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教案)讲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教案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教案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1.2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1.3 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1.4 环境影响评价的国际发展趋势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1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2.2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体系2.3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流程2.4 环境影响评价的数据和信息来源第三章:环境影响识别与分析3.1 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和步骤3.2 环境影响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3 影响预测与评估的方法3.4 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识别与分析的应用第四章: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4.1 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4.2 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4.3 环境影响评价的量化方法4.4 案例分析: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的应用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5.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5.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要求与技巧5.4 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实例第六章:特殊类型的环境影响评价6.1 生态影响评价6.2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6.3 健康影响评价6.4 文化遗产影响评价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7.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7.2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案例7.3 政策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7.4 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的成功与挑战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与政策8.1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国际公约与法规8.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体系8.3 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演变与趋势8.4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责任与公众参与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创新与发展9.1 环境影响评价的新方法与技术9.2 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化与数字化9.4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与启示10.1 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与启示10.2 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10.3 改进环境影响评价的对策与建议10.4 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环境影响评价概述难点解析:如何理解和把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全球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启示。
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程教案
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目的;2.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步骤和方法;3.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要点;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目的;2.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步骤和方法;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要点;4.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本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程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导入、实践环节和总结。
导入:1.通过引入实际环境问题案例,引起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兴趣与关注;2.与学生一起探讨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目的,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实践环节:1.组织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如数据采集、实地调研等;2.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培养学生的环境问题识别和解决能力;3.指导学生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要求准确、详实、简明,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科技性。
总结:1.与学生一起总结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的经验和收获;2.展示学生的实践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3.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并倡导大家共同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四、教学评价本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程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1.学生的实践报告评价:评估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2.学生的参与度:衡量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3.小组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五、教学资源本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程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实际环境问题案例资料;2.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写的指导手册和范例;4.课堂演示材料和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本教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讲义(150页最新版)word精品文档15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讲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班第1讲讲义工程分析概述第一讲:工程分析(考试大纲)(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1)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2)熟悉工程选址可行性和总图布置和理性分析中需要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3)掌握物料平衡法、类比法及资料复用法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法(4)掌握使用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5)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及计算方法(6)掌握水平衡图分析及水平衡各指标的计算方法(7)掌握污染物组织排放的统计内容(8)熟悉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内容及技术要求(二)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1)掌握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技术要点(2)掌握分析项目组成、布置和工程特点的基本方法(3)熟悉项目施工期、运行期主要生态影响途径的分析方法第一节重点内容一、工程分析概述1.工程分析的分类(熟悉)工程分析包括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和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工程分析的作用(了解)(1)工程分析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工程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技术经济先进性、污染治理措施的可行性、总图布置的合理性、达标排放可能性,确定建设该项目的环境可行性。
(2)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3)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4)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3. 工程分析的方法(掌握)(1)类比法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项目的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②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区域污染情况。
类比法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教案——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2)或根据无组织排放量按下式计算确定
Qc 1 (BLC 0.25r 2 )0.50 LD cm A
14
•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无组织排放量并不是各个企业 直接产生的量,而是工艺合理、生产管理与设备维 护处于先进水平的所有同类企业正常运行时无组织 排放量的平均值;企业污染源应按无组织排放量大 小分类管理;多种有害成分同时排放时,取其中最 大者;若按两种(含)以上有害气体计算出的卫生 防护距离处于同一级别时,应提高一级设防
20
二维河流稳态水质模式(熟悉)
• 二维稳态水质方程:顺直均匀河流,描述溶解态污 染物的二维对流扩散的基本方程(P137公式6-11); 累积流量坐标表示的二维水质方程(P138公式6-12~ 公 式 6-14) ;连 续点源 的河流 二维稳 态水质 模式 (P139公式6-16)(以上内容重点掌握各模型中各 项的物理意义)
模拟平坦地区定场情况下连续排放污染源的浓度 分布
6
模式的选用(掌握) • 当模拟预测条件与上述要求不同时,应根据排放特
征和地形条件等因素选择相应的修正模式 • 如按排放特征:点源、线源、面源分别选用对应的
扩散模式 • 如按地形条件:有平坦、复杂和山区地形之分
7
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掌握) • 适用条件:地面10m高处的平均风速1.5m/s;平坦
日平均浓度计算的气象条件(掌握) • 计算方法:保证率法、典型日法(实践中通常采
用)、换算法 • 典型日法:根据典型日的逐时气象条件,利用扩散
模式求得小时平均浓度,然后求其24h的平均值。关 键在于典型日的选择,必要时可选择多个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班第40讲讲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班第40讲讲义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A.工程概况B.施工规划C.生态环境源分析D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解析: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规划,生态环境影响源分析,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替代方案。
2. 总图布置方案分析的工作内容包括(ABC)P20A.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B.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C.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置措施的可行性D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解析: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内容包括:①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②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与车间布置的合理性③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置措施的可行性3.工程分析常用方法有(ACD )A.物料衡算法B.节点计算法C.类比法D.资料复用法4. 对于建设项目工业区水量包括(ABCD)A间接冷却水量B工艺用水量C锅炉给水量D生活用水量解析:工业用水量=间接冷却水量+工艺用水量+锅炉给水量+生活用水量5.清洁生产分析指标有(ABCD)A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B资源能源利用指标C产品指标D污染物产生指标解析:清洁生产分析指标有: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要求。
6.类比法使用过程中,分析对象和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指的是(ABC )P10A.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B.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C.环境特征的相似性D实测数据的准确性7.对于三级评价内容,大气污染源调查包括(BCD)A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B对于颗粒物污染源,应调查其颗粒物的密度及粒径分布C点源调查统计D面源调查统计解析:①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②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③对改扩建项目,根据现有工程排放量、新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预计现有工程经改造后污染物的消减量,计算最终的排放量④对于毒性较大的物质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除极少数要求较高的一级评价项目外,一般只对排放量显著增加的非正常排放进行统计⑤将污染源按点源和面源进行统计,面源包括无组织排放源和数量多、源强源高都不大的点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
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一一、精讲班的特点讲课之前,我首先介绍精讲班的授课特点。
精讲班是对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重要考点辅之以典型的例题分析,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我们在每讲后面配有课堂练习(15道左右),帮助学员强化各章所学知识;课程讲完后,会给出一套模拟试题,帮助学员检测精讲班的学习效果;适合于刚开始复习的学员或者通读完一遍教材后的学员。
二、教材变化今年的教材变化比较大,我们通过下表来了解一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教材变化对比表三、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共有50题,每题1分,共50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选对得分,错选,不选,多选均不得分)。
2.不定项选择题。
(本部分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
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四、考点分析往年考试题分布表第二章、第二节: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我们先讲解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稍后我们再讲解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大纲中知识点的整体结构一、工程分析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三、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五、环境保护措施六、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七、清洁生产八、环境风险分析九、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第一部分、工程分析主要知识点讲解:由于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表现不同,可以分为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和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一、生态破坏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掌握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生态影响武进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应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重点是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影响和潜在影响因素,具体内容如下:例题:1.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的影响源包括(AD)。
A.工程行为B.人类活动C.社会活动D.污染源(二)掌握生态影响的源和强度的分析内容与方法方法: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
环评专家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了解环评报告编制的基本流程和内容;3. 熟悉环评项目的审查和批复过程;4. 培养学生分析、预测和评估项目环境影响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环评概述1. 环评的定义与意义2. 环评的原则与法规二、环评报告编制1. 环评报告编制的基本流程2. 环评报告的内容与格式3. 环评报告编制的技术要点三、环评项目的审查与批复1. 环评项目的审查流程2. 环评项目的批复要求3. 环评项目的案例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结合实际案例,介绍环评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环评概述1. 讲解环评的定义与意义;2. 阐述环评的原则与法规。
三、环评报告编制1. 讲解环评报告编制的基本流程;2. 分析环评报告的内容与格式;3. 介绍环评报告编制的技术要点。
第二课时一、环评项目的审查与批复1. 讲解环评项目的审查流程;2. 阐述环评项目的批复要求;3. 分析环评项目的案例分析。
二、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某一项目进行环评报告编制;2. 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引导学生反思环评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3. 提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环评技术与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评基本概念、原则、流程和内容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2. 环评报告范本;3. 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4. 环评项目案例分析资料。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 三 章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教案)PPT课件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核查表法(列表清单法) 矩阵法、图形叠置法、网络法等。
6
3.2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一般方法
3.2.1指数法
普通指数法(等标型指数)
环境影响评价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第 3 章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具有多样性和交叉性,从其功能上
可分为:环境影响识别方法、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环境影响 评估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使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得以进一步发展。
• 兼顾极值法
PI
12maPxi21ni n1
Pi 2
10
函数型指数
采用函数曲线作图的方法,把环境参数转换成某种指数 或评价值来表示开发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同时进行多方案 的比较。 巴特尔(Battele)指数法 (1)建立质量指数函数图:一个给定的因素,其估计值一 般有一定的范围,把环境质量值与之相对应的范围转换成由 好至差用1~0表示的质量等级指数(指标),以给定因素的 变化范围为横坐标、环境质量指数为纵坐标作图而得到。
将可能受开发方案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 的影响性质,通过核查在一张表上一一列出的识别方 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巴特利清单法,其由17个组分的 62个不同的环境因素(参数)组成。
简单型清单:仅是一个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表,不 做其他说明;
描述型清单:增加环境因子如何度量的准则。“例子” 分级型清单:增加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分级。“例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教案——环境保护措施
8Leabharlann 环境风险防范、减缓措施与应急预案(熟悉)
• 防范措施:选址、总图布置与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及避难所,工艺技术设计 安全防范措施,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电气、 电讯安全防范措施,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紧急救 援站及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
• 燃烧烟气脱硫:从排烟中去除SO2的技术,分为干法 和湿法两大类,其中湿法石灰石/石灰浆液脱硫技术 应用最广泛。
NOX控制技术 • 烟气脱硝:干法和湿法;或催化还原、吸收法、固
体吸附法。
• 洁净燃烧技术
5
烟(尘)控制技术 • 改进燃烧技术 • 采用除尘技术:干式(机械力除尘、过滤除尘、电
除尘、声波除尘)和湿式(洗涤)除尘。选用具体 的除尘技术时,应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指标。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熟悉) • 合理规划 •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通过设备选型等实现 • 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以敏感保护目标达标为目 的,最为常用。
6
• 针对敏感保护对象采取减噪措施 固体废物控制及处理处置技术(熟悉) • 控制原则: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 预处理技术:压实、破碎、分选、固化 • 生物处理技术:堆肥 • 热处理技术:热解、焚烧 • 化学处理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 • 最终处置技术:卫生填埋、安全填埋
7
生态影响保护、恢复措施(熟悉) • 工程措施:合理选址选线、工程方案分析与优化、
3
废水的三级处理 • 悬浮物的去除:混凝后沉淀或汽提、过滤等。 • 除磷:化学沉淀、生物除磷 • 脱氮:生物硝化-反硝化、折点氯化、离子交换、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132M18G2.课程类别:环境环境监测与保护模块选修课3.课程性质:选修4.学时/学分:34/25.先修课程:无6.适用专业:海洋资源与环境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1.课程简介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科学专业学科体系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和评价方法、工程分析的步骤和方法等基础理论,大气、地表水、声环境、生态、固体废物等环境因子的评价现状等。
同时介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非污染环境生态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公众参与等近年来开展的新的评价内容。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常用方法,对水、大气、噪声等方面的环境影响因子和预测模式有所领会,并通过一些案例分析了解在常见情景下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判定原则。
本课程首先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及相关的法律、制度等,而后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方法,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2.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知识;掌握环境所遵循的原则、工作等级、基本程序;掌握环评要素与因子选择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大气、地表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现状评价、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知识及评价方法,对常见的环境要素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的基本内容。
素质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环评的案例分析。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及权重(参照培养方案)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课程权重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生物、化学、数学、计算机及英语等基础知识及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复杂的海洋资源与环境问题。
2.1能运用恰当的生物、化学、数学等基础知识及专业基础知识表述海洋环境与资源的问题;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知识;掌握环境所遵循的原则、工作等级、基本程序;掌握环评要素与因子选择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大气、地表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现状评价、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教案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课件
• 人群健康状况:项目传输某种污染物或拟排污染 物毒性较大时进行
(二)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大气污染源分类(掌握) • 大气污染源(排放源):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
装置(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排放大气污染物 的建筑构造) • 污染源分类及相关概念:P37-38
10
按产生者的属性: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按几何形状:点源、线源、面源和体源 按运动特性:固定源和移动源 按几何高度:高架源、中架源和低架源 按排放时间长短:连续源、瞬时源和持续有限时
19
• 风频:吹某一风向的风的次数占总的观测统计次数
的百分比,称为该风向的风频
• 主导风向: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作为区域的 主导风向,其风频应有明显的优势,否则可称该区 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 风玫瑰图:16个风向的风频联连而成的图(例如, 利用多年地面气象统计资料绘制的风玫瑰图,见 P42-43)
0.000907sin 20 0.002697cos30 0.001480sin 30 ]180/
0 360 dn / 365
dn:一年中日期序数,0,1,2,…,364
24
• 定性划分:夜间一般为D、E和F类;阴天或大风 时(风速>6m/s),一般为D;A类一般出现在白 天、晴天和风速<2m/S的情况下;F类一般出现在 夜间、晴天和风速<3m/s的情况下
22
• P-T法确定大气稳定度的方法(P45) 稳 定 度 分 级 : 将 稳 定 度 分 为 A ( 强 不 稳 定 ) 、 B
(不稳定)、C(弱不稳定)、D(中性)、E(较 稳定)和F(稳定)六类 考虑因子:地面风速(U10)、太阳高度角、云量 具体做法:首先由太阳高度角和云量确定太阳辐射 等级(P45表3-3),然后与地面风速结合确定大气 稳定度等级(见表P46表3-4)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讲稿技术方法
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
持久性污染物;
连续稳定排放;
适用条件:
2.4.3.5 S-P模式
式中:D-亏氧量,即饱和溶解氧浓度与溶解氧浓度的差值,mg/l; D0-计算初始断面亏氧量,mg/l; K2-大气复氧系数,1/d; x-经测点到计算初始点的距离,m。 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 污染物有耗氧性有机污染物; 需要预测河流溶解氧状态; 河流为恒定流动; 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2.4 河流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2.4.1 常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归纳为: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也称类比调查法); 2.4.2 重点是数学模式法
河流及污染物特征
适用的水质模式
持久性污染物(连续排放)
完全混合过程段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横向混合过程段
(1)平直河段
河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直角坐标系)
2.3.3.4 河流主要的水文特征值:河宽、水深、流速、流量、坡度和弯曲系数等。 2.3.4 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2.3.4.1 水质模型参数的率定; 2.3.4.2 环境水力学条件的确定(如稳态、非稳态等); 2.3.4.3 排污状态的确定(如稳定与非稳定、连续与瞬时、点源与面源)。 2.3.5 预测时期的确定 2.3.5.1 建设期(也称施工期); 2.3.5.2 营运期; 2.3.5.3 服务期满后。
2.7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一维水质模式的运用: 2.7.1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式中:C——均匀混合断面处水质平均浓度(mg/L); CE——项目排放污水的水质浓度(mg/L); QE——项目污水排放量(m3/s); CP——排污口上游河流水质浓度(mg/L); QP——排污口上游河流来水量(m3/s)。 例1:上游来水CODCr(p)=14.5mg/L,QP=8.7m3/s;污水排放源强CODCr(E)=58mg/L,QE=1.0m3/s。如忽略排污口至起始断面间的水质变化,且起始断面的水质分布均匀,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教案
? 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考虑气象、水文等自然 条件)
? 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方法
1
概论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1. 按照评价对象可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 按照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地表水、声、
生态、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3. 按照时间顺序一般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
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价
? 分析方法(熟悉) :指标对比法、分值评定法 ? 清洁生产分析编写要求(了解) :原则、内容 ?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熟悉) ? 分析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 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后,排放污染物达标的
可靠性 ?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投资中占的比例(表
2.7)
19
? 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如接纳外排废水的城市污 水处理设施
9
一、工程分析
(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工作项目与内容 ? 工程概况、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污染物分析、清洁
生产水平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分析、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P12表2.1) 工程分析方法(掌握) 类比法 :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 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使用时要求:工程一般特征相似;污染物排放特征相似; 环境特征相似。 也利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的总排放量。
放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模式反推。
16
? 事故风险源强识别与源项分析的方法(熟悉) ? 划分各功能单元; ? 筛选危险物质,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因子; ? 事故源项分析和最大可信事故筛选; ? 估算各功能单元最大可信事故泄漏量和泄漏率。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基础讲义(1阶段)
事故风险源强识别:1、风险识别的围和类型风险识别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围: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2)物质风险识别围: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2、风险识别容(1)资料收集和准备建设项目工程资料: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资料、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资料、安全管理体制及事故应急预案资料。
环境资料:利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厂址周边环境和区域环境资料,重点收集人口分布资料。
事故资料:国外同行业事故统计分析及典型事故案例资料。
(2)物质危险性识别按附录《建设项目风险评价导则》对项目所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危险性识别和综合评价,筛选环境风险评价因子。
(3)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特征,结合物质危险性识别,对项目功能系统划分功能单元,按附录确定潜在的危险单元及重大危险源。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法:知识点:此处主要包括监测因子、监测制度及监测布点方法及监测采样四个知识点。
1.监测因子(1)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2)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3)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
2.监测制度(1)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2)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
对于评价围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3.全过程分析 选址选线期(预可研期):已过 设计方案期(初步设计):与环评同时互动 建设期(施工期):施工方案 运营期:运营方式,高峰期 运营后期(结束期,闭矿、设备退役和渣场封 闭):矿山、油田、核工业、渣场
13
4.污染源分析 锅炉 车辆扬尘 生活污水:用水量的80% 工业场地废水排放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土石方平衡 矿井废水 5.其他分析
19
(2)温度 (3)大气稳定度 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 强不稳定A 不稳定 B 弱不稳定C 中性 D 较稳定 E 稳定F (4)联合频率 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构成的组合频率 (5)扩散参数
σ y —横向扩散指数
σ z —铅直扩散指数
20
5.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了解) 熏烟状态: 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污染的条件
10
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要点(掌握)
1.工程组成完全: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 公用工程、环保工程 主要辅助工程: 对外交通 施工道路 料场 工业场地 施工营地 弃土场、弃渣场
11
2.重点工程明确:(规模大,环境影响大的) 隧道 大桥 高填方路段 深挖方路段 互通立交桥 服务区 取土场 弃土场 确定方法:现场踏勘;类比调查;投资分项; 环境敏感分析;
16
第二节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大气环境现状调查(掌握)与评价 1、大气污染源的分类 点源、线源、面源、体源 固定源、流动源 高架、中架、低架源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 2、污染因子筛选 Pi大的,特征无染物
17
3、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掌握)
(1)现场实测法 Qi = Qn ╳ Ci╳10-6
21
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监测布点 (1)监测点位数 一级:不少于10个,二级:不少于6个 三级:可不监测 (2)监测点位布点方法(根据目的) (3)监测点的设置一致化标准化 2、监测时间和频次要求 一级:夏季、冬季;二级:一期不利季节 7天有效数据
22
3.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掌握) (1)平均值的统计计算 (2)超标倍数的统计计算 (3)超标率的统计计算 (4)单因子指数法(了解) Ii=Ci/C0i
8
6.总图布置方案(熟悉)与外环境关系分析
(1)分析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卫生 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 (2)工厂、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3)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如搬迁、防护等
9
第二节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一、基本内容 1.工程概况:工程特性表、施工布置图 分析项目组成及施工布置(掌握) 2.施工规划 3.生态环境影响源分析 活动(影响源\影响因素)强度、范围、方式, 占地,植被破坏,移民,水土流失,量化 4.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水气声渣 5.替代方案
1.工程概况:项目组成、一般特征、物料能 源消耗定额 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3.污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源强分析与核算(掌握) (1)污染物分布及源强核算 ①新建项目:”两本账” ②改扩建项目:”三本账” (2)物料平衡和水平衡(掌握) 平衡图
5
工业用水量和排水量的关系
污水回用量
(2)物料衡算法 (3)经验估算(排污系数) 4、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 一级项目(详细)
18
二、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
1、常规气象资料调查(熟悉) 一级评价:3年,二、三级:1年 2、常规与现场资料的相关性 3、常规资料统计分析 地面(掌握)、高空(熟悉) 4、气象资料调查分析方法 (1)风场:风速、风向、风频、主导风向 风向玫瑰图
取水量 物料带入水量
用 水 量
耗水量 排水量 漏水量
重复用水量
6
二本账和三本账
新建项目二本账:
1.污染物产生量 2.污染物治理消减量 排放量=1-2 改扩建项目三本账 1.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 2.改扩建项目排放量 3.以新带老消减量 总排放量=1+2-3
7
(3)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4)无组织排放源的统计(掌握):排气筒高度低于15米 物料衡算、类比法、反推法 (5)非正常排污的源强统计与分析 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分析方法,评价程序,编写要求 5.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分析(熟悉) (1)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 (2)污染处理工艺达标排放可靠性 (3)环保投资构成及在总投资的比例 (4)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原有工程、公用环保设施
3
经验排污系数法
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产品排放定额╳总产量 产品单位:台、件、吨、米、立方米
2.物料衡算法(掌握)
依据;物质不灭,质量守恒定律 投入=产品+流失 排放量=投入-回收-处理-转化-产品 3.资料复用法(掌握):利用已有资料和可研报告 4.实际监测法:总量=浓度╳体积
4
三、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掌握)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方法
1
第二章 工程分析
第一节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一.工程分析的作用 1.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2.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依据 3.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4.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二.工程分析的方法
1、类比法(掌握) 条件: (1)工程一般特性的相似性(规模,产品,工艺) (2)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3)环境特征的相似性(气象、地貌、生态、 环境功能、区域污染)
14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一、自然环境(熟悉) 1.地理位置 2.地质 3.地形地貌 4.气候与气象 5.地面水环境 6.地下水环境 7.土壤与水土流失 8.动植物与生态
15
二、社会环境调查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
1.社会经济(了解) (1)人口 (2)工业与能源 (3)农业与土地利用 (4)交通运输 2.文物与景观 3.人群健康状况(地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