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失业群体”就业困境的“抗逆力”介入研究
新失业群体就业形势及对策
新失业群体就业形势及对策第一篇:新失业群体就业形势及对策“新失业群体”,主要是指每年社会新增加的失业人员,既包括下岗失业人员,也包括城镇新加的失业人员,本文特指每年增加和历年结转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没有从业经历的城镇失业人员。
随着这部分人数日益增加,这部分人员就业问题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来自“新失业群体”方面的社会就业压力也日益显现出来。
一、基本形势近年来,社会上的“失业人员”往往是指国有或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
而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日益壮大的失业群体,即新失业群体的存在。
尽管这部分失业人员与下岗失业人员具有身体、年龄等方面的就业优势,表面看来,他们的就业问题个对比下岗失业人员容易解决,但实际上,“新失业群体”就业问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文化水平较低。
新失业人员大都是初中或高中等较低学历毕业甚至辍学。
文化水平不高,又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当中,吃苦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
二是职业素养不高。
新失业人员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中没有学到多少专门的职业技能,很少有机会参加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更没有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经历,也就没有系统的从业经历,也就没有什么自身特长。
三是社会经验不多。
这部分人年纪不大,涉世不深,社会阅历尚浅,价值观混乱,可塑性极强,而这部分人员也同样面临着成家和生存需求,失业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安定的因素,这也是社会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四是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
由于“新失业群体”在参与市场就业竞争的过程中一没经验,二没专长。
毫无优势可言,属于社会就业弱势群体,大部分人又长期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造成了这部分人群的数量的大量增加,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失业人群中的主要成份。
据统计,长春市每年各类失业人员达20余万人,其中新增长的失业人员就达6万多人,且每年正在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可想而知,社会就业形势因新失业人群的增加而愈发显得严峻。
因此,如何解决好“新失业群体”就业困难,帮助其实现就业愿望是我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乃至于全社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所要面临的新的社会问题。
《牧区脱贫不稳定群体抗逆力提升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范文
《牧区脱贫不稳定群体抗逆力提升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篇一一、引言在我国牧区地区,扶贫工作持续进行中,但是仍有部分群体的脱贫情况呈现出不稳定状态。
这些群体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如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教育落后等,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和挑战。
为了有效提升这些群体的抗逆力,本文以小组工作介入为研究方法,探讨如何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帮助牧区脱贫不稳定群体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增强抗逆力。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在牧区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群体的生活水平较低,脱贫难度较大。
这些群体往往缺乏有效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抗逆力,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很容易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
因此,提升牧区脱贫不稳定群体的抗逆力,对于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实现全面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组工作介入方法本研究采用小组工作介入的方法,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帮助牧区脱贫不稳定群体建立自信心、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具体操作如下:1. 建立小组:根据地域、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等因素,将牧区脱贫不稳定群体分为若干个小组。
2. 制定活动计划:针对每个小组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包括自我介绍、技能培训、合作游戏等环节。
3. 开展活动:按照计划开展小组活动,鼓励成员积极参与、交流分享,增强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4. 跟踪评估:对小组活动进行跟踪评估,了解成员的反馈和变化,及时调整活动计划。
四、小组工作介入效果通过组织小组活动,牧区脱贫不稳定群体的抗逆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信心增强:通过小组活动,成员们相互了解、交流经验,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价值,增强了自信心。
2. 合作意识提高: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游戏和技能培训等环节,促进了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了合作意识。
3. 自我发展能力提升:通过技能培训和经验分享等活动,成员们学会了新的技能和知识,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
4. 抗逆力增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成员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依靠自身能力和小组支持度过难关,增强了抗逆力。
社会工作介入: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创新解决路径
社会工作介入: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创新解决路径一、本文概述在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在解决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的创新路径。
文章首先概述了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包括就业机会减少、招聘需求下降等问题。
接着,文章介绍了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强调了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包括加强就业指导、拓展就业渠道、提供心理支持等。
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疫情下的就业环境,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心理素质。
文章总结了社会工作介入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新冠疫情的爆发和持续,给全球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原因分析:疫情导致了实体经济的严重受损,许多企业面临生存压力,不得不采取裁员、缩减开支等措施,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变得极为严峻。
同时,由于疫情的防控需要,许多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也限制了大学生进入职场的机会。
疫情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线下招聘和实习机会大大减少,许多大学生不得不转向线上寻找工作机会,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再次,疫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就业准备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长期的居家生活和社交隔离使得许多大学生感到焦虑、迷茫和失落,对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产生了不确定性。
由于疫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许多大学生的就业准备不足,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寻找有效的解决路径。
失业人员再就业创业的机会与挑战研究
失业人员再就业创业的机会与挑战研究近年来,失业问题在我国逐渐凸显,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后,许多人都失去了工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就业的措施,例如对企业实施减税降费、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等。
然而,失业人员想要重新就业创业,面临的机会与挑战也不容忽视。
机会一:政府扶持政策政府对失业人员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补贴、培训和创业担保等方面。
例如,对于一些创业困难的人才,政府设立了创业担保贷款,帮助他们缓解资金压力,在创业初期开展业务。
此外,政府也会根据岗位招用条件,为失业者提供一些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机会二:蓬勃发展的线上经济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许多传统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线上经济却迎来了蓬勃发展。
很多人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创业。
无论是电商、直播、知识付费还是远程办公,都为失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
此外,互联网还可以让失业者接触到更多的人和资源,扩大创业的发展空间。
机会三:适合自身优势的职业有些失业者可能原工作和职业领域不同,致使想要回归到原来的岗位很难。
此时,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非常重要。
例如,有些人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销售技能,可以考虑在销售领域发展;有些人擅长编程和设计,则可以考虑在技术领域寻找机会。
适合自身优势的职业,在拥有热情和努力的前提下,具有较大的成功可能性。
挑战一:激烈的市场竞争失业人员需要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市场竞争。
由于现在失业人员的数量很大,许多人都在竞争有限的就业机会。
此外,许多人可能没有充分的经验或技能,难以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增加在市场上的优势。
挑战二:资金压力创业者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资金压力。
加入一个创业公司或者开发自己的业务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如果创业者没有足够的资金,往往会面临很大的问题。
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需要做好充分的规划和准备,尽可能减少资金支出并在有限的资金下有效地经营。
现阶段中国就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扶助对策探究
现阶段中国就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扶助对策探究一、现阶段中国就业弱势群体的形势及其原因二、现有社会扶助政策的评估三、就业援助的有效性探究四、教育培训对就业弱势群体的推动作用五、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六、案例分析七、结论一、现阶段中国就业弱势群体的形势及其原因在现代社会,就业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但是,在中国,就业弱势群体也逐渐增多。
这些人群包括老年人、残障人士、农民工、退役军人等。
他们面临着就业机会有限、技能匮乏、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多重困境。
就业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另一方面是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难以获得公平的机会。
因此,针对他们的就业困难问题,政府需要切实出台举措。
二、现有社会扶助政策的评估目前,政府的扶助政策主要包括财政补贴、就业援助金、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但与就业弱势群体的需求相比,这些措施还略显不足。
在实际实施中,政策透明度不高,执行力度不足,难以达到提高就业弱势群体就业机会的目的。
因此,在优化现有扶助政策的基础上,有必要探索新的社会扶助模式。
三、就业援助的有效性探究就业援助是政府实现就业市场公平、优化就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质量不高、创业辅导不够等。
因此,需要就业援助服务更加精准和专业化。
在给予援助的基础上,也需要给予更具体而细致的指导,使较弱势群体更加了解自身需求及未来的就业趋势。
此外,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定制有效的就业援助服务方案,同时注重就业援助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化服务,以达到更高效的帮扶效果。
四、教育培训对就业弱势群体的推动作用不同于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士,许多就业弱势群体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特点使其在想方设法获得工作时处于一种竞争劣势。
教育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就业弱势群体自身素质,还可以开拓求职者的就业路径。
政府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培训机制,注重就业弱势群体的培训需求,提高其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就业的质量和效率。
五、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平衡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为利润而战,同时也要考虑社会责任。
就业焦虑的抗逆力建构文献综述
就业焦虑的抗逆力建构文献综述就业是广大青年人生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大学生在工作岗位面前仍然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在择业和就业道路上不断受挫,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各种心理困境,而就业焦虑则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
1.大学生就业焦虑概念的界定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增长,就业难问题带来的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日渐凸显,大学生就业焦虑也日渐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主持信号灯,当前已有研究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认为大学生就业焦虑是因就业情境引发的,大学生对就业现实状况的不适应和担忧,以及他人对就业形势作出的反应都会引起其行为和生理上的焦虑,程度因人而异。
认为大学生就业焦虑是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焦虑情绪。
认为大学生就业焦虑是大学生在就业期间心理上表现出紧张不安的情绪体验,同时伴有生理变化。
认为大学生就业焦虑是指大学生无法实现预期就业目标而产生的焦躁不安的情绪特点。
则认为当大学毕业生在心理上准备不足或在就业中无法把握自身命运时引发心理上较为复杂的受挫情绪。
本文结合以上研究者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定义,将其定义为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表现出的恐惧不安、担忧受挫的心理反应,同时伴随一定生理反应。
2.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的有关研究2.1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的研究根据有关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的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状态显著,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呈现了不尽相同的研究结果。
首先,张玉柱等人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焦虑存在性别上的差异,认为高校女生的就业焦虑明显高于男生。
其次,张玉柱等研究表明就业焦虑在不同学校和专业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他认为本科生的就业焦虑程度要低于大专生。
在专业上,陈中永表示工科学生的就业焦虑显著低于文理科学生。
最后,肖凌燕等学者从心理学的研究角度出发,认为就业焦虑与大学生自身性格和素质紧密相关。
情绪相对稳定和焦虑特质低的学生相对情绪不稳定及焦虑特质高的学生在应对严峻就业形势时更加冷静,还能较好控制焦虑情绪,将之转化为动力。
“新失业群体”研究评述
2013年第12期(总第221期)学习与探索Study &Exploration No.12,2013Serial.No.221“新失业群体”研究评述张恩亮,高军(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40)摘要: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对于国有、集体企业中失业下岗人员的研究较多,尤其集中在“老失业群体”的研究方面,对“新失业群体”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对国外失业理论和反失业策略的介绍和移植上。
已有研究中,对“新失业群体”的原因分析大多数流于表面,对深层次及根本性原因分析较少。
目前,关于“新失业群体”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上沿用对“老失业群体”的研究分析框架,主要集中在对“新失业群体”产生原因、生存状况、表现特征及应对策略分析等方面,深入的理论层面上的分析则较少见。
从研究不足来看,缺乏对“新失业群体”流动机制和流动趋势的分析,尤其缺乏从特定区域、职业适应理论的分析视角剖析“新失业群体”内在机制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新失业群体”;“老失业群体”;城市青年;择业中图分类号:C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 (2013)12-0045-04收稿日期:2013-10-06作者简介:张恩亮(1970—),男,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高军(195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执政党建设研究。
“新失业群体”与“老失业群体”存在很大区别,“老失业群体”主要由国有、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组成,“新失业群体”则是指没有国有、集体企业工作经历,拥有城市户籍,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肄业或毕业后处在失业与半失业状态的年轻失业者。
这些失业者没有接受到良好的、系统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没有稳定和正式的工作,因此,他们构成了新的特定的青年人失业群体。
2003年,孙立平教授发表了《关注“新失业群体”》一文,在学术界首次提出了对“新失业群体”概念的理解。
在文章中,他详细分析了“新失业群体”的存在原因,并指出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结构方面。
失业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
失业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失业是现代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且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变革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失业的威胁。
失业不仅对个人造成心理和经济上的困扰,更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而如何有效解决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挑战。
一、失业问题的原因失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工业变革:随着物流、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许多行业和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导致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技能要求发生了变化,造成很多人的技能不适应市场需求而失业。
2. 经济下滑:当经济衰退时,企业会为了削减成本而裁员,同时,很多企业也因为市场不景气,导致减少招聘机会。
稳定的经济增长是保障就业的重要条件之一。
3. 技能匹配不足:许多人在求职时往往找不到适合他们技能和经验的工作机会,这也是造成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4. 教育不足:缺少教育和培训机会,尤其是缺乏职业技术培训机会,会导致没有获得足够的技能和知识,进而影响找工作的效率。
二、失业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失业不仅对个人的经济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包括:1. 社会安全:失业者的家庭可能会陷入贫困,甚至会面临失业风险。
2. 社会福利:失业人员可能会申请社会救助,从而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
3. 社会稳定:失业人员的数量越多,社会的不稳定性和治安问题也就越严重。
4. 个人自尊心:失业者可能会失去自信和自尊心,甚至导致情绪波动和抑郁症状。
三、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1. 市场需求分析和职业技能培训:鉴于工业变革和技能不匹配等原因导致的失业,需要进行市场需求分析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失业者了解市场需求和适应市场变化。
2. 鼓励创业和创新:政府可以加大投资,鼓励创业和创新,为失业人员创造有效的工作机会。
3. 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困难、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
对于这一群体来说,就业是他们融入社会、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的一支力量,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服务和支持,帮助这些毕业生解决就业困难,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深入研究社会工作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和效果,对于促进这一群体的就业和社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展此研究,可以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可以有效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帮助这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利于个人和家庭的发展与进步。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存在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这个问题对于社会的全面进步至关重要。
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依据,指导他们更好地制定政策和措施,从而有效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分析。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原因,探讨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并提出相应的方式和策略,分析社会工作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来验证社会工作的实际效果,最终总结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态势,评估社会工作的介入效果,并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提供对策和建议,促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抗逆力视角下小组工作介入大龄孤儿压力的研究》
《抗逆力视角下小组工作介入大龄孤儿压力的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变革,大龄孤儿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压力逐渐凸显。
他们面临就业、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挑战,而抗逆力作为个体应对压力和逆境的重要能力,对于大龄孤儿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从抗逆力视角出发,探讨小组工作在介入大龄孤儿压力问题中的有效性和实施策略。
二、抗逆力视角的背景及概念抗逆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困难、压力、挫折等逆境时,所展现出的自我调节、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抗逆力有助于个体有效应对并取得成长。
大龄孤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因缺乏家庭支持和完整的成长环境,往往在心理和生活方面承受较大的压力。
因此,提升大龄孤儿的抗逆力对于其未来的生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组工作介入大龄孤儿压力的必要性小组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工作方法,具有促进个体间互动、交流和学习的特点。
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大龄孤儿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提高其抗逆力。
同时,小组工作还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行为引导,帮助大龄孤儿树立自信心,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因此,将小组工作引入到帮助大龄孤儿应对压力的实践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必要性。
四、小组工作实施策略及案例分析(一)实施策略1. 建立支持性小组:通过组建支持性小组,为大龄孤儿提供一个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环境。
2. 开展培训活动:针对大龄孤儿的实际需求,开展心理调适、生活技能、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培训活动。
3. 拓展资源: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大龄孤儿提供就业、教育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二)案例分析以某市开展的大龄孤儿小组工作项目为例,通过建立支持性小组、开展培训活动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大龄孤儿的抗逆力。
在项目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鼓励和帮助,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同时,项目还为成员提供了心理调适、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此外,项目还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成员提供就业、教育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使他们在面对压力时能够更加自信和坚强。
最新-下岗再就业的逆境与战略 精品
下岗再就业的逆境与战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己基本取代了原有的计划经济。
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长期积累的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暴露出来,其中下岗职工问题尤为突出。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与预测,1995年,劳动人口在15岁~64岁之间为79160万人,2004年为93871万人。
2010年劳动人口达到96799万人,2020年将达到99696万人,比1995年增加2亿多人,约增长259。
再加上每年近900万的新增劳动力,其中500万左右的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工作将面临巨大压力。
面对这个严峻的挑战,国家出台了包括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等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再就业政策体系,使得数千万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并形成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下岗再就业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存在着结构性,短暂性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关于下岗职工生活及再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2010年春季作者组织调查组对下岗职工的生活、再就业状况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并选取菏泽地区、临沂地区、济南地区、青岛地区、德州地区作为调查点。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下岗职工或其子女,共发放问卷7500份,回收7058份,回收率为941,剔出无效问卷84份,回收有效率为988。
同时辅之以询问法,访谈的对象主要为下岗职工及其子女。
在此将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分析整理,以期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下岗职工的特点1、工业企业下岗职工多于其它产业,尤其纺织企业下岗职工人数最高。
纺织企业职工多为女性职工,导致下岗职工中女职工数量明显高于男职工。
2、被调查的下岗职工平均年龄为42岁,而且年龄分布相当集中。
4050人员构成下岗职工的主体,下岗职工普遍工作年限较长,掌握技能单一,文化水平偏低,而且家庭负担沉重。
二下岗职工的生活状况1、下岗职工的收入状况。
通过下面的柱形图可以看出,下岗职工的收入普遍偏低,生存压力较大,从所选的五个调查点的下岗职工所获取的政府补贴收入中,可以看出各级政府的最低社会保障制度落实较好。
大学生就业逆境中抗逆力的作用机制
大学生就业逆境中抗逆力的作用机制作者:王凯旋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7年第02期[摘要] 在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对就业逆境的应对措施和心理调节能力仍然很薄弱,究其原因,是学校对学生抗逆力的培养教育力度不够。
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所陈述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大学生逆境中抗逆力的对策,旨在为学生工作者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逆境;抗逆力;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066-022015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而2016年被称为“更难就业季”。
我国自1999年以来开始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截至目前,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已由2001年的114万人激增到2016年的765万人。
根据人社部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毕业人数加之中职毕业生和去年尚未就业的毕业生,2016年待就业人数将达到1500万人之多。
根据教育部的调查,我国留学生人数已经由1978年的248人增长到2015年的40.91万人,回国人数累计达到221.86万人。
在调查中,有79%的留学生回国发展意愿强烈。
而在回国的留学生中,80%具有硕士学历,10%为博士学历,“海归”的加入无疑使新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更上一层楼”。
在国家化解过剩产能造成的职工下岗和经济下行重压之下的企业缩减用工量的背景下,2016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毕业即失业”这部分群体我们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相对于旧失业群体,他们拥有更加丰富的基础理论和完善的知识结构。
但在重压之下很可能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不但会对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也造成了我国教育资源的浪费。
因此,如何在当前的就业逆境中增强毕业生的抗逆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大学生存在就业逆境的原因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要从家庭、学校和毕业生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从家庭方面看家长对大学生的期望过高,给自己的孩子压力过大,总认为读了大学就应该找个收入高、稳定的、社会地位高的职业,这个因素直接导致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好高骛远,不愿意到基层去工作,浪费了很多就业机会。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尤其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毕业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往往会在就业中遇到更多的困难。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对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经济条件影响就业机会家庭经济困难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由于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持,导致毕业生在面对选择工作机会时会有所顾虑。
很多毕业生需要等待自己所期望的工作机会,而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就业速度。
2、经济问题影响求职信心由于经济状况的不佳,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自卑心理。
往往因为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原因而忧虑自己的未来发展,导致求职信心减弱。
3、地域因素影响就业机会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来自于较为偏远的地区,就业资源较为有限。
并且由于没有家庭经济条件支持,他们的求职活动和就业机会较为局限,很容易就被竞争力更强的同行排挤出局。
如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高就业机会,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社会工作在帮助这一群体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介入策略如下:1、鼓励发展自身优势,增强信心通过鼓励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尝试发掘个人的优势,从而增强个人信心。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来激发毕业生的信心,或通过与毕业生交流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2、提高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一些培训课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高职业技能,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可以在课程中教授求职技巧,让毕业生了解市场招聘的要求,从而做出更加合适的求职决策。
3、提供社会帮助,缓解生活压力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一些经济支援,缓解他们生活上的压力。
可以在合适时机资助他们生活支出和寻找适合工作的机会,从而帮助他们减轻就业压力。
4、建立社会资本,拓宽就业机会社会工作者可以与社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最新-现阶段中国就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扶助对策探究 精品
现阶段中国就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扶助对策探究现阶段中国就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扶助对策探究摘要:就业弱势群体是指在求职和就业中容易和已经遭遇挫折和困难的人群,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女性就业者等。
就业弱势群体的基本问题表现在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
同时,就业弱势群体问题的存在且日趋严峻,也必然影响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必须通过国家立法、制度和政策上的扶助,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和非正式网络的扶助作用,逐步解决就业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才能体现社会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稳定,化解政治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就业问题是经济学的传统研究课题。
而在社会学的视域中,失业与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经济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实践中,失业率通常与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一起被看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
在我国,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工,则更是历史上各朝各代的人们一直在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然而,随着我国体制转轨进程的加快和深入,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充分就业政策逐渐被有效就业政策所取代,过去在充分就业政策下形成的隐性失业日益公开化,职工下岗与失业问题的深层矛盾也暴露得愈加充分,就业弱势群体及其种种问题日趋凸显,并且愈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朱镕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提到了弱势群体问题,指出要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
学术界也对这一热点问题展开了研究和讨论。
本文将根据目前我国就业弱势群体的构成状况及其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入探讨针对这一弱势群体的社会扶助对策。
就业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构成状况失业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而目前中国所面临的失业问题,不仅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
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中国的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以上,中国的劳动力总数则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以上。
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研究现状评述
研究不足之处
尽管对于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的问题已经有很多研究,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现有研究多从心理学、 社会学等单一学科角度出发,缺乏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同时,现有的研究多以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实证数据的 支持。
研究展望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进一步深化对 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问题的认识,从多个学科角度进行 综合研究;2)加强实证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 ,为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问题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 的指导;3)探索更加有效的干预方法,结合小组工作介 入等治疗方法,制定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就业焦虑的成因
研究显示,就业焦虑的成因包括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方面。社会方面,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竞争激烈的 职场环境等都可能导致个体产生就业焦虑。家庭方面,父母的期望、对子女未来发展的担忧等也会给个体带来 压力。个人方面,个体的自我认知、职业规划、能力水平等也会影响其就业焦虑程度。
小组工作介入的相关研究
增强他们的就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提供就业信息
03
小组工作介入可以提供就业信息,帮助硕士研究生更好地了解
就业市场和行业动态,从而做好就业准备。
CHAPTER 06
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论
小组工作介入能够有效缓解硕士 研究生的就业焦虑。
不同类型的小组工作介入对就业 焦虑的缓解程度存在差异。
小组工作介入对硕士研究生就业 焦虑的缓解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
研究方法仅采用了随机分组实验设计,未考虑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如 个体差异等。
CHAPTER 04
研究结果
小组工作介入对就业焦虑的影响
01
02
03
减轻焦虑
现阶段中国就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扶助对策探究
现阶段中国就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扶助对策探究引言在中国的现阶段,尽管整体就业形势相对稳定,但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就业弱势群体。
这些弱势群体面临着就业机会不足、薪资待遇低、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他们往往更加困难地融入社会和实现自身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扶助对策的探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现阶段中国就业弱势群体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社会扶助对策。
现阶段中国就业弱势群体农民工群体中国农民工是就业市场上的一大弱势群体。
他们常常面临低薪、违法用工、工资拖欠等问题。
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渠道,农民工难以享受到劳动法规所规定的合理待遇和福利。
此外,农民工的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也对其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大学毕业生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毕业率不断提高,但高校毕业生却逐渐成为另一类就业弱势群体。
他们面临着就业机会不足、竞争压力大等问题。
许多大学毕业生不得不接受低薪岗位或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职业,这对其职业发展和创业意愿造成了不小的挑战。
劳动能力丧失者一部分人口因健康原因或意外事故导致劳动能力丧失,成为另一类就业弱势群体。
由于缺乏劳动能力,他们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同时还面临着医疗保障、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困扰。
社会扶助对策探究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强对就业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针对不同群体制定相应的扶助政策。
对农民工群体来说,应完善劳动法规,加强雇佣者责任的监督力度,确保农民工能够获得合理的待遇和福利。
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政府可以出台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补贴。
对劳动能力丧失者来说,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医疗、生活保障等必要的支持。
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为了提升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社会扶助应注重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
通过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技能和就业机会。
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政府可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导向的教育,引导他们了解市场需求并提前做好职业准备。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就业已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
经济困境的家庭毕业生常常
遭受就业问题的困扰,这也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难题。
为此,社会工作领域应该积极介入
帮助这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
首先,社会工作领域需要针对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查。
这可以通过家访、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解这些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优劣势以及
家庭背景等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其次,社会工作者应该对这些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心理健康等方面。
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为这些毕业生
提供职业导师,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让他们更有自信地面对就业挑战。
第三,社会工作者还可组织就业培训和推广活动,让更多的毕业生了解就业市场和就
业机会。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应该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为这些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和推
荐信等帮助。
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倡导社会对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的关注度和支
持度,促进社会的社会责任和爱心。
最后,为了实现对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有效介入,社会工作者也需要
加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对社会工作领域的认识和应用,以更专业、更有效的服
务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社会排斥视角下新失业群体的就业再就业保障研究
社会排斥视角下新失业群体的就业再就业保障研究
滕姗姗;杨植强
【期刊名称】《兰州学刊》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新失业群体"是指没有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经历,年龄在16-30岁之间,拥有城镇户籍且接受过中等甚至高等教育的青年劳动者.其所处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与20世纪90年代以国有企业下岗和失业职工为主的"老失业群体"相比已有显著不同,加之当前我国不仅面临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失业问题,并且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欠缺技能,缺少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更容易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后陷入社会排斥的困境.笔者尝试通过对"新失业群体"的社会排斥现状、影响因素进行探析,以期为解决这一群体的再就业问题提供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总页数】5页(P75-79)
【作者】滕姗姗;杨植强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41.4
【相关文献】
1.新环境下大学生“新失业群体”就业保障机制构建 [J], 何瑞
2.辽宁老工业基地"新失业群体"的社会生存状况研究——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J], 张飞
3.辽宁老工业基地"新失业群体"的社会生存状况研究——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J], 张飞
4.次贷危机下新失业群体再就业的制度研究 [J], 刘迟
5.金融危机下新失业群体再就业制度探究 [J], 季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形势下的就业援助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的就业援助对策探讨作者:孟显瑞来源:《中国民商》2021年第06期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各大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
当前社会劳动力供需不平衡,导致现在高校毕业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改善当前就业形势。
文章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就业;就业援助;对策;就业困难;就业服务通过数据发现,2020年届,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高达874万,同比上升了40万人。
如果加上之前未就业学生与待业毕业生,那么2020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将会更加严峻,甚至部分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在其就业过程当中缺乏核心的竞争力。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在此之前,就业援助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扶持与帮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随着当前就业援助的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就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新的援助对策。
一、当前就业援助面临的三大新形勢与困难问题(一)三大新形势1、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公共岗位介绍的作用不断下降,促进了就业援助的作用上升。
公共就业服务其本质任务就是长期的发布分类岗位信息与职业介绍。
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各类招聘APP的出现,为企业用人单位与个人应聘人士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岗位服务。
使得越来越多的用人企业通过各种类型的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
但是,部分大型企业在主要还是通过校园招聘的形式及委托专业性较强的职业院校进行培养相关人才。
使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小。
2、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的实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战的实施,让部分毕业生开始回乡发展,建设家乡,促使就业援助对象的范围变得更大。
从《就业促进法》中可以看得出:大部分的就业困难人员其原因是受身体状况、技能水平或家庭因素等原因的影响使其难以实现就业,或者部分连续失业的人员在一定的时间中仍不能够正常就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国家教 育部统计 , 09年全 国普通高校毕 20
“ 新失业群体” 界定为那些从 各级各类学校毕业或 肄业后处于失业状态 、 没有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经 历的、 拥有城镇户籍 的年轻人。 …陈庆滨认为,新 “
( 高抗逆力 ) 挑战性
冷 漠象限
焦虑 象限
图 1
克 斯克 泽 特米 哈伊 以环 境 的“ 战 性 ” 自我 挑 与
的“ 技巧性” 作为两种 向度 , 形成 四个象限 : 高挑战 和高技巧的流动象 限, 低挑 战和高技巧 的无聊 象 限, 低挑战和低技 巧的冷漠象 限, 高挑战和低技巧 的焦虑象限。对一个技巧性很高的个体而言 , 低挑 战根 本不 足 以激发 个体 的 内在力 量 , 一 种无 聊状 是 态。低挑战和低技巧 , 是因为没有激活个体的外在
失业群体” 由这样 的人群所构成的群体 , 是 他们处
业生规模达到 6 万人 , 1 1 而全 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
力在今后几年还将继续增加。历年未就业的毕业
生数量的逐年累积 , 使得 2 1 00年的大学生就业难 度更 大 。
・ 本文 系国家大学生创新性 实验计划项 目, ‘ “ 抗逆力 ’ 角下大 学生就业过程 中危机意识的培养研究” 视 阶段成果 ; 课题编号 : 146 8 0 070 。 9
群体” 而言,新失业群体” “ 面临着不同的就业 困境 , 而这一群体规模 的加速扩大给 我国社会的成功转型带来严重障碍。笔者 旨在运用抗逆力及其相 关理论, 结合社
会 学知识 分析 造成 “ 失业群 体 ” 业 困境 的原 因 , 过 构 建其 抗 击 逆境 的 能 力 , 新 就 通
探讨促进“ 新失业群体” 顺利就业的途径 , 而为缓解当前我 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在 从
以上 学历 、 劳动 能力 和工作意 愿 的毕业 生 。 有
相对于 “ 老失业群 体” 而言 的。人们一 般所说 的 “ 老失业群 体” 是指 国有企 业 以及其他 非 国有企 业、 合资企业、 集体企业等的失业下岗人 员。随着 社会的变迁 , 失业群体的主要对象 已经悄然发生了 变化 , 因此在这里 , 新失业群体 ” “ 面临着与“ 老失 业群体 ” 完全不同的就业 困境 , 他们是从未有过工 作经验 、 有着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 。 从横向方面看 , 文的“ 本 新失业群体 ” 是相对 于其他研究者所指“ 新失业群体” 而言的。劳动学 研究专家和社会学家们称“ 新失业群体” 为没有国 有或者集体企业工作经历 , 中、 中甚至是大学 初 高 毕业后 就 加入 了失 业行 列 的青 年群 体。赵榕 把
受社会欢迎 的热 门专业 。一些有优势 的热 门专业 也大量扩招 , 规模增长过快, 因此导致 了大学生就 业 困难 ; 另一方面 , 国中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 我 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 , 然而普通中等教育结构的 不合理 , 使得学生缺乏相应 的职业技能。 首 先 目前 我 国普 通 教 育与 职 业教 育 所 占比例 极不协调 , 前者培养的人数是后者的近两倍 , 与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极不适应 ; 其次是科类设置 存在缺陷, 倾向于知识传授 , 忽视初级职业技 能课 程, 即使开设也是 流于形式 , 这就使得一部分能升 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在受完普通 中等教育后 , 既没 有学会务农 , 也没有学会做工 , 更不要说经商了, 求 职 的技能 也相 对欠 缺 。 () 3 部分效果职 能 的缺 陷。以马克思 ・ 韦伯
学术研 究上做 出贡 献。
[ 关键词] 新失业群体” 就业困境 ; “ ; 抗逆力构建 [ 作者简介] 高中建 ,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 究中心主任, 究方向: 研 青少 年研 究; 李鹏军, 南师范大学公 共事务 学 院, 河 社会 工作 专业学 生( 河南新 乡
4 30 ) 507
一
、
“ 失业群体 ” 新 的概 念界 定
于 l—2 6 5岁之间, 基本上是独生子女、 具有中等学 历、 经济 上主要 依靠 父母 供养 , 于失业 、 处 准失业 或
从 纵 向方 面 看 , 文 所 指 的 “ 失业 群 体 ” 本 新 是
长 期 待业 状 态 的且 有 就 业 愿 望 的青 年 劳 动 人 口。2而本 文 的 “ 失 业群 体 ” 要 是 指拥 有 大 专 【 新 主
通过纵横两方面的比较 , 在本 文中笔者将 “ 新 失业群体” 定为 : 界 拥有大专 以上学历 , 毕业后 处 于准失业状态 , 有劳动能力和工作意愿但其就业缺 乏各种“ 制度真空 ” 以及 就业准备 , 日益影 响中 并 国未来失业人 口的结构 , 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 对
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特殊社会群体。
逃避 就业 。
出完全不同的就业 困境。本文引用心理学家克斯 克泽特米哈伊提出的著名的流动理论 ( 图 1 如 所
示) 用 以说 明造成“ , 新失业群体” 就业困境 的原 因 , 进 一步 解 释抗 逆力 如何运 作 。 并
技巧性
无 聊象 限
流动象 限
() 2 就业结构的失调 : 就业难是供求错位导致 的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 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 的市场需求错位 。学校追逐经济利益 , 热衷于开设
21年 期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1 (第 1 ) 总 8期
山 东 团 校 学 报 省 青 年 研 究 少
G e 。 . er N 8 na o 1 /
“ 失 业 群体 ” 业 困境 的“ 逆 力 ’ 新 就 抗 ’ 介入 研 究 水
高 中建 李鹏 军
[ 摘要]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 , 失业 问题成为我 国关注的焦点。相 对“ 老失业
一
6 一
( 造成“ 二) 新失业群体” 就业 困境的原因分析 相对“ 老失业群体” 而言, 新失业群体 ” “ 表现
教育资源的整合提升了很多学校的级别 , 或者说提 升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期望 , 但是有些学校或
者有些专业只是名称上的提升或改变 , 学生的实际 能力并没有提升 , 就业期望过高和实际就业 岗位低 的矛盾 , 造成 了就业者 因实际情况和心理落差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