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形教案
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3.2 世界的地形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1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山高与海深相差悬殊。
(二)认识陆地地形结合第一章的内容进行复习,将知识进行串联。
(三)世界主要地形区及分布出示世界地形图1.认识山地: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山地的分布较为醒目。
很多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称为山脉。
出示世界著名的山地景观图。
2.认识高原: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 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
世界上高原的分布较广。
出示世界著名的高原景观图。
3.认识平原: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
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4.列举我国著名的丘陵。
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5.请在图中找到世界主要盆地。
塔里木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四)自主学习,交流展示:(五)归纳整理,交流纠正:欧洲:以平原、山脉为主;非洲:以高原为主南美洲: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海洋底部与陆地表面一样,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一)认识海底地形类型出示海底地形示意图(二)了解海底地形的特征1.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补充认识:(1)我国是拥有大陆架最多的国家2.大陆架有丰富的矿藏和海洋资源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的巨大坡度,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
世界上最陡的大陆坡是斯里兰卡岸外大陆坡,其坡度达35°—45°。
3.洋盆:是指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
4.洋中脊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一)读图辨认,互动交流从海底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二)互动交流1.认识大陆架的位置2.从图中找出大陆架的位置,从模型图中认识其特征。
3.读一读,图中指认。
4.读一读,观看视频,了解洋中脊的底山脉。
大西洋中脊亦称中大西洋海岭,是沿大西洋南北轴线延伸的海底山脊。
它位于洋盆中部,在一系列延伸到大陆岸边的平坦的深海平原之间。
世界地形教案
世界地形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世界地形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地形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2. 掌握使用地图和地球仪来研究和分析地形的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 掌握不同地形的特征,如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湖泊等。
2. 理解地形形成的原因,包括地壳运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等。
3. 学会使用地图和地球仪进行地形研究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地图、地球仪和相关地理资料。
2. 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不同地形的图片和视频。
3. 学生练习册和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包含不同地形的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激发学生对地形的兴趣。
2. 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介绍世界上的一些著名地形,如喜马拉雅山脉、尼罗河、亚马逊雨林等。
知识讲解: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和介绍一个特定的地形,包括其特征、形成原因和在世界地理中的重要性。
2. 每个小组进行介绍,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补充。
3.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各地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球表面的多样性。
实践活动:1. 学生使用地图和地球仪,选择一个地形进行研究。
2. 学生绘制该地形的简化示意图,标注主要特征和形成原因。
3. 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彼此的发现和体会。
拓展延伸: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地区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等。
2. 小组进行报告,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提出对该地区未来发展的建议。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小组介绍和展示。
2. 学生绘制的地形示意图和研究报告。
3. 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积极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使用互联网和图书馆资源,进一步了解世界地形的多样性和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
2. 组织地理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不同地形的特征和影响。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深度。
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教案模板参考,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世界地形教案
世界地形教案课程名称:世界地形课程目标:1. 理解地形的定义及其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2. 了解世界上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3. 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图阅读技巧。
教学内容:1. 地形的定义和意义a. 什么是地形?b. 地形在地理学中的研究意义。
2. 世界主要地形类型a. 山脉- 特点:高度、陡峭、长条状。
- 形成原因:地壳运动、板块碰撞等。
b. 平原- 特点:平坦、广阔、海拔较低。
- 形成原因:沉积作用、风化作用等。
c. 高原- 特点:海拔较高、起伏、广大面积。
- 形成原因:地壳抬升、侵蚀等。
d. 河流和湖泊- 特点:水流形状、水体分布。
- 形成原因:降雨、融雪等。
e. 海洋和海岸线- 特点:海洋分布、海岸类型。
- 形成原因:板块运动、潮汐作用等。
3. 使用地形图和地图阅读技巧a. 介绍地形图的基本元素和符号。
b. 教授地图阅读技巧,如如何寻找高山、平原、河流等地形要素。
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通过幻灯片、多媒体等方式进行地形的定义、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的讲解。
2.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地形实地考察,例如参观附近的山脉、河流或湖泊等地形特征。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地图上的地形特征,并展示和解释所观察到的特征。
评估方式:1. 小组讨论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要求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地图上的地形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2. 课堂测试:进行地形图的阅读测试,测试学生对地形符号的理解和对地图上地形特征的识别能力。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多媒体演示文稿。
2. 地形图和不同地图类型的地图材料。
3. 实地考察所需要的交通工具和安全措施。
拓展活动:1. 有效使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进行地形的在线研究,并撰写短文或制作海报展示所了解到的地形特征。
2. 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如爬山、远足等,以近距离观察和体验世界地形。
注意事项:1. 确保在进行实地考察时保证学生的安全,并参考相关的安全指南和规定。
六年级地理下册《世界的地形》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对世界地形的认识,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攀登高峰的勇气。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学习世界地形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对地形的认识仍较表面,对地形与气候、河流、人类活动等方面的联系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4.强化实践操作: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组织实地考察、户外教学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形特点,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5.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世界地形的基本分类及其特点,了解地形与气候、河流、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关系。
4.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世界地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填图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家长签字确认。
-判断题:通过判断不同地形的图片,加深对地形类型的认识。
六年级地理下册《世界的地形》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地形的分类,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基本类型,并能够识别这些地形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2.掌握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对气候、河流、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影响。
六年级地理苏教版世界地形教案
六年级地理苏教版世界地形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地形的概念,了解地球表面的组成和特点;2. 掌握不同地形类型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了解地形与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形的概念和组成;2. 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形类型及其特点;3.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 地形与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地球的形状,并讨论地球的表面组成。
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形类型,并与他们熟悉的地形进行关联。
步骤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讲解地形的概念,即地球表面的起伏和变化特征。
2. 介绍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水域组成,并讲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步骤三:地形类型介绍(20分钟)1. 利用图片、地图等辅助资料,依次介绍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河流、湖泊等地形类型。
2. 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步骤四:地形与人类活动(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山地和高原对农业和居住的限制,平原对农业和交通的适宜性等。
2.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列举不同地形类型下的人类活动。
步骤五:地形与自然因素的关系(20分钟)1. 讲解地形与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关系,如山地对气候的影响,平原的土壤肥沃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地形与自然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展开讨论。
步骤六:小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回顾地形对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加深对地形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评估1. 在步骤四的讨论环节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评价他们对地形与人类活动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在步骤五的讨论环节中,观察学生对地形与自然因素关系的理解和讨论质量。
五、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通过互联网等资源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形类型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案例。
初中世界地形教案
初中世界地形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地形的种类及特点,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情况。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1. 地形的分类及特点2.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3.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1. 地形的分类及特点2.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教学难点:1.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点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图2. 地形图例3. 相关教学课件或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地球仪或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形,引发学生对世界地形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地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探究新知1. 地形的分类及特点(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地形的分类及特点。
(2)展示地形图例,让学生认识各种地形的特点。
(3)举例说明各种地形的分布情况。
2.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1)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地形区的分布特点。
(3)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这些地形区的名称及它们的特点吗?3.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2)举例说明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巩固练习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各种地形的分布情况。
2. 学生互相讨论,解答练习题。
四、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形的分类、特点及分布情况。
2. 提醒学生关注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世界地形分布图,巩固所学内容。
2. 布置相关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世界地形,使学生掌握了地形的分类、特点及分布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2.1世界的地形教案地理七年级上册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平面。
这个海平面相当于标尺中的 0 刻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简单来说就是两地海拔的差。
起算点可以是任一地点。
学生:完成练习读图进行计算:① A、B、C、D、E各点的海拔大约是多少?A: 1220米 B:620米 C:220米 D:300米 E:50米② A、B两点和D、E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A、B 相对高度:1220620=600(米)D、E 相对高度:30050=250(米)拓展:教师展示题目:已知深圳第一高楼平安大厦的高度为592.5m,华润大厦的高度为392.5m,求两座大厦的相对高度是多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解答。
592.5392.5= 200米【设计意图】帮助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定义,并且能够进行基本的运算。
(3)陆地五种地形教师讲解:地形的概念: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教师:展示图片带领学生认识地表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学生:认真观看景观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分析不同的地形海拔高低和地面起伏的特点。
师生一起总结: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B、C、D、E所在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展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更加轻松掌握五种地形类型。
后用表格总结,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教师:展示世界地形图,带领陆地地形的分布特点,识别世界著名的地形区。
①山地的分布特征: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
②平原的分布特征:平原占陆地总面积的1/4以上,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③高原的分布特征:世界上的高原分布面积较广。
④盆地的分布特征: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设计意图】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查找各种地形的位置和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海底地形教师提问:海洋底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后回答:现代海洋探测结果表明,海洋底部和陆地表面一样,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湘教版世界地形教案
一、教案主题:湘教版世界地形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地形的分类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世界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球表面地形分布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1. 地形的分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 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点。
3.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世界地形的分类、分布及特点。
2. 难点: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世界地形的多样性。
2. 教学新课:讲解地形的分类及其特点,如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的定义和区别。
3. 案例分析:分析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点,如亚洲的平原、非洲的高原、欧洲的山地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世界地形分布图,并写一篇关于地形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小论文。
7.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地形知识。
六、教案主题:湘教版世界地形教案(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世界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球表面地形分布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点。
2.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特点。
2. 难点: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世界地形的多样性。
2. 教学新课:讲解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特点,如亚洲的平原、非洲的高原、欧洲的山地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世界主要地形区分布图,并写一篇关于地形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小论文。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教案世界地形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教案——世界地形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世界地形的分类及特点;(2)了解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代表性地形;(3)能够运用地图识记世界地形的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运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增强学生的地理国情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世界地形的分类及特点(1)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辽阔;(2)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3)山地:海拔较高,坡度陡峻,沟谷较深;(4)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2. 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代表性地形(1)亚洲:青藏高原、恒河平原、西伯利亚平原等;(2)欧洲:东欧平原、波德平原、西欧平原等;(3)非洲:撒哈拉沙漠、尼罗河谷地、刚果盆地等;(4)北美洲:拉布拉多高原、中央大平原、落基山脉等;(5)南美洲:巴西高原、安第斯山脉等;(6)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南北岛等;(7)南极洲:冰雪高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地形的分类及特点,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代表性地形。
2. 教学难点:世界地形区的分布及代表性地形。
四、教学方法1. 地图分析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世界地形的分类、分布及特点;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地形区,进行分析讲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世界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形类型及特点;2. 讲解与分析:结合地图,讲解世界地形的分类、分布及特点,重点分析世界主要地形区的代表性地形;3. 案例分析:选取青藏高原、恒河平原等代表性地形区,进行详细分析讲解;4. 练习与讨论:布置相关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进行小组讨论;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地形》教案、教学设计
3.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实践操作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
b.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地形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3.理解地形对气候、水文、生物、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难点,采用以下策略:
a.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各类地形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地形概念。
b.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地形识别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形识别能力。
c.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对气候、水文、生物、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6.地理科普文章阅读:推荐一篇关于世界地形的科普文章,让学生课后阅读。通过拓展阅读,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作业布置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调整作业难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世界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3.通过学习世界地形的多样性,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域的特色和魅力,培养全球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地形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系统地介绍世界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湘教版世界地形教案
湘教版世界地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的陆地分布和海洋分布;掌握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能够识别世界主要地形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利用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采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分布;2. 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3. 世界主要地形区的识别。
三、教学难点1. 地形类型的划分和特征;2. 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四、教学准备1. 地图、地形模型等教学工具;2. 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3. 教学PPT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地球仪或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地形类型吗?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识别世界主要地形区。
3. 课堂讲解:讲解各种地形类型的特征,如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等;利用地形模型,直观展示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讲解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亚洲的青藏高原、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等。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识别的地形区及其特点;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醒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绘制世界地形分布图,加深对地形区的认识;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地理资料,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拓展1. 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世界不同地形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能力。
2. 结合地理知识,邀请当地地理专家或旅行社导游,进行地形区的实地考察和讲解,让学生亲身体验地形区的特点和魅力。
世界的地形教案
世界的地形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世界的地形教案目标:1. 了解地球的地形特征和不同地形类型的形成原因。
2. 掌握使用地图和地球模型来理解和描述不同地形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和地球模型。
2. 幻灯片或投影仪。
3. 学生练习册和绘图工具。
4. 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地形特征,例如山脉、平原、河流等,并与他们分享一些有趣的地理事实。
2. 展示世界地图和地球模型,并鼓励学生提出关于地形的问题。
探索地形特征:3. 使用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不同地形特征的图片,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例如,山脉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河流是由水的侵蚀和沉积形成的。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形特征进行研究。
要求他们使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信息,并准备分享给全班。
使用地图和地球模型:5. 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上的不同地形特征,并帮助他们理解地图上的符号和比例尺。
6. 在地球模型上标示不同地形特征的位置,并让学生通过观察模型来理解地形的分布和关系。
练习与应用:7. 分发学生练习册,并让他们完成一些与地形有关的练习题,例如标记地图上的山脉和河流,描述特定地形特征的形成过程等。
8. 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地形相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某些地区适合农业,而另一些地区适合旅游等。
总结与评价:9.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醒学生地形对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影响。
10. 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思考。
11.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地球的地形。
教案扩展:1.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地形特征,并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
2. 引导学生进行地形模型制作,以更直观地展示地球的地形特征。
3. 探索地球上的特殊地形,例如火山、峡谷等,并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形成原因和地理意义。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初中地理教案世界地形
初中地理教案世界地形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地形的分类及其特点。
2. 掌握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3. 能够运用地图分析世界地形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1. 世界地形的分类及其特点。
2. 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1. 世界地形的分类及其特点。
2. 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教学准备:1. 教材。
2. 世界地形分布图。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地形模型,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地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世界地形的分类,包括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
2. 讲解各种地形的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三、世界主要地形区分布(10分钟)1. 展示世界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2. 讲解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以亚洲为例,分析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在地区,分析当地的地形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世界地形的分类及其特点。
2. 总结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绘制一张世界地形分布图,标注出世界主要地形区。
2.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所在地区地形的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地形模型、讲解地形分类及其特点、分析世界主要地形区分布,使学生对世界地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在地区,分析地形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地形特点的讲解可能过于繁琐,不利于学生的记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简化讲解,突出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地理世界地形教案
初中地理世界地形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地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重点:1. 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地形的能力。
教学难点:1. 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2.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材料。
2. 教学课件或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地形模型,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提问:什么是地形?地形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如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等。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各种地形类型的实际分布情况。
3. 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城市发展、交通等。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一些地形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地形特点。
2. 分析这些地形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其他影响,如旅游业、环境保护等。
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地形知识。
2. 提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形,使其对人类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世界地形分布图,标注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2. 推荐阅读:让学生阅读有关地形的书籍或文章,增加对地形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图片展示、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分布,以及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地形,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人教版地理世界地形教案
人教版地理世界地形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特征;2. 掌握地形特征的分类和特点;3. 运用地形特征知识分析地球上的一些现象;4. 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特征;2) 地形特征的分类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 地形特征与地球上的现象之间的关系;2)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地球表面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地形特征的认知和思考。
2. 探究活动(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总结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特征,并分析其特点和造成原因。
3.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特征,并对各种地形特征进行分类和详细解释。
地形特征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低地等。
4.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地形特征的知识,解析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如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影响等。
5. 深化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地形特征与地球上其他自然现象(如气候、植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6. 归纳总结(10分钟)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地形特征知识,并记录在板书上。
四、教学资源1. 地球表面的地形图片;2. 教材《人教版地理》第一册;3. 教学案例资料。
五、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人教版地理》第一册相关章节,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地形特征知识;2. 结合实际观察和调查,找出一些与地形特征相关的现象,并进行简要分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深化拓展的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地形特征和地球上现象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下一次教学中我将加强这方面的讲解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世界立体地形讲解教案
世界立体地形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地貌类型;2) 掌握世界著名的山脉、高原、盆地、平原等地形的分布和特点;3) 能够利用地图和立体模型进行地形特征的识别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地图、图片、立体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3) 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地球地形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地球地形的多样性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地貌类型;2) 世界著名的山脉、高原、盆地、平原等地形的分布和特点。
2.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地形特征的理解和抽象概念的掌握;2) 学生对地图和立体模型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利用世界地图和图片,向学生展示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地貌类型,引导学生对地球的地形多样性产生兴趣。
2. 学习新知识。
1) 介绍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如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2) 分析世界著名的山脉、高原、盆地、平原等地形的分布和特点,如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峻、安第斯山脉的雄伟、青藏高原的广阔等。
3. 梳理知识点。
1) 利用地图和立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总结不同地形的特点,加深对地形特征的理解。
4. 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地图和资料,研究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和地貌类型;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地貌类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初中地理世界地形类型教案
初中地理世界地形类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地形的分类及特点;2. 掌握各种地形类型的分布情况;3. 能够识别世界主要地形类型并在地图上指出其分布区域。
教学重点:1. 世界地形类型的分类及特点;2. 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1. 世界地形类型的特点;2. 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情况。
教学准备:1. 地图;2. 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地形,如楼梯、桌子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地形的概念;2. 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的地形有哪些种类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世界地形类型的分类,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2. 分别展示各种地形类型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特点;3. 讲解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如平原地势平坦、高原海拔较高、山地地形崎岖等;4. 提问:你们能够在地图上指出这些地形类型的分布区域吗?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展示世界地形分布图,让学生指出各种地形类型的分布区域;2. 针对重点地形类型,如亚洲的地形特点,进行详细讲解;3. 提问:你们知道亚洲的地形特点吗?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回答世界地形类型及分布情况;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练习题;3. 对学生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世界地形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2.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地形类型的分布情况?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了世界地形类型的分类及特点,掌握了各种地形类型的分布情况。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对世界地形类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分布情况的讲解,仍需进一步深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他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世界地形教案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学教案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能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4、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学情分析:学生可以运用数学上接触过的知识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实际形态也较熟悉,但是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具体特征,统计数字需要强调,尤其是山地与丘陵、平原与高原之间的差别,可以利用剖面示意图辅助。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导入]利用课件放一些我国的各种陆地地形(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平原、江南丘陵等图片)地球表面存在着高低起伏的各种形态——地形,那么我们用什么表示地形的高低呢?(美丽的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讲授新课]一、陆地地形[创设情境]地表的高与低需要用什么来衡量?先用人的身高来举例,形象的类比高度的测量方法。
(提出疑问,启发学生。
运用数学上接触过的知识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运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阅读课文图示2-38,巩固定义找出区别并计算B、C点的相对高度[知识运用]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到珠穆朗玛峰,问: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但在青藏高原上的人却说珠穆朗玛峰只有4000米高。
你能解释这究竟是为什么吗?(生答8844.43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4000米是珠穆朗玛峰的相对高度)[过渡]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五种基本地形。
(生答名称)仔细观察课本P27、P28的五幅不同地形类型的景观图,课件展示自绘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地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识记特殊的地形区。
4、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教学重点】: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3、识记特殊的地形区。
【教学难点】:
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海拔与相对高度、五种陆地地形的异同点,课采取比较法,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要鉴别地理事物的异同,最好的方法是把它们放在一块比较。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地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讲授新课
(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知道了它们的名称、分布、大小以及洲界限,那么,大洲表面和大洋底部的外貌形态具体是什么样的呢?是平坦还是高低起伏呢?
学生:高低起伏的,(其它回答)。
老师:恩,是的,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干点和看法,但高低起伏是对地表形态最好的形容。
那么我们首先用三分钟的时间来给大家看看世界有哪些地形,这些地形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同。
(放视频给同学们看)
同学们看完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呢,世界的地形是不是高低起伏以及多种多样的呢,有的是平的,有的是凸起的,有的是凹陷的,我们就把这些地球表面上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探秘世界的地形。
(板书:第三节:世界地形)
刚刚老师已经提到什么是地形,有哪位同学记得吗?
学生:是地球表面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形态的总称。
老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棒。
地形就是地表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形态的总称。
一定要记住是地表各种各样的高低起伏的形态。
(边讲边板书:一、地形概念地表各种各样高低起伏)
地表的高低起伏是在陆地上能看见的,但是还有一些被海水淹没,存在于海
底的,因此我们把地形总体分为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板书:二:陆地地形)我们先来看看陆地地形是怎么区分的,人们根据高度和形态特征的差别将陆地地形分为了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大类型(边讲边板书: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刚刚说到了,人们是根据高度来区分陆地地形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地形的高低呢?同学们先想想,我们人也有高低,我们平时是怎样来表示我们自己的身高呢?
学生:用尺子量、比高矮……
老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正确,用尺子量出来的高度就是绝对身高,是你的真正的身高,是确定的,而和别人相比出来的身高则是相对于别人的相对身高,是不确定的,这就与和你比身高的对象有关。
在地理上,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来表示地形的高低。
(便板书边讲述)
高度表示方法:海拔(绝对高度)——地表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要注意是垂直高度)
相对高度——地面某地点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点之间的高差
随后把第一张PPT放出来,让同学们算算A、B两点的绝对身高和相对身高,让学生懂得怎样算。
然后再把第二幅小动物的身高比例的图挂出来,让同学们来帮助小动物比身高以及他们之间的绝对身高,同学们你们看一看小鹿、骆驼和小鸭的绝对身高是多少,那么他们对于其他小动物的相对身高又是多少呢?动动你们的小脑瓜算算,这样有给同学们对绝对身高和相对身高有一个真实的概念,让同学们加深对绝对身高和相对身高的理解。
我们知道了如何表示地表的高低,那么五大陆地地形又具有怎么样的高低形态特征呢?接下来我就带同学们来看看五大地形,运用比较法区分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的地形类型特征,然后把PPT上的表格填好。
我们先来看平原,请同学们来说一下他们对平原特点的看法,然后进一步对对同学们所说的进行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发现他是很平坦的,地面起伏小,也就是说平原内部的相对高度很小,同样的,在绝对高度上,平原的海拔也是较低的。
我们在看看高原,它也是相对平坦的,地面起伏较小,相对高度较小,而从高原的这幅图来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高原边缘陡峻。
那么从两幅图我们不难发现,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高原和平原顶部都是比较平坦的,而不同点在于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高,边缘崎岖。
也就是说区分平原和高原就看海拔的高低。
之后又放出山地和丘陵的图片,根据图片分析山地地形的相对高度比较大,地表崎岖不平,海拔比较高,而丘陵也有高低起伏,地表也是崎岖不平的,不过丘陵的起伏没有山地起伏大,除此以外,丘陵海拔要比山地低。
通过联系比较,我们就可以知道山地和丘陵地面崎岖不平,不同点就在于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而丘陵海拔较低,起伏相对较小,相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内。
最后放出盆地地形,他看起来和我们平时用的脸盆有一定的相似度,它是中间低四周高的一个复合型地形,中间可以是平原也可以是丘陵,但是海拔都比四周的山地或高原低很多。
学习了五大陆地地形,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特殊的地形区,请同学们看书本35页的阅读,在地图上找出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过盆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然后看谁回答PPT上的问题最快。
学完了世界之最,我们再来看看世界的两大山脉带的分布,一个是环太平洋山脉带,在太平洋东岸有由北美洲的落基山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带组成的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山系就是有多条山脉带组成的山脉系统。
而安第斯山脉则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在太平洋西岸是有日本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等一系列岛屿山体组成了太平洋先山脉。
另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是由非洲的阿特拉斯山、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组成。
大家要在书上记好笔记。
看完了陆地地形,接下来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去探秘海洋。
以前由于条件限制,人们对海洋知之甚少。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20世纪初发明了“回声探测仪”,以及各种探测技术,慢慢的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
我们来看PPT上或书上的海底地形图,可以看出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
那么现在跟老师来学习记忆它的特点及位置。
在图上指出大陆架向海洋延伸的部分,这部分成为大陆架,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同时,它是和我们人类密切的海底地形,在这里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像石油、天然气等等资源,在这里还分布着鱼场等。
继续向海洋深处走,将会有一个陡坡迎接你,叫大陆坡,大家注意它名字里面的坡字,大陆坡的特点是坡很陡,是大陆坡的特点是坡度很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在这里水深急剧增加。
下了这个陡坡之后,在你面前即将出现的是一条深沟,它叫做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跨过这条深沟,你将会看到海底地形的主体部分,洋盆,整个海底地形大致就像一个脸盆,而洋盆是盆底,比较平坦。
在大洋的中部,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大洋中脊,在这里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最后再指一遍图,让同学回忆,并复述他们各自的特点。
最后进行知识的梳理。
板书设计:
课题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一地形:地表固定性物体高低起伏形态总称
二陆地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绝对高度(海拔):高出海平面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两地点垂直高度差
3.地形比较:
4.特殊的陆地地形
世界之最
两大山脉分布带
三海底地形
(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