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PPT演示幻灯片

合集下载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廖(共39张PPT)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廖(共39张PPT)
亦可作为二线抗结核药与其它药物联合用于结核病的治疗;
4、不良反应:耳毒性明显
奈替米星
特点:
1、对G-菌包括肠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 2、对G+球菌的作用强于其它氨基糖苷类; 3、对多种钝化酶稳定,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它药物无交叉耐药; 4、不良反应最轻,耳毒性、肾毒性发生率较低,症状轻微。
【不良反应】 ① 耳毒性,第八对脑神经损害; ② 神经肌肉阻滞(发生率较高),口周、面部、四肢麻木; ③ 过敏性反应、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不高,但死亡率高,皮试阳性
率不高。 ④ 少见肾毒性
庆大霉素(gentamicin)
【抗菌谱】 对G-杆菌,金葡菌敏感; 氨基苷类中治疗G-杆菌感染首选药(价格便宜、疗效确实)
根据来源分类:
天然氨基糖苷类
来自链霉菌属
来自小单胞菌属
链霉素、卡那霉素 新霉素、妥布霉素 大观霉素
庆大霉素、西索米星
小诺米星、福提米星
半合成氨基糖苷类
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异帕卡星、阿贝卡星
【体内过程】(共性)
第一节 氨吸基苷收类抗:生素为有机强碱,口服难吸收,仅用于肠道感染和肠道消毒。多采用肌内注射给
PA
肽链延伸阶段
抗菌机制
1、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1. 起始阶段: 30S亚基始动复合物和70S亚基始动复 合物的形成
2. 肽链延伸阶段:造成mRNA密码错译,合成无功能 的蛋白质
3. 终止阶段:阻止肽链的脱落和核糖体循环
抗菌机制
2、干扰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破坏细菌体屏障保护作用
G- cell envelope
庆大霉素(gentamicin) 新霉素>卡那>庆大>妥布>链霉素>奈替 3、临床少用,可作为二线抗结核药。

氨基甙类抗生素 PPT

氨基甙类抗生素 PPT
她宛若带给人类火种得普罗米修斯,将残奥会 得圣火从天上引到了人间。这位宛若圣女一 般得姑娘就就是被称作“安静天使”得姜馨 田。在小时候,因为一次感冒,不慎使用了导致 耳聋得抗生素,可爱而美丽得姜馨田就再也听 不到声音了。
(六)主要不良反应相似
1. 耳毒性:损害第8对脑神经,包括: 2. 前庭神经损害:眩晕、 头昏、恶心、呕吐;
复方阿斯匹林(APC)、非那西汀、安替比林、 氨基比林、扑热息痛及甲氧萘酸等。 3)肿瘤化疗药: 顺铂、氨甲蝶吟、光辉霉毒、丝裂霉素-C、 亚硝基脲类、5-氟尿嘧啶等。 4)抗癫痛药:
三甲双酮、苯妥英钠等。 5)麻醉剂:
乙醚、甲氧氟烷等。 6)金属及络合剂:
青霉胺、依她酸盐等。
(六)主要不良反应相似
3、Elimination:
- used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可
用于泌尿系感染
glomerular filtration 主要原形肾排
renal disfunction
肾功不全应慎用或禁用
(三)抗菌谱相似
1、 G-菌 对 G-杆菌有强大得杀灭作用; 对 G-球菌效差
at basic pH
PAE长
First exposure effect
(五)细菌得耐药机制相似
1. 产生钝化酶 如磷酸转移酶、核苷转移 2. 酶、乙酰转移酶 2、 细胞膜通透性下降
如绿脓杆菌对链霉素得耐药
3. 修饰靶蛋白(P10蛋白) 4. 如结核杆菌对链霉素得耐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六个相似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得共性
(一)化学结构相似 (二)体内过程相似 (三)抗菌谱相似 (四)抗菌机理相似 (五)耐药性相似 (六)不良反应相似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PPT演示课件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PPT演示课件
16
谢谢
17
代谢:肾功能正常时,血浆T1/2为2h~3h,肾功能减退时,其浓度与T1/2均明显增 加。
排泄:氨基糖苷类几乎完全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出,其排泄符合一级动力学过 程,尿药浓度极高,但肾功能减退时尿药浓度可显著减低。
5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1.耳毒性
前庭功能损害: 表现为:眩晕、呕心、呕吐、平衡失调等 见于庆大霉素和链霉素
基本结构: 氨基醇环通过糖苷键与一个或多个氨基糖结合
氨基醇环(streptomycin) 卡那霉素 (kanamycin) 西索米星 (sisomicin) 小诺米星 (micronomicin)
庆大霉素 (gentamicin) 妥布霉素 (tobramycin) 新霉素 (neomycin) 大观霉素 (spectinomycin)
12
常用氨基糖苷类类药物
链霉素
口服难吸收,肌注给药。 与异烟肼或利福平联用,对结核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首选鼠疫和兔热病治疗。 易产生耐药性,且持久不变,甚至出现耐药菌株。 有单向交叉耐药性
13
庆大霉素
口服不吸收,硫酸盐易溶于水且稳定。 绿脓杆菌有效,对革兰阳性菌中金葡菌作用较强。 可致少数儿童不可逆迟发性耳聋。
主要耐药机制为: ✓ 1.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的产生,是临床上耐药性的最重要原因。 ✓ 2.细胞壁渗透性改变或细胞内转运异常,多见于对阿米卡星耐药的细菌。 ✓ 3.作用靶位的改变,使药物进入菌体后不能与核糖体结合而发挥抗菌作用,较少 见。
控制耐药的策略包括 ✓ 1.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 ✓ 2.使用钝化酶抑制剂。 ✓ 3.合理的临床用药。
10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避免局部给药,实行个体化给药,必要时需作血 药浓度测定。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精品PPT课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精品PPT课件

3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起到杀菌作用,属静止期杀菌药。其杀菌 作用具有如下特点:
1.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2.仅对需氧菌有效,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强。 3.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 4.具有初次接触效应。 5.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体内过程
1. 吸收 极性较大,口服很难吸收,仅作肠道消毒用。全身给药 多采用肌内注射,吸收迅速而完全。
2 作用机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30s核糖体亚基的16s RNA结合,核 糖体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后面蛋白质合成的所有过程(包括启 动、延伸、终止)都发生改变。mRNA发生读取错误造成了异 常蛋白质的合成,这些异常蛋白质的插入破坏了细胞膜的完 整性,这就加强了氨基糖该类药物的穿透作用。
因此,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快速而毁灭性的杀菌作用是 通过阻止蛋白质的合成和破坏细胞质膜的完整性来实现的。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耐钝化酶抗生素可用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
不良反应
耳毒性、肾毒性
神经肌肉阻断:其原因可能是药物与Ca2+络合,使体液内的Ca2+ 含量降低,或与Ca2+竞争,抑制神经末梢Ach的释放,并降低突 触后膜对Ach敏感性,造成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阻断,引起呼吸肌 麻痹,可致呼吸停止。
4 耐药机制
1. 药物不能达到有效浓度 厌氧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有氧呼吸链突变;外排系统 加强 2. 靶标修饰 16s RNA甲基化酶:rmt A/B arm A 对链霉素敏感 核糖体突变:rrs突变(16s RNA) rps突变(核糖体蛋白) 对链霉素耐药 3. 钝化酶 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APH) 氨基糖苷腺苷转移酶(ANT) 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AAC)

药理学41氨基苷类抗生素PPT课件

药理学41氨基苷类抗生素PPT课件
预防与治疗
对于可能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氨基苷类抗 生素。若必须使用,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症状,一旦出现不良反 应,应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04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基因突变
某些细菌在接触氨基苷类抗生素后,会发生基因突 变,导致药物作用靶点的改变,从而使细菌对抗生 素产生耐药性。
预防与治疗
对于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氨基苷类 抗生素。若必须使用,应密切监测过敏症状,一旦出现过 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其他不良反应
其他不良反应的机制
氨基苷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可能与药物对相应系统的毒性作 用有关。此外,个体差异和药物剂量等因素也可能影响不良反应 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氨基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需氧革 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如肺 炎、尿路感染等。
禁忌症
对氨基苷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禁用, 肾功能不全、神经肌肉疾病、听力障 碍的患者慎用。
给药方案与剂量调整
给药方案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给药方案应根据感染的具体病菌和严重程度制定,一般采用分次给药或间歇给药。
药理学41氨基苷类抗生素ppt 课件

CONTENCT

• 氨基苷类抗生素概述 •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代谢与排泄 •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注意
事项
01
氨基苷类抗生素概述
定义与分类
氨基苷类抗生素是一类由氨基 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苷元结合 而成的碱性抗生素,属于广谱 抗生素。根据其来源和结构, 可分为天然型和半合成型。
02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代谢与排泄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ppt课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ppt课件
1、对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杀菌作用是 庆大霉素的4倍。
2、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是庆大霉素的2-5倍,庆大霉素 耐药仍有效 (合用青霉素或头孢)
3、对其他G-杆菌作用无庆大霉素强 4、G+仅对葡萄球菌有效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半合成 氨基苷中抗菌谱最广。
1、对G-杆菌和金葡菌都有较强 抗菌活性,但较庆大霉素弱。
1、 G-菌 2、 G+球菌
对 G-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对 G-球菌效差
耐药金葡菌:有效(包括MRSA和MRSE)
链球菌:无效
3、结核杆菌: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4、肠球菌、厌氧菌:无效
杀菌特点:
1.杀菌速率和持续时间与浓度正相关 2.PAE长,有FEE(初次接触效应) 3.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强(有机碱)
氨基苷类对酶的稳定性与不良反应比较
药物
不良反应
酶稳定性 链霉素 +
过敏反应 耳毒性 肾毒性 N-M接头
阻断
++
++/+++ +
++
卡那
+
+
++/+++ ++
++
庆大 ++
+
++
++
++
妥布 ++
+
+/++
+/ ++ ++
阿米 +++
+

【PPT课件】兽医药理学 第二章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PPT课件】兽医药理学 第二章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用途
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的急性感染,如家畜的呼吸道感染(肺炎、 咽喉炎、支气管炎)、泌尿道感染、牛流感、放线菌病、钩端 螺旋体病、细菌性胃肠炎、乳腺炎及家禽的呼吸系统病(传染 性鼻炎等)、细菌性肠炎等。是结核杆菌感染的首选药。
不良反应
链霉素的不良反应与其用药剂量呈正比。 1、过敏反应,发病率低于青霉素,可见皮疹、发热、血管神经 性水肿,以及过敏性休克等。 2、神经系统毒性,链霉素可损伤前庭神经和听神经。主要发 生在长期用药。相比较而言,链霉素对听神经损伤较轻,双 氢链霉素对前庭神经损伤较轻。 3、阻滞神经肌肉接头,具有类箭毒样作用,本身作用不强, 大剂量用药或在应用过肌松药和麻醉药之后再应用本品可发生。 4、对肾脏有轻度的损伤,可出现管型和蛋白尿。
药效学药效学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的急性感染如家畜的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的急性感染如家畜的呼吸道呼吸道感染肺炎感染肺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咽喉炎支气管炎泌尿道泌尿道感染牛流感放线菌病钩端感染牛流感放线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细菌性胃肠炎乳腺炎及家禽的呼吸系统病传染螺旋体病细菌性胃肠炎乳腺炎及家禽的呼吸系统病传染性鼻炎等细菌性性鼻炎等细菌性肠炎肠炎等
毒副作用 (1)肾毒性 主要损害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蛋白 尿、管型尿、红细胞,严重时出现肾功能减退,其损 害程度与剂量大小及疗程长短成正比。由于氨基糖苷 类主要从尿中排出,为避免药物积聚,损害肾小管, 应给患畜足量饮水。肾脏损害常使血药浓度增高,易 诱发耳毒性症状。 (2)耳毒性 可表现为前庭功能失调多见于链霉素、 庆大霉素等及耳蜗神经损害,多见于新霉素、卡那霉 素、阿米卡星等。两者可同时发生,亦可出现其中的 一种反应。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种类 也称氨基糖甙类,由氨基环醇和氨基糖以苷键连接
①从链霉菌属的培养滤液中获得的链霉素、新霉素、 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 ②从小单孢菌属的培养滤液中获得的庆大霉素、小诺 米星等; ③半合成品如阿米卡星、安普霉素等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PPT演示幻灯片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PPT演示幻灯片
询问过敏史,做皮试,对链霉素过敏者禁用 立即缓慢iv 10%葡萄糖酸钙20ml,同时ih或im Adr
抢救
30
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链霉素
1944年用于临床的第一个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也是第一个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耳毒 性常见,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
31
链霉素
主要用于:
1. 第二线抗结核药,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 2.鼠疫、土拉菌病(首选),尤其与四环素合用
21
不良反应
2.肾毒性
是诱发药源性肾脏衰竭的最常见因素,损害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引起血尿、蛋白尿、管型 尿、肾小球过滤减少,严重者可发生氮质血 症及无尿等。
22
不良反应
2.肾毒性
是诱发药源性肾脏衰竭的最常见因素 主要损害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毒初期表现为尿浓
缩困难,随后出现蛋白尿、管型尿,严重者可发生 氮质血症及无尿等 服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5%-15%患者几天内出现肾 功能失调 多数肾功能损害是可逆的,及早停药可以恢复
熟悉其他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43
习题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同的不良反应有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厌氧菌感染大都有一定 的抗菌作用.
3.对严重G—感染者,最好合用链霉素和庆大 霉素以增强疗效.
4.链霉素治疗泌尿道感染时同服碳酸氢钠可以 增强疗效,所以在临床应用时一般同服碱性药.
44
临床应用
1. 用于敏感需氧G-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
➢ 如脑膜炎、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胃 肠道、烧伤、创伤及骨关节感染等等
2.脑膜炎、肺炎、败血症严重感染,需合用其 他抗G-杆菌的抗菌药,如广谱半合成青霉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等药提高抗菌 活性
13
临床应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ppt课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ppt课件

最新编辑ppt
15
1、耳毒性 类型:前庭神经损伤、耳蜗神经损伤 原因:药物在内耳淋巴液浓度过高 预防:询问病人症状 做听力检查,有条件时监测听力 儿童、老年人慎用,孕妇禁用 避免与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 避免合用镇静催眠药
耳蜗听神经损害
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链霉素
最新编辑ppt
最新编辑ppt
8
(二)抗菌机制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起始、延伸、终止)
1. 起始阶段:抑制70S亚基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2. 延伸阶段:与30S亚基的P10蛋白结合,致A位歪 曲, mRNA错译,阻止移位;
3. 终止阶段:阻止终止密码子与A位结合;阻止70S 亚基的解离。
•增加胞浆膜的通透性
最新编辑ppt
最新编辑ppt
18
2、肾毒性 表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无尿、肾衰
原因:与肾组织亲和力高,药物在肾小管上皮 细胞聚集,致细胞肿胀、坏死
预防:定期查肾功能,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给 药剂量,有条件可监测血药浓度
避免合用有肾毒性的药物
肾毒性
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 素>链霉素>奈替米星
美国微生物学家1943年发现链霉素,1952年获Nobel
Prize
最新编辑ppt
3
氨氨基基糖糖苷苷类抗生素 ·化学结构
氨基糖
苷键 氨基环醇
最新编辑ppt
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分类
氨基糖苷类
天然:链霉素、卡那霉素、妥 布霉素、新霉素、大观 霉素、庆大霉素、小诺 米星
半合成: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源自最新编辑ppt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不良反应
2.肾毒性
是诱发药源性肾脏衰竭的最常见因素,损害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引起血尿、蛋白尿、管型 尿、肾小球过滤减少,严重者可发生氮质血 症及无尿等。
22
不良反应
2.肾毒性
是诱发药源性肾脏衰竭的最常见因素 主要损害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毒初期表现为尿浓
缩困难,随后出现蛋白尿、管型尿,严重者可发生 氮质血症及无尿等 服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5%-15%患者几天内出现肾 功能失调 多数肾功能损害是可逆的,及早停药可以恢复
询问过敏史,做皮试,对链霉素过敏者禁用 立即缓慢iv 10%葡萄糖酸钙20ml,同时ih或im Adr
抢救
30
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链霉素
1944年用于临床的第一个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也是第一个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耳毒 性常见,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
31
链霉素
主要用于:
1. 第二线抗结核药,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 2.鼠疫、土拉菌病(首选),尤其与四环素合用
11
耐药性
➢细菌对氨基苷类抗生素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本 类药物之间有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
➢机制 (1)产生钝化酶,氨基糖被钝化酶作用后,不能进 入膜内与核糖体结合而丧失其抑制蛋白合成作用,使 药物失活(主要) (2)细菌细胞膜通透性↓,菌体内药物浓度↓ (3)靶位修饰:对氨基糖苷类的亲和力↓
12 1
19
“亚临床耳毒性” 发生率高达10%-20%
一旦听力丧 失,即使停止用 药也难以恢复
如何防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耳毒性?
20
耳毒性防治
①经常询问患者是否有早期先兆症状耳鸣、眩晕等; ②定期频繁听力监测 ③禁用于孕妇、儿童,老人患者更应注意; ④避免合用其他耳毒性药物(强效利尿药等)合用;
避免与掩盖耳毒性药物合用——抗组胺药; ⑤监测血药浓度<12mg/L
临床应用
1. 用于敏感需氧G-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
➢ 如脑膜炎、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胃 肠道、烧伤、创伤及骨关节感染等等
2.脑膜炎、肺炎、败血症严重感染,需合用其 他抗G-杆菌的抗菌药,如广谱半合成青霉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等药提高抗菌 活性
13
临床应用
3.肠道感染或做结肠手术前准备(给药方 式?) 4.链霉素、卡那霉素可作为结核治疗药物 5.制成外用软膏或眼膏或冲洗液治疗局部 感染
23
不良反应
2.肾毒性
发生率: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 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链霉素>依 替米星
24
预防肾毒性的措施 ➢检查肾功能:蛋白尿、管型尿、血液尿素氮和肌
酐升高、尿量<240ml/8 h等,立即停药。 ➢避免+肾毒性药物 如两性霉素B、杆菌肽、头孢
噻吩、多粘菌素E、万古霉素等 ➢监测血药浓度 ➢肾功能减退患者慎用或调整给药方案
平衡障碍。 发生率: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西索米
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 > 依米替星
17
不良反应
1.耳毒性
耳蜗神经损害: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或耳聋。 发生率: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 米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奈替米星>链霉 素>依米替星。
18
耳聋
氨基甙类抗生素
14
15
不良反应
我国5千万残疾人中, 1/3 为 听 力 残 疾 , 病 因的60~80%是氨基糖 苷类抗生素使用不当。 21位千手观音演员有 17位是抗生素所致聋 哑(央视报道)
医院不合理用药年“ 杀”50万人
— 唐静波教授 16
不良反应
1.耳毒性
前庭功能损害(第Ⅷ对脑神经): 表现眩晕、恶心、呕吐、视力减退、眼球震颤、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来源:链霉菌或小单孢菌培养液中提 取或以天然品为原料半合成制取而得 的一类水溶性较强的碱性抗生素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天然来源 链霉素 卡那霉素 庆大霉素 ……
由链球菌或小单孢菌产生
半合成品 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妥布霉素 ……
3
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相似的理化性质 ➢氨基糖+ 氨基醇环(苷元) ➢碱性,硫酸盐
1. 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细菌蛋白质合 成的起始、延伸、终止三个环节均有抑制作用 2. 吸附于细菌体表面,造成细胞膜缺损使通透性增加, 细菌细胞内容物外漏导致细菌死亡。
10
抗菌特点
杀菌作用成浓度依赖性 有明显的抗菌后效应 具有首次接触效应 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 仅对需氧菌有效
成为治疗鼠疫的最有效手段;
3.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与PG合 用)
4.布鲁斯菌病:与四环素、氯霉素合用
32
庆大霉素 口服吸收很少,肌内注射吸收迅速而
完全
33
26
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抢救: 严重时用钙剂或新斯的明静注抢救
27
➢严重程度顺序依次为:新霉素>链霉素>卡那 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 霉素>依替米星
➢避免+肌肉松弛药、全麻药等
28 1
不良反应
4.过敏反应
常见症状:皮疹,发热、口周发麻、血管神经性水 肿等。
链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青霉素G,但死亡率 高
71
二、抗菌作用
静止期杀菌药,抗菌谱相似,抗菌活性高 对各种需氧G-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志
贺菌属等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厌氧菌无效 对耐药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有较好的
抗菌活性,对其它G+球菌如链球菌无效 部分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效,如链霉素、卡那霉
素等;
8
抗菌机制
9
抗菌机制
氨基糖苷
5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一般共性
一、体内过程 二、抗菌作用和作用机制 三、临床应用 四、不良反应
6
一、体内过程
➢ 极性及解离度大,口服难吸收(<1%),仅作 为肠道消毒和肠道感染用 ➢ 全身感染需肌注给药,吸收迅速,不主张i.v. ➢ 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在肾皮质及内耳外淋巴 液浓度较高 ➢ 穿透力弱: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 约90%以原形经肾脏排泄,用于泌尿道感染
25 1
不良反应
3.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与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最常见于大剂量腹膜 内、胸膜内给药或静脉滴注速度过快
症状:心肌抑制、血压↓、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甚 至呼吸衰竭,易误诊为过敏性休克
可能机制:药物与突触前膜Ca2+结合部位结合,抑 制神经末梢Ach释放,造成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阻 断,引起呼吸肌麻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