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边缘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算力行业发展历程分析报告
算力行业发展历程分析报告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算力行业的起源(一)早期的算力需求与萌芽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应用的拓展,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
早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如美国的ENIAC和中国的银河一号等,这些计算机虽然体积庞大、运算速度较慢,但为后来的算力行业奠定了基础。
1、军事与科研驱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军事领域的弹道计算和核武器设计等。
此时期的计算机都是定制化的,算力资源非常有限。
2、商业应用的初步尝试:到了60年代,随着计算机成本的降低,一些大型企业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业务管理,算力需求逐渐从军事领域向商业领域延伸。
(二)算力行业的形成与发展70年代至8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体积不断缩小,性能不断提升,个人电脑时代来临。
1、个人电脑时代:70年代末,随着AppleI和IBMPC等个人电脑的推出,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
这些个人电脑不仅提升了个人用户的计算能力,也催生了一批软件和应用开发者,他们对算力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算力行业的发展。
2、互联网与数据中心兴起:90年代开始,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数据和信息交流变得日益频繁。
数据中心作为存储和处理这些数据的重要场所,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这一时期,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算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云计算与AI推动算力行业进入新阶段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年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使算力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云计算的普及: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集中管理,并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
这种模式下,用户无需购买和维护昂贵的硬件设备,只需按需付费使用云服务提供商的计算资源。
云计算的普及大大降低了算力的获取门槛,推动了算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边缘计算研究报告
華辰資本CELESTIAL CAPITAL专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创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2018年,在中国经济周期、产业周期、资本周期与政治周期四重叠加的特殊时期,本着“深耕产业、协同发展、价值驱动、重度赋能”的愿景,华辰资本(“华辰”)应运而生,致力成为中国最专业的创新型投资机构。
华辰资本总部位于中国最具发展活力与科技创新的深圳,专注于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通过扎实的体系化产业研究与理解能力,以产业研究、投资银行、战略咨询、产业基金等模式,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提供企业融资、战略视野、市场协同,价值管理、供应链管理、资源整合等产业赋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究产业上游半导体器件1.半导体2.射频3.传感器通信器件4.无线模块5.光纤光缆6.光模块7.基站天线产业中游通信网络8.核心网网规网优及解决方案9.SDN/NFV解决方案10.网规网优产业下游通信应用11.5G通信12.卫星通信13.运营商14.室内分布技术应用15.云计算16.大数据17.人工智能18.边缘计算19.区块链20.AR/VR21.网络安全行业应用22.物联网23.智慧城市24.工业互联网25.车联网26.自动驾驶27.智能终端目录一、产业分析 (04)◼基本概况◼参考架构◼主要特点◼关键技术◼云计算VS. 边缘计算◼发展历程◼产业构成◼应用场景◼演进趋势二、市场分析 (16)◼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三、企业分析 (20)◼亚马逊AWS Greengrass◼华为OceanConnect◼网宿科技一、产业分析图1 边缘计算成为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间的重要桥梁资料来源:ECC 、AII 、Open Automation Software、华辰资本整理基本概况1.定义: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是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等核心能力的分布式开放平台。
通信行业研究周报:边缘计算、智能集成赋能智能制造软硬件融合
边缘计算、智能集成赋能智能制造软硬件融合通信行业1、智能制造周专题:边缘计算、智能集成赋能智能制造软硬件融合信息化:数字化工业软件系统是核心,定制化国产软件竞争格局强化数字化工业软件系统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核心,在研发设计、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业务管理的细分领域,标准化的软件并不能适应工业制造领域分散的特点。
在国内市场,技术换代、快速响应的的国产定制化软件市占率不断提高,相较国际厂商标准化软件具备本土优势。
制造转型:设计和服务两大方向,提高技术换代效率和快速响应能力是关键设计和服务是新智能制造转型的两大方向,传统设计制造的串行模式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灵活性、效率不高,无法对技术更新换代和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响应。
设计和服务作为现代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两端,附加值最高,因此新一轮工业革命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两大主要方向是个性化的设计和差异化的服务。
软硬件: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新兴技术为制造信息化保驾护航在整个工业软硬件领域,全球范围内制造业“智能制造”的产业升级下,提高企业数据处理效率的边缘计算、促使企业多业务交互的智能制造集成技术应运而生、帮助企业智能化决策的数字孪生,催生新的产业体系来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
相关受益标的包括边缘计算:紫光股份、星网锐捷;智能集成:中控技术、赛意信息、汉德信息等;数字孪生:能科股份等。
2、本周投资逻辑及相关标的2.1、短期低估值、业绩确定性的行业龙头仍然是市场关注重点,关注TCL科技、中国联通、航天信息、金卡智能等,受益标的包括中天科技、爱施德等。
2.2、长期标的及观点:1)国内公募REITs试点推进重点关注光环新网、沙钢股份(钢铁行业联合覆盖)等自有数据中心物业资产的估值提升。
2)受益于5G承载网建设,业绩稳健,估值提升:紫光股份评级及分析师信息行业评级:推荐行业走势图[Table_Author]分析师:宋辉邮箱:*****************.cnSAC NO:S1120519080003分析师:孙远峰SAC NO:S1120519080005TCL科技华西通信&电子联合覆盖分析师:刘菁SAC NO:S1120519110001金卡智能华西通信&机械联合覆盖分析师:刘泽晶SAC NO:S1120520020002紫光股份航天信息华西通信&计算机联合覆盖分析师:杨睿SAC NO:S11205200500032中恒电气华西通信&电气设备联合覆盖海格通信华西通信&军工联合覆盖沙钢股份华西通信&钢铁联合覆盖分析师:柳珏廷邮箱:***************.cnSAC NO:S1120119060016-4%4%12%21%29%37%2019/082019/112020/022020/052020/08通信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周报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周报(计算机行业联合覆盖)、烽火通信等;3)受益于流量拉动,持续稳健成长:亿联网络、光环新网、天孚通信、星网锐捷等;4)低估值,基本面持续同比或环比改善:航天信息(计算机行业联合)、海格通信、金卡智能(机械行业联合覆盖)、TCL科技(电子行业联合覆盖)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发展研究报告-第1篇
无代码/低代码开发的兴起
为了加速应用开发和简化开发流程,无代码/低代码平台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这些平台允许 非技术人员利用图形化界面快速开发和部署应用,减少了对专业开发者的依赖,同时大大 提高了开发效率和灵活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主要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主要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早期计算机与操作系统的诞生
主要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大数据与云计算时代的到来
随着数据量的急剧增长,如何存储、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成为研究的热点。大数据技术如 Hadoop和Spark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云计算如AWS、阿里云等提供了可扩展的、按需 支付的计算资源,进一步推动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的广泛性。
量子计算与后摩尔时代
摩尔定律预测的传统晶体管缩小的速度开始放缓,而量子计算为计算机科学打开了新的研 究领域。量子比特和超级位置为解决一些传统计算机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性,而后 摩尔时代的技术,如新型材料和3D集成电路,也在努力寻求超越传统芯片的性能提升。
未来十年行业预测与挑战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演进
VR和AR技术正经历快速的发展,预计将在教育、医疗、游戏等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但其 发展也伴随着技术瓶颈、硬件成本高及人机交互体验优化等问题。
5G与后5G时代
5G技术已开始大规模部署,为各行业提供了更高的网络速度和更低的延迟。在后5G时代, 网络将更加智能,支持大规模的设备连接。但这也带来了如何确保网络安全、优化频谱利 用率等挑战。
职业技能认证与认证机构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持续发展,行业内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职业技 能认证作为证明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一种方式,得到了广大从业者和雇主的认可。全 球范围内,有多个知名的计算机技能认证机构,如Cisco、Microsoft、Oracle等, 提供各类专业认证。这些认证不仅为个人提供了展现自己能力的途径,也为雇主提 供了选拔人才的参考。
工业边缘计算网关市场调研报告-主要企业、市场规模、份额及发展趋势
工业边缘计算网关市场报告主要研究:工业边缘计算网关市场规模:产能、产量、销售、产值、价格、成本、利润等工业边缘计算网关行业竞争分析:原材料、市场应用、产品种类、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下游市场分析、供应链分析、主要企业情况、市场份额、并购、扩张等工业边缘计算网关是一种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物联网设备,主要用于工业环境下的数据处理和通信。
工业边缘计算网关通过在数据产生的地方即工业现场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减少数据传输到云端带来的延时和网络负担。
它配备多种通信接口,如以太网口、串口、DI/DO口等,使其能够连接和控制各种工业设备和传感器。
这使得工业边缘计算网关适用于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等多个领域。
2023年全球工业边缘计算网关市场规模大约为67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将达到118亿元,2024-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7%。
全球工业边缘计算网关(Industrial Edge Computing Gateway)主要厂商分布在中日和欧美地区,核心厂商有DELL、HPE、Cisco、华为等,前四大厂商占有全球大约35%的份额。
北美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占有大约32%份额,之后是欧洲和中国,分别占有27%和21%的市场份额。
就产品类型而言,嵌入式是最大的细分,占有大约57%的份额,同时就应用领域来说,工业边缘计算网关主要应用于制造业,该领域市场份额占比约46%。
(Win Market Research)辰宇信息报告分析工业边缘计算网关行业竞争格局,包括全球市场主要厂商竞争格局和中国本土市场主要厂商竞争格局,重点分析全球主要厂商工业边缘计算网关产能、销量、收入、价格和市场份额,全球工业边缘计算网关产地分布情况、中国工业边缘计算网关进出口情况以及行业并购情况等。
针对工业边缘计算网关行业产品分类、应用、行业政策、产业链、生产模式、销售模式、行业发展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和进入壁垒也做了详细分析。
2019大数据行业研究报告
2019大数据行业研究报告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
2019 年,大数据行业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应用和趋势。
本报告将对 2019年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一、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背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移动设备等技术的普及,数据的产生和积累速度呈指数级增长。
这些海量的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企业和组织纷纷意识到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析和利用,可以获得竞争优势、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决策质量。
同时,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大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使得大数据的应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此外,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也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推动了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安全保护。
二、2019 年大数据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情况2019 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了_____亿美元,同比增长_____%。
其中,美国、中国、欧洲等地区是大数据市场的主要贡献者。
在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超过_____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从行业应用来看,金融、电信、零售、医疗等领域是大数据应用的重点领域。
金融行业利用大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反欺诈和精准营销;电信行业通过大数据优化网络资源配置、提升客户服务质量;零售行业借助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推荐、库存管理和市场预测;医疗行业依靠大数据进行疾病防控、药物研发和医疗质量管理。
三、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创新1、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分布式存储系统如 Hadoop 生态系统的 HDFS、NoSQL 数据库如MongoDB、Cassandra 等在 2019 年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解决了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快速处理问题。
同时,基于内存计算的技术如 Spark 不断优化,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2、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的结合更加紧密,为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
5G+MEC边缘计算服务及CPE无线局域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5G+MEC边缘计算服务及CPE无线局域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背景 (3)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3)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2 项目建设的意义 (4)三、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4)四、项目建设内容 (5)4.1建设目标 (5)4.2项目主要内容 (6)4.3技术标准 (10)五、进度计划 (10)六、费用估算 (11)七、项目招标方案 (11)八、效益分析 (11)8.1 经济效益 (11)8.2 社会效益 (12)九、风险分析 (12)十、结论 (12)一、项目背景近年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和讨论的热点。
5G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驱动力。
一方面以长期演进技术为代表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已全面商用,对下一代技术的讨论提上日程;另一方面,移动数据的需求爆炸式增长,现有移动通信系统难以满足未来需求,急需研发新一代5G系统。
随着5G网络的发展,5G应用被广泛深入,XXX对于智能制造5G+MEC边缘计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办公楼等区域采用CPE无线局域网上网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XXX无线网络为各自私接路由器,无线信道相互干扰,无法满足无缝漫游等功能。
由于没有集中共享管理,一方面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上网体验不好,另一方面管理较为混乱。
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采用CPE无线局域网模式进行无线覆盖,保证员工一次登录、自动漫游的高速上网体验。
项目建成后,将保障XXX的各类信息化系统(如ERP、OA、MES等)的稳定运行,并为XXX后续的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中共中央政治局2020年2月19日召开会议,提出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
2、工信部2020年2月22日召开加快推进5G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3、2020年12月28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4G网络,5G产业整体实力跻身全球高端。
数据中心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数据中心行业分析研究报告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了支撑全球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
从云计算到大数据分析,从人工智能到物联网,几乎所有的前沿技术都依赖于数据中心的强大计算和存储能力。
本文将对数据中心行业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市场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数据中心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推动了对数据中心服务的需求。
全球范围内,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不断增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和存储需求。
在技术方面,数据中心不断采用新的技术来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和增强可靠性。
例如,虚拟化技术使得服务器资源能够更高效地利用,云计算技术则为企业提供了灵活的计算和存储服务,降低了企业的 IT投入成本。
同时,绿色节能技术也在数据中心得到广泛应用,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从地域分布来看,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是数据中心的主要市场。
其中,亚太地区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其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带动了对数据中心的巨大需求。
二、数据中心行业的市场趋势1、云计算的主导地位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如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 和谷歌云等在数据中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其业务迁移到云端,以获得更灵活、可扩展和成本效益更高的解决方案。
这将进一步推动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发展,并促使传统数据中心向云服务转型。
2、边缘计算的兴起随着物联网和 5G 技术的发展,边缘计算成为了新的趋势。
边缘计算将数据处理和存储推向更靠近数据源的地方,减少了数据传输的延迟,提高了应用的响应速度。
这将带动边缘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与集中式数据中心形成互补。
3、数据中心的规模化和智能化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竞争力,数据中心正在朝着规模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自动化运维、优化能源管理和提高安全性。
边缘计算研究报告
边缘计算研究报告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推动着计算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边缘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正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
它的出现为解决传统云计算模式在某些场景下的局限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简单来说,边缘计算就是将计算能力从遥远的数据中心下沉到更接近数据源和用户的地方,从而实现更快速的数据处理和更低的延迟。
边缘计算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大量普及,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
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往往具有实时性和本地化的特点,如果将所有数据都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网络带宽压力,还可能导致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医疗监控等领域,毫秒级的延迟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此外,一些应用场景对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要求极高,不适合将数据上传到云端。
边缘计算可以在本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只将必要的结果上传到云端,有效保护了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在工业领域,边缘计算可以实现工厂设备的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
通过在设备端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可以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
在智能交通领域,边缘计算可以用于实时的交通流量监测和智能信号灯控制。
通过在路边的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上进行边缘计算,可以快速处理交通数据,实现信号灯的智能调控,缓解交通拥堵。
在医疗领域,边缘计算可以支持移动医疗设备的实时数据处理,如远程监护、急救诊断等。
在智能家居领域,边缘计算可以让智能家电更加智能和高效,实现本地的快速响应和控制。
为了实现边缘计算,需要一系列的关键技术支持。
边缘计算及建设方案
边缘计算及建设方案目录1. 边缘计算概述 (3)1.1 定义与特点 (3)1.1.1 边缘计算定义 (5)1.1.2 与传统云计算的对比 (6)1.2 发展历程 (8)1.3 应用领域 (8)1.3.1 工业自动化 (10)1.3.2 智能交通 (12)1.3.3 医疗健康 (13)1.3.4 娱乐产业 (15)2. 边缘计算架构 (17)2.1 设备层 (18)2.1.1 传感器与执行器 (19)2.1.2 物联网设备 (20)2.2 网关层 (22)2.2.1 边缘网关功能 (23)2.2.2 数据预处理 (25)2.3 云服务层 (26)2.3.1 数据存储与分析 (28)2.3.2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29)3. 边缘计算建设方案 (31)3.1 规划与设计 (33)3.1.1 需求分析 (34)3.1.2 架构设计 (36)3.1.3 技术选型 (38)3.2 实施步骤 (39)3.2.1 硬件部署 (41)3.2.2 软件集成 (43)3.2.3 测试与优化 (44)3.3 安全与隐私保护 (45)3.3.1 数据加密 (46)3.3.2 访问控制 (47)3.3.3 隐私政策制定 (48)4. 案例分析 (50)4.1 某智能制造边缘计算案例 (51)4.1.1 背景介绍 (53)4.1.2 方案实施 (54)4.1.3 成效评估 (55)4.2 某智能交通边缘计算案例 (57)4.2.1 背景介绍 (58)4.2.2 方案实施 (59)4.2.3 成效评估 (59)5. 未来展望 (61)5.1 技术发展趋势 (62)5.2 行业应用前景 (63)5.3 政策与标准制定 (65)1. 边缘计算概述边缘计算指的是将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逻辑部署到靠近数据源的边缘节点,例如:用户设备、物联网传感器、网关路由器等。
与云计算相比,边缘计算的特点是处理靠近用户端,数据传输距离短,带宽占用低。
边缘计算AI行研
边缘计算与AI的结合——边缘智能(边缘AI)行业研究1边缘智能的定义边缘智能,简单来说,就是边缘计算+AI,是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相结合的一种技术。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边缘智能正逐渐成为一门新的科学。
边缘计算被定义为“一种新的计算方式,这种模式将计算与存储资源部署在更贴近移动设备或传感器的网络边缘”,其核心在于“贴近”终端,因此在实时、快速响应是边缘计算产生的核心痛点所在。
带宽、延迟与抖动等不稳定因素都更易于控制和改进。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AI与边缘计算的结合,是物联网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2边缘智能的本质边缘计算+AI的应用,其本质在于人工智能可以让云计算+边缘计算的协同合作机制发挥最大效率。
简单来说,既要实现边缘端不用实时的和中心脑库进行协同,又要实现边缘接受云计算平台的高效控制,就需要一个高效运转的分布式协调机制和决策模型,而这一步通常由人工智能来完成。
3万物智联——网络的发展趋势人类科技的发展的加速度在最近的20多年里不断提高,目前,我们已经从互联网时代进入了物联网时代,人类预见了万物互联的前景。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到2020年将有500亿个终端联网,未来如果这些巨量的网络节点所抓取的数据,都需要上传云端进行智能处理或者深度学习,对网络带宽、大功耗、传输安全、数据延时等提出巨大的挑战,甚至是不可能的任务。
“边缘计算”给出了这个难题的解决方案。
边缘计算具有以下优点:(1)低功耗;(2)低时延;(3)数据安全,保护隐私;(4)支持本地交互;(5)自主独立运行。
但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仅仅靠边缘计算解决不了遇到的所有问题。
物联网提出了更高的需求:1)多种连接和数据移动性。
边缘技术可以在受限或需要断断续续连接至云端以完成计算,存储,备份和分析等工作。
2)需要实时决策。
边缘使用案例通常需要立即处理数据,例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或自动拣选机器。
5G边缘计算与算力网络研究报告
5G边缘计算与算力网络研究报告5G :新基建的龙头mMTC超大规模机器连接URLLC超可靠超低时延通信eMBB增强的移动宽带~Gbits 速率~百万连接/平方公里~ms 时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网络切片边缘计算超清视频政府工作报告: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 应用中央政治局:强调推动5G 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快5G 网络建设及工业互联网发展。
2020年2月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 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2020年5月5G 为什么需要MEC ?本地化:满足业务与数据的本地化处理和安全要求大带宽:减少大带宽视频业务对骨干网络资源的占用低时延:缩短端到端业务时延,满足业务需求MEC 发展动因垂直行业电信运营商云/互联网服务商MEC 服务玩家服务市场:80%的应用将面向企业用户,如工业互联网和无人驾驶连接对象:“人”→“物”,全球人联网数50亿,物联网数将达1000亿数据规模:数据量剧增,流量增长将是3G/4G 时代的几百倍MEC 助力5G玩家ICT 融合能力生态应用和能力一体化服务5G/4G网络边缘机房边缘分流云边协同网络能力开放边缘IaaS边缘aPaaS边缘服务治理MEP垂直应用B端垂直应用C端应用能力开放(AI/解码…)边缘应用商店生态一体化运营和运维用户边缘自助界面联通●●●●●●●●◑◑◑●●◑阿里○○○◑○◑●○○●●○○○百度○○○◑○◑●○○●●○○○腾讯○○○◑○◑●○○●●○○○徐工○○○○○○●○●○○○○○富士康○○○○○○●○●○○○○○陌陌○○○◑○○○○○●○○○○虎牙○○○◑○○○○○●○○○○运营商MEC优势:实现CT和IT在边缘的深度融合BAT拥有边缘aPaaS能力:阿里的ENS, 百度OTE, 腾讯TARS 一些头部行业企业也推出了自己的PaaS,如富士康的Fii、徐工的汉云等运营商云/互联网巨头行业头部企业中小型互联网运营商独有优势生态优势平台能力优势BAT缺乏ICT融合IaaS,难以承载CT内容网络及基础设施优势ICT运营优势联接CT计算IT应用能力/生态一体化服务5G n+ MEC :发挥运营商资源优势,赋能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国联通MEC边缘云建设是发展5G2B/2C高价值业务的重要战略,是构建“云、管、边、端、业”一体化服务能力的关键ICT 融合生态构建一体化服务5G 边缘计算联接CT计算IT应用能力/生态一体化服务1个业务运营中心+10个业务孵化基地+100个行业应用+1000个边缘节点腾讯、网易等商飞、宝钢、三一重工等文远知行、中汽研等华山医院、大田三明医院等天津港、福建港、宁波港等广州公安局、新疆公安局等国家电网、霍州煤矿等天津港、福建港、宁波港等01 新媒体02智能制造03智慧交通04智慧医疗05 智慧港口06智感安防07电力能源08智慧教育创新产品孵化网络平台搭建边缘业务运营资本合作搭建行业生态建设商业模式构筑中国联通5G MEC 乘势起航,重点行业取得突破中国联通:构建以5G+MEC 为锚点的边缘云生态规划建设内容部署内容建设模式MEC 平台及产品平台能力打造集团统一建设,各省按需调用;各省的能力及产品需求上报集团创新产品孵化布局类部署省会城市、核心地市的重点DC (核心或汇聚机房)能力打造集团统筹,各省建设,打造重点城市+重点DC MEC 能力现场级部署现场级能力打造,聚焦工业、医疗、园区、车联等重点场景各省建设,按需启动⏹MEC 边缘云规划建设主要包括“MEC 平台及产品”、“布局类部署”、“现场级部署”三方面。
边缘计算开题报告
边缘计算开题报告思科在2016—2021年的全球云指数中指出:接入互联网的设备数量将从2016的171亿增加到271亿。
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也在激增,全球的设备产生的数据量从 2016年的218 ZB增长到2021年的847 ZB。
自2005年问世以来,云计算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
例如软件即服务(SaaS)的应用如谷歌Apps、Twitter、Facebook、Flickr等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此外,为支持云服务而开发的可扩展基础设施以及处理引擎也显著影响着业务的运行方式,如谷歌文件系统、MapReduce、Apache Hadoop、Apache Spark等。
物联网于1999年首次引入社区以进行供应链管理,然后“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制作计算机感知信息”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医疗保健、家庭、环境和交通工具。
现在有了物联网,我们将进入后云端时代,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将产生大量的数据,并且许多应用程序还将部署在网络边缘以使用这些数据。
根据思科全球云指数的估计,到2019年由人,机器和事物产生的数据将达到500 ZB,但是到那时,全球数据中心IP流量将仅达到10.4 ZB。
到2019年,物联网创建的数据中的45%将在接近网络的地方或网络边缘被存储、处理、分析和操作。
思科互联网业务解决方案集团预测,到2020年将有500亿的事物连接到互联网。
物联网应用可能会要求极快的响应时间,数据的私密性等等。
如果把物联网产生的数据传输给云计算中心,将会加大网络负载,网路可能造成拥堵,并且会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延时。
云计算的效率不足以支持这些应用程序的计算任务需求。
传统的云计算模型是将所有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云计算中心,利用云计算中心的超强计算能力来集中解决应用的计算需求问题。
然而,云计算的集中处理模式存在难以满足万物互联实时性需求所需带宽,云计算中心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以及云服务器运行能耗较大等问题。
中国算力市场规模分析报告
中国算力市场规模分析报告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总体规模及增长速度(一)中国算力行业现状1、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中国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算力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算力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
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和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算力网络体系。
2、算力技术创新与应用中国算力行业在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国内企业不断加强自主研发,推动算力技术的升级换代,提高了算力的性能和效率。
同时,算力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二)中国算力市场规模1、市场规模及增长速度中国算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算力市场之一。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中国算力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2年已经超过数千亿元人民币。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和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算力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市场结构特点中国算力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市场结构特点。
一方面,大型互联网企业和云计算服务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拥有庞大的算力资源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众多中小型企业和创新团队也在算力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格局。
此外,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也是算力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为推动算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3、发展趋势与挑战展望未来,中国算力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方面,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算力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推动算力市场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算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将进一步提高算力的性能和效率,降低算力成本,促进算力市场的繁荣发展。
然而,中国算力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移动边缘计算——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和发展应用
移动边缘计算——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和发展应用【摘要】随着5G和边缘计算技术的兴起和相互融合,移动边缘计算(MEC)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MEC通过在移动网络边缘提供IT服务环境和云计算能力,以减少网络操作和服务交付的时延。
其技术特征主要包括“邻近性、低时延、高宽带和位置认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车联网、视频优化加速、监控视频分析等。
但是,现有的MEC研究没有充分发挥海量移动终端的群体智能,面对大规模复杂任务力不从心。
为此,本文拟探索紧密结合人工智能的移动边缘计算技术。
首先,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深入调研和归纳总结,然后,从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和问题挑战等层面对MEC相关机制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移动边缘计算;云计算;智能家居;车联网1引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导致网络边缘设备的数量广泛增加,以及数据量的无限制增增长,根据国际权威机构调查显示,2019年,全球数据量已高达41ZB,全球近九成的数据在最近几年产生,预计五年后,全球数据量将增加十倍,达到160ZB。
在此种情况下,以云计算为核心的集中式处理模型显得力所不及。
集中式处理模型是指把所有数据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方式传输到云计算中心,利用云计算中心强大的计算功能来集中化地解决数据的计算和存储等问题,这样就使得整个云服务系统能够为世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然而,在当今万物互联的情况下,传统的云计算明显地表现出了许多缺陷,比如:①系统的实时性不足,云计算模型把大量的数据直接传输到了云计算的中心,再请求数据处理,增大了整个系统的工作延迟;②网络带宽不够,边缘设备会产生巨量数据,所有的数据都传送到云端后会加剧对网络带宽的干扰以及带来压力;③高耗能,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大,大量的数据处理以及程序的运行消耗了极多的电能。
除此之外,云计算还存在安全性不足、隐私泄露等问题。
面对云计算的不足,大量的数据处理,需要一个更加可靠的、有竞争力、可扩展的且安全性能高的接入网的加入。
大数据技术应用行业前沿趋势分析报告
大数据技术应用行业前沿趋势分析报告第1章大数据技术概述 (3)1.1 大数据定义与特征 (3)1.1.1 定义 (3)1.1.2 特征 (3)1.2 大数据技术架构与关键环节 (3)1.2.1 技术架构 (3)1.2.2 关键环节 (4)第2章行业发展背景与现状 (4)2.1 国际大数据产业发展概况 (4)2.2 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5)第3章大数据政策与法规环境 (5)3.1 国际大数据政策与法规 (6)3.1.1 欧盟 (6)3.1.2 美国 (6)3.1.3 日本 (6)3.2 我国大数据政策与法规 (6)3.2.1 国家层面政策 (6)3.2.2 部门规章与政策 (6)3.2.3 地方政策 (7)3.2.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7)第4章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 (7)4.1 大数据技术发展动态 (7)4.1.1 分布式存储技术 (7)4.1.2 分布式计算技术 (7)4.1.3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技术 (7)4.1.4 数据可视化技术 (7)4.2 大数据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7)4.2.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 (8)4.2.2 边缘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8)4.2.3 隐私保护与大数据技术 (8)4.2.4 云原生与大数据技术 (8)4.2.5 大数据技术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 (8)第5章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应用 (8)5.1 金融行业应用 (8)5.2 医疗行业应用 (8)5.3 零售行业应用 (9)5.4 智能制造行业应用 (9)第6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9)6.1 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领域的应用 (9)6.1.1 数据分析与挖掘 (9)6.1.2 人工智能在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9)6.1.3 智能决策支持 (9)6.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发展 (9)6.2.1 技术融合创新 (9)6.2.2 应用场景拓展 (10)6.2.3 推动产业升级 (10)6.2.4 促进跨界融合 (10)6.2.5 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0)第7章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0)7.1 大数据安全挑战与应对策略 (10)7.1.1 安全挑战 (10)7.1.2 应对策略 (11)7.2 大数据隐私保护技术 (11)7.2.1 数据脱敏 (11)7.2.2 差分隐私 (11)7.2.3 联邦学习 (11)7.2.4 零知识证明 (11)第8章大数据开源技术与生态 (12)8.1 主流大数据开源技术 (12)8.1.1 分布式计算框架 (12)8.1.2 分布式存储系统 (12)8.1.3 数据库与SQL引擎 (12)8.1.4 流式处理技术 (13)8.2 大数据生态圈构建与产业发展 (13)8.2.1 技术层面 (13)8.2.2 产业层面 (13)8.2.3 应用层面 (13)第9章大数据创新应用案例解析 (14)9.1 国内外大数据创新应用案例 (14)9.1.1 国内案例 (14)9.1.2 国外案例 (14)9.2 案例启示与借鉴意义 (14)9.2.1 技术创新是大数据应用的关键驱动力 (14)9.2.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大数据应用的基石 (14)9.2.3 跨行业合作是实现大数据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14)9.2.4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 (15)9.2.5 政策支持与引导是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有力保障 (15)第10章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建议 (15)10.1 大数据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15)10.1.1 产业机遇 (15)10.1.2 产业挑战 (15)10.2 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15)10.2.1 政策层面 (15)10.2.2 产业层面 (16)10.2.3 人才层面 (16)10.3 大数据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6)第1章大数据技术概述1.1 大数据定义与特征1.1.1 定义大数据(Big Data)是指规模巨大、多样性、高速增长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集合无法通过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进行有效捕获、管理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边缘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导语
从上面大致的测算来看,端级边缘计算下游应用会是一个超过1.7万亿元(智能安防1052亿+智能制造15180亿+智能家居1522亿)的市场规模,国内的相关芯片厂商及相关元器件供应商也必将从中获益。
随着日渐成熟的SDN/NFV、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5G网络将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
边缘计算技术作为5G网络架构中核心的一环,顺随运营商边缘机房智能化改造的趋势,致力于解决5G网络对于低时延、大带宽、海量物联的硬性要求,正在成为各大运营商与行业相关企业占据5G发展快速道、把握未来全新业务形态、开拓蓝海市场的关键。
▌关于边缘计算的概述
边缘计算的概念
按照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的定义,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充分利用整个路径上各种设备的处理能力,就地存储处理隐私和冗余数据,降低网络带宽占用,提高系统实时性和可用性,满足行业数字化
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通俗来说,边缘计算就是将云端的计算存储能力下沉到网络边缘,用分布式的计算与存储在本地直接处理或解决特定的业务需求,用以满足不断出现的新业态对于网络高带宽、低延迟的硬性要求。
边缘计算其实早在2002年就已提出,近些年来,随着SDN/NFV等先进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各大网络标准化组织才逐渐意识到边缘计算对于网络功能的巨大提升;并于2016年4月,将之列为5G网络架构的关键技术。
2016年11月,华为、英特尔、ARM、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软通动力发起成立了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致力于边缘计算在各行业的数字化创新与行业应用落地。
根据ECC发布的边缘计算参考架构,整个系统被分为三层,即现场层、边缘层、云端。
其中边缘层又划分为边缘管理器和边缘节点两部分,边缘节点是具有计算和存储能力的功能模块,包括负责处理和转换网络协议的边缘网关,负责闭环控制业务的边缘控制器,负责大规模数据处理的边缘云以及负责信息采集与简单处理的边缘传感器;而边缘管理器则主要是实现对边缘节点的各项功能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
整个框架强调了云—边—端一体化的要求,边缘传感器将设备端基础数据汇集到边缘云平台,在平台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的即时结果反馈到设备端。
而边缘管理器则负责数据的统一调配,与云端建立联系,将业务相关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而后再对边缘侧算法进行优化,从而灵活高效的指导生产实践。
边缘计算是云与端连接的桥梁,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具备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它自身所必然具备的特点与属性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关系
与边缘计算相比,云计算有诸多劣势。
首先是实时性,传感器接收到数据以后,云计算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经过分析处理后再由网络反馈到终端设备,这样数据来回传传输就造成了较高时延。
其次云计算对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大,例如在公共安全领域,每一个高清摄像头都需要2M的带宽来传输视频,这样的一个摄像头一天就可以产生10几个G的数据,如果这样的数据全部传到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存储的话,对带宽的消耗非常大。
第三是能耗方面,现在数据中心的能耗在业界已
经占据了非常高的比例,国家也不断对数据中心的能耗指标作出要求。
最后是数据安全和隐私方面,数据经由网络上传到云端经历了众多环节,每个环节数据都有可能被泄露。
而边缘计算则可以完美的解决以上诸多问题,边缘计算就部署在接入网,在网络边缘就可以完成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数据甚至都不必上传至云端,这样就大幅降低了数据传输时间,减轻了通信网络的带宽压力,数据在边缘处理存储也更加高效安全。
实际上,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关系更像是人体的神经网络系统,大脑即为云计算中心,而神经中枢与神经元则代表了下沉到不同程度的边缘计算。
传感器从边缘设备对数据进行初始的采集,到边缘层进行一部分实时的处理,再传输到核心层进行深度的计算分析,最后再将分析结果回馈到边缘,对边缘智能进行优化完善。
两者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云计算负责全局性、非实时、长周期的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而边缘计算则根据特定的需求对局部性、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目前市场上边缘计算的建设主体主要有电信运营商、第三方厂商、OT厂商等,电信运营商采用MEC多接入边缘计算的形式将边缘计
算部署在网络的边缘,一般是在宏基站的机房内或者多个宏基站的汇聚点。
第三方厂商则需要借助运营商MEC平台开放底层资源来推出自己个性化服务,一般是自身云计算业务的在边缘处的延伸。
而OT厂商则聚焦于边缘设备,对其进行智能化改造,让终端设备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用以满足自身业务需求。
由于以上两类边缘计算应用形式面向的客户场景不同,体现的客户价值也不同,所以各建设主体对于边缘计算的理解、用到的关键技术等都有较大的区别。
各参与者根据自己的优劣势,在不同的业务形态中担任不同的角色。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部署的商业用例中,上述两种边缘计算应用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两者相互融合互补并存。
与5G同行,多方共同打造MEC产业生态。
网络侧多接入边缘计算MEC是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全新分布式计算方式,已经被3GPPSA2列为5G网络架构的关键技术。
通过部署在一定的计算存储能力部署在RAN端、构建接入网云服务环境,使得一部分的网络服务与网络功能在脱离核心网的情况下进
行,从而大幅度的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节省带宽,降低网络负载,同时还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MEC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典型的如智能驾驶、AR/VR、超高清视频等等。
基于运营商的部署规划,5G时期MEC建设将会为市场带来约1485亿元的海量硬件需求,而随着更多层次MEC建设的推进,相关厂商将会从中获益。
▌现场侧端级边缘计算,催生应用新蓝海
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案例并不总是像智能驾驶、视频优化等应用一样在一个平台提供集中式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有些场景如工业现场的设备检测及管理,不同的设备可能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业务需求,现场的数据处理需求太过碎片化,异构的数据导致难以或者无法提供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
这时,将边缘计算的计算存储能力直接下沉到设备边缘,即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在设备端直接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直接用于指导现场设备的生产制造,这样就可以解决边缘侧需求多样化的问题,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计算能力直接下沉到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智慧安防、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领域,其共同的特点是终端数量庞大,产生的
数据多且杂,如果采用云计算的方式,要么不满足具体业务的需求,要么会造成大量网络资源的浪费。
而边缘计算则可以很好的满足上述要求,边缘设备甚至无需联接外网,就可以满足自身业务需求。
端级边缘计算在智慧安防领域的应用
在智慧安防领域,一个二线以上城市可能就有上百万个监控摄像头,针对产生的海量视频数据,云计算中心服务器计算能力有限。
如果我们能够在边缘处能够对视频进行预处理,将部分或全部视频分析迁移到边缘处,那么我们就可以大大降低对云中心的计算、存储和网络带宽需求。
根据现有的实践案例,如果我们仅仅用摄像头把原始视频传送到云端人脸引擎,一台4核的16G内存的服务器只能支持3个摄像头的数据处理;
如果我们将计算能力直接下沉到端,即在摄像头附近加一个数据处理芯片,功能就是把视频流有人脸的图片传输到服务器,没有的则直接省去,在边缘侧实现数据的预处理,那么一个人脸引擎可以处理20个摄像头的数据。
市场上200万像素的摄像头大概在300~500元之间,如果加入芯片与存储,价格会在800~1000左右,成本会增加80%左右,但是从整体网络带宽的消耗和服务器端整体成本来看,这种解决方案还是大大节省了开支。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安防行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安防产业链不断完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2022年我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达到9737亿元。
安防行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安防工程和安防产品。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安防工程产值约3100亿元,安防产品产值约1900亿元,报警运营服务及其他产值约410亿元。
其中视频监控产品产值在全部物理安防产品产值中占比最高,2016年我国视频监控产品产值约达到962亿元,已占到了全部电子安防产品的1/2以上。
目前边缘计算在安防行业还处在市场推广的阶段,其应用还未真正普及。
我们认为,基于边缘计算的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等应用场景确实能够大大减少安防领域的开支,随着边缘计算在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入,应用边缘计算的安防设备将会成为市场主流。
如果按照2016年安防行业各子模块业务收入比例测算,视频监控产品收入约占安防行业整体规模的18%,按照60%的边缘计算产品渗透率,2022年基于边缘计算的视频监控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052亿元。
端级边缘计算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
工业互联网是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石。
构建企业工业互联网系统,核心是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臵的工业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