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临床评定技术常规

合集下载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

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2018年修订)一、脑梗死康复诊断(一)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临床检查规范(1)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降钙素原、心梗三项、白介素、血乳酸、凝血常规、血栓弹力图、微量元素。

3、心电图检查、头颅CT、头颈部MRA+SWI、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2)选择性检查1、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

常规使用药物为坎地沙坦、乐卡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普罗布考、瑞舒伐他汀钙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美托洛尔片。

2、延续性临床治疗:抗凝、抗聚、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常规使用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那曲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脑心通、奥拉西坦胶囊、胞磷胆碱钠胶囊、艾地苯醌、脑得生、鼠神经生长因子。

3、中医中药治疗针灸及口服中药,针灸取穴三阴交、手三里、手吴丽、曲池、阴陵泉、阳陵泉、血海、足三里、丰隆、肩井、下廉等穴位,中药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

4、高压氧治疗。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防治。

常用药物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氨溴索、溴己新、肺力咳、羧甲司坦口服液等。

2、痉挛:去除诱因;各类抗痉挛口服药,常用药物巴氯芬。

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及行为心理治疗等。

氟西汀、黛力新、氟哌啶醇、氯普噻吨等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必要时手术治疗等。

康复医学临床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康复医学临床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康复医学临床操作规程主编:孙强三王道清副主编:王晓红邱健青邱建忠编委名单(姓氏笔画顺序排列):丁向东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丹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晓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道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孙昭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孙强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毕少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毕鸿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邱建忠青岛市立医院苏静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珑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张伯林山东省荣军医院徐青山东大学岳寿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高楚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袁俊英山东大学郭志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前言众所周知,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许多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但或多或少可能会遗留一些后遗症,例如:脑外伤、脑血管病后肢体瘫痪、痉挛、语言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不能等;另外由于治疗疾病的需要,手术后医生常会采取固定、限制肢体活动等措施,例如:骨折、骨关节疾病手术后应用石膏外固定、牵引等办法,这些措施的应用一般会持续2~3个月的时间,而长时间的肢体制动又难免会产生制动部位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关节挛缩等严重的并发症,许多患者一定会为这些后遗症和并发症而苦恼。

的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再单纯要求疾病的恢复、生命的挽救,而更多的要求身体功能的恢复,以便能够继续承担社会和家庭角色,人民群众的这种迫切要求推动了一门新的医学学科的产生,这便是康复医学。

为顺应时代的这一发展要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要求,各级医院均成立了康复科或理疗科,但广大康复工作者迫切地感到,工作中缺乏一本简明而又规范的操作手册,以配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技术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疗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需要。

此外目前医学院校均开设了康复医学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医学生渴望需要一本言简意赅而又不失规范的参考书,鉴于此,我们编写了此书。

本书适合各级各类医院从事康复科、理疗科、神经科、骨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使用,也适于医学院校学生使用。

康复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康复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非药物治疗手段概述
01
02
03
物理治疗
利用声、光、电、磁等物 理因子进行治疗,如超声 波治疗、激光治疗、高频 电疗等。
运动疗法
通过科学的运动训练,增 强患者肌肉力量、改善关 节活动度、提高平衡协调 能力等。
作业疗法
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设 计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帮 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和职业能力。
辅助器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辅助器具
提供各种日常生活辅助器具,如轮椅、助行器、拐杖、穿衣辅助器等,帮助患 者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
康复辅助器具
根据患者康复需要,提供康复辅助器具,如平衡训练器、肌力训练器、作业治 疗器具等,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提高生活质量。
环境改造和适应性训练
环境改造
01
早期介入
康复医学强调在患者伤病早期就 介入康复治疗,以预防或减少残 疾的发生。
02
03
04
全面康复
康复医学追求患者的全面康复, 包括身体、心理、社会等多个方 面。
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地位
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预 防医学、临床医学并列为医学的三大领域。
康复医学在疾病的治疗和恢复过程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见疾病康复策略与实践
神经系统损伤后康复策略
早期康复介入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 床边康复、理疗等。
运动功能训练
通过刺激患者皮肤、肢体等感觉器官,促进 感觉功能恢复。
感觉功能训练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衣、 进食、洗漱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评定技术009心肺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技术009心肺功能评定
在平地上按自己的速度走超过4~5min后即有呼吸困难,患 者稍用力即有气短,甚至在休息时也有气短。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二、肺功能评定
(一)肺容量测试 (二)肺通气功能测试 (三)临床应用 (四)换气功能测试 (五)小气道功能检查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一)肺容量测试
肺容量指肺内气体的含量,即呼吸道和肺泡的总容量,对应外呼吸,是肺通 气和换气功能的基础。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 般体力活动时,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分 级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大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较一般 体力活动为轻时,即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患有心脏疾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在休息时也有心功能 不全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均可使症状加重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
(五)运动试验的终止指征
1. 相对指征 (1)试验中运动负荷增加,收缩压比原基础血压下降≥10mmHg, 不伴有其它心肌缺血的征象。 (2)ST段或QRS波改变,例如ST段过度压低(水平型或下垂型ST段 压低>2mm)或显著的电轴偏移。 (3)除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之外的心律失常,包括多源性室性期前 收缩、室性早搏三联律、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脏阻滞或心动过缓。 (4)劳累、气促、哮喘、下肢痉挛、跛行。 (5)束支传导阻滞或心室内传导阻滞与室速无法鉴别。 (6)胸痛增加。 (7)高血压反应(SBP>250mmHg和/或DBP>115mmHg)。
1. 每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VE) 2. 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 3.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 4.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MMF) 5.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VA)

康复科技术操作常规

康复科技术操作常规

**区人民医院康复科诊疗规范康复治疗标准:一、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带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两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

康复比较晚,治疗效果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三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一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一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三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六个月。

如果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审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1)一般检查①、三大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②、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③、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④、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⑤、梅毒血清、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2)选择性检查①、脑脊液检查②、经颅多普勒(TCD)检查③、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④、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⑤、诱发电位检查⑥、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⑦、心、肺功能检查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定:入院后五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定,出院前要进行末期评定。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评定项目如下1、躯体功能评定、Brunnstrom评定、肌肉肌张力评定、关节活动度(ROM)评定、感觉评定、平衡功能评定、协调评定、肢体形态评定、上肢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定、疼痛评定、肌肉肌力评定、辅助器具适配性评定,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

2、精神心理评定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可先用认知筛查、成套认知评价表、知觉障碍筛查表进行评定,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失认症专项评定)、人格评定、情绪评定,存在行为障碍者进行专门的行为障碍评定。

康复医学科诊疗活动质量评价指标

康复医学科诊疗活动质量评价指标

康复医学科诊疗活动质量评价指标(1)康复治疗有效率≥90%。

(2)年技术差错率≤1%。

(3)病历和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

(4)住院患者康复功能评定率≥98%。

(5)设备完好率≥90%。

(6)平均住院日≤30天。

(7)医嘱、处方合格率≥95%。

(8)正确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医生接获临床“危急值”后及时追踪与处置并记录(=100%)。

(9)医务人员知晓相关预案和处置流程(=100%)。

(10)临床诊疗活动中,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不断提高洗手正确率,洗手正确率≥95%。

(11)每一位住院患者均有适宜的诊疗计划,由高级职称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监管检查有成效,上级医师对诊疗方案核准率100%。

(12)出院患者有出院小结,主要内容记录完整,与住院病历记录内容保持一致,出院小结100%规范。

(13)甲级病历率≥90%,无丙级病历。

(14)传染病报告登记项目完整,传染病报告率100%,传染病报告及时率100%。

(15)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考核合格率100%,医务人员传染病处置流程知晓率100%。

(16)医师开具处方应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不合理处方≤1%;处方药品通用名使用率达100%。

(17)临床医务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100%;实际工作与制度要求符合率100%。

(18)按照相关规定,对准备输血的患者进行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能、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的相关检测,输血前检测率100%;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

(19)主要诊断的正确率达到100%。

(20)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

正确执行核对程序达到100%。

(21)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主动向高危患者告知跌倒、坠床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100%。

(22)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第二章 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 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病变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是 引起脑梗死主要原因。临床上通常分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两大类。
【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多数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 或中风的病史。动脉血栓性 脑梗死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起病较缓,症状在数小时或 1~2 天内 发展达高峰,脑栓塞可在数秒钟达高峰,且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与栓塞 动脉的供血区的功能对应,具明显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可在 24 小时至 3
3、认知障碍 主要表现在记忆、注意、定向、思维、解决问题等能 力方面。
4、言语障碍 包括失语症和构音障碍。失语症常见有运动性失语、 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传导性失语、皮质性失语等;构音障碍表现 为发音异常和构音不清楚,早期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
5.吞咽障碍 6.心理情绪障碍 主要为抑郁症或焦虑症。 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 表现在穿衣、梳洗、进食、洗澡及大小 便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减退。 8.脑神经麻痹 包括①面神经麻痹:眶以下的面肌瘫痪,常伴有偏 瘫及舌肌瘫痪。②假性延髓(球)麻痹:为双侧运动皮质及其发出的皮 质脑干束受损引起,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ABO 血型鉴定;尿液分析;大便常规;肝功 能常规;肾功能常规;血电解质常规;凝血常规;心电图;胸片;输血 前五项检查;血糖;腹部超声检查。
9
天内逐渐加重。脑栓塞还有原发病的表现。脑梗死多数无头痛、呕吐、 昏迷等全脑症状,少数起病即有昏迷、抽搐、类似脑出血,多为脑干梗 死。腔隙性梗死往往不引起症状,或部分渐进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仅 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腔隙病灶。其特点为症状较轻,体征单一,多无头 痛、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预后良好。

康复科诊疗规范

康复科诊疗规范

康复科诊疗规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康复科诊疗规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康复科诊疗规范的全部内容。

康复科诊疗规范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

风痰瘀阻证: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

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二、治疗方案(一)急性期急性期是指发病两周以内. 1.康复评定选择的量表包括意识状态的评定《Glasgow昏迷量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康复医学评定量表大全

康复医学评定量表大全

康复医学评定量表大全目录全身主要肌肉起止点、作用及支配的神经--------------------------- 11、头部肌肉----------------------------------------------------------------- 12、颈部肌肉----------------------------------------------------------------- 23、背部肌肉----------------------------------------------------------------- 34、胸部肌肉与膈肌----------------------------------------------------------- 45、腹部肌肉----------------------------------------------------------------- 46、肩部肌肉----------------------------------------------------------------- 57、臂部肌肉----------------------------------------------------------------- 58、前臂肌肉----------------------------------------------------------------- 69、手部肌肉----------------------------------------------------------------- 710、髋部肌肉---------------------------------------------------------------- 811、大腿肌肉---------------------------------------------------------------- 912、小腿肌肉--------------------------------------------------------------- 1013、足部肌肉--------------------------------------------------------------- 11 压疮 --------------------------------------------------------- 121、压疮分级---------------------------------------------------------------- 122、临床分度---------------------------------------------------------------- 123、压疮的分期与处理工作指引------------------------------------------------ 13 平衡量表 ----------------------------------------------------- 141、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 142、Berg平衡量表----------------------------------------------------------- 153、检查内容---------------------------------------------------------------- 15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 181、上肢-------------------------------------------------------------------- 182、下肢-------------------------------------------------------------------- 19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 211、FIM量表---------------------------------------------------------------- 212、FIM功能水平和评分标准:------------------------------------------------ 21 昏迷量表GCS -------------------------------------------------- 22 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 23 抑郁自评量表(DSD) -------------------------------------------- 24焦虑自评量表(SAS) -------------------------------------------- 25 日常生活活动ADL ---------------------------------------------- 261、日常生活活动ADL -------------------------------------------------------- 262、AD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 26 汉语失语症检查表ABC法---------------------------------------- 29 Holden步行功能分级------------------------------------------- 301、Hoffer步行能力分级----------------------------------------------------- 302、Holden步行功能分类----------------------------------------------------- 30 痉挛评定量表 ------------------------------------------------- 311、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312、Clonus分级法----------------------------------------------------------- 31 心功能评定 --------------------------------------------------- 32 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学会)------------------------------------- 32 肺功能评定 --------------------------------------------------- 331、呼吸困难分级------------------------------------------------------------ 332、呼吸功能分级评定-------------------------------------------------------- 333、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 33 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分级------------------------------------- 34 Frenchay构音评定总结表--------------------------------------- 35 肌肉力量评定 ------------------------------------------------- 361、MRC分级评定标准-------------------------------------------------------- 362、Lovett分级评定标准----------------------------------------------------- 36 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 37 Carroll手功能试验-------------------------------------------- 38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记录表-------------------------------- 391、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记录表(2-1)---------------------------------- 392、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记录表(2-2)---------------------------------- 40 JOA下腰痛评价表---------------------------------------------- 41 Rivermead行为记忆功能评定表---------------------------------- 42 Zung 焦虑自我评定量表----------------------------------------- 43 Zung 抑郁自我评价量表----------------------------------------- 44 伯恩斯忧郁症清单(BDC)--------------------------------------- 45额叶功能评定表(FAB)----------------------------------------- 46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 47 关节活动度检查(ROM-T)徒手肌力检查(MMT)-------------------- 48 记录表(2-1)-------------------------------------------------------------- 48 记录表(2-2)-------------------------------------------------------------- 49 肌痉挛(牵张反射)评价记录表---------------------------------- 50 肌围度检测记录表--------------------------------------- 51 脊髓损伤步行指数 --------------------------------------------- 52 简易吞咽功能评定 --------------------------------------------- 53 颈部功能障碍评估 --------------------------------------------- 54 Rivermead运动指数-------------------------------------------- 55 偏瘫上下肢功能检查综合评价表(上田敏法)---------------------- 56 腕关节功能评估 ----------------------------------------------- 57 腕管综合症功能评估-------------------------------------------- 58 下腰痛评定表(JOA)------------------------------------------- 592.视觉类比评分法(VAPS)--------------------------------------------------- 59 长谷川式智力检查表-------------------------------------------- 60 植物状态评分标准 --------------------------------------------- 61 足部功能指数 ------------------------------------------------- 62 Oswestry 腰痛问卷 -------------------------------------------- 63 Lyshom膝部评分系统------------------------------------------- 65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指数---------------------------- 66 评估踝部受伤的动作试验记录与评分标准-------------------------- 67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 68全身主要肌肉起止点、作用及支配的神经1、头部肌肉2、颈部肌肉3、背部肌肉4、胸部肌肉与膈肌5、腹部肌肉7、臂部肌肉9、手部肌肉压疮1、压疮分级①、褥疮依其病理过程分为4级.1级-皮肤完整出现指压不会变白的红印;2级-表皮或真皮受损,但尚未穿透真皮层;3级-表皮或真皮全部受损,穿入皮下组织,但尚未穿透筋膜及肌肉层;4级-全皮层损害;涉及肌肉,骨头。

康复评定重点资料

康复评定重点资料

康复评定重点资料
康复评定的重点资料如下:
- 功能评定:以整体人有意义的任务水平为基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可以反映伤、病、残者的功能状态。

ADL包括进食、洗澡、修饰(洗脸、梳头、刷牙、刮脸)、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上厕所、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环境控制、沟通、娱乐、家务等项目,是伤、病、残者最基本、最具有共性和反复进行的活动。

- 强调综合评估:康复医学不仅关注单个的器官系统,还关注全人。

康复医师的目标是使伤、病、残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躯体、精神、社交和经济上的独立性。

因此,必须分析多种信息,以达到上述目标。

这要求康复医师不仅要对疾病本身进行评定,还要评估疾病的影响方式以及患者受到的家庭、社会环境、职业职责、经济状况、业余爱好、愿望和梦想的影响。

- 跨学科评估:病史与体检是综合性康复评估的一部分,也是进一步评估的前提,但有局限性。

言语障碍可妨碍交流,患者及其家属对有关事实的主观解释,也可妨碍对功能进行客观评估。

交谈不能很好地评估患者的功能活动情况。

康复团队的概念不仅适用于患者评估,也适用于患者的处理。

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对于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康复评定的信息,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康复医学诊疗工作常规

康复医学诊疗工作常规
既往史
指患者过去的健康情况及患过何种疾病,主要包 括神经系统、骨关节与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呼 吸系统等。
重点记录与现在疾病的病情相关的病史如外伤、 手术等,以便了解患者之前的基础功能水平。
平素健康状况 体质情况 生长发育情况 传染病史 过敏史 手术史 外伤史
既往史
第一节:康复医学科的病历和治疗处方书写常规
诊断—临床诊断和功能诊断
临床诊断: 应根据临床各专科疾病的诊断依据作出
功能诊断: 一般包括残损、残疾和残障等水平的内容
第一节:康复医学科的病历和治疗处方书写常规
康复诊疗方案
临床病症—医疗处理 功能症状—康复患者主要的康复问题、功能障碍情况及残 存的能力,确立短期和长期的康复目标,制订相应的康复治 疗计划和治疗方法。 S(subjective data) :患者的主诉、症状、病史材料 O(objective data):客观体征、功能表现 A(assessment):对以上材料进行评估分析 P(plan):拟定康复计划,包括康复目标、措施,以及进 一步检查、会诊等内容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籍贯 职业 婚姻情况
一般情况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病史采集日期 病史陈述者 病史可靠性 家庭住址 工作单位
第一节:康复医学科的病历和治疗处方书写常规
主诉:患者就诊时最主要的症状、功能障碍及主要 伴随症状,以及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 症状+时间 突出患者最关注的症状或问题 康复病历突出功能障碍
个人史
个人生活史:生活方式、居住条件等 职业史 心理史 社会生活史 月经生育史
第一节:康复医学科的病历和治疗处方书写常规
家族史 了解家族遗传病史、家族成员的构成、健康情况、
经济情况及患者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

康复医学临床操作规程

康复医学临床操作规程

临床操作规程主编:副主编:顾问:目录第一章康复评定技术常规一、身体形态测量二、关节活动度测量三、徒手肌力检查四、运动发育评定五、姿势反射检查六、协调性评定七、偏瘫运动功能评定八、失认、失用症检查九、步态分析十、感觉检查十一、语言能力检测十二、社会生活能力评定十三、职业能力评定十四、肢体残疾评定标准第二章康复治疗技术常规第一节关节活动度训练第二节肌力增强训练第三节肌肉松弛训练第四节体力恢复训练第五节协调性恢复训练第六节姿势纠正训练第七节感觉再训练第八节语言训练第九节作业疗法第四章中医传统康复治疗常规第五章物理治疗技术操作规程一、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三、干扰电疗法四、音频、调制中频电疗法五、短波疗法六、超短波疗法七、微波疗法八、红外线疗法九、紫外线疗法十、磁疗法十一、石蜡疗法十二、水疗法十三、冷疗法十四、牵引疗法十五、间歇施压疗法第五章内外科操作规程第六章护理操作规程第七章其它科室操作规程第一章康复评定技术常规一、身体形态测量一、周径测量【目的】通过四肢、躯干周径测量,可评定肿胀程度、肌萎缩程度、肌肉收缩功能、呼吸状态及截肢后残端的成熟度。

【方法】(一)脱掉衣服,暴露被测部位。

(二)将卷尺平放在被测标志上,与长轴垂直围绕一周,松紧度合适。

(三)测量体位和标志如下。

1、四肢周径测量:(1)上臂:①体位:上肢自然下垂,先测伸肘位,后测屈肘位。

②标志:肱二头肌最大膨隆处。

(2)前臂:①体位: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②标志:最大周径在近侧最大膨隆处,最小周径在远端最细处。

(3)大腿:①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

②标志:髌骨上缘向上5cm划一标点。

(4)小腿:①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

②标志:最大周径,测腓肠肌最大膨隆处,最小周径,内外踝上最细处。

(5)手指:采用不同直径的指轮,如NO112.5mm,NO4233mm。

相邻指轮直径差0.5mm。

将合适的指轮套在肿胀指节上,记录编号。

康复医学临床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康复医学临床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康复医学临床操作规程主编:孙强三王道清副主编:王晓红邱健青邱建忠编委名单(姓氏笔画顺序排列):丁向东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丹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晓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道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孙昭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孙强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毕少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毕鸿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邱建忠青岛市立医院苏静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珑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张伯林山东省荣军医院徐青山东大学岳寿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高楚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袁俊英山东大学郭志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前言众所周知,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许多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但或多或少可能会遗留一些后遗症,例如:脑外伤、脑血管病后肢体瘫痪、痉挛、语言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不能等;另外由于治疗疾病的需要,手术后医生常会采取固定、限制肢体活动等措施,例如:骨折、骨关节疾病手术后应用石膏外固定、牵引等办法,这些措施的应用一般会持续2~3个月的时间,而长时间的肢体制动又难免会产生制动部位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关节挛缩等严重的并发症,许多患者一定会为这些后遗症和并发症而苦恼。

的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再单纯要求疾病的恢复、生命的挽救,而更多的要求身体功能的恢复,以便能够继续承担社会和家庭角色,人民群众的这种迫切要求推动了一门新的医学学科的产生,这便是康复医学。

为顺应时代的这一发展要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要求,各级医院均成立了康复科或理疗科,但广大康复工作者迫切地感到,工作中缺乏一本简明而又规范的操作手册,以配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技术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疗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需要。

此外目前医学院校均开设了康复医学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医学生渴望需要一本言简意赅而又不失规范的参考书,鉴于此,我们编写了此书。

本书适合各级各类医院从事康复科、理疗科、神经科、骨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使用,也适于医学院校学生使用。

康复医学科诊疗工作常规课件

康复医学科诊疗工作常规课件

系统回顾 在标准的系统回顾病史中,康复医学科医师应着重神经系
统、心肺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回顾。 个人史 包括精神状况、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嗜好、文化程度、
专业、工作经历、收入、居住条件等。 详细的个人史有助于了解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制定患
者康复治疗的计划和康复目标,并有助于对患者是否重返 家庭或重返工作岗位等进行咨询和指导。 家族史 了解家族遗传病史、家族成员的构成、健康情况、经济情 况及患者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 心理社会史 目的是收集有关病人环境的信息来确定社会对疾病的影响。 由于病残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因此掌握患者的 心理状态可以为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奠定基础。 另外,还应了解职患者家庭的住房结构、卫生设施、周围 环境、交通状况、邻里关系及附近医疗和福利设施等情况。
稳定肌的刺激后,肩胛骨回缩明显改善,目前左肩部疼痛已较前有所 减轻(VAS 5分),肩关节半脱位达到1度。患者站位平衡已达2级, 但患肢负重能力仍较差。翻身、起坐可独立完成,从床到轮椅、坐到 站立尚需一定辅助。经过下肢抗痉挛治疗,患者足下垂、内翻仍较明 显,随时有踝关节扭伤的危险,建议请假肢矫形师制作AFO。 PT师签名:杜××
二、治疗室工作常规(1) 1.治疗室内保持安静、整洁,各项物品应有固定位置,冬季室温应
保持在19~20℃。 2.开始治疗前应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整理治疗床、机器、用具、
药品准备等。
3.仔细阅读医嘱,了解病情,如有疑问及时找医师商量。 4.治疗前检查机器电源是否正常,电流表和各输出旋钮是否处于零
距发生器3m以外。 7.高频电治疗时工作人员不得停留在辐射区内。工作人员定期(0.5~1年)轮换,定
期作体格检查。
8.加强安全教育,定期检修水、电、气等设备,专人负责科内安全工作。 四、康复医学科仪器维护 1.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 2.仪器应放在干燥、通风和绝缘良好的地方,夏天有散热设备。 3.每天检查仪器导线、电极、指示灯和旋钮是否正常。 4.高频电疗机注意预热、散热,仪器未冷却勿搬动。 5.仪器外表保持清洁,不用时用布盖好。 6.每3个月或半年鉴定一次仪器效能。 7.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无检修经验的工作人员不得单独检修仪器。 8.仪器有专人保管,设维修卡,记录仪器技术指标、操作常规和修理情况。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或规范.1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或规范.1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趾背伸肌力减弱。

5.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6.注意与一些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如椎管狭窄及脊柱肿瘤等相鉴别。

【入院指征】1.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明显影响活动及睡眠;2.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3.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检查项目】1.专科检查: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康复评定:JOA评分3.常规检查:全血细胞计数+三分类;ABO血型鉴定;尿液分析;大便常规;肝功能常规;肾功能常规;血电解质常规;凝血常规;心电图;胸片;输血前五项检查;血糖;腹部超声检查。

【治疗原则】约80%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或治愈,研究证实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相当。

1、卧床休息和限制活动 急性期首选治疗方法。

严格卧床不宜超过1周以防制动并发症的发生。

2、药物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神经营养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药物,肌肉松弛药,必要时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腰椎牵引4、推拿和按摩5、支具和矫形器 围腰有协助背肌、限制不必要的前屈、增加腰椎稳定性的作用。

康复评定技术实训小结报告

康复评定技术实训小结报告

一、前言康复评定技术是康复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它通过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客观、全面、定量的评估,为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提高我们的康复评定技术水平,学校组织了康复评定技术实训课程。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小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 常规检查:包括病史、症状和体征的采集,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及生育史、家族史等,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

2. 特征性检查:通过压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前屈旋颈试验、低头试验等方法,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检查。

3. 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测定:通过测量关节活动度、肌力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

4. ADL评定:通过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了解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5. 康复评定技术:包括关节松动、软组织牵拉、肌力训练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

6. 平衡与协调训练:通过平衡训练和协调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

7. 步态训练与纠正:通过步态分析,对患者的步态进行纠正,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阅读教材等方式,掌握康复评定技术的基本理论。

2. 实操训练: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如关节松动、软组织牵拉、肌力训练等。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患者的功能障碍,制定康复评定方案。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康复评定技术。

四、实训收获1. 提高了康复评定技术的理论水平:通过学习康复评定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了康复评定的方法、原则和技巧。

2.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操训练,熟练掌握了关节松动、软组织牵拉、肌力训练等康复评定技术。

3.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实训过程中,与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4. 了解了康复评定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认识到康复评定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在实训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学对康复评定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操作不够熟练。

康复医学物理治疗临床操作规程共53页

康复医学物理治疗临床操作规程共53页

康复医学物理治疗临床操作规程第一章诊查常规第一节接诊一、患者可直接挂号来康复理疗科就诊或经其它科室门诊转来。

二、初诊时书写康复病历,下康复医嘱,开收费单,住院患者需注明科别、住院号和病床号,急诊需特别标明,在诊查中如有新的发现,应与有关科室联系进一步处理。

三、诊断需明确,排除禁忌症后方可开康复治疗单。

四、复诊时将康复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化验及特殊检查等变化记录于病程记录栏内,开下次治疗医嘱,若有复杂的病情变化,应及时与有关科室联系会诊。

五、急症会诊应随叫随到,立即进行治疗,一般病情的会诊不超过48 小时。

六、治疗结束,记录治疗方法和次数、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

第二节康复病历书写一、康复病历是诊治的依据,也是总结经验和进行科研的资料,书写时应注意字迹清楚,文字简练。

二、初诊病历书写。

(一)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或住址、门诊号或住院号。

(二)主诉:主要症状及时间。

(三)现病史:发病原因、过程、时间、治疗经过,目前存在的问题等。

(四)过去史和个人史:既往疾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性格、嗜好等。

(五)检查:1、先作一般检查,再作局部检查。

2、重点记录与康复治疗有关的阳性体征和有鉴别意义的阳性体征。

3、记录有关的实验室检查,注明检查日期。

4、诊断时,先写需要理疗的病名,再写其他重要疾病名称。

(六)康复医嘱:1、疗法名称,用全称或统一代号。

2、治疗部位,体表部位或器官名称。

3、治疗方法,电极面积、形状、对置或并置法、固定法或移动法等。

4、剂量,所用剂量大小,如紫外线用生物剂量表示,高频电用无热量、微热量、温热量表示。

5、治疗时间、频度、次数。

6、医师签名。

7、就诊日期。

三、复诊病历。

(一)复诊日期,写明年、月、日。

(二)治疗方法和次数。

(三)主要症状变化情况,治疗反应。

(四)检查时与初诊对比,如肿块大小、肢体周径、肌力分级、关节活动度等有无变化,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变化也需写清。

(完整版)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

(完整版)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

临沂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2018年修订)一、脑梗死康复诊断(一)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临床检查规范(1)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降钙素原、心梗三项、白介素、血乳酸、凝血常规、血栓弹力图、微量元素。

3、心电图检查、头颅CT、头颈部MRA+SWI、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2)选择性检查1、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

常规使用药物为坎地沙坦、乐卡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普罗布考、瑞舒伐他汀钙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美托洛尔片。

2、延续性临床治疗:抗凝、抗聚、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常规使用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那曲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脑心通、奥拉西坦胶囊、胞磷胆碱钠胶囊、艾地苯醌、脑得生、鼠神经生长因子。

3、中医中药治疗针灸及口服中药,针灸取穴三阴交、手三里、手吴丽、曲池、阴陵泉、阳陵泉、血海、足三里、丰隆、肩井、下廉等穴位,中药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

4、高压氧治疗。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防治。

常用药物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氨溴索、溴己新、肺力咳、羧甲司坦口服液等。

2、痉挛:去除诱因;各类抗痉挛口服药,常用药物巴氯芬。

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及行为心理治疗等。

氟西汀、黛力新、氟哌啶醇、氯普噻吨等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必要时手术治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医学临床评定技术常规一、身体形态测量一、周径测量【目的】通过四肢、躯干周径测量,可评定肿胀程度、肌萎缩程度、肌肉收缩功能、呼吸状态及截肢后残端的成熟度。

【方法】(一)脱掉衣服,暴露被测部位。

(二)将卷尺平放在被测标志上,与长轴垂直围绕一周,松紧度合适。

(三)测量体位和标志如下。

1、四肢周径测量:(1)上臂:①体位:上肢自然下垂,先测伸肘位,后测屈肘位。

②标志:肱二头肌最大膨隆处。

(2)前臂:①体位: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②标志:最大周径在近侧最大膨隆处,最小周径在远端最细处。

(3)大腿:①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

②标志:髌骨上缘向上5cm划一标点。

(4)小腿:①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

②标志:最大周径,测腓肠肌最大膨隆处,最小周径,内外踝上最细处。

(5)手指:采用不同直径的指轮,如NO112.5mm,NO4233mm。

相邻指轮直径差0.5mm。

将合适的指轮套在肿胀指节上,记录编号。

2、躯干周径测量:(1)胸围:①体位:坐或立位,上肢垂于体侧,平静呼吸及深呼吸各测一次。

②标志:乳头或肩胛骨下缘的下平线。

(2)腹围:①体位:坐或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

②标志:第12肋端及髂前上棘的中点最细处。

测量前排空大小便。

(3)臀围:①体位: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

②标志: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部最粗部位。

3、截肢残端周径测量:(1)上臂:从腋窝每隔2.5cm测量一次,直至断端。

(2)前臂:从尺骨鹰嘴向下每隔2.5cm测量一次,直至断端。

(3)大腿:从坐骨结节向下每隔5cm测量一次,直至断端。

(4)小腿:从膝关节外侧间隙向下每隔5cm测量一次,直至断端。

二、肢长测量【目的】判断骨盆倾斜、腰椎侧弯原因,肘、髋、膝关节挛缩,假性延长和假性挛缩。

【方法】(一)上肢测量。

患者坐位或立位,二臂垂于体侧,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

(二)下肢测量。

仰卧位,骨盆呈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

(三)暴露被测部位,用卷尺按标志测二点间长度。

(四)测量标志。

1、上肢长:肩峰外侧端到桡骨茎或第7颈椎棘突到桡骨茎突。

2、臂长:肩峰外侧端到肱骨外上髁。

3、前臂长:肱骨外上髁到桡骨茎突。

4、手长:从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连线中点到中指端。

5、下肢长:从髂前上棘到内踝,或股骨大转子到外踝。

6、大腿长:从股骨大转子到膝关节外侧间隙。

7、小腿长:从膝关节外侧间隙到外踝。

8、足长:从足跟末端到第2趾端。

(五)截肢残端长度测量。

1、上臂:从腋窝前缘到残端末端。

2、前臂:从尺骨鹰嘴沿尺骨到残端末端。

3、大腿:从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到残端末端。

4、小腿:从膝关节外侧间隙到残端末端。

二、关节活动度测量【目的】测量关节活动度(ROM)以判断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出现障碍的原因,评价治疗训练效果,改进训练方法。

【方法】根据被测关节大小选择合适的量角尺。

向患者说明测量目的和注意事项,使其精神放松,体位舒适,防止代偿性运动。

一、脱去衣服,暴露受检关节,让患者慢慢活动关节二次。

二、确定顶角(轴心)和该角二条边(关节上下肢体轴线)。

三、将量角尺轴心放在顶角,二个测量臂与肢体轴一致。

四、关节活动范围记录法如下:以中立位为0º。

记录0°到各运动方向的活动角度,用正值表示。

肘、膝、指等关切伸展受限时,应记距0°欠缺角度,用负值表示。

伸展超过0º时用正值,称过伸。

例如肘关节屈曲130°过伸5°,记130°~+5°;如活动受限,伸直离中立位15°,则记录130°~-15°。

五、先测主动运动,后测被动运动。

六、同时测量患病关节的上下关节,并与对侧比较。

七、测定时发现关节变形、浮肿、痉挛、挛缩、疼痛时应详细记录。

【注意事项】一、量时应手法柔和,量角尺的放置不能妨碍关节活动。

二、有关节肌的关节,要注意肌肉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三、测被动运动角度时应请助手帮助。

四、读量角尺角度时视线应与刻度在同一水平。

五、用量角尺测二次,取平均值。

三、徒手肌力检查【目的】一、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肌力低下程度、范围,对神经损伤进行定位诊断。

二、发现导致肌力低下的原因。

三、为制定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四、检验治疗、训练的效果。

【方法】一、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合作。

二、脱去衣服,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三、查者必须熟练掌握:1、受检肌肉的解剖位置、神经分布及其功能。

2、检查需固定的部位、加阻力部位。

3、受检者的体位与重力、去重力的关系。

4、该肌肉收缩时应触摸的部位。

四、肌力判断标准及方法。

1、检查者固定关节近端,令患者在抗重力肢位进行主动运动,能完成关节全运动范围为3级。

2、对3级以上的肌力进行抗阻力检查。

在运动终点,阻力加在关节远端肌肉的附着点,方向与肌肉收缩方向相反,能克服最大阻力为5级,克服中等阻力为4级。

3、对3级以下肌力进行去重力检查。

去重力的方法是使肢体在床面、桌面或滑板上运动在运动,在去重力状态下能完成全范围关节运动的为2级。

4、去重力状态和患者努力运动情况下关节无运动时,需触摸肌腹有无肌肉收缩,有收缩为1级,无收缩为0级。

5、需进一步细分时,则在每级后以加“+”“一”号以补充级数。

五、四肢肌肉肌力测定1、臂丛神经支配的肌肉肌力测定:(1)前踞肌:①神经:胸长神经,为C5~7根部分支。

②功能:使肩胛骨外展外旋贴近胸壁。

③测定:仰卧位,肩前屈90°,上肢前伸与床面垂直,固定胸部,使肩关节离开床面抬起,阻力加在上臂近肘部,在肩胛下肋面可触及肌肉收缩。

(2)菱形肌:①神经:肩胛背神经,为C5根部分支。

②功能:肩胛骨内收内旋。

③测定:俯卧位,二臂垂于体侧,二肩放松,固定躯干,抬肩并内收肩胛骨,阻力加肩胛骨内侧缘,在肩胛骨与脊柱间可触到肌肉收缩。

(3)冈上下肌:支配神经为肩胛上神经,C4~6臂丛上干分支。

①冈上肌:功能:使肩关节外展15°。

测定:坐位,二臂自然下垂于体侧,固定肩胛骨,肩肱关节外展15°,阻力加于上臂近肘部,在冈上窝可触及肌肉收缩。

②冈下肌:功能:肩关节外旋0°~90°。

测定:俯卧位,肩外展90°,上臂放在检查台上,肘屈90°,前臂垂于台下,固定肩胛骨,前臂向前抬起达水平位,阻力加于前臂近腕部,在肩胛冈以下可触及肌肉收缩。

(4)肩胛下肌、大圆肌:①神经:肩胛下神经,C5~7,臂丛后束分支。

②功能:肩关节内旋0°~90°,牵引肱骨向后靠近躯干。

③测定:俯卧位,肩外展90°,上臂放在检查台上,肘屈90°,前臂垂于台下,固定肩胛骨,前臂向后抬起,阻力加于臂近腕处,在腋窝深处可扪及肩胛下肌收缩,肩胛骨下角触知大圆肌收缩。

(5)胸大肌:①神经:胸前神经,C5~8、T1,臂丛内外侧束分支。

②功能:上臂内收内旋,水平位内收130°。

③测定:仰卧位,肩外展90°,躯干固定,上臂水平位内收,阻力加于上臂内侧肘部,在锁骨内下部触及肌肉收缩。

(6)背阔肌:①神经:胸背神经,C6~8,臂丛后束分支。

②功能:肩肱关节后伸0°~50°。

③测定:俯卧位,二臂置体侧手心向上,固定肩胛骨,上臂贴近躯干后伸,阻力加于上臂近肘部,在肩胛骨下角可触肌肉收缩。

(7)三角肌:①神经:腋神经,C5、6,臂丛后束分支。

②功能:肩关节外展0°~90°,水平外展及内收。

③测定:坐位,二臂垂于体侧,固定肩胛骨,上臂外展,阻力加于上臂近肘部,在肩峰下触知肌肉收缩。

(8)肱二头肌:①神经:肌皮神经,C5、6,臂丛外侧束分支。

②功能:肘关节屈曲0°~150°,前臂旋后。

③测定:坐位,上臂垂于体侧,前臂旋后,固定上臂,肘关节屈曲到150°,阻力加于前臂腕部,在上臂内侧可触知肌肉收缩。

(9)肱三头肌:①神经:桡神经,C6~8。

②功能:肘关节伸直。

③测定:仰卧位,肩前屈90°,肘屈曲150°,固定上臂,肘关节伸直,阻力加于前臂背侧近腕处,在上臂后方触知肌肉收缩。

(10)肱桡肌:①神经:桡神经,C5、6。

②功能:前臂中间位,肘关节屈曲。

③测定:同肱二头肌,但前臂尺桡关节在中立位。

(11)桡侧腕伸肌:①神经:桡神经肘下分支,C6、7。

②功能:腕关节屈背和桡侧外展。

③测定:坐位,前臂旋前,手指放松,固定前臂,腕关节背屈并桡侧外展,阻力加于第2、3掌骨背侧,在前臂桡侧可触知肌收缩。

(12)旋后肌:②功能:前臂旋后0°~90°。

③测定:坐位,上臂垂于体侧,肘屈曲90°,前臂旋前位,固定肘关节,前臂旋后,阻力加于桡骨茎突背面,在桡骨小头下触知肌肉收缩。

(13)指总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①神经:前臂挠神经深支,C6~8。

②功能:伸2~5指、掌指关节,或单独伸食指、小指。

③测定:坐位、前臂旋前,腕关节中立位,手指屈曲,固定掌骨,伸掌指关节,阻力加于近节指骨,在手背可触知伸肌腱活动。

(14)尺侧腕伸肌:①神经:前臂桡神经深支,C7、8。

②功能:腕关节背屈及尺侧屈。

③测定:同桡侧腕伸肌,阻力加于第5掌骨背侧,在前臂尺侧触知肌肉收缩。

(15)拇长展肌:②功能:拇指外展0°~45°。

③测定:坐位,前臂旋后,腕中立位,固定第2~5掌骨及腕关节,拇指面与掌面相同方向移动,阻力加在拇指掌指关节桡侧缘,在第1掌骨底桡侧可触知肌腱活动。

(16)拇长伸肌、拇短伸肌:①神经:前臂桡神经深支,C6~8。

②功能:拇指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伸。

③测定:坐位,前臂及腕关节中立位,拇指屈曲,固定第1掌骨,拇指掌指和指间关节伸展,阻力加于拇指基节或末指背侧,在拇指背面可触知肌腱活动。

(17)旋前圆肌:①神经:正中神经肘分支,C6、7。

②功能:前臂旋前、屈肘。

③测定:坐位,上臂垂于体侧,肘屈曲90°,前臂旋后,手指肌放松,固定上臂,前臂旋前0°~90°阻力加于桡骨末端掌侧,在前臂掌侧上1/3肱骨上髁至桡骨外缘线可触知旋前圆肌收缩。

(18)旋前方肌:①神经:正中神经的前骨间神经,C8、T1。

②功能:前臂旋前。

③测定:同旋前圆肌。

(19)桡侧腕屈肌:①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分支,C6、7。

②功能:腕关节屈曲及外展。

③测定:坐位,前臂旋后,手指放松,固定前臂,腕屈曲,阻力加在第2掌骨底,在腕横纹桡侧可触知肌腱活动。

(20)指浅屈肌:①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分支,C7、8、T1。

②功能:第2~5指近节指间关节屈曲。

②测定:前臂旋后,腕中立位,手指放松伸展,固定基节指骨,阻力加于中节指骨掌面,在手指掌侧触知肌腱活动。

(21)第2、3指深屈肌①神经:正中神经之掌侧骨间神经,C8、T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