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医案一则与诊治经验
医案分享:类风湿性关节炎
医案分享:类风湿性关节炎
医案分享:类风湿性关节炎--芪己乌桂汤
处方:黄芪、防己、桂枝、防风、当归、白术、羌活、独活、秦艽、地枫皮、威灵仙、雷公藤
水煎服,每日一剂
中医辨证:风寒湿邪,闭塞经络
治法:益气驱风,温经祛湿
临床效果:杨某某,女,47岁,工人。
双手指、腕、踝关节疼痛,怕冷,肿胀已年余。
特别以2、3、4指关节肿胀明显如梳形,晨间僵硬,活动不利,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曾服激素及雷公藤酒未能控制。
于是来就诊,脉缓弱,舌质淡,苔白厚,中医辨证属风寒湿痹,用“芪己乌桂汤”治疗服药四剂,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加减用药十九剂,症状基本控制,活动自如,追访一年未见复发。
药方因人而异,用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中医来了##养生之道##健康##健康解密##养生#。
【徐书医案】阴阳辨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徐书医案】阴阳辨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本医案由姚馨婷老师整理)
01 医案信息
黄某女 41岁
去年9月份被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口服甲氨蝶呤,但血沉升高反复不降,故来国医堂就诊。
初诊(2019.3.28)
刻下:提重物时出现上肢水肿,疲劳时加重,大便不成形,饮食正常,睡眠尚可,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血液检查:血沉33mm/h,C反应蛋白12.21mg/L。
处方:麻黄3克,炮附子7克,细辛3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青风藤10克,仙灵脾3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干姜3克,茯苓30克,生白术20克,炙甘草6克,泽兰10克,泽泻10克,全蝎3克,徐长卿10克,酸枣仁20克,元胡10克,葛根30克,威灵仙20克,水煎服20剂。
二诊(2019.4.25)
患者服上药20剂后,于4月21日复查血液,现血沉17mm/h,C反应蛋白0.8mg/L,结果均已正常。
现症见大便干,舌胖大有齿痕,脉右寸大,故于上方中加葛根30克,继续水煎服20剂。
02 徐书医话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师父在临床上从阴阳来辨治,以寒热入手,寒证用乌附麻桂姜辛汤加减,热证用加减木防己汤。
朱良春老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仅仅是风、寒、湿,而是风、寒、湿已经入髓入络,形成免疫复合物,单纯的祛风散寒之剂已无效,故提出补肾壮督治其本,重用虫类药破瘀散结。
此患者师父认为是邪气内陷,阳虚为本,故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托邪外出,合用甘姜苓术汤祛寒湿。
师父辨证精准,用药精当,仅20剂药,血沉指标就降至正常。
类风湿医案
类风湿关节炎医案朱良春案1:(类风湿关节炎)张某,男,48岁,工人。
1985年3月12日初诊。
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4年余,经常发作,发则周身关节游走肿痛。
遇寒更甚,气交之变增剧。
此次发作,症情同前,但局部有灼热感,初得凉稍舒,稍久则仍以温为适,口干而苦。
抗“O”为833u,血沉32mm/h。
苔薄黄,舌质红,脉细弦带数。
迭进温经散寒、蠲痹通络之品无效。
此寒湿痹阻经隧,郁久化热伤阴之证。
治宜泄化郁热,养血顾阴,佐以温经通络。
生地黄45g,肥知母12g,全当归10g,鸡血藤30g,广地龙10g,青风藤30g,制川乌8g,忍冬藤30g,土茯苓30g,虎杖20g,甘草6g,7剂。
3月20日二诊:药后自觉较适,关节热痛及口干苦减轻,苔薄舌红,脉细弦。
原方续服7剂。
3月27日三诊:关节热痛趋缓,口干已释,苔薄,脉细弦。
改服丸药巩固之。
益肾蠲痹丸3袋,每次6g,每日2次,食后服。
4月10日四诊:症情平稳,复查血沉18毫米/小时,抗“O”<500u。
继服丸剂以善其后。
[注]:益肾蠲痹丸处方:熟地黄、当归、仙灵脾、鹿衔草、炙全蝎、炙蜈蚣、炙乌梢蛇(蕲蛇效更好,但价格较昂)、炙蜂房、炙地鳖虫、炙僵蚕、炙蜣螂虫、甘草等,共研极细末。
另用生地黄、鸡血藤、老鹤草、寻骨风、虎杖,煎取浓汁,泛丸如绿豆大。
每服8g,日2~3次,食后服。
妇女经期或妊娠忌服。
案2:(类风湿关节炎)杨某,女,33岁,工人。
1986年4月5日初诊:去年10月开始周身关节疼痛,怕冷恶热,血沉147mm/h,经常发热(37.5℃~38.2℃),一度怀疑为红斑狼疮,但未找到LE细胞,嗣查类风湿因子(+),乃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迭用抗风湿类药物无效,长期服用地塞米松(3片/日)以缓其苦。
目前关节肿痛、强硬,晨僵明显,活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面部潮红虚浮,足肿,腰痛,尿检蛋白(++~+++),苔薄黄,舌质紫,脉细弦。
郁热内蕴,经脉痹阻,肾气亏虚,精微失固。
治宜清化郁热,疏通经脉,益肾固下。
医案分享48补阳还五汤合乌头桂枝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案
医案分享48补阳还五汤合乌头桂枝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案廖女士,62岁,因“全身关节疼痛20多年。
”于2015年7月13日来诊。
1现在症全身关节疼痛,变形,张口、下蹲困难,关节怕风。
外院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予西药雷公藤、正清风痛宁等治疗。
舌暗苔薄脉沉细无力。
2诊断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痹证(病)3辨证施治四诊合参,此为太阳、少阴合病之历节痹痛,予补阳还五汤合乌头桂枝汤加减。
方药如下:黄芪60g,当归15g,川芎5g,地龙10g,赤芍10g,红花10g,桃仁10g,马钱子粉1g(分冲),熟附子20g,制川乌15g,防风15g,干姜15g,炙甘草30g,桂枝15g,生地黄60g,28付。
4复诊二诊(2016.12.21)服药诸症好转,近日再发疼痛甚。
守前方,14付。
三诊(2017.1.6)服药后疼痛减轻,下蹲疼痛减轻。
服药期间大便偏稀。
前方合桂芍知母汤义。
方药如下:黄芪60g,当归15g,川芎10g,地龙10g,赤芍10g,红花10g,桃仁10g,马钱子粉1g(分冲),熟附子20g,制川乌20g,防风15g,干姜20g,炙甘草30g,桂枝20g,生地黄60g,知母30g,白术20g。
14付。
四诊(2017.7.26)疼痛再作。
关节活动不利再作。
上方去生地,黄芪加至90g。
14付。
五诊(2017.8.9)疼痛减轻一半。
稍腹痛腹胀。
仍以初诊时补阳还五汤合乌头桂枝汤加减。
方药如下:黄芪60g,当归15g,川芎5g,地龙10g,赤芍10g,红花10g,桃仁10g,马钱子粉1g(分冲),熟附子20g,制川乌20g,防风15g,干姜20g,炙甘草30g,桂枝20g,生地黄75g,姜制砂仁米12g。
28付。
六诊(2018.1.8)患者已如常人,手指关节无胀痛,仅右手食指关节稍许变形,无所苦,张口、下蹲正常,做家务无碍。
无任何不适。
仍续上方。
嘱隔日一剂服用。
5病案分析此患者病情重,周身关节疼痛,3年来共来诊6次,最终痊愈。
名医王为兰治类风湿医案
名医王为兰治类风湿医案近年来,慢性病不断增加,其中类风湿是一种较为常见且疼痛度极高的疾病。
在医学界中备受尊重的名医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此类疾病的治疗。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名医王为一位类风湿患者——兰治病痛的经历。
兰是一名中年女性,突然间发现自己身体不适,左手和膝盖部位非常疼痛,晨起时甚至连床都下不了。
在前往医院后,得知兰患有类风湿,兰深感绝望。
起初,兰使用西药控制病情,但病情并未得到有效缓解,反而有些药物副作用会使她的身体感到反弹。
鉴于此,一位朋友向她介绍了名医王,并大力赞扬王医生的治疗技能,于是,兰也选择了前往王医生的诊所。
王医生是一位极为和蔼的医生,他在精心的检查过后,为兰制定了一份个性化服药方案,并且会定期对病情进行检查。
在名医的治疗下,兰的病情在不断改善。
虽然类风湿不是一种能够完全治愈的疾病,但可以通过控制病情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兰也感到自己的病情虽未完全治愈,但是大大的减轻了痛苦。
通过与王医生交流,兰意识到治疗类风湿的关键是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积极的心态也是极为重要的。
虽然类风湿无法完全治愈,但是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积极的心态,病人能够继续享受生活和工作。
名医王在治疗过程中的另一个特点是关注全面的治疗,包括关节保护、康复治疗和营养方面的指导。
这样的治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逐渐认识到类风湿这一慢性病症状的严重性。
尽管抗炎药物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疼痛,但成效有限。
名医王的治疗方法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还能够减少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名医王为兰治类风湿疾病的经历告诉人们,慢性病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及早的治疗和心态的调节。
只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和医生的指导,往往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医案——类风湿性关节炎(三)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痹证病案:田某,女,40岁,2015年1月7日。
主诉:产后关节痛15年。
病史:该患于2000年生产一女后,受凉而致周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腰部及下肢关节尤甚。
风湿系列化验示:抗O升高。
初诊:该患15年来每遇严寒天气或湿冷环境即致周身疼痛,腰痛,双下肢屈伸不利,四末凉麻,时有汗出,面色少华,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痹证辨证审机:产后血虚,筋脉失养,日久则肝肾不足。
治法:益气养血,温经散寒。
方药:黄芪60克防风15克地龙20克白芍20克红花10克当归25克杜仲2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薏米30克白术20克乌药15克柴胡10克茯苓10克益母草10克牛膝10克。
四剂水煎两次,分三次温服之。
二诊:2015年1月12日。
服药五剂,药后关节痛减,肢麻亦轻,仍感腰酸痛,处方如下:黄芪60克当归25克白芍25克地龙20克红花15克防风15克杜仲25克首乌25克薏米30克白术3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桂枝15克附子12克甘草20克炮姜30克。
四剂水煎两次,分三次温服之。
三诊:2015年1月28日。
患者自觉服上方效果良好,自行继服十六剂。
身痛、关节疼痛大解,数年沉疴如失。
按语此案患者病史已久,发病当初属于产后身痛范畴,今年诸症又作,则已属痹证范围。
此病新发之时,病机为产后血虚,筋脉失养,而今病时已久,肝血肾精俱不足,治当以补益肝肾合祛风通络之法。
此案用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黄芪、当归、白术、白芍、薏米等益气养血、荣养筋脉,防风疏风散寒、行气止痛;杜仲、羌活、独活、乌药等温肾气、壮腰膝、养督脉;重用红花、地龙以活血通经络以共奏益气血、补肝肾,益气温通经络,和血通痹止痛。
本医案摘自《黑龙江省名中医医案精选》,P67-68,张建明医案。
张建明,1957年生,曾任七台河市中医院院长、七台河市人民医院院长,2002年被七台河市人民政府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3年11月,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突出贡献奖,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剂独活寄生汤,风湿拜拜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剂独活寄生汤,风湿拜拜类风湿性关节炎,一剂独活寄生汤,风湿拜拜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
通常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红肿、疼痛为特征。
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寒冷、潮湿等因素可诱发本病。
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最常受累。
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是越来越多,其病因主要是痰、毒、瘀、湿四种类型。
今天就想给大家讲讲类风湿,先说一个医案:之前有一位患者,姓李,男,46岁,到这就诊,自述手指脚趾部位关节处明显肿大、刺痛,被西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用过一段时间的西药没有明显的改观,所以想来试试中医。
患者舌头瘦小、舌质黯淡、舌苔厚白,脉弦。
平时呢时常腰膝酸软,睡眠不好,导致情绪也不好。
辨证为肝肾不足,肝郁气滞夹湿。
我们都知道通则不痛,痛就是因为气血不通, 于是开出下方: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当归、白芍、川芎、细辛、生地、杜仲、牛膝、党参、茯苓、甘草、肉桂、柴胡、枳壳。
嘱咐其煎服,并且饮食要注意清淡,药煎完以后呢,药渣还要二次利用,用来泡脚,水温不可过热过凉,温水即可。
二诊,患者自述四肢关节刺痛有效缓解,睡不着的情况也有所改善,但是有大便溏的情况,所以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入白术、木香,嘱咐照前1次还用8剂,服用期间饮食一定要清淡。
后续患者反馈四肢刺痛感消失,睡眠正常,大便也恢复正常。
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其实,上面这个案例,我的方子为中医常用方剂独活寄生汤合四逆散加减,主要功效培补肝肾兼祛风除湿独活寄生汤(现有中成药独活寄生丸)【处方】独活9克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芎藭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克【制法】上十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
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
风湿类风湿治疗案例
风湿类风湿治疗案例患者李女士,45岁,因关节肿痛、活动受限于2019年5月前往我院就诊。
患者自述于半年前出现双手指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伴有晨僵现象,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伴有红肿。
患者平素体弱,易感风寒,平素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加班,工作压力大。
体格检查,双手指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压痛阳性,皮温升高。
实验室检查,血沉60mm/h,CRP 30mg/L,类风湿因子阳性。
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治疗,根据患者体质虚弱、易感风寒,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熬夜加班等诱因,辨证施治,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
方药选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中药组方,如桂枝汤加减、祛风活血胶囊等。
西医治疗,采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对症治疗,控制疾病活动,减轻关节炎症状。
治疗过程,患者按医嘱规范用药,同时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加班。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关节肿痛逐渐缓解,活动功能得到改善,晨僵现象减轻,皮温逐渐恢复正常。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明显改善,血沉、CRP等指标逐渐降低,类风湿因子转阴,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随访观察,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加强康复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随访半年后,患者关节炎症状基本消失,活动功能正常,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结语,风湿类风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干预,规范用药,调整生活方式,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患者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随访观察,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类风湿性关节炎医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医案透骨草伸筋草木瓜海桐皮薏仁桑寄生路路通丝瓜络防风大枣水煎服。
服半月看看效果。
许老头医方专治风湿病,类风湿,骨变形等症。
在今年五月份家内人患有风寒型类风湿,骨变形之“不死的癌症”。
经住院治疗很不理想,且又花不起那么多的钱,所以自行做主按此医方前往药店抓药煎服,历时三个月控制住了病情,没有任何的骨疼痛感,行动自如方便,疗效十分显著而又明确,故不忍私藏和谋利,特别公开普及。
【处方】海蛇15克、泽泻9克、桂枝9克、乌头9克、桑枝24克、海风藤12克千年建9克。
共七味水煎日服三次,忌大荤及生冷,辛辣。
另还有一方【处方】羌活15克、独活15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丹参10克、丹皮10克、伸筋草12克、稀莶草12克、忍冬藤12克、甘草10克.上肢疼痛用羌活,下肢用独活,服用前先食瘦肉蒸香菇,以防药物伤胃。
好了以后还叮嘱要多补充钙和锌,没用过激素的半个月左右就会好了。
1.热证,燥热,手心热,舌质红,舌苔薄黄,处方:生石膏三十克麻黄十克甘草十克生地十五克栀子十克黄芩十克防己十克秦艽十克独活十克地骨皮三十克生牡蛎三十(二味治疗骨蒸手心热)克桂枝十克黄芪三十克。
2.手足僵硬疼痛,肿胀,心悸汗多,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数,处方:黄芪当归川芎桂枝防己薏仁独活秦艽甘草白芍生牡蛎五味子。
3.关节变形,骨蒸潮热,方用防己黄芪汤。
处方:防己二十克黄芪三十克白术十五克猪苓十五克生牡蛎三十克青蒿三十克青蒿十克地骨皮三十克秦艽十五克独活十五克全虫十克黄芩十克上西吉三克黄连十克。
4.周身不定处凉痛,晨僵,关节酸胀,发热,逐渐加重,畏风,汗出多,盗汗,舌质淡红,舌苔滑,麻黄沉细弱,类风湿因子阳性,抗O<500。
处方:黄芪三十克桂枝十克白芍十五克甘草十克五加皮十五克生牡蛎三十克白术十五克防风十克黑附子三克全虫十克焦三仙各十克。
5.类风湿,有阑尾炎病史,颜面有疖肿,自汗,盗汗,恶风,身体无力,舌苔薄滑,脉沉细,处方:黄芪三十克桂枝十克白芍三十克甘草十克党参三十克白术十克茯苓十五克丹皮十五克枳实十克金银花三十克连翘三十克木香十克全虫十克。
中医医案——类风湿性关节炎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疏风、散寒、胜湿治愈历节风病案:覃某,女,12岁。
初诊:1978年6月13日。
主诉及病史:患儿于数日前外感,右腕关节肿痛。
一个月后疼痛加重,继而左手腕关节也肿大疼痛,且全身其他关节呈游走性窜痛。
初在某医院就诊,化验:血沉88mm/1h,胸透:心影向两侧扩大。
听诊:心尖部可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诊为“风湿热”收住院。
曾用青霉素、阿司匹林、激素等治疗四个月,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且两踝、腕、指、趾关节肿大畸形,疼痛加剧。
复查:血沉25mm/1h,类风湿因子弱阳性,血浆脂蛋白0.89/L。
疑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转请中医治疗。
诊查:舌胖嫩,苔薄白,脉弦结。
辨证:属“历节风”。
治法:疏风散寒胜湿,益气活血。
处方:当归补血汤合三痹汤加减。
当归8g 黄芪15g 丹参15g 牛膝15g 桂枝6g 羌活6g 防风9g 秦艽9g 白蒺藜9g 伸筋草9g 木瓜9g水煎服,6剂。
1二诊:1978年6月18日。
四肢关节疼痛稍缓,仍肿大畸形,低烧37.2℃左右。
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风寒湿邪郁留阴分,久则化热。
治宜祛风清热、敛阴养血。
处方:白虎汤合大秦艽汤加减。
生石膏12g 知母6g 苍术6g 赤芍药9g 秦艽9g 当归9g 威灵仙15g 木瓜9g 薏苡仁15g 鸡血藤20g水煎服,3剂。
三诊:1978年7月20日。
服上方药6剂后肿痛减轻,热退。
守方续服药月余,至症消除。
治宜滋阴清热,益气补血,健脾利湿。
处方:秦艽鳖甲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
银柴胡12g 地骨皮12g 防己12g 生黄芪12g 左秦艽15g 威灵仙15g 白茅根15g 鸡血藤24g 千年健9g 赤白芍各9g 苍白术各9g水煎服,6剂。
另:金鸡虎丸一瓶,按说明服用。
半年后随访,药后完全恢复。
按语对本例患者的辨证论治,首先突出疏风必活血的特点,除选用秦艽、羌活、防风、桂枝、木瓜、威灵仙等疏风胜湿、散寒通痹之药外,还重用了黄芪、当归、丹参、赤白芍、鸡血藤等益气养血、活血柔筋之品。
中医医案——类风湿关节炎(二)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加减痛风汤治愈顽痹病案:陈某,女,51岁。
初诊:1982年5月12日。
主诉及病史:肢体关节肿痛年余。
病初以手指、腕关节为主,继而肘、膝、踝、跖趾、颞颌等关节亦逐渐受累,手指关节明显肿胀疼痛,晨僵,局部有灼热感,活动受限,阴雨天疼痛加剧,形寒喜暖。
诊查:手指关节肿胀,扪之灼手,活动不利;步履艰难;舌苔薄白,脉象沉细。
查血沉65mm/1h,类风湿因子阳性,C反应蛋白阳性。
辨证:风寒湿邪,痹阻经脉,久郁化热,痰瘀凝滞。
治法:清热化湿,祛痰消瘀,通络止痛为先。
处方:麻黄10g 桂枝10g 苍术10g 黄柏10g 防风己各10g制胆南星10g 桃仁10g 红花10g 雷公藤10g(先煎)生地黄15g全蝎3g 生甘草5g二诊:上方进服7剂,关节肿痛减轻,灼热感消失。
原方去黄柏、生地黄,加地鳖虫10g,制川乌10g。
三诊:上方连进30剂,关节肿痛全部消失,活动自如。
复1查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C反应蛋白阴性,病情向愈。
按语本例西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断属顽痹之证。
其病因主要是感受风寒湿邪,病久邪阻络脉,气血津液运行受阻,而形成痰瘀痹阻。
病理性质主要属实。
治疗必须以祛邪通络为原则,以朱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为基础。
该方既能散风邪于上,又能泻湿热于下,还可化痰活血、消滞和中。
然后再根据寒热虚实的变化随证加减。
本病例病初邪从热化,加生地清热凉血,兼制它药之温燥;雷公藤祛风解毒,并可作为辨病用药。
痛剧再加全蝎搜风剔络。
随后,热邪渐退,但痰湿、瘀血难除,加制川乌温经通络,地鳖虫活血消瘀。
药力较宏,病情很快消除。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3集,P240-241,汪履秋医案。
汪履秋,1919年生。
江苏省兴化市人。
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
1936年从师于当地名医陈一如,学成后悬壶桑梓与沪上。
1955年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毕业后至江苏省中医院工作。
中医治疗类风湿医案
中医治疗类风湿医案
类风湿是一种慢性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及功能障碍等症状。
中医认为,类风湿是由气滞、血瘀、湿邪等
多种病因引起,治疗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治疗。
以下介绍一例中医治
疗类风湿的成功案例。
患者,女性,45岁,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肿胀半年余。
病情严
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中医辨证分析:气滞血瘀,湿邪困阻。
治
疗方案:活血化瘀、行气祛湿、疏风散寒。
首先,用活血化瘀的方法,选用温性活血药物如桃仁、红花、甘草、丹参等,配合绿豆汤清热解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
止痛的作用。
其次,行气祛湿用药。
可选用香附、荆芥、芍药、川芎等药物,
经络导滞、化湿通气,加上桂枝汤、加味防风通圣丸,以“和血祛风、祛风通络”的方法,调理气血,活络化瘀。
最后,疏风散寒。
采用甘草、附子、干姜等温性药物,具有温中
散寒、散寒止痛的功效,加上羌活寄生汤、温经汤调理寒湿之气,以“疏通经络、温阳散寒”之法,治疗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按时服用药物,积极配合中医调理。
经过3
个月的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得到了缓解。
在医
生的指导下,患者还进行了针灸、艾灸等辅助治疗,加强局部的经络
活络,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最终,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类风湿需要辨证施治,药物组合、针灸、艾灸等多种治疗手段综合应用,配合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调节,可以有效控制类风湿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风湿类风湿治疗案例
风湿类风湿治疗案例患者张女士,65岁,因关节肿痛、活动受限,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于某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经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后确诊为风湿类风湿。
患者既往健康良好,否认类风湿病史,家族中无类风湿相关疾病史。
入院后患者情绪较为焦虑,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存在一定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治疗方案,患者入院后,立即予以镇痛治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控制炎症,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同时,联合应用免疫调节剂,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病情。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了相关的康复训练,包括关节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等,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观察疗效,经过治疗,患者的关节肿痛症状明显缓解,活动能力有所提高,精神状态也有所好转。
相关实验室检查显示,炎症指标明显下降,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的调节。
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治疗方案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随访观察,出院后,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生活方式等,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在随访过程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总结,风湿类风湿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情绪状态也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
风湿类风湿的治疗需要全面的团队合作,包括风湿免疫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心理医生等,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关怀。
同时,患者本人和家属也需要积极配合,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共同面对疾病,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医案——类风湿性关节炎(一)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案:刘某,女,42岁,2013年11月4日。
主诉:关节痛,怕凉,昼轻夜重。
病史:发病1年余,手足小关节肿痛,尤手指小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指趾变硬遇寒冷,阴天则加重,关节怕风畏寒冷,四肢发凉,面色无华,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血沉偏高,类风湿因子阳性。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痹证辨证审机:寒湿之邪客于筋骨,阻塞经脉,瘀血凝滞关节。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桂枝10克制附子26克补骨脂10克黄芪60克乌梢蛇15克全蝎6克蜈蚣2条制乳没各10克生地25克鹿角胶10克炒山甲6克党参20克。
七剂水煎服,每日分三次服之。
二诊:2013年11月11日。
服药一周后,晨僵明显好转,因疼痛减轻,提高了睡眠质量,坚定了治疗信心,效不更方,仍用原方加减。
方药:黄芪60克党参30克当归25克桂枝10克制附子6克乌梢蛇10克全蝎10克蜈蚣2条鹿角胶10克穿山甲6克制乳没各10克甘草10克。
七剂水煎服,每日分三次服之。
三诊:服药十四剂后,疼痛基本消失,对寒冷刺激已无明显不适,变形小关节已缩小,仍按原方加减。
方药:当归25克党参30克黄芪60克制附子6克桂枝10克乌梢蛇10克全蝎10克蜈蚣2条鹿角胶10克穿山甲6克丹参25克制乳没各10克甘草10克。
七剂水煎服,每日分三次服之。
四诊:诸证均消失,关节肿大消失,无晨僵,无疼痛,类风湿因子检验正常,已告临床治愈,停止治疗。
按语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范围,但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殊症状与痹症中的白虎历节、骨痹等相似。
严用和之《济生方》写道:“白虎历节,由体虚之人,将理失宜,受风寒湿毒之气,使筋脉凝滞,气血不流,蕴予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病昼轻夜剧,其痛彻骨,如虎啮,故名白虎也。
”全身症状头眩短气、汗出泛恶,身体消瘦疲乏,局部关节疼痛,痛如虎咬,昼轻夜重,关节肿大,肌肉萎缩,甚至可造成关节变形。
中医医案——类风湿性关节炎(二)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温经散寒、补气祛风、活瘀通络法治疗顽痹治疗期间服药102剂,治疗时间6个多月。
病案:李某,男,62岁,2005年3月。
主诉:近两年自觉筋紧怕冷,活动困难,生活最多只能半自理,行动需人背扶。
病史:10余年前,因受凉出现周身关节疼痛,自服一些治风湿药维持,病情时好时犯,渐有发展趋势。
曾到当地西医医院诊治,经化验类风湿因子阳性,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口服阿司匹林、激素类药物,注射抗生素等,关节痛略有缓解,但不能停激素,停服激素则疼痛加重。
遵医嘱逐渐将激素减量。
1年后,将激素逐渐减完,但其四肢腕踝肘膝手足关节肿胀弯曲变形逐年加重,逢阴天下雨着凉病情更重。
初诊:四肢弯曲变形,关节肿胀,不红不热,手触之关节肿处痛不可忍,不敢动,动则痛剧,痛苦面容,面目虚浮,语音低微,舌苔薄白而腻,脉沉弦而细。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顽痹辨证审机:寒湿之邪留滞筋骨,久病入络,伤及肝肾。
方药:制川乌10克草乌10克附子20克防风20克白芍30克知母30克麻黄6克熟地25克黄芪40克川芎15克当归20克生姜5克。
七剂水煎服。
煎法注意:制川乌、草乌、附子先煎1小时,他药先浸泡,待附子煎1小时后,纳入他药再合煎1小时,共煎2次,留药液200ml,早晚分2次服,每日一剂。
二诊:药后痛稍减,余无变化。
守前方加鸡血藤30克,清风藤30克,蜈蚣2条,继服十剂。
三诊:痛又减轻,但关节肿胀不消,畏冷同前。
系属阳虚,正气不足,守前方加党参30克,黄芪增至80克,薏苡仁80克,十五剂,观后效。
四诊:服药后,疼痛减轻,已能忍受,脉仍弦细,为气郁不散,前方减乌、附各10克,加香附10克、陈皮10克,继服二十剂。
五诊:关节疼痛大减,唯关节肿胀不消,守前方减麻黄、细辛,加石斛30克、补骨脂30克、伸筋草40克,以助阳荣筋,二十剂。
六诊:四肢肿痛基本缓解,关节肿处微见消,但按之仍痛,精神好转,嘱继服三十剂。
风湿类风湿治疗案例
风湿类风湿治疗案例患者张女士,60岁,因关节肿痛、活动受限,于某医院就诊,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自发病以来,曾在多家医院就诊,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及激素类药物,症状缓解后反复发作,反复发作后出现肝肾功能异常。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多种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出血、感染等。
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来到我院风湿免疫科就诊。
患者查体,双侧膝、踝、肘、腕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双侧手指关节畸形,皮肤温度正常,无红肿,无压痛,无血管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肝脾未及,生理反射存在。
实验室检查,血沉60mm/h,C反应蛋白(CRP)为50mg/L,类风湿因子(RF)阳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阳性,风湿因子(RA)阳性。
根据患者的病情,我们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情发展趋势。
其次,结合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在药物治疗方面,我们采用了慢性病综合管理模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以达到控制病情、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另外,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康复训练,包括关节功能锻炼、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以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营养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
同时,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康复。
经过我们的综合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关节肿痛明显减轻,活动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也明显好转,血沉、CRP等指标明显下降,免疫功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名医医案:类风湿性关节炎
名医医案:类风湿性关节炎胡希恕霍某,女,54岁,小学教师。
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多年。
手小指关节屈不得伸,腰引及大腿疼,行动困难,稍坐久即不能起。
与桂枝汤加茯苓、苍术、附子,症不减。
与下方得速治:赤芍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三钱,生薏苡仁八钱,附子三钱。
编者按:更方为芍药甘草附子汤加薏苡仁而成。
胡希恕先生讲《仲景方剂学》时曾说:“薏苡仁为解凝性利尿药,与附子为伍,解胸痹痛,治关节痛也好使。
”由此可知,治疗关节痛,苍术、附子为一个对子,薏苡仁、附子也是相似的一个对子,须知。
类风湿性关节炎叶艇2016-5-9 22:9 2924 13热邪迫络【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遇暖加重,得冷则舒,痛不可触,筋脉拘急,不能屈伸,日轻夜重,口渴烦闷,舌质红,苔黄燥,脉数小滑。
【按语】热为阳邪,其性急迫,侵入人体经络关节之后,与人体气血相搏,导致气血郁滞,脉筋拘急,不能通痹。
石膏偏清解,知母偏清润,二药清凉苦寒,以刹其火焰之势;粳米气寒,配知母养阴液;桑枝性平,络石藤苦寒、忍冬藤甘寒,三药合用能通络清热舒筋,利关节;白花蛇舌草苦寒,清热解毒;丹参苦、微寒,除烦凉血,补血活血;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全方清热毒通经络,热去络通,气血调畅,通则不痛。
风热湿浸【症状】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局部有灼热感,伴有发热、恶风、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按语】风热湿邪侵入,湿热交阻,留注关节而发病。
麻黄祛风,赤小豆利湿,连翘清热,三药相配伍,解表清热利湿;防风、羌活祛风发表,胜湿通痹,再配桂枝舒筋通阳和络,忍冬藤清热解毒,清除经络间之风热从而止痛。
全方祛风清热以解表,利湿和络以通痹。
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俞慎初陈某,女,65岁。
初诊1992年6月11日。
10年前经某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来反复发作,四肢关节疼痛,以手指关节痛甚,且有肿胀感。
诊时手指关节已变形,活动时轻度受限,伴头晕、夜寐欠佳,脉细数,舌质淡红、苔薄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风湿关节炎医案一则与诊治经验
引言:
这是一个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第一次过来的时候几乎是被别人搀扶进来,甚至是需要坐轮椅的。
然后我们调了大概两个月,患者能够自主行走,而且骑电瓶车,包括坐公交车,打车完全没问题。
基本信息:
患者女,60岁。
主诉:双膝肿痛,膝关节有滑膜炎,有积液,肿痛,半年余。
就诊经历:半年前与我处治疗,但因预计就诊时间需连续半年。
未能坚持。
治疗两次后改换他处就诊。
经半年余,无效。
故回来治疗。
四诊:双膝肿痛,滑膜炎,有积液,怕冷,四肢比较冷。
脉象比较有力。
情绪,性格本身比较急躁,激动。
故此脉象有弦和紧的意思在里面。
舌苔是青灰色,然后舌下有很多结节。
查类风湿因子是比较高,大概80多。
诊断:
厥阴病,厥阴入寒湿。
诊断依据:因为下肢,典型的是个寒痹,痛有定处,肿痛,西医上来讲的话,是一个类风湿性关节,中医上的话就是一个鹤膝风,病位在厥阴。
我们的诊断思路患者大鱼际是发青,舌下有很多结节,风湿结节。
患者双下肢膝关节肿痛,有相对的变形,属于伏邪成巢。
结合患者信息,舍脉从证。
因为患者情绪性格是比较急躁,属于一个少阳体质,但她又有寒象,少阳有寒象,排除四逆散证,她一定是个厥阴病。
我们给她的治疗,用的是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并防己黄芪汤,还有星附汤的意思在里面。
处方如下:
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白术30克,
知母10克,制天南星30克,白芥子30克,石膏20克,
附片10克,炙黄芪90克,防风10克,防己20,
徐长卿30克,姜黄20,炙甘草15,
生姜、大枣各30克。
加减:
在这个处方基础之上,我们加了厚朴,枳壳,陈皮,因为患者情绪、性格比较急躁。
然后药里面有麻黄,考虑到她这个情绪,性格急躁,吃药以后有可能会引起胃肠蠕动过慢,所以说这个厚朴、枳壳各30,陈皮10克,既是截断,也是预防。
情绪急躁的患者,长期吃麻黄,有可能会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的意思。
处方思路:
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是主方,治疗鹤膝风,类风湿性关节炎。
吴老师在课程里面反复讲过很多次,在这个方的基础之上,加了防己黄芪汤。
防风是一个免疫免疫调节剂,既能够抑制免疫,它是一个双向调节剂。
防已,主要是针对于下焦,针对于她双膝肿痛。
徐长卿和姜黄,针对她这个疼痛─免疫这个结果。
桂枝配麻黄,增桂令汗出。
里面的桂枝白术甘草,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一个很基础的一个方剂,加附片的话,促进她免疫应答,是提高,就是促进免疫细胞的一个凋亡,这个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
首诊我们就用这个处方,吃了以后,她明显的感觉疼痛缓解,后面,在这个方的基础上,加了土茯苓、萆薢、薏仁、葶苈子。
意义在于,因为她双膝盖里面有积液,土茯苓和葶苈子能够关闭水通道蛋白。
在这个基础之上,后面重剂量加黄芪,原来90克,加到120,150往上加。
在后面的基础之上,又加了花椒5g,吴茱萸10g,又加了乌头,制川乌20g。
大概两三个月,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从第一次这一个强迫体位,被别人背进来、搀进来,走路都走不稳的状态,到现在已经正常的行走,骑自行车,骑电瓶车完全没问题。
加黄芪的话,主要还是防己黄芪汤意思,当然也有四神煎的意思。
在小剂量的话,她能够促进免疫应答,大剂量的话,先是活化我们的免疫细胞,最终又诱导它一个凋亡。
这个四神煎,其实也是防已黄芪汤意思在里面,我们用这个效果还是很不错。
这个数据上有几点注意点,桂枝,从第一次的10克到后面加到20。
麻黄从10克加到20。
慢慢地麻黄桂枝加到20、30。
包括白术,从30克到60克,她效果是越来越明显的,这的确跟老师的课程讲的是一样的。
附片,由原来的10克到20克,后面加了制川乌,制川乌的这个效果进去以后很明显。
制川乌的话,走的是跟我们的厥阴相关,吴茱萸也是跟厥阴相关,花椒也是厥阴相关,所以说川乌、吴茱萸、花椒,因为桂枝芍药知母汤是少阴病的方子,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加了这三味药进去以后,它就走到厥阴病去了。
因为患者她有少阳体质,有寒症,排除四逆,典型的她不是四逆散证,那她就是厥阴病,我们加入这三个药以后,因为三阴递进的关系,她变成厥阴经的处方,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个处方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意思。
当然,这个方里面也有星附汤的意思在里面。
我们讲桂枝、白术、甘草、附片,是典型的一个追风除湿的一个方剂,加了麻黄以后,让她发表,因为这个患者她不出汗,汗比较少。
麻黄和桂枝配伍,增桂令汗出。
附片就是温阳除湿。
葶苈子、土茯苓、薏仁,她是能够针对免疫应答的一个情况,有积液,包括她这个肿痛的情况。
知母和石膏,她有典型的污水,知母能够消水肿。
石膏配麻黄,越婢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典型配伍,发汗又能够预防麻黄的弊端。
吴茱萸、制川乌、花椒三味药引经。
黄芪的话,用药的一个关键点,还是防己黄芪汤、四神煎的意思。
姜黄、防己和徐长卿,针对于她免疫应答增强的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效果是非常不错。
甘草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一个调节剂,因为产生的这个肿痛这些情况,甘草的量加上去以后,她会疼痛缓解的很多。
当然甘草的量,从这个10、20克到30克以后,她可能会有一些糖皮质激素的一些弊端,在这个基础上配上茯苓,效果要好一些,除湿嘛!
整个过程中,确确实实也是像老师讲的,这个患者出现身上长皮疹的情况,可以加防风荆芥,包括羌活、独活这些发表的药,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整体思路就是这样,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星附汤,甘草附子汤的
意思在里面,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里面用药加减的变化点,刚才也讲过了。
我们用这个方法治过很多患者,效果都是非常不错。
其中有一个,我们成都这边双流一个患者,当时她在双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都已经置换过了,疼痛坐轮椅过来,没法走动的,还是用这个方法,给她调了两个月以后她已经基本上能够自己在家里走动。
我们这种方法就最近这半年多,接触过很多很多这样的患者效果都非常不错,当然有些人能坚持下来,有些坚持不下来,能坚持下来的,绝大部分都是跟这个患者一样,效果非常不错,这个思路整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