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如何看待中国的剥削问题
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以及当前我国的剥削现象
第31卷第8期2010卑8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ifeagUniversity(Soc.Sci)V01.31No.8Aug.2010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以及当前我国的剥削现象术朱婷(淮南联合大学,安徽淮南232038)摘要:剥削是一个非常敏感同时又是一-ha.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在总体上不存在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我们要超越道德层面看待剥削,运用马克思关于剥削的传统标准分析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剥削程度能够自觉加以lilt常1。
关键词:马克思;剥削理论:剥削现象中图分类号:A81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0)08—0061—02剥削是一个非常敏感同时又是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正确认识剥削,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的社会矛盾,“凼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本文尝试回到经典著作,认真阅滨领会马克思经典博学理论,以此分析多种剥削观点,并就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提出新看法。
一、剥削问题的重新提出“剥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奉概念.萨谬尔森曾指出:“剥削的概念出自卡尔・马克思的著作.来源于他的劳动价值论。
著述于边际生产率理论被发现以前的时代。
马克思把剥削定义为一个劳动荇对产出量的贡献和他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因为马克思的观点.劳动创造的一切.全部利润、利息、地租都单纯是埘劳动者的剥削。
”Ol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未对剥削专门下过定义,但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对剥削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剥削问题有过大量的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为了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现律,在通篇论述中.每一个问题都直接或问接地与剥削这个问题相联系。
这主要是由丁:剥削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决定的。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始终是与剥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毫不夸张地说剥削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剥削问题的论述对f我们科学的认识剥削的基本内涵无疑具有重要的肩发意义。
代际剥削
对于代际剥削的调查报告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国普遍存在的代际剥削现象还是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进,本文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和中国国情来谈谈代际剥削在中国的现象。
关键字:代际剥削责任一.中国的国情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国家,历史悠久,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在讨论代际剥削时不得不将此考虑进去。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养儿防老”,如果有人不生儿子,会被人笑话,会被人骂“断子绝孙”。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使没有结婚,也要通过过继的办法来延续香火, 若只有女儿没有儿子, 也大多通过招上门女婿来传宗接代。
而在农村,这种现象尤为严重,即使在改革开放初期,推行“只生一个好的时候”,也有很多家庭冒着罚款的危险到外乡去生儿子,甚至有的去做B超,如果是女孩就堕胎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也是导致现在男女比例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国,父母普遍认为帮儿子娶媳妇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要为子女建房,出高额彩礼,买车等这都是比大的开销。
购买必需的家具和家电,给女方五六万元的彩礼给未过门媳妇买衣服钱,买三金的钱等等。
这些结婚的基础条件加起来,至少要花费七八上十万甚至上百万,而我们调查的家庭条件比较优厚,应该可以支付该笔开支。
对于农村来讲, 这样一笔钱自然不是小数目, 而早婚的儿子是不可能挣到这么多钱的。
因此, 养儿子的父母要让儿子结婚, 就必须为儿子筹措结婚所需的以上一笔不小的费用。
当代的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要结婚,男方买房买车那是不得不准备的事情,这已形成惯例,如果没有,女方家庭是不会同意其结婚的,因为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女方父母不愿看到自己的女儿受到委屈。
但在婚姻市场上男多女少的情况下, 如果女子嫁到男方家庭, 男方家庭的经济负担仍重, 房子是借钱盖的, 彩礼是贷款送的, 且将来借贷的款项仍然要由新婚夫妻来还, 则这个女子就不大可能愿意嫁在这个经济困难、借贷很多而要由自己来还的家庭, 她有着广泛的选择空间。
现阶段我国社会中的剥削现象刍议
济 的地 位 , 出 : 营企 业 等非 公 有 制 经 济 是 社 会 主 指 私 义市 场 经济 的必 不 可 少 的 、 可 替 代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不
种承 认 。
一
、
现 阶段我 国社 会 剥削 现 象存在 的原 因
1 .我 国较低 的生产 力 发 展水 平 是剥 削存 在 的最
行为。
入 , 是 剥削 现象 存 在 的 重要 表现 形 式 。此 外 , 的 就 有
19 92年邓 小平 在 南方谈 话 中指 出 :社 会 主义 的 私营 企业 主延 长雇 工 的劳动 时 间 , “ 随意克 扣雇 工 的工 本 质是 解放 生 产力 , 发展 生 产力 , 灭剥 削 , 除两极 资 ; 的私 营企业 主 或 其 雇 佣 的打 手 动 辄 体 罚 、 打 消 消 有 殴 分化 , 终达 到共 同富裕 。 … 这 表 明社会 主义初 级 和残酷折磨雇工 ; 最 ” 有的私营企业主不为雇工提供正常
阶段还存在剥削。如果没有剥削存在 , 就不会再提消 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 让雇工在潮湿 、 阴暗、 低矮 、 通风
灭剥 削 了 。19 9 7年 党 的 十 五 大 报 告 把 公 有 制 为 主 极差和没有安全保障的环境 中生活和工作 , 致使病伤
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的方针 , 确定 为中国社会 主 事 故频 繁 发生 等 。这 些 都 是 剥 削 现 象 存 在 的 活 生 生 义初 级 阶段 的一 项基 本 经济 制度 , 明确 了非公 有制 经 的事实 。
消灭剥削与我国的剥削问题
谢谢
“消灭剥削”与我国目前存在 的的剩 余价值的无偿占有。
“所谓剥削,就是在利用他人拥有的生产 要素时所付报酬低于其贡献,其实质是对 他人要素的无偿占有。” ——蔡继明
•
我国的现实情况:
我国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基本上建立起了社 会主义制度,而剥削作为一种制度和阶层被消灭。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制度。因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 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应当承认,在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中, 除了个体经济以外,其他经济形势都或多或少地 存在剥削,这就意味着,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 一段时期内都存在着剥削。
• “消灭剥削”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的 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只有当社会生产力高 度发达到私有制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 求了,私有制已没有存在任何的生产力发展空 间的时候,人类社会才从根本上铲除剥削赖以 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也只有到这个时候, 人类社会才能消灭一切剥削。
正确看待我国存在的剥削现象
• 剥削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存在, 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劳动生产率发展相 对不足,尚未达到足以使剥削彻底消灭的程度, 而劳动生产率发展相对不足又决定了社会主义 生产方式还不能覆盖全社会,还必须在公有制 占主体的情况下,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 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在生产力水平不高,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情况下, 剥削现象和剥削行为以及对剩余产品和剩余价 值的追求,仍然具有推动技术进步、生产方式 改进以及社会关系调整与改良的作用。
怎样对待我国的剥削问题
• 任何一种剥削形式,即使在它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 期,当我们运用其去促进经济发展时,也应关注其可 能产生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消极方面,要看到并对剥 削程度能够自觉加以限制。资本主义是被动解决剥削 的消极影响,而社会主义应该主动调节和消除剥削的 消极影响,面对“强资本,弱劳工”的现状,政府应 该采取各种手段,减少剥削的负面影响,已维护社会 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国家应以法律形式,保护雇 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加强劳动市场的监管等,对 现存的过度和非法剥削要给予严厉打击,同时实施好 再分配政策,避免产生两极分化。
从研究劳动入手,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从研究劳动入手,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剥削现象在我国社会中逐渐浮现。
劳动力作为生产的主要要素,其合理利用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实中,劳动者往往遭受到各种剥削,在保障其权益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从研究劳动入手,探讨现阶段我国的剥削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剥削现象的现状1、职业技能被剥削在我国,有很多企业为降低成本,将员工培训看做浪费资源和成本,并不愿意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花费过多的资源,这种行为在很多行业都有体现。
如设备制造行业,很多企业连普遍的培训费用都不给,劳动者在工作中接受的是靠自学的方式,这就使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技能很难得到提升。
这些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不太注重人才的专业水平,工作经验也不是必要的条件,这就使很多员工只能呆在同样的岗位上,无法有所发展。
2、无保障的劳动者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小企业为节约成本,很多雇主转而雇佣劳务派遣公司,将劳动者的劳动力卖到劳务派遣公司,这样,劳动派遣公司就负责了员工的工作和福利问题。
劳务派遣的员工常由于雇主或者劳动派遣公司违反工资法的相关规定而得不到相应的工资、社保、福利等权益。
3、加班成为家常便饭尽管我国《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每日8小时和每周44小时,然而能否真正兑现这样的规定还颇具争议。
在很多企业,员工强制加班的现象非常普遍,有很多的零工经济在背后支撑了电子、物流、外卖等不同领域的业务,在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雇主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效益。
4、拖欠工资现象2018年1月,互联网流传一则中国四川绵阳多个企业工人长期没有拿到工资欠薪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类似的事件在我国已不是首次出现,拖欠工资对于员工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更是一种不可挽回的的损失,同时对于企业也是巨大的威胁,这样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正常经营。
5、雇佣合同不规范中国的《劳动法》规定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但是,由于很多的企业并不重视该岗位,或者讨价还价,所以,在劳动合同的签订上不仅会出现合同期限、薪资、社保等问题,而且也没有透明的标准计算。
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认识
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之际,针对一些人因政策的调整而产生的困惑和疑惑,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后,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所谓社会主义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中,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归宿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条件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现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先富带后富,鼓励一部分的人或地区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部分的人或地区富起来。
这么一来,也就难免出现一些人利用它,进行剥削行为,也很容易走上两极分化的道路,从而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所以,要实现共同富裕,进入共产主义,除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之外还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走向。
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未主体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是不高两极分化。
当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再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
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在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以前,仍然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那么,在中国,要怎样才能小妹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呢?首先,想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有些人尚不觉悟的今天,最起码要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未主体,决不能让资本家们做大,做强,否则,用和平手段消灭剥削就是一句空话。
再者,想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要从思想和行动上话大力气。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本质,导正人民的思想,使其不出现剥削他人的错误想法,影响其形成共同富裕的思想,使其不至于独善其身而造成两极分化的出现。
鼓励先富者在行动上真正做到先付带后富。
如何看待中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一剥削的定义1 含义剥削是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
(超过社会公平允许的范畴,通过某种方式,强制地无偿占有别人产品,就叫剥削。
)2 剥削的本质剥削的本质就是人类主体之间(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交往过程中的不等价性。
3 剥削的根源生产力发展而发展水平不高是剥削产生的根源。
二存在剥削的历史必然性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等三种不同剥削社会。
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方式和程度上有所不同。
例如,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是以直接暴力的和对劳动力耗竭性使用的野蛮方式进行的。
大致从封建制开始,剥削已不再主要借助于暴力了。
封建制剥削主要是以人身依附为主要内容的超经济强制。
资本制剥削形式,主要借助于劳动对资本的依附,借助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剥削方式。
从奴隶制到资本制,一方面反映了从局部私有、小私有到社会私有、大私有的历史演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剥削方式和手段的逐步经济化。
剥削形象和经济发展是很难分开的。
正像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既是取代平等的过程,也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三存在剥削的现实合理性剥削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一定历史阶段,剥削对生产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剥削工人的产物,是造成社会贫富不均的根源。
然而,剥削同样的起到了提高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作用,起到了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资金的作用。
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看,剥削是一种正价值。
允许私营企业主占有部分剩余价值,不仅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繁荣经济,增加国家税收,还有利于扩大就业。
这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50年代初,刘少奇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剥削是难以避免的。
雇佣关系的发展,可以使更多的人得到就业,更多的产品被生产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雇佣劳动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作者:党军国赵茂林来源:《理论探索》2008年第06期[摘要]马克思的剥削理论认为,剥削属于历史的、经济的和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的范畴。
在我国现阶段,判断剥削的标准应该以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为基础,看其是否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是否存在雇佣劳动关系,以及是否产生剩余价值,而不应以其行为是否合法以及是否按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合理分配来判断。
据此标准,我国现阶段存在剥削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在总体上不存在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要超越道德层面看待剥削,运用马克思关于剥削的传统标准分析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剥削程度能够自觉加以限制。
[关键词]马克思,剥削理论,现阶段,剥削现象[中图类号]F0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08)06—0073—03当前,在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中,自然要涉及到剥削的概念与现实。
剥削是一个非常敏感,同时又是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正确认识剥削,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的社会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本文尝试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多种剥削观点,并就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提出新看法。
一、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关于剥削的内涵研究我国现阶段剥削现象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虽然马克思并没有明确地定义剥削,但是马克思对其内涵作出了深刻的揭示,这从剩余价值论的全部内容阐述中得到证实。
《资本论》指出:“资本并没有发明剩余劳动。
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
不论这些所有者是雅典的贵族,伊特鲁里亚的僧侣,罗马的市民,诺曼的男爵,美国的奴隶主,瓦拉几亚的领主,现代的地主,还是资本家。
”在这里,马克思对各种剥削形式的共性进行了抽象,即无论是奴隶主对奴隶直接的赤裸裸剥削,还是封建主对农民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形式的剥削,或者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其共同点都是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占有那些没有或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全部或部分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的行为。
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的认识
墨 题 讨 问 探
中图分类 号:F 1.9 文献标识码 :A 0 5 4 文章蝙 号
■■■■■ ●●●■●
0 6 1 8 2 0 1 一0 5 -0 0 —0 f 0 2 0j 0 2 2 5
_
人占有而无偿 占有他人劳动及其成果的
的, 即主要通过租种地主的土地并 向其 收入中还包括存款利息、馈赠、遗产、
缴纳地租来实现。在资本主义社 台, 资 转移支付等等, 纯粹 由于他们投资而无 本家的财产主要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 , 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部分, 一般
即通过暴力对小生产者财产的剥夺而实 才应视为剥削收人。 是, 但 有剥削收人 现的 。 剥夺人 民群众 的土地是 资本 主 的人不一定就是剥削者, 只有 剥 削收 义生 产方式的基础 。 “ 本 自来到 世 人作为 主要生活 来源的人 才属于剥 削 资
在封建 杜会 土地 是最重要 的生产 资 人 最 后, 我们要把作为非劳动收人的 料, 掌握 在地 主手中, 民必须依 附 剥削收入与一般的非劳动收 ^严格 区别 它 农 于土地才能生存, 民实 际上 井不拥有 开来。剥削收入 属于 非劳动 收人, 农 但非
多少财 产,他们与 财产 的关系是 间接 劳动收入并非都是剥削收入。 非劳动 在
我们 剥削现象,从一般 意义上讲 , 是指 剥削现象就依然存在。另一 方面, 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 团凭借他们对生产 叉必须把藏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与 资料的 占有或垄断, 无偿地 占有那些没 历 史上存在 的阶级剥削严格区别开来。
存 在 的
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不再是社 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 的人或集团的剩余 首先, 会占主体地 位的阶级剥 削, 而是依附于 劳动和剩余产品。 剥削现象实质上是依靠对财产的私 井服务于社会主义公有关系的一种剥削 我 人 占 从而无偿 占有他人创造的社 会财 现象。其次 , 国私营企业主的初始资 有 而主要是 富的一种经济关系 。马克思说过 : 财 本不是靠对别人财产的剥夺, 再 产最初无非意味着这样一种 关系: 人把 靠个人劳动积累所形成的。 次,我们 他的生产的 自然条件看作是属于他的 , 要把 私有经济中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 目前我国 看作是 自己的, 看作是与他 自身 的存在 与非劳动收入严格区别开 来。 作 起产 生的前提。 ”历史上 出现的剥削 的私营企 业主一般 是 自己管理企 业。
怎样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和贫富分化问题(初稿)
贫富差距是正常的现象,这个社会每个人的付出不一样所以获得的也就不一样,因此贫富差距目前为止必然存在,在目前的情况下难以解决,如果真的要解决那就等到"共产主义"的到来吧剥削与两极分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的存在与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与两极分化所赖以存在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还依然存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不相背.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又要根据我国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如何看待我国的贫富分化究竟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扩大这一难题,一种思路认为要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另一种思路认为关注社会公平的时机已经成熟。
其实,这两种思路存在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将效率和公平自然而然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
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存在6个方面的差距:一是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拉大,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1倍左右;三是有些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达到4倍以上;四是行业内部一些企业经营者和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超过了20倍;五是从城市财富分布来看,10%的财富多的人占有城市全部财富的45%,10%财富少的人占有城市全部财富的1.4%;六是从财政分配来看,我国的财政收入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工资占GDP的比例却逐年下降,14年时间下降了4个百分点。
怎么来看待这组数据?总体而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在不断提高,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以及财富差距明显扩大,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如果追究收入差距因何产生,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既要看到绝大多数人是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通过合法手段富裕起来的,也要看到确实存在因分配机制不科学等原因而产生了不合理的收入,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让学生客观看待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
让学生客观看待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摘要: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与阶级社会的剥削不同,它在局部范围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消亡将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学生要客观看待、正确认识。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现象非公有制生产力秋季学期,我还给学生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当讲到社会主义本质一章时,有学生提出了问题: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但身边的剥削现象仍然可见,比如,个体餐馆老板对雇员的剥削等等,我们该如何理解呢?应当肯定,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敏感而严肃,相信也是很多学生的不解吧。
作为教师,我也作了些思考,仓促写了这篇粗浅的短文,以期通过它能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客观看待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一、让学生明确剥削的概念和实质剥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从经济学本质意义上讲,剥削是协作劳动过程中由主客观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离而带来的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利益分割现象,是客观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凭借其所有权对部分或全部应归劳动主体的剩余产品的无偿占有,其实质是依靠对财产的私人占有从而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一种经济关系。
剩余劳动,即是恩格斯所说的超出劳动者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时间以外的劳动,以及这种剩余劳动的产品被别人占有,即对劳动的剥削。
剥削现象,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
剥削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社会形式的共同点。
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对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生产资料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所有和支配,他们无情占有和掠夺他人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剥削现象普遍存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剥削。
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_孙芹丽
“ 消灭剥削” 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也是 源。原始社会末期, 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出 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的 一个重要内容。 然而,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社会经济 现了少量剩余产品,才为剥削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其次, 私有制的形成, 或者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关
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所有制结构多元化, 非 系在一定程度、 一定范围内的存在, 使得对生产剩 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重 余产品所必需的一切生产资源, 包括对生产资料和 要组成部分; 二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允许和鼓励 资本、 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三是劳动力 市场逐步形成, 劳动雇佣关系成为普遍关系。这些 变化无疑带来了许多问题, 如工人出卖劳动是否遭 受剥削,大量的非劳动所得是否属于剥削收入; 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允许剥削存在; 怎样认识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等。对这些问题, 必须作 出科学的回答。 一、 剥削的含义及其存在条件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剥削就是一部分人凭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剥削 在 +,3# 年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 改造以后, 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在我国已经不存在 了, 但剥削现象在现阶段依然存在, 它的存在具有 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 剥削 +9: 生产力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劳动力乃至劳动者人身的占有成为现实。私有制决 定了剥削制度的产生和剥削行为的普遍化, 生产资 料私人占有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决定 了 剥 削 作为一种现象在一定程度、 一定范围内的存在。
由十五大提出并由新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认包括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合法地位从而肯定了资本对雇佣劳动剥削的合法性
我国是否还存在剥削阶级
我国是否还存在剥削阶级
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着剥削和两极分化
我们国家会有剥削,但是没有剥削阶级,就像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所以不会有剥削。
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所以剥削还是会有的。
至于两极分化,这是因为世界的发展,没有实现共同富裕。
所以还是提倡先富起来再帮别人富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剥削吗?为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
历史上的剥削现象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阶级的存在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根本对立之上的。
我国现阶段存在剥削,但与历史上的阶级剥削有严格的区别。
我国现阶段的剥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存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共十七大,对基本路线做了补充: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为什么说中国没有剥削阶级
因为我国是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谓剥削阶级在我国被认为是‘资产阶级’。
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剥削现象和贫富差距
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剥削现象和贫富差距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剥削现象和贫富差距作为一个经济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变迁也正在印证库兹涅茨“倒U 型曲线”假说。
问题在于,中国人对贫富差距的容忍力本来就较小,而我们在市场转型过程中各项改革措施又不甚配套,以至于近10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度扩大,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可能呈现继续加大的趋势。
过大的贫富差距,目前已引起一部分人的“仇富”心理。
人们对富人的不满情绪在逐渐滋长,也容易使人们在评判贫富差距问有失偏颇。
其实,在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形成之前,贫富差距的存在是一种社会常态,甚至是保证社会前进的动力。
从理论上说,平等(不平等)可分为机会的平等(不平等)和结果的平(不平等)两大类。
从结果的平等而言,存在着“效率与平等替换”规律(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所提出的原理)。
至于机会上的平等,则大体是同效率相互促进的。
贫富差距的扩大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是市场经济富有效率的表现。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贫富差距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从正面效应来看,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能力的高低、投入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
因此,合理的贫富差距既能激发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又能激发人们为创造社会财富而奉献自己的体能和智能。
从负面效应来看,由于机会的不平等,贫富差距有时并不完全是人们的主观努力和贡献大小所致,在导致这种差距的众多因素中,如果客观的自然或社会因素所占比重较大或过大,那么由此而产生的贫富差距,不仅不能激发人们去自我提高和自我奉献,反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贫富差距的正面效应表明了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因而我们只能对其进行调控而不是将其完全消除;贫富差距的负面效应表明它的存在有时也有其不合理性,因而我们要积极创造让大部分人都能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平等机会。
当然,如果贫富差距过大而出现两极分化,在道义上,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有悖于人道主义精神;在政治上,容易使社会不稳定因素滋生蔓延,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在经济上,财富的过分集中可能妨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经济均衡而高效地成长。
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怎样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和贫富分化问题?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确实存在着剥削,剥削的发展产生了贫富分化。
那么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和贫富分化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剥削也一样。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剥削将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发展轨迹。
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剥削从无到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社会剥削经历从有到无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也并不认为剥削绝对不好,例如认为有剥削的奴隶社会,取代没有剥削的原始社会,是一大进步。
实行社会主义的目的,在于更快更高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展生产力是手段,其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剥削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目前,在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领域中,还存在雇佣劳动关系,存在着剥削的现象。
这一定范围内的剥削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产生了贫富分化。
一般地,社会主义是不应该有剥削的,但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殊的社会主义,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我国的国情所决定,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允许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
单靠国家有限的财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难以完全解决如此众多的人口的就业和生计问题。
因此,引进外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这样做,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剥削,但是归根结底对社会主义有利,对人民有利,因为它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作者:赵茂林来源:《北方经济》2008年第21期一、剥削的经济学含义研究我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虽然马克思并没有明确地定义剥削,但是马克思对其内涵做出了深刻的揭示,这从剩余价值理论的全部内容阐述中得到证实。
《资本论》指出:“资本并没有发明剩余劳动。
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
”马克思这里是对各种剥削形式共性的抽象,即无论是奴隶主对奴隶直接的赤裸裸剥削,还是封建主对农民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形式的剥削,或者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其共同点是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占有那些没有或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全部或部分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的行为。
另外,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义剥削时指出:“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剥削的基本形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我们在把握剥削的内涵时需要考虑如下方面:第一,剥削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剥削本质上体现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关系。
也就是说,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处于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的稀缺性仍居于生产中的支配地位时,必然存在其他生产要素(尤其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关系,从而在生产关系中表现为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对劳动的剥削。
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人类不再对物的生产力严重依赖时,剥削和剥削现象将彻底消失。
综上所述,剥削是在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又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出现的。
第二,剥削是一个经济学范畴,而不是法律和伦理道德范畴。
尽管剥削往往要借助非经济手段,但剥削的内涵仅能从经济意义上来理解,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私有者凭借其对生产资料或流通资料的所有权或经营权的垄断而合法地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这样一种经济活动现象。
中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剥削
剥削和私营经济是相伴而生的
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仍然是一种私有制经济,其 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并以雇佣劳动为基础,这就决 定了企业主可能凭借对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 的垄断而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鼓励、支持 和引导私营经济的发展,这是的必然,但在保护私营 经济、保护私有财产的同时,资本增值的本性被激 活,购买和出卖劳动力在市场上实现,追求剩余价值 的生产就开始了,剥削在私营企业里的出现也就成 为必然。
•反面 •正面
案例1
富士康是台湾闻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为 包括索尼和任天堂在内的许多厂商供货, 也帮忙微软代工生产X360主机,而最近几 年位于大陆的富士康加工厂却频繁爆出员 工跳楼惨案 有工人表示,这一次的集体跳楼是为了抗 议富士康领导出尔反尔拒绝发放补偿金而 采取的行动。
案例2
义乌从小商品城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真正的小商品的海洋,到处 都是工厂,人多,车多,马路上一个骑电动车的可能就是个老板, 东西便宜老板还是要赚钱,那就可怜了那些打工者,义乌的企业主 在中国都要算得上是剥削的了,要想在义乌找出一家企业是有双休 日或是上班八小时的,一个都没有,不要说双休日了,就是一个月 休四天的那都是用手指数得出来的,一般的企业工人工作10个小时 以上的那太司空见惯了,12个小时的也多得很,还有经常加通宵的, 一个月休一天的还算普遍,一个月一天休息都没有的也有,干得那 么辛苦又要压一个月工资还要扣这个扣那个,还拿出合同来制约那 些法律意识淡薄的打工者,一到辞职那就更是把仅有的一点可怜的 工资都扣得七零八落了,有甚者以合同期内辞职为由将工资全数扣 除。 难道义乌的劳动监察部门不知道这个情况吗?他们是再清楚不 过的,但出于为义乌的经济着想,不剥削义乌能发展得那么快吗? 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反正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可怜的劳动者付出的汗水换来义乌的繁荣,义乌回报给他们的 是什么?是剥削再剥削,豪不吝啬的榨取劳动者的劳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阶段如何看待中国的剥削问题
一剥削的定义
1 含义
剥削是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
(超过社会公平允许的范畴,通过某种方式,强制地无偿占有别人产品,就叫剥削。
)
2 剥削的本质
剥削的本质就是人类主体之间(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交往过程中的不等价性。
3 剥削的根源
生产力发展而发展水平不高是剥削产生的根源。
二存在剥削的历史必然性
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等三种不同剥削社会。
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方式和程度上有所不同。
例如,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是以直接暴力的和对劳动力耗竭性使用的野蛮方式进行的。
大致从封建制开始,剥削已不再主要借助于暴力了。
封建制剥削主要是以人身依附为主要内容的超经济强制。
资本制剥削形式,主要借助于劳动对资本的依附,借助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剥削方式。
从奴隶制到资本制,一方面反映了从局部私有、小私有到社会私有、大私有的历史演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剥削方式和手段的逐步经济化。
剥削形象和经济发展是很难分开的。
正像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既是取代平等的过程,也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三存在剥削的现实合理性
剥削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一定历史阶段,剥削对生产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剥削工人的产物,是造成社会贫富不均的根源。
然而,剥削同样的起到了提高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作用,起到了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资金的作用。
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看,剥削是一种正价值。
允许私营企业主占有部分剩余价值,不仅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繁荣经济,增加国家税收,还有利于扩大就业。
这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50年代初,刘少奇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剥削是难以避免的。
雇佣关系的发展,可以使更多的人得到就业,更多的产品被生产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雇佣劳动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
”刘少奇在“天津讲话”中讲到:“今天中国资本主义在年轻时代,正是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和建立功劳的时候;今天工人受痛苦,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才受苦,而是资本主义不发展才受苦;在目前条件下,私人资本主义的剥削有若干发展是进步的;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功有过,今天是功大于过;过早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要犯错误……”
正如我国在对待公平与效率的这个问题上,采取的总方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就从另一个角度允许了剥削的存在。
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从我国国情来看,中国是个劳动力大国,不仅城市就业形势严峻,更重要的是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劳动力无穷供给。
而劳动力的就业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复杂、敏感的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失业率太高,还可能酿成严重的政治问题。
是允许剥削在一定程度上的存在,从而增加供给和就业。
四消灭剥削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长期以来,人们在社会主义消灭剥削问题上一直存在简单化倾向和急于求成、过于求纯的思想,以为社会主义制度一建立剥削就消灭了,以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再存在任何剥削。
受此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影响,当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发表后,相当一部分人把社会主义本质是“消灭剥削”理解为“消灭了剥削”。
这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明显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是消灭剥削的误解。
我们认为,一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消灭该国剥削制度的结果,但不是消灭剥削的终结,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仍面临着消灭剥削的艰巨任务。
消灭剥削,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现实任务和奋斗目标。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本质中所说的“消灭剥削”,作为奋斗目标,从时态上说,是“现在进行时”、“将来完成时”,而不是“过去时”、“过去完成时”。
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它不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它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首先,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决定的。
只有当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到私有制已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了,私有制已没有存在任何生产力发展空间了的时候,人类社会才从根本上铲除了剥削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人类社会才能消灭一切剥削。
而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情况是,生产力还不发达,有的还相对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远不具备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条件,而且,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自身,也不具备消灭一切剥削现象的条件,还要允许合法经营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雇工剥削存在。
社会主义消灭剥削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
而社会主义要造就使剥削既不能存在又不能再产生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则还有很长很长的路程要走。
其次,是由“一球两制”长期并存的世界格局决定的。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既是一个必然的自然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从社会主义诞生,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完全代替资本主义这一漫长过程中,社会主义将同资本主义长期共存共处。
这一共处过程,既是社会主义由弱变强,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也是资本主义由盛到衰,由强变弱走下坡路的过程。
在很长一个时期里,社会主义处在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中,社会主义处于劣势、弱势,资本主义处于优势、强势。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存在激烈竞争和斗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允许合法的私营经济雇工剥削现象存在,又要警惕和防止剥削现象扩大化,演变成为剥削制度;要允许外资经济合法剥削现象存在,又要抵御和防范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剥削思想的渗透和侵略。
社会主义必然要消灭剥削,但消灭剥削的斗争是激烈的,过程是漫长的。
五如果正确处理剥削问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在初级阶段,还不能完全地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强国之策。
在这种情况下,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剥削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在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剥削的前提下防止两极分化。
其对策的关键就在于限制剥削的范围,限制贫富差距的拉大。
总之,要允许一定程度的剥削,又禁止残酷的剥削,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