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失业人群
大学生“新失业群体”需要就业绿色通道
2%,而 人事部对 北京 等 2 个 省份和 2 4 广州 等 l个副省 级城市 进行 的统计 却 5 显示 ,2 0 年统计 地 区预计需 求高校 06
的分布 不平衡 。如果 政府 予 以足够 关 注, 采取 措施提升 他们 的就业 能力 , 这
一
群体就 能较快地 融入 社 会。
—
维普资讯
业 以及其 他城镇企 业 。 ”按该 条规 定 ,
未 就业 的大学生 没有被 列入参加 失业
1 建 立 “ 失 业群 体 ” 项基 金 。 . 新 专 借 鉴 国 外 失 业 保 险 运 作 的 成 功 经 验 和
办职 业培训机 构盒 力投入 对 “ 失业 新 群 体 ” 的 再 教 育_ 作 ,积 极 开 展 就 业 [ 培 圳 。通 过 资 质 认 定 ,形 成 就 此 培 圳 刚 络 , 以 市 场 需 求 为 导向 ,确 定 培 训 科 目 ,组 织 实 施 针 对 性 强 、具 有 实 效 的 就 业 培 训 ・在 对 培 训 合 格 率 和就 业 率 进 行 综 合 考 核 和 评 估 达 标 后 ,由 政
时救 助 。但 笔者认 为 ,对大学 生 “ 新
失业 群体 ” 取这 种强调 事后 “ 济 ” 采 救 的保 障模 式并非 明智选 择 。 首 先 ,违 背 权 利 与 义 务 对 等 原
布 的数 据 显 示 ,2 0 年 全 国 高 校 毕 业 06 生 人 数 达 4 3 人 , 比上 一 年 增 加 了 l万
就 业 或 就 业 后 生 活 仍 有 困 பைடு நூலகம் 的 , 民政
会 矛盾逐渐 增多 、 日趋 复杂
相 对于 其他失 业人群 ,大学 生 “ 新失
大学生 “ 新失业群体” 失业问题凸显
关于“新失业群体”问题的思考
入 劳动力 市场的青年 失业者 所组成 的 “ 失 业 群 体 ” 日益 受 到 全 社 会 的 关 新
注 , 成 为 目前 解 决 失 业 问题 的 重 点 和 难点 。 本文 在 对 “ 失业 群 体” 界 定 的 新 理 论 研 究基 础 上 , 分析 “ 失 业群 体 ” 新
观 ,对 自己找工作 的性质也较为模糊 ,对
自己的未来也很茫然。 非正规就业现象严重。非正规就 业的 关键状态 “ 劳动契约随时可能被 中止”和 “ 劳动时间长短可 由雇主和劳动者双方灵活 选择”两项。 “ 而 新失业群体”在实际生活 中就面临着这种状况 ,一是 由于 自身条件
不利于竞争 ,很难找到一份稳定 、有保 障
的工作 ;二是很 多小型企业或是私人企业
与员工签订的均为临时合同。因此 ,工作 单位并不承担缴纳社会保险 的责任 ,工作 的稳定性也不能保 障。 规模 日益 壮大 。据 劳动部 《 0 3— 2 0
母溺爱导致 自我独立生 活能 力低下 、吃苦 耐劳精神不强 、依赖心理严重 。其次 ,被
断加深 的转型社会 , “ 与 传统失业群体 ” 相 比其特点表现为 : 高学历 、低龄化趋势 。“ 新失业群体 ” 日益呈现出高学历 、低龄化 的趋势 ,根据
过程 中产 生了偏差 ,大多数父母 在抚养孩
子 的过程 中 ,更关心孩 子生理性健康 ,而
忽略 了孩 子人格是 否成熟等精 神性健康 ,
◆ 中图分 类 号 :F 4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2 92
为青年人主体 , 由于他们从小娇生惯养 , 父
内容 摘 要 :随 着 “ 传统 失 业 人 员” 的 再 就 业 问题 逐 步 得 到 重视 和 解 决 ,新 进
新失业群体
新失业群体
杨蔚பைடு நூலகம் 韩晓斌
傅洪露
概念
• 概念:“新失业群体”,指的是那些在调查期内,初中、高中甚至更低学 历毕业或肄业后处于失业状态的没有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经历的拥有城镇 户籍的年轻人。又被称为“城镇新成长劳动力中的失业人群”。
• 大学生“新失业”群体是“新失业”群体的一部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 正日益成为中国未来失业人口的主体部分。
概念
1、“新”:(1)从年龄的角度出发,指的是“年轻”的意思;
(2)从“经历”的角度出发,把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经历排除 在外,以与那些由国有或集体企业失业下岗人员构成的“老失业群体”相区 别。 2、“失业”: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人,在调查期内不能 通过合法劳动以获得相应收入的状态。
特点
• 6、供求不平衡;
• 7、社会保障制度问题。
所反映问题
• 1、经济迅速发展,未能及时适应;
• 2、教育弊端; • 3、年轻一代的思想意识问题; • 4、社会因素。
对策
• 1、转变个人观念,低姿态就业;
• 2、政府加大技能培训投入; • 3、社会大众改变观念,减少歧视,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 4、政府鼓励创业,并加大经费辅助; • 5、教育改革,重视职业技能教育建设;传统教育应改变模式,重视学生能 力全面发展,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 1、多为独生子女;
• 2、多数人家境较好; • 3、年轻,学历高,缺少工作经验与能力; • 4、普遍缺少技能,缺少社会阅历,无稳定收入; • 5、思想特立独行,行为举止怪异,边缘化趋势明显;
形成原因
• 1、传统家庭教育缺陷;
• 2、人际关系窄; • 3、个人思想意识问题; • 4、教育体制缺陷; • 5、农村劳动力涌入,岗位竞争激烈;
失业人群介绍分析报告
失业人群介绍分析报告失业人群介绍分析报告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仅对个人造成负面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本报告将对失业人群进行介绍,并进行分析。
一、失业人群的基本情况失业人群是指有就业意愿但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人群。
他们通常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一部分,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和技能。
失业人群可以包括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职业背景的人。
二、失业人群的特点1. 年龄分布广泛:失业人群的年龄分布相对均衡,不仅包括年轻人因刚毕业找不到工作而失业,还包括中年人因企业裁员而失业,甚至还有一些老年人因退休后需要继续工作而失业。
2. 教育程度不一:失业人群的教育程度各异,既有高学历毕业生,也有中等学历和低学历的劳动者。
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高学历人群也面临着就业困境。
3. 职业背景多样:失业人群的职业背景不同,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
一些技术性岗位领域,如金融、信息技术等,对于专业职能人士需求较高,而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等,失业人群也较多。
三、失业原因分析1. 供求失衡: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是导致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业岗位数量不足以满足所有失业者的需求,因此一些劳动者无法找到工作。
2. 技能失配:部分失业人群可能在技能方面与市场需求不符。
技术进步和市场结构变化使得一些职位需要特定技能或知识,而一些劳动者可能没有相应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3. 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的波动也是导致失业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经济衰退或经济增长放缓会导致企业裁员或招聘减少,使得失业人数增加。
四、失业人群的影响1. 经济压力:失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因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可能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2. 社会福利负担:失业人群大量增加会给社会福利体系带来负担。
他们可能需要依赖政府提供的救济金和其他福利来维持生活,增加了社会负担。
3. 自我价值感下降:失业可能削弱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为无法找到工作会让人感到无用和失败。
社会排斥视角下新失业群体的就业再就业保障研究
职 于主要 劳 动力 市 场 的工 作 者 ; 二 类 是 没 有 城 市 第
户籍 , 在非正规行业部 门劳作的农 民工; 第三类是有
城 市户 籍 , 在次 要 劳 动 力 市场 中就 业 。这类 人 群就
是城市里的弱势群体 ,新失业群体” “ 就是其中的组 成部分。同时 , 城市里存在两种层面的消费水平 , 一
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国现在的失业状况很大一部 我
分是结构性失 业。而 自身 条件 较差 的 “ 新失 业群
体” 的失业可能性要 比其他群体大的多。从主观方
7 5
面来讲 ,新失业群体” “ 在主要 劳动力市场 的竞争 中
完 全处 于 弱势 地 位 。其 一 , 这一 群 体 从 小 到大 所 经 历 的教育 往往 是 应试 教 育 , 没 有受 过 正 规 的技 术 既 训 练 , 没有 掌握 一定 的专业 技能 , 乏社会 阅历 和 也 缺 工 作 经验 ; 二 , 其 缺乏 强有 力 的社会 关 系 。在关 系社 会 里 , 有强 关 系 网的支 持 , 入 主要 劳动 力市 场就 拥 进
种 是城 市 消费水 平 , 一 种 是农 村 消 费水 平 。 由于 另 城 乡 收入 的 巨大差 距 , 市 与 农 村 几 乎 是 两 个 完 全 城
的机会 。与主要 劳 动 力 市 场 相 反 , 要 劳 动力 市 场 次 提 供 的是 小企业 、 公 司 中的 工作 岗位 。 工作 往 往 小 不 稳定 、 动性 大 、 资低 、 作环 境差 、 章制 度严 流 工 工 规
群体” 的劳动力市场排斥进行论述。
() 1 主要 劳 动力 市 场 排 斥 。在 我 国 , 要 劳 动 主
等教 育的青年劳动者。其所处 的劳动力市场环境 与 2 0世纪 9 0年代 以国有 企业下 岗和失业职工为主 的“ 老失业群体 ” 比 已 相
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现状反思
【 参考文献】
国外对这一失业群体简称 NE T族 ,NE T' E “ E ’ 发源于上个世 8 0年
代的英国 , No n E u ao ,E ly n rTa nn ” 是“ ti d ct n mpome to ri ig 的缩写 , i n 指既没有正式工作 , 也没有在学校里上学 , 更没有去接受职业技能培 训, 必须依靠家人为生 的青年人。
理论和方法创新 , 而不应遵循 以前的思 维和方式 , 教条主 义
群体 , 他们大学 、 高中 、 中甚 至更低学 历毕业或者肄业后处于准失 初
没有国有或集体企业 工作经历 , i各种 “ 面t e 制度真空” 并 日 , 生搬硬套 , 削足适履 。这样我们才能和 “0后” 9 大学生和谐 业状态 , 益成为中国未 来失业人 口的主体 ,从而必将会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和 相处 , 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 谐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 我国 目前对有关新失业群体的研究中 , 其研
1 基 本 的概 念 、
“ 失业 ”群 体这个概 念最早是 由清华大学 的孙立平 教授于 新
04 所谓 “ ” 指年轻的意思 , 新 , 失业 指未 就业 , 故而又被 途和命运 。作为一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者应该在 20 年提 出的 , 称为“ 镇新成长劳动力中的失业人群” 城 。总概之是指一个社会失业 思想上 、 实践 中与时代 同进 步 , 站在时代 的前列 , 不断推进
思想道德教 育工作 ,学校应建立一套健全的校园信息传播 两年沉积的未就业 高校毕业生约有 40万人 ,0 9 8 20 年需就业的大学 系统 , 完善网络规 则 , 加强信 息化校 园的综合管理 和控制 。 生高达千万人 。因此以大学生为主的“ 新失业群体 ” 日益构成 中国 正 与此同时 , 发挥校园广播 、 刊校报等多种媒体的功能 , 未来失业 人 口的主体部分 , 动力市场上的大学生 “ 要 校 劳 新失业群体” 就
“新失业群体”就业困境的“抗逆力”介入研究
据国家教 育部统计 , 09年全 国普通高校毕 20
“ 新失业群体” 界定为那些从 各级各类学校毕业或 肄业后处于失业状态 、 没有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经 历的、 拥有城镇户籍 的年轻人。 …陈庆滨认为,新 “
( 高抗逆力 ) 挑战性
冷 漠象限
焦虑 象限
图 1
克 斯克 泽 特米 哈伊 以环 境 的“ 战 性 ” 自我 挑 与
的“ 技巧性” 作为两种 向度 , 形成 四个象限 : 高挑战 和高技巧的流动象 限, 低挑 战和高技巧 的无聊 象 限, 低挑战和低技 巧的冷漠象 限, 高挑战和低技巧 的焦虑象限。对一个技巧性很高的个体而言 , 低挑 战根 本不 足 以激发 个体 的 内在力 量 , 一 种无 聊状 是 态。低挑战和低技巧 , 是因为没有激活个体的外在
失业群体” 由这样 的人群所构成的群体 , 是 他们处
业生规模达到 6 万人 , 1 1 而全 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
力在今后几年还将继续增加。历年未就业的毕业
生数量的逐年累积 , 使得 2 1 00年的大学生就业难 度更 大 。
・ 本文 系国家大学生创新性 实验计划项 目, ‘ “ 抗逆力 ’ 角下大 学生就业过程 中危机意识的培养研究” 视 阶段成果 ; 课题编号 : 146 8 0 070 。 9
群体” 而言,新失业群体” “ 面临着不同的就业 困境 , 而这一群体规模 的加速扩大给 我国社会的成功转型带来严重障碍。笔者 旨在运用抗逆力及其相 关理论, 结合社
会 学知识 分析 造成 “ 失业群 体 ” 业 困境 的原 因 , 过 构 建其 抗 击 逆境 的 能 力 , 新 就 通
新失业群体的就业与高职教育
9} 2
当职教/ 第期 代业育。年4 21 1
素养 也有 待 提 高 。从 学历 结 构上 看 , 高 中学历 比重 初
呈 现下 降趋 势 , 学历 高素 质人 员 的 比重 正在增 加 , 高 很
新 失 业群 体这 个概 念最 早 由孙 立平 教授 提 出 的 ,
其 问又有很 多学者对其 进一 步的 阐述 。笔者综 合文献 叙述 和本 项 目的研 究情 况 , 义本 文 中的新 失业 群体 定 为初 中 、 中甚 至大 中专学历 毕 业或 肄业 后处 于半 失 高
群 体 , 些人员还 在逐 年呈增 加趋 势 , 这 使新 失业群体 的
旧的 、 统 的失业人 员 , 传 同时包含 了年龄较 轻 的和阅历
较 浅 等涵 义 ,失业 ” 的是在 劳动 年 龄 内有劳 动能 力 “ 指
的独 生子 女 , 适应 生活 环境 的能 力较 弱 。他们 在应 试
教育 中长 大 , 也没有 学 到或 得到 多少 专 门的 职业技 能
和 劳动 意愿 的人 , 能 通过 合法 劳 动 以获得 相应 收入 不
当前的困境 。高等职业教 育从本 身的教 育性质和社会服务功能 出发 , 提升他们的学历层次 , 开展
就 业培 训 、 业 指 导 和创 业培 训 , 助 他 们 顺利 就 业 。 就 帮
关键 词 : 失业 群 体 ; 业 ; 新 就 高职教 育
中 图分 类 号 : 7 0 G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l4 2 1 )4 0 2 3 17 —9 5 (0 10 —0 9 —0
我国失业人员现状分析报告
加强培训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效果。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实用 性和针对性。
建立有效的就业信息平台
1 2
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平台 整合各地区的就业信息,为失业人员提供全面的 就业信息服务。
加强信息发布和更新 及时发布和更新就业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 时效性。
失业人员结构分析
年龄结构
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的 中青年人群,这部分人群往往面
临更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
性别结构
女性失业率略高于男性,这与女性 在家庭和职场中的角色有关,也与 一些行业对女性就业的限制有关。
学历结构
失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 比较大,这也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 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足。
3
提供在线咨询和指导服务 为失业人员提供在线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他们 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和求职技巧。
01
鼓励创业、支持灵活就业,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优化就业服务
02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失业人
员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03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减
轻其生活压力。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根据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职业技能培 训计划。
失业率统计数据
失业率
近年来,我国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据统计数据显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5%左右波动,而调 查失业率则更高。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之间的失业率存在差异,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失业率较高。
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的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生就业 目标 定位在 中高 端层 次 , 而一 些基 层 岗位 和
人才 匮乏和招 收不到 大学生 的 困难 。 第二, 知识结 构 型 失业 。我 国很 多高 校 的专业 和课程设 置的发展 变化 、 新速 度 、 更 规模 调整 与市 场
适 应 , 而形成 规模 性 的群体 淘 汰 。加 之 近 些年 的 从 连续“ 扩招 ” 大学 生就业 难将 在 未来 几年 表现 得更 , 为 充分 。大学 生 “ 失 业 群体 ” 新 蓄积 一 定 程 度 的相 对剥 夺感 和不满情 绪 , 易成 为 引发 种 种社 会风 险 容 的 高危 人群 。在高 等 教 育大 众化 背 景下 , 强大 学 加 生“ 新失 业群体 ” 的风 险分 析 与应对 策 略研 究 , 维 对
中图分类号 : 9 3 5 C 1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6 l 2 2 (0 9 0 — 0 8 0 17 一 1 9 2 0 】 3 0 4 - 4
大学 生“ 新失 业群体 ” 指 受过 高等 教 育 , 是 已经 习得较 丰富 的知识 , 一技 之长 并 获得 被 社会 公认 有 的学历文凭 , 但在 就业 过 程 中 因主观 或 客观 原 因没 有 获得满意 的工作 岗位或者 害怕进 入激烈 的就业市
第三, 期望选 择 型 失业 。大学 生 中 的大 多 数人
在 经 济不 断发 展 的今 天 , 特别是 在 经济 发展 全 球化 、 一体 化浪 潮的 冲击 下 , 生失业 成为全球 性 大学
论“新失业群体”犯罪的刑法规制
会保障机制 、 有效 的矛 盾疏 导机制 等 , 以解决矛 盾和化 解 冲突 , 实现对社会运行状态 的 自动调节 , 有效整 合社会关 系 , 促进 社会 各种力量 良性互 动。具 体到刑事法律 的立法来言 , 对新失业群体的犯罪不能单纯从 打击角度来遏 制 , 要注意 也
不 同及利益诉求机制 的缺位 , 社会 中出现了较为严 重的利益 冲突 。在社会逐步走 向富裕 的过程 中 , 失业群体 非但没有 新
享 受 到 改 革 带 来 的利 益 , 而 一 再 承 受 利 益 和 基 本 人 权 的不 反
断被践踏 , 他们 由此 形成 “ 富” “ 仇 、 恨世 ” 的心 理 , 对执 政党 和现有秩序 产生 离 心倾 向 , 至采 用极 端 手段 表达 利 益诉 甚 求 。对这些人员如果一律用刑法严 厉惩罚 , 非但不 能有效解
刑 法 的 目的 在 于 实 现 社 会 公 正 和 促 进 社 会 进 步 , 事 立 法 和 刑
篱。 ”
具体来说 , 首先 , 刑事政策对刑事立法 、 司法和执法具有 指导作用。无论是刑事立 法还是刑事 司法 , 也无论 是刑事立 法的理解还是 刑事 司法 的适 用 , 都需 要 刑事 政策 的正 确指
防止人们走上犯罪道路 ; 景预 防 , 是改变 环境从 而尽可 情 就 能地使行为人认 识到犯罪行 为难度 和危险性的增加 、 收益减
少, 以此来减少犯罪 。这即广义 的刑事政 策的观点 。虽然广 义的刑事政策在理想 的角度来看具有全 面解决 问题 、 深入解 决矛盾的优势 , 由于广义的刑事政策往往超 出刑 法所能干 但 预的范畴 , 我们对刑 事政策 的理解 不宜 过于宽泛 , 然需要 仍
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研究述评
t o ,m ly e t O r in n ” in E p om n r T a n i g 的缩写 , 指既没有 正式工作 ,
家 人 为生 的青 年 人 。 学生 “ 失 业 ’ 体 是“ 失业 ’ 体 的 一 大 新 群 新 诮 部 分 , 未 来 的发 展 趋 势 看 , 日益 成 为 中 国 未 来 失 业 人 口的 从 正
.
.
理诒视 野
大 学生“ 失业 " 新 群体 研 究述 评
周 玲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 武汉 4 0 0) 32 5
【 摘
要】以大学生为主的“ 失业群体 ” 日益构成 中国未来失业人 口的主体部 分, 新 正 劳动 力市场上的 “ 失业群体 ” 新 就业 问题
正逐步成 为主要 矛盾 。分析新失业群体 的现状 、 特点 , 面临的各种心理 问题和主要矛盾 , “ 失业 ” 为 新 群体对策研究提供依据 。 【 关键词】 大学生;新 失业” “ 群体 ; 就业
主 体部分 。简 言之 , 是指受 过高等教 育, 已经习得较 丰富 的知 群体 ’一文 中, 谤 首次提 出了新失业群体 的概念 。他 将新失业群
识 , 一 技 之 长 并 获 得 被 社 会 公 认 的学 历 文 凭 , 就 业 过 程 中 体 存 在 的 原 因 重 点 落 到 了社 会 结 构 上 , 析 了在 二 十 世 纪 九 十 有 在 分 因主 观 或 客 观 原 因 没 有 获 得 满 意 的 工 作 岗位 或 者 害 怕 进 入 激 年 代 以来 中国 社 会 发 生 的变 化 以 及在 这 个 断 裂 社 会 中“ 失 业 新 烈 的就 业 市 场 ,转 而 退 出 就 业 或 处 于 游 动 就 业 状 态 的特 殊 群 群体 ” 是如何处于 一种“ 双二元 结构” 的夹缝 中的, 由此 , 他提出 体。 了 面 向“ 一 代 的发 展 ” 切 实 改 善 下 一 代 的生 存 环 境 和 生 存 条 下 ,
大学生“新失业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EDUCATI ONAL NS Tr N E OF J L N I I I I I PROVI NCE
No 0 2 0 . 3, 01 V0 6 L2 To a . 3 rl No 2 1
康状 况 , 帮助其 消 除不 良情 绪 , 出心 理 困境 , 为 走 为
被试的该因子症状已达到中等以上严重程度。该量 表具有较好的信、 效度。 采用统计软件包 S S l. P S 5建立数据库并进行 1 统计分析。心理健康因子得分比较使用 t 检验和卡
方 检验 。
二 、 果与分析 结
相关部 门制定相应 的措施 , 形成相应的缓冲干预机
制提供 参考 。
一
、
对 象与方 法
本 次研究 在 20 07年 、08年 分 别 从 南京 和苏 20
州两地抽取本科及高职院校共 70名 目 5 前已毕业但 仍然处于失业状态下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 对其进 行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 70 回收 74 5 份, 4 份, 回收率 9 . % , 中有 效问卷 74份 , 92 其 1 有效 率为
并 在社会上 造成 了相 当 的影 响 。但是 , 个群 体 尚 这
卫生 中 心 王征 宇 翻译 的症 状 自评 量 表 ( C _ SL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 敌意、 恐惧、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共 1 个 因子 , 0 每个因子包含不同的项 目, 反映 出一类症状。量表采用 1 5级评分 , — 分别表示从 无、 轻度、 中度、 偏重、 严重 , 用于评定被试一周以来
关键词 : 大学生“ 新失业群体”; 心理健康 ; 显著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 :44 G4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 l 18 (0 0 o —0 2 —0 l7一 5O 2 1 ) 3 06 3
失业人群人群分析报告
失业人群人群分析报告根据对失业人群的分析调查,以下是对失业人群的状况、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的概述。
一、失业人群的状况:失业人群通常是那些正在寻找工作但尚未找到的个人。
他们的年龄、性别、学历和职业背景各不相同。
失业人群的规模和特征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段可能存在差异。
然而,无论如何,失业人群都是一个有待关注的重要群体。
二、失业人群的原因:1. 经济衰退:经济环境的不景气是导致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经济不景气时,许多企业会减少招聘或裁员,这会导致大量的失业人口。
2. 技能不匹配:一些失业人群可能由于技能不适应当前的就业市场需求而难以找到工作。
技术进步和行业变革使得某些职业需求减少,而其他新兴职业需求增加,导致个人的技能与就业市场要求不符。
3. 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导致某些行业岗位减少,从而造成失业的情况。
这种形式的失业通常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重新分配劳动力。
4. 个人因素:失业人群中存在一些个人因素,例如缺乏工作经验、职业计划不明确、自身能力不足等,这些因素也可能导致个人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解决失业问题的可能办法:1. 教育和培训: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机会,以帮助失业人群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使他们更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
2. 政府就业政策:政府可以通过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如提供就业补贴、鼓励创业等方式,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从而减少失业人群的规模。
3. 职业指导和就业咨询:为失业人群提供个人发展规划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并提供实用的求职技巧和资源。
4. 客观评估和匹配: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估与匹配机制,更好地将求职者的技能与岗位需求进行匹配,提高就业成功率。
5. 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为失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失业带来的压力和焦虑,重新找回自信。
综上所述,失业人群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关注和解决的难题。
只有通过教育培训、政府政策支持、就业指导与咨询等多方面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减少失业人口,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浅谈“新失业群体”问题
人文 社会 研 究
。
。。
。。
rnl。。 。’’n 。— 。。 l ’’’u 。。 。 i。 u g 。 。 i e‘ ’。 n 。’ 。— 。 zy a a l
浅 谈 “ 失 业 群 体 ” 问 题 新
杜 娟 (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下沙街道 办事处 3 0 1 ) 1 0 8
1新 失业群体 1 的涵义
以 往人们所 说的失 业人 员往往指 的是 下 岗者 , 事实上 , 但 目前还 存在着 另外 一个 日益 增 大的失 业群 体 , 他们 是城 市里 的年 轻失业 者。 他们中大部分人长 期处 干失业、半失业状 态, 造成 了这 部分人群 的数量的大量增 加 , 已 经成 为 目前 社会失业 人群中的 主要成 份。随 着这部分人数 日益增加 , 这部分人 员就业 问题 已愈来愈受 到人们的关注 。
一
业技能培训机制。面 向 “ 失业群 体” 展旨 新 开 在提高其专业技能 的职 业培训 。 第二 , 建立 青年创业与就业培训机制 。有 关政府 部门要 选择一 部分有 资质 、有条件 的 培训机构作为青年 创业 与就业培训基地 , 实施 创业援助行动。 青年仓业者在 创业方 法、 对 Ⅱ 创 业 项 目、创业知识 、国家 相关法律 、法规 、 政 策等 方面给 与全面培训 。使 其树立 起科学的 创业理念和思维 , 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去创业 运 自救 , 从而 降低青年 的创业风险 , 减少创业成 本, 提高 创业 成功率 。
体 ” 无论是从政 策层面上 , , 还是 社会认识层 面土 , 需要 进一 步地 重视和 关注 。 都 【 关键 词】新失 业群体 相对 失业 对策 【 中途分类号】C9 6 【 文献标识码l A 【 文章编号l 7 —8 9 2 9 1 —01 3 1 20 ( 0 ) 1 63 0 —01 8
新失业群体就业形势及对策
新失业群体就业形势及对策“新失业群体”,主要是指每年社会新增加的失业人员,既包括下岗失业人员,也包括城镇新加的失业人员,本文特指每年增加和历年结转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没有从业经历的城镇失业人员。
随着这部分人数日益增加,这部分人员就业问题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来自“新失业群体”方面的社会就业压力也日益显现出来。
一、基本形势近年来,社会上的“失业人员”往往是指国有或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
而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日益壮大的失业群体,即新失业群体的存在。
尽管这部分失业人员与下岗失业人员具有身体、年龄等方面的就业优势,表面看来,他们的就业问题个对比下岗失业人员容易解决,但实际上,“新失业群体”就业问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文化水平较低。
新失业人员大都是初中或高中等较低学历毕业甚至辍学。
文化水平不高,又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当中,吃苦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
二是职业素养不高。
新失业人员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中没有学到多少专门的职业技能,很少有机会参加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更没有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经历,也就没有系统的从业经历,也就没有什么自身特长。
三是社会经验不多。
这部分人年纪不大,涉世不深,社会阅历尚浅,价值观混乱,可塑性极强,而这部分人员也同样面临着成家和生存需求,失业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安定的因素,这也是社会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四是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
由于“新失业群体”在参与市场就业竞争的过程中一没经验,二没专长。
毫无优势可言,属于社会就业弱势群体,大部分人又长期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造成了这部分人群的数量的大量增加,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失业人群中的主要成份。
据统计,长春市每年各类失业人员达20余万人,其中新增长的失业人员就达6万多人,且每年正在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可想而知,社会就业形势因新失业人群的增加而愈发显得严峻。
因此,如何解决好“新失业群体”就业困难,帮助其实现就业愿望是我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乃至于全社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所要面临的新的社会问题。
论“新失业群体”犯罪的刑法规制策略
刑 法从 来不 是 , 在也 不可 能是 万能 的 。 现 新 失 业 群 体 的犯 罪 大 多 是 由社 会 问题 而产 生 .
交汇 点 。 对新 失业群 体 的犯罪 控制 , 纯 的严 刑 峻 而 单 罚 的弊 端 日益 凸显 ,如何 有 效地 限缩 这 部分 人 群 以 及这 部 分人 群所 带 来 的犯罪 成 为我 们不 得 不面 对 的
陈 冉
( 京师 范大 学 刑 事法律 科 学研 究 院 , 北 北京 107 ) 085
摘 要 : 失 业 群 体 犯 罪 现 象 日益 严 峻 , 这 一 弱 势 群 体 犯 罪现 象 的 规 制 , 须 坚持 刑 法 之 内 和刑 法 之 外 两 个视 新 对 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野 , 立理 性 的 防控 理 念 , 理 运 用 宽 严 相 济 刑 事 政 策 这 一 调 节 器 。 具 体 来说 . 松 散 的 新 失 业 群 体 的 团伙 性 犯 罪 应 确 合 对 进行有效分化 、 解; 贫弱群体的“ 属相犯” 瓦 对 亲 应做 非 罪化 处 理 ; 刑 事 政 策 上 , 注 重 从 对 罪犯 的 惩罚 和报 复 转 向 在 应
再 承 受利 益 和基本 人权 的不断 被 践踏 ,他 们 由此 形
成 “ 富 ” “ 世 ” 心理 , 现 有 秩 序 产 生 离 心 倾 仇 、恨 的 对 向 . 至采 用极 端手 段表 达利 益诉求 。 甚 对这 些新 失业
收稿 日期 : 0 2 6 1 2 1 —0 —1
是 实 现社会 公 平 与正义 , 障个 人 权利 。但 是 , 平 保 公
事 法治 .需 要 全社会 对 刑法 认 识 的理 性— —认 识 到
人 。随着社会 转 型带来 的巨大贫 富差距 , 失业群 体 新
向理想走?向现实行?——迷惘中的“新失业人群”
优越 ,因为缺 乏责任。是 的,谁都能够 为 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 、脏 、累工作 ,但 因
自己 的选 择 找 出理 由 ,怕 只怕 年 少轻 狂 ,
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 “ 啃”父母。
蹉 跎 了岁月 ,万事成 空 。
自觉地”把自己 新 失 业 群 体 ,是 相 对 于 由 国有 和 集 体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已经 “
求职者 中,这一群人求职的愿望与现实差 但现 实 生活 中 的经历 和诸 多结 构性 的限制 又
距最 大 ,他 们 的工作 漂泊 不 定 。
常 常 让 他 们 感 到 这 是 个 “ 日梦 ” 。 有 的 白
人选 择 了无奈 地面 对生 活 ,有 的人则 寄希 望
新失业人群 :他们 的 目标
人群有着天壤之别 ,他们 不仅 对工作抱 着 篱下 ” 当个打 工者 。 不热爱和疏离的态度,而 且被遗 忘在 失业 救助体系之外依然无所畏惧。
对 于 他 们 来 说 , 失 业 或 者 不 想 就 业
第 四 类 频 频 跳 槽 者 , 跳 来 跳 去 最 后 新的就业机会将越来越不会提供给他们。
“ 新失 业 群体 ”有 很 多共 同点 。从
于 “ ~夜暴富”式的博彩;有的人寄希望于
“ 研 ” ,毕 业后 能找 到 一个 更好 的工作 ; 考
成 长 的 环 境 说 ,他 们 基 本 属 于 最 初 的几 代 有 的梦想 傍到 一个 “ 富婆 ”或 “ 大款 ”。 还 独 生 子 女 ,是 作 为 “ 、 帝 ” 被 养 大 的 , /皇 J
体 ,有 时 彰 显 ,有 时若 隐若 现 :之所 以加 们 虽 有 强 烈 的创 业 愿 望 。但 没有 目标 ,缺 是 第 三 产 业 中带 有 “ 吃青 春 饭 ”色 彩 的职
现失业群体就业趋势和政策
现失业群体就业趋势和政策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和变化,现失业群体的就业趋势也在不断变化和适应。
现失业群体多集中在农村劳动力、青年人、退役军人、下岗工人、残障人士等人群中,他们面临的问题和难题也因人而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一、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对于现失业群体来说,是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获得就业机会的关键。
政府应加强职业培训的力度,为现失业群体提供专业技能输送和更新换代的培训机会。
特别是一些知识结构过时的下岗工人和失学的青年人群,在面临就业选择时需要更为广泛的培训支持。
在培训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应与雇主建立联系和协作,设计培训计划,以满足现有和未来的就业需求。
二、创业扶持现失业群体面临就业机会不足的情况下,自主创业成为了一种不错的选择。
政府应加强创业政策的形成和落实,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支持措施,为创业者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市场推广、人才招聘等服务。
同时,政府还应设立创业培训基地和投资引导基金,为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现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扶持服务。
三、公共就业服务作为现失业群体的主要雇主,政府应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通过建立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用工补贴等多种形式的公共就业服务,为现失业群体提供就业信息、招聘推荐和职场辅导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测和研究,把握就业市场的变化和趋势,预测就业需求的变化和趋势,为现失业群体提供更科学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四、促进就业的税收刺激措施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税收刺激措施来促进就业,如发放对雇主的用工补贴、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给第一次就业的毕业生免除个人所得税、给创业者免除税收等等。
这些政策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雇主扩大用工规模和招聘可以为现失业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失业人员的自我创业和就业积极性。
由此可见,政府在现失业群体的就业问题上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而不是一味地求助于市场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陈彦龙引言近些年来,人们所说的失业人员往往指的是下岗者,但事实上,目前还存在另外一个日益增大的失业群体,他们是城市里的年轻失业者,他们在大学学历毕业后加入失业行列,他们大多是受到呵护的独生子女,他们在应试教育中成长,他们被劳动学研究专家和社会学家们称为“新失业群体”。
随着“老失业群体”的逐渐衰老和过世,随着“新失业群体”比例的增加,中国未来失业人员的主体和结构将发生重要变化。
这不仅涉及到一个政策的衔接问题,更有可能引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变革。
关键词:新失业人群;现状;特点“新失业人群”的形成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作为承载社会、家庭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应从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加以改善。
现分析新失业人群下大学生就业的状与特点。
随着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膨胀,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
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正在由长期的“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使得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
中国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的招生人数已经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6年的506万人,短短的8年时间内,招生人数增长了3.7倍。
与此同时,毕业生数量也呈现出同步扩张的趋势。
1998年,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为83万人,1999年为85万人,2000年为95万人,2001年为104万人,2002年为134万人.2003年为188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
8年期间,毕业生总数增长了约4倍。
每年净增70~100万大学毕业生。
这一数据表明: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与毕业人数的持续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将保持并持续扩张。
据统计,2000年,各类高校毕业生中的失业人数为30万人,2001年为34.5万人,2002年为37万人.2003年为52万人,2004年超过69万人,2005年为79万人,2006年接近100万人。
历年的大学生失业人数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000年为31.6%,2001年为33.2%,2002年为27.6%,2003年为27.7%,2004年为24.6%,2005年为23.4%,2006年为24.2%。
从长期发展趋势上看,虽然失业率处于动态下降状态,但总的就业形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依旧十分严峻。
能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着高校的声誉和发展。
因而,如何在当今新的形势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首要任务。
失业人群的特点一、大学生失业现象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失业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在以小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业时代,是不存在失业现象的。
在以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工业时代,劳动者的失业是技术构成提高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大学生的失业,只不过是整个工业时代所存在的失业现象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从世界范围看,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存在着大学生失业现象,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罢了。
例如在中国具有博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是不愁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但在美国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找不到工作则不足为奇。
我国目前出现的大学生失业现象是取消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每个竞争者为了避免被淘汰出局的结果,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竞争力和积极性。
我国之所以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同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不使自己成为失业者,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与能力来参与就业竞争。
市场经济的另一个特点是追求个人的自由选择,大学生自主择业意味着他们在就业上获得了更多的自由。
所以,从表面上看,大学生失业现象造成了一定的人力资源浪费,导致了一些人对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错误判断,但实际上,大学生失业现象是社会进步和人性解放的一种必要代价。
综上所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失业现象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
二、大学生失业现象的被动性与主动性在我国目前出现的大学生失业者中,有一部分失业者是被动性失业者。
他们之所以失业,确实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岗位,是严峻的就业环境造成的,而不是他们不愿意就业。
这类大学生失业同其他失业者一样,具有被动性。
但是,在大学生失业者中,有相当一批人是自愿失业者。
所谓自愿失业者,是指那些可以找到就业机会但不愿意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包括那些找到了工作岗位且工作了一段时间但后来主动放弃了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这些大学生之所以失业,是因为他们所获得的就业机会低于他们的期望值。
这些自愿失业者其实是一种出于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这类大学生的失业,不同于社会上的一般失业者,他们的失业具有一种主动性。
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第一劳动力市场和第二劳动力市场。
第一市场的工资较高,劳动条件较好,工作岗位较有保障,职业前景较好。
第二市场的工资较低,工作条件差,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和暂时性。
一般说来,第一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不愿意光顾第二劳动力市场,而第二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根本无法进入第一劳动力市场。
在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的时代,社会向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基本上是第一劳动力市场的职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教育时代,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急剧增长,而第一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十分有限。
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就业观念并没有随之改变。
他们的就业观念,还保留着精英时代的思维定势,即认为大学毕业生必须进入第一劳动力市场,必须成为人上人,而不能进入第二劳动力市场成为普通劳动者,做一个人中人。
正是在这种就业观念的支配下,在大学毕业生中出现了大批的自愿失业者。
2002年有人作的专题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中自愿失业者占失业总人数的比例大约为19.6%。
这个比例可能还在逐年提高。
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研究生的就业率反而低于大学生的就业率的现象,其原因就是因为研究生比本科生、专科生更不愿意光顾第二劳动力市场,在他们当中出现了更多的自愿失业者。
三、大学生失业现象的相对性大学生失业现象相对于其他一些社会群体而言,在失业的时间上相对比较短,在失业人数的比例上相对比较低。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
多年以来,就业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即便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由于人口众多,同样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只不过当时没有用失业这个概念来表达而已。
如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撇开其政治目的不说,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当时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只不过当时政府没有明示而已。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人口的高速增长,就业压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
从当初的待业青年到现在的下岗职工,失业者的人数总是居高不下,就业问题是困扰各级政府和许多家庭的头号难题。
在失业者众多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失业相对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和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的失业,其失业的时间较为短暂。
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搜寻,才能在职场上找到合适的工作。
但我国高校和各级政府在统计大学生的就业率时,实际上把这些职业搜寻者都视作失业者。
所以,一些关于大学生失业率的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大学生失业现象的严重性。
失业现象在我国许多社会群体中都存在,从失业人数的比例上看,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失业人数的比例相对要低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群体。
尽管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可以在比较广阔的第二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岗位,而且第二劳动力市场相对于第一劳动力市场,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但是由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人数众多,所以在第二劳动力市场上依然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
因此,大学生中失业人数的比例总是要低于学历较低的劳动者。
四、大学生失业现象的差异性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社会群体中,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失业现象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这就是大学生失业现象的差异性。
首先,从地区上看,北京、上海和天津等直辖市和东部地区的高校毕业生,由于他们就读的学校位于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而当地发达的经济和文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所以,他们比其他地区的大学生具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而西部地区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处于欠发达水平,社会向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比较有限,所以西部地区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如东部地区的大学生。
如果一些西部地区的大学生到东部地区去寻找理想的工作,那么由于他们缺乏东部地区大学生所具备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
所以,西部欠发达地区大学生的失业现象比东部发达地区大学生的失业现象更为突出。
其次,从大学生的性别上看,由于男女两性在生理素质上存在着区别,有一些就业岗位只适应于男性大学生,因而从客观上导致了男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要多于女大学生。
由于女大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后会经历怀孕、分娩和哺乳等过程,其工作必然要受到一定影响,所以,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避免这些影响,在招聘时尽量不招女大学生。
在招聘人才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还有一些女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前景产生了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态,对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缺乏信心,不敢积极参与就业竞争。
由于上述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女大学生的失业率要高于男大学生。
再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考察,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发展成为由不同等级的大学构成的规模很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等级高、名气大的重点大学,其毕业生的失业率要低于等级低、没名气的高校。
如果把我国高校系统比作一个同心圆,那么这个同心圆的圆心就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北大和清华的外面是985工程学校,然后依次是211工程学校、部属本科高校、省属本科高校、独立学院、高职高专和民办高校。
越是靠近同心圆圆心的高校,其学生的就业前景越好,相反,越是靠近同心圆外层的高校,其学生的失业率越高。
在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生中,虽然也存在一些失业者,但自愿失业者占有较大的比例。
而独立学院、高职高专、民办高校等学校的毕业生中,不仅失业者人数众多,而且被动失业者占有更大的比例。
再其次,从大学生的专业上看,在我国高校内部历来就存在着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之分。
所谓热门专业是指那些就业前景好,就业之后的工作条件好、工资待遇高的专业,而冷门专业则是指就业前景暗淡,就业之后工资待遇低的专业。