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验案三则_章巧萍

合集下载

经闭验案(多囊卵巢综合征)

经闭验案(多囊卵巢综合征)

经闭验案(多囊卵巢综合征)姓名:吴X 年龄:31岁职业:职员初诊日期:2013年10月28日发病节气:霜降初诊:月经停闭3月余,于2013年10月28日就诊。

其2013年6月初无明显原因胎停育,行清宫术。

月经于7月12日来潮,量中等。

现月经超过3个月经周期未潮。

便溏2—3次∕天,畏寒。

察其舌质紫黯苔腻,诊其脉沉细尺弱。

以往月经后期。

结婚8年,孕1产0,(胎停育)。

形体肥胖。

查B超、性六项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抵抗。

证属寒凝血瘀。

治以温经益肾调经。

方用温经汤合二仙汤加减。

处方:吴萸4g、当归15g、川芎15g、干姜10g、半夏15g、石菖蒲15g、丹皮15g、麦冬15g、阿胶10g、党参15g、炙甘草10g、黄芩15g、苍术30g、苡米30g、仙灵脾10g、仙茅3g、巴戟天10g、知母10g、黄柏10g。

水煎服,7剂。

二诊:2013年11月4日月经已至,量多有块。

畏寒、便溏减轻。

纳可,二便调。

察其舌质淡黯苔薄黄,诊其脉沉细。

方用:菟丝子15g、枸杞子15g、补骨脂10g、紫河车10g、仙灵脾10g、黄芪15g、党参10g、山药15g、山萸肉15g、丹参10g、炙甘草6g、女贞子15g、锁阳10g。

水煎服14剂。

按: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

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

临床表现可有月经不调(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痤疮、肥胖、黑棘皮症等。

该病属中医“闭经”、“月经后期”、“不孕”、“癥瘕”等范畴。

近年来由于精神压力增加、环境污染严重、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流行病学调查目前该病的发生率可高达5%~10%、致不孕发生率占无排卵性不孕的50%~70%。

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严重影响。

祖国医学认为月经不调与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轴的失调有关。

西医强调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之间功能协调,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病变,都可导致月经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与肝、脾、肾功能失调相关,以痰湿为主,且二者互为因果作用于机体而致病。

临床应用多以虚实夹杂多见,辨证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与舌脉分为青春期和育龄期两个阶段。

青春期注重在于调经,育龄期则以助孕为主。

根据临床体胖、多毛、卵巢增大、包膜增厚的特点,常配以涤痰软坚、化瘀消症之药品。

临床通常分为肾虚证、脾虚痰湿证、气滞血瘀证、肝经郁火证以及肾虚证,月经初潮迟滞,后期量较少、色淡、质稀,婚后日久不孕,面色无华、腰膝酸软、乏力、畏寒等。

舌淡、苔薄、脉沉细,治以补肾调经,多以右归丸为基础加减。

脾虚痰湿证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形体肥胖多毛,四肢倦怠,疲乏无力,婚久不孕等,治疗以化湿除湿,通络调经,多在苍附导痰丸基础上加减。

气滞血瘀证临床多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经行有块、精神抑郁、心烦易怒、胀满拒按、乳房胀痛、舌暗红有瘀点、瘀斑及脉沉涩或沉涩悬。

治疗以行气活血、祛瘀通经,多在膈下逐瘀汤的基础上加减。

肝经郁火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量少、毛发浓密、面部痤疮、经前乳房胀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治以疏肝理气、泻火调经,多在丹栀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减。

中医辨证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50例

中医辨证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50例
精相互 滋生 , 共 同构成卵泡生长发育之 源泉 ; 肝主疏泄 , 通畅 冲
梦, 口苦 口臭 , 月经 稀少 , 甚 至经闭不孕 , 小便黄 赤 , 大便干结 ,
舌红苔黄 , 脉弦数 。治 以清肝泻火 , 佐 以疏肝理气 , 方用丹栀逍
任, 有利于经行畅通和按时排 卵。 若肝血亏虚或肝失疏泄 , 则气 机失调 , 气血不畅 , 均是造成不孕的病理基础。 现代西 医学研 究表 明内分泌紊乱 引起卵巢 被膜纤维 化增 厚, 双侧卵巢增大 , 使卵巢 内血流量供应不足 , 形成生殖 内环境
[ 1 ] 李 亚平. 补 肾化痰软坚法 治疗多囊 卵巢综 合征 3 0 例 中 医杂 志 , 2 0 0 1 , 4 2 ( 6 ) : 3 7 6 . 【 2 ] 林金芳 , 李昕 , 朱铭伟. 多囊 卵巢综合征 的分型探讨 [ J ] . 中华妇产 科
杂志 , 2 0 0 6 , 4 1 ( 1 0 ) : 6 8 4 — 6 8 7 . (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1 — 1 8 )
治疗 , 观察组在对 照组 的基础上加 用双 岐杆 菌二联活茵颗粒治
2 次测定的平均值。治愈 : 总胆红素 < 2 1 m o l / L , 黄疸基本消失 ; 显效: 总胆红素 < 8 5 m o l / L , 黄疸 显著减轻 ; 有效 : 总胆红 素为
8 5 — 1 7 1 mo l / L , 黄疸有所减轻 ; 无效 : 总胆红素仍 > 1 7 1 m o l / L , 黄疸无变化 。
2 治 疗 方 法
治疗结果 : 5 0 例患者 中治愈 4 0例占 8 0 %, 其中 5例第 2 年妊
娠。有效 7 例占 1 4 %, 无效 3 例占6 %, 总有效率 为 9 4 %。

【道术】多囊卵巢综合征名家验案选

【道术】多囊卵巢综合征名家验案选

【道术】多囊卵巢综合征名家验案选祝谌予验案(《中医妇产科学》)王某,女,30岁,已婚,干部。

初诊:1988年10月。

自诉月经周期不规律6~7/15~60日,量中,经常腹痛,测基础体温单相,颜面色素斑,怕冷恶寒,腰酸腿软,白带多,舌黯红,脉沉细弦。

B超提示多囊卵巢。

【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辨证】气血失调,肝肾不足。

【治法】补气血,养肝肾。

【处方】艾附四物汤、调血八味汤(女贞子、旱莲草、大小蓟、茜草根、生蒲黄、槐花、地黄、白芍)为主加减治疗。

后选用女金丹、乌鸡白凤丸、茴香橘核丸、安坤赞育丹、五子衍宗丸等中成药综合调理治疗3年余,至1991年12月,患者月经周期正常,血量适中6~7日干净。

1992年1月起,治法以调气补肾,重在促孕保胎为主,以经验方调气养血汤(木香、当归、川芎、益母草、赤芍)为主方,加补肾八子汤(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车前子、蛇床子、韭菜子、五味子、覆盆子),加紫河车、肉苁蓉、川续断,制成丸药,毎丸10g,每日3次,每次1丸。

经期停服,经用此方调理半年后怀孕。

【解析】祝老对本案的辨证论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补气血,养肝肾为主,重在调理月经。

第二阶段月经正常后调气补肾,重在促孕保胎。

终于收到经调、受孕、胎安的良效。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未孕患者,促排卵、助受孕、防流产是治疗的重要步骤。

何少山验案(《刘敏如·中医妇产科学》)王某,女,35岁。

婚后5年未孕。

自青春期即月经不调,经量渐减,经前乳胀,经间期淋红不断,漏下色如咖啡,平素情绪不畅,烦躁易怒,腰骶酸痛,纳呆少寐,婚后5年未孕,曾用克罗米酚促排卵均效果不明显。

在沪做气腹造影为卵巢多囊性变,诊断为子宫内膜增殖过长。

面黄且黯,颧部色素沉着呈蝴蝶斑,形瘦枯槁,手心灼热,舌黯红,脉沉细弦。

【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辨证】肾元虚惫,肝郁气滞。

【治法】滋水荣木,养血疏肝。

【处方】(1)养血清肝固冲汤:当归、炒白芍、川续断、菟丝子、地黄炭各12克,牡丹皮、绿萼梅、炒扁豆花各6克,煅石决明、牡蛎各18克,炙甘草6克,鸡血藤18克。

中医医案——多囊卵巢综合征(五)

中医医案——多囊卵巢综合征(五)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调周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案:姚某,女,27岁,2014年6月26日。

主诉:月经稀发12年,结婚3年未避孕未怀孕。

病史:既往月经规律,15岁初潮,月经6-7天/40-60天,量少,色暗红,有血块,痛经(+),经前乳胀,末次月经(LMP):2014.6.5。

末次前月经:2014.4.17。

曾于医大一院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口服达英-35治疗2个月,促排治疗3个月。

初诊:月经错后12年,量少,色暗红,有血块,痛经(+),经前乳胀,现饮食、二便正常,平素烦躁易怒,舌质暗,苔薄白,脉弦。

查体:身高:168cm,体重52kg,体重指数(BMI)18.4kg/m2。

辅助检查:(1)妇科超声:子宫位置:前位,三径大小:44mm×34mm ×38mm,内膜5.1mm,回声均匀。

左卵巢大小39mm×20mm×42mm,体积为18.6cm3,卵泡大小2-6mm,数量约为12个;右卵巢大小42mm×20mm×40mm,体积为18.4cm3,卵泡大小2-4mm,数量约为13个。

(2)性腺激素六项:FSH 7.29mIU/ml,LH 14.40mIU/ml,T55.48ng/dl。

(3)雄三项: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272.00μg/dl,雄烯二酮(AND):6.66ng/ml↑,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66.10 nmol/L。

(4)甲功、肝功、血脂正常。

(5)空腹胰岛素:6.0μIU/ml,空腹葡萄糖:5.14nmol/L,IR:1.37。

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诊断:月经后期,原发性不孕症辨证审机:肾精亏虚,冲任失充,肝失疏泄,气血失和,瘀阻冲任。

治法:补肾疏肝,养血调经。

(1)方药:调经2号+调经3号调经2号(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连服14天):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龟甲当归白芍郁金香附炙甘草枸杞子调经3号(月经第15天开始服用,连服14天):夜交藤香附白术川楝子白芍当归丹参郁金。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思路(精)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思路(精)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思路[ 09-11-08 14:04:00 ] 作者:戴春秀王海波编辑:studa20【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应通过辨证论治结合中药人工周期治疗,从而调节全身脏腑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提高机体本身的调节能力,使内在因素能正常发挥作用,恢复月经周期,治疗不良并发症。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不孕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为临床所常见。

其特点是闭经、月经稀少或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多毛、痤疮和肥胖,伴有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

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根据有无生育要求选择不同药物,如克罗米芬、达英35、二甲双胍等,但临床应用中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可采用手术治疗,但存在术后粘连、复发等问题。

而用中医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辨证论治有显著疗效。

1 辨证分型1.1 脾肾阳虚型症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月经稀少,或闭经,久婚不孕,面色晦黯,腰膝酸软,性欲淡漠,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增多,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治宜温肾健脾,调补冲任,方用二仙汤合四君子汤加味。

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各10g,益智仁15g,黄芪20g,山药20g,党参20g,生白术15,茯苓12g,炒白芍、首乌各10g,炙甘草6g。

1.2 肾虚痰凝型除月经稀少,闭经,多毛,不孕,肥胖,多囊卵巢外,病人尚有头昏,腰酸,白带多且稀,便溏,乏力,多痰,怕冷,舌淡胖,脉细的现象,血LH/FSH比值常>2.5。

血睾酮水平偏高。

治宜补肾化痰,涤痰软坚,方用二仙汤合苍附导痰汤加减。

仙茅10g,仙灵脾10g,巴戟天15g补骨脂、菟丝子、黄精、皂角刺、山慈菇、桃仁各12g,山甲9g,苍白术各12g,香附10g,陈皮6g,茯苓12g,姜半夏8g。

1.3 肾虚肝郁型除见肾虚痰实型征象外,病人尚有乳胀,心烦,或少量溢乳现象。

血LH/FSH比值常>2.5,血睾酮(T)及PRL水平偏高。

抵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抵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抵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抵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患者,女,29岁。

诉月经自初潮至今从未正常,服用西药即来月经,不用西药则没有月经。

彩超检查:多囊卵巢,虽经中西医多方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

月经先后无定期,经下夹血块,心烦,口渴欲饮水。

舌脉:舌质红而边略暗,脉细略涩。

辨证:胞宫瘀热证。

处方:【抵当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

桃仁12克,大黄9克,水蛭6克,虻虫6克,茯苓15g,牡丹皮15g,白芍15g,桂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

每日1剂,水煎分服 3次。

连续用药4个月,经彩超复查,多囊卵巢基本消失。

为了现固疗效,以原方改汤剂为丸剂治疗1年余,卵巢恢复正常。

按: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引起女子闭经的常见原因之一,也是闭经中最难治病证之一。

西医治疗虽有疗效,但欲从本质上治愈很难。

中医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有瘀热证与寒瘀证。

本例患者病机是瘀热内生,热与血结而为瘀,瘀热相搏阻塞经气脉络,导致新血不得归经,则月经先后无定期,经下夹血块;瘀热随血脉上扰心神,则心烦;热伤阴津,则渴欲饮水;
舌质红略暗,脉细略涩均为瘀热所致,治予抵当汤泻热祛瘀。

方中桃仁、水蛭、虻虫活血化瘀;
大黄攻泻瘀热;牡丹皮凉血散瘀;
桂枝通经散瘀;茯苓渗利瘀浊;
白芍益血缓急;甘草益气帅血而行。

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辩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辩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辩证论治摘要: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从中医学角度就其病机及治疗思路进行探析,提出了肝肾失调是病理基础,痰浊血痢是病理关键,治疗既要补肾疏肝以纠正肝肾失调,又要化痰活血以消除痰浊血疲。

中医主要是中医辨证治疗和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治疗中用B超连续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作为观察疗效的主要依据。

现代研究还有用中医周期疗法合用克罗米芬治疗和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因病机】肝肾失调是主要病理基础现代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主要发病机理在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功能紊乱,而近代中医研究已经揭示,就女性生殖功能而言,肝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即相当于这一生殖轴系统。

盖肾主藏精,内寓真阴真阳,为生殖之本,肾阴充盈则化源充足,肾阳充沛则气化有力,既为卵泡发育成熟提供物质基础,又为正常卵泡排出提供原始动力。

如此阳化气阴成形,肾气充盛,天癸至,血海满,月事调,孕育有期。

反之,肾气亏虚,阴精失滋,阳气失化,既不能聚阴润泽天癸而促进卵泡成熟,又不能重阴必阳而触发排卵,皆是造成不孕的基础病机。

同时肝在女性生殖中的作用也应当重视,中医素有“肝肾同源”之论及“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首先肝血与肾精相互滋生,共同构成卵泡生长发育之源泉;其次通过肝主疏泄之功,可畅达冲任,疏通气血,有利于经行畅通和按时排卵。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内分泌紊乱主要表现在LH及FSH激素比例失调,就中医病理而言,除肾虚调控失司外,尚由于肝失疏泄、气机失调之故。

痰浊血痕是重要病理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多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表现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

这些因素可刺激卵巢引起被膜纤维化增厚,造成卵巢增大,使卵巢血流量供应不足,形成生殖内环境缺陷,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而造成不孕。

就中医病理角度而言,卵巢增大,卵泡增多,内膜增厚均属于痰浊、血疲范畴,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所表现出的闭经、形体肥胖、舌质紫暗、脉弦涩等均是痰浊血癖之故。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名胞中脂膜壅塞诸症)的中医辨病辨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名胞中脂膜壅塞诸症)的中医辨病辨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名胞中脂膜壅塞诸症)的中医辨病辨证论治唐明华医生2018-5-15辨病1、临床主证:月经失调、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痤疮等不同程度,前后相参并见。

2、实验室检查:1)高雄激素血症或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2)B超检查卵巢多囊改变;3)排除其他导致雄激素高的疾病3、中西医诊断结合,以确立本病的诊断。

辩证:以临床患者现证入手,主证、伴随症状、舌脉合参,同时根据本病病因病机认识本病证中肾、脾、肝、痰、脂、瘀等“形于外”的现象,分辨其证的属性。

本病常为本虚标实,既要认清本证,又要顾及标证,痰浊瘀滞为标,肾虚为本。

根据本病病机,辩证证型多见有:1、脾肾两虚,痰瘀互结证;2、脾肾阳虚,湿脂不化证;3、肾阴不足,湿热蕴结证;4、肾虚,痰脂瘀滞证5、肾虚肝郁,气滞血瘀但本病变化多端,又当随证辨识辩证论治1、脾肾两虚,痰瘀互结证;临床表现:闭经,腰酸,便溏,舌暗红苔薄腻,脉细分析:脾肾两虚,气血生化不足,痰瘀阻胞治疗原则:健脾补肾,养血填精,化瘀通络方药:归肾丸,五子衍宗丸,八珍汤加减2、脾肾阳虚,湿脂不化证;临床表现:闭经、肥胖、多毛、手足欠温,大便稀溏,小便清,水肿,舌苔白滑,脉沉。

分析:此为脾肾阳不足,运化失司。

脂湿积结胞中,发为诸症。

治疗原则:益肾温阳,健脾除湿,消脂散结方药举例:五子衍宗丸,左归丸,参苓白术散,保和丸合参。

3、肾阴不足,湿热蕴结证闭经,多毛,痤疮,口苦咽干,五心烦热,尿黄便干结,或见肥胖,舌红苔腻黄,脉数。

症候分析: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素多谈热与湿结,故见以上诸症治疗原则:益肾养阴,清热除湿方药举例:知柏地黄丸,五子衍宗丸化裁,火毒壅盛或痤疮反复,可选甘露消毒饮加减。

4、肾虚,痰脂瘀滞证闭经、不孕、肥胖、多毛,腰膝酸软,大便时稀,小便清长,苔腻脉沉。

症候分析:禀受甚厚,恣食肥腻治疗原则:益肾祛痰,化瘀消脂方药举例:五子衍宗丸,防风通圣散,大黄蛰虫丸加减。

5、肾虚肝郁,气滞血瘀闭经,压力大,焦虑烦躁,胸闷,失眠,舌红苔薄,脉弦证候分析:肝肾不足,肝郁化火,痰瘀阻滞治疗原则:益肾养血,疏肝解郁,化瘀通经方药举例:知柏地黄丸,五子衍宗丸,四逆散加减随证化裁用药参考本病病变在胞中,局部变化属积聚,故在治疗中顾肾消积需贯穿始终,临床在用药上可以选用以下药物:浙贝母皂角刺夏枯草远志山楂半枝莲蛇舌草薏苡仁土茯苓王不留行水蛭,益母草,莪术鸡内金槐花等皂角刺破积,山楂消积化脂,鸡内金化积。

多囊卵巢综合征从中医分型辨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从中医分型辨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从中医分型辨治作者:王付发布时间:2013-02-02 新闻来源:浏览次数: 42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又称Stein-Leventhal综合征)是以长期无排卵及高雄激素或胰岛素血症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

㈠脾肾寒湿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形体肥胖,胃脘痞满。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肢体困重,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手足不温,或胸闷气短,或毛发偏多,或不思饮食,或大便溏泄,或白带量多,或腹中包块,或色素沉着呈对称性,或皮肤增厚等。

【治则与选方】温阳健脾,燥湿化痰;可选用附子粳米汤与平胃散合方。

㈡脾胃湿热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形体肥胖,胃脘痞满。

2.辨证要点口苦,肢体烦重,舌质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手足烦热,或胸闷气短,或毛发偏多,或不思饮食,或带下色黄量多,或腹中包块,或色素沉着呈对称性,或皮肤增厚,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清热燥湿,调理脾胃;可选用半夏泻心汤与栀子厚朴汤合方。

㈢痰瘀热伏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形体肥胖,少腹疼痛。

2.辨证要点肢体困重,痛如针刺,舌质暗红夹瘀紫,苔黄腻或厚,脉沉滑或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面色黯红,或毛发浓密,或胸脘满闷,或懒动,或头晕目眩,或带下色黄量多,或色素沉着呈对称性,或皮肤增厚等。

【治则与选方】清热化痰,活血化瘀;可选用小陷胸汤与血府逐瘀汤合方。

㈣肝郁化火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形体肥胖,急躁易怒。

2.辨证要点口苦,因情绪异常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面目红赤,或身体面目痤疮,或头痛,或头晕目眩,或胸胁胀痛,或失眠多梦,或大便干结,或色素沉着呈对称性,或皮肤增厚等。

【治则与选方】疏肝解郁,清热泻火;可选用四逆散与龙胆泻肝汤合方。

㈤肝郁痰湿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形体肥胖,急躁易怒。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初探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初探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初探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难治性妇科内分泌疾病,临床常以”闭经,肥胖,多毛,不孕”四联征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及身心健康。

本文按照中医的理论体系,认为本病是以肾虚为本,痰湿为标,并据此提出肾虚,痰湿,肝郁,血瘀四型的辨治方法。

标签: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以持续不排卵和雄激素分泌过多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种妇科常见内分泌疾病,常见临床表现有月经不调、不孕、多毛、肥胖[1]。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20~40岁生育期妇女常见病,发病率约为5%~10%[2]。

中医历代文献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名记载,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当归于”月经后期”“闭经”“经量过少”“不孕”癥瘕”等范畴[3]。

1病因病机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多为内因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并有外因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侵袭,两者互为因果作用于机体,使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紊乱而致病,临床以虚实夹杂证多见。

笔者认为,肾虚为本病的根本病因,肝郁、脾虚、痰湿、瘀血为其主要病机。

1.1肾虚为本,并与脾虚、肝郁相关①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多在青春期前后,此时规律的月经周期尚未建立,《妇人规》云:”经候不调,病皆在肾经。

”一方面血是月经的基本物质,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而互相资生;另一方面肾气的盛衰主宰着天癸的至与竭。

如果先天不足,禀赋薄弱,肾气欠盛,冲任失滋,无以化生经血,天癸亦不能按时泌至,以致多囊患者月经过少,月经后期,甚至闭经不潮。

②卵子的发育与成熟与肾精的充盛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卵子是肾中所藏之”阴精”,肾精亏虚则化源不足,使卵子缺乏物质基础,难以发育成熟。

同时,卵子的正常排出依赖于肾阳的鼓动作用,冲任气血调畅,动力充盛而排出卵子,如果肾阳亏虚,则既不能鼓舞肾阴的生化和滋长,又使气血运行无力而瘀滞冲任胞脉,使排卵缺乏原动力,故肾虚又是排卵障碍的根本原因。

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医辩证施治

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医辩证施治

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医辩证施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

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为其重要特征。

生育期妇女发病率为5%~10%。

该病属中医学“闭经”、“月经失调”、“崩漏”、“不孕”等范畴。

【辨证论治】1.肾虚[证候] 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渐至闭经,或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多或淋沥不净;或婚久不孕,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大便不实,性欲淡漠,多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方药] 补肾调冲任。

右归丸加减。

2.痰湿阻滞[证候] 经行延后,经量少,色淡,质黏腻,甚或闭经,或婚久不孕,或带下量多,头晕头重,胸闷泛恶,四肢倦怠,形体肥胖,多毛;苔白腻,脉滑或濡。

[治法方药] 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加减。

3.肝经郁热[证候] 闭经,或月经稀发,量少,或先后无定期,或崩漏,婚久不孕;形体肥胖壮实,毛发浓密,面部痤疮,经前乳房、胸胁胀痛,或有溢乳,口干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方药] 疏肝解郁,清热泻火。

丹栀逍遥散加减。

4.气滞血瘀[证候] 月经延后,量少不畅,色暗红,质稠或有血块,渐至经闭;或经行腹痛,拒按,或婚后不孕,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舌质暗紫,或舌边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治法方药] 行气活血,化瘀通经。

膈下逐瘀汤加减。

【经验方剂】1.补肾化痰汤[药物组成] 炒当归、赤白芍、淮山药、山萸肉各10克,熟地黄12克,牡丹皮、茯苓各9克,川断、菟丝子、广郁金各10克,贝母、广陈皮各6克,制苍术12克。

[适应证] 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用法用量] 水煎分服,每日一剂。

2.葛秦生验方[药物组成] 柴胡、赤芍、白芍、泽兰、益母草、刘寄奴、生蒲黄、牛膝、菟丝子、枸杞子、肉苁蓉、仙茅、仙灵脾各9克,鸡血藤、女贞子、覆盆子各15克。

[适应证] 用于肾虚兼夹瘀血型之多囊卵巢综合征。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服。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及用方提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及用方提要
( 本文校对: 邹连珍 收稿日期: 2011 - 06 - 28)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殮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及用方提要
①肾气亏 虚 型,方 用 金 匮 肾 气 丸( 《金 匮 要 略 》) 合 启 宫 丸 ( 《医方集解》) 加减。②痰 瘀 阻 滞 型,方 用 苍 附 导 痰 汤( 《叶 天 士 女科全书》) 加减。③肝 郁 痰 热 证,方 用 丹 栀 逍 遥 散( 《校 注 妇 人 良方》) 合越鞠丸( 《丹溪心法》) 加减。
参考文献 [1] 涂桂珍. 老年 性 痴 呆 诊 断 与 治 疗 现 状[J]. 中 国 水 电 医 学,2007,
2: 96. [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 ( DSM-Ⅳ ) .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 ,143. [3] 傅仁 杰. 老 年 呆 病 的 诊 断、辨 证 分 型 及 疗 效 评 定 标 准 ( 讨 论 稿 ) [J]. 中医杂志,1991,32 ( 2) : 56 . [4] 杨柏灿,刘仁人. Alzheimer 型痴 呆 的 中 医 证 型 研 究[J]. 上 海 中 医 药杂志,2000. 34 ( 4) : 12 -14 . [5] 李玉霞,杨洁红. 中药远志、石菖蒲治疗 AD 的 实 验 研 究 进 展[J]. 健康研究,2010 ,30 ( 6) : 462 -464 . [6] 郑明荣.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研究进展[J]. 浙江中西医结合 杂 志,2008,18 ( 1) : 65 -66 . [7] 蒋丽,王海明. 阿尔茨海默 病 针 灸 研 究 进 展[J]. 新 中 医,2009 ,41 ( 1) 117-118.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8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中医辨证论治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体质以及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个体下丘脑与垂体出现功能障碍,血液中促黄体生成激素、促性腺激素含量增加导致女性内分泌代谢出现紊乱,患者出现月经稀发、闭经、不规则子宫出血等,由于长期不排卵患者出现不孕的几率增加[1]。

本次实验对本院门诊8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通过研究中医辨证论治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妇科2016年1~12月门诊收治的8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中医辨证论治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

实验组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9.6±2.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个月,平均病程(6.7±0.4)个月,体质量指数(BMI)最小23.84 kg/m2,最大27.34 kg/m2,平均BMI(25.68±3.10)kg/m2。

对照组患者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29.8±3.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1个月,平均病程(7.3±0.4)个月,BMI最小23.65 kg/m2,最大28.15 kg/m2,平均BMI (25.98±2.90)kg/m2。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BMI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关键在于辨对证,有是证用是方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关键在于辨对证,有是证用是方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关键在于辨对证,有是证用是方小编导读: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发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

对于患有此病的女性来说,多毛、肥胖等外在改变让她们脱离了小仙女行列,苦恼由生,而月经紊乱、不孕等情况则更增痛苦。

怎么治疗,一起来看看。

1、经本于肾生殖本,虚者补之补肾方肝肾不足证:先天禀赋不足,房劳多产,久病伤血等导致肾气亏虚,肾精不充,肝血不足,以致冲任不充,血海乏源而发月经病与不孕诸疾。

以不孕,月经后期,量少,闭经,或崩漏,不孕,腰酸膝软为主症。

或有头晕耳鸣,阴道干涩。

舌红,苔少,脉细无力。

治宜补肾益精,养血调经为法。

经验方补肾调经汤加减主之。

女贞子、制首乌、龟板、鳖甲等可酌情加入。

熟地黄20g,山药10g,山茱萸10g,枸杞子15g,菟丝子30g,杜仲15g,当归10g,白芍10g,茯苓10g,何首乌15g,党参15g,鸡血藤20g。

2、命门火衰脾心虚,右归温胞腰酸冷脾肾阳虚证:禀赋不足,命门火衰,或饮食劳倦伤脾。

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脾阳。

阳虚内寒,冲任失于温养,以发月经稀少、闭经。

以月经后期,量少,闭经,不孕,畏寒喜暖,下部冰冷,腰膝酸软为主症。

或有头晕耳鸣,倦怠乏力,带下清稀,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宜补心脾肾,养冲任,温胞宫。

肾阳虚为主者,宜用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味。

熟地黄20g,当归10g,山药10g,山茱萸15g,枸杞子15g,菟丝子30g,肉桂6g,鹿角胶10g,杜仲15g,制附子6~10g。

子宫发育不良者加紫河车15g、紫石英30g,以暖宫。

兼夹痰湿癥瘕者加选昆布15g、海藻15g、半夏10g、白芥子6g,化痰消癥。

补骨脂、益智仁、人参可随症加用。

脾肾阳虚重证,下部冰冷不孕、畏寒、便溏者,则用温胞饮(《傅青主女科》)加减。

土炒白术30g,巴戟天30g(盐水浸),人参10g,炒杜仲10g,炒山药10g,补骨脂6g,(盐水炒),炒芡实10g,肉桂6g,菟丝子10g(酒浸炒),制附子3g。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从我院妇科门诊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她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有1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有4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0%。

两组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总有效率,还能促进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效果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and polycystic ovarysyndrome.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80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were selected from our gynecological clinic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8.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western medicine,whil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s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1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0%;4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reatment,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rapy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but als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ovarian function,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polycystic ovary;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clinical effect目前,临床上对该症的治疗以西医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对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钟高堂;刘琦;章巧萍【摘要】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肾虚血瘀之间的关系,就近年来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配伍疗效、促卵泡成熟及排卵、降低睾酮及促黄体生成素、降低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血液流变学、降脂降糖、调整生殖轴药效研究进行回顾性总结.【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0(016)006【总页数】4页(P912-915)【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补肾活血;生殖激素【作者】钟高堂;刘琦;章巧萍【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杭州,3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典型表现是月经稀发、闭经、不孕、肥胖、多毛及双侧卵巢囊性增大等,其发生率占育龄妇女的 5%~21%。

中医认为 PCOS属“肾虚痰湿月经失调”及“血瘀气滞性闭经”,前者为主,后者次之。

临床诊疗中本病以肾虚血瘀多见,痰湿少见。

运用补肾活血法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属中医学“不孕”、“月经不调”、“癥瘕”等范畴。

中医认为,肾主生殖,“经水出诸肾”月经的产生与肾密切相关;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故可导致肾虚;若肾气亏虚,推动无力,则脉道涩滞而成血瘀,即“久病致瘀”出现肾虚血瘀证。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为瘀。

”临床上患者多有月经迟后、腰膝酸软、子宫偏小等肾虚症状,这与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是相一致的。

PCOS的核心病机是由于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和卵泡壁的过度增生不能破裂导致卵泡闭锁。

而中医又认为,卵子是肾所藏之“阴精”,卵子的发育及成熟与肾精充盛密切相关,肾阴是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卵子发育成熟的前提条件,而卵子的排出又离不开肾阳的鼓动,肾阳是卵子排出的内在动力,若肾阳不足,卵子缺乏内在动力而出现排卵功能障碍。

浅谈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浅谈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浅谈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章巧萍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卷),期】2004(011)011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的生殖内分泌失调病症,生育妇女发病率为6%,其临床特征是分泌雄激素过多及长期无排卵。

西医主要应用氯米芬、促性腺激素等治疗,但Pcos患者多伴无优势卵泡,多个发育不成熟的卵泡使卵巢增大,若再服上述药物则卵巢更大,重则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调节整体功能,恢复卵巢排卵。

笔者在临证中发现,补肾活血法治疗本病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现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1014-1015)
【作者】章巧萍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75
【相关文献】
1.王佩娟教授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2.补肾活血法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3.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4.补肾活血法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5.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概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验案三则章巧萍(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收稿日期:2011-05-10作者简介:章巧萍(1957-),女,浙江宁海人,教授、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妇科疑难病的中医方药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中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约为5%~10%,是由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双侧卵巢呈多囊改变)致月经紊乱或闭经,无排卵性不孕,高雄激素血症(多毛、痤疮),肥胖等症状,笔者在临证中针对不同个体,分别采用补肾活血、宁心活血、清肝活血等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卵泡大多能正常发育并排卵。

患者经过3~4次排卵后,B 超检查多囊消失,血检激素水平正常,说明从根本上治愈本病。

1 补肾活血法治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案 王某,女,杭州人,31岁,初诊:2009年11月25日。

患者月经75天未行来诊,自述平素月经迟后已5、6年,始于6年前的1次人流后。

刻诊:面色萎黄,纳可,形丰,睡眠一般,腰酸乏力,便溏,舌苔薄白,脉弦细。

B 超检查:子宫内膜0.8cm,卵泡直径0.86cm,双卵巢均有20~30个小卵泡。

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诊断:闭经(肾虚血瘀型)。

治拟补肾活血化痰调经,药用:当归12g,川断10g,菟丝10g,枸杞子10g,丹参20g,三棱6g,莪术6g,柴胡6g,半夏9g,茯苓15g,杜仲12g,桑寄生12g,皂角刺6g,生甘草5g,川芎6g,生白芍15g,鸡血藤20g,7剂,水煎服。

患者2诊时B 超显示右卵巢卵泡直径:1.6cm×1.6cm×1.6cm,于原方再加苏木10g,王不留行10g,2剂,服药后基础体温上升,12天后月经自行。

按 此类患者临床上多见子宫偏小或形体偏胖或肥胖,年龄或小于18岁或大于30岁,血检雄激素水平多不高,月经稀发,多由肾虚不能暖宫,故子宫偏小,不能温化痰湿,则见形体肥胖。

治疗多以补肾活血法,补肾可促卵泡发育,又可促进子宫增大,温化痰湿可使肥胖减轻,活血可使补肾药直达病所,又可使卵巢包膜变薄而利于排卵。

2 宁心补肾活血法治疗心神不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案 朱某,女,21岁,在读大三学生,初诊:2009年5月7日。

患者自言高考后月经多延迟,现月经3月未行,伴心悸多梦,记忆力减退,二便正常,苔薄白微腻,脉弦细,B 超检查:左附件有2.1cm×1.7cm 囊肿,子宫内膜0.67cm,双卵巢增大,内均有20~30个小卵泡,最大卵泡直径0.78cm,血检正常。

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诊断:闭经(心神不宁肾虚血瘀型)。

药用:太子参12g,合欢皮10g,姜半夏6g,夏枯草10g,丹参20g,夜交藤30g,枸杞子15g,生白芍15g,生甘草5g,生地10g,熟地10g,莪术6g,皂角刺6g,杜仲12g,桑寄生10g,7剂水煎服,7天药后,卵泡长大并排卵,基础体温升高后12天来月经量较前多,后在此基础上调理2个月后,半年后随访,月经周期已正常。

按 多囊卵巢的发生主要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功能失调引起的,诸多多囊患者起病于中考或高考后,在笔者临症中,曾有多个多囊患者排卵4次后,又因睡眠不足而复发者,本类患者有失眠、健忘、卵巢呈多囊改变,血检黄体生成素偏高。

宁心摘 要:作者从临证所见,多囊卵巢的中医证型多为肾虚血瘀、心神不宁与肝旺血瘀,分别用补肾活血、宁心活血、清肝活血法,并举验案三则。

中医治疗本病的关键是要促排卵。

关键词:中医;多囊卵巢综合征;医案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8- 0038- 02Three Cases of Polycystic Ovarian Treated by Pattern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ZHANG Qiao-ping(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3,Zhejiang,China)Abstract:With her personal experience in treating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 in clinic, the author divides the disease into three pattern, kidney deficiency with blood stasis, disturbance of heart spirit, and hyperactivity of the liver with blood stasis, which are most common in clinic.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ree patterns, therapeutic principles are respectively concentrated on supplementing the kidney and invigorating blood, tranquilizing the heart and calming the mind, and clearing the liver and supplementing the kidney. Each pattern accompanied with its therapeutic principle is further demonstrated by a successful case report. In conclus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o promote ovulate is the key point of TCM in treating PCOS.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case report39月经病组方用药规律探讨魏飞跃,文乐兮,尤昭玲,袁振仪(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收稿日期:2011-05-22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方剂学项目作者简介:魏飞跃(1958-),男,湖南长沙人,教授,研究方向:中医妇产科文献研究。

妇科月经病,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中医药辨证治疗具有一定优势。

虽然诸家施治各具特色,但管窥其组方用药,却呈现基本趋势,试归纳总结如下。

1 补肾为本《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肾藏精,主生殖,既为天癸、冲任之本,又为气血、五脏之根,而且“胞络者,系于肾。

”(《素问·奇病论》)简言之,肾气的盛衰决定着天癸的至与竭,影响着气血的盈与虚。

只有肾之精气充盛,五脏气血和调,天癸应时泌至,任通冲盛,才能“月事以时下”。

无疑调经之本在肾。

若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损伤肾气,每致精不化血而使冲任血海匮乏,表现闭经、月经迟发、月经过少等;若肾气虚弱而使封藏失职,则冲任不固,形成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等。

凡此皆宜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张金辉[1]采用“补肾固精法”治疗经期延长患者94例,治愈率56.4%,好转率35.1%,常选菟丝子、肉苁蓉、覆盆子、人参、山药、熟地黄、阿胶、艾叶等药,方如固阴煎、归肾丸、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若先天不足,素体阴虚;或房劳多产及久病、热病、大病之后,耗伤肾阴,均可使精血亏虚,导致冲任血海不能按时满溢之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或冲任、胞宫胞脉失养之痛经。

此时治宜滋阴养血,填精益髓。

常用熟地黄、黄精、山茱萸、枸杞子、桑寄生等,配伍诸如龟板胶、阿胶等血肉甘润之品成方,方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左归丸、左归饮等。

若阴虚生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而致崩漏、经间期出血,治宜于滋阴清热的同时,配伍寒凉清热药如牡丹皮、黄柏、知母等;若阴精亏损,阴不敛阳,以致阳失潜藏,而出现阴虚阳亢诸候,治宜滋阴潜阳,配伍生摘 要: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调经,具体方法常有补肾、扶脾、疏肝、理气、和血等,故其方剂多由补肾温阳、健脾益气、疏肝理气、养血活血等药物为主组成。

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各自的生理特点,遣药组方常须根据周期的变化,而有所宜忌:经前血海充盛,勿滥补,宜予疏导;经期血室正开,大寒大热之品当慎;经后血海空虚,勿强攻,宜于调补。

关键词:月经病;组方规律中图分类号:R271.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8- 0039- 02补肾活血法可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而使卵泡长大,补肾活血即可促卵泡发育,又可促排卵。

临症多见患者用药7天后,卵泡正常发育,多囊征象减轻。

3 清肝补肾活血法治肝旺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案 俞某,26岁,女,杭州人,初诊:2008年12月6日。

患者于去年10月开始月经紊乱,现已3个月未行,曾做血清放免试液检查示雄激素偏高,服黄体酮后7天经未净,脸部及背部痤疮多发,胃纳可,寐安,二便正常,舌淡苔黄腻,脉弦细。

B 超检查:子宫大小尚正常,内膜0.45cm,双卵巢增大,均有20~25个直径小于0.8cm 的小卵泡。

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伴雄激素过高)。

中医诊断:闭经(肝郁化火型),治拟清肝补肾活血。

药用:黄芩6g,焦山栀3g,蒲公英20g,白芍15g,当归10,生地12g,生甘草5g,柴胡6g,桑寄生12,女贞子10g,佛手片10g,玉竹12g,7剂,水煎服。

7天后,B 超显示:内膜1.03cm,卵泡2.1cm×2.0cm×2.06cm。

原方再加三棱10g,莪术10g,王不留行10g,台乌药10 g,2剂,因其内膜,卵泡质量均可,嘱其做孕前准备。

27天后B 超检查,宫内有一孕囊2.1cm×1.9cm×2.16cm 大小。

1年后随访,已生一健康男孩。

按 有研究发现约57%的月经稀发者的血清雄激素水平增高,患者表现为多毛、痤疮,油性毛发皮肤,也伴随子宫偏小等肾虚证候,此型临床多见,疗效显著。

此时清肝法可降低雄激素水平,补肾活血可促卵泡发育及排卵,伴随着卵泡正常发育及排卵,痤疮也得到根本性治疗。

4 体 会多囊卵巢的治疗关键要促排卵,若中医治疗对症,用药一周后往往有一个大于1.4cm 的卵泡出现,B超监测尤为重要,因多囊卵巢患者大多卵巢包膜厚,已发育的卵泡往往有以下变化:(1)顺利排出,(2)自行萎缩,(3)排不出为囊肿。

排出者可用中药促黄体,自行萎缩者需调整药物再促其长大,变成囊肿则要化痰散结以除之。

卵巢经过4次排卵多囊征象消失,多为治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