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台阶
人教部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第11课《台阶》教案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课文内容:
-了解台阶的历史、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对台阶的描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
最后,关于教学反思,我认为还应包括对课堂时间的把控。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导致一些环节显得有些匆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时间的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消化所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台阶》的基本内容。这是一篇通过对台阶的描述,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的文章。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台阶在生活中的意义及其象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具体描述。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对台阶的描绘,展现自己的情感与观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词汇、修辞手法和文章结构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通过学习《台阶》,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写作风格。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生活中事物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人教新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1课《台阶》完整-(共44张)ppt课件
完整最新ppt
小结表述
18
父亲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分 析 形 象
完整最新ppt
19
父亲形象
勤劳、顽强
淳朴、善良、谦卑
倔强 不怕千辛万苦
要强 有志气 不甘人后 愚公移山的精神 坚忍不拔的毅力
我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完整最新ppt
20
敢想敢做、坚韧不拔、吃苦耐劳 朴实厚道、和善谦卑、倔强
完整最新ppt
21现父亲的文章, 都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
《背影》 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
突出了父亲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给人
异:
深刻的印象,让人强烈地感受父爱。
《台阶》 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
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
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
谈谈自己的感受。
完整最新ppt
40
变换人称练习: 试用第三人称说说小说的故事梗概。
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
看人家的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
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
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
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
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
屋。他苦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交际 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完整最新ppt
11
2、“父亲坐在绿阴里,……(见12 节)”这段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 此刻,他羡慕,向往,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 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 也叫人羡慕。
3、“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 感到处处“不对劲”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课件 (共26张PPT)
作者在父亲身上倾注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
对父小亲说所主承题受的苦难表示同情和怜悯。
小说以儿子的口吻,讲述了父亲为造有 高台阶的新屋所付出的大半辈子的辛劳, 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 精神。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客观地再现了 这样一个事实:父亲创业之所以这样艰难, 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最无奈最沉重的一句呻吟。是的,父亲老了,这里
的“老”,不仅是指父亲年事已高,身体受伤,无
法再操持农活,更是儿子感受到父亲心灵世界的
“老化”——父亲不但失去了健康的身体,也同时
失去了奋斗目标。身体的老朽固然已经可悲,追求
的丧失更让人迷惘。但儿子之痛还更在于他几乎是
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为了造屋而耗尽了一生的精力,
•
——见李森祥给编者尤志心的信
请以“台阶是父亲的--”来谈 谈
• 台阶是父亲的理想 • 台阶是父亲的心灵沉重负担 • 台阶是父亲的催老剂 • 台阶是父亲的自尊
点击社会
这篇文章除了让我们了解 父亲这个人物,还告诉了 我们什么?
比较分析
《背影》抓住“背影”命 题立意,组织材料;《台 阶》围绕“台阶”命题立 意,组织材料,请分别说 说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他在父亲身体和心灵都迅速衰老的残酷现实面前无
能为力。一个句号,悲凉地道出了中国农民再勤劳
善良也无法彻底改变命运得到幸福的残酷现实。小
说中的父亲是如此,无数中国农民又何尝不是如此
呢?
•
——见王君:《〈台阶〉的结尾是败笔吗?》
第11课《台阶》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河南省叶县教研室)
今天在教授《台阶》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策略,希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象征手法。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一些收获和感悟。
首先,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很有效,学生们对于我提出的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台阶”象征意义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这是我需要在后续教学中重点关注和加强的地方。
在学生小组讨论中,我尽量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时候还是过于主导,可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但从课后反馈来看,有些学生对文章主题和象征手法的理解仍不够深入。我打算在下一课时安排一次复习巩固,通过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结构分析以及“台阶”的象征意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和具体例句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台阶”象征意义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小型的写作练习,尝试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与文化理解力。通过学习《台阶》,使学生能够: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把握文章主旨与作者情感,培养同理心;2.深化对字词句的理解与运用,增强语言表达能力;3.分析课文结构与写作手法,培养文学鉴赏能力;4.感悟“台阶”象征意义,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5.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沟通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部编七下语文第11课《台阶》课文朗读+视频微课+图文讲解+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李森祥,生于1956年,浙江衢州人。
1986年在《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
1991年调到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著有小说《传世之鼓》《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等。
二、故事背景《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
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
作者根据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低,许多农民以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改变现状这一现实写下了这篇小说。
三、文体知识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1)人物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2)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
这几个部分组织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用以展现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
(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四、理解词义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低眉顺眼:形容驯良恭顺的样子。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五、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5):破题。
交代台阶的来历、台阶给“我们”带来的惬意和欢乐及家庭的贫苦。
第二部分(⑥-⑧):开端。
写父亲认为台阶低。
第三部分(9-15):发展。
写筑高台阶造新屋的艰辛准备过程。
第四部分(16-23):高潮。
写造屋及筑高台阶的过程。
第五部分(24-31):结局。
写父亲的心愿实现了,但人也老了。
发人深思,回味无穷。
六、问题归纳1. “台阶”这个标题有什么作用?“台阶”是文章命题立意的核心,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 “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作用?运用细节描写,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和农民的本色,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最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5.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将所学写作技巧应用于实践,创作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运用:掌握课文《台阶》中的生字词,如奠基、竣工、斑驳、虔诚等,并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修辞手法: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写作技巧: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和结构安排来表现主题,掌握课文的写作技巧。
-文本分析:提炼课文的主旨,理解台阶的象征意义,探讨家庭、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举例解释:
-在讲解词语运用时,可通过例句展示新词汇的用法,让学生模仿并创作自己的句子。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和启发,通过更多具体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课堂氛围也比较活跃。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分析修辞手法时,选取课文中典型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体会其艺术效果,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在学习写作技巧时,详细解读课文的结构和细节描写,让学生了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是如何通过这些技巧来表达情感的。
2.教学难点
-词语深层含义理解:学生往往对新词汇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于把握其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含义。
-修辞手法的应用:学生能够识别修辞手法,但在实际写作中难以灵活运用,缺乏创造性。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课文详细解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课文详细解析《台阶》课文详细解析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段析】开篇引出台阶,且表明父亲不甘于低人一等。
【品味】“总觉得”表明父亲要强、有志气,不甘人后。
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
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
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
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
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
(①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段析】介绍“我们家的”三级台阶是父亲勤劳和力量的结晶,表现父亲当年的年轻力壮,以及简朴的生活作风。
【品味】台阶是地位的标志。
人家高的有十几阶,自家台阶只有三级,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画线句写出父亲的身体强壮,力气大。
“太可惜”表明父亲的俭朴。
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
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颗硬币大的小凹凼。
台阶上积了水时,从堂里望出去,有许多小亮点。
天若放晴,穿堂风一吹,青石板比泥地干得快,父亲又用竹丝扫把扫了,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段析】简介青石板不算光滑的表面,以及家人对它的特殊感受。
【品味】写石板粗糙,暗示当年经济条件很差。
“父亲又用竹丝扫把扫了”,表明父亲很勤快。
母亲坐在门槛上干活,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
母亲说我那时好乖,我乖得坐坐就知道趴下来,用手指抓青石板,划出细细的沙沙声,我就痴痴地笑。
我流着一大串涎水,张嘴在青石板上啃,结果啃了一嘴泥沫子。
再大些,我就喜欢站在那条青石门槛上往台阶上跳。
先是跳一级台阶,蹦、蹦、蹦!后来,我就跳二级台阶,蹦、蹦!再后来,我跳三级台阶,蹦!又觉得从上往下跳没意思,便调了个头。
从下往上跳,啪、啪、啪!后来,又跳二级,啪、啪!再后来,又跳三级,啪!我想一步跳到门槛上,但摔了一大跤。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针对写作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写作练习,如仿写课文中的一段细节描写,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实践。
-对于词汇的掌握,教师要提供丰富的语境,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会词汇的含义,从而突破理解难点。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今天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总体上令人满意。但我也意识到,仍有一些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点存在疑问。为此,我计划在课后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1.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2.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自信心。
6.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课堂讨论与分享,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台阶》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对父亲的情感表达。
-分析课文中父亲的形象,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如“谦卑”、“执着”、“沧桑”等,并能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台阶》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细节描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关于日常生活中台阶的经历,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课堂上,我注意到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环节,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对于文章中父亲的形象和台阶的象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重点难点解析部分,通过举例和对比,学生们对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2.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了解其品质与精神阶的描述;
4.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与短语,如:谦卑、执着、沧桑等;
2019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课件:第11课 台阶 (共18张PPT)
李森祥
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理解并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解读小说主题。
3.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积
极对待人生的健康心态。
检查预习
āo dàng xián kǎn hū da
凹 凼
qì
涎 水
kā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门 槛
nián
唿 嗒
cuān
砌 缝
gān gà
台阶下的思考
成长在农村的李森祥说:“乡土永远是我创作
的源泉,也是我情感的源泉。任何时候,任何地方,
我都不会忘记我来自农村,我有责任把中国的农民
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出来。”
台阶的深刻内涵
希望所有像父亲一样的农民都能够由贫穷走向
富裕,由被漠视走向被尊重,由自卑走向自由。
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
揩
shǎng
黏 性
gè
蹿
gā jī
尴 尬
juè
晌 午
jué jiàng
硌
lú
嘎 叽
chá
倔 脾 气
倔 强
头 颅
茬
台阶的故事
围绕“台阶”这个线索,用两个字来概述课文的故
事情节(讨论)
(提示:___台阶)
期盼 准 备
代价
建 好
速读课文,简略概述故事内容。
(提示:谁干什么?)
父亲造台阶
父亲为什么要建一座有高台 阶的房屋呢?
父亲追求的是一种富足、
被人尊重的生活。
父亲为造新台阶,做了哪些
事情?
台阶高:受人尊重 父 亲:人老体衰 踏黄泥 编草鞋 砍柴 种田 存角票 捡石头 捡瓦 捡砖 台阶低 地位低 父亲:年轻力壮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教师进修学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1课《台阶》教案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表达和交流。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建构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及其用法:如“苔藓”、“门槛”、“斑驳”等,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和作用。
-理解课文的象征意义:分析“台阶”在文中的象征含义,以及它所代表的人生哲理。
-学习并运用修辞手法:识别并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情感、描绘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起承转合,掌握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和叙述角度来展开主题。
举例解释:
-在讲解生字词时,通过上下文分析,让学生理解“苔藓”不仅仅是青苔,它还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在探讨课文象征意义时,引导学生从“台阶”这个物象出发,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它所蕴含的人生阶梯和努力攀登的寓意。
2.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象征手法: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并运用象征手法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来逐步掌握。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他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言,互相借鉴,共同解决问题。然而,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中,多给予这些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实践活动中的写作练习,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潜力。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表达自己对“台阶”的感悟。但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语言表达不够准确、逻辑思维不够严密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计划在课后多布置一些相关作业,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1课《台阶》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阅读,了解作者毕飞宇及其创作背景;掌握生字词,如“阶”、“踏”、“砌”等;分析课文主题,探讨父辈的奋斗历程及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品味精彩句子,如“他在台阶上坐下来,仿佛一尊石像”;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其次,关于修辞手法的教授,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增加一些生动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修辞手法。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创作实践,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为了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我将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更加关注他们的参与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讨论中收获知识和成长。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例句和实际操作来指导。
-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课文中蕴含的深层哲理,如对父辈生活态度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教师应提供有效的指导策略。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意识到学生们对于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有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设计更多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最后,针对学生们的疑问和不解,我认识到课后辅导和答疑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台阶》课件(共25张PPT)
李森祥
学习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台阶”的内涵。 2.品读细节描写,感受小说中“父亲”的形象。 3.学习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理解小说的主题。
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当代 作家。其小说以农村、军营生活为主要 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 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代表作有长篇小 说《传世之鼓》,短篇小说集《台阶》, 中篇小说《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等。
行文线索: 台阶
问题研讨
1.台阶在父亲心中意味着什么?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来回答。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文眼
拓展:从中国传统的建筑物文化底蕴角度看,“阴阳八 卦”的传统文化认为一、三、五、七、九是阴中的级别 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 象征。如“紫禁城”的建筑物有9999座,标志着最高皇 权。
合 作
6.造新屋的过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 得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探
究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
“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
造台阶要详写,可以突出主题。
总结形象
说说你对父亲形象的看法。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 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着长远的生活目 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当堂练习
1.下列加粗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凹凼(ào) 烦燥(zào) B.尴尬(ɡān ɡà) 阴凉(yīn) C.卵石(luǎn) 揩一把(kāi) D.砌缝(qì) 舀米(yǎo)
当堂练习
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 B.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拟人 ) 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 声。(拟人) D.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 失去了生机。(比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第三单元第11课《台阶》教案
第11课《台阶》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小说的三要素阅读文本。
2.分析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研讨作者的创作的意图。
教学重难点人物形象及主题的把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置问题:父亲的愿望是什么?……(生回答)有一位父亲,他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给自家砌个高高的台阶,他想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李森祥到一户农家的台阶上去走一走,看一看。
二、正课(一)第一台阶:读懂情节设置问题:1.《台阶》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2.首先让我们读懂情节——请你用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小说的故事情节?这篇小说讲的是父亲觉得家里的台阶低,希望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准备了大半辈子,最终如愿以偿的盖好了有九阶台阶的新屋,可是父亲不仅变老了,而且变得若有所失。
3.父亲为什么要砌高家里的台阶呢?4.父亲原来的地位怎样呢?5.九级台阶砌好了,父亲有地位了吗?6.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踏上第二节台阶——读懂父亲。
(二)第二台阶:读懂父亲1.假如你是摄影师,要拍一组父亲形象的照片,你会抓住父亲的哪些细节拍成特写镜头呢?要求找到细节描写的语段,品读关键语句,为你的照片取一个名字。
(1)老师示范:关于第5段父亲脚的细节描写的片段,通过这双“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
永远也洗不干净”的脚,我看到了父亲为了九级台阶,为了我们的家辛苦操劳、日夜奔波的身影,所以我给它取名:我的辛劳的父亲。
(2)学生自由讨论、回答其它细节“为父亲拍照”(3)刚才主要找的是新屋建成之前对父亲的一些细节描写,下面请你们找一找新屋建成之后父亲的细节描写。
我们来分配一下任务:开始建新屋到新台阶砌成之前的语段交给1组,新台阶砌成之后的语段交给2组。
小组讨论,组内求全。
可能涉及到的段落17、19、21、27、28、30,概括出并快乐着的父亲、失落的父亲、谦卑的父亲、倔强的父亲等。
2.回顾父亲的一生,看看因为台阶父亲发生了哪些变化?男生读以前的父亲,女生读现在的父亲,要求读出感情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1课《台阶》课件(共30张PPT)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 不甘人后,有长远的生活目标,有愚公 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老实厚道,诚实,不怕千辛万苦,有着 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
台阶高:受人尊重 父 亲:人老体衰
踏黄泥 编草鞋 砍柴 种田 存角票
父亲做 了哪 些事情 ?
台阶低
捡石头 捡瓦 捡砖
地位低
性 格
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 那么多的笔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 亲的力气多么大,后面写造屋的时候托石板 闪了腰,前后形成了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 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是 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经长大成人了”, 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
“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 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 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 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 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 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第28段“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扁担, 他却粗暴的一把推开我”,为什么? 表现了父亲什么性格?
“我”去接父亲的扁担,父亲以 为“我” 觉得他老了,他觉得 自己挑担水没有任何问题,所 以粗暴的推开”了我”,这反 映了他好胜、不服老的性格。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小说塑造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一个农民的典 型形象。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拼命硬干、坚忍 不拔的精神,他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代表了新 旧交替时期中国农民的突出特征。同时,这一形 象还告诉我们,农民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困苦, 根源在于经济落后。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 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 拉破车的日子。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 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 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精品课件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 难困苦,根源在于什么? 经济落后
经济收入的来源是砍柴,起早摸黑,砍一天的 柴,才得一元五角,许多建材是捡来的。
他的积累是如此艰难,归根到底是因为 农村经
思想内容
作者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 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 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 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说说★你说对这说位你父对亲父形亲象的形认象识的看法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 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 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 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 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 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 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 坐上去。
•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天下粮仓》,李森祥便是该 剧的策划。作为浙江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李森祥长 期从事影视剧创作、拍摄、策划工作,有很强的艺 术感受能力。 •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传 世之鼓》等。作品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其
艺术特色是文字简洁、善抓细节。
āo d凹àng凼
kǎn gān gà nián qiào 门槛 尴尬 黏 撬
想想你的背影 我感受了坚韧 抚摸你的双手 我摸到了艰辛 不知不觉你鬓角露出了白发 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 我的老父亲 我最疼爱的人 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 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听听你的叮嘱 我接过了自信 凝望你的目光 我看到了爱心 有老有小你手里捧着孝顺 再苦再累你脸上挂着温馨 我的老父亲 我最疼爱的人 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 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我的老父亲 我最疼爱的人 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 央示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我的老父亲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 《台阶》同步习题(含答案)
《雪》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的字词注音。
凹()凼()门槛()涎水()揩()嘎()筹划()黏()尴尬()撬()倔强()硌()2. 形近字组词。
诞()监()揩()筹()涎()槛()谐()铸()3. 下列句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茵。
B.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挎下来。
C.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
D.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燥。
4.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 )江衢州人。
1986年在《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 ),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5. 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在自然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人组成的集体却能克服人们想像不到的困难。
B.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C.在大庭广众....之下,请你注意自己的言行。
D.我们对领导要保持低眉顺眼....的态度。
6.语言运用。
仿写句子:台阶是父亲的理想;台阶是父亲心灵的沉重负担。
二、阅读理解题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
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
……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
……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
挑水由我包了。
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
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
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课件 (共33张PPT)
父亲为了造一座高台阶的屋子,用尽了自 己差不多一生的精神和时光,屋子造好了, 父亲也老了。这一结尾突出了“父亲老了” 这一实事,也从侧面揭示了文章主题:平凡
的人也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并会为之而努力
奋斗。
语言特色
本文写人叙事,语言既朴实,又生动,体现了
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1、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 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 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2、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 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语 言 朴 实
从侧面表现父亲为了实 现造高台阶的屋子这一
理想,早已养成勤劳的
习惯。
深层探究
7、“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颗柳树,
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 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通过景物和父亲的神情描写来烘托的心理活动。 他专注的神情里充满着对高台阶房屋的向往,父亲一 生的追求,都浓缩在这眼神里。
因为当地的习俗,台阶是地位的标志。 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
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
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 的台阶低。
深层探究
3、“我们家的台阶低”这句话在文中出现过 两次,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首先,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构成反复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父亲心里一直都有了这
台阶
导入新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一般人的眼里,“理想”总是被冠以“崇 高”“伟大”等字眼。拥有“理想”的人也应该 是一些身份和地位都高于一般人 的人。因些,我们往往忽略了普 通人的理想。今天,我们来学习 李森祥的《台阶》一文,来看看 一位普通的“老父亲”,把拥有 一个高高的台阶作为人生的理想,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课件(共32张PPT)
小说基本常识
1.概念: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按篇幅长短)。 3.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检查预习
(一)读准字词
李森祥
作者简介
李森祥,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 会会员。他与高峰合著的《王中王》 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央电视台热播过 的《天下粮仓》,李森祥便是该剧的 策划。作为浙江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 李森祥长期从事影视剧创作、拍摄、 策划工作,有很强的艺术感受能力。 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 年代》、《传世之鼓》等。作品充满 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其艺术特色 是文字简洁、善抓细节。
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 文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父亲为了提高自家的地位,不 辞辛苦造高台阶,最终走向衰老的故事。
整体感知
2、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小说划 分层次,并用几个字概括层意。
开端(1—9):梦想造台阶。 发展(10—16):准备造台阶。 高潮(17—25):建造新台阶。 结局(26—32):台阶成人老。
创作背景
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 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这种 回忆成为李森祥小说创作的契机与灵感。作者根据 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许多农民 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立志改变现状这一现实写 了这篇小说。本文选自小说集《台阶》(作家出版 社1992年版)。有删节。李森祥以《台阶》为代表 的前期小说,基本上侧重于“家族圈”的表现。
整体感知
3、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文眼”是什么? 叙事线索是台阶;
人教版初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11台阶
11台阶1.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
2.深入体会文中“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3.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
一、导入新课播放《农村老父亲》导学视频。
同学们,看到画面中那一张张刻有岁月印痕的沧桑面容,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眸,我们仿佛看到了在困顿中前行的父辈们坚强的身影,今天我们将学习李森祥的《台阶》,它将为我们生动展现父辈们的现实生活画卷和深沉的艰苦创业精神。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自读指导,根据文体特征把握文章内容1.请同学们迅速阅读文本,分析本文与前两篇课文的差异,明确本文文体。
明确:本文是一篇小说。
前两篇文章都是叙事写人散文,围绕中心事件叙述零散事件,详略得当,表现文本的思想感情。
本文乍然一看,以第一人称叙事,语气似散文一样自然亲和,极似叙事性散文,但仔细分析,文中所叙人事皆围绕“台阶”这一主题并有一个发展过程,主题寓于情节之中,因此本文是一篇小说。
2.请说说本文围绕什么展开故事情节,并根据小说文体特征,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给课文划分层次,把握文章内容。
明确:小说以浙东乡村为背景,围绕“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展开情节。
3.请根据已分析的结构内容,用一段简练的文字概述本文内容。
明确:父亲总是觉得自家的台阶低,对别人家的高台阶总是羡慕不已。
在他家乡有这样一种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因此父亲不甘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吃苦耐劳,经过漫长的准备,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父亲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喜上心头,但是心愿已了的父亲却觉得坐在新台阶上不自在,挑水又闪了腰,恍然觉得自己年岁已大,多了种莫名的失落感。
目标导学二:细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父亲的形象始终贯穿于各个情节之中,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父亲形象”的语句,并作适当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台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父亲人物形象
2.切合文章联系实际感悟真情
【过程与方法】
1.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2.合作、讨论、探究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组织材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把握父亲人物形象。
2.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学生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任何一种卑微的事物,其韧性都是最强的。
无论人、事物。
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同卑微的你我他,还有那平凡的父亲、母亲。
李森祥的《台阶》中所写的父亲就是这种卑微而又韧性极强的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读一读这位“父亲”的故事。
二、资料助读
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
当代作家,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现主要从事电视剧编剧工作。
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
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
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主要有《十八里营房》《金奎银奎》《小学老师》《塌鼻大娘》。
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小学老师》《抒情年代》《情世诗文》等,《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
三、初步感知
1.生字注音。
凹.凼.(āo dàng) 门槛.(kǎn) 涎.(xián)水揩.(kāi)
嘎.(gá) 筹.(chóu)划黏.(nián) 尴尬
..(gān gà) 撬.(qiào)
2.生词注解。
微不足道:微小而不值一提。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3.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故事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文眼”是什么?
叙事线索是台阶,“文眼”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2)你能简要讲述故事情节吗?(提示: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
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
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四、合作探究
(一)走进文本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
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经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
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
写父亲在台阶上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苦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穷困。
3.“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颗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这一处描写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这篇小说是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划这样加快准备,争取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4.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反而写的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①详写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也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
②父亲的神情写的很有特色。
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
作者微妙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
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5.“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
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6.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二)走进人物
1.请以“台阶是父亲的……”为话题来谈谈。
台阶是父亲的理想;台阶是父亲的心灵沉重负担;台阶是父亲的催老剂;台阶是父亲的自尊……
2.说说你对父亲这个形象的看法。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
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持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到台阶的高处。
五、课堂小结
文中的父亲是一位伟大而可敬的父亲,因为他在一无所有的背景下用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家园——这既是他的物质家园,也是他的精神家园。
父亲当然不会意识到,正是这样的精神,艰难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父亲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奋斗不止的一生,他的生命是卑微的,但绝不是失败的。
以父亲为代表的这些一无所有但依旧艰苦创业的草根阶层,正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中华民族也正是在这种坚韧精神的支撑下才繁衍不息的。
六、板书设计
别人家:台阶高,地位高受人尊重
自己家:台阶低,地位低渴望受到人尊重
台要强、有志气
阶不甘人后、坚忍不拔
捡瓦捡石头厚道老实、谦卑父亲砌房存角票种田砍柴
踏黄泥
新房砌完不对劲、若有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