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汇编)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下册有理数的意义课件-
思考:
1.如果把收入50元记作50元,那么下列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1)20元; (2) 2.5元; (3)-80元; (4)0元.
2.如果6摄氏度用6℃表示,那么零下4摄氏度如何表示?
例题:
(1)与去年相比,某乡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了10hm2(公顷),小 麦的种植面积减少了5hm2,油菜的种植面积不变,写出三种农作物今年 种植面积的增加量。
➢ 家里的银行存折上标明 2300.00和 ﹣1800.00表示什么含义?
生活中有很多相对的概念
例如:温度的零上和零下、储蓄的存入和支出、表盘的顺转和逆转。 我们称这样的一对量为相反意义的量。
上述视察中涉及到的图、表中出现了具有相反 意义的量。
怎样表示?
像1,6,7,9,8848 …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正数的前面也可添上正号“﹢”,如﹢1,﹢6,﹢7,通常 情况下,正数前的正号可省略不写.
正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有理数 0
负有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思考: 0只表示没有吗? 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它不再简简单单的只表示没有, 它具有丰富的意义,如
1.空罐中的金币数量;
2.温度中的0℃;
3.海平面的高度;
4.标准水位; 5.身高比较的基准; ……表示,低于基准的 量用负数表示
第5章 有理数
第1节 有理数 5.1 有理数的意义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视察下列图片,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结绳计数 由记数、排序,产 生数1,2,3…
由表示“没
由分物、测量,产生
有”“空位”,
11
?
产生数0
分数 2 ,3 ,…
在生活、生产经常还会遇到同样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如: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电子教案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有理数5.1有理数的意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5.2正数和负数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为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注意: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零的绝对值是零。
4、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反而小。
5.3有理数的加减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相等时,其和的绝对值为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所得的差,其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交换律:a+b=b+a2、结合律:(a+b)+ c=a+(b+c)有理数的减法法则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a-b=a+(-b)5.4有理数的乘除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负负得正。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注意连成的符号: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2、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3、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4、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零,积就为零有理数除法法则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
5.5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法的结果叫做幂。
在a 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读作a的n次方,a n看做是a的n次方结果时,读作a的n次幂。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全册精品讲义
【随堂练习】
1、如图,矩形 ABCD 的顶点 A,B 在数轴上, CD = 6,点 A 对应的数为-1,则点 B 所对应的数为
.
D
C
A0
B
2、 在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是2,那么在同一数轴上与点P相距5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
。
3、点 A 为数轴上表示-2 的动点,当 A 点沿数轴移动 4 个单位长度到 B 点时,点 B 所表示的实数为
当 a 表示负数时-a 是 ,只有当 a 是正数时-a 才是
。
2、有理数的定义
、 、 统称为整数。如:101,0,-10.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
2 ,如:0.3, 5 ,-3.1。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理数也可以分为正数、零、负数,正数又分为
、
。
3、有理数分类
①先将有理数按“整”和“分”的属性分,再按每类数的“正”、“负”分,即得如下分类表:
D.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数轴
【主要知识点】
1.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
(1)在直线上取一个点表示 0,这个点叫做原点,通常情况下原点的选取是任意的;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 (或向上)为正方向,从原点
(9)0 除以任何数,其商为 0 。 ( )
(10)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 )
(11)―3.5 是负分数。
()
(12)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负数。 ( )
(13)0.3 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因此它不是有理数。 ( )
(14)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
()
培养孩子终生学习力
2
【随堂练习】
最新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一、大数的读法和写法1.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整数的区别3.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4.带小数的数的读法和写法二、整除与整除数1.定义:如果$a$能被$b$整除,且商是整数,那么称$a$被$b$整除,$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b$能整除$a$。
2.整除判断法则:对于任何整数$a$和正整数$b$,有$a$能被$b$整除的充要条件是$a$的各位数字之和能被$b$整除。
3.利用整除定义进行整除的判断和运算。
4.整数的因数、倍数和约数的关系。
三、简便计算1.简算五法-数的末尾为0,可以在原数的基础上乘以一个数。
-数的末尾为5,可以把数的一半加上原数。
-能被9整除的数,其各位数字之和也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其各位数字之和也能被3整除。
-把一个数的各位数字互换的次序,组成的新数是原数的倍数。
2.把分数化作有限小数-分母只包含2和5的分数化作有限小数。
-分母包含其他质数的分数化作无限小数。
四、面积1.面积的定义:面积是指平面内一个图形所占据的表面的大小。
2. 长方形的面积:$S=ab$,其中$a$和$b$分别是长方形的两条相邻边的长度。
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bh$,其中$b$是底边的长度,$h$是底边上的高的长度。
4. 三角形的面积:$S=\frac{1}{2}bh$,其中$b$是底边的长度,$h$是底边上的高的长度。
5.正方形的面积:$S=a^2$,其中$a$是正方形的边长。
6. 圆的面积:$S=\pi r^2$,其中$r$是圆的半径。
五、两个角的关系1.一对补角:两个角的和等于90°。
2.一对平分角:两个角的和等于180°。
3.一对相等角:两个角的度数相等。
4.互补角、对顶角、对角线的关系。
六、三角形1.三角形的边-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边长的排序关系。
2.三角形的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六年级数学下册(沪教版)
第八章 长方体的 再认识
8.1长方体的元素 8.2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 8.3长方体中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 8.4长方体中棱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 8.5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
感谢聆听
05
5.5 有理数的 减法
06
5.6 有理数的 乘法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 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 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 减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 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第五章 有理数
5.7 有理数的除法 5.8 有理数的乘方 5.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5.10 科学记数法
02 第六章 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
第六章 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
A
6.1 列方 程B6.2 方程 的解 NhomakorabeaC
6.3 一元 一次方程 及其解法
D
6.4 一元 一次方程
的应用
E
6.5 不等 式及其性
质
F
6.6 一元 一次不等 式的解法
第六章 一次方程(组)和一次 不等式(组)
6.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6.8 二元一次方程 6.9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6.10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6.11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六年级数学下册(沪教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录
01. 第五章 有理数 02. 第六章 一次方程(组)和一
次不等式(组)
03. 第七章 线段与角的画法 04. 第八章 长方体的再认识
01 第五章 有理数
第五章 有理数
01
5.1 有理数的 意义
02 5.2 数轴
03
5.3 绝对数
04
5.4 有理数的 加法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资料(已标注重点)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资料(已标注重点)
本文档旨在为六年级学生提供沪教版数学的复资料,以准备即将到来的考试。
下面将列出已经标注了重点的重要知识点和技巧。
请同学们认真研究并加以复。
一、整数运算
1.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性质。
2. 整数的绝对值:如何求整数的绝对值及其性质。
3. 数轴上的整数: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整数,并进行各种运算。
4. 整数的比较:如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二、小数运算
1.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正确读写小数并了解小数的性质。
2. 小数的加减法: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小数的乘除法:熟练掌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4. 小数的大小比较:学会比较大小。
三、分数
1. 分数的表示和读法:了解分数的基本表示形式和读法。
2. 分数的化简:熟练化简分数和约分。
3. 分数的加减法: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分数的乘除法:熟练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5. 分数的大小比较:学会比较大小。
四、面积和周长
1. 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了解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2. 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掌握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3. 三角形的面积:学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4. 圆的面积和周长:熟悉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的方法。
五、图形的旋转
1. 图形的旋转:学会将图形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旋转。
以上是本文档的部分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能够扎实掌握这些知识点和技巧,顺利应对考试。
加油!。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负数的由来: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
比如,在记账时有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有时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
为了方便,人们就考虑了相反意义的数来表示。
于是人们引入了正负数这个概念,把余钱进粮食记为正,把亏钱、出粮食记为负。
可见正负数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负数的应用:负数可以广泛应用于温度、楼层、海拔、水位、盈利、增产/减产、支出/收入、得分/扣分等等的这些方面中3.负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负数1+负数2=-|负数1+负数2|=负数负数+正数=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数值取“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的所得值-:负数1-负数2=负数1+|负数2|=负数1加上负数2的相反数,再按负数加正数的方法算负数-正数=-|正数+负数|=负数异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加×:负数1×负数2=|负数1×负数2|=正数负数×正数=-|正数×负数|=负数÷:负数1÷负数2=|负数1÷负数2|=正数负数÷正数=-|负数÷正数|=负数总得来说,就是同数相除等于正数,异数相除等于负数。
4.正数和正整数的区别:正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包括正小数)。
(且正数不包括0)辨析:零(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和零(0)统称有理数。
意义(1)从原点出发朝正方向的射线(正半轴)上的点对应正数,相反方向的射线(负半轴)上的点对应负数,原点对应零。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各章知识点梳理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章节:1.简便计算2.运算的应用3.数据的处理4.图形的认识与探索5.分数的认识和计算6.面积的认识和计算7.算式变形下面,我们逐个章节来进行知识点梳理。
1.简便计算:-用乘法算除法,如:13÷4×5=(13×5)÷4=65÷4=16余1-整数相乘、相除,如:(-6)×(-4)=24,(-6)÷(-3)=2-倍数与因数,如:42是6的倍数,6是42的因数-正数与负数的计算,如:6+(-4)=6-4=22.运算的应用:-解决问题,运用运算法则,如:小猴子爬树问题,分步运算得出结果-利用运算法则推理解决问题,如:通过已知的关系和条件推理出未知的数量3.数据的处理:-数据分类,如:按时间、地点、物品等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数据统计,如:制作表格、条形图、折线图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和表示-数据分析,如:观察数据图形,分析和推理相关情况4.图形的认识与探索:-图形特征,如:线段、角、面,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特点进行认识-图形的分类,如: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图形的运动,如:平移、旋转、翻转等-图形的坐标,如: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表示方法5.分数的认识和计算:-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数的比较大小、分数的读法、分数的意义等-分数的计算,如: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与整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应用问题解决,如:比较分数大小、分数的约分与通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6.面积的认识和计算:-面积的基本概念-面积的计算,如: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的应用问题解决,如:图形组合的面积计算、面积的单位转换7.算式变形:-翻倍法则,如:(20+15)×4=((10+10)+15)×4=(10×4)+(10×4)+(15×4)=40+40+60=140 -分配律,如:9×(43+62)=9×43+9×62=387+558=945。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各章知识点整理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梳理第五章有理数5.1有理数的意义1.相反意义的量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上升与下降; 零上与零下;高于海平面与低于海平面;前进与后退;盈利与亏损;……任意规定一方为正,则另一方为负。
2.正数与负数5.2数轴1.数轴的概念与画法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数轴画法:一直线 + 三要素2.数轴的性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零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4.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它们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而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5.3绝对值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对于任意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应采用: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还可以用“作差法”,即:5.4.有理数加法1.有理数加法及加法法则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加法。
分五种情况: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两个异号数相加;④有理数和零相加;⑤零和零相加。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④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利用加法法则计算的步骤: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相加或相减。
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运算律有下列规律:①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可以先相加;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相加;③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的可以先相加。
5.5.有理数的减法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运算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数学六年级沪教版知识点总结【收藏版】
六上一、数的整除1.1整数与整除的意义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3.零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4.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5.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6.整数a 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 能被b 整除,或者说b 能整除a。
7.整除的条件1)除数和被除数都是整数2)商是整数且余数为零1.2因数和倍数1.如果整数a 能被整数b 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3 能被2,5 整除的数1.个位数字是0,2,4,6,8 的数都能被2 整除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 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 整除的数叫做奇数3.在正整数中(除1 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5.个位数字是0,5 的数都能被5 整除6. 0是偶数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1.只含有因数1 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2.除了1 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3. 1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4.正整数的2种分法:1)奇数和偶数2)素数(质数)、合数和1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6.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7.通常用什么方法分解素因数: 树枝分解法,短除法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数3.把两个数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4.如果两个数中,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小的数5.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16.掌握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1.6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学会用短除法来求最小公倍数。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一、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可以表示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2.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利用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比较大小。
3.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可以转化为同号数的加减法计算,异号数的加减法则转化为同号数的减法。
4.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可以转化为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要注意数的正负性和零的处理。
5.小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实际问题和解决办法。
6.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可以利用数轴、数表以及乘法规则进行计算。
二、图形与空间1.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包括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通过已知条件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和性质。
2.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包括矩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通过已知条件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和性质。
3.圆形与圆环:了解圆周率π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圆形和圆环的求周长和面积的公式。
4.三维图形:了解三维图形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计算方法和表达方式。
三、数据与概率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如制表、统计等概念和方法。
2.数据的分析与表示:学习如何从数据中找出规律和趋势,可以通过柱状图、折线图等图表进行数据的可视化表示和分析。
3.排列组合:学习排列和组合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计算选择、组队等。
4.概率的认识和计算: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计算百分比。
四、应用题解决思路1.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题目中的信息,理解问题的要求以及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2.口算技巧:通过一些简便的口算技巧,快速解决一些运算问题。
3.逻辑推理:通过分析问题的条件和要求,采用逻辑推理思维解决问题。
4.转化问题:通过转化问题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简单的问题,然后逐步解决。
5.实际问题解决: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培养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一、小数1.小数的定义:小数是带分数的分数,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统称。
2.小数的读法与写法:读小数时,点(.)前面念整数位,点后面的每一位读作它所代表的整数与小数位数。
写小数时,点前面的整数位写作普通整数,点后面的数字每位与它所代表的整数与小数部分相同。
3.小数和分数的相互转换:小数转换为分数时,分子是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分母为小数位数的十次幂;分数转换为小数时,将分子除以分母。
二、性质运算1.算式的性质:算式的结果与操作数的顺序无关。
例如,加法满足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乘法满足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但减法和除法不满足交换律。
2.数的约去与约分:约去是指用一个较大的数除以该数的公约数,得到一个较小的数;约分是指用一个较大的数除以该数的公因数,得到一个较小的数。
3.加减混合运算:根据加法、减法的性质,混合运算时可以先进行减法,再进行加法运算。
三、数的大小比较1.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它们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逐个比较来确定。
2.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先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进行通分后逐个比较。
四、周长和面积1.图形的周长:图形的周长是指将图形的所有边长度相加得到的结果。
2.图形的面积:图形的面积是指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3.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四倍边长,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两倍长加两倍宽,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五、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定义:平行四边形是有两对边是平行线段的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邻两边是平行线段,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长度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
3.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两条底边长度相加的两倍,面积等于底边长度乘以高。
六、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定义:等腰三角形是有两个边是相等的三角形。
六年级下册沪教版数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下册沪教版数学知识点总结5.1有理数的意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第一章有理数数有理数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5.2正数和负数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①正数:大于0的数,符号“+”(正)可省略;②负数:小于0的数,正数前加上符号“-”(负)。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为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
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零的绝对值是零。
4、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反而小。
5.3有理数的加减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相等时,其和的绝对值为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所得的差,其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交换律:a+b=b+a2、结合律:(a+b)+c=a+(b+c)有理数的减法法则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a-b=a+(-b)5.4有理数的乘除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负负得正。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注意连成的符号: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2、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3、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4、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零,积就为零有理数除法法则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
5.5有理数的乘方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法的结果叫做幂。
(完整)1上海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有理数
有理数正整数{ }负分数{ }非负数{ }非负整数{ }例 2. 选择:(1)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是()(A)整数;(B)负数;(C)非负数;(D)非正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B )-a 是负数;C )若 a =- b ,则 a 2 b 2 ;D )若|a|=|b|,则 a =b .3)数 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A )a>b ; (B ) a+b>0;C )ab>0;(D )|a|>| b|.例 3. 填空:(1) ( 5.2)= , 5.2 = .(2)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3 的点有___个,它们所表示的有理数是 已知 |a| = 3,那么a =;已知 |a+1| = 0,则 a = ;已知 |a+1| = 2,则 a = .2例 4. 已知( x-1) +|y+4|=0 , 3x+5y= .2 例 5. 比较 3.5. 与 32的大小 .5例 6. 将下列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 1 1 1 1 , , 0.5,0, , .2 43 37. 当 a >0时,| a|= ; 当 a <0 时,| a| = ;当 a >1 时,| a -1| = ;当 a <1时,| a -1|=.例 7 、计算,能简便计算就简便计算1 12 1 (1)3 (5 2 )(2)23+( -17 )+16+( -22 )3 2 3 2333)(-7)+(-6.5 )+(-3 )+6.5 (4)(-9)+53+9+(-5 3)② 最小的整数是0③ 正数,负数和零统称有理数(A)0个(B)1个(C)2个(D)3 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有()(1) ( 5) ( 3)8 (2)0( 5) 5(3) ( 3) ( 3)0 (4)(51) ( )2 663A、0 个B 、1个C 、 2 个D 、3个4、如果|a| a ,下列成立的是()A .a 0B .a0C .a0 D. a 0三、计算题(每小 4 分,共16 分)四、解答题(每题 6分,共 36分)1、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里。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期中考前突击各章节知识点整理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期中考前突击各章节知识点整理数学并非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多做题。
以下是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的沪教版六年级数学期中考前突击,供大家复习时使用!第一章:数的整除知识要点:1、能被2,4,8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2整除的数,个位上的数能被2整除;能被4整除的数,十位和个位所组成的两位数能被4整除;能被8整除的数,百位、十位和个位所组成的三位数能被8整除;2、能被5,25,125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5整除的数,个位上的数能被5整除;能被25整除的数,十位和个位所组成的两位数能被25整除;能被125整除的数,百位、十位和个位所组成的三位数能被125整除;3、能被3,9,27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3整除的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能被9整除的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能被9整除能被27整除的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能被27整除4、能被11整除的数的特征:奇数数位(从左往右数)上的数字和偶数数位上的数字和的差(大数减小数)能被11整除。
5、能被7,11,13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三位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前面的数字所组成的数的差(大数减小数)能被7,11,13整除第二章:分数1.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是表示这样几份的数。
把1平均分成分母份,表示这样的分子份。
2.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当做除法来看,用分子除以分母,相反乘法也可以改为用分数表示3.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4.分数可以表述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
其中,1 分子等于被除数,- 分数线等于除号,2 分母等于除数,而0.5 分数值则等于商5.小数化分数小数化分数,小数部分有几位分母就有几个零。
例:0.45=45/100=9/20如是纯循环小数,循环节有几位,分母就有几个9。
例:0.3(3循环)=3/9=1/3如是混循环小数,循环节有几位,分母就有几个9;不循环的数字有几位,9后面就有几个0,而分子是用循环节减去不循环的部分。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一、数论知识:
(1)识别素数和合数,认识素数的方法;
(2)识别因数和倍数;
(3)求一个数的约数、因数和倍数,明确除法的商和余数;
(4)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5)识别质数,求几个数的乘积的最小质因数;
(6)比较两个正整数的大小,包括被数、商和余数;
(7)求出不定项等比数列的前几项和;
(8)熟练掌握大于1的自然数的级数概念,求出其中一项的值;
(9)求解数字的排列组合问题。
二、一元一次方程:
(1)利用移项法给出方程的解;
(2)利用联立方程求解问题;
(3)解决直线方程、圆的方程及一般平面几何图形的方程;
(4)求出方程的实际应用问题。
三、几何图形:
(1)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
(2)求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识别各种基本图形,如圆、矩形、三角形等;
(4)掌握圆的内外接线,以及圆、椭圆的标准方程式;
(5)理解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正多边形的概念;
(6)识别三角形的几何性质,如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7)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如切线、弦、分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有理数5.1有理数的意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5.2正数和负数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为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注意: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零的绝对值是零。
4、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反而小。
5.3有理数的加减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相等时,其和的绝对值为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所得的差,其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交换律:a+b=b+a2、结合律:(a+b)+ c=a+(b+c)有理数的减法法则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a-b=a+(-b)5.4有理数的乘除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负负得正。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注意连成的符号: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2、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3、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4、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零,积就为零有理数除法法则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
5.5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法的结果叫做幂。
在a 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读作a的n次方,a n看做是a的n次方结果时,读作a的n次幂。
注意: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后乘除,再加减;统计运算从左到右;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后算中括号,再算大括号。
3、把一个数写成a*10n(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形式的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及一次不等式(组)6.1方程的意义用字母x、y、等表示所要求的未知的数量,这些字母称为未知数。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在方程中,所含的未知数又称为元。
为了求得未知数,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一种等量关系式,就是列方程。
如果未知数所取的某个值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看,那么这个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6.2一次方程的意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说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去括号的法则是:括号前带“+”号,去掉括号时括号内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带“—”号,去掉括号时括号内各项都改变符号。
6.3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化成ax=b(a≠0)的形式5、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x=b/a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1、设未知数(元);2、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并作答。
6.4不等式的意义及解法用不等号“<”“>”“≤”“≥”表示的关系式,叫做“不等式”。
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那么a+m>b+m如果a<b,那么a+m<b+m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且m>0,那么am>bm(或a/m>b/m)如果a<b,且m>0,那么am<bm(或a/m<b/m=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且m<0,那么am<bm(或a/m>b/m)如果a<b,且m<0,那么am>bm(或a/m<b/m)在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中,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一般情况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只有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个。
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不等式的解集。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
不等式组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如果各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那么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是:1、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在数轴上表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3、确定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就得到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二元一次的解的全体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
由几个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方程组。
如果方程组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次数都是一次,那么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使每个方程都适合的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通过“代入”消去一个未知数,将方程式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通过将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将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法叫做加减消元法。
如果方程组中有三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
注意:1、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要灵活选择未知数的个数。
2、对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一般采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对于含有三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一般采用列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
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7.1直线的画法7.2射线的画法7.3线段的画法联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条线段可以相加(或相减),它们的和(或差)也是一条线段,其长度等于这两条线段的长度的和(或差)。
将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店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7.4角的画法角是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处于初始位置的那条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那条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两个角可以相加(或相减),它们的和(或差)也是一个角,它的度数等于这两个角的角度的和(或差)。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7.5角的测量如果两个角的度数的和是90°,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其中一个角成为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度数的和是180°,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其中一个角称为另一个角的补角。
注意: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提问:1、一个角与它的余角相等,这个角是怎样的角?是锐角2、一个角与它的补角相等,这个角是怎样的角?是直角3、互补的两个角能否都是锐角?不能4、互补的两个角能否都是直角?可能5、互补的两个角能否都是钝角?不能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长方体的顶点;长方体的棱;长方体的面;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体积公式;1、2、长方体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
3、4、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5、长方体的十二条棱可以分为三组,每组中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6、长方体的六个面可以分为三组,每组中的两个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7、第115页:长方体中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如图:棱EH与棱EF所在的直线在同一个面内,它们有惟一的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棱相交。
棱EF与棱AB所在的直线在同一个面内,但它们没有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棱平行。
棱EH与棱AB所在的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我们称这两条棱异面。
8、一般地,如果直线AB与直线CD在同一平面内,具有惟一公共点,那么称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相交,读作: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
9、如果直线AB与直线CD在同一平面内,但没有公共点,那么称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平行,记作:AB∥CD,读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
10、11、如果直线AB与直线CD既不平行,也不相交,那么称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异面,读作:直线AB与直线CD异面。
12、直线PQ垂直于平面ABCD,记住:直线PQ⊥平面ABCD,读作:直线PQ垂直于平面ABCD。
13、如何检验直线与平面垂直呢?可以用“铅垂线”检验。
如果细棒垂直于墙面,可以用“三角尺”检验。
还可以用“合页型折纸”检验直线是否垂直于平面。
14、直线PQ平行于平面ABCD,记作:直线PQ∥平面ABCD, 读作:直线PQ平行于平面ABCD.15、如何检验直线与平面平行呢?可以用“铅垂线”检验。
也可以用“长方形纸片”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