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制度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及内容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及内容
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国家或组织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程序,以保障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在合法范围内获取、使用和传播信息的权利。
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促进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增加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责任和效能,提升社会参与和监督的能力。
信息公开制度的内容包括:
1. 信息公开的范围:确定哪些信息应当被公开,包括政府工作、公共事务、行政管理、财务预算、环境信息、公共安全等领域的信息。
2. 信息公开的程序:明确信息公开的申请、审核、答复等相应程序,包括信息公开的申请渠道、提供信息的方式和时限,确保公众便捷、高效地获取信息。
3. 信息公开的原则:包括信息公开的公正、公平、公开原则,信息公开的真实、准确、完整原则,以及信息公开的便民、利民、惠民原则。
4. 信息公开的责任:明确政府机关和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责任和义务,确保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落地,提高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增强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力度、保障
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动政府透明化和廉洁治理,促进社会公正与公共进步。
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信息公开制度是指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对于信息的使用和提供,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和程序,以便公众可以了解、掌握和使用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所掌握的信息资源。
它不仅可以维护政府及公共机构的责任必要性,还可以促进公众对政府和公共机构的监督,从而获得更好的服务水平。
一、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在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中,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及其它有关规定,按照规定的程序公开信息的一种制度。
它将“公开”的内涵细化,划分为“发布”、“回应”及“披露”三种公开形式。
其中,发布指的是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对信息的主动公开;回应指的是对公众关注的信息进行真实准确地回应;披露指的是公众要求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披露信息,不过披露的信息需符合法律、法规和法定程序的要求。
二、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1.公开内容:政府及其它公共机构应当公开的信息内容包括,政策法规、行政决策、行政程序、行政执法和服务、行政绩效、政府支出、行政许可、公共资源配置和管理等。
2.公开形式:信息公开面向包括官方网站、报纸、轻型出版物、电视、电台和其它适当形式,应以公众易懂的文字或图表等方式进行公开。
3.公开原则:信息公开应遵循客观、准确、真实、完整等原则。
特别是要求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必须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并受其它规定的限制,不得公开有关安全、保密等内容。
4.公开原则:信息公开范围应尽可能广泛,便于公众参与,并考虑政府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
三、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性信息公开制度实施是构建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的透明度、问责制、指标管理及活动监督的基础。
它不仅体现了政府及公共机构的责任必要性,而且也可以帮助公众获取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的信息资源,从而加强公众对政府及公共机构的监督。
信息公开制度实施,可以促进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的公众服务,促进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的服务水准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此外,公开制度实施有助于推动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形成良性秩序,促进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更有效的办事,更好地推动改革开放的发展。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四篇)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目录____市政务公开工作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3____市政务公开评议制度--7____市政务公开考核评比制度--9____市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10____市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实施办法--12____市政务公开工作报告制度--17____市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制度(试行)--19____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____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试行)--23____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社会评议制度(试行)--25____市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办法(试行)--27____市政务公开工作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为进一步改进我市____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根据____发[____]____文件和市委、市____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政务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是指。
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公开履行行政职能的一项机关效能监察制度,是加强民主监督、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改进服务,遏制以权谋私,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措施。
第二条依据行政管理相对办事方便、行政要求公开透明,行政行为接受监督的基本原则实行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
第三条所有工作人员(含受聘人员)应遵守本制度。
第四条主动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一)对社会和群众公开的内容1、内设机构、各机关和工作人员职责;2、行政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政策;3、办事的条件、程序、过程、时限和结果;4、收费项目的依据、标准;5、为民办实事项目及执行情况;6、涉及公众利益的行政执行情况;7、直接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____权益的行政执行事项;38、便民措施,服务承诺;9、监督办法、违法违纪的投诉责任追究;10、群众关心的其他热点问题。
(二)对内部公开的内容1、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2、内部财务预算、收支情况;3、干部人事管理情况;4、大宗物资采购、大宗维修工程等重大事项;5、干部职工收入分配、福利待遇等情况;6、涉及干部职工利益政策的制定、修改事项;7、干部职工关心的其他重要事项。
国家信息公开制度
国家信息公开制度
国家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政府行政机关自主制定的一套管理和监督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体系。
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公开政府信息,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政府的公正决策和行政行为,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监督能力,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增强社会的民主性和法治性。
国家信息公开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法律法规:国家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是法律法规的规范。
国家通常会制定信息公开法或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程序、条件和限制。
2. 信息公开主体:国家信息公开制度规定了哪些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是信息公开主体,即承担提供信息公开服务的责任主体。
3. 信息公开内容:国家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了哪些类型的信息应当公开,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文件、政策解读、决策理由、行政行为、资金使用情况等。
4. 信息公开程序:国家信息公开制度规定了信息公开的申请、受理、审批和发布的具体程序,以及信息公开的时限和方式。
5. 信息公开保障:国家信息公开制度还规定了信息公开的保障机制,包括公众对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举报机制,以及对违反信息公开规定的追责和处罚机制。
国家信息公开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的透明度和行政能力,对于建设法治化、透明化的政府、促进社会发展和维护公众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它对于促进政府透明化、加强公众监督、保障公民知情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仅能提高政府的决策科学性和合法性,还能有效地减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强社会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本文将从法律背景、原则与机制以及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背景信息公开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当时政府开始重视信息公开问题,并在相应的文件中提出了信息公开的原则和标准。
随着社会进步和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中国政府于200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
二、原则与机制1. 透明度原则信息公开制度的核心原则是透明度。
透明度原则要求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主动向公众公开与政务相关的信息,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隐瞒或篡改信息。
通过信息公开,公众可以了解政府的决策理念、决策过程以及绩效评估等,从而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的行为。
2. 可获得性原则信息公开制度不仅要求政府公开信息,还要求政府提供信息,确保公民和组织可以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
政府应通过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完善信息发布机制等方式,提升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效率性。
3. 保护隐私原则信息公开制度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无限制地公开所有信息,尤其是关乎个人隐私的信息。
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政府应当依法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确保信息公开不会侵犯他们的隐私权。
4. 法治机制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法治机制。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程序和方式,并明确政府和公民的权责。
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救济机制,保障公众合法权益的实现。
三、影响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政府与公众、社会治理、社会信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1. 政府与公众关系信息公开制度为政府与公众建立了有效的互动平台,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公众对政府决策的了解和参与程度提高,能够合理表达诉求和意见,有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简诉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性
一、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
信息公开制度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机构向公众公开其所拥有的
信息的制度。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政府机构的决策过程、政策文件、财务预算、环境数据、企业经营状况等等。
信息公开制度的目的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加强政府对公众的负责任,促进公众参与决策,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二、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公开范围:信息公开制度的首要内容是公开范围。
政府应该
公开哪些信息?公开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需要明确规定。
在实践中,政府通常会制定信息公开目录,明确公开的范围和程度。
2. 公开方式:信息公开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公开方式。
政
府应该通过什么渠道公开信息?公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公开的方
式应该是及时、准确、方便和全面的。
3. 公开责任:政府应该对公开的信息负责。
政府应该保证公开
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如果公开的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政府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4. 保护隐私:信息公开制度应该兼顾公众的知情权和隐私权。
政府在公开信息时,应该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
三、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性
1. 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信息公开制度可以让公众更好
地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和行为,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2. 促进公众参与决策:信息公开制度可以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的政策和决策,促进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3. 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信息公开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加强企业与公众的沟通,促进企业的发展。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模版(3篇)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增强公务透明度,提升公众对本单位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包括信息公开的管理、程序和要求等。
第三条信息公开是指本单位主动提供信息,接受公众申请并及时、便捷地提供信息的行为。
第四条本单位信息公开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护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第五条本单位设立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本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
第二章信息公开范围第六条本单位应按照法定职责和授权范围,主动公开工作情况、决策依据、重要政策、规划方案、质量安全信息、政府采购信息、重大工程建设信息、环境保护信息和突发事件处置信息等。
第七条信息公开涉及的部门、单位应及时提供必要的配合,按照职责和权限提供有关信息。
第八条信息公开应当注重宣传和解读重要信息,提供易于理解、便于查询的格式和渠道。
第三章信息公开的程序第九条信息公开采取主动公开和被动公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要主动公开重要信息,又要接受公众的申请,并及时提供信息。
第十条公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申请信息:1. 书面申请:凡属公众申请信息的,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申请,并载明申请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和请求的信息内容以及形式。
2. 口头申请:凡属公众口头申请信息的,应当及时填写口头申请表,记录申请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和请求的信息内容以及形式,并经申请人核对签字。
第十一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收到申请后,及时进行审核,并根据信息公开的情况予以答复。
第十二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核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申请人提供书面或口头答复,答复内容应当详细、准确。
第四章信息公开的要求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当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向公众宣传本单位的信息公开渠道、范围和程序,并提供政府网站、门户网站等信息公开平台。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5篇)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信息公开工作,提高公司工作透明度,保障广大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更好地为下属企业服务,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及《大同市市属国有企业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公司财务等重大信息,是指本公司财务、生产经营管理、重大投融资等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
第三条本公司成立企业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信息公开工作。
公司办公室负责信息公开日常____协调工作;各部室依据本制度规定,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做好企业信息公开工作。
第四条公开企业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及时的原则。
第五条公开企业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公开内容和形式第六条下列公司信息应向社会公开:(一)公司基本情况;(二)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三)公司股东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四)公司领导人员任职情况,年度薪酬水平及员工收入情况;(五)报告期内重大事件及对企业的影响;(六)财务会计报告和审计报告摘要;(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八)大额度资金调动和使用情况;(九)公司领导人员公务用车配备、运营、维修或车补发放情况,业务招待费、差旅费支出情况;(十)公司其他人员车辆使用或车补发放情况;业务招待费、差旅费支出情况;(十一)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第七条及时公开的重大事项信息(一)公司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二)公司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财产购置或处置____决定;(三)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四)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或者发生大额赔偿责任;(五)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重大损失;(六)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七)对外提供重大担保;(八)公司发生诉讼及仲裁情况;(九)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第八条公司重大信息实行定期公开和及时公开制度,主要通过下列方式:(一)有关政府部门网站;(二)公告栏、宣传版报、电子屏、公示牌等;(三)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第三章操作程序第九条依照本制度规定应当向社会主动公开的企业信息,公司各部室应当在制作、获得或者拥有该相关信息之日起____个工作日内,经公司主要领导同意后,予以公开。
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提高学校工作透明度,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信息公开,是指学校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学校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与师生员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
第三条学校信息公开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公开原则:公开的信息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二)及时公开原则:及时公开学校工作动态、重大决策、项目进展等信息,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三)全面公开原则:公开的信息应涵盖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
(四)便民公开原则:简化信息公开流程,方便师生员工查询和获取信息。
第二章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第四条学校信息公开的范围包括:(一)学校概况:学校历史、校训、校徽、校歌、组织机构、领导分工等。
(二)发展规划: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等。
(三)招生就业:招生政策、招生简章、就业指导、就业信息等。
(四)教育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监控、学术交流、竞赛成果等。
(五)科学研究: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学术期刊等。
(六)行政管理:学校规章制度、行政决策、财务收支、审计监督等。
(七)后勤保障:校园设施、水电费、餐饮服务、物业管理等。
(八)其他应当公开的信息。
第五条学校信息公开的内容包括:(一)学校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的决策依据、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
(二)学校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和人员配置。
(三)学校经费的预算、使用和审计情况。
(四)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的相关信息。
(五)学校教职工的招聘、考核、培训、职称评定等事项。
(六)学校学生的学籍管理、奖助学金评定、学生资助等事项。
第三章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第六条学校信息公开的方式包括:(一)学校网站:在学校网站上设立信息公开专栏,发布各类公开信息。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概念及主要内容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概念及主要内容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国家、政府、组织或个人对特定信息进行公开的一种制度安排。
其主要目的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政府的透明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公开的范围:规定哪些信息属于公开范围,包括政府、组织或个人必须公开的信息,以及公众可要求公开的信息等。
2.信息公开的程序:明确信息公开的程序和流程,包括信息公开申请的方式、时间限制、审核程序等。
3.信息公开的方式与渠道:规定信息公开的方式和渠道,包括通过政府网站、媒体发布、公告栏等形式进行信息公开。
4.信息公开的条件:明确信息公开的条件,包括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等。
5.信息公开的限制:对一些特定信息进行限制或保密,以保护国家安全、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
6.信息公开的效果评估:建立信息公开的评估机制,定期对信息公开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
信息公开制度的详细描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信息公开制度的必要性:解释为什么需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强调信息公开对于促进政府透明行政、打击腐败行为、提升公众参与度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2.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款,明确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措施。
3.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范围:阐明信息公开制度适用的范围,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各级部门以及相关社会组织和企业等。
4.信息公开的具体程序:详细描述信息公开的申请流程,包括填写申请表格、提交申请材料、接受审查和审核等环节。
5.信息公开的时限和效果:明确信息公开的时限和效果,规定信息公开的期限以及申请人可获得的反馈和处理结果等。
6.信息公开的监督与维权机制:说明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包括公众监督、媒体监督和独立机构监督等,同时介绍维权渠道和途径。
信息公开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促进政府与公众沟通,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责任感,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是指政府或相关机构主动为公众提供信息的一种制度。
它是一种重要的民主制度,旨在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追究能力。
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公开制度的出现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多元化和信息的快速流动,人们的知情权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公开制度应运而生。
信息公开制度的核心是政府或相关机构应主动为公众提供信息,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政策、法规、社会事务等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
信息公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通过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提供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和运行情况,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并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
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避免信息的滞后和不对称,进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支持。
各国在信息公开方面有着不同的法律体系和政策措施。
其中,信息公开法是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保障。
信息公开法明确了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在信息公开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规定了信息公开的范围、程序和方式。
同时,信息公开法还对信息公开的主体、对象和途径进行了界定。
此外,还有一些衍生法律法规对信息公开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
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主动作为。
政府需要积极推动信息公开工作,加强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率。
政府还应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机制和平台,提供便利的渠道和方式供公众获取信息。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信息的管理和保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也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
公众应发挥监督的作用,及时反馈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和建议,并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公众还可以利用信息公开的渠道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社会的发展和改善贡献智慧和力量。
信息公开制度名词解释
信息公开制度名词解释信息公开制度名词解释1. 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是指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主动向社会公开其工作和决策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的制度。
它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增强政府的透明度、独立性和责任性,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维护公共利益。
在信息公开制度下,各种信息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主动公开,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名词和概念。
2. 主动公开主动公开是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指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主体主动将其管理的信息向社会公开,而不需要公众提请。
比如,政府部门会公开发布政策文件、行政审批流程和结果、财务预算报告等,企事业单位会公开发布企业年报、工作计划和活动公告等。
3. 信息公开申请信息公开申请是指公众根据信息公开制度的规定,向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提出申请,要求获取特定的信息。
例如,公众通过书面形式或电子申请向政府部门申请某项具体政策的相关文档。
4. 反馈意见反馈意见是公众在获取信息后对信息内容或者信息公开制度本身提出的建议、批评或表扬。
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机构鼓励公众积极提供反馈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提高透明度和服务质量。
5. 延迟公开延迟公开是指根据信息公开制度的规定,一部分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予公开,而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或者特定时期再进行公开。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商业秘密等方面的利益。
6. 免费获取免费获取是指公众在申请获取信息时,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信息公开制度要求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提供免费获取信息的渠道,确保公众能够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
7.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是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每年向社会公布信息公开情况的报告。
报告内容通常包括该机构本年度公开的信息数量、种类、范围,以及公开信息的效果和问题等。
8. 信息公开委员会信息公开委员会是负责监督和推进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机构。
其成员通常包括政府代表、公众代表和专业人士等,旨在确保信息公开工作的公正性、透明度和便利性。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信息公开制度是指政府、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主体根据法律规定,主动向社会公开和提供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权益的信息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是现代政府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公开的范围:信息公开制度适用于政府机关行政管理、
公共事务办理、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的信息,在法律法规中规定了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情形。
2.信息公开的程序:信息公开制度规定了公开信息的程序,包
括信息申请、审批、公开发布等环节,确保信息公开的公正、透明和有序进行。
3.信息公开的内容:信息公开制度规定了公开信息的具体内容,包括政府决策、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和职权、公共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情况、公共服务的提供和质量等方面。
4.信息公开的形式和方式:信息公开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
进行,如公开告示、公开报纸、政府网站、官方微博等,以便公众及时获得并利用公开信息。
5.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信息公开制度规定了政府和其他公
共机构的信息公开责任和义务,要求其主动公开信息,回应公众关切,提供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信息权益。
6.信息公开的监督和问责:信息公开制度中设立了监督和问责
机制,对违反信息公开制度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罚,保障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总之,信息公开制度的目的是促进政府的透明化、公开化和责任化,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提高社会对政府和公共机构的监督能力,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范本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推进政府依法行政、透明决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第二条信息公开依法原则。
依法公开,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信息公开职责时,应当依法提供信息。
第三条及时公开原则。
信息公开要及时,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公开申请后,应当在法定时间内提供相关信息。
第四条便民原则。
信息公开应当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查询和使用,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提供便民服务,积极协助申请人查询和利用信息。
第五条维护合法权益原则。
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保护信息提供者的合法权益,对于信息公开申请中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三章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第六条信息公开的范围包括政府机关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各类信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组织结构等基本信息;(二)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规则、业务办理流程等办事指南和便民措施;(三)政府机关行政决策的依据、过程、结果等信息;(四)政府机关执法、监管、服务等具体工作情况和结果的信息;(五)政府机关承担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责的信息;(六)政府机关依法行使的其他信息公开职责。
第七条信息公开的内容应当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真实、准确、完整、清晰,便于申请人查询和利用。
第四章信息公开的途径和程序第八条政府机关应当建立信息公开渠道,提供多种查询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网站、政务服务中心、信函、电话等。
第九条申请信息公开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称申请人)可通过书面或网上方式提出申请,政府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后的三十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
第十条政府机关接到信息公开申请后,应当自行查找相关信息并提供,对于无权提供的信息应当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对于提供的信息,政府机关应当明确标注发布日期、发布机关等信息,并保持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性。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范文(3篇)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单位信息公开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根据中央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单位信息公开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原则,依法依规进行,注重信息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便民化。
第三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各职责,加强协作配合,推动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四条单位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信息公开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方便公众查询和获取相关信息。
第二章信息公开管理第五条单位应当依法确定信息公开的范围、途径、内容和方式。
未列入信息公开范围的事项,不得公开。
第六条单位应当建立信息公开管理制度,明确信息的归口管理单位,制定信息公开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向公众宣传和推广。
第七条单位应当建立信息公开申请制度,公开申请渠道和流程,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必要的信息公开咨询服务机构。
第八条单位应当及时清理、整理和更新信息,保证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九条单位应当设立信息公开目录,明确信息公开的基本内容和索引,方便公众查询和获取相关信息。
第四章信息公开监督第十条单位应当公开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投诉渠道和举报电话,接受公众的监督和批评,及时处理和回复。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自我监督,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建立信息公开的评估和考核制度,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设立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制度,定期公开信息公开工作的报告,向公众展示工作进展和成效。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保护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激励和引导工作人员履职尽责。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单位应当严格依法依规进行信息公开工作,不得隐瞒、篡改、删除、销毁信息,不得阻碍公众查询和获取相关信息。
第十六条单位对信息公开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纪律处分。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内容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内容信息公开制度是指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向社会公开信息的制度,旨在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促进社会监督。
本文将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内容。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内容》,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内容》篇1信息公开制度是指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向社会公开信息的制度,主要目的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促进社会监督。
信息公开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公开范围: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需要公开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政策法规、决策过程、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信息。
2. 公开方式: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公开信息,包括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新闻发布会、公开栏等。
3. 公开时限: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应当在法定时限内公开信息,法律、法规、规章没有明确规定时限的,应当在合理时间内公开。
4. 公开程序: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公开信息,包括信息审查、保密审查、公开前公示等程序。
5. 公开责任: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应当对公开的信息负责,确保公开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内容》篇2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国家或组织通过法律、规定、政策等形式,规定公众有权获取政府部门、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信息的制度。
以下是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1. 公开原则:信息公开制度遵循公开原则,即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情形外,应当公开相关信息。
公开原则旨在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促进政府和公共机构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 公开范围:信息公开制度的公开范围包括政府部门、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所掌握的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信息,例如政府决策、政策文件、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信息。
3. 公开方式:信息公开制度规定了公开方式,包括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一、制度背景信息公开是推动政府透明、加强公共监督、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促进信息公开工作规范、高效开展,制定本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以明确相关职责、流程和要求。
二、工作目标1. 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2. 推动政府行政管理和决策公开,增进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3. 实现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和合作。
三、工作职责1. 政府部门:负责制定信息公开工作计划和目标,落实信息公开责任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 信息公开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的具体实施,制定信息公开的规范和标准,维护信息公开平台的正常运行。
3. 各级政府机关和部门:积极主动公开政府运行和行政决策相关信息,确保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推进。
4. 社会各界和公众:监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积极参与信息公开的申请和利用。
四、工作流程1. 政府部门根据信息公开工作计划,及时公开政府运行和决策的相关信息。
2. 信息公开管理部门负责建设和维护信息公开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流。
3. 各级政府机关和部门按照规定主动公开信息,为公众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
4. 公众可以通过信息公开平台或书面形式申请政府信息,政府部门及时受理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5. 政府部门审核信息公开申请,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审批,及时公开相关信息。
6. 信息公开管理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工作要求1. 信息公开工作要坚持依法、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公民和组织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2. 政府部门和机关要按照有关规定积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解答疑问。
3. 信息公开申请者要遵守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提供真实、准确的申请材料。
4. 信息公开管理部门要及时受理、审批和公开信息申请,确保公众合法的知情权。
5. 社会各界和公众要监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积极行使知情权和参与权。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为:信息公开制度是指政府机关或公共机构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行政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一种制度安排。
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公开的范围、标准、程序、方式和保障措施等。
具体来说,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
1. 信息公开范围:确定哪些信息应该公开,通常包括行政事务、政策法规、决策方案、事务管理、财务预算、公共资源分配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
2. 信息公开标准:确立选项和条件,明确哪些信息应该被公开,以及公开信息的标准和质量要求。
公开信息应当真实、完整、准确,且不得有歧视性和不公平性。
3. 信息公开程序:确立信息发布的程序和流程,包括提供信息的时间限制、公开申请的手续和方式,以及信息公开的审批和发布的程序等。
公众可以通过书面或电子申请方式向政府机关提出信息公开请求,政府机关应在一定时限内予以回应。
4. 信息公开方式:确定信息公开的方式和渠道。
可以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公开平台等网络渠道进行信息公开,也可以通过公共媒体、公开听证会等实体渠道进行信息公开。
5. 信息公开保障措施:确保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实施,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包括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管理机构和机制,加强信息公开的监督和评估,依法追究信息公开违法行为的责任等。
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旨在推进政府的透明化,加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增强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度和监督力度,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改进和完善。
通过信息公开制度,可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范本(三篇)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政府行政机关的透明度,依法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条信息公开工作应依法、科学、规范、高效进行,公开的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
第四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
第五条本单位应建立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公民的信息意识和能力。
第六条本单位应建立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机制,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第七条本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完善工作机制。
第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最高主管部门。
第二章信息的公开范围和方式第九条本单位的信息公开范围包括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政策解读、重要决策、办事指南等相关信息。
第十条本单位可以以以下方式进行信息公开:(一)主动公开: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或者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事项,主动进行信息公开,如新闻发布会、官方网站等。
(二)被动公开:根据公民的申请,提供相关信息。
公民可以通过书面申请、电子申请等方式提交申请。
(三)依申请公开:根据公民的申请,提供相关信息。
公民可以通过书面申请、电子申请等方式提交申请。
第十一条信息公开应当遵循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并根据不同的信息属性和依申请公开情况,确定公开的方式和范围。
第三章信息申请和公开程序第十二条公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一)填写信息公开申请表;(二)书面申请;(三)电子邮件申请。
第十三条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二)申请公开的信息的具体内容或要求;(三)申请公开的方式和范围。
第十四条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如下:(一)收到申请后,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受理,并向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二)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于十个工作日内对申请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予以公开;(三)对于需要延长审查期限的情况,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在原本决定期限前五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延长的理由和期限;(四)对于决定予以公开的信息,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提供给申请人;(五)对于决定不予公开的信息,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并说明拒绝的理由。
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制度简介信息公开制度是指政府和相关机构主动向公众公开政府事务和行政信息的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促进政府透明、增强公民参与、提升社会监督,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目的信息公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透明度:通过公开政府信息,使政府决策和行政行为更加透明,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工作和运营情况。
透明度:通过公开政府信息,使政府决策和行政行为更加透明,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工作和运营情况。
2. 公众参与:信息公开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增加公众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公众参与:信息公开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增加公众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3. 社会监督:信息公开制度有助于促进社会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减少腐败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社会监督:信息公开制度有助于促进社会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减少腐败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4. 知识传播:通过信息公开,人们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取各类信息,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知识传播:通过信息公开,人们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取各类信息,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实施方式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主动公开:政府和相关机构应主动公开重要政府事务和行政信息,包括政策文件、法规规章、财务报表等。
息应以易于公众理解和获取为原则。
主动公开:政府和相关机构应主动公开重要政府事务和行政信息,包括政策文件、法规规章、财务报表等。
公开信息应以易于公众理解和获取为原则。
2. 被动公开:公众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或程序要求,向政府和相关机构申请获取特定信息。
政府应在合理期限内提供所需信息,并保障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被动公开:公众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或程序要求,向政府和相关机构申请获取特定信息。
政府应在合理期限内提供所需信息,并保障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法律保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需要依法进行。
相关法律法规应明确规定政府和相关机构的信息公开职责、程序和权责,同时保护公众的信息获取权和隐私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公开制度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学年论文专 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班 级: 08行政w姓 名: 董越指导教师姓名: 刘少航2010年11月 对我国信息公开制度问题研究摘要:2007年4月5日我国正式发布第492号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步入法制化轨道,对于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合法化,规范化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其中媒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存在着不足。
关键词: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制度的现实意义 媒体作用从华南虎照事件看完善我国信息公开制度2008年2月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针对媒体和公众关注的华南虎照片一事,就省林业厅违反政府新闻发布制度问题发出通报。
2月4日,陕西省林业厅诚恳接受省政府的批评,并公开了向社会公众的致歉信。
在致歉信中,陕西省林业厅虽然称违反了《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意见》的有关规定,但有关责任人受到怎样的处罚却只字未提。
一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人文社科学院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两个规定中很难找到相关处罚规定。
①正因为如此,一些相关人员即使在缺乏实体证据的情况下,也能宣布发现了华南虎,在许多质疑声中,仍然有一些人肆无忌惮地力挺华南虎是真实存在的。
这种状况不能不反映出我国信息公开制度中存在着一些漏洞。
翻开我国有关信息公开的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最大着眼点是放在如何及时公开上,许多规定对不及时公开或隐瞒不公开的责任人都规定了相关处罚,可是对虚假公开却很少规定该如何处罚。
信息公开有两个基本要义,一是及时公开,二是公开信息不能虚假。
可是在实践中,我们只重视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正是对后者没有相关制度的约束,才导致了华南虎事件的发生。
其实类似的事情不仅仅只有一个华南虎,如有的地方为了骗取更多的资金,任意扩大灾害损失等等,华南虎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华南虎事件也许是一个偶发事件,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一旦虚假公开信息泛滥,或者信息不按相关程序公开,不仅会影响政府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还有可能在突发事件中影响政府部门的正确决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而,为维护中央大力推行的透明政府建设,必须制止这样发布虚假公开信息的行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应在相关规定中加大对这类行为的处罚力度,决不能让任何人有制度空子可钻。
因此,①《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中指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机关应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主管机关对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不履行主动公开义务或者不及时更新主动公开内容的;不提供或者不及时更新本机关政府信息目录的;对属于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向申请人隐瞒或者以其他理由拒绝提供的;违反规定收费的;其他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从2008年5月1日起,国务院令第49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
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是有关保障了解权和对了解权加以必要限制而组成的法律制度。
①信息公开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1)行政许可机构必须依职权或者依申请将有关行政许可的资料和信息向社会公开(尤其是有关许可条件和标准的规定,许可机关应主动在政府公报或以其他适当方式公开);(2)行政许可决定应向社会公开;(3)必须由许可机关集体作出的重大许可决定,必须自觉地向社会公开其决议过程;(4)不得侵犯个人隐私,即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行政机关在未取得个人的书面同意以前,不能向社会公开关于他的记录。
免予信息公开的事项应由法律特别规定,主要应限于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事项。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有三类:一类是行政机关;第二类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如地震局、气象局、银监会、电监会、保监会等等;第三类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像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单位。
我国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实意义①了解权是指个人或组织有权知悉并取得行政机关的档案资料和其他信息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步入法制化轨道,对于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合法化、规范化和保障公民知情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公开是主权在民的体现,信息公开有利于公众参与,有利于公民维护自身利益。
一、政府信息公开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政府信息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应有之义。
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因此人民权力高于政府权力,作为委托人的人民也就可以要求政府作出符合人民意志的行为,有权参与国家及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防止其异化。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有权要求政府公开其运作过程,及时公布相关信息,以便公众了解行政权力的行使状况,为评价政府行为提供基本信息支持,让公众能充分发表言论,提出意见和建议,来直接影响政府决策,保证政府忠实执行民意。
(二)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公民参与政府管理和决策。
一个政府的民主化程度,要看其行政民主化的状况和公民直接参与行政的程度。
公民只有在充分了解政府活动的基础上有的放矢,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才能使自己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使自身的利益得到维护和增进。
政府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信息公开,才能有效提升民众对政府管理的认同程度,扩大民众的参与度,增加政府与民众行为取向的一致性,真正做到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
二、政府信息公开将增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一)政府信息公开能有效消除“民怨”。
政府信息公开责任缺失较为严重。
当前特别是高速公路收费还贷信息、国内成品油价格,让老百姓心里没个准谱。
政府是最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控制者、使用者和发布者,政府掌握着主要信息传播渠道并基本垄断信息来源,公民很大程度上只能获得经过过滤和处理的信息。
由于信息公开必然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所以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或抵制,包括公开地反对和消极怠工式的反对。
正是由于信息公开不够,公民不知情就会埋怨政府损坏他们的利益,对政府不信任,只有让民众知情才能消除他们的“怨气”。
(二)政府信息公开会使公民切身利益得到维护。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公民了解政府的决策,特别是与自身相关的决策,有助于决策更好的贯彻实施。
当公民受侵权是,可以通过相关政策法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这样,公民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我们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会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三、政府信息公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政府信息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权力滥用。
如果把政府权力的行使由个别人、少数人知情变为多数人知情,就能规范行政行为,把腐败案件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改善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稳定的内部环境。
把政府的活动公开,使人民得到全部的信息,使政府在人民监督下运行。
公开才能消除暗箱操作,公开才能促进民主,公开才能保证公正,公开才有公平。
近年来,政府网上办公,既提高了效率,又实现了民主公平。
(二)政府信息公开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应用。
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使众多行政管理信息、市场信息、服务信息、宏观决策信息等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应用,实行行政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宗旨。
(三)政府信息公开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社会突发事件频发,诸如地震、洪水、矿难、禽流感、SARS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效果直接考验政府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公信力,而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将直接影响突发事件的发展,政府信息封闭易导致不应有的损失。
2003年的SAPS危机即是一个典型例证,由于之前隐瞒信息,误导群众,致使疫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从2002年12月首例病人到2003年6月止,全国约有5327人感染SARS,349人死亡。
由于政府和媒体没有及时地向公众公开信息,致使在较少范围就可以控制的灾害发展成为引起严重后果的惨重灾难。
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可使媒体发挥更大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现代传媒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力量。
因此,加大新闻舆论监督,是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服务和谐稳定大局,为我国发展、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正面信息还是负面信息,想捂也捂不住,想盖也盖不了。
如何善于借助媒体力量,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妥善应对公共危机,为加快发展营造氛围,凝聚力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个新命题,新闻媒体有着“保健医生”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回望汶川大地震报道,给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受众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们的信息公开达到了最大化、最优化。
通过与媒体的有效合作,使公众及时准确地掌握全面信息,避免由于信息缺乏而引发社会恐慌。
我们这次应对汶川大地震,就实现了非常充分的信息公开,在地震发生后,各类媒体很快就对地震以及抗震救灾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充分报道,对抑制谣言、避免社会恐慌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信息的及时公开、准确公开,是社会最有效的稳定剂和镇静剂。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人心安定,社会稳定,与我们的信息充分透明、全面公开有着直接的关系。
五、政府信息公开是新形势下展现社会主义民主生命力的重要标志。
民主是公众的天然权力,世界民主运动的新趋势表现为公民作为国家权力的主体要求全方位参加国家的管理,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
政府应及时公布立法和决策信息,定期公布重要政务信息,定期公开重要数据信息,司法公开、任前公示。
政府应及时公开信息告知公众,政府和有关公共机构为维护公众利益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公众从哪些方面配合。
凡是公共行政部门实施的影响公共权益的行政活动,公民都有权参与。
没有信息公开,就不可能有公民参与,什么事情都“暗箱操作”,公民想参与也很难。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也存在着观念障碍、内容和渠道的局限以及缺少制度约束等方面的问题。
不足之处1、信息公开的速度不够快;2、信息公开的语言叙述属于外交辞令;3、信息公开的内容是反复审核的,影响稳定的不公开。
很多地方政府把信息公开当作一种“恩赐”而非义务,认识不到信息公开是自身职责和义务的体现,把信息当成自己的“特权”,既不愿主动公开信息,又对公民申请公开信息置之不理,将自己掌握的公共信息资源视为私有财产,不愿与其他部门、人员共享。
现在公开的政务信息大多仅限于办事制度,或众所周知的价值小适用性不强的信息。
而对一些深度信息,如决策程序、决策依据的数据与资源、官员的选任等方面的信息或公众关心的信息公开很少,且信息沟通的渠道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