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畅园
寄畅园历史介绍
![寄畅园历史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5266f4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e.png)
寄畅园历史介绍
寄畅园是我国十大名园之一,是清代著名的苏州园林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原名“寄畅园西苑”。
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当时是康熙皇帝的御花园,曾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
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维修,并更名为“寄畅园”。
全园面积约为六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其最大特色是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有景无穷。
园中建筑布局紧凑,以亭台楼榭、假山池林点缀其间,显得自然而又富有情趣。
寄畅园自建成以来一直是苏州有名的游览胜地,其历史也十分悠久。
据记载,寄畅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
当时的主人陆树声曾任苏州知府。
后因家庭贫困而辞官回家后又在原宅院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和改建,并恢复了原《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园林景观。
—— 1 —1 —。
寄畅园作文四年级
![寄畅园作文四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acfc504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04.png)
寄畅园作文四年级在江苏无锡,有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园林——寄畅园。
走进寄畅园,就仿佛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园子的入口处,有两棵古老的银杏树。
它们就像两位忠诚的卫士,静静地站在那里,迎接每一位来访的客人。
银杏树的树干粗壮,得几个人合抱才能围起来。
树叶金黄,风一吹,就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然后轻轻地落在地上,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塘。
池塘里,一群群五颜六色的锦鲤欢快地游来游去。
它们有的全身通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有的身上布满了黑斑,像穿着一件斑点裙;还有的浑身雪白,犹如一位纯洁的仙子。
每当有人投食,它们便会一窝蜂地涌过去,你争我抢,溅起一朵朵水花,那场面真是有趣极了!池塘边,垂柳依依。
细长的柳枝垂在水面上,就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在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微风吹过,柳枝轻轻摆动,仿佛在和池塘里的鱼儿嬉戏。
再往前走,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亭子。
亭子的四周种满了桂花树。
每到秋天,桂花盛开,整个亭子都被浓郁的花香包围着。
坐在亭子里,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着这股香气,仿佛所有的烦恼都离你而去。
亭子的顶部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龙飞凤舞,有花鸟鱼虫,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继续前行,穿过一道月洞门,眼前豁然开朗。
这里是一片开阔的草坪,绿油油的小草就像一块绿色的绒毯。
草坪上,孩子们在尽情地奔跑嬉戏,欢笑声回荡在整个园子里。
草坪的尽头,是一座假山。
假山形态各异,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猴子。
假山上布满了青苔,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草从石头缝里钻出来,给假山增添了几分生机。
在寄畅园里,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长廊。
长廊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精美的花窗。
透过花窗,可以看到园子里不同的景色,真可谓是“移步换景”。
长廊的柱子上刻着许多名人的诗词,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我印象最深的是园子里的那座石桥。
石桥横跨在一条小溪上,溪水潺潺地流淌着,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试论寄畅园的特色
![试论寄畅园的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dae2e3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d.png)
往南便是三层的“凌虚阁”高出林梢,可俯瞰全园之景。再折而西,跨润过桥 登假山上的“卧云堂”,旁有小楼“邻梵”,“登之可数(惠山)寺中游人”。 循径往西北为“含贞斋”,阶下一古松。出含贞斋循山径至“鹤景”和“栖元 堂”,“堂前层石为台,种园的总面积为9900平方米,园内的山水骨架构成了园景的核心。水池偏东, 池西聚土石为假山,两者形成了山水骨架的主体。据统计,假山约占全园面积 的23%,水面占17%,两者一共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总结:
寄畅园这座山麓别墅类型的园林以其独特的空间布局艺术特征吸引了无数游客 的眼球。从总体布局到山水骨架、建筑格局以及园内景点等方面,寄畅园都展 现出了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在这里,游客可以享受到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 美丽景观和宁静和谐的氛围。
通过对寄畅园空间布局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和欣赏园林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试论寄畅园的特色
寄畅园:江南水乡的璀璨明珠
当提到寄畅园,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水墨画。这个位于 无锡市惠山脚下的古典园林,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以其独特的景观和深 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
1、环境特色
寄畅园位于无锡市西郊,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它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巧妙地 利用地形,将湖光山色与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园内的建筑布局精巧,亭台楼阁、 廊榭轩馆错落有致,使得整个园林显得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
五、植物配置
寄畅园内的植物配置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园内树木茂盛,绿草如茵,更有 假山、水池等元素相互映衬。植物配置与园内建筑、山水等元素相互融合,形 成了一个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美丽景观。
六、借景艺术
寄畅园在空间布局上巧妙地运用了借景艺术。通过借景,将园外的锡山龙光塔 等景观引入园内,使园内景色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借景艺术的运用,不仅增强 了园林的空间层次感,也使得园内景色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
寄畅园写景作文
![寄畅园写景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47974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7.png)
寄畅园写景作文在江南的诸多园林中,寄畅园就像一颗被岁月精心打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彩。
走进寄畅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道爬满了藤蔓的月洞门。
门旁的石头上布满了青苔,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穿过月洞门,眼前豁然开朗,一片葱郁的景象让人心生欢喜。
园中的湖水是整个园子的灵魂所在。
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波光粼粼,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被打碎了,闪烁着无数细碎的光芒。
湖底的游鱼清晰可见,它们或悠然自得地游弋,或三五成群地嬉戏。
我站在湖边,静静地看着,仿佛自己也变成了其中的一条小鱼,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湖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一直垂到水面,就像一位位优雅的女子在对着镜子梳妆。
偶尔有一片柳叶飘落,轻轻地落在水面上,荡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
沿着湖边的小径漫步,路旁的花草树木争奇斗艳。
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朵朵,一簇簇,把园子装点得如诗如画。
花丛中的蝴蝶翩翩起舞,它们一会儿落在这朵花上,一会儿又飞到那朵花上,忙碌而欢快。
草地就像一块绿色的绒毯,软绵绵的,让人忍不住想要躺上去打个滚儿。
草地上还点缀着一些不知名的小野花,星星点点,别有一番韵味。
再往前走,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亭子。
亭子的飞檐高高翘起,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鸟儿。
亭子里摆放着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走累了,在这里坐一坐,感受着微风拂面,聆听着鸟儿的歌声,真是惬意极了。
亭子的周围种满了竹子,翠绿的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美妙的乐曲。
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形成了一片片光斑,就像一颗颗金色的宝石。
寄畅园里还有许多假山。
这些假山形态各异,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猴子,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工匠们的巧夺天工。
我爬上一座假山,站在山顶上,整个园子的美景尽收眼底。
远处的亭台楼阁,近处的花草树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忘记了一切烦恼。
园中的建筑也别具一格。
那些古色古香的房屋,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花鸟鱼虫,有人物故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无锡寄畅园简介
![无锡寄畅园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cf4d94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a.png)
无锡寄畅园,坐落在惠山东麓,其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
全园虽小,但因布局巧妙,造园手法精妙,空间变幻巧妙,给人以小中见大、身临其境之感。
下面是寄畅园的简介:寄畅园是中国江南古代园林代表作品之一,位于惠山古镇4A景区惠山东麓,前临溪流,后倚竹冈。
全园以巧妙的借景、因地制宜、精巧玲珑等建筑手法和别致的建筑布局将园外美不胜收的惠山寺众山之景和园内潺潺流水的锦砾山和狭长土地联系起来,使园内外的山光水色和园林建筑融为一体,给人以小中见大之感。
园内古木众多且都经过了百年甚至数百年之久,故有“古惠山名园”之美誉。
整个园林以山水为主,园中建筑以廊桥、亭子为主,融和了南方和北方的建筑风格。
廊桥和亭子在园中错落有致,让人在游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的建筑之美。
此外,寄畅园的四季景色也非常迷人。
春天,园中的梅花、樱花、海棠等花卉竞相开放,花香四溢;夏天,园中的竹林和芭蕉给人以清凉之感;秋天,园中的桂花、菊花争奇斗艳;冬天,园中的蜡梅和翠竹为人们带来一丝生机。
寄畅园的历史也非常悠久。
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几经变迁,最终成为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变迁是清康熙年间,园归侍郎王兰治所有,他在园中建书楼藏书,取《兰亭序》所言“寄畅山水之间”句,把园林题名“寄畅”,并列入无锡“五园林”。
此外,在清朝乾隆年间,园主将此园作为贡品带入宫中,得到了皇帝的称赞。
这些历史事件使得寄畅园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总之,无锡寄畅园是一座非常值得一游的古典园林。
它以山水为主,建筑布局巧妙,空间变幻巧妙,给人以小中见大之感。
四季景色也十分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它的历史悠久,曾被列为无锡“五园林”,并作为贡品带入宫中得到皇帝的称赞。
总之,无论是对于古典园林爱好者还是对于只是想欣赏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无锡寄畅园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去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寄畅园如今已成为惠山古镇的一张名片,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览。
寄畅园景点介绍
![寄畅园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cbe150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f.png)
寄畅园景点介绍
寄畅园是一处集文化、艺术、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面积达300公顷。
园内有着丰富的植被和建筑,是南京市内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景区,也是南京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园内的“雨花台”是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雨花英烈的铜像和雨花台革命历史陈列馆。
值得一提的是,雨花台每年的清明节和八月十三日都会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此外,寄畅园还有着美丽的湖泊和山林。
园内的“秦淮八艳”是园内比较知名的景点之一,这里有着江南水乡独有的韵味。
另外,游客还可以在园内漫步,欣赏园内风景如画的景点,如“荷花池”、“翠竹林”、“长廊”等。
寄畅园还有着多个主题花园,例如荷花园、月季园、菊花园等,每到花季时节,园内的鲜花绽放,让游客感受到了浓浓的自然气息。
此外,园内还有着丰富的文化活动,例如传统乐器表演、书法展览、绘画比赛等,让游客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南京的文化底蕴。
总之,寄畅园是一处集观光、游览、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不仅有着丰富的景点和植被,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无论是追溯历史,欣赏风景,还是放松身心,寄畅园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好去处。
寄畅园的景点
![寄畅园的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953b6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9.png)
寄畅园的景点
寄畅园是一座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景区的古典园林,也是江南地区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以下是寄畅园的主要景点:
1. 八音涧:寄畅园中的一条溪涧,长约30米,宽约1米,溪水潺潺,石峰叠砌,清冽幽深。
传说中水流击石发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声音,因而名为“八音涧”。
2. 七星桥:寄畅园内的一座石拱桥,横跨在八音涧上。
桥身由三块石条并成,全长约2米,宽约米。
3. 知鱼槛:寄畅园内的一处观鱼建筑,位于七星桥北侧,长约15米,宽约
3米。
游客可以在此观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4. 凌虚阁:寄畅园内的一座楼阁建筑,位于知鱼槛北侧。
凌虚阁高三层,长约12米,宽约8米,是园中的制高点。
游客可以登上凌虚阁,俯瞰整个寄
畅园的美景。
5. 嘉树堂:寄畅园内的一座建筑,位于凌虚阁西侧。
嘉树堂内种植着许多名贵的树木和花草,如桂花、玉兰、海棠等,环境幽雅清静。
6. 锦汇漪:寄畅园内的一处湖泊,长约60米,宽约20米。
锦汇漪湖水清
澈见底,四周景色如画,是园中的一大美景。
游客可以在湖边漫步或泛舟湖上,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
7. 郁盘廊:寄畅园内的一条长廊,长约40米,宽约米。
郁盘廊曲折蜿蜒,横贯整个寄畅园,是园中的重要通道之一。
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园中的美景,并感受江南园林的独特魅力。
除了以上景点外,寄畅园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门厅、法帖碑廊、秉礼堂、含贞斋、九狮台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寄畅园这一江南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寄畅园锦汇漪诗句
![寄畅园锦汇漪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8845e24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0.png)
寄畅园锦汇漪诗句
以下是三条关于寄畅园锦汇漪的诗句及相关内容:
诗句一:“锦汇漪波映翠柳,恰似画卷梦中留。
”
出处及意思:这是我自己有感而发的呀,意思就是说锦汇漪那的水波映照着翠绿的柳树,就好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感觉像是在梦中才能见到。
例子:哎呀,那天我和朋友一起漫步在寄畅园,走到锦汇漪边,哇,那景色,真的是锦汇漪波映翠柳,恰似画卷梦中留啊!我们都被惊艳到了,站在那里看了好久好久呢。
诗句二:“漪光潋滟情无限,寄畅园中韵万千。
”
出处及意思:也是我原创的啦,说的是锦汇漪的波光闪耀,蕴含着无尽的情意,整个寄畅园有着万千的韵味。
例子:你能想象吗?当阳光洒在锦汇漪上,那漪光潋滟情无限,寄畅园中韵万千的场景,简直太美啦!就像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诗句三:“锦汇漪边诗意浓,岁月悠悠情更悠。
”
出处及意思:还是我想出来的哦,就是说在锦汇漪旁边充满了诗意,随着岁月的流逝,那种情感反而更加悠长深远。
例子:每次我去寄畅园,来到锦汇漪边,就觉得这里锦汇漪边诗意浓,岁月悠悠情更悠啊!仿佛时间都变慢了,那些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真的很奇妙呢!
我的观点结论:寄畅园的锦汇漪真的是太美太有韵味啦,让人忍不住为它吟诗颂词!。
寄畅园评价
![寄畅园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66d810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a.png)
寄畅园评价
寄畅园位于无锡市惠山横街,这座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
明嘉靖初年,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
秦金去世后,其族侄秦瀚及后人修葺园居,凿池、叠山、疏浚池塘,改筑园居。
寄畅园给人的感觉充满雅致,阴阳和谐,真不愧是锦江漪塔影摇曳的清秀风光。
满目的古木巨柯,一派自然和谐,灵动飘逸之感。
寄畅园包含了含贞斋、九狮台、美人石等特色。
在此亲近自然,放松心情,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之间。
总之,寄畅园是一个充满雅致和自然和谐感的古典园林,很值得一游。
寄畅园诗词
![寄畅园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07c7f98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5.png)
寄畅园诗词寄畅园诗词如下:1、寄畅园明·施策入径萧萧万竹丛,回廊婉转逼禅宫。
岩间翠霭当楼合,池上清流隔涧通。
桂发天香侵席畔,花明秋色满庭中。
玄栖处处供幽赏,暝入烟萝兴未穷。
2、寄畅园清·弘历轻棹沿寻曲水湾,秦园寄畅暂偷閒。
无多台榭乔柯古,不尽烟霞飞瀑潺。
近族九人年六百,耆英高会胜香山。
松风水月垂宸藻,昔日卷阿想像间。
3、寄畅园清·秦赓彤凤谷旧行窝,园扉罥女萝。
岚光吞日小,树影落池多。
台榭今已矣,禽鱼乐若何。
天然有真趣,游憩恍盘阿。
4、寄畅园清·荣汝楫闲游杖策叩云扃,唯爱名园车屡停。
半竹半松半乔木,一邱一壑一孤亭。
庭中曲沼自涵碧,墙外好山相向青。
太息沧桑经浩劫,残碑蚀雨半飘零。
5、暮春寄畅园作清·秦燮为爱园林迥出尘,回廊曲蹬往来频。
饯春有约花迎我,与物无猜鸟近人。
游屐渐稀惩世态,名山静对见天真。
披襟宛转桥边坐,俯看游鳞戏水滨。
6、寄畅园叠旧作韵清·弘历双河舟溯慧溪湾,雅爱秦园林壑閒。
月镜光涵窗潋潋,云绅声落涧潺潺。
清幽已擅毗陵境,规写曾教万寿山。
一沼一亭皆曲肖,古柯终觉胜其间。
7、寄畅园二十咏明·秦耀独抱违时蕴,幽栖岁月深。
太元犹未草,我异子云心。
8、寄畅园步月清·丁玉藻夜出漪澜堂,微风散林樾。
帘开萤影度,屐响蛩语歇。
遥爱水荭花,清芬媚凉月。
9、与从侄留仙赤仙小憩寄畅园清·秦泉芳群从期何所,终朝缅翠微。
雨余松鼠过,花落水禽飞。
读易啜清茗,题诗吟落晖。
溪山幽兴在,吾已憺忘归。
10、游寄畅园题句清·弘历烟溪又复泛梁鸿,路侧名园曲折通。
新景林岚六尘表,昔游岁月寸心中。
清泉白石自仙境,玉竹冰梅总化工。
小憩便当移跸去,一声定磬下花宫。
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和特点
![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251f80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4.png)
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和特点无锡寄畅园是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文化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冠”。
寄畅园的造景手法独特,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寄畅园注重以自然为基础的景观塑造。
园内山水环绕,水面辽阔,山势峻峭。
园内的山石、湖泊、小桥、流水等元素都是依照自然山水的形态进行布置,力求还原大自然的美景。
园内的山石取材广泛,有奇峰异石、古树名木等,使整个园区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其次,寄畅园注重以意境为核心的景观设计。
园内的建筑、假山、花草树木等都是根据传统文化和意境进行设计和布置的。
园内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如亭台楼阁、廊桥流水等,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园内的假山也是根据传统的意境进行塑造,有的象征着山水世界,有的象征着人们向往的仙境。
花草树木的选择也非常讲究,力求营造出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
再次,寄畅园注重以文化为内涵的景观打造。
园内有许多文化元素和历史故事融入其中,如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历史人物的故事等。
在园内漫步时,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领略到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文化元素和历史故事使寄畅园更具有教育意义和观赏价值。
最后,寄畅园注重以人文为主题的景观呈现。
园内有许多与人相关的景观和活动,如游船、垂钓、草坪休闲等。
这些景观和活动不仅给游客提供了观赏和娱乐的机会,也使游客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独特,特点鲜明。
它以自然为基础,以意境为核心,以文化为内涵,以人文为主题,打造了一个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园林景区。
这里既有大自然的美景,又有人文历史的底蕴,无论是游客还是艺术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感动。
惠山古镇寄畅园的诗词
![惠山古镇寄畅园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cf6adc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3.png)
以下是一些关于惠山古镇寄畅园的诗词:1. 《寄畅园》
北宋苏轼:
兹山定中空,乳水满其腹。
遇隙则发现,臭味实一族。
浅深各有值,方圆随所蓄。
或为云汹涌,或作线断续。
或鸣空谷中,杂佩间琴筑。
或流苍石缝,宛转龙鸾蹙。
瓶罂走千里,真伪半相渎。
贵人高宴罢,醉眼乱红绿。
赤泥开方印,紫饼截圆玉。
倾瓯共叹赏,窃语笑僮仆。
岂如泉上僧,盥洒自挹掬。
故人伶我病,箬笼寄新馥。
欠伸北窗下,昼睡甲方熟。
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
2. 《同子瞻、参寥和三唐人惠山诗》
北宋秦观:
辍棹纵幽讨,篮盥入青苍。
圆顶相邀迓,旃檀燎深堂。
层峦澹如洗,杰阁森欲翔。
林籁含雨湿,岫日开云光。
涓涓细清溜,靡靡传幽香。
俯仰任登览,悠哉身世忘。
3. 《谢黄司业寄惠山泉》
北宋黄庭坚:
锡谷寒泉椭石俱,并得新诗虿尾书。
急呼烹鼎供茗事,晴江急雨看跳珠。
是公与世涤膻腴,今我履空常宴如。
安得左轓清颖尾,风炉煮茗卧西湖。
4. 《留惠山寺》
明徐有贞:
灵泉从地出,胜境自天开。
寺也能重建,僧应是再来。
风前松可听,雨后竹须栽。
一啜知茶味,还胜酒百杯。
这些诗词展现了寄畅园的美景和韵味,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园林的喜爱和寄情山水的情怀。
无锡寄畅园景点介绍
![无锡寄畅园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592126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6.png)
无锡寄畅园景点介绍无锡寄畅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是一座典型的唐代后期园林式古典建筑。
它始建于南宋,历经宋、元、明、清,并在民国初年重修,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改造。
它的总面积有3000多亩,以“寄畅园”为主体,由一大片翠竹林,一大片湖泊,一大片庭院构成,有长江、淮河、江海三大景观,以及精巧的琼楼、花林、喷泉、小桥流水等景观,整个园林非常漂亮。
无锡寄畅园景点颇多,如门楼、凤翔楼、湖心楼、碧海楼、新馆、春江楼、古堤、古树、古桥等,特别有凤翔楼和湖心楼,此两者为南宋建筑,也是园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凤翔楼共有三层,楼身为石砌的建筑,四周有护城河,楼前广场绿树成荫,景色秀丽;湖心楼为六层砖木结构,楼前湖上有石雕岛,古树参天,景色宜人。
无锡寄畅园还有很多古树,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梅花林,位于园内的湖心岛上,梅花林有300多株,每年2月将会盛开,满园素雅的梅花,醉人的芳香,让人不禁感叹其神奇之处,梅花林也成为了无锡寄畅园的一大特色。
无锡寄畅园还有一处独特的景点,那就是古堤。
古堤分为三段,每段有一条河,形成一个小小的三角形。
河水清澈,草木苍翠,整条河道160多米,直径3米,河水深1.5米,两侧有石桥,桥上可以看到清澈的河水,有水草,鱼儿游动,景色宜人。
无锡寄畅园的另一特色是喷泉。
园内有11座喷泉,位于池塘边,花园里,山坡上,景观广场上,各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高达24米的“孤翁喷泉”,它位于园内中心位置,池水面积1000多平方米,喷泉高度24米,犹如一支玉竿,排列成一个组合而成,灯光照明,晚间更是壮观。
无锡寄畅园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景点,它历经千年变迁,经历了多次改造,古老的建筑,葱郁的植物,洁白的池塘和碧绿的湖泊,整个园林非常美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景点,也是一座特殊而又宁静的景点,值得一游。
寄畅园
![寄畅园](https://img.taocdn.com/s3/m/b7f8768f680203d8ce2f2423.png)
寄畅园寄畅园又名秦园,位于惠山横街(原名“秦园街”,1954年拓宽后该现名),毗邻惠山寺,面积15亩。
明正德年间(1506—1520),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弘治六年进士秦金,购惠山寺僧舍“沤寓房”,改作别业,名“凤骨行窝”。
园中多古木,后倚一墩。
该墩为江南巡抚周忱为改善惠山寺风水,堆叠于正统十年(1445)。
园成之时,秦金作诗道:“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窝。
曲涧盘幽石,长松育碧萝。
峰高看鸟渡,径僻少人过。
清梦泉声里,何缘听玉珂》”秦金逝世后,园子转给族孙秦梁,由其父秦瀚,于嘉靖三十九年(1506)之夏,“葺园池于惠山之麓”,园名亦称“凤骨山庄”。
园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假山依惠山东麓山脉作余脉状;又构曲涧,引“二泉”水流注其中,潺潺有声,园内大树参天,竹影婆婆,苍凉廓落,古朴清幽,经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山水,洗练的建筑,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各,属山麓别墅园林。
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寄畅园,无疑是无锡一大名园。
如果从明代号称“五部尚书”的秦金开始建其雏形——“凤谷行窝”算起,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了。
500年来,寄畅园随着秦氏家族的兴衰,时建时毁、时荣时废、时分时合,历尽沧桑变故。
其情节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令人唏嘘,其中的传说也让人回味。
秦金的“凤谷行窝”规模不大,主要作个人的休憩之用,他的《成斋》诗云:“小结吾庐阅岁毕”,也就是说“凤谷行窝”只一年就建成了。
他死后,园归其侄儿秦瀚及子秦梁。
他们父子俩对该园也作过一番修建。
此后园又转至秦梁的侄儿秦耀的手中。
秦耀(1544-1604)字道明,号舜峰,二十七岁中进士,跨入仕途。
四十七岁上以巡抚身份到楚地视察,正逢当地大旱。
秦耀当机立断,开仓赈灾,使数十万人获救。
这件好事却被政敌利用,诬告秦耀贪污一万五千两库银,被打入了牢狱。
家人用巨款将他赎出,48岁时满怀冤屈回到无锡。
在这种情形下,他只好寄情于山水园林,倾注全部精力和才智,改造“凤谷行窝”。
无锡惠山寄畅园的观后感
![无锡惠山寄畅园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56d6f6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1.png)
无锡惠山寄畅园的观后感前几天去了无锡惠山的寄畅园,那感觉就像是闯进了一幅古画里,还自带那种让人身心舒畅的魔力。
一走进寄畅园,就像被一股宁静的力量给包裹住了。
那园子的布局,真叫一个巧妙。
感觉就像是园林设计师在跟大自然玩一场超有默契的拼图游戏。
你看那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还有花草树木,每个元素都像是找到了自己最完美的位置。
先说说那假山吧。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堆起来的石头,那简直是石头界的艺术大师组合。
有些假山看着就像调皮的小怪兽,张牙舞爪的,可又透着一股憨态可掬的劲儿;有些呢,又像是优雅的长者,静静地坐在那儿,看着岁月变迁。
在假山之间穿梭,就像在玩一个超级有趣的迷宫探险游戏,一会儿要弯腰钻过一个小洞口,一会儿又要在两块大石头中间侧身挤过去,感觉自己都变成了一个探险家,而这假山就是我的神秘领地。
再瞧瞧那池塘。
哇塞,这池塘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周围的景色都给照了进去。
水面平静得不像话,只有偶尔游过的小鱼,会调皮地在水面上划开一道小小的涟漪,就像在镜子上画了一幅转瞬即逝的小画。
池塘边还有垂柳依依,那柳枝就像姑娘的长发,随风轻轻飘动,时不时地还会拂过水面,好像在跟池塘里的鱼儿悄悄说着情话呢。
园子里的亭子也很有看头。
这些亭子像是一个个歇脚的小驿站,走累了就可以坐在里面,吹吹风,看看景。
亭子的造型那叫一个精致,飞檐翘角的,像是鸟儿张开的翅膀,随时准备起飞。
坐在亭子里,望着远处的山峦,再看看眼前的园林美景,就觉得自己像是个古代的文人雅士,说不定下一秒就能诗兴大发,吟出一首绝世好诗来呢。
还有园子里的花草树木,那真是一场视觉和嗅觉的双重盛宴。
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香弥漫在空气中,甜甜的,让人忍不住想多吸几口。
那些树木呢,高大而又茂盛,像是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为整个园子撑起了一片清凉的天空。
走在寄畅园里,感觉时间都变慢了。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和园林的典雅。
每一步都像是在和历史对话,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审美在这个园子里留下的深深印记。
寄畅园景点介绍
![寄畅园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60c5df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a.png)
寄畅园景点介绍
寄畅园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的一家以园林景观为主
的旅游景点。
寄畅园占地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是一片由山、水、花木、建筑构成的综合性景区。
寄畅园内有多个主题园区,包括水上乐园、冒险王国、生态园、亲子乐园等等。
其中,水上乐园是寄畅园的一大亮点,拥有多种水上设施和游乐项目,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游客。
冒险王国则是一座集冒险、探险、娱乐为一体的园区,里面有高空滑索、攀岩、蹦极等多种挑战性项目。
生态园则是以自然生态为主题,让游客近距离接触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亲子乐园则是专门为家庭出游而设计,有各种亲子活动和游戏,让家庭成员之间更加亲密。
除了园区内多样化的游乐项目之外,寄畅园还有许多精美的景观和建筑。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水莲花”,这是一座仿照汉代水陆庙建造的景点,建筑风格优美,寓意深刻,是一座非常受欢迎的拍照胜地。
此外,寄畅园还有一座大型的生态水上剧场,每天都有精彩的演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总的来说,寄畅园是一家集游乐、美景、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适合各种类型的游客前来游玩。
- 1 -。
寄畅园简介
![寄畅园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3634fd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d.png)
寄畅园简介寄托在湖南岳阳市境内的“寄畅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园内有恬静的湖泊、蜿蜒的曲径、幽深的假山、精致的亭阁等景观,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与人文的灵魂。
作为岳阳市文化名片之一,寄畅园呈现的不仅是美景,更是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
寄畅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初时为贡院官邸。
后经多代幸存,在清朝顺治年间,由湖南巡抚曹寅所持有,整修并扩建成园林,更名为“寄畅园”。
此后,寄畅园先后归属于清代的高宗、慈禧太后和民国的胡一鸣等巨贾富商。
如今,寄畅园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游览寄畅园,别有一番乐趣。
首先,整个园林分为外园与内园两个部分。
外园为中轴线式的传统园林布局,长达千米的曲径通幽,令人心旷神怡。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便是半山亭和归心亭了。
半山亭建于早期园林规模扩建之后,如今已成为园林的重要标志之一,多次被中国画家、摄影家所描绘。
在桥上眺望,亭子隐在层层叠叠的树林中,静谧淡雅。
归心亭则位于半山亭之后,其名由来于“登高望远、回归天真”的寓意。
进入内园,宛若进入了一个缩小版的江南水乡。
园内的湖泊环绕,曲径通幽,让人感到宁静、宜人。
内园的重头戏是假山,它是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精髓之一,以其神奇绝伦、造型妙趣横生而引人入胜。
其中,太湖流水、天目山、巨舟等假山堪称寄畅园的代表之作。
假山之外,寄畅园还有别具一格的亭阁,如道观、兽舍亭等,各自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总体来说,寄畅园是一座道观文化、园林文化及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寄畅园的历史内涵、园林特色和文化价值都值得我们深入品读和传承。
对于游客而言,在寄畅园之地,要注重品味和感触,更要了解和学习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寄畅园讲解
![寄畅园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698da8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c.png)
寄畅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是无锡的一座著名园林。
它是江南地区典型的私家园林,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下面是对寄畅园的简要讲解:
1. 寄畅园的历史:寄畅园始建于明代,原名"南院"。
清代时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风貌。
在园内的建筑和景观中,我们可以看到明代和清代的不同风格。
2. 寄畅园的布局:寄畅园的布局十分精致,园林分为三个部分:中园、东园和西园。
中园是园林的主体部分,以水池为中心,周围分布着各种建筑和景观。
东园和西园则是中园的延伸,增加了园林的景深和层次感。
3. 寄畅园的建筑:寄畅园内的建筑主要有水榭、亭子、廊桥等,这些建筑都巧妙地融入了园林的景观中,使得园林的整体感更强。
4. 寄畅园的植物:寄畅园内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使得园林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尤其是园林中的古树,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为园林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5. 寄畅园的文化价值:寄畅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也是一座富有文化内涵的园林。
园内的建筑、景观和植物都富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度成就。
以上就是寄畅园的简要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水手法
造园学家陈从周在《说园》中说“水曲因岸,水隔因堤”,“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而最关键者则在水位之高低”,“园林用水,以静止为主”。这些均是园林理水的基本原则,十分重要。而如何理水,尚有许多具体手法值得一说。 园中之水有旷、奥之分。水聚则旷,有汪洋之感;水散则奥,有不尽之意。两者无所谓孰优孰劣,但最怕不旷不奥,不伦不类。水面如何做得有汪洋之感?水面大固然能有大水面之感;然而私家园林,地不过数亩,如何能生汪洋之感?这还须用手法、意境。首先,要从水边之物做起,所谓“小中见大”,尺度问题是很关键的。水边之建筑或山石,体量不宜太大,否则水面就有见小之感。浙江雁荡山大龙湫瀑布下的水塘,看起来似一勺之水,其实它要比苏州留园中的大水池还大呢!这就是对比,就是尺度问题。反之,若水面确实甚小,也不要强求,干脆做“不尽之意”的艺术效果。所谓不尽之意,就是将水面分成小块、狭带,曲曲折折,时隐时现,也别有情趣,浙中或皖南村间小溪之感。如苏州环秀山庄、拙政园西部等,均有这种水面的情趣。这就叫因地制宜。 园中之水,须有活气。如前一篇所说,水要有来龙去脉才活。如苏州网师园之大水池西北有一曲桥,池水经桥下 寄畅园 一直伸向小沟,有不尽之意;同样,在池之东南也有一桥,水流向南越来越狭,似流向深远处。拙政园中部大水池,其南、北两处,也效此法。南京瞻园,南北两池,在静妙堂之西有小溪相连,勾活了池水。无锡寄畅园,水池之西的八音涧处有泉眼,确为水源,而又在池之北端做出水湾,似为池水流出之处。这种做法实例不胜枚举。 如上所说,水之形全在岸。苏州多曲池,绍兴多方池,风格迥异。方池做法,不必多说了;曲池做法,大有讲究。这种池岸,宜曲不宜平直。但曲要曲得有节奏,有大曲、小弯,有缓曲、急转,不能总是那么一种曲法,像牙齿一般,缺乏情趣。同时,驳岸之石,在近水处应向内凹进,这样做不但有不尽之意,而且更使岸形空灵、险峻,美在其中。 水岸用石,宜统一种类,切忌黄石、湖石混用。一般说,湖石岸比较容易处理,因为它本身就是曲折、空灵的;黄石平直,有强烈的实体感,故更难做得好。但也有一种做法是将黄石岸意象出水滩之形,也别有韵味。
园林中的水面,应当作为“空间”来看待。园中空间,贵在层次,如何做水面层次?基本上有两种手法,一是做狭,如无锡寄畅园之水池,南北狭长,故在中部知鱼槛(半亭)处水面狭一下,使水面分成南北两部分;南京瞻园之南池,中间狭,而且还做几块步石,明显地将池一分为二。第二种手法是造桥(或筑堤)。园中之桥,固然为交通之需,但它也是分隔水面空间之物。用桥分隔水面,使水面有层次感,而且处理得更为含蓄。如苏州怡园,水池中间有曲桥。扬州寄啸山庄水池中有水心亭,亭南有曲桥,亭北有堤与两岸相连,同时也分隔了水池。无锡寄畅园水池北侧,用七星桥将水池隔出一大一小两个水面。吴江同里的退思园,中间一个大水池,在池东北用曲桥相隔,使水面分出层次;又在南端“菰雨生凉”(轩)处隔出一小块水面,亦有了层次感。而苏州拙政园的松风亭,水池之前有“小 飞虹”,是廊桥,将水面分隔,更有空间层次感。透过廊桥,外面景致虚虚实实,可谓园林之空间艺术了。 园林山水,看起来似乎山的视觉形象胜过水;但水却更有欣赏内涵。所谓山观其高,水视其流。《红楼梦》第十七回众人游大观园时有如此一段描述:“……院中满架蔷薇,转过花障,只见清溪前阻。众人诧异:‘这水又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凹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至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这种流水手法,可谓妙趣横生,自然得体。其实园林中用得也较多。南京瞻园,水自园之南的“瀑布口”始,入一小池,然后折向池之西北,变成小溪细流,缘园西向北,过草坪边流入园北之大水池,然后在池东 寄畅园 北穿过小桥一直向北,成一小池,于是又向北流,似入无穷处。苏州环秀山庄虽以假山胜,但其中水之处理却也妙趣无穷,弯弯曲曲,穿行于问泉亭及长廊之间,有几处竟在廊底流过。拙政园西部园,有长长的水廊,水伸入廊底,令人悟出水乡意境。水从园的西南角之塔影亭的背后开始的,曲曲弯弯一直流向拜文揖沈之斋,然后过廊桥向东流入中部大园之大池。全园之水,好似书法中的一帖狂草,逶迤萦流,妙不可言。
叠山手法
如今的园林叠山,似每况愈下,堆得好的少,差的多。有的假山,堆得杂乱而臃肿:有的不管湖石、黄石或花岗石,见石就堆,假山成了乱石堆。如此等等,难以入目。要堆好假山,首先须懂得假山艺术之所在。堆山之术,不同于建筑设计,可以用图纸来表述,然后按图施工,达到设计者原先之意图。叠山之艺,则在于且叠山之石,须现成的天然之石,不可以斧凿加工,否则就不自然。因此叠山之事,可谓因材施法。陈从周在《说园》中说:“石无定形,山有定法。”这就是堆山的要诀。 园林叠山,其“法”如何?但艺术创作之“法”,可谓有法,而又无法。法只是原则,只是给初学者作为指引的。不会者就要依法去学:把握了法,又不能囿于法。若只按“法”去做,艺术品位不会高,习作而已。我们在此说的,主要是一些堆山的基本手法。 一是选石。石质要统一,黄石、湖石,不能混用。若再细分,则有太湖石、昆山石、宜兴石、龙潭石、灵璧石、砚山石、英石、黄石等等,详见《园冶》之九,“选石”。石质统一,也出于自然。自然之山,石质必然统一。而艺术之法则,其首条便是“变化与统一”。石质统一,造型变化,符合艺术规律。扬州个园中的秋山,全是黄石,若大自然金秋之景观;而西首的夏山,则一律湖石,是冷色调的,凉趣可人。左右两种石质之假山,以中间的壶天自春楼前的花木、水池及清漪亭作过渡,自然得体,可见造园者之匠心独运。 二是造型。所谓假山,其实不假,其气质甚至胜出真山。人说“风景如画”,意谓画之景可以取舍,胜于风景,其理一样。但若假山堆得不好,则不在其列。假山造型,轮廊线须有变化,变化中又须求得均衡。如扬州的片石山房之假山,高低错落,虚实得体,有清芬雅致之感。这就是堆山者胸有丘壑。据说此假山是清代著名画家石涛之作。“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语),堆山与画山水是相通的,叠山须有绘画修养。 “山不在高,贵有层次,……”(陈从周《说园》)艺术中的层次之美,在于掩映,在于含蓄。堆山堆出有层次感,最关键的是峰恋要有立体布局。产生前后掩映,似表现出“崇山峻岭”之感。后面的被前面的遮住一部分,含蓄之美自生。 假山之造型,宜虚实得体,如苏州怡园之假山,有峰恋之感,也有洞壑之意;苏州环秀山庄之假山,可谓佳作,其中虚实之处理,是胜之所在。苏州狮子林之假山,虚实处理无主次,并非佳品。所以清代的沈三百说它“以大势观之,竟同乱堆煤渣,积以苔藓,穿以蚁穴,全无山林气势。”当然也有人说它好,如乾隆皇帝游此假山,开心的竟忘乎所以,写出不成体统之题匾。 假山之虚实手法,相对来说湖石假山要比黄石假山容易些,因为湖石本身以具有空灵之感;黄石质地坚实,不易做得空灵。但若堆得有章法,则更能显示出山的嵯峨之气势,甚有力度。扬州个园之秋山,可谓黄石假山之上品。实而不闷,高峻而又奇险。若说具体手法,则更要重一个“虚”字;注意山形之凹凸变化及洞壑之大小搭配为上。 三是险峻。假山仿真山,仿得是气质,不是做真山的模型。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真山之美,一在巍峨雄健,二在险峻挺拔。假山虽小,但其姿态气质不亚于真山之雄伟和奇险。要做到险峻之势,有一个办法是其下部宜小不宜大,宜空透不宜闭实。堆山之不好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山的下部太肥太闷,缺乏险峻之感。 特别是立峰、单石、更须重视险峻之美。大凡名贵的单石、立峰,均具有险峻之美。江南三大名石:苏州的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的绉云峰,从造型来说不亚于“江南三大名石”,无论其轮廊线、虚实关系,都符合山石之沈美准则,但它更美在险峻。 有人说石之优劣,可用“皱、瘦、透、漏”四字;来慨括,这是很精辟的。大至巨型假山,小至水石盆景,或是单石、立峰都是这个理。 四是立体。绘画中有“十分石分三面”之说。因为画是平面的两度空间,山石是立体的三度空间,所以须有原则才使画中之石有立体感。其实园林中的叠山也同样,须从空间来看,不能只看一面,侧面、背面不管。从景来说,有“步移景异”之说,堆山尤须从三度空间出发。从这个意义来说,假山有点像雕塑中之圆雕。有人以为中国的假山、立峰,可比之为抽象雕塑。 五是意境。山之意境有不同的类别。人常言泰山以雄著称,黄山以奇著称,华山险,峨眉秀,庐山迷,审美特征不同。假山也同样分这些类型,所以须选一种审美倾向,然后刻意追求之。 你若仔细观察苏州留园中的山石,会发现它有庐山之气质。五峰仙馆之名,出自庐山之五老峰。馆前有小院,院中立五石以应之,并取李白诗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意境非凡。楫峰轩和石林小院,院内奇峰,故名楫峰轩,也取庐山之意境。南宋朱熹《游百丈山记》有“前楫庐山,一峰独秀”。你若亲临楫峰轩,面对其石和这里的环境,会悟出道理来的。 假山是一种艺术,其意境应当是山,而不要去做拟是而非的龙、虎之类。做成这种具象,不免俗气。我国古代艺术是相通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园林之艺术,固然来自大自然之真山真水,但也取自绘画。叠山之于山水画,关系密切。我希望今之造园者多接触山水画,至少须懂得山水画的美之所在。
寄畅园在无锡市惠山东麓惠山横街。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秦金殁,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凤谷山庄”。秦梁卒,园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
寄畅园属山麓别墅类型的园林。现在寄畅园的面积为14.85亩,南北长,东西狭。园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巧于因借,混合自然。假山依惠山东麓山势作余脉状。又构曲涧,引“二泉”伏流注其中,潺潺有声,世称“八音涧”,前临曲池“锦汇漪”。而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则绕水而构,与假山相映成趣。园内的大树参天,竹影婆娑,苍凉廓落,古朴清幽。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理水,洗练的建筑,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 总体上说,寄畅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难怪清朝的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游历此处,一再题诗,足见其眷爱赏识之情。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廓然大公(后来也称双鹤斋),均为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