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互作用(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导学案]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全章复习

[导学案]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全章复习

相互作用 全章复习 第 1 页 共 4 页主备:李惠云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全章复习【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2、把握全章知识脉胳,能进行简单应用。

【学习重点】:基本知识的梳理。

【学习难点】: 易混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典型问题解题方法的灵活使用。

【自主预习】:1、知识建构2、练习1.如图所示,向右匀速推动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则A .木板露出桌面后,推力将逐渐减小B .木板露出桌面后,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将减小C .木板露出桌面后,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将减小D .推力、压力、摩擦力均不变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 连接,P 的斜面与固定挡板MN 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 此刻所受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 )力 概念 定义:力是物体对 的作用,不能离开 与 而存在。

效果: 要素: 、 、 (力的图示)使物体发生改变物体分类 效果:拉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性质: 重力: 方向、作用点(关于重心的位置) 弹力: 产生条件、方向、大小(胡克定律)摩擦力:(静摩擦与动摩擦)产生条件、方向、大小运算——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F 1-F 2|≤F 合≤F 1+F 2相互作用 全章复习 第 2 页 共 4 页A .2个或3个B .3个或5个C .2个或4个D .4个或5个探究活动一:受力分析 隔离法和整体法例1、如图所示物体A 、B 、C 在外力F 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关A 、B 、C 三个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 一定受5个力作用B .物体B 可能受4个力作用,也可能受5个力作用C .物体C 一定受3个力作用D .物体A 可能受4个力作用,也可能受5个力作用针对训练: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直角三棱柱A 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 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 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探究活动二: 关于摩擦力例2: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的情况是:( )A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 .大小可能等于零D .大小可能等于F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秤此时的读数为2 N;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 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减少到0.3 kg,那么此装置将 会出现的情况是(g=10 m/s2,不计滑轮摩擦) ( )A.弹簧秤的读数将变小B.木块A 仍处于静止状态C.木块A 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D.木块A 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相互作用 全章复习 第 3 页 共 4 页2、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abc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ml >m2,如图所示,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A .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 .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 .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m1、 m2、θ1、θ2的数值均未给出D .以上结论都不对探究三: 共点力的平衡例3:如图所示,在人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 缓慢上升,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N ,人受到的摩擦力为f ,人拉绳的力为T ,则人在运动中A.N 、f 、T 都增大B.N 和f 增大,T 不变C.N 、f 、T 都减小D.N 增大,f 减小,T 不变针对训练:如图所示,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 和小球B 上,圆环A 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MN 上.现用水平力F 拉着绳子上的一点O ,使小球B 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圆环A 始终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 和环对杆的压力N 的变化情况是( )A .f 不变,N 不变B .f 增大,N 不变C .f 增大,N 减小D .f 不变,N 减小【限时作业】相互作用全章复习第 4 页共 4 页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的P点,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弹簧的伸长量为A.mgkB.3mg2kC.3mg3kD.3mgk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为m的小球A、B用轻杆连接后斜靠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面粗糙,现将A球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球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与原来平衡状态相比较,地面对B的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F N不变,f增大B.F N不变,f减小C.F N增大,f增大 D.F N增大,f减小3. 质量均匀分布的A、B、C三个物体如图所示放置,其中A、B两个相同的物体并排放在水平面上,梯形物体C叠放在物体A、B的上表面,已知所有接触面均光滑且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B.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大于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C.物体B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 D.物体A、B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滑块静止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它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它与球心连线跟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小滑块( ).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 θ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 θC.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sin θD.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 θ5.如图所示,质量为m1=5 kg的滑块,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 N的力F推滑块,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2=10 kg,且始终静止,取g=10 m/s2,求:(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第三章 相互作用》复习课导学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复习课导学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课一、学习目标1.理解记忆高中物理中常见的三种力的特点及规律。

2.理解力合成与分解的等效替代的实质。

能区分矢量与标量。

3.能正确地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4.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能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分析解决受力平衡问题(包括动态平衡)。

5.能用整体、隔离法解连接体问题。

二、课堂学习㈠本章知识归纳2.典型例题例1.如图3-8-1所示,物重30N,用O C绳悬挂在O点,O C绳能承受最大拉力为203N,再用一绳系O C绳的A点,BA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 N,现用水平力拉BA,可以把O A绳拉到与竖直方向成多大角度?解析:当OA绳偏离竖直方向时,A点受力如图3-8-2所示,当OA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逐渐增大时,OA 和BA 绳中的拉力都逐渐增大。

其中某一根的拉力达到它本身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时,就不能再增大角度了。

显然,OA 绳中的拉力先达到这一要求。

所以有2332030cos ===OA ACF F θ所以θ=30°例2.如图3-8-3所示,斜劈B 置于地面上静止,物块A 置于斜劈B上静止,求地面对斜劈B 的摩擦力。

方法一:分别选A 、B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8-3和图3-8-5。

由图3-8-4可得:θcos mg F N = θs i n mg F f = 在图3-8-5中,由于地面对B 的摩擦力的方向末知,假设其方向向右。

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关系:N N F F =',f f F F ='在x 轴方向由受力平衡得:θθcos sin '='+f N F F f由上式解得 0=f方法二: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8-6,可迅速得出地面对斜劈B 的摩擦力为零. 变式一:斜劈B 置于地面上静止,物块A 在斜劈B 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求地面对斜劈B 的摩擦力。

变式二:倾角为θ的斜劈B 置于地面上静止,物块A 在沿斜面向上F 力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滑,求地面对斜劈B 的摩擦力。

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学案

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学案

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学案班级:姓名:座号:知识梳理一、力的认识1.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的性质(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施力)物体;(3)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3.力的图示及示意图(1)力的图示: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的有刻度的有向线段(包括力的三要素).(2)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时作出的表示物体受到某一力的有向线段.二、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2.大小:G=mg.3.方向:竖直向下5.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②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三、弹力1.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判定: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①压力、支持力方向: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面与面接触:垂直于接触面点与面接触:垂直于接触面点与点接触:垂直于切面②绳的弹力总是沿绳指向绳的方向。

4、弹力有无的判断(判断是否符合弹力产生的条件):使用假设法或者二力平衡判断下列情况小球是否受到弹力画出受力示意图。

5、对于杆的弹力方向问题,要特别注意不一定沿杆,沿杆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当杆与物体接触处情况不易确定时,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来判断。

注意:绳和杆的弹力的区别(1)绳只能产生拉力,且绳子弹力的方向一定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2)杆既可以产生拉力,也可以产生支持力,弹力的方向可能沿着杆,也可能不沿杆.2.弹簧弹力的大小: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 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 成正比.(2)表达式:F=kx.①k是劲度系数,单位为N/m;k 的大小由弹簧自身的性质决定.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四、摩擦力(一)、静摩擦力1.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3.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且挤压;(2)有相对运动趋势;(3)接触面粗糙.4.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0<F≤Fmax,5.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且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6.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思考: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静止吗举例说明.)122221tan F F F F F =+=θ,方向合判断下列情境物体所受摩擦力:总结:静摩擦力与运动方向可能相同,充当动力;可能相反,充当阻力;也可以成任意角度,但一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

高中物理_《相互作用》章节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相互作用》章节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6 相互作用复习课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理解记忆高中物理中常见的三种力的特及规律;2.能正确地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3.理解力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的实质;4.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能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分析解决受力平衡问题;5.能用整体、隔离法解连接体问题。

二、教学重点1.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大小、方向;2.受力分析的矢量三角形方法,正交分解方法;3.平衡问题三、教学难点1.弹力、摩擦力的判断2.矢量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的选取的使用四、教学过程【知识网络】课前完成知识网络,并在多媒体展示学生学案。

【课堂导学】提问弹力、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及判断条件。

(一)弹力、摩擦力的判断弹力摩擦力存在判断①产生条件②假设法③受力分析①产生条件②假设法③受力分析方向判断恢复形变的方向。

平面、球面、点接触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受力分析大小受力分析或xkF∆=受力分析或Nfμ=学生随堂练习。

例1提问学生答案和分析。

例2实时展示多名学生的答案,并做点评。

例1. 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A. 桌子受到了杯子的压力是因为桌子表面发生了微小形变B. 两物体间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而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C.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既可以充当动力也可以充当阻力D. 绳子的拉力只能沿绳收缩方向,且绳上弹力处处大小相等例2. 判断并画出弹力或摩擦力的方向(二)力的合成和分解提问和展示力的合成和分解遵循的运算法则。

1. 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2. 方法: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解;正交分解(三)平衡问题提问平衡状态的条件和特点。

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条件:0=合F解决问题的方法:三个力作用下:可使用合成法(三角形定则)四个以上力作用下:正交分解法(基本方法)1.静态平衡特点:物体受到恒力的作用下达到平衡状态,则物体所受各力构成闭合三角形(受三个力)或正交分解后坐标轴方向合力均为零。

相互作用复习学案.doc

相互作用复习学案.doc

相互作用复习学案编写人:刘蒙审核人:史洪青包科领导人:欧阳广群1、力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②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③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效果: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④力的分类: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

按照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支持力、阻力等。

2、重力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②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屮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屮心上。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屮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

③重力的大小:G=mgo3、弹力①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②弹力的方向:物体Z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

绳屮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杆屮弹力方向要根据具体受力情况确定。

③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簧弹力:F二kx。

④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可能存在微小形变,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断。

4、摩擦力①滑动摩擦力:戶nN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②静摩擦力:由物体间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5、力的合成与分解①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精】最新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复习预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精】最新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复习预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精】最新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复习预习学案新人
教版必修1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1 / 6
预习案
一、复习目标
1.复习本章所有知识点.
2.掌握基本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解题方法.
二、自主学习
重温教材50-66页内容,将预习过程中的问题记下,并思考以下问题:
1.弹力的特点?胡克定律的内容?
2.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有什么特点,方向如何判断?
3.如何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
三、参考资料
一.力的基本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2)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二.弹力
1.产生条件
(1)两物体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两者缺一不可,并且弹力和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2.弹力的方向
2 / 6。

【文库精品】高中物理 第3章 相互作用章末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文库精品】高中物理 第3章 相互作用章末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相互作用一、复习目标1.复习本章所有知识点.2.掌握基本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解题方法.二、复习过程㈠力的基本概念1.力的概念2.力的性质㈡重力1.概念2.方向3.大小㈢弹力1.条件2.方向3.大小(胡克定律)㈣静摩擦力1.条件2.方向3.大小㈤滑动摩擦力1.条件2.方向3.大小㈥力的合成1.合力分力2.方法①平行四边形定则②三角形定则㈦力的分解分解的方法①按力产生的效果进行分解.②正交分解.三、考点典例探究一.摩擦力例1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各拴一个物体,如图所示。

物体A和B重力均为20 N,水平拉力F=12 N。

若物体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物体A和B的受力情况,并计算各力的大小。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P 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ab 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板a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 与长木板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a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μ1MgB.μ1(m +M )gC.μ2mgD.μ1Mg +μ2mg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物块A 放在木板上,当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使木板与水平面夹角α分别为30°、45°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22B. 32C.12D.33跟踪训练2:(2017江苏盐城高一检测)如图(甲)、(乙)所示,物体A,B 在力F 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 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物体A 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 相同B.(甲)、(乙)两图中物体A 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 相反C.(甲)、(乙)两图中物体A 均不受摩擦力D.(甲)图中物体A 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物体A 受摩擦力,方向与F 相同二、物体的受力分析例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刻所受到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 )A.2个B.3个C.4个D.5个跟踪训练3: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的木块a上放置一铁块b,三角形木块竖直边靠在竖直且粗糙的竖直面上,现用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推动木块与铁块一起向上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铁块与木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与铁块b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水平弹力C.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D.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大小一定大于铁块与木块的重力之和跟踪训4:(多选)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第三章 相互作用复习教案 原创

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第三章 相互作用复习教案 原创

相互作用复习目标:知道重力弹力,摩擦力,能正确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判断摩擦力的方向,能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

能熟练运用正交分解法解题。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教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联系实际,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习惯。

重点难点: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计算。

利用平行四边形解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力:1. 力的概念:思考:足球运动员在罚球点踢点球时一脚劲射,足球快速飞出,而运动员仍在原地,试分析:(1)足球为什么会飞出?(2)足球对运动员有作用力吗?(3)足球运动员为什么没有向后飞出?2.重力的方向:大小:重心的位置: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练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C.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地理纬度及离地面的高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及运动状态无关D.两质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重力有可能不同3.弹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画出下列静止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4.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讨论:汽车突然启动,平放在汽车上的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力。

(1货物滑动,2。

没滑动)练习: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运动。

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

由此可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 ;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如果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如果再用32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如果再用38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如果再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如果撤去水平推力,这时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直到木箱停下来。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复习课(导学案)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复习课(导学案)
A.F减小,FN不变B.F不变,FN减小
C.F不变,FN增大D.F增大,FN减小
5.如 图所示,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和小球B上,圆环A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着绳子上的一点O,使小球B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圆环A始终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f和环对杆的压力FN的变化 情况是()
A.GB.Gsinθ
C.GcosθD.Gtanθ
例10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G和GB. G和 G
C. G和 GD. G和 G
例11所受重力G1=8N的砝码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所受重力为G2=100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如图所示.试求: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大小.
小结2:
例13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木板对小球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F1增大,F2减小B.F1增大,F2增大
C.F1减小,F2减小D.F1减小,F2增大
★小结1:
例12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m= 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10 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取10N/kg.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章末复习课【知识体系】[答案填写]①大小②方向③形变④运动状态⑤G=mg⑥竖直向下⑦重心⑧接触⑨弹性形变⑩垂直接触面⑪沿绳收缩的方向⑫F=kx⑬挤压⑭相对运动⑮相对运动趋势⑯粗糙⑰相对运动⑱相对运动趋势⑲二力平衡⑳F=μF N错误!等效替代错误!平行四边形定则错误!三角形定则主题1 物体的受力分析问题受力分析就是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境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由它受力的情况决定的.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础,也是学好力学的先决条件.1.受力分析的步骤.2.受力分析的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1)整体法:以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一般用来研究不涉及系统内部某物体的力和运动.(2)隔离法: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一般用来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及运动情况.3.受力分析时要注意的问题.(1)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用假设法分析.(3)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地列为物体所受的力.因为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4)受力分析一定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特别是物体处于临界状态的受力分析.【典例1】(多选)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刻所受到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 )A.2个B.3个C.4个D.5个解析:MN与P接触时有两种情况,若接触时无弹力,此时P受重力和弹簧的支持力,A项正确;若接触时有弹力,则P平衡时必然还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因此P应受四个力作用,故C项正确.答案:AC针对训练1。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复习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复习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单元复习 课【课前准备】学案、教材 笔记本 练习本 练习册 知识体系本 错题本(按顺序摆好)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目标 计划 行动 反思【常规要求】坐姿端正,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条例清晰,举左手且四指并拢要直 一、前提测评限时6分钟,基础知识全部正确为合格,否则过日清。

组长负责 知识题篇知识体系 考 二、学习目标1.准确写出力的相关知识点。

(物理观念)2.根据公式解决计算题题,并且总结出解题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关键能力)3.能根据所学知识,对实例的分析、物理情境的构建、物理过程的认识,建立起物理模型,再运用相应的规律处理挑战能力目标三 围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是真正的学习” 任务学习 限时13分钟【学习任务一】选择题 解题后总结易错点 1.关于重心及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放于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此物体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小于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B .根据G =mg 可知,两个物体相比较,质量较大的物体的重力不一定较大C.物体放于水平面上时,重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当物体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D .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不会改变2.某电视台每周都有棋类节目,铁制的棋盘竖直放置,每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能吸在棋盘上,如图所示。

不计棋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滑块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放着滑块的平板被慢慢地绕着左端抬起,α由0°增大到90°的过程中,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 )4.如图所示,AB 、AC 两光滑斜面互相垂直。

AC 与水平方向成30°角。

若把球O 的重力G 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 ) A .√33G ,√3G B .G 2,√32G C .√22G ,√22GD .√22G ,√32G5.如图所示,某校新购进一种篮球置物架,当篮球静止在两水平横杆之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横杆间距越大,篮球受到的合力越大 B.横杆间距越小,篮球受到的合力越小C.横杆间距越大,篮球对横杆的压力越大D.横杆间距越小,篮球对横杆的压力越大6.水平的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B后滑动停止,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C端,在传送过程中,该物体受摩擦力的情况是()A.在AB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在AB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在BC段不受静摩擦力D.在BC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能力提升7.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A,底面靠在粗糙的竖直墙壁上,力F指向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B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F增大时,系统还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所受合外力增大B.A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增大C.B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增大D.墙壁对A的摩擦力可能变为零【学习任务二】计算题解题后总结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限时8分钟8如图所示,光滑金属球的重力G=40 N,它的左侧紧靠竖直的墙壁,右侧置于斜面倾角θ=37°的斜面体上。

《相互作用》复习学案教师用

《相互作用》复习学案教师用

相互作用复习学案一、考点梳理:(一)、对力的认识1.定义: 2.三要素: 3.力的作用效果:4.力的性质:(1)物质性 (2)相互性 (3)矢量性 (4)独立性(二)、重力(三)、弹力1.定义: 2.产生条件: 3.方向: 4.大小:(四)、摩擦力 名称 项目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定义 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产生 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接触处有压力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1)接触面粗糙 (2)接触处有压力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大小、 方向 大小:0<F f ≤F f m 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大小:F f =μF N 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 效果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二、基础知识自测: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由G =mg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B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各处重力相同C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必定指向地心D .重力的大小不是总等于竖直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2.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A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C.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3.如图甲所示,小孩用80 N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1;如图乙所示,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2,若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 N,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5,则F1、F2的大小分别为(C)A.90 N、80 N B.80 N、45 NC.80 N、90 N D.90 N、90 N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A)A.F1=F2=F3B.F1=F2<F3 C.F1=F3>F2D.F3>F1>F2三、考点分析:考点一:对弹力的理解及分析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直接判断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2)利用假设法判断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不存在弹力,即把与我们所研究的物体相接触的其他物体去掉,看物体还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物体受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来判断物体间的弹力是否存在.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类型方向的判定举例接触方式面与面与接触面垂直点与面与接触面垂直且过“点”点与点与公共切面垂直轻绳沿绳收缩的方向轻杆拉伸时沿杆收缩的方向,压缩时沿杆伸长的方向对于弹力不沿杆时,应具体分析考点二:静摩擦力的有无及其方向的判定方法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思维程序如下:2.状态法: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反推出必须具备的受力条件,并进一步分析组成条件中静摩擦力所起的作用,从而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3.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判断:此法的关键是抓住“力是成对出现的”,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反向”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例2.如图甲、乙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B.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C.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D.甲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和F相同考点三: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例3、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物体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B.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乙对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D.丙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练习3:在水平力F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若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C)A.μF B.μF+GC.G D.F2+G2典型例题1:(静-静“突变”)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C)A.10 N,方向向左B.6 N,方向向右C.2 N,方向向右D.0典型例题2:(“静-动”突变)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铁块,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变大),另一端不动,如图所示.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 f随角度α的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下图中的(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C)。

第三章 相互作用复习学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复习学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学案基础知识一、力1、定义:;说明:定义中的物体是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定义中的作用是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力的性质①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单独存在。

②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的。

大小,用来测量。

③力的矢量性:力是,既有也有。

④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其它力作用无关。

⑤力的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同时。

3、力的分类①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②按效果分类: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回复力等③按研究对象分类:内力和外力。

④按作用方式分类: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为场力,即非接触力,弹力、摩擦力为接触力。

说明:性质不同的力可能有相同的效果,效果不同的力也可能是性质相同的。

4、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三要素是:.6、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图示和示意图。

7、力的单位:是牛顿,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米/秒2加速度力的大小为1牛顿.二、重力1、产生:说明: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但它并不就等于地球时物体的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旋转所需的向心力。

由于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很小,所以计算时一般可近似地认为物体重力的大小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2、大小:说明: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且随纬度和离地面的高度而变。

(赤道上最小,两极最大;离地面越高,g越小。

)3、方向:(说明:不可理解为跟支承面垂直或垂直向下).4、作用点:物体的重心.5、重心: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两点说明:(l)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物体的重心与都有关系。

(2)有规则几何形状、质量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其重心随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的不同而不同。

【例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同一物体在地球无论向上或向下运动都受重力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相互作用(复习学案)
(一)全章知识脉络,知识体系
(二)知识要点追踪 关于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知识中的基础,也是其重要内容。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主要依据力的概念,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其他物体的作用。

具体方法如下:
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要确定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物体对它都施加了哪些作用。

3、按一定顺序分析:先重力,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其中重力是非接触力,容易遗漏,应先分析;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要依据其产生电加热管的条件认真分析。

4、画好受力分析图。

要按顺序检查受力分析是否全面,做到不“多力”也不“少力”。

(三)本章专题剖析
[例1]如图所示,物体受到互相垂直的两个力F 1、F 2的作用,若两力大小分别为53N 、
力 重力
①大小:G=mg ,g =9.8N/kg
②方向:竖直向下 ③等效作用点:重心
弹力 大小:由物体所处的状态、所受其它外力、形变程度来决定 方向: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大小,N F F μ=;方向,与物体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大小,m F F <<0;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力的合成与分解 基本规则:平行四边形定则,2121F F F F F +≤≤= 一个常用方法:正交分解法
5N,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例2]如左图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的作用,每个拉力均为200 N,两力之间的夹角为60°,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

[例3]如图(甲),半圆形支架BAO,两细绳OA与OB结于圆心O,下悬重为G的物体,使OA绳固定不动,在将OB绳的B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的位置C的过程中,分析OA绳与OB绳所受力的大小如何变化?
(四)课堂练习
1、将一个力F分解为不为零的两个分力,下列哪些分解结果是不可能的
A.分力之一垂直于F
B.两个分力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一个分力的大小与F的大小相等
D.一个分力与F相等
2、两根长度相等的轻绳,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上端分别固定于天花板上的A、B两点,已知两绳所能经受的最大拉力均为F T,则每根轻绳的长度不得短于多少?
3、质量为2 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 cm ,当拉着物体前进时,弹簧伸长2 cm ,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200 N/m (g =10 N/kg ),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 (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4、如图所示,物重30 N ,用O C 绳悬挂在O 点,O C 绳能承受最大拉力为203N ,再用一绳系O C 绳的A 点,BA 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 N ,现用水平力拉BA ,可以把O A 绳拉到与竖直方向成多大角度
?
参考答案: 1、D 2、l ≥
2
2
2
4g
m F AB F T T -
3、解析:(1)根据胡克定律,F=k x ,当弹簧伸长3 cm 时,弹簧的拉力为6 N ;弹簧伸长2 cm 时,弹簧的拉力为4 N.再由平衡的知识,可得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 N.
(2)滑动摩擦力为F f =4 N ,正压力F N =G =20 N ,所以动摩擦因数μ=F f /F N =0.2
4、解析:当OA 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逐渐增大时,OA 和BA 绳中的拉力都逐渐增大.其中某一根的拉力达到它本身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时,就不能再增大角度了.显然,OA 绳中的拉力先达到这一要求.
所以有cos θ=2
3
32030=
=OA T G 所以θ=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