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
金蓉 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 2015210617
提到经济增长的话题,我首先想到的是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索洛模型。该模型假设市场有完全的预见性,是一个竞争均衡的环境,资源在其中存在长期的均衡配置;同时由于所有部门的资本和劳动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所以在任何既定时点,需求变化和部门间的资源流动如部门间的劳动和资本转移都认为是相对不重要的;经济增长则被认为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过程,用公式表达就是),(K L F A Y ⨯=。
然而结合现实来看,新古典增长理论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是很难被满足的,在这种情况下,结构主义的观点应运而生。与索洛模型不同,结构主义认为经济增长只是生产结构转换的一个方面。事实上,在预见力不足和要素流动有限制的条件下,资源难以实现最优均衡配置。例如由于劳动市场的两重性,劳动力不可能为国民经济的高生产率部门完全吸收,在农业和服务业部门出现了非熟练劳动的弹性供给,同时也难以有效地再配置资源以增加出口或者替代进口,所以要素市场总是处于一个非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和资本会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转移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相应的在不同的部门其收益可能也会出现系统差别,从而加速经济的增长,结构转换也相应发生。
一些研究曾经探讨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进程中结构转变的过程,并形成了所谓的增长经济学,但是,形成于发达国家的增长经济学,很难适用具体经济环境差异很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刘易斯就曾在1984年美国经济学会主席就职演说中指出::“经济学家梦 想至少有一种增长理论,适用可从人均收入10美元到与发达国家的分界线人均收入2000美元之间的发展中国家。”从五十年代开始,有些发展经济学者开始转向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的研究。钱纳里所著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本书运用投入一产出模型、一般均衡模型和非均衡模型,对战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准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历进行多种形式的国际比较研究,考察了工业化为主线的二战后低收入国家经济结构和行为的发展经历,分析了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剖析了影响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
在书中的引言部分,钱纳里首先揭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过程中的不同所在。一是恩格尔定律“食品在个人消费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下降”为表征的需求说,二是刘易斯假说中描绘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弹性供给;三是资本按高于劳动力增长的
速度积累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四是部门间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增长速度具有系统性差别;五是随着人均收入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出现先加速后减慢的趋势。
随后通过增长计算的方法证实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增长过程确实存在很大区别,并试图澄清这两类国家增长因素的主要区别。首先在均衡模式下将样本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央计划国家三组,利用回归的方法来检验索洛模型中提及的资本、劳动、全要素增长率对增长的总贡献,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低速增长、资本、产出中速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投入高速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程度较小。其次,为了考察更一般的非均衡状态,需要在回归模型中加入新的结构变量,包括要素的再分配、出口增长、资本流入等,试图对结构转变及其同总量增长的关系做出总的概括。最终发现,对发达国家而言,资本存量和劳动力的增长以及劳动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是出口和资源再分配这样的结构变量。
在验证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确实与发达国家不同以及结构转变确实对其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后,作者开始运用多国模型的方法,试图找出一种平均或标准的发展模式来探讨结构转变的一般特征。在多国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结构转变最值得注意的特征,就是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所占份额的上升以及农业所占份额的相应下降。而工业份额增加的原因则是国内需求的变动、工业产品中间使用量的增加以及随要素比例变动而发生的比较优势的变化。对于国内总需求来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需求方面最大的单一变化——食品需求的份额显著上升,投资和消费品需求增加,生产品、机械和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份额也显著上升。至于中间使用量的增加则主要是由于在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生产结构变得比以前更加迂回,部门之间相互购买增加再加上制成品对初级产品的替代,产出中更大的一部分被售给其他生产者而不是最终使用者,从而导致了这一结果。而在第三个因素国际贸易变化中,通过进口替代和制成品的出口扩张,发展中国家改变了专门进行初级产品生产这一早期发展阶段的特征,并且这种变化对总产出中制造业份额增加的影响更大。同时对于不同的国家而言,这种影响的程度和时间又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大国来说,它的出口份额相对较小,并且在较低的收入水平上就出现由初级产品出口向制成品转移的情况;对于以初级产品出口为导向的小国,它在整个结构转换期间都保持了较强的初级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制成品的出口几乎没有对工业增长做出贡献,工业化主要源于收入增长的需求效应。而以制成品出口为导向的小国则在人均收入较低的时候,制成品出口量就已经超过了初级产品,国内需求变动现象也与之并行。
在摸索出一般规律后,将重点转向1950-1980年期间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准工业经济。随着人均收入增加,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般来说,结构转变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结构转变的第一阶段,占统治地位的是初级产品的生产活动(主要指农业),这是可交易商品产出增长的主要来源。在这一阶段,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低,制成品的有限需求不能使制造业成为总产出的主要来源。同时在这一阶段资本积累低速至中速增长,劳动力增长加快,全要素增长率极为缓慢。结构转变的第二阶段是以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转移为特征。在第二阶段的多数时期中,资本积累的贡献一直较高,这是因为资本和劳动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转移所导致的。在第三阶段,就需求方面而言,制成品的收入弹性开始减少,并自某一时点起,制成品在国内总需求中所占分额也开始下降,并且要素投入的综合贡献减少。根据经济结构和贸易政策,可将准工业化国家划分为四种类型:外向型初级产品生产导向的国家、内向型国家、中间型国家和外向型的工业生产导向国家。初级产品生产导向战略和内向型战略,往往造成制成品出口的水平较低,结构转变也较为迟缓,而外向型的工业生产导向战略,则趋向于加速制成品出口的增长以至于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当然以上内容只是长期的分析,短期内不同贸易战略与总增长结构的关系也相当重要,可以将发展实绩与政策选择联系起来,更能探讨贸易战略、需求结构和全面增长的联系。事实上,那些能够选择并能够采取开放发展战略即以制造业产品出口为基础的国家,总是比那些采取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有更快的增长率和更高的结构转换率。因为从出口方面讲,贸易能够使一个国家的生产得以专业化,进而超越那些由有限的国内需求所强加的限制,扩大一些特殊部门的生产,相应的,制造业出口的扩张也能促进规模经济和更迅速的工业化。从进口方面讲,工业化的发展必须利用日益增加的中间投入,通过进口能够比仅仅通过扩大国内生产更快的取得这些中间投入来改变它的投入产出结构。
这本书运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所介绍的准工业化国家工业化的各种经验,以及书中提出的非均衡条件下的结构转变思想,无疑会对我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根据钱纳里对工业阶段的划分以及国家类型的定位,我国应该属于工业化中期的外向型工业生产导向的国家,制造业发展速度快,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并且现在我国对外开放水平高,进出口贸易份额大,也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出口的政策,按照书中原理,贸易战略的贯彻主要通过贸易政策手段予以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特征主要是运用出口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出口,但是目前世界各国致力于推动贸易自由化,WTO等多边贸易组织在本质上就有排斥进口替代的属性。同时,为了倡导公平竞争的原则,不断地收缴出口导向战略赖以立足的出口刺激手段。并且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为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