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

合集下载

人版高中一年级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

人版高中一年级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1.2 函数及其表示1.2.1 函数的概念1.2.2 函数的表示法1.3 函数的基本性质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3.2 奇偶性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2.1 指数函数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2 对数函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二)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3.1.1 函数的概念(共25张PPT) - 副本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3.1.1 函数的概念(共25张PPT) - 副本
根据问题的条件,我们不能判断列车以 350 km/h
运行半小时后的情况,所以上述说法不正确、显
然,其原因是没有关注到 t 的变化范圈。
下面用更精确的语言表示问题 1 中 S 与 t 的对应
关系。列车行进的路程 S 与运行时间 t 的对应关
系是列车行进的路程 S 与运行时间/的对应关系是
S=350t. ①,
函数?(C )
A.y ( x )2
B.y x2 x
C.y 3 x3
D.y x2
点评:只有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完全相同 的函数才是相同的函数。
讲 课 人
练习:P67练习3


启 强
24
课堂小结
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 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惟 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 B为从集合A到集 合 B的函数。
间 t(单位:h)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S=350t.
这里,t 和 S 是两个变量,而且对于 t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 都有唯一
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所以 S 是 t 的函数。
思考:有人说:“根据对应关系 S=350t,这趟列车加速到 350 km/t 后,
运行 1h 就前进了 350km.”你认为这个说法正确吗?
我国某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时间(年)y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恩格尔系数r(%) 36.69 36.81 38.17 35.69 35.15 33.53 33.87 29.89 29.35 28.57
请仿照前面的方法描述恩格尔系数r和时间(年)y的关系。

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人A教版)课件:3.1.1 函数的概念

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人A教版)课件:3.1.1 函数的概念

2.实数集 R 的区间表示
实数集 R 可以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 ∞”读作“无穷大”;
“-∞”读作“负无穷大”;“+∞”读作“正无穷大”.
3.无穷大的几何表示
定义

符号
数轴表示
{x|x≥a} _[_a_,_+ __∞__)
{x|x>a} _(_a_,_+__∞__)
{x|x≤b} _(_-_∞ __,__b_]
要点三 同一函数 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相同的 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也相同,那么这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
[教材答疑]
1.教材 P60 思考 根据问题 1 的条件,我们不能判断列车以 350 km/h 运行半小时后的情况, 所以上述说法不正确.显然,其原因是没有关注到 t 的变化范围. 2.教材 P63 思考 反比例函数 y=kx(k≠0)的定义域为{x|x≠0},对应关系为“倒数的 k 倍”, 值域为{y|y≠0}.反比例函数用函数定义叙述为:对于非空数集 A={x|x≠0} 中的任意一个 x 值,按照对应关系 f“倒数的 k(k≠0)倍”,在集合 B={y|y≠0}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kx和它对应,那么此时 f:A→B 就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 个函数,记作 f(x)=kx(k≠0),x∈A.
(1)求 f(2)+f12,f(3)+f13的值; (2)求 f(2)+f12+f(3)+f13+…+f(2 021)+f2 0121的值.
解析:(1)∵f(x)=1+x2x2,
∴f(2)+f12=1+2222+1+12122 2=1,f(3)+f13=1+3232+1+13132 2=1. (2)由(1)知 f(2)+f12=1,f(3)+f13=1,又 f(4)+f14=1,…, f(2 021)+f2 0121=1, ∴f(2)+f12+f(3)+f13+…+f(2 021)+f2 0121=2 020.

2023年新教材高中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知识点(8页)全文

2023年新教材高中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知识点(8页)全文

新教材高一数学必修第—册知识点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元素: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用小写拉丁字母表示,元素三大性质:互异性,确定性,无 ,,,c b a 序性.2集合: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集,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 ,,,C B A 3集合相等: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记作.B A ,B A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①属于:;②不属于:.A a ∈A a ∉5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N +N N 或*Z Q R 6集合的表示方法:①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全部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②描述法:把集合中全部具有共同特征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表示为的方法; )(x P x })(|{x P A x ∈③图示法(图):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的方法.Venn 7集合间的根本关系:子集:对于两个集合,如果集合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中的元素,就B A ,A B 称集合为集合的子集,记作,读作包含于;真子集:如果,但存在元素,且A A A B B A ⊆B x ∈A x ∉,就称集合是集合的真子集,记作,读作真包含于.A B A B A B 8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表示,空集的性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9集合的根本运算:并集;交集; },|{B x A x x B A ∈∈=或 },|{B x A x x B A ∈∈=且 补集(为全集,全集是含有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全部元素). },|{A x U x x A C U ∉∈=且U 运算性质:;;;;B A B B A ⊆⇔= B A A B A ⊆⇔= A A =∅ ∅=∅ A ,.∅==∅=U C U C A A C C U U U U ,,)()()()(),()()(B A C B C A C B A C B C A C U U U U U U ==10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般地,“假设p ,则q 〞为真命题,p 可以推出q ,记作,称p 是q 的q p ⇒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p 是q 的条件的四种类型:假设,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q q p ,⇒p 条件;假设,则p 是q 的必要充分不条件;假设,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p p q ,⇒q q p ⇔假设,,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pq q p 11全称量词及全称量词命题:短语“全部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成为全称量词命题.12存在量词及存在量词命题: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成为存在量词命题.13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认:全称量词命题的否认是存在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的否认是全称量词命题.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不等式1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 ①对称性;②传递性;③可加性a b b a >⇔<,a b b c a c >>⇒>;④可乘性,;a b a c b c >⇒+>+,0a b c ac bc >>⇒>,0a b c ac bc ><⇒<⑤同向可加性;⑥同向可乘性; ,a b c d a c b d >>⇒+>+0,0a b c d ac bd >>>>⇒>⑦可乘方性;()0,1n n a b a b n n >>⇒>∈N >⑧可开方性.⑨可倒数性. )0,1a b n n >>⇒>∈N >ba b a 110<⇒>>2重要不等式:假设,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R b a ∈,ab b a 222≥+b a =3根本不等式:假设,,则,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0a >0b >a b +≥2a b+≥b a =4不等式链:假设,,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一正0a >0b >ba ab b a b a 1122222+≥≥+≥+b a =二定三相等.5一元二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gao 次数是的不等式. 26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数x ,按照某种确定的B A ,A 对应关系,在集合中都有唯—确定的数y 与它对应,那么就称为从集合到集合的一f B B A f →:A B 个函数,记作,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A x x f y ∈=),(A 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值域是集合的子集. }|)({A x x f ∈B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求函数定义域的原则:(1)假设为整式,则其定义域是;()f x R (2)假设为分式,则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0的实数集合;()f x (3)假设是二次根式(偶次根式),则其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不小于0的实数集合; ()f x (4)假设,则其定义域是; ()0f x x =}{0x x ≠(5)假设,则其定义域是;()()0,1x f x a a a =>≠R (6)假设,则其定义域是; ()()log 0,1a f x x a a =>≠}{0x x >(7)假设,则其定义域是;x x f tan )(=},2|{Z k k x x ∈+≠ππ求函数值域的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单调性法等;求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配凑法,方程组法等;3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法(用函数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用图象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列出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4分段函数:在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区间,有不同对应关系的函数. 6函数的单调性:(1)单调递增:设任意(,I 是的定义域),当时,有.特别的,当D x x ∈21,I D ⊆()f x 12x x <12()()f x f x <函数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时,该函数称为增函数;(2)单调递减:设任意(,I 是的定义域),当时,有.特别的,当D x x ∈21,I D ⊆()f x 12x x <12()()f x f x >函数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时,该函数称为减函数.7单调区间:如果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那么就说函数在这一区间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就叫做函数的单调区间,单调区间分为单调增区间和单调减区间. 8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9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存在实数满足:,都有)(x f y =I M I x ∈∀;使得,那么称是函数的最大(小)值. ))(()(M x f M x f ≥≤I x ∈∃0M x f =)(0M10函数的奇偶性:偶函数: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都有,且,那么函)(x f y =I I x ∈∀I x ∈-)()(x f x f =-数叫做偶函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偶函数满足;)(x f y =|)(|)()(x f x f x f ==-奇函数: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都有,且,那么)(x f y =I I x ∈∀I x ∈-)()(x f x f -=-函数叫做奇函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假设奇函数的定义域中有零,则其函数图象必过原点,即)(x f y =.(0)0f =11幂函数:一般地,函数叫做幂函数,其中是自变量,是常数. αx y =x α12幂函数的性质:()f x x α=①全部的幂函数在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0,+∞()1,1②如果,则幂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区间上是增函数;0α>[)0,+∞③如果,则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第—象限内,当从右边趋向于原点时,0α<()0,+∞x 图象在轴右方无限地逼近轴,当趋向于时,图象在轴上方无限地逼近轴; y y x +∞x x ④在直线的右侧,幂函数图象“指大图高〞; 1=x ⑤幂函数图象不出现于第四象限.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n 次方根与分数指数幂、指数幂运算性质(1)假设,则;; n x a =))n x n=⎪⎩为奇数为偶数()()a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3);(4);na =*0,,,1)m na a m n N n =>∈>且(5);*0,,1)m naa m n N n -=>∈>,且(6)的正分数指数幂为,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000(7);()0,,r s r sa a a a r s R +⋅=>∈(8);()()0,,r s rsa a a r s R =>∈(9).()()0,0,,rrrab a b a b r s R =⋅>>∈2对数、对数运算性质(1);(2); ()log 0,1xa a N x N a a =⇔=>≠()log 100,1a a a =>≠(3);(4);;()log 10,1a a a a =>≠()log 0,1a Na N a a =>≠(5);()log 0,1m a a m a a =>≠(6);()log ()log log 0,1,0,0a a a MN M N a a =+>≠M >N >(7); ()log log log 0,1,0,0aa a MM N a a N=->≠M >N >(8);()log log 0,1,0n a a M n M a a =⋅>≠M >(9)换底公式; ()log log 0,1,0,0,1log c a c bb a a bc c a=>≠>>≠(10); ()log log 0,1,,*m na a nb b a a n m N m =>≠∈(11);()1log log 0,1,0,aa M a a M n R n=>≠>∈(12). ()log log log 10,1,0,1,0,1a b c b c a a a b b c c ⋅⋅=>≠>≠>≠3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0(≠>=a a a y x 且①定义域为; ②值域为;③过定点;(),-∞+∞()0,+∞()0,1④单调性:当时,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当时,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1a >()f x R 01a <<()f x R ⑤在y 轴右侧,指数函数的图象“底大图高〞. 4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0(log ≠>=a a x y a 且①定义域为;②值域为;③过定点;()0,+∞(),-∞+∞()1,0④单调性:当时,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当时,函数在上是减函1a >()f x ()0,+∞01a <<()f x ()0,+∞数;⑤在直线的右侧,对数函数的图象“底大图低〞.1=x 5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x a y =)1,0(log ≠>=a a x y a 且x y =6不同函数增长的差异:线性函数模型的增长特点是直线上升,其增长速度不变;指数)0(>+=k b kx y 函数模型的增长特点是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增大的速度越来越快,呈“指数爆炸〞状)1(>=a a y x 态;对数函数模型的增长特点是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增大速度越来越慢,即增长)1(log >=a x y a 速度平缓;幂函数模型的增长速度介于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之间.)0(>=n x y n 7函数的零点:在函数的定义域内,使得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x f y =0)(=x f x 8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且有,()f x [],a b ()()0f a f b ⋅<那么函数在区间内至少有一个零点,即存在,使得,这个也就是方程()y f x =(),a b (),c a b ∈()0f c =c 的根.()0f x =9二分法:对于区间上图象连续不断且的函数,通过不断把它的零点所在],[b a ()()0f a f b ⋅<)(x f y =区间一分为二,使得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渐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10给定准确度,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 ε)(x f y =0x ⑴确定零点的初始区间,验证; 0x [],a b ()()0f a f b ⋅<⑵求区间的中点;[],a b c ⑶计算,并进一步确定零点所在的区间; )(c f ①假设,则就是函数的零点;0)(=c f c ②假设(此时),则令; 0)()(<c f a f ),(0c a x ∈c b =③假设(此时),则令;0)()(<b f c f ),(0b c x ∈c a =⑷推断是否到达准确度:假设,则得到零点的近似值(或);否则重复上面的⑵至⑷. εa b ε-<a b 第五章 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分类:按终边的旋转方向分: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2象限角: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为第αx α几象限角.第—象限角的集合为;{}36036090,k k k αα⋅<<⋅+∈Z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36090360180,k k k α⋅+<⋅+∈Z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180360270,k k k αα⋅+<<⋅+∈Z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360270360360,k k k αα⋅+<<⋅+∈Z角的终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就称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α终边在轴非负半轴的角的集合; x },2|{Z k k ∈=παα终边在轴非正半轴的角的集合; x },2|{Z k k ∈+=ππαα终边在轴非负半轴的角的集合;y },22|{Z k k ∈+=ππαα终边在轴非正半轴的角的集合;y },22|{Z k k ∈+-=ππαα终边在轴的角的集合;x },|{Z k k ∈=παα终边在轴的角的集合;y },2|{Z k k ∈+=ππαα终边在坐标轴的角的集合; },2|{Z k k ∈=παα2终边相同的角: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α{}360,k k ββα=⋅+∈Z 3弧度制: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弧度.14角度与弧度互化公式:,,.2360π=1180π=180157.3π⎛⎫=≈ ⎪⎝⎭5扇形公式:半径为的圆的圆心角所对弧的长为,则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假设扇形r αl αlrα=的圆心角为,半径为,弧长为,周长为,面积为,则,,()αα为弧度制r l C S l r α=2C r l =+.21122S lr r α==6三角函数的概念:设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是,它与原点的距αα(),x y离是,则,,. ()0r r =>sin y r α=cos x r α=()tan 0yx xα=≠7三角函数的符号: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8记忆特别角的三角函数值:α 15 30 45 60 75 90 120 135 150180 270 360 α 12π 6π 4π 3π 125π 2π 32π 43π 65π π 23ππ2 αsin 426- 21 22 23 426+ 1 23 22 210 1-0 αcos 426+ 23 22 21 426-0 21- 22- 23-1-01 αtan 32- 1 3 32+不存在 3- 1- 33-0 不存在9同角三角函数的根本关系:,;()221sin cos 1αα+=()2222sin 1cos ,cos 1sin αααα=-=- .()sin 2tan cos ααα=sin sin tan cos ,cos tan αααααα⎛⎫==⎪⎝⎭10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1sin 2sin k παα+=()cos 2cos k παα+=()()tan 2tan k k παα+=∈Z ,,. ()()2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3sin sin αα-=-()cos cos αα-=()tan tan αα-=-,,. ()()4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 ()5sin cos 2παα⎛⎫-=⎪⎝⎭cos sin 2παα⎛⎫-= ⎪⎝⎭()6sin cos 2παα⎛⎫+= ⎪⎝⎭cos sin 2παα⎛⎫+=- ⎪⎝⎭11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sin y x = cos y x =tan y x =图象定义域RR,2x x k k ππ⎧⎫≠+∈Z ⎨⎬⎩⎭值域[]1,1-[]1,1-R 函数性质12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2); ()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3);(4);()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5);()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6).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13二倍角公式:(1);(2);sin 22sin cos ααα=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3);2cos 21cos 2αα+=21cos 2sin 2αα-=22tan tan 21tan ααα=-14半角公式:(1);(2);(3);(4)2cos 12sin αα-±=2cos 12cos αα+±=αααcos 1cos 12tan +-±=αααααcos 1sin sin cos 12tan +=-=15辅助角公式:.的终边上在角点其中ϕϕϕ),(,tan ),sin(cos sin 22b a abx b a x b x a =±+=±16函数的图象与性质:b x A y ++=)sin(ϕω图象变换:先平移后伸缩:函数的图象上全部点向左(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sin y x =ϕ的图象;再将函数的图象上全部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sin y x ϕ=+()sin y x ϕ=+1ω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再将函数的图象上全部点的纵坐标伸长(缩()sin y x ωϕ=+()sin y x ωϕ=+短)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 A ()sin y x ωϕ=A +先伸缩后平移:函数的图象上全部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sin y x =1ω最值当时,22x k ππ=+()k ∈Z ;当max1y =22x k ππ=-时,.()k ∈Z min 1y =-当时,()2x k k π=∈Z ;当max 1y =2x k ππ=+时,.()k ∈Z min 1y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周期性 2π 2ππ奇偶性奇函数 偶函数奇函数单调性在 2,222k k ππππ⎡⎤-+⎢⎥⎣⎦上是增函数;在()k ∈Z 32,222k k ππππ⎡⎤++⎢⎥⎣⎦上是减函数.()k ∈Z 在上是[]()2,2k k k πππ-∈Z 增函数;在[]2,2k k πππ+上是减函数.()k ∈Z 在,22k k ππππ⎛⎫-+ ⎪⎝⎭上是增函数.()k ∈Z 对称性对称中心()(),0k k π∈Z 对称轴()2x k k ππ=+∈Z 对称中心 (),02k k ππ⎛⎫+∈Z ⎪⎝⎭对称轴()x k k π=∈Z 对称中心 (),02k k π⎛⎫∈Z⎪⎝⎭无对称轴数的图象;再将函数的图象上全部点向左(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sin y x ω=sin y x ω=ϕω的图象;再将函数的图象上全部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倍(横()sin y x ωϕ=+()sin y x ωϕ=+A 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 ()sin y x ωϕ=A +五点法画图函数的性质:()()sin 0,0y x ωϕω=A +A >>①定义域为R ;②值域为;③单调性:依据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A A -x y sin =④奇偶性:当时,函数是奇函数;当时,函数Z k k ∈=,πϕ()sin y x ωϕ=A +Z k k ∈+=,2ππϕ是偶函数;⑤周期:;⑥对称性:依据函数的对称性研究函数的对称()sin y x ωϕ=A +ωπ2=T x y sin =性12π17函数的应用B x A y ++=)sin(ϕω①振幅:A ;②周期:;③频率:;④相位:;⑤初相:.2πωT =12f ωπ==T x ωϕ+ϕ⑥最值:函数,当时,取得最小值为 ;当时,取得最大值为B x A y ++=)sin(ϕω1x x =min y 2x x =maxy ,则,,.()max min 12y y A =-()max min 12y y B =+()21122x x x x T=-<。

人教版】2020年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一电子教材目录

人教版】2020年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一电子教材目录

人教版】2020年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一电子教材目录2020年高中数学材必修一教材目录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 集合的概念集合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概念,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集合中的每个对象称为元素。

集合用大写字母表示,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属于集合用符号“∈”表示。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关系是指一个集合包含另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用符号“⊇”表示。

相等关系是指两个集合互相包含,用符号“=”表示。

交集是指两个集合中共同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并集是指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基本运算有并、交、差、补四种。

并集是指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交集是指两个集合中共同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差集是指一个集合中除去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后剩余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补集是指在全集中除去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后剩余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C”表示。

1.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全称量词是指对于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命题都成立,用符号“∀”表示。

存在量词是指集合中存在一个元素使命题成立,用符号“∃”表示。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等式性质是指对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数,等式仍成立。

不等式性质是指对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式方向不变;对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式方向改变。

2.2 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是指对于任意实数x和y,有2xy≤x²+y²成立。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二次函数是指函数f(x)=ax²+bx+c(a≠0)的图象为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

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形如ax²+bx+c=0(a≠0)的方程。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指形如ax²+bx+c>0或ax²+bx+c≥0(a≠0)的不等式。

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课件人教版(共99张PPT)

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课件人教版(共99张PPT)
例如:1∈N, -5 ∈ Z, Q 1.5 N
四、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
就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放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注意:1、元素间要用逗号隔开; 2、不管次序放在大括号内。
例如:book中的字母组成的集合表示为:{b,o,o,k}{b,o,k} 一次函数y=x+3与y=-2x+6的图像的交点组成的集合。{1,4}{(1,4)}
的关系f则成为对应法则,则上面两个例子中,对应法则分别是“乘以10再加20” 和“平方后乘以”
1 乘以10再加20 30
2
40
3
50
4
60
5
70
6
80
7
90
8
100
1 平方后乘以4.94.9
1.5

2

3

5

6

7

8

二、映射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说明了什么是函数,上面的两个例子都是研究的 数值的情况,那么进一步扩展,如果集合A和集合B不是数值,而是其他类型的 集合,则这种对应关系就称为映射。具体定义如下:
7、判断下列表示是否正确:
(1)a {a}; (2) {a} ∈{a,b};
(3){a,b} {b,a}; (4){-1,1}{-1,0,1}
(5)0;
(6) {-1,1}.
集合与集合的运算
1、交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 记作A∩B,即
A∩B={x|x∈A,且x∈B} A∩B可用右图中的阴影部分来表示。
⑴ A={1,2,3} , B={1,2,3,4,5};

数学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电子课本

数学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电子课本
数学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电子课本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集合
1.1.1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1.1.2集合的基本关系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1.2 常用逻辑用语
1.2.1命题与量词
1.2.2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1.2.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
2.1等式
2.1.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
2.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
2.1.3方程组的解集
2.2不2.2.2不等式的解集
2.2.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2.4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
第三章 函数
3.1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3.1.1 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3.1.2 函数的单调性
3.1.3 函数的奇偶性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3.3函数的应用(一)
3.4数学建模活动:决定苹果的最佳出售时间点

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高清教材】

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高清教材】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获取更多精品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Hi数学派"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册)(完美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册)(完美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第一册上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一集合1.1集合1.2 子集、全集、补集1.3交集、并集1.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1.5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阅读材料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二简易逻辑1.6逻辑联结词1.7四种命题1.8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一第二章函数一函数2.1函数2.2函数的表示法2.3函数的单调性2.4反函数二指数与指数函数2.5指数2.6指数函数三对数与对数函数2.7对数阅读材料对数的发明2.8对数函数2.9函数的应用举例阅读材料自由落体运动的数学模型实习作业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二第三章数列3.1数列3.2等差数列3.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阅读材料有关储蓄的计算3.4等比数列3.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研究性学习课题: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三第一册下第四章三角函数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1角的概念的推广4.2弧度制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阅读材料三角函数与欧拉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二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4.7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三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9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阅读材料潮汐与港口水深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四第五章平面向量一向量及其运算5.1向量5.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5.3实数与向量的积5.4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5.5线段的定比分点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5.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5.8平移阅读材料向量的三种类型二解斜三角形5.9正弦定理、余弦定理5.10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实习作业解三角形在测量中的应用阅读材料人们早期怎样测量地球的半径?研究性学习课题: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五第二册上第六章不等式6.1不等式的性质6.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6.3不等式的证明6.4不等式的解法举例6.5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阅读材料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六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7.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7.2直线的方程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阅读材料向量与直线7.4简单的线性规划研究性学习课题与实习作业: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7.5曲线和方程阅读材料笛卡儿和费马7.6圆的方程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七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8.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8.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8.3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8.4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8.5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8.6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阅读材料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八第二册下A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9.1平面9.2空间直线9.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9.4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9.5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9.6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9.7棱柱9.8棱锥阅读材料柱体和锥体的体积研究性学习课题: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阅读材料欧拉公式和正多面体的种类9.9球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九第十章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10.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10.2排列10.3组合阅读材料从集合的角度看排列与组合10.4二项式定理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十第十一章概率11.1随机事件的概率11.2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11.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阅读材料抽签有先有后,对个人公平吗?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十一第二册下B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9.1平面的基本性质9.2空间的平行直线与异面直线9.3直线和平面平行与平面和平面平行9.4直线和平面垂直9.5空间向量及其运算9.6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9.7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与二面角9.8距离阅读材料向量概念的推广与应用9.9棱柱与棱锥研究性学习课题: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阅读材料欧拉公式和正多面体的种类9.10球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九第十章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10.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布计数原理10.2排列10.3组合阅读材料从集合的角度看排列与组合10.4二项式定理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十第十一章概率11.1随机事件的概率11.2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11.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阅读材料抽签有先有后,对各人公平吗?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十一第三册(理科)第一章概率与统计1.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1.3抽样方法1.4总体分布的估计阅读材料累积频率分布1.5正态分布1.6线性回归阅读材料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实习作业通过抽样调查,研究实际问题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一第二章极限2.1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阅读材料不完全归纳法与完全归纳法研究性学习课题:杨辉三角2.2数列的极限2.3函数的极限2.4极限的四则运算阅读材料无穷等比数列的和2.5函数的连续性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二第三章导数3.1导数的概念3.2几中常见函数的导数阅读材料变化率举例3.3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3.4复合函数的导数3.5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导数阅读材料近似计算3.6函数的单调性3.7函数的极值3.8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3.9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三第四章数系的扩充──复数4.1复数的概念4.2复数的运算4.3数系的扩充研究性学习课题:复数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的联系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四附录一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附录二导数公式表第三册(文科)第一章统计1.1抽样方法1.2总体分布的估计1.3总体期望值和方差的估计实习作业通过抽样调查研究实际问题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一附录随机数表第二章导数2.1导数的背景2.2导数的概念2.3多项式函数的导数2.4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2.5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2.6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研究性学习课题:杨辉三角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二附录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附送教师精彩课堂用语(不需要可自行删除)(听说读问写)☆☆☆☆☆☆☆☆☆☆听☆☆☆☆☆☆☆☆☆☆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一册(下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一册(下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研究性学习课题: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复习参考题五
第四章 三角函数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一册(下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一册(下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49页 0082页 0115页 0117页 0182页 0196页 0217页 0238页 0240页 0266页 0268页 0270页 0287页
第四章 三角函数
4.2 弧度制
阅读材料 三角函数与欧拉
4.5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4.7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4.9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4.11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小结与复习
第五章 平面向量
5.2 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6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5弦定理、余弦定理
实习作业 解三角形在测量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练习: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 p是q的
什么条件?
(1)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 形相似;充分不必要条件 (2) 若x > 5,则x > 10。必要不充分条件 (3) 若x=y,则x2=y2。充分不必要条件 (4)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 形的面积相等。 充分不必要条件 (5) 若a>b,则ac>bc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定义1:如果已知p 定义2:如果已知q
q,则说p是q的充分条件。 p,则说p是q的必要条件。
2.集合的角度
① p q,相当于P Q ,即 P Q 或 P、Q 有它就行 ② q p,相当于Q P ,即 Q P 或 P、Q 缺它不行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1充.分4.条1 件充与分必条要件条与件必要条件(共14张PPT)
① 可先简化命题。
② 否定一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 充分条 件与必 要条件
8
应用新知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例1: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q是p的什么条件:
(1)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个三角 形是等腰三角形。 (2)若a2>b2,则a>b。
在真命题(1)中,p足以导致q,也就是说条件p 充分了。在假命题(2)中条件p不充分。
在真命题(1)中, q是p 成立所必须具备的前提。 在假命题(2)中, q不是p 成立所必须具备的前提。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q是p的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

人教版高中数学电子课本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电子课本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电子课本目录
一、选修1:
1. 函数
2. 极限
3. 无穷小量
4. 极限的应用
5. 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6. 导数
7. 微分
8. 定积分
9. 应用积分
10. 向量
11. 空间解析几何
12. 空间向量
13. 空间分析几何
14. 线性代数
二、选修2:
1. 概率
2. 概率分布
3. 统计
4. 数理统计
5. 数理统计的应用
6. 数学建模
7. 数学建模的应用
8. 数学归纳法
9.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10. 数学归纳法的推广
11. 数学归纳法的推广的应用
12. 数学归纳法的推广的应用的实例
13. 数学归纳法的推广的应用的实例的解法
14. 数学归纳法的推广的应用的实例的解法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

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

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
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数学教材,它涵盖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
几何、代数、概率等。

它的内容丰富,涉及到数学的各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水平。

这本电子课本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把每一个概念都用图片和文字来表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它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水平。

此外,这本电子课本还提供了视频讲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好地掌握数
学技能。

它还提供了许多测试题,可以帮助学生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总之,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数学教材,它涵盖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水平。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必修1)优质课件: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章末复习课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必修1)优质课件: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章末复习课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1) B.(-∞,1)
√ C.(-1,0) D.[-1,0)
解析 由 3x-1=0 可得 x=13>0, 若函数在R上有两个零点,可转化为ex+a=0在x≤0上有一个实根,
即y=-a与y=ex在x≤0上有一个交点,因为x≤0时,ex∈(0,1];
又y=-a与y=ex在x≤0上有一个交点,所以0<-a≤1,即-1≤a<0.
4.(2019·全国Ⅲ)函数 y=2x+2x23 -x在[-6,6]的图象大致为

12345
解析 因为 f(x)=2x+2x23 -x, 所以 f(-x)=2--x+2x23 x=-f(x),且 x∈[-6,6], 所以函数 y=2x+2x23 -x为奇函数,排除 C; 当 x>0 时,f(x)=2x+2x23 -x>0 恒成立,排除 D; 因为 f(4)=224+×62-44=161+28116=12285×716≈7.97,排除 A.
例 2 已知 a>0 且 a≠1,则函数 f(x)=ax 和 g(x)=loga-1x的图象只可能是

解析 函数g(x)的定义域是(-∞,0),排除A,B, 若0<a<1,则f(x)=ax是减函数, 此时 g(x)=loga-1x是减函数,C,D 都不满足, 若a>1,则f(x)=ax是增函数,此时 g(x)=loga-1x是增函数,C 满足.
√ A.(0,1) B.(1,2)
C.(2,3)
D.(3,4)
解析 将方程变形,并构造函数 f(x)=x43-12x, 因为 y=x43和 y=-12x 均为增函数, 所以 f(x)=x43-12x 也为增函数, 由函数解析式可得f(0)=0-1=-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
————————————————————————————————作者:————————————————————————————————日期: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2 函数及其表示
1.2.1 函数的概念
1.2.2 函数的表示法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3.2 奇偶性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2.1 指数函数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2.2 对数函数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二)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2.3 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