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子生物学实验设计-蚕豆病课件ppt

合集下载

蚕豆病课件

蚕豆病课件
。 (4)补液:应多饮水或输入液体,以改善微循环,维持有效血循环, 促进肾脏排酸及排血红蛋白尿功能,但应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 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对症处理:蚕豆病如合并感染可加重溶血,高热、缺氧和心 率加快可出现心力衰竭等,故应积极处理并发症,避免使用对 肾脏有损害作用的药物。
疾病预防
不连续或一次进食大量的蚕豆就可以避免得蚕豆病。 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者,患有痔疮出血、消化不良、
慢性结肠炎、尿毒症等病人要注意,不宜进食蚕豆。 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尿潜血。 锻炼好身体,增强免疫力.平时多给宝宝喝水,多晒温和的阳
光,呼吸新鲜的空气。 买日常用品有成分介绍的也注意一下其成分,有以上禁忌的
易发人群
这种病多见于儿童,男性患 者约占90%以上。
临床表现
大多食蚕豆后1至2天发病,早期症状有恶寒、 低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乏、恶心、不 定性的腹痛,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左右。 接着因溶血而发生眼角黄染及全身黄疸,出现 酱油色尿和贫血症状,此后体温升高。与溶血性 贫血出现的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加剧, 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约50%患者脾大。严 重时有尿团、休克、昏迷、惊厥,严重病例可见 急性心功能和肾功能衰竭,重度缺氧时还可见 双眼固定性偏斜。此时如不及时抢救可于一至 二天内死亡。所以出现以上症状的病人,应马 上送医院诊治。
蚕豆病
什么是蚕豆病
蚕豆病是一种6-磷酸葡萄糖脱氢 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疾 病,表现为在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 情况下,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 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症。
疾病机理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有遗传缺 陷者在食用青鲜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后皆会发生 急性溶血性贫血症——蚕豆病,致病机制尚未十 分明了。已知有遗传缺陷的敏感红细胞,因G6PD 的缺陷不能提供足够的NADPH以维持还原型谷胱 甘肽(GSH)的还原性(抗氧化作用),在遇到 蚕豆种某种因子后更诱发了红细胞膜被氧化,产 生溶血反应。G-6-PD有保护正常红细胞免遭氧化 破坏的作用,新鲜蚕豆是很强的氧化剂,当G-6PD缺乏时则红细胞被破坏而致病。

蚕豆病ppt课件

蚕豆病ppt课件

.
9
蚕豆病有哪些实验室发现?
蚕豆病的症状出现后,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红蛋 白迅速而明显地下降,最低者可达3g/dl 以下,红 细胞计数降至100万以下/μl。早期很多细胞发生收 缩、变形,有一些细胞的边缘似有缺少血红蛋白 的空隙,而其余部分因血红蛋白浓缩而染色较深 。在起病12小时内,红细胞用甲紫作活细胞染色 ,可见到Heinz小体,最多可达80%,但以后就减 少,到36~48小时便不再见到,除非脾切除者。 起病2天后,上述变形红细胞已不见,可有少数球 形细胞出现。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有时外 周血液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常增多 ,并出现左移现象。
.
13
4.慎用的药物 扑热息痛、非拉西丁、阿斯匹林、氨基比林、安 替比林、安坦、维生素 C、维生素K、氯霉素、链 霉素、异烟肼、磺胺嘧啶、磺胺胍、磺胺异恶唑 、氯喹、秋水仙碱、苯海拉明、左旋多巴、苯妥 英钠、普鲁卡因酰胺、乙胺嘧啶、奎尼丁、奎宁 、SM、TMP、优降糖等
.
10
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自溶血亦增多。血清黄疸指数多在 10~30之间,间接胆红素增高。尿潜血试验可以阳性。有 闭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血清尿素氮增高,血浆CO2结 合力降低,血钾增高。
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或揭示磷酸己糖(HMP) 旁路缺陷的各种试验的结果,与药物诱发溶血性贫血的结 果相同。G6PD活性大多明显降低
.5ຫໍສະໝຸດ 毒理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有遗传缺陷者在食用青 鲜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后皆会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症—— 蚕豆病。致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 焦 点但已知有遗传缺陷的敏感红细胞,遇蚕豆中某种因子, 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所致。
.
6
遗传特征
蚕豆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9岁以下小儿为多见 。大多发生于每年蚕豆成熟季节,一般在食蚕豆 或其制品后数小时至数天后发生急性溶血。乳母 吃蚕豆,婴儿吸吮其乳汁亦可发病。该病轻者仅 有轻度溶血,不伴有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重者可 在短期内出现溶血危象,表现为迅速贫血伴有黄 疸及血红蛋白尿。由于红细胞大量溶解时其分解 产物对机体的作用,常出现畏寒、发热、恶心、 呕吐、腹痛、腰痛等。血红蛋白尿的出现提示溶 血严重或溶血仍在继续,尿色可呈酱油色、浓茶 色或血色。极重型者病情迅速发展,严重贫血、 黄疸,明显血尿,甚至可见神志不清、休克、急 性肾功能衰竭等。

蚕豆病生物设计PPT课件

蚕豆病生物设计PPT课件
机遇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蚕豆病的发病机制,为治 疗方法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此外,随着精准医疗的兴起,个体化治疗将成为可能,为蚕豆病患者带来更 好的治疗效果。
跨学科合作与创新
合作
蚕豆病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生物学、医学、化学 、物理学等。通过跨学科的合作,我们可以整合不同领域的 优势资源,推动蚕豆病研究的深入发展。
公共卫生挑战
蚕豆病的发病率和流行情况对公共卫 生构成挑战。
伦理和法律问题
随着蚕豆病患者的增多,对医疗资源 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06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挑战与机遇
挑战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此外,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治 疗效果难以预测,这为治疗方法的研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蚕豆病生物设计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蚕豆病概述 • 蚕豆病的生物设计原理 • 蚕豆病的基因治疗设计 • 蚕豆病的药物治疗设计 • 蚕豆病的预防与控制 •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01
蚕豆病概述
定义与特性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由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 所致。
基因治疗原理
基因治疗原理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人体细胞基因来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方法。对于蚕豆病, 基因治疗旨在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以替代缺陷基因,从而恢复正 常的酶活性,减少氧化应激和溶血发作。
基因治疗的优势
基因治疗具有根治疾病的潜力,可以永久性地纠正缺陷基因,避免长期药物治疗 的副作用和不便。
基因治疗策略
基因替代策略
通过将正常基因导入患 者的造血干细胞,替代 缺陷基因,以达到治疗

蚕豆病-PPT

蚕豆病-PPT

蚕豆病发病情况颇为繁杂,如蚕豆病只发生于 G6PD缺乏者,但并非所有的G6PD缺乏者吃蚕豆 后都发生溶血;曾经发生蚕豆病者每年吃蚕豆, 但不一定每年都发病;发病者溶血和贫血的程度 与所食蚕豆量的多少并无平行关系;成年人的发 病率显著低于小儿。由此可以推测,除了红细胞 缺乏G6PD以外,必然还有其他因素与发病有关。 可见,蚕豆病发生溶血的机理比G6PD缺乏所致 的药物性溶血性贫血复杂,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2. 临床特点①潜伏期数小时至48小时。②中毒表 现: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 缺乏、腹痛,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 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 持续3日左右。③实验检查: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 验(MHb)正常人还原率>75%(比色法),蚕豆病 患者MHb还原率31%~74%(杂合子遗传者), 还原率<30%(纯合子型);血中含变性珠蛋白小 体(赫恩兹小体)可高于5%以上(正常为0~ 0.28%)。
预防
(1)蚕豆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家属中 有人得过此病,应禁食蚕豆及其制品。
(2)在G-6-PD缺陷的高发地区,进行群体G-6PD缺乏普查。
(3)凡过去得过蚕豆病的或已知有G-6-PD缺乏 者应避免食蚕豆及其制品,忌服有氧化作用的药 物。
(4)提醒患儿的家长要约束患儿去种蚕豆的地方, 避免接触蚕豆花粉。
毒理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有遗 传缺陷者在食用青鲜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 后皆会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症——蚕豆病。 致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 焦 点但已知有遗传缺陷的敏感红细胞,遇蚕 豆中某种因子,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所致。
遗传特征
蚕豆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9岁以下小儿为多 见。大多发生于每年蚕豆成熟季节,一般在食蚕 豆或其制品后数小时至数天后发生急性溶血。乳 母吃蚕豆,婴儿吸吮其乳汁亦可发病。该病轻者 仅有轻度溶血,不伴有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重者 可在短期内出现溶血危象,表现为迅速贫血伴有 黄疸及血红蛋白尿。由于红细胞大量溶解时其分 解产物对机体的作用,常出现畏寒、发热、恶心、 呕吐、腹痛、腰痛等。血红蛋白尿的出现提示溶 血严重或溶血仍在继续,尿色可呈酱油色、浓茶 色或血色。极重型者病情迅速发展,严重贫血、 黄疸,明显血尿,甚至可见神志不清、休克、急 性肾功能衰竭等。

蚕豆病生化讨论课PPT课件

蚕豆病生化讨论课PPT课件

生化检测在蚕豆病诊断中的应用
01
02
03
确诊蚕豆病
通过生化检测可以确诊蚕 豆病,为后续治疗和预防 提供依据。
鉴别诊断
与其他溶血性疾病进行鉴 别诊断,如地中海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等。
监测病情
通过定期检测生化指标, 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生化检测的局限性
假阳性与假阴性
由于生化检测方法的局限 性,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 阴性的结果。
G6PD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红细胞酶缺乏症,全球约有4亿人受其影响,而蚕豆病是 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该疾病呈地域性分布,主要在亚洲、非洲和地中海沿岸国家较为常见。
发病机制与原因
蚕豆病的发生与G6PD缺乏有 关,G6PD是红细胞中一种重 要的酶,参与磷酸戊糖途径代 谢。
当患者食用蚕豆或接触某些药 物后,可能导致红细胞氧化损 伤,引发溶血性贫血。
高通量测序技术
运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全 面解析蚕豆病患者的基因组、转 录组和蛋白质组学特征,挖掘潜 在的治疗靶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01
深入研究蚕豆病发病的分子机制 ,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 节,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 论依据。
02
针对蚕豆病患者的临床样本,进 行深入的生物学分析,揭示疾病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样本的大规模分析
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对大量临床样本进行基因组、转录组和蛋 白质组等多层次的分析。
新型治疗手段的探索
基于对蚕豆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寻找和开发新型的治疗药物和 方法。
对青年研究者的建议与期望
勇于创新,敢于挑战
鼓励青年研究者敢于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不拘泥于传统框 架。
注重团队合作

生物化学实验期末蚕豆病设计性实验报告PPT课件

生物化学实验期末蚕豆病设计性实验报告PPT课件
其中除皂素外,均可于4℃下保存半月,皂素必须新鲜 配制。反应混合液在室温和冰箱中均不易保存。因此最 好在临用前根据用量临时混合。
10
实验流程
G6PD荧光斑点试验
2.将上液置于37℃水浴10min ,再取一小滴滴于滤 纸上(第二斑点)→实验组 ;
3.取试管,加10μl全血+100μl反应液,混匀,取一滴 于滤纸上(第一斑点 )→作为对照;
导致患儿体温升高
21
呼吸急促
溶血性贫血
具有载氧能力的 Hb含量下降
机体缺氧
22
讨该病发生的分子基础, 可以用哪些技术检测什么目的基因 ?[4]
检测G6PD基因
-
23
24
此外还可以用通过扩增葡G6PD基因第10, 11,12,13外显子639bpDNA片段结合寡核苷 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PCR/SSCP分析法、 DNA序列分析、探针技术等方法检测上述基因 的点突变。
GSH的主要作用:① 保护红细胞内的含硫氢基 (-SH)血红蛋白、酶蛋白和膜 蛋白的完整性,免遭氧化 ② 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共同使 H2O2还原成H2O
18
皮肤及巩膜黄染
19
案例分析
实验室检查项目 患儿检查值
正常值
红细胞 血红蛋白 血清总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
1.98×1012/L 53g/L
设计性实验报告
年级:xxxx级 专业:xxx 班级: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星期x 第x实验室 第x组
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报告人:xxx
-
1
案例分析
-
2
案例分析
❖ 案例: ❖ 患儿,男性,3岁,因面色苍白伴血尿1天入院。1天前

蚕豆病实验设计PPT课件

蚕豆病实验设计PPT课件

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蚕豆病的分子机制,探索更 多与疾病发病相关的基因和分子。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蚕豆 病的研究进展。
开展临床试验,验证实验设计的可行 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 靠的依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治疗
对于蚕豆病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蚕豆或接触氧化性药物,并 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如输血、使用抗氧化剂等。预防是关键,避免诱发因素 是减少蚕豆病发作的重要措施。
02 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目的
探究蚕豆病发病机制
通过实验了解蚕豆病发病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和细胞反应。
寻找治疗蚕豆病的有效方法
通过实验研究,寻找可能的治疗蚕豆病的有效药物或方案。
实验步骤
01
02
03
04
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包括红 细胞样本、不同浓度的氧化剂
等。
步骤2
将红细胞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 照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
氧化剂,对照组不加。
步骤3
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红 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形态和数
量变化。
步骤4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得出结论。
03 实验材料与方法
现出明显的优势。
实验组内部的不同处理效果
02
实验组内不同处理方式之间也存在差异,某些处理方式的效果
优于其他处理方式。
对照组内部的一致性
03
对照组内部的数据较为一致,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或差异。
结果分析
实验组优势的原因分析
对实验组表现出色的原因进行分析,可能是由于实验设计的某些 特定因素或实验过程中的细节控制所致。
本研究通过实验设计,探讨了 蚕豆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蚕豆病讲课PPT课件

蚕豆病讲课PPT课件

教育与引导:向患 者普及蚕豆病的相 关知识,引导他们 正确认识病情
心理辅导:为患者 提供心理辅导,帮 助他们缓解心理压 力和焦虑
Part Six 蚕豆病的科学研究与进

蚕豆病的研究现状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 性疾病,主要影响 红细胞
研究进展:基因编 辑技术在蚕豆病治 疗中的应用
研究现状:目前尚 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主要通过避免食 用蚕豆等食物来预 防
诊断:蚕豆病
治疗:输血, 药物治疗
预后:病情稳 定,恢复良好
病例分析
患者年龄:5岁
症状:皮肤发 黄,尿液呈红 色
诊断:蚕豆病
治疗:输血, 药物治疗
预后:病情稳 定,恢复良好
经验教训
蚕豆病患者在食用蚕豆后可能 会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严重 时可能导致死亡。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 者应避免食用蚕豆及其制品。
Part One
蚕豆病的概述
蚕豆病的定义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引起。
患者在食用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后,会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 症状包括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蚕豆病的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G6PD缺乏症是蚕豆病的主要原因 环境因素:食用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等可能导致发病 发病过程:G6PD缺乏导致红细胞破裂,引发溶血性贫血 症状表现:皮肤发黄、尿液呈酱油色、贫血、乏力等
症状:蚕豆病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发热、咳嗽、 腹泻等
治疗:蚕豆病需要避免食用蚕豆及其制品,感染性疾病需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
预防:蚕豆病需要避免食用蚕豆及其制品,感染性疾病需要加强个人卫生和预防措施

蚕豆病预防和措施PPT

蚕豆病预防和措施PPT
健康影响
预防蚕豆病能够降低患者的健康风险,避免 溶血危机的发生。
对于已确诊患者,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管理病 情,提升生活质量。
为什么要预防蚕豆病?
社会负担
蚕豆病的管理和治疗会给社会医疗系统带来 一定负担,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医疗费用和病假损 失。
为什么要预防蚕豆病? 遗传因素
如感到异常疲劳、乏力或黄疸,应尽快就医。
早期诊断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检查
有蚕豆病家族史的个体,应定期进行基因检测和 健康检查。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咨询专业医生
如对饮食或药物有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医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谢谢观看
蚕豆病预防与管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蚕豆病? 2. 为什么要预防蚕豆病? 3. 如何预防蚕豆病? 4. 谁应该关注蚕豆病?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什么是蚕豆病?
什么是蚕豆病?
定义
蚕豆病,又称为蚕豆缺陷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主要由于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引 起。
这种缺陷会导致红细胞在接触某些触发因素时发 生破坏,导致溶血性贫血。
了解蚕豆病的遗传特征,有助于家庭成员进 行基因检测和风险评估。
这样可以为将来的生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如何预防蚕豆病?
如何预防蚕豆病? 饮食控制
蚕豆病患者应避免食用蚕豆及相关食品,注意饮 食多样化。
定期咨询营养师,以确保获得均衡营养。
如何预防蚕豆病? 药物监测
在使用药物前,患者需咨询医生,避免使用可能 引发溶血的药物。
什么是蚕豆病?
症状
蚕豆病患者在接触蚕豆或其他氧化性物质后,可 能出现疲劳、乏力、黄疸等症状。

蚕豆病疾病演示课件

蚕豆病疾病演示课件
蚕豆中含有某些氧化性物质,如植物 凝集素和蚕豆苷等,这些物质在人体 内可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破裂 ,进而引发溶血性贫血。
流行病学特点
01
地域分布
蚕豆病主要分布在蚕豆种植和食用较多的地区,如我国 南方、西南等地区。
02
人群分布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儿童多见,且男性多于女性。
03
季节性
蚕豆病的发病与蚕豆的种植和收获季节有关,通常在蚕 豆成熟和收获的季节高发。
家属教育
家属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医护人员应向家属介绍蚕豆病 的相关知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指导家属如何照顾患者并提供 情感支持。
05 蚕豆病研究进展与前景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蚕豆病基因研究
国内外学者已经成功定位并克隆了蚕豆病相关基因,为深入了解 蚕豆病发病机理提供了基础。
诊断技术进展
03 蚕豆病治疗与预防
治疗方案及原则
治疗方案
蚕豆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对症治疗主要 针对患者出现的具体症状,如发热、贫血、黄疸等,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病因治疗则是通过去除诱因,如避免食用蚕 豆及其制品,以预防疾病复发。
治疗原则
蚕豆病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综合化和科学化的原则。根据 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 综合考虑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状况等因素,采取综合性的 治疗措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开发出更 加灵敏、特异的蚕豆病诊断技术,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探索个性化治疗方案
面临挑战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探索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
蚕豆病的研究和治疗仍面临许多挑战,如 疾病复杂性、治疗副作用等,需要不断克 服和解决。

蚕豆病 ppt课件

蚕豆病 ppt课件
❖ 新生儿表现
感染 病理产 缺氧 母氧化药 樟脑衣等 亦可无诱因
黄疸生后2-4天后达高峰 重者可胆红素脑病
临床表现
❖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 少见 无诱因出现慢性溶血 常婴儿期发病 表现贫血黄疸脾肿大 50%新生儿期以高胆红素血症 酶活性为零 起病情况 (感染/药物诱发急性溶血)实验Leabharlann 检查血象观察与护理
❖ 输血观察与护理
血液取回后应立即输注、不宜久置或加温输入,血液温度>37℃会 造成红细胞变形、破坏致溶血。输血前严格查对,输注过程根据年 龄、贫血程度,严格控制速度和血量,防止输血过快而诱发急性心 力衰竭。在输血过程中,除防止血液污染,还应积极地做好输血反 应的应急抢救准备。如出现高热、寒战、皮疹、心累、气急或哮喘 发作,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过敏性休克表现,应立即停止输血并 报告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观察与护理
1. 生命体征的观察:溶血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 ,入院后需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防止因贫 血缺氧引起重要器官的损伤。患儿出现嗜睡、 昏迷、抽搐、头痛、呕吐、气急、呼吸不规则 、脉搏细弱或尿量减少、尿闭,均提示合并脑 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应及时报告 医生,给予镇静、强心、利尿等处理,维护重 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注意黄疸有无加重,防止 发生核黄疸
诊断
❖ 初步诊断
▪ 发病年龄 ▪ 季节 ▪ 性别 ▪ 诱因 ▪ 过去史 ▪ 家族史及籍贯 ▪ 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表现
❖确诊
▪ 实验室检查 溶血证据 G6PD活性降低 基因异常
治疗
❖ 去除诱因 ❖ 输液、输血 ❖ 循环衰竭及中毒性休克
▪ 扩容 ▪ 纠酸 ▪ 输血
❖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指征 不常规使用
观察与护理
❖ 2.贫血的观察

蚕豆病ppt演示课件

蚕豆病ppt演示课件
1.RBC<3.0X1012/L 2.HB<110g/L 3.WBC>5.0X1012/L 4.TBIL>17.1umol/L 5.URO(+) 6.G-6-PD活性测定为此病最为可靠 地指标 7.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可用于此 病的筛查或普查
. 16
小儿贫血分度:以血红蛋白 含量为标准
1.轻度:110-90(g/l) 2.中度:90-60 3.重度:60-30 4.极重度:<30
. 14
临床表现
• 早期:厌食、疲劳、恶寒、低热、恶心、不
定性的腹痛
• 中期: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
色,与溶血性贫血出现的同时,出现呕吐、 腹泻和腹痛加剧,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 约50%患者脾大。
• 严重病例可见昏迷、惊厥和急性肾衰竭,若
急救不及时常于1~2日内死亡。
. 15
实验室检查
.
2
辅助检查
• • • • • • RBC1.28(3.5-5.2) Hb52(120-160) 胆红素21.8(3-20.5) WBC6.06(4-12) 血小板443(100-300) CRP11.35(<3)
.
3
入 院 后 处 理
入院后给予持续氧气吸入,心电 监护,每两小时监测生命体征一次 ,记录24h尿量。 治疗用药: 1.输入同型浓缩红细胞200ml改善 贫血 2.给予亚胺培南抗感染治疗 3.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丙种球 蛋白支持治疗 4.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 6
护理问题
1.急性贫血
及时输入新鲜血,有利于补充血容量,纠正贫 血,提供血小板及凝血因子,防止低血容量休 克
.
7
护理问题
2. 发热
根据病情遵医嘱行物理或药物降温,注意降 温效果 严密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

蚕豆病生物设计PPT课件

蚕豆病生物设计PPT课件

• 二、实验原理
在全血中加入亚硝酸钠,使红细胞中的亚 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MHb), 高铁血红蛋白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的作 用下又被还原为亚铁血红蛋白。在这过程 中,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不仅需要亚甲蓝 作为递氢体,还需要由G6PD参与磷酸戊糖 途径形成NADPH作为辅酶才完成上述反应。 所以,G6PD缺陷症的患者其MHb还原率下降 (分光光度技术)。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3
• 五、取试管3 支,标上A、B、S ,按下表加入试剂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操作步骤
试剂 B S 混合试剂/ mL / 生理盐水/ mL / 0. 18 mol/ L 亚硝酸钠0. 01 0. 28 mol/ L葡萄糖溶液/ mL 经调整的全血/ mL 0. 1 0. 01 / / A / 0. 01 /
年级\专业\班级: 实验课时间: 实验室: 组别: 组员排名: 报告人:

患儿,男性,3岁,因面色苍白伴血尿1天入院。1天前 食用新鲜蚕豆后,今日出现恶心、呕吐、排尿呈酱油样 色,面色苍白。据家长反映,患者的姐姐也曾发生过类 似情况。 • 体格检查:体温38℃,脉搏150次/分,呼吸40次/ 分,血压80/60mmHg,呼吸急促,神清,萎靡,面色苍 白,皮肤及巩膜黄染,体型较同龄人瘦小。心、肺未及 异常,肝、脾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神经系统检查 未及异常。 •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 1.98×1012/L,血红蛋白 53g/L,血清总胆红素85.5µmol/L,结合胆红素 13.7µmol/L,未结合胆红素71.8µmol/L,尿蛋白(++), 潜血(+),尿胆红素(-),尿胆素原(+),尿液镜下未见 红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值:MHb还原率>=75%,脐血>=77% 临床诊断:纯合子和半合子(XY)患者:
MHb还原率< 30% 脐血< 40% 杂合子患者:
MHb还原率< 31%~74% 脐血< 41%~76%
实验二
G6PD荧光斑点试验
实验原理
葡萄糖-6-磷酸(G6P)在G6PD作用下形成6-磷酸 葡萄糖(6PGA),同时使NADP转变为NADPH,后者在 340nm波长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荧光(反应原理如下图)。 所以将含有G6P和NADP等的混合试剂与血混匀后在0 分钟、5分钟、10分钟分别取1滴血到滤纸上,通过观 察滤纸上有荧光出现时间可判断G6PD活性
2、设计实验进一步明确诊断。
有和无遗传史 无或有诱因(食用
蚕豆、服用药物、
贫血、黄疸 感染)
体征:脾肿大、黄疸
血常规检查 血清学检查
检查HA的病因
Hb↓、网织红细胞↑ 间接胆红素↑尿胆原↑游离Hb↑ 结合珠蛋白↓
怀疑其他HA,相应病因检测结果正常
做1项或2项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G6PD筛选试验
G6PD荧光斑点试验
/
0. 1
/ / 0. 01
0. 1
来回摇动15~20 次,置37 ℃水浴箱静置3 h
蒸馏水
10. 00ml 10. 00ml 10. 00ml
B管为空白管, 在波长635 nm处,测定“A”管及“S”管吸光度
计算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
公式:MHb % = (1 - A/ S) ×100 %
注意事项
分子生物学实验设计-蚕豆 病
案例: 患儿,男性,3岁,因面色苍白伴血尿1天入
院。1天前食用新鲜蚕豆后,今日出现恶心、呕吐、 排尿呈酱油样色,面色苍白。据家长反映,患者 的姐姐也曾发生过类似情况。 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体温38℃,脉搏150次/分,呼吸 40次/分,血压80/60mmHg,呼吸急促,神清,萎 靡,面色苍白,皮肤及巩膜黄染,体型较同龄人 瘦小。心、肺未及异常,肝、脾未触及,双肾区 无叩击痛,神经系统检查未及异常。
亚铁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
NADPH(辅酶) 亚甲蓝(递氢体) (实验方向)
高铁血红蛋白
主要试剂和仪器
主要试剂: 0.18mol/L亚硝酸钠-葡萄糖溶液①、
0.4mmol/L亚甲蓝溶液 ②、0. 28 mol/ L 葡萄糖溶 液③、混合液 (等量①+②+③)、生理盐水、抗 凝剂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水浴箱、离心机、试管3支
1.71~6.84µmol/L
3.42~11.96µmol/L
(-) (-) (-)
少量
意义 ↓ ↓
↑ ↑ ↑
轻度蛋白尿 血管内溶血
- ↑
主要临床表现:
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 乏、腹痛,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 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 可持续3日左右。与溶血性贫血出现的同时, 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加剧,肝脏肿大,肝功 能异常,约50%患者脾肿大。严重病例可见昏 迷、惊厥和急性肾衰竭,若急救不及时常于 1~2日内死亡。
1ml 0.14 mmol/ L 亚甲基蓝液
取试管3 支,标上A、B、S ,按下表加入试剂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操作步骤
试剂
A
B
S
混合试剂/ mL 生理盐水/ mL 0. 18 mol/ L 亚硝酸钠0. 28 mol/ L葡萄糖溶液/ mL 经调整的全血/ mL
0. 01 / /
0. 1
/ 0. 01
晾干后,于长波紫外灯下(365nm)观察结果,计时 根据结果作出相应诊断
注意事项
1、检测的第一点作为实验对照应无荧光或弱荧光出现
2、每次试验应用正常标本(已知G-6-PD正常)作阴 性对照。如可能选用已知G-6-PD缺乏者的标本作 阳性对照
3、如贫血严重取血量应相应加大,或用红细胞混悬液 进行检验
4、为提高敏感性可在反应液中加入1份8.0mmol/L GSSG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 血红蛋白 血清总蛋白 结合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 尿蛋白 潜血 尿胆红素 尿胆原素
病例样本 1.98×1012/L
53g/L
85.5µmol/L
13.7µmol/L
71.8µmol/L
(++) (+) (-) (+)
标准值 4.3~4.5×1012/L
170-200 g/L 5.13~18.8µmol/L
1、血细胞比容比值过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降低。 应将血细胞比容调整到0.35-0.40
2、细菌污染可产生亚硝酸盐而造成假阳性,试管等 应无菌
3、不稳定Hb、高脂血症等均可出现假阳性结果, 故应2h内送检
4、标本不应有凝血或溶血,故需使用抗凝管 5、在标本内应适当加入葡萄糖,以避免较全血缺乏
结果分析方法
实验操作流程
取静脉血1. 8mL 于抗凝管,混匀
抗凝管(含0. 2 mL109 mmol/ L抗凝剂+葡萄糖20 mg)
离心沉淀 1000 r/ min 15 min
调整 血细胞∶血浆=1∶1 ,混匀 → 调整后全血(备用)
1ml 0. 18 mol/ L 亚硝酸钠
1ml 0. 28 mol/ L 葡萄糖溶液 混匀 → 混合试剂(备用)
其他筛选试验
确诊溶贫(血管 内溶血)
初诊或确诊 G6PD缺陷症
G6PD确诊试验 做1项 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 G6PD基因分析
确诊G6PD
实验名称: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G6PD荧光性测定
→确诊试验
实验一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实验原理
在全血中加入亚硝酸钠,使红细胞中的亚铁血红蛋白 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MHb),高铁血红蛋白在高铁血红蛋 白还原酶的作用下又被还原为亚铁血红蛋白。在这过程中,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不仅需要亚甲蓝作为递氢体,还需要 由G6PD参与磷酸戊糖途径形成NADPH作为辅酶才完成上 述反应。所以,G6PD缺陷症的患者其MHb还原率下降 (分光光度技术)
G6P
G6PD
NADP
6PGA
NADPH
主要试剂和仪器
试剂: 反应液:G-6-P液1份、NADP液1份、
皂素2份、磷酸盐缓冲液3份和蒸馏水3 份混匀
仪器: 长波紫外灯、滤纸、水浴箱
实验操作流程
取试管,加10μl全血+100μl反应液,混匀, 取一滴于滤纸上(第一斑点 )→作为对照
将上液置于37℃水浴10min ,再 取一小滴滴于滤纸上(第二斑点)→实验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