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读后感的结构模式(共43张PPT)
合集下载
习作:写读后感 (共15张PPT) 人教部编版[优秀课件]
![习作:写读后感 (共15张PPT) 人教部编版[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b02ad751e79b8969022611.png)
1.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首先 要认真读好原文,把握原 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然后选取感悟最深,最有 话可说的那一点来写,这 就是写作中的“感点”。
这次习作我 们应如何去 写呢?
写读后感之前要弄懂原 作,在把握原作品的内 要写好读后感,必须做 容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到以下几点:1.理解把 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握原作品的内容。 2.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3.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还要注意:选择的文章 或书尽可能是大家都熟 悉的,并且还有一定的 教育意义哟!
第三单元 写读后感 课件(21张PPT)
![第三单元 写读后感 课件(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017286a1c7aa00b52acbc2.png)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 几句名言,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如果是看某部电影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 后感”,与“读后感”性质一样)。读后感最突出 的特点是将“读”和“感”紧密结合。
“读”,是指在文章开头交代读了何人何文, 有何感触;“感”,是在“读”的基础上,通过联 想谈自己的感受。
这篇文章情感真挚, 角度新颖别致。同样是一篇 赞美母爱的文章,但是由于 作者选取的角度很别致,就 使得文章有了别样的风情, 再加上优美的语言,具有了 穿透人心的力量。
1、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 随感,200字左右。
2、就你们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 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3、就看过的电视剧或电影,选一部 使你印象深刻的,写一篇观后感, 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秋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征服了它的热爱者,它让整个世界变得敏感而易伤 的同时,也为自己垒砌沉重而悲壮的坚强,母爱展现在人们面前。
母爱的感觉就好比喝茶,一口一口地品尝,夏天凉爽,冬天温暖。初秋 的夜给人的局促和失落心情瞬间消散,那是因为母亲神奇的力量作用。
当秋日以它最眩目的光彩走进我们渴盼已久的眼帘时,母亲,该会有一 枚心形的红叶落在您苍老而褶皱的手掌里,那,是我对您的敬爱。
一、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 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二、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 书”或“保证书”。 三、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 染读者。
首先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 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来写观后感。在写观 后感时,要先简要(一)介绍这一电影 或电视剧的情节,接着引出印象最为深 刻的人物、情节、主题、布景等。然后 说明印象深刻的原因或自己喜欢的理由。 说明时要注意逻辑顺序。整篇观后感要 注意前后的连贯和主题的深刻性。
精品课件《读后感》ppt完整版
![精品课件《读后感》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718d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3.png)
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 分析和评价,培养批判性
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提 升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水
平。
课件内容概述
阅读材料选择
选取适合学生年龄段的阅读材料,包括 故事、小说、散文等。
范文展示与点评
展示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并进行点评 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要
领。
写作技巧指导
通过具体事例、细节描写等方式,增强表 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逻辑清晰与条理分明
写作前构思好文章结构,明确主 题和要点。 段落安排合理,过渡自然,逻辑 清晰。 语言简洁明了,条理分明,易于 理解。
04
读后感实例分析
经典文学作品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01
通过对人物性格、家族兴衰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弊端和
02 梳理各类书籍、文章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等写 作要点。
03
归纳读后感写作中常见的误区及解决方法。
实用有效的写作技巧指导
教授学生如何深入挖掘书籍、文章内涵,提炼 个人感悟。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读后感的文采 和表达力。
分享读后感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技巧 。
互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
采用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互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 兴趣。
针对不同领域和主题,有意识地拓宽阅读 范围。
深入挖掘主题
仔细阅读,理解作者的观 点、情感和态度。
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和 风格,把握主题和要点。
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对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 讨。
个性化表达与情感共鸣
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读后感,避免抄 袭和套用。
注重个人感受和体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 鸣。
精品课件《读后感》ppt完整 版
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提 升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水
平。
课件内容概述
阅读材料选择
选取适合学生年龄段的阅读材料,包括 故事、小说、散文等。
范文展示与点评
展示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并进行点评 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要
领。
写作技巧指导
通过具体事例、细节描写等方式,增强表 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逻辑清晰与条理分明
写作前构思好文章结构,明确主 题和要点。 段落安排合理,过渡自然,逻辑 清晰。 语言简洁明了,条理分明,易于 理解。
04
读后感实例分析
经典文学作品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01
通过对人物性格、家族兴衰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弊端和
02 梳理各类书籍、文章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等写 作要点。
03
归纳读后感写作中常见的误区及解决方法。
实用有效的写作技巧指导
教授学生如何深入挖掘书籍、文章内涵,提炼 个人感悟。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读后感的文采 和表达力。
分享读后感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技巧 。
互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
采用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互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 兴趣。
针对不同领域和主题,有意识地拓宽阅读 范围。
深入挖掘主题
仔细阅读,理解作者的观 点、情感和态度。
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和 风格,把握主题和要点。
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对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 讨。
个性化表达与情感共鸣
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读后感,避免抄 袭和套用。
注重个人感受和体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 鸣。
精品课件《读后感》ppt完整 版
读后感ppt演示课件
![读后感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5e97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5.png)
入思考。
03
个人感受与体验
阅读过程中的感受
引人入胜
01
开篇即被书中的情节或人物所吸引,随着阅读的深入,愈发沉
浸其中。
情感共鸣
02
在阅读过程中,时常感受到与书中人物相似的情感经历,产生
强烈的共鸣。
思考启发
03
书中的某些观点或主题引发了我的思考,让我对问题有了更深
入的认识。
与书中人物或事件的共鸣
01
知水平和综合素质。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PPT演示,与观众进行交流和互 动,探讨阅读的乐趣和意义,以及如 何将阅读所得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 中。
读后感PPT演示课件可以作为一种推 广阅读和思考的方式,鼓励更多的人 热爱阅读,善于思考。
汇报范围
阅读书籍或文章简介
对所阅读的书籍或文章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作者、出版信息、 主要内容等。
个人阅读体验
02
03
人物性格
我发现自己与书中的某个 角色性格相似,如勇敢、 善良或执着等。
经历共鸣
书中的某个事件或场景让 我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感同身受。
价值观认同
我认同书中的某些价值观, 如尊重生命、热爱和平或 积极向上等。
对书中主题或观点的理解
主题思考
我认为本书的主题思想是XXX,通过讲述XXX故事,表达了XXX 情感/观念。
笔记与标注
对重要的观点、论据进行标注和笔记,有助 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主动阅读
带着问题和目的去阅读,边读边思考,与作 者进行对话。
批判性思维
不盲目接受作者的观点,学会批判性思考, 提出个人见解。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与理解能力
增加词汇量 扩大词汇量,减少阅读过程中的词汇 障碍。
03
个人感受与体验
阅读过程中的感受
引人入胜
01
开篇即被书中的情节或人物所吸引,随着阅读的深入,愈发沉
浸其中。
情感共鸣
02
在阅读过程中,时常感受到与书中人物相似的情感经历,产生
强烈的共鸣。
思考启发
03
书中的某些观点或主题引发了我的思考,让我对问题有了更深
入的认识。
与书中人物或事件的共鸣
01
知水平和综合素质。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PPT演示,与观众进行交流和互 动,探讨阅读的乐趣和意义,以及如 何将阅读所得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 中。
读后感PPT演示课件可以作为一种推 广阅读和思考的方式,鼓励更多的人 热爱阅读,善于思考。
汇报范围
阅读书籍或文章简介
对所阅读的书籍或文章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作者、出版信息、 主要内容等。
个人阅读体验
02
03
人物性格
我发现自己与书中的某个 角色性格相似,如勇敢、 善良或执着等。
经历共鸣
书中的某个事件或场景让 我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感同身受。
价值观认同
我认同书中的某些价值观, 如尊重生命、热爱和平或 积极向上等。
对书中主题或观点的理解
主题思考
我认为本书的主题思想是XXX,通过讲述XXX故事,表达了XXX 情感/观念。
笔记与标注
对重要的观点、论据进行标注和笔记,有助 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主动阅读
带着问题和目的去阅读,边读边思考,与作 者进行对话。
批判性思维
不盲目接受作者的观点,学会批判性思考, 提出个人见解。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与理解能力
增加词汇量 扩大词汇量,减少阅读过程中的词汇 障碍。
读后感的写法(共23张PPT)
![读后感的写法(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18e8f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4.png)
读后感的写法(共23张PPT)
CONTENTS
• 引言 • 读后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读后感的写作步骤 •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 读后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读后感的范文欣赏与点评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阐述写读后感的目的
分享阅读体验,加深对作品理解,提高表达能力。
介绍读后感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联系实际
将原文的主题和情感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结尾总结
在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感点和 自己的思考成果。
04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精选原文,突出重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原文内容
读后感应围绕原文中最触动自己的部分展开,而非面面俱到。
突出原文中的重点语句
将原文中的关键语句、段落作为读后感的切入点,进行深入分 析。
范文二:《百年孤独》读后感
魔幻现实主义
作品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布恩迪亚 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
历史与文化的反思
通过对马孔多小镇的兴衰变迁,反映了拉丁美 洲的历史与文化。
孤独的主题
作品以孤独为主题,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追求自我认同的渴望。
范文三:《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人性的救赎
作品通过讲述阿米尔与哈桑的故 事,探讨了人性的救赎与自我救 赎的可能性。
家庭与友情
书中展现了家庭与友情在人生中 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对个体成 长的影响。
文化与信仰
作品通过对阿富汗文化的描绘和 对信仰的探讨,揭示了文化冲突 与融合的复杂性。
点评与欣赏
情感共鸣
这些范文都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波动。
文学性
范文的语言优美、生动,运用了丰富的文学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作品的艺术 感染力。
CONTENTS
• 引言 • 读后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读后感的写作步骤 •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 读后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读后感的范文欣赏与点评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阐述写读后感的目的
分享阅读体验,加深对作品理解,提高表达能力。
介绍读后感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联系实际
将原文的主题和情感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结尾总结
在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感点和 自己的思考成果。
04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精选原文,突出重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原文内容
读后感应围绕原文中最触动自己的部分展开,而非面面俱到。
突出原文中的重点语句
将原文中的关键语句、段落作为读后感的切入点,进行深入分 析。
范文二:《百年孤独》读后感
魔幻现实主义
作品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布恩迪亚 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
历史与文化的反思
通过对马孔多小镇的兴衰变迁,反映了拉丁美 洲的历史与文化。
孤独的主题
作品以孤独为主题,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追求自我认同的渴望。
范文三:《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人性的救赎
作品通过讲述阿米尔与哈桑的故 事,探讨了人性的救赎与自我救 赎的可能性。
家庭与友情
书中展现了家庭与友情在人生中 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对个体成 长的影响。
文化与信仰
作品通过对阿富汗文化的描绘和 对信仰的探讨,揭示了文化冲突 与融合的复杂性。
点评与欣赏
情感共鸣
这些范文都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波动。
文学性
范文的语言优美、生动,运用了丰富的文学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作品的艺术 感染力。
读后感写作指导课PPT幻灯片.pptx
![读后感写作指导课PPT幻灯片.pptx](https://img.taocdn.com/s3/m/418a0b3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d.png)
• 妈妈说“瑞恩,记住,你 只能靠做额外的家务活来赚一 些钱,每次2元。”从此,瑞恩 每天都要向父母请求。瑞恩的 爸爸妈妈认真地讨论后,告诉 瑞恩:“如果你真想要,你可 以自己赚,比如为家里打扫房 间、清理垃圾。”
9
• 瑞恩的第一个任务是为地毯吸尘。瑞 恩干了两个多小时,他的储蓄罐里多了两 块钱,全家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 了两个多小时的玻璃,爷爷知道了瑞恩的 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去了,邻 居们请他去帮忙扫雪,考试取得好成绩, 爸爸给了他奖励。半年过去了,瑞恩越干 越卖力了。瑞恩每天睡觉前都这样祈祷: 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干净的水吧。
21
• 4、从小马妈妈的角度来说,首先,她 不像有些家长那样溺爱子女,凡事都是 自己为子女安排好做好,她让小马自己 去摸索锻炼;其次,她在小马面对两种 意见无所适从时,没有骂小马“笨蛋”, 对年幼的孩子并不苛求,不像有些父母 那样,望子成龙心切而去揠苗助长;再 次,当小马向她求教时,她没有把现成 的答案告诉小马,而是要小马自己“想 一想”“试一试”,这种启发式教育对于 培养子女的独立思考很有益的。
22
平分生命
•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 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 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 然而灾难再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 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的重病需要 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 没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经 免去了手术的费用,但是不输血又 不行,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23
• 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 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院问男 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 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 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终于点了点头,郑重而严肃地 点头。仿佛作出了一个极其重 大的决定。脸上洋溢着勇气与 责任的神情 。
精品课件《读后感》ppt完整版
![精品课件《读后感》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5ef1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8.png)
如何写好读后感
认真阅读原文
确立感点
联系实际
深入阐述
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和基 础,只有深入阅读才能获得 更多的感受和启示。
在阅读过程中,要确立自己 最深切的感受或得到的启示 作为读后感的中心论点,即 感点。
围绕感点,联系个人实际和 社会实际展开论述,使读后 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 性。
对感点进行深入阐述,可以 通过引用原文、举例论证等 方式来加强自己的论点和说 服力。同时,要注意逻辑清 晰、条理分明,让读者能够 清晰地理解你的观点和感受 。
在社会阅读推广中的应用
01
引导公众深入阅读
读后感可以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的 重要环节,引导公众更深入地阅 读优秀图书,提高阅读质量。
02
促进读者之间的交 流
通过分享读后感,读者之间可以 相互启发、交流心得,形成良好 的阅读氛围。
03
推动全民阅读
读后感的推广有助于激发更多人 的阅读兴趣,推动全民阅读的实 现。
析其艺术特色和魅力所在。
影视作品赏析
经典影视作品介绍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如 《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 》等,对作品背景、导演、演员 等进行简要介绍。
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
分析影视作品中的画面构图、镜 头运用、音效等视听语言,探讨 其如何营造氛围、表达情感。
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
探讨影视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如人性、爱情、友情等,以及 这些主题思想对观众产生的启示 和影响。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通过写读后感,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所读文本的主题、情节和 人物,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读后感写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 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读后感优秀PPT讲义
![读后感优秀PPT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2cd9923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d.png)
引
一个年仅六岁的小瑞恩有一个很伟大的梦想希望 给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 喝当得知七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打井要二000元 钱时而瑞恩只是说:那么我来挣吧这连大人都很 难做到的事他做到了他以梦想的力量以坚定执著 的精神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最终感动了许多善良而 有爱心的人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她成立了瑞 恩基金会已经在非洲挖了七0多口井小瑞恩心中想 着的就是那些无辜的因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的孩 子们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瑞恩的梦想给安 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
我预想的效果天壤之别泪水禁不住从眼眶里汩汩向外
流无奈我只得去搬救兵叶、莹、芝和娜一一赶来了五
个人齐心协力不到半个小时生动感人的前言在诗人叶
的手下诞生干净漂亮的题字在书法家芝的笔下生辉精
美动人的画面在美术家的眼前闪烁各个栏目的内容一
一对号入座整个板报显得大方美丽是集体的力量创造
出佳绩
联
• 是的一朵花扮不出烂漫的春色一滴水汇 不成澎湃的江河一棵树组不成茫茫的森林 一块石不具备泰山的巍峨······只有将个人 融入集体中去才有力量、有智慧、有胆略 就像首尾相接的列车一齐出发一齐前进一 齐越过千座大山万条江河记住独柯不成树 独树不成林让无数个献身于我们的我共同 创造出我们的一切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林 ——读《中华美德格言故事》有感
《中华美德格言》人手一册我们班的同学最
近利用早自习进行背诵其中独柯不成树独树
不成林是大家的共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创造
辉
点
• 书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给我印象很深一群
外出觅食的蚂蚁被几个调皮的小朋友用火柴
点燃的火圈包围了面对熊熊烈火蚂蚁们没有
惊慌失措没有四处逃散而是彼此紧紧地抱在
根据刚才我们的探讨以这一篇 读后感为例能说说写读后感的方法 吗
写读后感ppt课件
![写读后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b36b6dec3a87c24128c4a3.png)
瑞 事恩,瑞只他恩是做的说到爱: 了心“ !使那 他我么 以想我梦起来想了挣的白吧力芳量!”这礼,连老以大人坚人。定都白执很芳著难礼的做老精到人神议的在,
付 7出4了岁不以懈后的的努生力命,中最,终为感了动圆了一许个多让善贫良困而孩有子爱能心继的续人学,
人 已 业 币们经的,纷在梦捐纷非想给伸洲,了出 挖 靠 天援 了 着 津助 一 的70之 脚 多多手一所口,脚大井帮地学。她蹬、小成三中瑞立轮学恩了,和心“挣小中瑞下学想恩 3 。着基 5 而的金 万 他就会 元 自是” 人 己那联, 民 却些 无 将《辜物梦的质想,生的因活力喝 压量了 到》受 了给污 不我染能一的再个完水低整启版死的示ppt课去地:件 的步从孩。小子他不们一仅。 年要一 四有个 季一梦 从颗想 头爱, 到1心3结,
料和感悟来拟题。题目可以直接写“《××》
读后感”,也可以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主标
题是概括自己的感受或评价,副标题是“——
读《××》有感”;分两行,第一行是主标题,
第二行是副标题,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读后感》《金钱
重于亲情——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
于勒在兄嫂的眼里又成了“流氓”、成了
“贼”。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菲利普夫妇前后截
然不同的态度呢? 完整版ppt课件
22
是金钱!②【“议”,对原文略加分析议论,引 出自己的观点即论点——段末一句。】只要有 钱,于勒就会受到全家的欢迎,菲利普不是总 重复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吗?“如果于勒竟在这 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就连人间最纯 洁的爱情也会随着金钱而降临,要是没钱,哪 怕是手足至亲也会被遗弃。真是六亲不认啊!撕 下那层罩在菲利普家庭上面温情脉脉的面纱, 看到的分明是“金钱”那既诱人又狰狞的面目。 ③【透彻分析,揭露完整实版pp质t课件,“感”得深刻。】 23
付 7出4了岁不以懈后的的努生力命,中最,终为感了动圆了一许个多让善贫良困而孩有子爱能心继的续人学,
人 已 业 币们经的,纷在梦捐纷非想给伸洲,了出 挖 靠 天援 了 着 津助 一 的70之 脚 多多手一所口,脚大井帮地学。她蹬、小成三中瑞立轮学恩了,和心“挣小中瑞下学想恩 3 。着基 5 而的金 万 他就会 元 自是” 人 己那联, 民 却些 无 将《辜物梦的质想,生的因活力喝 压量了 到》受 了给污 不我染能一的再个完水低整启版死的示ppt课去地:件 的步从孩。小子他不们一仅。 年要一 四有个 季一梦 从颗想 头爱, 到1心3结,
料和感悟来拟题。题目可以直接写“《××》
读后感”,也可以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主标
题是概括自己的感受或评价,副标题是“——
读《××》有感”;分两行,第一行是主标题,
第二行是副标题,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读后感》《金钱
重于亲情——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
于勒在兄嫂的眼里又成了“流氓”、成了
“贼”。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菲利普夫妇前后截
然不同的态度呢? 完整版ppt课件
22
是金钱!②【“议”,对原文略加分析议论,引 出自己的观点即论点——段末一句。】只要有 钱,于勒就会受到全家的欢迎,菲利普不是总 重复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吗?“如果于勒竟在这 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就连人间最纯 洁的爱情也会随着金钱而降临,要是没钱,哪 怕是手足至亲也会被遗弃。真是六亲不认啊!撕 下那层罩在菲利普家庭上面温情脉脉的面纱, 看到的分明是“金钱”那既诱人又狰狞的面目。 ③【透彻分析,揭露完整实版pp质t课件,“感”得深刻。】 23
读后感写作ppt课件(23页)
![读后感写作ppt课件(23页)](https://img.taocdn.com/s3/m/6c00f37a852458fb760b560d.png)
(3)内容杂乱无中心。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 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 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定 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4)感受认识太肤浅。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 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 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 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 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 刻的启示点,内容浮浅杂乱。
(4)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 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 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 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 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 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 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 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 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 “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 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 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 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 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 本观点服务。
四、写读后感中常犯的毛病
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点: (1)大量引述原文。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 “感”,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 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 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2)脱离原文空写“感”。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 都有个由来。“读”是“感”的基础,“感”由 “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 “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应 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精品课件《读后感》
![精品课件《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fbeae4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1.png)
正文部分
按照逻辑顺序展开论述,分段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确 保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结论部分
总结全文,强调核心观点和启示,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运用恰当修辞手法提升文采
比喻和拟人
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排比和对仗
运用排比和对仗句式,使语言更 加整齐、有力,增强节奏感。
本课件内容与结构
内容
本课件主要包括读后感的基本概念、 写作技巧、范文赏析和实战演练等部 分。通过系统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 练习,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读后感的写 作要领。
结构
课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引言、正 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 又包括多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都围 绕一个主题展开,方便学生进行有针 对性的学习。
辨识文章线索
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或关键信息,理解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 义。
分析段落关系
探究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如并列、递进、转折等, 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层次和结构。
品味语言风格及表达技巧
01
02
03
感受语言风格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如 生动形象、简洁明了、含 蓄蕴藉等,感受作者的语 言魅力。
思考这些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体会和认识。
将个人经历与文章内容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读后感,使读后感更具个性化 和深度。
挖掘文章深层意义和价值
01
仔细分析文章的主题、情节、人物等元素,思考作者想
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02
探究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文化背景等深层次意义,
挖掘文章的价值所在。
引用和摘录
适当引用原文中的精彩语句或段 落,增强说服力,同时展示自己 的阅读深度和广度。
按照逻辑顺序展开论述,分段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确 保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结论部分
总结全文,强调核心观点和启示,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运用恰当修辞手法提升文采
比喻和拟人
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排比和对仗
运用排比和对仗句式,使语言更 加整齐、有力,增强节奏感。
本课件内容与结构
内容
本课件主要包括读后感的基本概念、 写作技巧、范文赏析和实战演练等部 分。通过系统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 练习,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读后感的写 作要领。
结构
课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引言、正 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 又包括多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都围 绕一个主题展开,方便学生进行有针 对性的学习。
辨识文章线索
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或关键信息,理解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 义。
分析段落关系
探究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如并列、递进、转折等, 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层次和结构。
品味语言风格及表达技巧
01
02
03
感受语言风格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如 生动形象、简洁明了、含 蓄蕴藉等,感受作者的语 言魅力。
思考这些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体会和认识。
将个人经历与文章内容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读后感,使读后感更具个性化 和深度。
挖掘文章深层意义和价值
01
仔细分析文章的主题、情节、人物等元素,思考作者想
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02
探究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文化背景等深层次意义,
挖掘文章的价值所在。
引用和摘录
适当引用原文中的精彩语句或段 落,增强说服力,同时展示自己 的阅读深度和广度。
读后感的写法ppt
![读后感的写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14cd0cb27375a417876f8f9e.png)
【感受可以如此深刻】: 做人一定要不断地追求
完美,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 地去改正,取长补短。我们 要像书中的主人公,不断追 求完美吧!
追求完美——《失落的一角》读后感
【感受可以如此深刻】:
其实每一个人都会有秘密,我 们不能因为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造成对自我的怀疑和恐慌,我们 要学会去建立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 也能有效抵抗来自现实世界的各种 压力,从而获得自信。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关键。可概括
为一个字:联。即联想、联系。
也就是说由所读之书引起、生发
的联想、联系。即:由此及彼,由 事及理,由古到今,由物及 物,由物及人等多方面、多角度的
联想、联系。
❖ 三“联:联系实际
❖ 以《拔苗助长》为例:
❖ 想拔苗助长这样好心办坏事,违背规律遭惩罚的 人在现实生活中还少吗?有的家长望子成龙,一天到晚,
★同一篇文章,也可以从多 个角度产生感想的“点”。
找感点
例:滥竽充数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 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 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喜欢听 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听独奏, 南郭处士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议
议感点,即紧扣原文 所引述的内容作一番分析, “亮”出自己的观点。 (一百字左右)
★在读好文章的基础上, 先把感想的“点”排列出来。
选取最值得写,和你最 想写的“点”。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 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 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 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 来发表议论。
读《窃读记》有感(结尾)
《窃读记》让我知道了:好书会像营 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田,像朋友一 样陪伴我的人生,像钥匙一样为我们 打开知识的宝库,给我们力量,勇气 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相 伴呢?让我们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后感的写作步骤
第一步:述读——引(引述材料)
在通常情况下,读后感的第一部分一般会是 围绕感点(阅读文章后得出的观点),引述材料。
“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 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引)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岂足以言得士?(议)
⑥让我们记住那位母亲的话,捧出爱,捧出 心,收获一曲“真、善、美”的回声。
作出结论(概括强化中心,发出号召)
文章的六节内容,按照下面的写 作流程,完密地构建了读后感的结构, 本文在结构上堪称是一篇典型的读后 感。
述感(1) 感点(2) 发感(3)(4) 结感(5)(6)
材料 画 蛋
芬奇(公元1452-1519年)是欧洲文艺复兴 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
回声的启示 上海考生
①对着小山尖声喊叫,便得到尖利刺耳的 回声;而对它和和气气,便的到柔和温婉的 回声。得到什么样的回声,全取决于我们在 小山面前发出的最初的声音 。
(复述材料,文字简洁)
②人们常说“世事难料”,其实并不如此。 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 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这便是回声的 启示。
失败却并没有取得最终的成功,其原因一是
不悔改,二是不承认。
第五段进步联系自身和社会国家,详略
有致,联系自身,一句话稍带即过,重点联
系国家建设,具有鲜明针对性和现实性,合
使文章的思想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总结归纳
引——提出观点,确立总纲。 针对论题以肯定的判断提出一个鲜明正确
的观点,是这类议论文常规的开头方法。观 点的提出,通常采用简要引述的方法。
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经历过失败后都有会取得成 功的。能在经历失败走向成功的人是明智的,但世上有 更多的庸人,在经历过失败之后,不思悔改。其中有的 人是碰壁了,却不懂转变,吸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走着 老路,结果是一再碰壁。有一类人,明明失败了,却又 不承认。这种人是最危险的。
我们不但要在学习上、工作上正确对待失败,而且 在国家建设方面,也不应因为一点挫折而悲观。如今, 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 地方。和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像一部不够 完美的火车和一部漂亮的马车一样,而我们每人都是火 车的设计师。假如我们因为这部火车跑不过马车而对它 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没有发展前途了。但如果我们像 斯蒂芬逊一样,不灰心,不气馁。找出我们“车”上不 够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终有一天,我们国家会像高速 火车一样,把资本主义国家远远地抛在身后。
变式写法:“议”——“引”——“联”——“结”。
练习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制造出世界上 第一辆蒸气机车,当时有人驾着一辆马车和 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 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车由于 没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坏了。然而斯蒂芬逊 并没因比赛失败而灰心,他不断改进机车, 坚信火车具有马车所无法媲美的前途。100多 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动着轮子, 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高速火车每小时可达 200公里,试验性火车的速度更为惊人。
述读(前提)—— 感点(论点)—— 发感(论证)——结感(升华)
常式写法: 引——议——联——结。 变式写法: 1、“联”——“引”——“议”——“结”。
2、“引”——“联”——“议”——“结”。
引:引材料、亮观点; (引材料——做评论——提观点) 议:发议论; 联:联系现实; 结:做结论。
但是有的人一讲到“失败”,便唯恐避之 不及,总想自己不论干什么,都只有成功,没 有失败挫折。其实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便会 发现,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有是在经历了失败 挫折后才取得伟大的成绩的。清代文学家蒲松 龄落第之后,愤而著书,才写出《聊斋志异》; 著名化学家欧立希经过了665次的失败,才发 明了药物666;有“发明大王”之称的爱迪生, 一生发明了1000多件新产品,但每一个新发明 的诞生,他都有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在一次新 发明的试验过程中,共失败了8000多次,但他 仍然乐观地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8000 次失败,起码使我知道了有8000个办法行不 通。”由此可见,不经失败,便没有成功的果 实,害怕失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或许今天的 失败,正预示你明天的成功呢!
这是1989年广东省高考题,要求考生就 此写一则读后感,
例文:“失败是成功之母” ——由世界上第一辆火车跑不过马车谈起
当我看完了世上第一辆炎车和马车赛跑,竟然远 远落后于马车的故事后,再看到现在高速成火车时速 已达两百公里,不由得想起了我国的一句名谚:失败 是成功之母。 (引、揭。开篇概引材料,揭示中心:失败是成功之 母。文章抓住所供材料的重点有目的地引材,由材料 到论点,简洁恰当而又鲜明。)
议——阐释论题,概括议论。 观点提出后,不要急于列举材料进行论证,
一般先要就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议论: 一是对 论题作精要的阐释。二是对观点作提纲挚领 的概括议论 。
联——运用材料,展开论证。 写作此类议论文主体部分的基本要求,
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论点。
第四步:结感——结
结感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 强调感点;也可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收结要自然,要顺理成章。
读后感写作案例剖析
(1999年上海语文试题)32.阅读下面文字, 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一篇700-800字 的文章。 回声
有一个小孩子,不如道回声是什么东西。 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 “喂! 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 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 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 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 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 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 “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 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 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 文章、一本书、一首诗……而后将自己 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 就是读后感。
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 “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 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读后感的结构模式
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 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 “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 “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 前后勾联。因此,读后感的一般结构模 式可以如下图所示:
从“面对他人”的角度,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④面对人生,如果我们付出“努力”,便能收获“成 功”;如果付出“享乐”,便只能得到“哀叹”。伟大
文 学家鲁迅一生的努力可谓光照史册,他不厌其烦地 做着“一木一石”的工作,又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 在工作上”。即便在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之后,他仍 一刻不停地在努力。当我们翻阅《鲁迅全集》的鸿 篇巨制,仰望先人的成就时,常常流连于先生的 “回声”,却忘了看一看先生当初那一声声顽强、坚 毅的奋斗的呐喊。有的人在临终之际,哀叹自己今 生一事无成,抱怨命运的不公,但他们却忘了这 “平庸”的回声正是对他们青壮年时沉溺享乐,不思 进去的最公正的回应。(联系现实,论证论点。)
同小异的。
一、总论 1简述材料。2.引出论点——用名言作论点。
常式写法: 引——议——联——结
范文二 读《画蛋》有感
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
这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
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
不了“高徒”。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
达·芬奇,便是很好的一例。
期有杰出成就,他的绝世佳作《最后的晚餐》使
我倾心以往。 我由衷地佩服他那横溢的才华。读了
秦牧同志的《画蛋》一文,我方才知道达·芬奇同其
他许多著名人物一样,也是经过一番磨砺才毕露出
智慧的锋芒的。我不由深悟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
嘛,就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所蕴藏的深刻
含义。科学发展史上的不朽人物成功的秘诀都是大
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
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
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
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
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
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
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这个蛋的椭
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
(概述感受,提出论点)(要求:鲜明,正确)
③面对他人,如果我们捧出“真诚”,就能收 获“友情”;如果付出“猜妒”,便只能品尝 “孤独”。《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其心计可 谓举世无双,但过多的心眼纵然让她在贾母前 落下个好名声,却终究摆脱不了寂寞无伴的悲 哀。即使对贴身丫环平儿,她也一概以猜忌相 对,这当然不能以心换心了。连曹雪芹也不由 发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慨叹,其原因便 在于她没有付出应有的“真”,便当然得不到 “真”的回声。
从“面对人生”两个角度,从正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⑤回声是公正的。因此,它最“无情”,却又 最“有情”:捧出“奋进”,便收获“成就” 的回声;捧出“拼搏”,便收获“胜利”的回 声;捧出“自信”,便收获“坚强”的回声, 捧出“勇敢”便收获“坚毅”的回声。相反, 若你付出的是自私、懦弱、沉沦……你便决计 只能得到孤独、悲伤和失败的回声。
(联。联系实际,深化主题。此外所说的实际,不仅 仅指个人实际(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实际),也 指社会实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实际)。
文章第三段联系中外历史上的三个事例, 叙议结合,说明“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在 经历了失败挫折后才取得伟大的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