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新人教版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七单元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抉择_民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其内容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实践
B.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
C.面对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形势
D.将根据地政权建设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解析:根据宣传标语“打倒日本和一切帝国主义”“卖国
的国民党”,可以得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存在,故 C
项正确。
答案:C
视角二 主流价值观引领考
3.(2017·武汉调研)20 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曾作出决议称,
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之特别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现在不应
该让出这个旗帜。1927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建立苏维
埃的口号。上述材料表明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坚持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B.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团结北伐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
[探究] 从图 1、图 2 看,中国革命的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对 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转移: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瑞金)转移到西北(延安)。影 响:长征使中国革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保存了革命的力量,有 利于人民武装的发展壮大;随着民族矛盾的加深,抗战的来临, 革命中心陕北成为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有制
发动农民自己动手解决土地问题,以乡为单位,按人口
具体 实施
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满足无地少地的农民的土地要求
在这条土地革命路线的指导下,各个革命根据地完成了
历史 意义
土地制度的深刻变革。土地革命推动了根据地农业生产
的发展,也为红军作战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史料
中国革命中心的转移
剿”失败。 (2)经过:
开始 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生死 转折
遵义会议肯定了 毛泽东 的正确军事主张,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 中央的正确领导
胜利 会师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 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胜利会师, 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命题视角感悟]
视角一 过程与方法灵活考 1.(2017·唐山二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有着不同的名称。下图显示的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主要反映出
()
A.社会性质的变化 C.社会矛盾的变化
B.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D.中共执政地位的形成
2.(2016·龙岩一模)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宣传标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历史意义 (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 革命就是坚持了这条道路,取得了最终胜利。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 命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原则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 范, 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工农 民主专政, 实际上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尝 试, 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
[史论形成]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
(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的正 确决策;“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陕北。 (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1927~1936 年内战 →1937 年国共合作抗战。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经 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二、补笔记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遍 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对 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带有“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特征,故 D 项正确。 答案:D
视角三 学术成果创新考
5.下表为中央苏区对商人按资本额划分等级,征收商业所得税的税率
表。表中 1932 年前后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资本额(元) 101 200 400 1 000 5 000
10 000 100 000
1931年12月后税率(%) 免 2 2.5 3.5 6.5 8 18.5
1932年7月后税率(%) 6 6 7 9 12 13 23
A.党的工作重心逐渐向城市转移 B.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日益艰难 C.中央苏区税收主要来自大商人 D.中央苏区经济政策一度“左”倾
6.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
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
D.调整了中国革命的斗争策略
4.(2017·洛阳二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
土地革命的过程中,有人提出“贫农分好田,富农分坏田,
地主不分田”的主张。这种主张
()
A.违背团结大多数的革命原则
B.受太平天国土地纲领的影响
C.反映农民反封建的迫切愿望
D.带有“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特征 解析:将富农作为斗争的对象,增加了农村土地革命的阻力,
(3)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 长征 精神。 ③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知识点二 日军局部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1931~1936 年)
1.中国共产党 (1)九一八事变后:发表抗日宣言,1935 年,发表“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1935 年 12 月,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方针。 (2)在东北:中共组织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 心。
2.土地革命 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 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
背景 统治的总方针 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_封__建__剥__削__ 意义 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
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3.根据地建设
(1)理论:毛泽东的“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2)实践:
经济 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
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打仗;同
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
所述的历史事件
()
A.开辟新时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B.表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反映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D.说明中共开辟敌后战场的艰辛
[提示]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积极开展土 地革命,给予农民一定数量的土地。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 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
[史论形成] 土地革命的开展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
革命 路线
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
军事
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三次粉碎 敌人的“围剿”
政权
1931年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定都瑞金
(3)成就:到 1930 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十几块,红军达 十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
4.红军长征
(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 错误,第五次反“围
3.爱国学生 1935 年 12 月日,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
主题 照耀中国革命航程的灯塔——“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史料一 1927 年 8 月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 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 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 装暴动。 史料二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 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 正确的。
思想层面
毛泽东思想形成,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 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1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知识点一 国共十年对峙
1.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第一枪, 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秋收起义: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 秋收起义 。 10 月,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
第七单元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抉择——民国后期
[三维坐标•时空清]
政治层面
[三面解读•特征明]
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并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 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 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经济层面
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遭到摧残。
土地革命的开展
史料 1934 年 10 月江西部分地区农户土地占有状况调查表(%)
地区
5亩以下 5~10亩 10~20亩 20亩以上
无田
安远、寻乌、信 莲花琴亭村 龙州等17村
丰3县
193户
393户
70
74.6
72.77
20
19.2
11.45
5
3.6
3.56
2
3
2.6
12.22
[探究] 据表中农户占有土地的变化分析该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解析: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与材料
意思相符。
答案:A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提示] (1)发动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写了 文章《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落后、薄弱;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工人阶级力量弱小。
[史论形成] 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2.关系: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 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 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 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 和依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史料三 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 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 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 [探究]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上毛 泽东做了哪些贡献? (2)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我国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的 具体因素有哪些?
2.国民党爱国官兵 (1)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活跃于东北各地;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保卫上海。
(2)东北军安德馨率官兵保卫山海关;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 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3)1936 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 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3.基本依据 (1)必要性: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农民 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 革命。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乡关系,决定了中国革 命战争的特殊规律。 (2)可能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革命的影响; 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 产党组织的有力和它的政策不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