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门诊就诊流程图

肠道门诊就诊流程图

页眉内容

肠道门诊就诊流程图

页脚内容1

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规章制度流程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落实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各项措施,每年5月至10月开设肠道门诊,要求专人、专室、专设备,认真做好腹泻门诊病人的隔离、观察、诊治、消毒、报告等工作,对漏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依法追究个人责任。。 二、全面系统掌握肠道传染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护措施,准确、快捷发现病人,避免漏诊、误诊。 三、认真登记就诊腹泻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家庭详细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 四、对就诊患者应详尽询问流行病学史及其周围是否有聚集性发病现象、询问症状、检测体温,仔细查体、化验血象和胸片检查。对诊断为霍乱病例必须立即报告医务部及相关部门,由医院组织专家组对报告的霍乱病例进行会诊。 五、协助有关部门对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六、保持诊室良好的通风,做好室内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及病人送往病房时沿途的消毒、清洁工作。定期对空调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病人的标本、排污物和污染物的处理按有关消毒隔离规范执行。 七、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接诊病人时必须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配戴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穿隔离衣,并注意呼吸道和粘膜的防护。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 八、护理人员要充分作好各项药品、器械、物品的准备工作,定量、定点、定位放置,并注意检查、补充、消毒、更换,严防差错事故。

肠道门诊消毒制度 1、严格执行肠道门诊隔离制度,肠道门诊的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2、肠道门诊医务人员工作是须穿工作服,戴帽子,检查和护理病人时须戴口罩。 3、肠道门诊医务人员接诊处理完病人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毒设施,检查每一患者前后都必须进行手卫生。 4、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品专室专用,用后消毒(如用75%酒精擦拭等方法消毒)。体温表用后清洗,消毒(如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诊疗桌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消毒每日2次(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抹布用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后晾干备用),有污染时及时消毒。 5、地面每日清洁消毒(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一次,其余无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有可见血液体液污染物时,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擦拭后,再湿式清扫。拖把用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 6、便器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7、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在诊室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使用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每次1小时。 8、对病人的污水、污物经二次消毒后排放。若有周围环境或物品被污染,均必须严格消毒。 9、检查疑似霍乱患者后,更换隔离衣和床单。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诊室的桌椅、门把手、门窗、诊查床及诊疗器械,并浸泡被污染物品1小时。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可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放置

肠道门诊诊流程

腹泻门诊诊疗规程(草稿) 一.诊断步骤 诊断是腹泻门诊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许多疾病早期均有腹痛腹泻等非特异症状,应避免“大病小治”,防止误诊,漏诊。 1.病史 主要内容包括:发病时间、腹痛部位及性质、腹泻次数、大便形状,及是否有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及口渴等脱水症状。 相关内容:是否有明确(或疑似)不洁饮食史及时间;是否同餐者有类似症状;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前列腺增生、青光眼等主要病史;月经史;药物过敏史;治疗经过。2.查体 重点包括:体温等一般生命体征;是否有脱水相关体征(如皮肤及眼球弹性);腹部查体(腹肌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肠鸣音等) 3.辅助检查 大便常规(必做) 正常大便不应有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小于3/HP。 白细胞数量大于5/HP应考虑肠炎,如伴有少量或中等量红细胞,肠炎可能性更大。 如有吞噬细胞应高度怀疑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等侵袭性细菌感染,建议进一步作大便培养。如有大量红细胞甚至血便应高度怀疑急性出血性疾病(详见鉴别诊断) 有时大便常规改变与病情不成比例,如大量水样便时大便常规通常无明显异常(疑似霍乱应做快诊)。 血常规 血象增高且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通常表明细菌性血流感染(包括毒血症),但应注意血液浓缩及应用皮质激素的可能。 血象无明显异常也不能排除细菌性食物中毒(单纯摄入细菌毒素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 腹透,CT, 淀粉酶,血生化,肝肾功,妊娠试验等根据病情选作。 二.临床诊断 急性胃肠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胃肠粘膜炎症。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泻,可伴有发热。 急性肠炎:以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大便常规有多量白细胞。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包括细菌感染和毒素中毒两个过程。多表现为急性胃肠炎,肉毒杆菌中毒表现为神经型。同餐者短期内集体发病有重要诊断价值。常见病原体有: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大肠杆菌,金葡菌,腊样芽孢杆菌等。 病原学诊断有赖于可疑食物或泻吐物细菌培养。 三.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对于肠道门诊工作非常重要,必须逢泻必鉴。 腹痛,呕吐症状明显者应考虑 胰腺炎(持续腹痛伴后背放射痛,剧吐,脐偏左或右压痛,可有反跳痛,通过淀粉酶鉴别,注意血清淀粉酶值的时间变化规律), 肠穿孔(腹部巨痛,伴反跳痛,肌强直,通过腹透鉴别), 胆系疾病(多有黄疸,莫菲征阳性,B超有助于鉴别), 泌尿系炎症结石(肾区叩痛,尿常规明显异常), 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腹膜炎体征,腹部B超可鉴别),

发热门诊与肠道门诊制度流程图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落实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各项措施,每年5月至10月开设肠道门诊,要求专人、专室、专设备,认真做好腹泻门诊病人的隔离、观察、诊治、消毒、报告等工作,对漏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依法追究个人责任。。 二、全面系统掌握肠道传染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护措施,准确、快捷发现病人,避免漏诊、误诊。 三、认真登记就诊腹泻病人、性别、年龄、家庭详细地址、等信息。 四、对就诊患者应详尽询问流行病学史及其周围是否有聚集性发病现象、询问症状、检测体温,仔细查体、化验血象和胸片检查。对诊断为霍乱病例必须立即报告医务部及相关部门,由医院组织专家组对报告的霍乱病例进行会诊。 五、协助有关部门对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六、保持诊室良好的通风,做好室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及病人送往病房时沿途的消毒、清洁工作。定期对空调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病人的标本、排污物和污染物的处理按有关消毒隔离规执行。 七、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接诊病人时必须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配戴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穿隔离衣,并注意呼吸道和粘膜的防护。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 八、护理人员要充分作好各项药品、器械、物品的准备工作,定量、定点、定位放置,并注意检查、补充、消毒、更换,严防差错事故。 肠道门诊消毒制度 1、严格执行肠道门诊隔离制度,肠道门诊的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并

做好记录。 2、肠道门诊医务人员工作是须穿工作服,戴帽子,检查和护理病人时须戴口罩。 3、肠道门诊医务人员接诊处理完病人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诊室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毒设施,检查每一患者前后都必须进行手卫生。 4、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品专室专用,用后消毒(如用75%酒精擦拭等方法消毒)。体温表用后清洗,消毒(如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诊疗桌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消毒每日2次(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抹布用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后晾干备用),有污染时及时消毒。 5、地面每日清洁消毒(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一次,其余无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有可见血液体液污染物时,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擦拭后,再湿式清扫。拖把用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 6、便器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7、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在诊室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使用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每次1小时。 8、对病人的污水、污物经二次消毒后排放。若有周围环境或物品被污染,均必须严格消毒。 9、检查疑似霍乱患者后,更换隔离衣和床单。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诊室的桌椅、门把手、门窗、诊查床及诊疗器械,并浸泡被污染物品1小时。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可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放置2小时倒入下水道。便器、痰盂可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10、医疗废物用黄色垃圾袋双层闭封包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肠道病人就诊流程图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精选资料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肠道门诊工作规范。 、肠道门诊的工作由肠道门诊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工作人员、安排、协调。 、开设腹泻病门诊专人、专室、专设备小时值班。 、肠道门诊的业务范围是以急性腹泻为主的各种疾病包括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应熟练掌握霍乱等腹泻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诊断标准、抢救治疗以及疫情报告等有关专业知识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和自身防护制度。 、凡就诊的腹泻病人一律填《肠道门诊病人登记薄》。 填写时要求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便于查找和统计。 、肠道门诊工作人员工作中发现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要按规定报告疫情。 对霍乱病人或疑似霍乱病人要以最快的方法报告本单位领导和市卫生局及疾控中心对登记的各种腹泻病人要按规定统计报告市卫生局及卫生疾控中心。 、肠道门诊发现为疑似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及重症病疾病人应立即上报院肠道门诊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会诊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确诊。 凡确诊或疑似为霍乱、伤寒相副伤寒及重症痢疾病人应加强隔离

治疗。 、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对腹泻病人的吐泻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要随时消毒病人离开后进行终未消毒。 、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餐饮食品部门、游厨摊点的管理。 、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 、腹泻病门诊只准接诊腹泻病人不得接诊其他病人。 、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需抢救治疗及留床观察病人另做详细病历记录。 、做好腹泻病人监测与统计工作做到“逢泻必检、逢疫必报”。 、对中、重型腹泻病人应在门诊积极抢救治疗或留床观察。 、对漏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依法追究个人责任。 肠道医护人员工作职责一、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肠道传染病业务知识提高肠道传染病诊治的业务水平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 二、对就诊患者要进行认真负责的检查准确详细的记载病史做到“有泻必采有样必检”防止漏诊、误诊等情况发生。 三、要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关心体贴病人急病人所急尽量简化手续安排病人就诊和治疗防止疾病的扩散蔓延和交叉感染。 四、加强门诊日常消毒隔离工作要在专人负责并在医院感染科指导下严格按“肠道门诊消毒技术要点”执行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五、认真执行院“疫情报告制度”做好门诊日志肠道传染病的登记和传染病报卡的填写工作每日核对发现疫情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

最新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制度流程

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 制度流程

传染病报告制度 一、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除法定传染病以外的需进行网络直报的病种:恙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肝吸虫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不明原因肺炎及不明原因疾病。 二、各科室的首诊医师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 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报告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 病中的肺炭疽、传染病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6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邹城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要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 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病人就诊规程 为进一步规范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病人就诊工作,预防传染病的扩散,制定本规程。 1、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就诊的疑似传染病人在专门的挂号交费室进行挂号、交费。 2、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就诊的疑似传染病人需要采集标本化验的,由检验部工作人员前来采集、送样,需取药者在专门的挂号交费室进行挂号、交费后由工作人员前去药房取药,病人不得离开诊室或留观室。 3、病人需要拍摄X光片或透视的,由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医务人员通知放射科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专用拍片室,疏散其他病人,由传染病专门门诊医务人员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带领病人前往,检查完毕后再将病人领回感染性疾病科门诊。 4、与疑似传染病人接触的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要求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并对病人做好必要的隔离措施。

肠道门诊应知应会

肠道门诊应知应会 一、肠道门诊病人如何进行就诊及会诊? 肠道门诊就诊流程如下:

肠道门诊病人会诊流程如下: 拟诊特殊传染病病人 报告医务科 组织院专家组会诊 报告分管院领导疑似特殊传染病 上级专家组会诊 疑似特殊传染病非传染病 逐级报告至市疾控中心,转相应科室就诊 其他传染病转至感染科病房救治 二、肠道门诊医生职责? 1.肠道门诊在门诊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由医务科负责技术管理。 2.做好腹泻病人的分诊工作,门诊非上班时间由医院病房值班医师应诊,保证24小时接诊。 3.负责填写“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登记薄”、“传染病登记薄”、“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报公卫科进行网络直报。 4.负责对肠道病人门诊病历,化验单及病人呕吐物、排泄物的消毒处理工作。 5.利用卫生宣传资料、宣传牌等形式向病人介绍腹泻病的防治常识。 6.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应按其岗位完成所有担负的工作任务。 三、肠道门诊护士职责? 1.规执业,认真履行护士的义务,正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常规,熟练掌握肠道门诊有关的护理知识、技能以及传染病防治方面的知识。 3.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4.协助医师进行治疗工作,认真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5.负责采集各种检验标本。

6.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熟练掌握常用消毒液的配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作好病区管理、消毒隔离、物资药品领取、保管等工作。 7.对腹泻患者进行肠道传染病防治方面的卫生宣传教育。 四、肠道门诊就诊须知有哪些? 1.肠道门诊限于每天二次以上的腹泻患者就诊,所有就诊腹泻病人(初诊和复诊)必须按专用的肠道门诊登记表要求登记。 2.肠道门诊设有专用厕所、专用便器;专人负责管理消毒实施情况,并有消毒记录。 3.初诊病人需化验大便三联(常规、02培养、沙门菌志贺菌培养)缺一不 可。三天复诊病人化验大便常规即可。(三天后复诊病人按初诊时需重新化验大便三联)。无大便的病人可用肛拭子取样。 4.粪便采集应在肠道门诊的专用厕所、专用便器,由专人负责进行随时消毒并有记录,做到有泻必采,有样必检。 5.急性腹泻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多补充液体,按时喝口服补液盐溶液或米汤、稀粥等。应禁食生冷油腻,如肉、豆类、冷饮、酒类、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强的饮料、食物和调味品等。 6.应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患病期间建议分餐。 7.与感染性腹泻病人密切接触的家属,应认真洗手,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建议使用消毒液擦拭。 8.如家中有人出现类似症状,请劝其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诊。 9.专人负责日报工作。凡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的病人,医生应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交公共卫生科,发现甲类传染病或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应在2小时完成网络直报。 五、肠道门诊工作制度有哪些? 1.肠道门诊要做到专人、专室,专用医疗器械、专用厕所,专用的观察室。专人、专房、专厕、专用登记本、专用医疗器械及处方。 2.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自觉做好传染病疫情 报告工作,做到不漏报、不迟报。 3.要做到“逢泻必采”,逢泻必登,逢疑必检样品合格。就诊病人要逐个登 记,写明家庭详细地址等,上下班要与值班医师认真做好交接班。 4.肠道门诊采得的样品要有专人及时送检,检验科对送检样品要验收签字。 5.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上班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和工作 帽,诊治病人后必须严格洗手或手消毒。 6.肠道门诊室每天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和消毒。

就诊流程图

预检分诊及发热患者就诊流程图

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 二、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抓捕、剥食旱獭、野兔等野生动物。 二、在放牧、工农业生产时,不要在旱獭洞周边坐卧。 三、牧羊犬在抓捕、咬食旱獭后可能会携带鼠疫菌,请尽可能不要与牧羊犬亲密接触,发现有牧羊犬在叼食旱獭情况及时按照联系卡上的电话报告。 四、在疫源地内放牧、工农业生产时,出现发热、咳嗽、头痛、腋下及大腿根肿痛等不适情况后,与周围人保持10米以上距离,及时佩戴口罩并按照联系卡上的电话报告,由专业人员指导您服药并安排人员上门诊疗。 五、发现并报告死亡旱獭、野兔及举报猎捕贩运销售旱獭违法行的,可获得实物或现金奖励。 告知单位(盖章) 告知人: 被告知人: 告知时间: 年 月 日 二、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抓捕、剥食旱獭、野兔等野生动物。 二、在放牧、工农业生产时,不要在旱獭洞周边坐卧。 三、牧羊犬在抓捕、咬食旱獭后可能会携带鼠疫菌,请尽可能不要与牧羊犬亲密接触,发现有牧羊犬在叼食旱獭情况及时按照联系卡上的电话报告。 四、在疫源地内放牧、工农业生产时,出现发热、咳嗽、头痛、腋下及大腿根肿痛等不适情况后,与周围人保持10米以上距离,及时佩戴口罩并按照联系卡上的电话报告,由专业人员指导您服药并安排人员上门诊疗。 五、发现并报告死亡旱獭、野兔及举报猎捕贩运销售旱獭违法行的,可获得实物或现金奖励。 告知单位(盖章) 告知人: 被告知人: 告知时间: 年 月 日 单位公章)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 支持!】 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

发热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1、医院按要求按时开设肠道门诊,门诊对象为年龄在5岁以上的腹泻病人。 2、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肠道门诊的操作规程开展检测工作。 3、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详细地址、就诊日期、发病日期、主要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外地病人,应登记原居住地详细地址以及现居住地地址,防止因登记不详,或字迹不清而延误疫情处理。 4、病人粪便进行细菌培养是发现霍乱病人的关键项目,必须实行逢泻必采,有样必检规定。 5、做好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工作。 6、认真学习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有针对性地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应对能力。 7、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规范救治。 肠道门诊工作职责 1、在综合科主任领导下,医务科及门诊部相关科室指导督导下,负责门诊腹泻病人的诊疗工作。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各种差错事故。 3、严格执行传染病和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法规及规章制度。 4、做好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工作。 5、做好物资、设施管理以及医疗设备、器械的维护、保养等工作。 6、做好病人粪便的细菌培养等相关工作。 7、做好门诊腹泻病人登记、统计工作,并填写《肠道门诊工作登记表》,按规定及时上报。

1、医院按规定开设发热门诊。门诊对象为体温大于38度的病人。 2、医务人员必须按照发热门诊的操作规程开展相关工作。 3、医务人员诊疗病人时应穿戴工作衣、帽、鞋套进入污染区,接触病人时要穿隔离衣、戴口罩,离开时脱去,并应消毒双手。 4、做好发热病人登记、统计工作,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详细地址、就诊日期、发病日期、主要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外地病人,应登记原居住地详细地址以及现居住地地址,并填写《发热门诊工作登记表》上,按规定及时上报。 5、凡发现发热病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异常死亡情况以及群体发热疫情,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预检、分诊、筛查、诊治工作。对发现的人禽流感病例要立即按照有关规定上报,确保准确诊断和积极治疗。 6、做好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工作。 7、认真学习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有针对性地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8、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规范救治。 发热门诊工作职责 1、在综合科主任领导下,医务科及门诊部相关科室指导督导下,负责发热病人的诊疗工作。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各种差错事故。 3、严格执行传染病和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法规及规章制度。 4、做好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工作。 5、做好物资、设施管理以及医疗设备、器械的维护、保养等工作。 6、做好发热病人登记、统计工作,并填写《发热门诊工作登记表》,按规定及时上报。

医院看病流程图

门诊患者就诊与费用流程如下图所示: 普通门诊就诊流程 患者就诊流程医院科室费用信息 挂号窗口 挂号挂号费 候诊、分诊 医生诊治 是否需要检查 开具检查单 划价/缴费 相关科室检查 提出治疗意见 检查报告 是否需要住院 办理住院手续 开具处方 划价/缴费 取药 病人离院 治疗 门诊分诊处 门诊临床科室 门诊划价/收费 窗口 门诊医技科室 门诊医技科室 门诊临床科室 住院部 门诊临床科室 门诊划价/收费 窗口 门诊药房 门诊收费室 门诊临床科室 化验费 检查费 药品费是 否 否 是 是否门诊 治疗 否是 划价 收费 门诊治疗室 门诊治疗室 治疗费 注:在传统手工操作模式下,医院的划价与收费工作是分离的(上图红色标注部分)。医技、药品和其他收费项目的划价需要病人直接到相关科室去进行,病人在往返上花费的时间较多划价。在实施信息化之后,由于医院各种药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统一存放在系统中,可以在任意一台经过相应授权的工作站上被检索到。患者可以直接在任一收费窗口同时完成划价与收费事务。极大的简化了患者就诊流程。

1.1.1 急诊 急诊患者就诊与费用流程,如下图所示: 急诊就诊流程 医院科室 费用信息 患者就诊流程 急诊挂号窗口 挂号 挂号费 医生诊治是否危重病人 开具检查单 划价/缴费 相关科室检查 提出治疗意见检查报告是否需要住院 办理住院手续开具处方 划价/缴费取药 急诊接诊室 门诊划价/收费 窗口门诊医技科室 门诊医技科室 门诊临床科室 住院部门诊临床科室门诊划价/收费 窗口门诊药房 门诊临床科室化验费检查费 药品费 急诊抢救 是否需要检查 是 是 否 否 是 否 抢救室 救护费血费留观费 门诊治疗室门诊收费室否 病人离院 是 是否门诊治疗 划价 治疗 门诊治疗室 收费治疗费 注:信息化之后的流程变化与普通门诊相似。

预检分诊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要求

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预检分诊、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要求 (一)预检分诊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医疗机构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对来诊的患者预先进行有关传染病方面的甄别、检查与分流制度。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1、预检分诊设置规范。 (1)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各医院不得用导医台(处)代替预检分诊点。 (2)预检分诊点一般设立在门诊醒目位置,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3)预检分诊点要备有发热病人用的口罩(N95或者16层纱布口罩,10个以上)、医用手套、体温计浸泡盒(3个)、红外线体温仪或体温计 (10支以上)、医疗废物桶(有盖)、生活垃圾桶、手消毒液、84消毒液、络合碘、75%酒精、传染病宣传资料等;有预检分诊登记本,消毒记录登记本,人员工作排班表; (4)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般防护着装,即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5)经预检查出的发热病人,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告知到其发热门诊的路线(不宜带病人就诊),预检人员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6)门诊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晚间预检分诊可设在急诊,但应设有醒目标识),以保证能24小时应诊。 (7)有预检分诊(包括转诊)工作制度(上墙)、消毒隔离制度(上墙)、疫情报告制度、预检分诊流程(上墙) 2、日常预检分诊管理。

肠道门诊工作要求

1、门诊建设 须达到“四固定,六分开”。四固定是指:“人员固定、诊室固定、医疗器械设备固定、门诊时间”;六分开是指:“挂号分开、候诊分开、检验分开、收费分开、取药分开、厕所分开”。应按照传染病管理标准设置,分为洁净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肠道门诊的厕所不应离诊室距离太远而且整个肠道门诊专区面积应为100平米左右。 2、人员的上岗培训、设备的配备; (1) 培训内容应包括: ①几种肠道疾病诊断标准的统一(见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霍乱诊断标准); ②门诊登记规范(见门诊登记本首页); ③疫情处理流程,医院职责;(见北京市疫情报告管理规范) ④高度可疑病人的处理;(见北京市霍乱应急处理方案) ⑤传染病防治法。 (2)人员、设备的配备 ①专区人员固定门诊大夫至少3人,主治以上职称的至少两人;固定护士至少4人,主管护师以上的至少两人;固定检验人员至少3人,主管检验师以上的至少两人;固定消毒人员2人,要求要受过专门培训。孔床必须要有两张以上,观察床必须要有三张以上;隔离衣、胶靴、手套必须齐备。具备镜检、霍乱便培养条件。抢救药品摆放的地方不要与诊疗室距离太远,病人一旦出现危重情况便于及时抢救。抢救药品要定期检查,防止出现过期药品。 ②专室人员固定门诊大夫至少2人(没有兼职),主治以上职称的至少一人;固定护士至少3人,主管护师以上的至少一人;固定检验人员至少2人,主管检验师以上的至少一人;固定消毒人员至少1人,要求要受过专门培训;孔床必须要有一张以上,观察床必须要有两张以上;隔离衣、胶靴、手套必须齐备。具备镜检、霍乱便培养条件。抢救药品摆放的地方不要与诊疗室距离太远,病人一旦出现危重情况便于及时抢救。抢救药品要定期检查,防止出现过期药品。 3、各项工作制度:门诊登记,消毒隔离,疫情报告,实验室要求,悬滴及便培率,门诊与急诊的交接手续(见附件1);门诊报表填写完整,并于次月3日内上报。传染病报卡的备注栏填写镜检结果,并进行网络直报。

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规范与要求

四、预检分诊、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 (一)预检分诊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医疗机构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对来诊的患者预先进行有关传染病方面的甄别、检查与分流制度。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1、预检分诊设置规范。 (1)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各医院不得用导医台(处)代替预检分诊点。 (2)预检分诊点一般设立在门诊醒目位置,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3)预检分诊点要备有发热病人用的口罩(N95或者16层纱布口罩,10个以上)、医用手套、体温计浸泡盒(3个)、红外线体温仪或体温计(10支以上)、医疗废物桶(有盖)、生活垃圾桶、手消毒液、84消毒液、

络合碘、75%酒精、传染病宣传资料等;有预检分诊登记本,消毒记录登记本,人员工作排班表; (4)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般防护着装,即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5)经预检查出的发热病人,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告知到其发热门诊的路线(不宜带病人就诊),预检人员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6)门诊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晚间预检分诊可设在急诊,但应设有醒目标识),以保证能24小时应诊。 (7)有预检分诊(包括转诊)工作制度(上墙)、消毒隔离制度(上墙)、疫情报告制度、预检分诊流程(上墙) 2、日常预检分诊管理。 (1)感染性疾病科为传染病及疑似疾病的预检分诊科室。日常采取多层分诊,层层把关,引导发热、腹泻及其他传染病患者到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2)医院醒目位置设导诊牌,引导发热、腹泻及其他传染病患者到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3)门诊咨询处对患者进行分诊,引导发热、腹泻及其他传染病患者到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4)挂号室在挂号时,对患者进行询问,对发热、腹泻及其他疑为传染病患者,引导其到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5)门诊分诊护士对候诊患者询问主要症状和体温情况,对发热、

肠道门诊诊疗流程

腹泻门诊诊疗规程(草稿) 一. 诊断步骤 诊断是腹泻门诊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许多疾病早期均有腹痛腹泻等非特异症状,应避免“大病小治”,防止误诊,漏诊。 1. 病史 主要容包括:发病时间、腹痛部位及性质、腹泻次数、大便形状,及是否有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及口渴等脱水症状。 相关容:是否有明确(或疑似)不洁饮食史及时间;是否同餐者有类似症状;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前列腺增生、青光眼等主要病史;月经史;药物过敏史;治疗经过。 2. 查体 重点包括:体温等一般生命体征;是否有脱水相关体征(如皮肤及眼球弹性);腹部查体(腹肌紧度,压痛反跳痛,肠鸣音等) 3. 辅助检查 大便常规(必做)正常大便不应有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小于3/HP 。 白细胞数量大于5/HP 应考虑肠炎,如伴有少量或中等量红细胞,肠炎可能性更大。如有吞噬细胞应高度怀疑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等侵袭性细菌感染,建议进一步作大便培养。如有大量红细胞甚至血便应高度怀疑急性出血性疾病(详见鉴别诊断)有时大便常规改变与病情不成比例,如大量水样便时大便常规通常无明显异常(疑似霍乱应做快诊)。 血常规血象增高且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通常表明细菌性血流感染(包括毒血症),但应注意血液浓缩及应用皮质激素的可能。 血象无明显异常也不能排除细菌性食物中毒(单纯摄入细菌毒素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腹透,CT, 淀粉酶,血生化,肝肾功,妊娠试验等根据病情选作。 二. 临床诊断 急性胃肠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胃肠粘膜炎症。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泻,可伴有发热。 急性肠炎:以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大便常规有多量白细胞。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包括细菌感染和毒素中毒两个过程。多表现为急性胃肠炎,肉毒杆菌中毒表现为神经型。同餐者短期集体发病有重要诊断价值。常见病原体有: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大肠杆菌,金葡菌,腊样芽孢杆菌等。病原学诊断有赖于可疑食物或泻吐物细菌培养。 三.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对于肠道门诊工作非常重要,必须逢泻必鉴。 腹痛,呕吐症状明显者应考虑 胰腺炎(持续腹痛伴后背放射痛,剧吐,脐偏左或右压痛,可有反跳痛,通过淀粉酶鉴别,注意血清淀粉酶值的时间变化规律), 肠穿孔(腹部巨痛,伴反跳痛,肌强直,通过腹透鉴别),胆系疾病(多有黄疸,莫菲征阳性,B 超有助于鉴别),泌尿系炎症结石(肾区叩痛,尿常规明显异常),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腹膜炎体征,腹部 B 超可鉴别), 炎性肠病(需肠镜鉴别), 腹型过敏性紫癜(黑便血便或大便红细胞显著增多), 肠梗阻(肠涨气,肠鸣音变化,后期停止排便排气,影像学明确诊断),妇科急诊(注意月经周期是否规律)等。

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相关热词搜索:肠道门诊是检查什么肠道门诊主要看什么肠道门诊就诊流程图每年肠道门诊时间 篇一:肠道门诊总结 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肠道门诊工作半年期间,积极配合区疾控中心、卫生局及本院领导的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开展肠道门诊各项工作,严格执行安全隔离制度,防止环境污染及交叉感染,及时检查,及时反馈。认真完成腹泻病人监测工作,做到逢泻必检、逢疫必报,规范采样,及时送检,及时报疫。严格执行腹泻病人登记制度,严格执行肠道门诊就诊流程,对在岗医师进行防疫、肠道疾病诊断、治疗及监测病情变化的培训,对重症患者仔细诊查及各项必要化验检查,及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炎及必要治疗,认真排查霍乱及其它疾病如宫外孕、下消化道出血等。对于合并糖尿病酮症、肾病、心衰、等重症患者协调急诊科就诊,积极治疗,防止医疗纠纷发生,发生纠纷及时解决。共登记腹泻患者2833人,内科1761人,儿科1072人,内科输液观察842人。圆满完成肠道门诊工作。 2012-11-07 篇二:2013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按照城区疾控中心的要求,我院于2013年5月1至2013年10月31开设了肠道门诊,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肠道门诊独立开设,有独立的诊室,专用厕所,有独立的隔离留观室,挂号,取药有专用窗口。 二、肠道门诊均设有兼职的医生、护士、检验人员,各岗位人员职责明确。

三、肠道门诊医务人员按照医院感染的规定,做好了个人防护,紫外线消毒登记齐全,医疗废物分类明确。 四、从5月1日开诊至10月31日结束,共接诊肠道病人7例,其中细菌性痢疾5例,感染性腹泻2例。 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所有病人均做到及时报告,无漏报,无迟报。 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医院 2013.11.1 篇三:2012年xx医院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2012年xx医院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根据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按照传染病工作计划完成如下内容: 1、通过全科的共同努力,本年度的工作顺利完成。认真对 待每项工作做到传染病报告及时、无误,未出现迟报、漏报现象。 2、按照住址进行报告管理,对于外省外区患病的病人住在 本镇内,也由本单位管理。 3、传染病报告卡片填写的各项内容,必须填写齐全完整。 4、本医疗单位将肠道门诊中的感染性腹泻纳入常规疫情 报告,并每日进行统计,每旬上报区站。 5、今年xx镇开设肠道门诊期间共就诊腹泻病人6例,都 已验便。其中痢疾2例,其他感染性腹泻3例,非感染性腹泻1例,未出现迟报、漏报。2012年肠道门诊期间发病数按月分布如图1 4035302520151050 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图 1西青区xxx镇2011年和2012年肠道疾病按月分布比较图 6、今年5月4日上午和下午分别对门诊医生和乡村医生进

[教材]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肠道门诊设置规范

[教材]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肠道门诊设置规范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肠道门诊设置规范 一、肠道门诊开设单位 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二、设置原则 门诊设置应纳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规划~根据功能需要合理安排布局。肠道门诊内部应设置防护分区~流程合理~满足“一条龙”服务基本要求。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 三、设置要求 ,一,选址 肠道门诊应设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门,急,诊有一定距离~标识醒目~建筑规范~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要求~并便于患者就诊。 ,二,布局 肠道门诊分设病人通道和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应设有清洁区、半污染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值班室、更衣室、储藏室等,半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等,污染区包括挂号收费处、候诊区、诊室、隔离留观室、化验室、输液室、药房、专用厕所等。要求三区划分明确~并有醒目标志~三区之间应当有物理隔离屏障,如隔离门,~做到相互无交叉~从挂号到发药实行“一条龙”操作。 ,三,设施与人员配备 1、肠道门诊应合理配置诊疗桌椅、诊疗床、观察床、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固定或移动式紫外线灯、灭菌消

毒器材等医疗设备~配备采样器材、样品保存液或增菌液等~各有病人专用登记本。 2、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配备非手触式,肘式、脚踏式、感应式,洗手装置~配备痰盂、医疗废弃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3、肠道门诊应当配备经过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系统培训的急诊、内科、儿科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和检验人员~持证上岗。 四、工作要求 ,一,开设时间 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为肠道门诊常规开设时间~根据疫情可适当提前或延长开设时间。 ,二,病例登记 所有就诊腹泻病例,包括初诊和复诊病例,必须登记~应按统一的肠道门诊登记表登记~规定项目必须填写完整。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业、详细住址、发病日期、就诊日期、主要症状、体征、初诊印象、治疗方法等。对抢救治疗及留床观察的病人应另做详细病历记录。如遇外地病人~应登记原省市县详细住址~单位以及现时投宿店。必须防止因登记不详、字迹不清延误疫情处理。 ,三,采样检测 对病人粪便进行细菌培养是发现病人的关键项目。对症状典型或流行病学指征明确的病人~应尽量做到逢泻必检~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标本污染。 ,四,病人处置 疑似病例由就诊单位负责隔离治疗~并应在2日内作出明确诊断。凡诊断不明确的重症腹泻病人~在排除霍乱前~应在肠道门诊隔离室或单独病房隔离治疗~严禁转院或送入普通病房。 ,五,疫情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