环节:
非最小相位环节和与之相对 应的最小相位环节的区别在 于其零极点在s平面的位置。
不稳定环节
设有两个系统
1 Ts G1 ( s ) 1 10Ts
和
1 Ts G2 ( s) 1 10Ts
1 典型环节 根据零极点,将开环传递函数的分子和分母多项式分解 成因式,再将因式分类,得到典型环节。 开环系统可表示为若干典型环节的串联形式
设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为
幅值相乘, 相角相加
则系统开环频率特性
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为组成系统的各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合成 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
A 1 U o (s) [U i ( s ) Tuo 0 ] 代入 U i ( s ) L[ A sin t ] 2 s 2 Ts 1
U o ( s) Tu 1 A A [ 2 Tuo 0 ] o 0 再由拉氏逆变换 Ts 1 s 2 (Ts 1)(s 2 2 ) Ts 1
(1)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Nyquist图,极坐标图)
将频率特性表示为复平面上的向量,其长度为A(ω) , 向量与正实轴夹角为 (ω),则ω变化时,相应向量的矢端 曲线即为幅相曲线。
G( jω)=A(ω)e j(ω) ,G(-jω)=A(ω)e -j(ω)
A(ω)偶, (ω)奇
ω:0→+∞和ω:0→ -∞的幅相曲线关于实轴对称 只绘制ω从零变化至+∞的幅相曲线。 用箭头表示ω增大时幅相曲线变化方向 对于RC网络 G ( j )
j
cos j sin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6
5.6 控制系统的频域校正方法
控
结合校正装置,简要介绍串联校正的设计方法。常
制 原
用校正装置分为无源和有源两大类。
理 1. 串联无源校正 包括无源超前、无源滞后和无源滞
后-超前校正三种。无源校正网络由电阻、电容构成。
⑴ 串联无源超前校正
超前校正网络实现形式
Gc
(s)
U U
c r
( (
s s
) )
a4
制 校验相角裕度
原 理
m
arctan
a 21 a=源自arctan3 4
=36.9
=180 +(c)+m 180 167.2 36.9 49.7
达到相角裕度的要求。由于选择超前校正,校正后开
环幅相曲线与负实轴仍无交点,故幅值裕度无穷大,
自然满足要求。
再由
m
T
1 a
=4.4
T 0.114 s
串联超前校正设计步骤
R(s)
K C(s)
例5.6-1 图示反馈系统
-
s(s 1)
要求系统在 r(t)=t 1(t) 时,
稳态误差 e ss 0 .1 ra d ,截止频率 c 4 .4 ra d / s 相角
裕度 4 5 幅值裕度 h d B 1 0 d B ,试设计串联无
源超前网络。
5
Page: 5
自 解:① 设计开环增益,满足稳态要求
动
控 未校正系统为Ⅰ型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由
制
1
原 理
ess K 0.1
K 10
T 为a的减函数 m 为a的增函数
② 校验待校正系统频域指标 由 L(m) 为a的增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 A(ω ) 求导并令等于零,可解得 A(ω ) 的极值对应的频率 ω r 。
ω r = ω n 1 2ζ 2
该频率称为谐振峰值频率。可见,当 ζ = 当ζ
> 1 2
s = jω
G( jω) =| G( jω) | e
j∠G( jω)
= A(ω)e
j (ω)
G( jω) = G(s) |s= jω
G( jω) = G(s)|s= jω =| G( jω)| e j∠G( jω) = A(ω)e j(ω)
A A j (ω ) k1 = G( jω ) e k2 = G( jω ) e j (ω ) 2j 2j
可以作为系统模型
G( jω) = G(s) |s= jω = G( jω) e j(ω)
定义 幅频特性
A(ω ) =| G( jω ) |
(ω ) = ∠G ( jω )
它描述系统对不同频率输入信号在稳态时的放大特性; 它描述系统对不同频率输入信号在稳态时的放大特性; 相频特性
它描述系统的稳态响应对不同频率输入信号的相位移特性; 它描述系统的稳态响应对不同频率输入信号的相位移特性;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可在复平面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向量 G ( jω ), 频率特性。 频率特性 G ( jω ) = A(ω )e j (ω ) ,它也是 ω 的函数。G( jω) 称为频率特性 还可将 G ( jω ) 写成复数形式,即
A(ω ) = 1 1 + T 2ω 2 ,
G (s) =
1 Ts + 1
G ( jω ) =
1 jT ω + 1
(ω ) = tg 1T ω
幅频特性 L(ω) = 20log A(ω) = 20log K 20log 1+ T 2ω2 低频段:当Tω << 1时,ω 高频段:当 Tω >> 1时, ω
一、极坐标频率特性曲线(奈魁斯特Nyquist曲线) 极坐标频率特性曲线(奈魁斯特Nyquist曲线) Nyquist曲线 它是在复平面上用一条曲线表示ω 由 0 → ∞ 时的频率特性。 即用矢量 G ( jω ) 的端点轨迹形成的图形。 ω 是参变量。在曲线 的上的任意一点可以确定实频、虚频、幅频和相频特性。 由于 | G ( jω ) |是偶函数, 所以当 ω 从 ∞ → 0 和 0 → ∞ 变化时,奈魁 斯特曲线对称于实轴。
G ( jω ) = P(ω ) + jQ(ω ) 这里 P(ω ) = Re[G ( jω )] 和 Q(ω ) = Im[G( jω )] 分别称为系统的实
频特性和虚频特性。
例:
K G (s) = Ts + 1
求T、K的值 、 的值
r(t) = sin t
2 c (t ) = sin(t 45o ) 2
K G ( jω ) = 1 + jT ω
A(ω ) =
K 1 + ω 2T 2
ω =1
由相频特性可得, 由相频特性可得,T=1 由幅频特性可得, 由幅频特性可得,K=1
(ω ) = arctan T ω
二、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法 极坐标频率特性曲线(又称奈魁斯特曲线)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又称波德图) 对数幅相特性曲线(又称尼柯尔斯图)
> 0 L(ω ) = 20 lg K = 常数 = = 0 < 0
K >1 K =1 K <1
相频特性:
log ω
0° (ω ) = ∠ K = 180° K ≥0 K <0
(ω )
180°
K ≥0
K <0
180°
K 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 ⒉ 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G ( s ) = s π K (ω) = tg1(ω /0) = A(ω) =
1 ω = ω o = 处,为 T
max = 20log 1 + T 2ω0 ≈ 3(dB)
1 10T 1 5T 1 2T 1 T 2 T 5 T 10 T
2
相频特性: 相频特性:
(ω ) = tg 1Tω
当 ω = 0时, (0) = 0; 当 ω = 1 / T 时, (1 / T ) = 45o ; 当 ω = ∞ 时, ( ∞ ) = 90 o 。
ω =0
Q(ω )
A(ω ) (ω ) ω =∞
ω
P(ω )
G(s) =
s +1 s2 + s +1
num=1; den=[1 1]; nyquist(num,den)
K 例 G (s) = Ts + 1
取两个特殊点: 取两个特殊点:
K G ( jω ) = 1 + jT ω
A(ω ) =
K 1 + ω 2T 2
∑
n
i =1
ki s si
Aω(s + jω) AG( jω) k1 = C(s)(s + jω) |s = jω = G(s) = (s + jω)(s jω ) s = jω 2j
Aω ( s jω ) k 2 = C ( s )( s jω ) |s = jω = G ( s ) ( s + jω )( s jω ) AG ( jω ) = 2j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率法分析
提示: 提示: 信号的分解: 信号的分解:信号可分解为三角函数的线 性组合(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 性组合(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 基本信号: 基本信号:正弦信号 特点: 特点: 1. 图解法,计算量小 图解法, 2. 物理意义明确,可实验测定 物理意义明确, 3. 可兼顾系统动态特性与噪声抑制 4. 可适用于某些非线性系统 频率特性
1/T
1/ T
L(ω) ≈ 0
L(ω) ≈ 20log Tω = 20logω 20logT
这是一条斜率为 斜率为-20dB/Dec的直线 斜率为 的直线 低频高频渐近线的交点为: log K = 20 log K 20 log Tω , 20
1 Tω = 1, ω o = ,称为转折频率或交接频率。 T
(ω ) = arctan T ω
(ω) = 0
ω =0
A(ω) = K
ω =∞
A(ω) = 0
(ω) = 90
o
jω
σ
二、对数频率特性曲线(波德Bode图)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波德Bode图 Bode 它由两条曲线组成: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波德图坐标(横坐标是频率,纵坐标是幅值和相角)的分度: 横坐标分度: 横坐标分度:它是以频率 ω 的对数值 log ω 进行分度的。所以 横坐标(称为频率轴)上每一线性单位表示频率的十倍变化, 称为十倍频程(或十倍频),用Dec表示。如下图所示:
c (t ) = k1e
jω t
+ k2 e
jω t
A G ( jω ) e j (ω t + ) e j (ω t + ) = 2j
= A G ( jω ) sin(ω t + (ω ))
正弦信号作用下线性时不变系统稳态响应是同频的正弦信号
G ( jω )
:反映幅值衰减
(ω ) :相移
渐近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1 20T
1 10T
1 5T
1 2T1 Tຫໍສະໝຸດ 2 T5 T10 T
20 T
图中,红、绿线分别是低频、高频渐近线,蓝线是实际曲线。
波德图误差分析(实际频率特性和渐近线之间的误差): 波德图误差分析(实际频率特性和渐近线之间的误差): 当ω ≤ ω o 时,误差为: 1 = 20 log 1 + T 2ω 2 当ω > ω o 时,误差为: 2 = 20 log 1 + T 2ω 2 + 20 log Tω 最大误差发生在
2
讨论 0 ≤ ζ ≤ 1时的情况。当K=1时,频率特性为:
1 G ( jω ) = (1 T 2ω 2 ) + j 2ζωT
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A(ω ) =
1
(1 T 2ω 2 ) 2 + ( 2ζωT ) 2 2ζωT (ω ) = tg 1 1 T 2ω 2
L 对数幅频特性为: (ω ) = 20 log A(ω ) = 20 log (1 T 2ω 2 ) 2 + (2ζωT ) 2
本章主要内容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特性曲线的绘制 性能指标的求取:稳定性与动态性能指标 频域分析方法
5-2 频 率 特 性
一、基本概念
C (s) G (s) = R (s)
r(t) = Asinωt
k1 k2 = + + s + jω s jω
Aω R(s) = 2 2 s +ω
Aω C ( s) = 2 G(s) 2 s +ω
由图不难看出相频特性曲线在半对数坐标系中对于( ω0, -45°) 点是斜对称的,这是对数相频特性的一个特点。当时间常数T 变化时,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的形状都不变,仅仅是 根据转折频率1/T的大小整条曲线向左或向右平移即可。而当 增益改变时,相频特性不变,幅频特性上下平移。
K Kω n = 2 振荡环节的频率特性: ⒋ 振荡环节的频率特性: G ( s ) = 2 2 T s + 2ζTs + 1 s + 2ζω n s + ω n 2
低频段渐近线: Tω << 1时,L(ω ) ≈ 0 高频段渐近线: Tω >> 1时,L(ω ) ≈ 20 log (T 2ω 2 ) 2 = 40 log Tω 1 两渐进线的交点 ω o = 称为转折频率。斜率为-40dB/Dec。 T
2ζωT 相频特性: (ω ) = tg 1 T 2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