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理解文化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4)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4)](https://img.taocdn.com/s3/m/4dce8e89e53a580216fcfed9.png)
法国文化也是比较情绪的文化,朋友之间
说话站得很近,手势也多,表情丰富,见 面拥抱接吻;
很多中东国家的文化也比较情绪。
21
中性—情绪化的判定
问题:“如果你情绪不好,有点生气,会不
会在上班时流露出来?”
法国人、意大利人大部分都说会; 中国只有不到半数的人说会流露; 日本人说会的比例更小。
44
开国际玩笑
只有在重力作用下,圆珠笔才能写出字来,在 失重状态下则无法写字,这令美国航空航天局 的科学家们很是苦恼。 宇航局专门拨款200万美元,耗时一年,才研 制出能在太空中写字的圆珠笔,他们很是得 意,觉得自己了不起。 有聪明的美国人突发奇想:苏联人是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的? 答曰:我们使用铅笔! 45
在这样的文化中一般会避免情绪激昂的行
为,压抑情绪的能力也比较强,有许多人是
表面静如止水,而内心波涛汹涌,一旦发泄
起来,就会比较强烈。
19
情 绪 文 化
情绪外露是自然的,而且是加强自己
的观点的一个重要手段。
不表露感情被看成冷血,而且无趣。
激情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是生命活力的
显示。
20
情绪化
20世纪初废除科举制,资本主义的社会分
工和自由市场机制进入中国;
80多年未建立文官考试制度;
文革其间高考制度被中止;军衔制、职称
制被废除;
7
中国普遍主义的发 展
1949年后市场机制被废除,1978年后逐步
恢复;1977年高考恢复;军衔制、职称制
逐步恢复;
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普遍主义:
美国人的理由
此测验曾在美国的学生中做过。在一个40 人左右的班级中,只有一两个人表示愿意做伪 证,原因如下: 朋友肯定也不愿意我做伪证(推理),否则 他就不是我的朋友; 朋友因超速而发生事故,他应该为自己的行 为负责,如果我做伪证,反而是害了他; 做伪证是违法的,我会因此受到处罚; 撒谎是不道德的,我应该做正直的人; 我做伪证,对被撞伤的人不公平。
跨文化管理与沟通作业指导书
![跨文化管理与沟通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2f9849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e.png)
跨文化管理与沟通作业指导书第1章跨文化管理概述 (3)1.1 文化与跨文化管理 (3)1.2 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3)1.3 跨文化管理的主要理论 (3)第2章跨文化沟通的基本概念 (4)2.1 沟通与跨文化沟通 (4)2.2 跨文化沟通的障碍 (4)2.3 跨文化沟通的有效策略 (5)第3章文化差异与沟通风格 (5)3.1 文化维度理论 (5)3.1.1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 (5)3.1.2霍尔文化维度理论 (5)3.1.3特朗皮纳斯文化维度理论 (6)3.2 东西方文化差异 (6)3.2.1价值观差异 (6)3.2.2沟通风格差异 (6)3.2.3时间观念差异 (6)3.3 沟通风格在跨文化背景下的体现 (6)3.3.1语言表达 (6)3.3.2非言语沟通 (6)3.3.3沟通节奏 (6)3.3.4沟通礼貌 (6)第4章跨文化团队管理 (7)4.1 跨文化团队的构成与挑战 (7)4.1.1 成员构成 (7)4.1.2 文化差异 (7)4.1.3 组织结构 (7)4.2 跨文化团队的建设与维护 (8)4.2.1 团队建设 (8)4.2.2 团队维护 (8)4.2.3 团队激励 (8)4.3 跨文化团队的沟通策略 (8)第5章跨文化谈判 (9)5.1 跨文化谈判的特点与挑战 (9)5.1.1 特点 (9)5.1.2 挑战 (9)5.2 跨文化谈判的策略与技巧 (9)5.2.1 策略 (9)5.2.2 技巧 (10)5.3 跨文化谈判的案例分析 (10)第6章跨文化企业战略管理 (10)6.1.1 战略背景分析 (11)6.1.2 战略目标设定 (11)6.1.3 战略路径选择 (11)6.1.4 战略资源配置 (11)6.2 跨文化企业战略的实施与调整 (11)6.2.1 战略分解与落实 (11)6.2.2 组织结构优化 (11)6.2.3 人力资源管理 (11)6.2.4 风险管理与控制 (11)6.2.5 战略监测与调整 (11)6.3 跨文化企业战略的沟通与推广 (12)6.3.1 内部沟通 (12)6.3.2 外部沟通 (12)6.3.3 品牌推广 (12)6.3.4 跨文化培训 (12)6.3.5 信息传播 (12)第7章跨文化领导力 (12)7.1 跨文化领导力的特点与挑战 (12)7.1.1 特点 (12)7.1.2 挑战 (12)7.2 跨文化领导力的培养与发展 (13)7.2.1 培养跨文化意识 (13)7.2.2 增强领导风格适应性 (13)7.2.3 提高同理心和冲突解决能力 (13)7.3 跨文化领导力的案例分析 (13)第8章跨文化企业培训与教育 (13)8.1 跨文化企业培训的重要性 (14)8.1.1 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 (14)8.1.2 促进企业文化融合 (14)8.1.3 提高企业竞争力 (14)8.1.4 降低跨文化冲突风险 (14)8.2 跨文化企业培训的方法与内容 (14)8.2.1 培训方法 (14)8.2.2 培训内容 (14)8.3 跨文化企业教育的实践与评估 (15)8.3.1 实践方法 (15)8.3.2 评估方法 (15)第9章跨文化冲突管理 (15)9.1 跨文化冲突的类型与原因 (15)9.1.1 类型: (15)9.1.2 原因: (16)9.2 跨文化冲突的解决策略 (16)9.2.1 增强跨文化意识: (16)9.2.3 调整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16)9.2.4 增进合作共识: (16)9.3 跨文化冲突的案例分析 (16)第10章跨文化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17)10.1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企业挑战与机遇 (17)10.1.1 挑战 (17)10.1.2 机遇 (17)10.2 跨文化企业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17)10.2.1 增强跨文化意识 (17)10.2.2 构建跨文化团队 (17)10.2.3 制定灵活的人力资源政策 (17)10.2.4 优化供应链管理 (17)10.3 跨文化企业成功案例分析与实践展望 (18)10.3.1 成功案例分析 (18)10.3.2 实践展望 (18)第1章跨文化管理概述1.1 文化与跨文化管理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总和。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1)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1)](https://img.taocdn.com/s3/m/952e84db76eeaeaad1f330de.png)
对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看法(2)
36
对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看法(3)
37
应用举例:美国文化的起源
多民族的移民国家; 多数学者将美国人的特性归功于广阔的边疆:
1、广阔的边疆:冒险精神 2、艰苦的边疆:坚忍不拔的性格 3、丰富的资源:乐观主义——不行就换个地方试试 4、荒凉的边疆:功利主义、实用第一 5、广阔的生存空间:不用受治于人,自由主义 6、人口密度低:朴实无华、直白
(2)目标的设置并不普遍。
14
人与环境和睦相处,天人合一
讲求“风水”,得先看风水才能决定。 (房子的朝向、形状等与周围的自然环 境和谐才能人丁兴旺,生意兴隆。) 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1)海尔的工作大楼的设计 (2)官员和商人迷信“风水”
15
风水图片
16
风水图片
17
风水图片
对人性的看法
不同的文化对人性的看法有着巨大 的差异,诸如: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人是天生勤奋和是喜欢偷懒? “天生我才必有用”? … …
你的看法?
5
对人性的看法
有的社会认为人性可善可恶,是善 恶混合体,必须谨慎才能不被利用, 同 时认为人性的善恶有可能在出生以后发 生变化。 (1) 美国和欧洲的国家 (2) 基督教的原罪说----人性恶, 忏悔和行善---洗脱罪孽、升上天堂 (人性可变)
美国文化认为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先对自己负责再对 别人负责。 (1)在灾难面前,“先救自己,再救别 人。”,而不是“救 ‘同志们’ 要紧”。 (2)强调人的独立性,美国青年18岁就 离家生活。
42
对自身与他人之关系的看法(3)
文化还可以按照对他人幸福的责任而分类: (1)美国人高度个人主义的,用个人特点和个 人成就来定义自己,相信一个人的责任是照顾 好自己; (2)马来西亚人和以色列人更注重于群体。在 以色列集体农场中,共同工作,共享奖励;看 重的群体的和谐、统一和忠诚。 (3)英国人和法国人则依赖于等级关系,群体 分成不同的层次等级,每个群体的地位保持稳 定,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等级社会倾向于 43 实行贵族统治。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3)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3)](https://img.taocdn.com/s3/m/79c4192f0722192e4536f6d9.png)
两个观点比较
郝夫斯特文化维度理论:
同一维度上的两极,不可能既强调个体主 义又强调集体主义。
蔡安迪斯的观点:
一个文化综合体,在个体层面描述个体的 文化导向而非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导向。
3
个体主义者对自我的定义
个体主义者将自我看成独立的个体,可以
脱离他人而存在;
作为独特的个体,应该与众不同;
个人将自己的欺骗行为做外归因。
将贪污行骗看成社会可接受的行为,
是 “聪明”的表现。 这是集体主义文化特征走到极致的恶性表现。
18
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 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
个体主义者:
① 个体认为完成任务很重要; ② 相比人际关系便不那么重要。
集体主义者:
① 个体认为人际关系重要,成为个人存在
9
个体对自我的定义示意图
他人1 他人5 他人1 他人5 他人2
他人2
自我
他人4
自我
他人4
他人3
他人3
(a) 独立自我
(b) 互赖自我
个体主义者
集体主义者
10
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相对重要性
个体主义者:
个人利益比群体利益重要,在合法的范围
内追求个人利益正当且光荣;
个体的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先保全正
的目的;
② 任务不是终极的目的,是帮助个体与他
人建立关系的工具,。
19
对分配原则的偏好
在1984年梁觉教授与庞麦克教授发现,在香港
的学生群体中,对分配原则有着不同的偏好:
做贡献多的成员,更倾向于用“平均主义”; 做贡献少的成员,反而愿意使用“公平原
则”。
20
对商业谈判的研究
跨文化管理课件教案讲义ppt
![跨文化管理课件教案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a8df12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a.png)
组织绩效提升
有效的跨文化管理能够提 高组织绩效,增强组织的 竞争力和适应性。
跨文化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探索
当代挑战
20世纪初,随着跨国公司的出现,人 们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和 沟通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管理 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 创新和完善。
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叶以后,跨文化管理逐渐成 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学者们开始 系统地研究跨文化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
沟通与协商
03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协商,寻求
共同点。
跨文化沟通障碍的克服方法
语言障碍的克服
学习并掌握不同文化的语言知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沟通风格的适应
了解不同文化的沟通风格,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以适应对方的 需求。
文化敏感度的提高
增强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注意言辞和行为的得体性。
1 2
文化冲突的风险
识别并评估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提前制定应对 策略。
沟通障碍的风险
加强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培养,减少沟通障碍带来 的风险。
3
团队建设的风险
关注团队成员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状态,及时解决 潜在问题,确保团队稳定发展。
Part
05
跨文化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案例分析
01
02
03
提高外语水平,学习不同文化的 语言表达方式和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培训
了解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学习 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沟
通技巧。
沟通策略培训
掌握跨文化沟通中的倾听、表达 、反馈等策略,提高沟通效果。
跨文化团队建设活动
团队文化融合
企业跨文化管理与领导力
![企业跨文化管理与领导力](https://img.taocdn.com/s3/m/16999c7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b.png)
企业跨文化管理与领导力第一章:引言跨文化管理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下,许多企业经营跨越多个文化和地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跨文化管理能力,以顺利推进企业的发展。
跨文化管理涉及到企业面对多种语言、文化、价值观以及不同的习俗和风俗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者需通过有效的跨文化管理和领导力来促进组织的多元化。
第二章: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跨文化管理是企业在多元文化社会和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推进战略的关键因素。
具体来说,跨文化管理包括了对不同语言,文化和习惯的了解,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的了解,以及如何适应不同国际贸易的规则。
跨文化管理有助于企业成为服务于多元文化、本地化和全球的可持续性组织。
第三章:领导力和跨文化管理1. 领导者的文化敏感度作为跨文化管理中的主力军,领导者的文化敏感度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敏感度意味着领导者能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以及企业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领导者应该具备跨文化沟通技巧,并在团队中建立文化多元性,以形成跨文化化的组织文化。
2. 多元文化团队的创建一支多元文化的团队是企业跨文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团队中应该包括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以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协作。
在多元文化的团队中,领导者应该具有文化敏感性,以适应不同文化和工作方式。
3. 适应性领导者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指导团队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表现。
在跨文化管理中,领导者需要具备适应能力以便能够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快速适应,了解相关的工作行为和文化准则。
第四章:如何实现跨文化管理企业需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在跨文化管理中实现成功。
跨文化管理在不断变化、复杂和多样化的多元文化社会中成为了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1. 做出适当的调整企业需要识别不同的文化因素,并考虑组织内部的调整,以适应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工作方式。
企业需要建立一种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差异性,以促进领导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跨文化管理课件教案讲义ppt
![跨文化管理课件教案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a37565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0.png)
法律合规
人力,企 业需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以避免 法律风险。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员工需求、期望和激励 方式存在差异,企业需制定针对性的管理 策略。
未来跨文化管理的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跨文化管理将更加依赖于数字化和智能化 手段,提高沟通效率和决策准确性。
详细描述
跨文化培训与开发是提升个体或组织在跨文化环境中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这 种培训通常包括文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技巧培养等方面。通过系统的 培训与开发,个体或组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文化差异,提高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适应
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
04 跨文化管理的实践与案例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实践
跨文化沟通的技巧
01
02
03
04
尊重与包容
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和 行为方式,包容差异,避免以
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
有效沟通
在沟通中注意语言和非语言信 息的传递,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地传达。
倾听与理解
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观点,努力 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情感,避免
误解和冲突。
建立信任
通过真诚的交往和合作,建立 起相互信任的关系,降低文化
响深远。
文化冲突的产生
价值观冲突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或组织可能持 有不同的价值观,导致在决策和行为 上产生冲突。
沟通障碍
由于语言、符号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跨文化沟通中容易出现误解和冲突。
利益冲突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同文化背景 下的个体或组织可能因为利益诉求不 同而产生冲突。
制度冲突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章和制度 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在跨国经营中产 生制度上的冲突。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93c9c0e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3.png)
跨⽂化管理第⼆章跨⽂化管理理论和实践跨⽂化管理第⼆章跨⽂化管理理论和实践2.1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6⼤价值取向理论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认为,⼈类共同⾯对6⼤问题,⽽不同⽂化中的⼈群对这6⼤问题的观念、价值取向和解决⽅法都不尽相同。
正是这种不同体现出这些群体的⽂化特征,从⽽可以描绘出各个⽂化群体的⽂化轮廓图,⽽将不同的⽂化区分开来。
他们提出的这6⼤问题是:(1) 对⼈性的看法;(2) ⼈们对⾃⾝与外部⾃然环境关系的看法;(3) ⼈们对⾃⾝与他⼈之关系的看法;(4) ⼈的活动导向;(5) ⼈的空间观念;(6) ⼈的时间观念。
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从⾃⼰的研究出发,指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在这6⼤问题上有相当不同的观念,⽽在这6⼤问题上的不同观念则显著地影响了他们⽣活和⼯作的态度和⾏为。
2.2 郝夫斯特的⽂化维度理论⽂化维度理论是跨⽂化理论中⾄今最具影响⼒的⼀个理论,由荷兰管理学者郝夫斯特(Hofstede,1980,1991)提出。
通过对各国IBM员⼯对于⼤量问题的答案进⾏统计学上的因素分析,郝夫斯特发现有4⼤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民族⽂化对雇员的⼯作价值观和⼯作态度的影响。
1980年,他在《⽂化的后果》⼀书中发表了该研究的成果。
这4⼤因素或4个跨⽂化维度是:(1)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益);(2) 权⼒距离(⼈们对社会或组织中权⼒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3) 不确定性回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4) 事业成功与⽣活质量(追求物质还是强调⼈际和谐)。
20世纪80年代后期,郝夫斯特⼜重复了10年前的研究,但这次包括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总数超过60。
这次的研究不仅再次证实了这4个跨⽂化维度的存在,同时⼜发现了⼀个新的维度,即:(5) 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着眼于现在还是放眼于未来)。
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他1991年出版的第⼆本书《⽂化与组织》中。
2.2.1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郝夫斯特将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定义为“⼈们关⼼群体成员和群体⽬标(集体主义)或者⾃⼰和个⼈⽬标的程度(个体主义)”。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728c18643323968001c9290.png)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2.1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向理论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认为,人类共同面对6大问题,而不同文化中的人群对这6大问题的观念、价值取向和解决方法都不尽相同。
正是这种不同体现出这些群体的文化特征,从而可以描绘出各个文化群体的文化轮廓图,而将不同的文化区分开来。
他们提出的这6大问题是:(1) 对人性的看法;(2) 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3) 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关系的看法;(4) 人的活动导向;(5) 人的空间观念;(6) 人的时间观念。
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从自己的研究出发,指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在这6大问题上有相当不同的观念,而在这6大问题上的不同观念则显著地影响了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和行为。
2.2 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理论中至今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理论,由荷兰管理学者郝夫斯特(Hofstede,1980,1991)提出。
通过对各国IBM员工对于大量问题的答案进行统计学上的因素分析,郝夫斯特发现有4大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民族文化对雇员的工作价值观和工作态度的影响。
1980年,他在《文化的后果》一书中发表了该研究的成果。
这4大因素或4个跨文化维度是:(1)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益);(2) 权力距离(人们对社会或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3) 不确定性回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4) 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追求物质还是强调人际和谐)。
20世纪80年代后期,郝夫斯特又重复了10年前的研究,但这次包括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总数超过60。
这次的研究不仅再次证实了这4个跨文化维度的存在,同时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维度,即:(5) 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着眼于现在还是放眼于未来)。
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他1991年出版的第二本书《文化与组织》中。
2.2.1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郝夫斯特将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定义为“人们关心群体成员和群体目标(集体主义)或者自己和个人目标的程度(个体主义)”。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5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5](https://img.taocdn.com/s3/m/ebf4e1887375a417876f8f62.png)
10
如果他们能够走在一起, 世界将会怎样?
(7)仁慈:对于自己亲近的人愿意保护和增强他 们的利益(助人为乐、诚实、谅解、忠诚、 负责);
3
舒华兹的十大价值/需要导向理论
(8)传统:尊重、接受并承诺传统文化或宗教提 倡的习俗和说教(奉献、尊重传统、谦逊、中 和);
(9)遵从:自我控制那些与社会规范和期望不符 的,或者会使别人不安或受到伤害的行为、 倾向和冲动(自我约束、礼貌、敬老、顺从);
4. 你觉得这些跨文化理论最大的局限性在哪
里?为什么?你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请
详细说明。
13
受生活,自我沉醉);
(4)刺激:激动、新奇、有挑战性(敢想敢干、
有变化的生活、令人激动的生活);
2
舒华兹的十大价值/需要导向理论
(5)自主导向:独立思考和行动,选择、创造、 探索(创造力、自由、独立、自己选择目标、 好奇);
(6)普遍主义:理解、欣赏、容忍并保护所有人 和环境的利益(平等、社会正义、智慧、胸 襟宽阔、保护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美丽 世界);
虽然某一价值观对个体的重要性有本质
的不同,但是这些价值导向却是由一个共 同的结构组成的,这个结构中包含了动机 的对立和统一,对在不同文化中生活的有 知识的成人都适用。
价值导向在研究中表现出了对个体的态
度、性格特征、行为方式等相当一致的、 有意义的、有预测性的结果。
8
第二章理解文化跨文化管理
![第二章理解文化跨文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9920cfd5bbfd0a79567369.png)
2.1.5 关于空间的理念
中国人:把空间看成是公共的东西,没有太 多隐私而言?
美国人、德国人:把空间看成是个人的私密 之处,他人不能轻易走近? 日本人:工作空间是公共的? 日本公司的办公室设计方案与美国文化之间 的冲突
附:关于“文化时间” 文化中的时间 不同领域的时间概念,可以分为三种:
within a certain time frame. life.
(4) Separate work from family and social (5) Seek to control time by maintaining a
rigid appointment schedule.
(6) Focuses on the future.
* 过去主导型
重视保持和弘扬传统。
* 现在主导型
相对不重视传统和未来。
* 将来主导型
畅想未来并努力实现它
中国文化:关注过去和现在,较少注重未来 美国文化:很少关注过去,基本着眼现在和 未来 这一点从中美两国创造的文学、电影和艺术 作品中稍见端倪。
第二,时间导向的另一个表现反映在做事的 计划性上:
权力距离小:比较扁平
另外,决策方式也不同。权力距离大的国 家倾向于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有时即 使高喊民主,也是形式为多。 权力距离小的国家则倾向于自下而上的决 策方式,善于吸纳底层的意见,而作为底 层的人也敢于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当然,权力距离的大小都是相对的。
2.2.3 不确定性规避
督教的影响,其主流文化是用直线方式来 看待时间的,即充分地意识到过去、现在
和将来,把重点放在将来。
Linear Time
(1) Views time as an entity to be saved,
文化与跨文化管理
![文化与跨文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08cc6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e.png)
文化与跨文化管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及其对跨文化管理的影响变得愈发重要。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有标识,由它塑造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内部的运作机制。
而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团体相互接触和交流时,跨文化管理便变得不可或缺。
本文将探讨文化与跨文化管理的紧密关系,并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跨文化管理挑战。
第一部分:文化的定义与特点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享的信仰、价值观、语言、艺术、风俗习惯等的综合体。
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特点对个体和团体的行为模式和心理认知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中国文化注重和谐、家庭观念浓厚,而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体权利。
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是进行跨文化管理的基础。
第二部分:跨文化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跨文化管理是指在不同国家、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管理和合作的过程。
由于全球化的推动,企业、组织和团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频繁。
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消除文化冲突、促进团队合作、提高组织效率以及创造全球竞争优势。
有效跨文化管理能够帮助个体和组织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工作环境,提高组织的全球竞争力。
第三部分:跨文化管理的挑战与解决策略在跨文化管理中,常常会面临语言障碍、价值观冲突、沟通不畅和文化差异等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解决策略:1. 尊重和理解: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信仰和价值观,并避免对其他文化的偏见和歧视。
2.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信息交流和理解,确保组织中的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有效沟通。
3. 培养跨文化敏感性: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个体和组织对跨文化管理的敏感度和能力。
4. 建立多元文化团队:通过建立由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组成的团队,促进跨文化合作和相互学习。
5. 采用适应性领导风格:领导者应灵活运用不同的管理和领导风格,以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的要求。
第四部分: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案例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跨文化管理的实际应用,以下是一个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案例研究:公司X是一家跨国企业,由美国人创立,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4)共48页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4)共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bc4f1f8ea8114431b90dd8dd.png)
中国社会还没有形成敬业精神,或者
企业的员工常常觉得老板不公平,与 深层文化中的“特殊主义”有关。
12
企业管理方面
特殊主义社会:
“人制”; 制度虽有却停留在纸面上; 特殊主义者的思维方式更倾向如何从普遍
中找出特殊。遇到问题,想怎么通过关系 或熟人将自己的问题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 我们将重点讨论1、3、4、5
1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
该维度并非由强皮纳斯最早提出, 而是由社会学家帕森斯(1951)提出, 只是强皮纳斯对其进行了更系统的思 考。
2
普遍主义
用法律和规章指导行为(普遍实行一视同
仁,不应因人而异);
对所有事务都应采取客观的态度; 世界上只存在一个真理,只存在一种正确
美国人不但划分人际交往的特定领域,
对所有事务的思维也有特定的倾向。
特定、精确变成美国人的思维习惯渗透到
他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有时也会妨碍融会 贯通能力的发展。
26
关系特定导向的文化
管理是一种技术,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为员工制定明确的目标; 制定清晰的报酬与目标之间的换算关系; 所有工作都有精确和详尽的指令; 管理一定是对事不对人,清楚地将对个人
人们对别人的表情变化就特别敏感,一点
点脸部肌肉运动就会引起注意,一个小小的 手势就会打破整个会议的气氛。
17
中性文化
人们察言观色的能力总的比较强。 在这样的文化中一般会避免情绪激昂的行
为,压抑情绪的能力也比较强,有许多人是 表面静如止水,而内心波涛汹涌,一旦发泄 起来,就会比较强烈。
18
情绪文化
如日本、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
15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管理和指导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管理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b72a28f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5.png)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管理和指导第一章:背景介绍在当今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跨国企业的出现越来越多。
这些企业拥有不同国籍的员工和客户,其文化差异经常给跨国企业带来管理和指导上的困难。
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管理和指导成为了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第二章:跨文化管理跨文化管理是指跨越文化边界,以一种开放和灵活的方式管理企业或组织,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实现管理目标。
跨文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和客户,发展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技巧,实施跨文化培训和教育等。
1.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和客户在跨文化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充分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和客户的习惯、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满足其需求和期望,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同时,管理者还需提供一个尊重和平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歧视和偏见的产生。
2.发展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技巧在跨文化管理过程中,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者需要借助各种工具和渠道,加强部门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理解和解决文化冲突,不断学习和改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技巧,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3.实施跨文化培训和教育跨文化培训和教育是跨文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者需要通过各种培训和教育形式,如讲座、研讨会、文化交流活动等,向员工和客户传授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知识和技能,增强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适应性,提高跨文化管理和指导的能力。
第三章:跨文化指导跨文化指导是指在跨文化背景下,有效地指导和辅导员工和客户,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展现其潜能,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
跨文化指导的主要任务包括: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和客户,发展跨文化指导和咨询的技巧,提供适当的跨文化支持和服务等。
1.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和客户在跨文化指导中,指导者需要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和客户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了解其家庭和社会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其需求和期望。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c4049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1.png)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跨国企业成为了国际经济交流的主角。
企业的海外扩张不仅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也面临着跨文化管理的挑战。
本文将以企业跨文化管理为主题,从跨文化管理的定义、背景、重要性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章跨文化管理的概念与意义1.1 跨文化管理的定义跨文化管理是指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了解、尊重和调整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效地管理和组织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运营活动的管理理论与实践。
1.2 跨文化管理的背景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企业之间的国际化竞争,企业需要走出国门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进行交流和合作。
在跨国企业中推行跨文化管理,有助于适应和融入当地的文化氛围,增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3 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跨文化管理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跨文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其次,跨文化管理有助于加强企业与消费者、员工和合作伙伴之间的互信和共识。
最后,跨文化管理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和谐共存。
第二章跨文化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2.1 跨文化沟通的挑战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习惯、信仰等差异,使得跨文化沟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语言能力培训、提供文化敏感培训等。
2.2 跨文化团队的挑战在跨文化团队中,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可能会出现误解、误判和冲突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企业应该重视团队的多元化管理,提高团队成员的文化意识和认知水平,搭建一个相互尊重和包容的工作环境。
2.3 跨文化管理的战略调整企业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时,需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特点进行战略调整。
企业应该灵活运用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策略,既要保持本土化的本质特点,又要具备全球竞争的能力。
第三章跨文化管理的成功案例研究3.1 跨文化管理在麦当劳的应用麦当劳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跨文化管理的应用。
《跨文化管理》第2章习题和答案
![《跨文化管理》第2章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fdc86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62.png)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文化差异理论复习思考题:1.选择题(1)价值观在文化的洋葱图中位于()A.第一层B.第二层C.第三层D.第四层(2)在日本,喝汤时发出很大吮吸的声音会被认为是()A.粗鲁而讨厌的B.你喜欢这种汤的表现C.在家里不要紧,在公共场合则不妥D.只有外国人才这么做(3)文化冰山深藏在海面以下的部分包括:()A.用餐礼仪、社会传统B.风俗习惯、思考及沟通模式C.价值观、思考及沟通模式D.穿着、思考及沟通模式2.判断题(1)文化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但不能决定人们的态度。
()(2)跨文化冲击不可能经历蜜月期。
()(3)跨文化差异对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没有促进作用,只有阻碍作用。
()(4)文化一个常用比喻是冰山说,指出文化有层次之分。
()(5)文化一个常用比喻是将其比成洋葱,指出文化的显性和隐性之分。
()3.简答题1、简述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2、简述文化的两种比喻。
3、文化的范畴包括哪些内容?答案:1.(1)D (2)B (3)C2.(1)×(2)×(3)×(4)×(5)×3. 1、简述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内涵:文化是群体成员连贯一致的、后天习得的、群体共享的观念,人们据此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就事情的适宜性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决定和支配后续的行为。
特点:①文化是连贯一致的;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③文化是群体共享的观念。
功能:①文化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②文化决定态度;③文化支配行为。
2、简述文化的两种比喻。
①文化的洋葱比喻:霍夫斯坦德把文化比喻成洋葱,即文化包含四层,第一层是符号,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第三层是礼仪,第四层是价值观。
符号、英雄和礼仪最终都被归结到“实践”这一项。
符号、英雄和礼仪是可以为外界的观察者所看到的,但它们的意义却是无形的,这就需要靠这一文化圈内的人们通过实践确切的表示出来。
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布鲁斯·史坦宁教授把文化比喻成“冰山”,一座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七分之一在水面之上,七分之六在水面之下,即只有冰上的一角(如打招呼,使用名片、办公室穿着、用餐礼仪、风俗习惯、社会传统等)很容易看到。
跨文化管理第2版第02章
![跨文化管理第2版第02章](https://img.taocdn.com/s3/m/52a312584b35eefdc8d333ea.png)
✓认为母国的经营方式最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样有效 ✓忽视全球文化差异性 ✓强调文化多样性的缺陷 ✓表现出母国文化优越感 ✓把海外市场当作母国市场的自然延伸 ✓海外市场的管理职位主要由母国人员担任
第3节 企业国际化战略及其国际化经营模式
• Global integration refers to coordination of the firm's valuechain activities across countries to achieve worldwide efficiency, synergy, and cross-fertilization in order to take maximum advantage of similarities across countries.
国际人力资源 管理活动
民族中心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倾向
多中心
地区中心
全球中心
不同战略倾向下的人员管理特征 招聘和选拔
母键专国拔仅的国职长的,占职东人位和业据位道员,过绩最通国占去进低过人据在行层技员关母选次术仅
母职员国族国拔语国位占人中文东言人和据员心化道能员技中的的的国力占术层选相吻人) 据职管拔似合员高位理方程,(根如层职法度;母据母管位与来国与国理民选;人母的母 母据职职国占职国高位位家据位人层和,的中地员管技人下区占理术员层内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ividual /Collectivism
Cultural Dimensions
Long-term/ Short-term Orientation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5)
![跨文化管理第二章(5)](https://img.taocdn.com/s3/m/f38b696f767f5acfa1c7cdba.png)
舒华兹的十大价值/需要导向理论
舒华兹在1992年提出了十大价值/需要导向理 论,内容如下: (1)权利:社会地位和尊严,控制他人,控制资 源(权威、社会权利、财富、公共形象); (2)成就:按照社会标准通过自己的能力取得个 人成功(雄心、成功、才干、影响力); (3)享乐主义:自我享乐和感官满足(快乐、享 受生活,自我沉醉); (4)刺激:激动、新奇、有挑战性(敢想敢干、 1 有变化的生活、令人激动的生活);
7
舒华兹的十大价值/需要导向理论
具有普遍主义、仁慈和遵从价值导向的个 体在人际交往中更有合作性,而具有权利、 成就和享乐主义价值导向的个体在人际交 往中更有竞争性。 在选举行为上,具有自主导向、刺激、享 乐主义和成就取向的个体更积极地参加选 举,而那些具有传统和遵从导向的个体则相 当消极。
3
舒华兹的十大价值/需要导向理论
开放—保守的维度:
①开放包括刺激、自主导向和享乐主义;
②保守包括安全、传统和遵从。
自我强化—自我超越的维度:
①自我强化包括成就、权力和享乐主义;
②自我超越包括普遍主义和仁慈。
4
舒华兹的十大价值/需要导向理论
保守
安全, 传统, 遵从
自我 强化
成就, 普遍 主义, 自我 权利, 仁慈 超越 享乐主义
舒华兹的十大价值/需要导向理论
(5)自主导向:独立思考和行动,选择、创造、 探索(创造力、自由、独立、自己选择目标、 好奇); (6)普遍主义:理解、欣赏、容忍并保护所有人 和环境的利益(平等、社会正义、智慧、胸 襟宽阔、保护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美丽 世界); (7)仁慈:对于自己亲近的人愿意保护和增强他 们的利益(助人为乐、诚实、谅解、忠诚、 负责); 2
跨文化管理(复习)
![跨文化管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70227c16137ee06eff91811.png)
(3)不确定性回避 (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
要区分不同领域
(4)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追求物质还是强调人际和谐)
– 前者-自信 追求金钱和物质,不关心别人;后者-注重生活质量
(5)长期与短期导向(着眼于现在还是放眼于未来)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蔡安迪斯)
– 认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不是一个维度的概念,也不 是两个维度,而是一个文化综合体,包括许多面。 – 该理论用来描述个体的文化导向而非国家或民族的文 化导向。 – 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 文化差异导致语言不对应
–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会简单地认为,除了语言符号不同以外,每个人几 乎都是用相同的方式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人们如何思考、如 何说话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决定的。比如,汉语的称谓语词很丰富, 仅就父母一辈的称呼就有伯伯、叔叔、姑夫、姨夫、舅父,伯母、婶 母、姑妈、姨妈、舅妈等等。而英语只有uncle 和aunt概括上辈男性亲 属与女性亲属。
• 文化学的奠基者泰勒的名著《原始文化》 里给文化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 “所谓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志的意义上来 说,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 俗及任何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所有能 力和习惯的复合的总体。”
文化的定义
–广义来说,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 经过历史检验沉淀下来的一切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时的相对重要 性
– – 个体主义社会,行为动因主要来自于自身对该行为的 态度和兴趣 集体主义社会,行动原因主要是自己对他人可能将有 的看法的认知。常常不知不觉成为社会规范或社会流 行的牺牲品。易将行为做外部归因,如贪污腐败
4、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
– 个体主义-完成任务-显示能力 – 集体主义-任务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工具-自我概 念依赖于他人评价-良好人际关系成为个人存在 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社会是一个相当强调行动的社会,人 必须不断地做事,不断地处在动之中才有 意义,才创造价值,不仅要动,而且要快。
在许多亚洲社会里,静态取向,安然耐心 仍然被视为美德之一,而非无所事事的表 现。提倡“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 变”,强调无为而治。
➢ 基本上各种文化都把时间分成过去、现在和 未来,只是对各部分的重视程度不同。
➢ 时间概念和人际交往方式交织在一起。
2.1.6 个体对时间的看法
第一,关于时间取向, Kluckhohn & Strodtbek 把文化分成三种类型:
* 过去主导型 重视保持和弘扬传统。
* 现在主导型 相对不重视传统和未来。
2.1 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向理论
1961年出版的《价值取向的变奏》,人类共 同面对6大问题:
(1)对人性的看法 (2)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 (3)人们对自身与他人关系的看法 (4)人的活动导向 (5)人的空间观念 (6)人的时间观念
2.1.1 对人性的看法
life. ➢ (5) Seek to control time by maintaining a
rigid appointment schedule. ➢ (6) Focuses on the future.
2. 环形时间观念 (Cyclical Time)
➢ 在环形时间观念为主导的文 化中,时间被看作是轮回的、迂 回的和可重复的,人类并不掌控 时间,是生命周期掌控着人们, 人们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 必须根据时间进行调整。
三种时间的定义
物理时间:由诸如天文学等精密科学进行研究的 、可以精确计算的时间;
生物时间:由自然科学加以考察、以生物节律进 行测算的;
文化时间:人类的社会时间,针对的是不同文化 中的人们对于时间的态度以及对时间的控制使用 方式。 本课程所涉的时间主要是指文化时间。
文化时间
➢ 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时间概念,因为时 间是观念,而非物品。
2.1.2 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 法
中国人:讲求“风水”,人与环境和睦相 处
美国人:几乎不考虑建筑与风水的关系, 人主导环境
四川汶川地震人员伤亡的归因方面
2.1.3 不同文化中的人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 系的看法
中国人:合群,左右逢源 美国人:与众不同,独立
2.1.4 人的活动取向
2.2 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郝夫斯特(Hofstede)指出,5个跨文化维度 (参见Hofstede, 1980, 1991):
(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 的利益)
(2)权力距离(人们对社会或组织中权力分配不 平等的接受程度)
(3)不确定性回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
美国:人性可善可恶,是善恶混合体 人 性的善恶有可能在出生之后发生变化
中国:人之初性本善 “三岁看老”
管理上:美国强调制度,尽可能考虑人性 恶可能带来的坏行为,在设计制度时严密 仔细,事先设置种种限制以防坏行为发生; 而中国则从人性善的角度,假设人不会做 坏事,所以制度稀松,漏洞百出,到坏事 发生的时候再去修补制度。
1.单向时间习惯
➢ 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的时间观念。 ➢ 讲究事先通知、守时; ➢ 在交流中说话直截了当; ➢ 交际时希望有个结果; ➢ 关心解决问题的最后期限。
2. 多向时间习惯
对工作安排不那么固定,时间限制不那 么死,时间安排更为随便,更讲人情味。
Time Orientation
Polychronic cultures. Circular view of time. Does not create pressure for immediate action or performance. Emphasis on the present.
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中的人们敢于冒险, 对未来充满信心;
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中的人则相反
在这个维度上,郝夫斯特混淆了几个方面 的内容,以导致其研究结果模棱两可,有 多种解释。
Hsee & Weber(1999)的研究:美国学生和中 国学生,哪个文化中的人更敢冒险?
给一些隐含风险的情境,选择“肯定性选择 或概率性选择。
工作午餐
2.2.2 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的人群对权力分配不 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接受程度高的国家, 社会层级分明,权力距离大;接受程度低的国家 和民族,人和人之间比较平等,权力距离就小。
中美比较 权力距离大小在组织结构中会有比较明显的表现。 权力距离大:层级鲜明,金字塔比较陡峭 权力距离小:比较扁平
美国人、德国人:线性 看病
意大利人、中东人等其他一些国家的人:非 线性
附:直线式时间观念与环形时间观念
1. 直线式时间观念(Linear Time) ➢ 在大多数西方文化中,由于历史传统和基
督教的影响,其主流文化是用直线方式来 看待时间的,即充分地意识到过去、现在 和将来,把重点放在将来。
Linear Time
国家
日本 46 54 92 95 80
印度 48 77 40 56 61
美国 91 40 46 62 29
2.3 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蔡安迪斯提出5个定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重 要特征(Triandis: Individualism vs. Collectivism):
(1)个体对自我的定义 (2)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的相对重要性 (3)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时的相对
附:《跨文化管理》英语班的课程内容(张刚峰 老师)
附: 关于社会文化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Social anthropology) 文化人类学 (Cultural anthropology) 社会文化人类学(Socio-cultural
anthropology) 民族学 (Ethnology)
Cyclical Time
➢ (1) Views time as circular and repetitive. ➢ (2) Completes tasks over a long period of
contemplation and reflection. ➢ (3) Focuses on the long term in tasks and
美国:事业成功 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事业成功 欧洲很多国家:生活质量
2.2.5 长期——短期导向
指一个文化对传统的重视程度。 中国:长期导向 美国:短期导向
表2 中、日、印、美在5个文化维度上的量化
文化维度
个体主义 权力距离 不确定性规避 事业成功 长期导向
中国 21 63 49 51 118
➢ (1) Views time as an entity to be saved, spent, or wasted.
➢ (2) Completes tasks sequentially. ➢ (3) Focuses on the task to be completed
within a certain time frame. ➢ (4) Separate work from family and social
第二章 理解文化
参见
陈晓萍:《跨文化管理》(第2版),清 华大学出版社, 2009,第二章 (跨文化 管理理论与实践)。
主要内容
2.1 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向理论 2.2 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2.3 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2.4 强皮纳斯的文化构架理论 2.5 舒华兹的10大价值取向理论
Monochronic cultures. Linear view of time. Creates pressure for action and performance. Long-range goals and planning are important.
Flexible Time
➢ Views time as flued and flexible.
* 将来主导型 畅想未来并努力实现它
中国文化:关注过去和现在,较少注重未来
美国文化:很少关注过去,基本着眼现在和 未来
这一点从中美两国创造的文学、电影和艺术 作品中稍见端倪。
第二,时间导向的另一个表现反映在做事的 计划性上:
在商业运作中,在管理中,美国人则更讲究 计划性。
将时间看成线性与否也是区分文化的重要方 面。
重视做事或行动 个人、隐秘 未来/现在 按时间表做事
和谐并受制于自然
集体主义(重视等级)
重视存在本身 公共
过去/现在 不完全按时间表做事
对该理论的评价
用该理论来区分文化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许 多平时观察到的文化差异现象,并对有些 “异常”行为进行合理的解释。
该理论没有探索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为什 么不同国家和民族在这6大价值取向上会 如此不同。
2.1.5 关于空间的理念
中国人:把空间看成是公共的东西,没有太 多隐私而言?
美国人、德国人:把空间看成是个人的私密 之处,他人不能轻易走近?
日本人:工作空间是公共的? 日本公司的办公室设计方案与美国文化之间
的冲突
附:关于“文化时间”
文化中的时间 不同领域的时间概念,可以分为三种: 物理时间 生物时间 文化时间
重要性 (4)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 (5)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程度
2.3.1 个体对自我的定义
个体主义者将自我看成独立的个体,可以 脱离他人而存在,而且作为独特的个体, 应该与众不同。
集体主义者把自我看成群体中的一员,与 他人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脱离他人而 存在。
relationships. ➢ (4) Sees connections and interrelated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